中國式家庭: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導讀】近年來,日益扭曲的父母育兒觀、出現失控的親子關係,成為中國社會日益顯著的問題。面對孩子成績的焦慮母親、在外奔波忙碌卻鮮少問及孩子成長的父親,以及父母訓誡中多次失控的孩子,被輿論戲稱為“中國式家庭”。本文深入分析了這一現象產生的根源,並討論如何使父母教育迴歸到正確的軌道上。文章原載“IPP評論”,僅代表作者觀點,供諸君參考。

近期一部臺灣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經播出,便在話題榜單中居高不下。影片在黑暗和絕望的基調描繪出當下極盡功利的父母育兒觀,並加入微科幻元素講述在扭曲親子關係中孩子失控所發生的不可逆性後果。科技元素的混入放大了親子關係間的扭曲感,但仍然能使觀眾在追憶與父母的相處模式中,產生共鳴。其中面對孩子成績的焦慮母親、在外奔波忙碌卻鮮少問及孩子成長的父親,以及父母訓誡中多次失控的孩子,被網友戲稱為“中國式家庭”。但其背後產生的根源問題及如何使父母教育正確歸位,成為我們隨後討論的重點。

▍“中國式家庭”: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缺失的父親:在當下家庭育兒的過程中,母親承擔了教育及陪伴孩子的大部分任務,而父親或因工作原因缺失孩子教育,或因情感原因鮮少與孩子互動,如同家中影子一般,因此也被稱為“影子爸爸”。在全國婦聯兒童工作部發布的第二次全國家庭教育現狀調查中,對400箇中小學生家長樣本資料的統計分析顯示:家庭教育分工中,夫妻共同承擔的不足四成,父親“缺位”的近一半。而在2016年《中國親子教育現狀調查》報告中顯示,父親主導教育的家庭不足兩成。

焦慮的母親:網絡傳言當今中國女性的四大不幸分別為: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和守寡式婚姻。而其中喪偶式育兒便是指丈夫在育兒方面主動或被動的成為隱形人,使妻子被迫將全部注意力和情感轉移到孩子身上,而家庭教育中父位的缺失必然加劇母親的焦慮。在2017年UC大數據發佈的首份《中國媽媽“焦慮指數”報告》裡,其中孩子健康和孩子教育是排名最為靠前的母親焦慮因素。80後媽媽更多因學區房和子女升學的事情憂慮,而90後媽媽更煩惱如何“帶孩子”。

失控的孩子:家庭教育中缺失的父親和焦慮的母親,往往會培養出一個失控的孩子。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發布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指出,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更有數據表明,我國10%—15%的兒童存在焦慮抑鬱和行為障礙等心理衛生問題,留守兒童群體內甚至高達30%。而造成孩子上述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便是家庭教育的失當,包括父母親在教育方面的缺失、母親對孩子成績的過度重視、父母在教育子女中焦慮情緒的傳遞、隔代撫養的溺愛以及學業應試壓力等。

▍“中國式家庭教育”形成的原因

爸爸都去哪了?是什麼造就了“影子爸爸”?

“父,矩也,家長率教者,從手舉杖”,父親在家庭中應負垂範訓導之責,不僅僅是經濟的供給者,更是孩童教育的引領者,但就目前家庭教育中,父親對子女的教育被網友稱之為“詐屍式育兒”,對妻子一方則是“喪偶式育兒”。

究其原因:第一,應試教育擺脫了農耕時期教育的口耳相傳,孩童從母親那裡獲得起居照顧,從學校獲得知識和技能,父親的育兒職能被逐漸削弱。第二,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以及部分父親對子女教養心存依賴,以至於育兒責任感較為薄弱。我們甚至可以斷言,部分父親“心安理得”缺失家庭教育,其背後都有一位甘於奉獻的媽媽和任勞任怨的老人。第三,女權式育兒使父職教育的空間被大大縮窄,現代女性的全面崛起,使其知識技能和經濟能力完全不輸男性,加之十月懷胎與子女保持著天然的血緣聯繫,更加強化其對子女教養的掌握欲。

▍媽媽為何焦慮?什麼造成了“教育母職化”?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虎媽戰歌,似乎從古到今所達成的社會共識,便是母親負有教育孩子的天職,並且隨著坊間“教育要‘拼媽’”、“影子爸爸”以及“喪偶式育兒”等言論的甚囂塵上,學者們提出了“教育母職化”和“密集母職”的概念。那麼什麼造成了“教育的母職化”?而又是什麼引發並加劇當前母親們的焦慮?其一,女性受傳統育兒觀及社會普遍認知的影響下,其教育母職化的意識佔據主導,使母親將孩子的利益最大化視為核心目標,甚至放棄個人利益。

其二,“喪偶式婚姻”和“喪偶式育兒”情況的真實存在,丈夫或父親這一角色主動或被動情況下成為家中的“隱形人”,使母親減弱對婚姻和丈夫的依賴感,將自身情感更多地寄託在孩子身上,此消彼長,穩固了“教育母職化”的地位,也加劇了對子女教育的焦慮。

其三,對當前教育環境的焦慮,“不能讓孩子從出生就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佔據主流地位,母親從備孕期開始便全力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所需要的一切,更不論孩子入學後的各類“補習班”和“天價學區房”等問題,因而逐漸加重母親的焦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