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治療:直面家庭的心理真相,別讓孩子成為替罪羊

記得有一次參加心理治療的工作坊,當時授課的亨利博亞老師說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5歲的孩子在父母鬧離婚期間突然得了很重的病,住進了重症監護室。父母不得不將全部的注意力放到共同照顧孩子身上,當父母不再考慮離婚的事情之後,孩子的病就奇蹟般地變好了。

每個孩子潛意識中對父母、家庭都有著極度的忠誠,忠誠到他們不惜以得病的方式來解決父母之間的衝突,維持這個家庭的穩定。當然上述案例中5歲孩子的病是比較極端的,生活中我們比較常見的是孩子產生的其他一些症狀:多動、嗜睡、成績下降、尿床、口吃、厭學、脾氣暴躁、拒食、離家出走等等。

有此類症狀的孩子很有可能正承受著來自父母婚姻壓力的痛苦。“納皮爾教授在《熱鍋上的家庭: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這本書中如是說道。《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通過講述布萊斯一家的家庭治療過程向我們揭開家庭治療的面紗,並通過這一家呈現的問題向我們解釋了各種心理問題背後所隱藏的家庭因素,同時在此過程中,解釋探討了家庭系統中存在的各方面動力的作用、三角關係以及原生家庭影響等問題。

家庭治療:直面家庭的心理真相,別讓孩子成為替罪羊

本書作者奧古斯都·納皮爾是臨床心理學博士,另一位作者卡爾·惠特克則是醫學博士,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精神醫學教授。而奧古斯都·納皮爾跟隨惠特克教授學習,後來兩人從師徒關係發展成為合作關係。在對本書布萊斯一家的治療中,兩人就是輔助治療的合作關係。納皮爾教授用自己生動細膩的語言記錄並解釋了這個過程。讓我們有機會從家庭系統的角度去看待個體所呈現出的一些問題,不論是對從事專業心理工作人士還是普通讀者,都有全新的意義。

書中的布萊斯一家最開始走進家庭治療是因為想解決16歲的女兒克勞迪婭離家出走和自殺風險的問題,但是隨著治療的深入,治療師發現問題的核心在於家庭中父母的婚姻關係,至於布萊斯一家中三個孩子(包括克勞迪婭)的各種問題行為,相當程度上只是孩子面對父母緊張的婚姻關係所做出的天然反應。至於父母的婚姻問題,又牽扯出了各自原生家庭的問題……

這其中有幾個主要觀點對於我們去看待並解決自己的現實問題是比較有價值的。

一、問題孩子是家庭問題的替罪羊

家庭治療:直面家庭的心理真相,別讓孩子成為替罪羊

在本書的案例中,16歲的克勞迪婭因為和母親之間的爭吵、離家出走以及自殺風險問題被家庭當作“病人”推到心理治療診室。最開始,家人送克勞迪婭去接受個別治療,但是個別治療的效果並不明顯,克勞迪婭甚至很反感治療師,拒絕再接受治療。

其實,克勞迪婭的這種情況很常見。在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工作中,我們也常常看到類似的案例。孩子出現一些問題:厭學、成績下降、脾氣暴躁、憂鬱等等,父母就會把孩子送到心理治療師這裡,期望孩子經過治療會變好。如果治療師真的把重點放在如何“改造”孩子上,那麼這個治療的效果就很堪憂。因為孩子往往會覺得治療師是父母的同盟,容易站到對立面,難以形成相互信任的諮訪關係。

對個體問題的看法會決定一個治療師採取何種治療方法。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人類心理最底層的“潛意識”,他的精神分析法著重對個人潛意識、童年經歷的探索。而事實上,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系統、家庭系統中的,完全脫離於這些系統的影響去研究個體的心理狀態有時會不夠全面。於是,後期發展的家庭治療就主張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所呈現出的行為,與其家庭尤其是與父母的關係有著重要的關聯,個體成年後的人際關係,是童年時期家庭關係的放大。

進一步理解家庭關係對人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書中的一個例子加以說明。某地區的兔子數量呈現規律性的起伏,為何會如此呢?研究發現該地區狐狸數量的波動與兔子十分類似,只是兔子數量遞減時狐狸數量會遞增,反之亦然。我們知道狐狸是依靠捕食兔子為生的,這個例子,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將個體現象與其生活的環境系統聯繫起來,讓我們的思維方式從個體的現象突破到系統的層面。家庭系統與生態系統類似,情感卻更為複雜,個體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之深也就不言而喻。

家庭治療:直面家庭的心理真相,別讓孩子成為替罪羊

克勞迪婭一家走進治療室後,治療師在深入治療的過程中發現,克勞迪婭所呈現的一系列行為恰恰是無意識中為了緩解父母之間緊張的關係而做的努力。當治療師能洞悉這一點之後,就能把治療的焦點從最初被送進來的這個“病人”身上擴展到整個家庭,以一種更全局的觀點去看待個體出現的心理問題。

很多孩子的心理問題突出、屢教不改,大多與孩子的本質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與孩子所處的家庭結構、關係更加密切。當一個孩子出現所謂的“問題”的時候,根據家庭治療的視角,我們要關注的是孩子是否成為了家庭問題的替罪羊。

二、家庭問題的核心是婚姻關係

家庭治療:直面家庭的心理真相,別讓孩子成為替罪羊

20世紀50年代初期,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帕洛阿爾託心理研究院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中發現,在這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中,父母之間幾乎都有著長期而嚴重的婚姻問題。一旦父母激烈地爭吵起來,子女就會發病。子女把生病當作是維持家庭穩定的“滅火器”。

在一個家庭系統中,是有一些次級系統存在的。最常見的是兩性關係(婚姻關係)、親子關係(父母對孩子)、子親關係(孩子對父母)。而這些次級系統之間也是有先後順序的,其中最關鍵最核心的就是兩性關係,也就是父母之間的婚姻關係。當婚姻關係出問題的時候,多多少少會影響到其他的次級系統,從而造成所有系統的混亂,引發各種各樣的問題。

現實工作中接觸到的很多個案,也是因為父母的婚姻關係而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因為對於孩子來說,父親是天,母親是地。當天地無法穩定,搖搖欲墜的時候,孩子是無法安定的,他在潛意識中就會通過各種行動來挽救父母的婚姻,維持天地的穩定。當孩子的內心無法安定的時候,自然就無法專心學業,所有學習問題、行為問題的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家庭治療:直面家庭的心理真相,別讓孩子成為替罪羊

家庭問題的核心是婚姻關係,婚姻關係是家庭關係的定海神針。

當夫妻之間的婚姻關係出現問題的時候,夫妻很容易去尋找其他的替代品,比如案例中克勞迪婭的父親大衛就與克勞迪婭的關係更為親密,而這種親密則會引發母親卡羅琳的“嫉妒”,夫妻兩人都無法坦誠地與對方談論自己在關係中的感受。就導致克勞迪婭成了中間人,夫妻倆通過克勞迪婭向對方發洩不滿。這種三角關係讓克勞迪婭備受煎熬,直接影響了親子關係與子親關係,這點從卡羅琳與克勞迪婭持續不斷的戰火及克勞迪婭的一系列行為問題中有所體現。

同樣的,在治療師經過一段時間的面談後把克勞迪婭從替罪羊的角色中拯救出來後,家庭中的另一個孩子丹又捲入了父母的是非中。父母意見不一,卻不直接對話,反而藉著對丹的要求讓丹自己決定聽誰的,父母之間的這種戰爭導致了孩子自我認知的混亂。

在生活中,當夫妻的婚姻關係出問題的時候,丈夫很容易把工作作為替代品,而母親很容易拉攏孩子作為自己的同盟。向孩子傾訴自己的痛苦,痛斥另一方的種種罪狀,這樣做的後果就把兩個人的關係變成三角關係,緩解了兩人關係的衝突,卻把無辜的孩子牽連進來。而作為孩子的一方,因為得到了父母一方更多的鼓勵和親密,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錯誤的位置上越陷越深。最典型的就是“媽寶男”,母親把無法在丈夫那裡獲得的愛與支持的期望,牢牢地寄託在兒子身上。

但是因為這時母親與兒子之間相互給予的愛與支持,並不是正常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而是一種婚姻關係失衡的代償。所以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難與人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也就是說父母的婚姻關係就影響到了孩子成年後的親密關係的建立。

三、直面夫妻之間的婚姻關係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家庭治療:直面家庭的心理真相,別讓孩子成為替罪羊

如何解決孩子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問題行為?很多父母把孩子送過來,希望只解決孩子的問題,而不願意去看到自己的婚姻問題,這對於孩子來說,是很可悲的事情。因為解鈴還須繫鈴人,只有去直面夫妻的婚姻關係這個源頭,才有可能解開這纏繞的千千結。當然,直面婚姻關係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書中的大衛和卡羅琳也是兜兜轉轉直到治療的後半程才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婚姻。但是,越難的事卻也越有價值。

那麼如何去面對夫妻之間的婚姻關係呢?

1、夫妻雙方都去做“成年人”

德國著名心理治療師亨利博亞老師在幾十年的家庭治療工作後感慨:“孩子要是有一對成年人的父母是多麼幸運啊”。

是的,在很多的家庭中,父母本身就還沒有成長為一個心理意義上的“成年人”,他們各自帶著原生家庭的缺憾來到婚姻中,希望構建一個新的原生家庭來彌補過去自己的父母未能滿足的那些遺憾。而往往這種嘗試通常會宣告失敗,因為關係中的雙方或一方仍然會非常容易陷入到舊有的情緒與模式中去。

通常來說,婚姻的一開始是相互依賴,互相索求。這些剛開始的小小要求也許能夠藉助愛情荷爾蒙相互滿足,但是慢慢地當激素褪去,由於本身的成熟度不足夠,夫妻雙方便開始互相沖突,要求對方改變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樣的要求會變成壓力,導致互相關係的拉遠。

由於不成熟的父母本身就缺乏安全感,於是他們會不斷地期望在伴侶身上去要,去拿,婚姻關係自然無法健康。而如果夫妻雙方都是有安全感的人,他們通常不會逃避生命基本的要求,不會逼迫另一半替自己承擔自己生命中必須擔當的責任。

只有當夫妻雙方都真正在心理意義上成年,才能在面對婚姻問題時,有建設性意義的行為出現。因此,各自成長,共同成長,學習成為一個成年人,是面對婚姻問題首要去做的。

2、當婚姻關係出現衝突的時候,雙方共同承擔解決

在很多婚姻關係的個案中,我們發現夫妻雙方都認為責任在於對方,只要對方變好了,兩人之間的婚姻問題也就解決了。其實這也是一種孩子心態。我們必須從系統的角度去看到,造成問題的絕不僅僅是某一個人的原因,而是系統成員共同參與的結果。

只有意識到這一點,對於解決婚姻衝突才會更有幫助。大衛和卡羅琳最初在面對自己的婚姻時,兩人相互指責,大衛認為卡羅琳是個向自己索求無度的孩子,而卡羅琳卻認為大衛一心撲在工作上才是導致兩人關係出現問題的原因。兩人互相給對方貼標籤“依賴性太強”、“工作狂”,這導致在不斷升級的爭吵中也無法摸清夫妻背後真正的需求。這時的治療師卡爾和納皮爾制止了這樣的行為,並教夫妻雙方學會發展一種新的語言系統。

新的語言系統用“我感受到……”這樣的句式去替換了“你是……”,當由指責他人轉移到自己身上,互相之間劍拔弩張的氛圍消失了。夫妻雙方看到了更多背後的心理需求。也就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待兩人之間的衝突。

所以,雙方都不把責任推卸給對方,去承擔起屬於自己的那部分責任,對於婚姻衝突的解決,更具有正面的意義。

3、夫妻雙方都保留一些自己的空間

當一個人無法真正獨立的時候,他也沒辦法深入地親密。

大衛要搬去波士頓工作,而卡羅琳剛剛在熟悉的環境中走出獨立的自我。這一決定無疑給卡羅琳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她害怕自己剛剛取得的成效會因為搬家而中斷。所以兩人爆發了嚴重的衝突,一場心理上的“離婚”:大衛搬去波士頓,而卡羅琳依舊留在家。

但是一段時間後,本以為會離婚的雙方卻發現,沒有對方的日子也依然能過得很好。當雙方都不需要索求對方來撫慰自己的時候,反而更加能體驗到了對方的關心。這時夫妻之間的形勢轉變了,他們有能力選擇一起或者分開,而不再像先前那樣恐懼。

對於過度依賴對方的夫妻雙方來說,保留一些自己的空間。在這樣的空間裡體會獨自一人生活的經驗,去體會孤獨的感覺,反而會對婚姻更有幫助。當我們能獨自承擔自己生命的責任的時候,我們對伴侶就沒有那麼多“完美父母”的要求,能更多地從人的角度去看待伴侶,這樣反而能增進親密。

無論是發展自己的愛好也好,建立自己的朋友圈也好,別讓生活只剩下婚姻和家庭。夫妻兩個個體,越能分離反而越能親密。兩個成熟的個體,才能建立真正成熟的愛。

家庭治療:直面家庭的心理真相,別讓孩子成為替罪羊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個家庭所面臨的問題各不相同,但其中的核心都是相同的,就是婚姻關係。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在幸福的家庭中,父母的婚姻關係一定是健康和諧的,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不太可能出什麼大的問題。而如果父母的婚姻關係出現裂縫,孩子便會用各種“症狀”不斷地來提醒父母去“看見”,直到他們願意去面對的那一天。斯蒂芬吉利根博士有句廣為傳頌的著名論斷,他說:“大自然是很有耐心的,一切你不願意面對的,都會留給你的孩子”。

還是那句話,這的確不容易,但是越難的事,往往越有價值

聲明:文章首發於今日頭條,系孫老師心理說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否則將視為抄襲,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