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課堂 | 孩子瘋狂追星,家長如何應對

不完美媽媽 騰訊QQ 跳槽那些事兒 音樂 優學家長匯 2019-04-06
家長課堂 | 孩子瘋狂追星,家長如何應對

優學家長匯

1

女兒麗麗最近總是神神祕祕的。

書包不需要媽媽整理,每週固定給的零花錢,也都沒見她用來買她最喜歡的零食,回到家寫完作業就抱著手機刷圖片,和她的閨蜜打電話的時候,笑容燦爛得不像話。

媽媽後來才知道,麗麗在追星:

買海報,貼紙,周邊,一開始只是把零花錢節約下來,也不是很大的支出。

後來麗麗甚至用了自己的壓歲錢,買同款明星書包,鉛筆盒,明星代言的商品,一個也不放過。

為了給偶像拉票,還和同學在學校吵了一架。

麗麗對偶像的崇拜到了這麼熱衷的程度,媽媽覺得需要進行干涉了。

2

像麗麗這樣追星的群體,有個統一的稱呼,叫粉絲。

粉絲,是指熱衷於某一事物或人物的人。

現在粉絲追的對象,範圍非常廣,不僅包括影視綜藝出現的明星,還有二次元、音樂、各類平臺的網紅、遊戲電競裡的主播、網絡文學裡的人物或作者。

根據艾瑞諮詢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粉絲數量,在2014年-2015年,就從1.0億增長到3.1億。到2019年,覓風雖然沒有找到權威數據,但是相信人數一定迅速增加。

明星的什麼特質吸引到孩子

“帥氣”“漂亮”“顏值高”,是大家追星的主要原因,此外,善良、陽光、努力、幽默等充滿正能量的特質,也是偶像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

追星的方式

追星的方式,也非常多,總體分為以下兩種:

1.藉助互聯網,和同樣愛好的粉絲交流和分享:

如微博、貼吧等綜合型交流平臺;

也有音悅臺、偶撲等垂直類粉絲平臺;

此外,微信、QQ群等即時通訊類粉絲交流群組,也備受歡迎。

2.為了自己喜歡的明星買單消費:

有的孩子有一定約束力,只是節約各種生活費用;

有的孩子沒有判斷力,自己的錢不夠,還會動用父母的錢。

家長課堂 | 孩子瘋狂追星,家長如何應對

家長課堂 | 孩子瘋狂追星,家長如何應對

這些錢,一般都會用於購買偶像周邊和紀念品,購買演唱會或者是見面會門票,購買偶像的實體作品,付費點播或者下載,為偶像打榜或宣傳,參加粉絲群組的活動,購買虛擬產品及增值會員。

有的孩子缺乏判斷力,又沒有家長正確引導,因為追星,也出了不少問題:

2018年,b站up主科里斯引誘十歲未成年少女,在QQ上文愛,被女孩母親發現後,母親警告男孩遠離自己女兒,遭到男孩辱罵。

2018年,一位單親母親發現10歲的女兒晚上12點還在偷偷摸摸的玩手機,於是,偷看了女兒的QQ聊天記錄,結果發現,女兒與B站認識的視頻發佈者,老公老婆喊得火熱,這位15歲的視頻發佈者引誘女孩,學文愛陪他一起玩。

這位媽媽的做法跟很多被怒火沖天的母親一樣,警告男孩離女兒遠一點。男孩卻以家長不應該侵犯孩子隱私為由,教唆女孩離家出走,甚至以自殺來威脅母親,這事最終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

2018年,某明星公佈戀情,有的粉絲情緒崩潰自稱“生無可戀”,甚至還有粉絲直播自殺、跳樓。

3

孩子們追星的原因,也非常多,除了自身被吸引之外,也有環境的影響:

同學都在追星,如果我不會,可能會因為沒有共同話題,而沒有朋友;

父母都有自己的偶像,我為什麼不能有;

家裡沒有人在乎我,只有偶像才是我心靈的寄託;

孩子追星,家長有顧慮甚至一刀切直接禁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追星過程中,會接觸到不良的信息和不懷好意的人,沒有自我保護意識和判斷力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傷害;

為了追星,省吃儉用,對正值生長髮育階段的孩子,有一定影響;

瘋狂追星的孩子,學習成績可能會下降。

但有些孩子會因為家長的嚴令禁止,產生逆反心理,不僅不聽家長的話,反而更加瘋狂地追星。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4

首先,孩子崇拜明星,並將他們當成自己的偶像,因為在他喜歡的那些明星身上往往包含著他們嚮往的一些重要價值,比如能力、職業、身份、形象、榮耀等,這也是他們自我認識的一部分,他們需要通過崇拜行為來進行自我塑造。

孩子崇拜的目標就是他們成長的動力和方向,甚至是更深層次的發展與成長,比如品格建立、人生觀的形成、心理髮展等。

如果家長在這時候,適當引導,明星也能起到正面的榜樣作用

里約奧運會男子100米蝶泳決賽,新加坡小將斯庫林以50秒39的成績勇奪冠軍,並打破菲爾普斯在這一項目上的奧運會紀錄。

賽後,有媒體翻出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斯庫林與菲爾普斯的一張合影,原來,“菲魚”一直是斯庫林的偶像。8年前他是菲爾普斯的粉絲,8年後他成了另一個“飛魚”。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向偶像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超越他!

其次,喜歡追星的孩子多半缺乏家庭關愛,渴望得到父母關注。

這就需要父母平時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多鼓勵和肯定,減少孩子心理上的缺失。

家長課堂 | 孩子瘋狂追星,家長如何應對

所以,面對孩子的“追星”行為,家長應先認可,不要覺得孩子的行為直接責罵孩子。應該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引導,慢慢地,孩子就會明辨是非,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

孩子追星不可怕,只要家長能及時、正確地引導,偶像也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助推劑,激發孩子的上進心,激勵孩子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