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不完美媽媽 幼兒園 紀錄片 湯尼陳 吉祥微在影評 2019-09-17
"

01

我帶三歲的小孩上衛生間,門外有人問"裡面有人嗎?"

孩子問我"那,裡面有人嗎?"

我說"你不是人嗎?"

他說:"我不是啊!"

旁邊的服務員忍不住了,問他,"那你是什麼?"

他說"我是小黃鴨啊。"

然後,小小的衛生間也變得一片歡聲笑語。

孩子的世界,我們有時候真的搞不明白,不知道他們這一秒到底在想什麼,也猜不到他們下一秒又會有什麼新奇想法。

"

01

我帶三歲的小孩上衛生間,門外有人問"裡面有人嗎?"

孩子問我"那,裡面有人嗎?"

我說"你不是人嗎?"

他說:"我不是啊!"

旁邊的服務員忍不住了,問他,"那你是什麼?"

他說"我是小黃鴨啊。"

然後,小小的衛生間也變得一片歡聲笑語。

孩子的世界,我們有時候真的搞不明白,不知道他們這一秒到底在想什麼,也猜不到他們下一秒又會有什麼新奇想法。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2

看張以慶的《幼兒園》,會被孩子的"妙語連珠"搞得哈哈大笑,明明是一部紀錄片,卻看成了喜劇片的效果,但是這個笑過之後,心裡卻有點難受:他們幼小的世界,儼然成了一幅縮小版的成人世界。

"

01

我帶三歲的小孩上衛生間,門外有人問"裡面有人嗎?"

孩子問我"那,裡面有人嗎?"

我說"你不是人嗎?"

他說:"我不是啊!"

旁邊的服務員忍不住了,問他,"那你是什麼?"

他說"我是小黃鴨啊。"

然後,小小的衛生間也變得一片歡聲笑語。

孩子的世界,我們有時候真的搞不明白,不知道他們這一秒到底在想什麼,也猜不到他們下一秒又會有什麼新奇想法。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2

看張以慶的《幼兒園》,會被孩子的"妙語連珠"搞得哈哈大笑,明明是一部紀錄片,卻看成了喜劇片的效果,但是這個笑過之後,心裡卻有點難受:他們幼小的世界,儼然成了一幅縮小版的成人世界。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片子開始沒多久,就有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對話:

"你個子真是很高,怎麼長這麼高呢?"

"因為我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的幫助下長這麼高的。"

"

01

我帶三歲的小孩上衛生間,門外有人問"裡面有人嗎?"

孩子問我"那,裡面有人嗎?"

我說"你不是人嗎?"

他說:"我不是啊!"

旁邊的服務員忍不住了,問他,"那你是什麼?"

他說"我是小黃鴨啊。"

然後,小小的衛生間也變得一片歡聲笑語。

孩子的世界,我們有時候真的搞不明白,不知道他們這一秒到底在想什麼,也猜不到他們下一秒又會有什麼新奇想法。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2

看張以慶的《幼兒園》,會被孩子的"妙語連珠"搞得哈哈大笑,明明是一部紀錄片,卻看成了喜劇片的效果,但是這個笑過之後,心裡卻有點難受:他們幼小的世界,儼然成了一幅縮小版的成人世界。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片子開始沒多久,就有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對話:

"你個子真是很高,怎麼長這麼高呢?"

"因為我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的幫助下長這麼高的。"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

01

我帶三歲的小孩上衛生間,門外有人問"裡面有人嗎?"

孩子問我"那,裡面有人嗎?"

我說"你不是人嗎?"

他說:"我不是啊!"

旁邊的服務員忍不住了,問他,"那你是什麼?"

他說"我是小黃鴨啊。"

然後,小小的衛生間也變得一片歡聲笑語。

孩子的世界,我們有時候真的搞不明白,不知道他們這一秒到底在想什麼,也猜不到他們下一秒又會有什麼新奇想法。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2

看張以慶的《幼兒園》,會被孩子的"妙語連珠"搞得哈哈大笑,明明是一部紀錄片,卻看成了喜劇片的效果,但是這個笑過之後,心裡卻有點難受:他們幼小的世界,儼然成了一幅縮小版的成人世界。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片子開始沒多久,就有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對話:

"你個子真是很高,怎麼長這麼高呢?"

"因為我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的幫助下長這麼高的。"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

01

我帶三歲的小孩上衛生間,門外有人問"裡面有人嗎?"

孩子問我"那,裡面有人嗎?"

我說"你不是人嗎?"

他說:"我不是啊!"

旁邊的服務員忍不住了,問他,"那你是什麼?"

他說"我是小黃鴨啊。"

然後,小小的衛生間也變得一片歡聲笑語。

孩子的世界,我們有時候真的搞不明白,不知道他們這一秒到底在想什麼,也猜不到他們下一秒又會有什麼新奇想法。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2

看張以慶的《幼兒園》,會被孩子的"妙語連珠"搞得哈哈大笑,明明是一部紀錄片,卻看成了喜劇片的效果,但是這個笑過之後,心裡卻有點難受:他們幼小的世界,儼然成了一幅縮小版的成人世界。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片子開始沒多久,就有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對話:

"你個子真是很高,怎麼長這麼高呢?"

"因為我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的幫助下長這麼高的。"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初看這個片段,我笑的前俯後仰;再看這段對話,我的內心不禁有些苦澀。他們本應該純潔無暇的年齡,卻也耳濡目染學會了成人的逢迎。

03

每個家長都在保護自己的孩子,然而每個家長並不能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真空的環境中。

既然遲早是要知道成人世界的規則,家長們可能都要面對這樣的糾結:是應該讓孩子們越晚知道越好?還是讓他們越早知道越好?

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是既擔心早熟讓他們身心受到影響,又擔心保護的太好讓他們無法適應社會的糾結。

"

01

我帶三歲的小孩上衛生間,門外有人問"裡面有人嗎?"

孩子問我"那,裡面有人嗎?"

我說"你不是人嗎?"

他說:"我不是啊!"

旁邊的服務員忍不住了,問他,"那你是什麼?"

他說"我是小黃鴨啊。"

然後,小小的衛生間也變得一片歡聲笑語。

孩子的世界,我們有時候真的搞不明白,不知道他們這一秒到底在想什麼,也猜不到他們下一秒又會有什麼新奇想法。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2

看張以慶的《幼兒園》,會被孩子的"妙語連珠"搞得哈哈大笑,明明是一部紀錄片,卻看成了喜劇片的效果,但是這個笑過之後,心裡卻有點難受:他們幼小的世界,儼然成了一幅縮小版的成人世界。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片子開始沒多久,就有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對話:

"你個子真是很高,怎麼長這麼高呢?"

"因為我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的幫助下長這麼高的。"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初看這個片段,我笑的前俯後仰;再看這段對話,我的內心不禁有些苦澀。他們本應該純潔無暇的年齡,卻也耳濡目染學會了成人的逢迎。

03

每個家長都在保護自己的孩子,然而每個家長並不能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真空的環境中。

既然遲早是要知道成人世界的規則,家長們可能都要面對這樣的糾結:是應該讓孩子們越晚知道越好?還是讓他們越早知道越好?

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是既擔心早熟讓他們身心受到影響,又擔心保護的太好讓他們無法適應社會的糾結。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張以慶在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時候,為了讓幼兒園的孩子們對攝像機沒有陌生感,增長了拍攝的時間,差不多用了8個月的時間,攝影師每天都去教室,並且和孩子們同吃同玩,有一次攝影師生病了沒有來,班裡的孩子還問老師,"我們班的那個叔叔今天怎麼沒有來上課?"

最後拍出了幾公斤的素材,就為了最真實的記錄孩子們的生活。但是當最後開始剪輯的時候,張以慶自己也糊塗了:拍攝之前是想記錄孩子們的純真無邪,拍攝之後發現絕對的純真無邪並不存在。

這部紀錄片製作初衷是為了通過對比,反襯,提醒成年人要保持內心的童真,不要因為過度追求物質而遺失了本心。然而,當幾千個小時的原素材擺在眼前的時候,導演發現了難度。

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60分鐘的片子。"反思"還在,所以開頭才會有這樣的提示: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

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

01

我帶三歲的小孩上衛生間,門外有人問"裡面有人嗎?"

孩子問我"那,裡面有人嗎?"

我說"你不是人嗎?"

他說:"我不是啊!"

旁邊的服務員忍不住了,問他,"那你是什麼?"

他說"我是小黃鴨啊。"

然後,小小的衛生間也變得一片歡聲笑語。

孩子的世界,我們有時候真的搞不明白,不知道他們這一秒到底在想什麼,也猜不到他們下一秒又會有什麼新奇想法。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2

看張以慶的《幼兒園》,會被孩子的"妙語連珠"搞得哈哈大笑,明明是一部紀錄片,卻看成了喜劇片的效果,但是這個笑過之後,心裡卻有點難受:他們幼小的世界,儼然成了一幅縮小版的成人世界。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片子開始沒多久,就有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對話:

"你個子真是很高,怎麼長這麼高呢?"

"因為我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的幫助下長這麼高的。"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初看這個片段,我笑的前俯後仰;再看這段對話,我的內心不禁有些苦澀。他們本應該純潔無暇的年齡,卻也耳濡目染學會了成人的逢迎。

03

每個家長都在保護自己的孩子,然而每個家長並不能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真空的環境中。

既然遲早是要知道成人世界的規則,家長們可能都要面對這樣的糾結:是應該讓孩子們越晚知道越好?還是讓他們越早知道越好?

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是既擔心早熟讓他們身心受到影響,又擔心保護的太好讓他們無法適應社會的糾結。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張以慶在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時候,為了讓幼兒園的孩子們對攝像機沒有陌生感,增長了拍攝的時間,差不多用了8個月的時間,攝影師每天都去教室,並且和孩子們同吃同玩,有一次攝影師生病了沒有來,班裡的孩子還問老師,"我們班的那個叔叔今天怎麼沒有來上課?"

最後拍出了幾公斤的素材,就為了最真實的記錄孩子們的生活。但是當最後開始剪輯的時候,張以慶自己也糊塗了:拍攝之前是想記錄孩子們的純真無邪,拍攝之後發現絕對的純真無邪並不存在。

這部紀錄片製作初衷是為了通過對比,反襯,提醒成年人要保持內心的童真,不要因為過度追求物質而遺失了本心。然而,當幾千個小時的原素材擺在眼前的時候,導演發現了難度。

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60分鐘的片子。"反思"還在,所以開頭才會有這樣的提示: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

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4

片中記錄了那個打了別人,自己先哭的高揚,在活動課上卻又一臉純真的唱著"互愛互助"的歌曲。

"

01

我帶三歲的小孩上衛生間,門外有人問"裡面有人嗎?"

孩子問我"那,裡面有人嗎?"

我說"你不是人嗎?"

他說:"我不是啊!"

旁邊的服務員忍不住了,問他,"那你是什麼?"

他說"我是小黃鴨啊。"

然後,小小的衛生間也變得一片歡聲笑語。

孩子的世界,我們有時候真的搞不明白,不知道他們這一秒到底在想什麼,也猜不到他們下一秒又會有什麼新奇想法。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2

看張以慶的《幼兒園》,會被孩子的"妙語連珠"搞得哈哈大笑,明明是一部紀錄片,卻看成了喜劇片的效果,但是這個笑過之後,心裡卻有點難受:他們幼小的世界,儼然成了一幅縮小版的成人世界。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片子開始沒多久,就有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對話:

"你個子真是很高,怎麼長這麼高呢?"

"因為我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的幫助下長這麼高的。"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初看這個片段,我笑的前俯後仰;再看這段對話,我的內心不禁有些苦澀。他們本應該純潔無暇的年齡,卻也耳濡目染學會了成人的逢迎。

03

每個家長都在保護自己的孩子,然而每個家長並不能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真空的環境中。

既然遲早是要知道成人世界的規則,家長們可能都要面對這樣的糾結:是應該讓孩子們越晚知道越好?還是讓他們越早知道越好?

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是既擔心早熟讓他們身心受到影響,又擔心保護的太好讓他們無法適應社會的糾結。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張以慶在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時候,為了讓幼兒園的孩子們對攝像機沒有陌生感,增長了拍攝的時間,差不多用了8個月的時間,攝影師每天都去教室,並且和孩子們同吃同玩,有一次攝影師生病了沒有來,班裡的孩子還問老師,"我們班的那個叔叔今天怎麼沒有來上課?"

最後拍出了幾公斤的素材,就為了最真實的記錄孩子們的生活。但是當最後開始剪輯的時候,張以慶自己也糊塗了:拍攝之前是想記錄孩子們的純真無邪,拍攝之後發現絕對的純真無邪並不存在。

這部紀錄片製作初衷是為了通過對比,反襯,提醒成年人要保持內心的童真,不要因為過度追求物質而遺失了本心。然而,當幾千個小時的原素材擺在眼前的時候,導演發現了難度。

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60分鐘的片子。"反思"還在,所以開頭才會有這樣的提示: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

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4

片中記錄了那個打了別人,自己先哭的高揚,在活動課上卻又一臉純真的唱著"互愛互助"的歌曲。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

01

我帶三歲的小孩上衛生間,門外有人問"裡面有人嗎?"

孩子問我"那,裡面有人嗎?"

我說"你不是人嗎?"

他說:"我不是啊!"

旁邊的服務員忍不住了,問他,"那你是什麼?"

他說"我是小黃鴨啊。"

然後,小小的衛生間也變得一片歡聲笑語。

孩子的世界,我們有時候真的搞不明白,不知道他們這一秒到底在想什麼,也猜不到他們下一秒又會有什麼新奇想法。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2

看張以慶的《幼兒園》,會被孩子的"妙語連珠"搞得哈哈大笑,明明是一部紀錄片,卻看成了喜劇片的效果,但是這個笑過之後,心裡卻有點難受:他們幼小的世界,儼然成了一幅縮小版的成人世界。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片子開始沒多久,就有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對話:

"你個子真是很高,怎麼長這麼高呢?"

"因為我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的幫助下長這麼高的。"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初看這個片段,我笑的前俯後仰;再看這段對話,我的內心不禁有些苦澀。他們本應該純潔無暇的年齡,卻也耳濡目染學會了成人的逢迎。

03

每個家長都在保護自己的孩子,然而每個家長並不能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真空的環境中。

既然遲早是要知道成人世界的規則,家長們可能都要面對這樣的糾結:是應該讓孩子們越晚知道越好?還是讓他們越早知道越好?

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是既擔心早熟讓他們身心受到影響,又擔心保護的太好讓他們無法適應社會的糾結。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張以慶在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時候,為了讓幼兒園的孩子們對攝像機沒有陌生感,增長了拍攝的時間,差不多用了8個月的時間,攝影師每天都去教室,並且和孩子們同吃同玩,有一次攝影師生病了沒有來,班裡的孩子還問老師,"我們班的那個叔叔今天怎麼沒有來上課?"

最後拍出了幾公斤的素材,就為了最真實的記錄孩子們的生活。但是當最後開始剪輯的時候,張以慶自己也糊塗了:拍攝之前是想記錄孩子們的純真無邪,拍攝之後發現絕對的純真無邪並不存在。

這部紀錄片製作初衷是為了通過對比,反襯,提醒成年人要保持內心的童真,不要因為過度追求物質而遺失了本心。然而,當幾千個小時的原素材擺在眼前的時候,導演發現了難度。

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60分鐘的片子。"反思"還在,所以開頭才會有這樣的提示: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

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4

片中記錄了那個打了別人,自己先哭的高揚,在活動課上卻又一臉純真的唱著"互愛互助"的歌曲。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每個媽媽面對自己的寶寶,可能都是一面魔鬼一面天使的心情,前一秒被他搞得雞飛狗跳的世界,下一秒他可能又無限溫柔的來安慰你。都說孩子是上一輩子的小情人,所以才會讓人這麼又愛又恨。

那個喜歡了別人卻又不敢說的小胖孩,認真而謹慎的表情讓人忍俊不禁。

“你最喜歡班裡那個同學?”

“女的?”

“對。”

“不知道。”

“我看你喜歡了不敢說。”

“你怎麼看得出來啊?”

“我一看就看出來了,你猶豫了好半天。可能我也知道是誰。”

“是誰啊?”

“是那個白白的。”

“這你知道了怎麼還要問我呢?”

"

01

我帶三歲的小孩上衛生間,門外有人問"裡面有人嗎?"

孩子問我"那,裡面有人嗎?"

我說"你不是人嗎?"

他說:"我不是啊!"

旁邊的服務員忍不住了,問他,"那你是什麼?"

他說"我是小黃鴨啊。"

然後,小小的衛生間也變得一片歡聲笑語。

孩子的世界,我們有時候真的搞不明白,不知道他們這一秒到底在想什麼,也猜不到他們下一秒又會有什麼新奇想法。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2

看張以慶的《幼兒園》,會被孩子的"妙語連珠"搞得哈哈大笑,明明是一部紀錄片,卻看成了喜劇片的效果,但是這個笑過之後,心裡卻有點難受:他們幼小的世界,儼然成了一幅縮小版的成人世界。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片子開始沒多久,就有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對話:

"你個子真是很高,怎麼長這麼高呢?"

"因為我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的幫助下長這麼高的。"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初看這個片段,我笑的前俯後仰;再看這段對話,我的內心不禁有些苦澀。他們本應該純潔無暇的年齡,卻也耳濡目染學會了成人的逢迎。

03

每個家長都在保護自己的孩子,然而每個家長並不能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真空的環境中。

既然遲早是要知道成人世界的規則,家長們可能都要面對這樣的糾結:是應該讓孩子們越晚知道越好?還是讓他們越早知道越好?

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是既擔心早熟讓他們身心受到影響,又擔心保護的太好讓他們無法適應社會的糾結。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張以慶在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時候,為了讓幼兒園的孩子們對攝像機沒有陌生感,增長了拍攝的時間,差不多用了8個月的時間,攝影師每天都去教室,並且和孩子們同吃同玩,有一次攝影師生病了沒有來,班裡的孩子還問老師,"我們班的那個叔叔今天怎麼沒有來上課?"

最後拍出了幾公斤的素材,就為了最真實的記錄孩子們的生活。但是當最後開始剪輯的時候,張以慶自己也糊塗了:拍攝之前是想記錄孩子們的純真無邪,拍攝之後發現絕對的純真無邪並不存在。

這部紀錄片製作初衷是為了通過對比,反襯,提醒成年人要保持內心的童真,不要因為過度追求物質而遺失了本心。然而,當幾千個小時的原素材擺在眼前的時候,導演發現了難度。

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60分鐘的片子。"反思"還在,所以開頭才會有這樣的提示: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

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4

片中記錄了那個打了別人,自己先哭的高揚,在活動課上卻又一臉純真的唱著"互愛互助"的歌曲。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每個媽媽面對自己的寶寶,可能都是一面魔鬼一面天使的心情,前一秒被他搞得雞飛狗跳的世界,下一秒他可能又無限溫柔的來安慰你。都說孩子是上一輩子的小情人,所以才會讓人這麼又愛又恨。

那個喜歡了別人卻又不敢說的小胖孩,認真而謹慎的表情讓人忍俊不禁。

“你最喜歡班裡那個同學?”

“女的?”

“對。”

“不知道。”

“我看你喜歡了不敢說。”

“你怎麼看得出來啊?”

“我一看就看出來了,你猶豫了好半天。可能我也知道是誰。”

“是誰啊?”

“是那個白白的。”

“這你知道了怎麼還要問我呢?”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

01

我帶三歲的小孩上衛生間,門外有人問"裡面有人嗎?"

孩子問我"那,裡面有人嗎?"

我說"你不是人嗎?"

他說:"我不是啊!"

旁邊的服務員忍不住了,問他,"那你是什麼?"

他說"我是小黃鴨啊。"

然後,小小的衛生間也變得一片歡聲笑語。

孩子的世界,我們有時候真的搞不明白,不知道他們這一秒到底在想什麼,也猜不到他們下一秒又會有什麼新奇想法。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2

看張以慶的《幼兒園》,會被孩子的"妙語連珠"搞得哈哈大笑,明明是一部紀錄片,卻看成了喜劇片的效果,但是這個笑過之後,心裡卻有點難受:他們幼小的世界,儼然成了一幅縮小版的成人世界。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片子開始沒多久,就有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對話:

"你個子真是很高,怎麼長這麼高呢?"

"因為我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的幫助下長這麼高的。"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初看這個片段,我笑的前俯後仰;再看這段對話,我的內心不禁有些苦澀。他們本應該純潔無暇的年齡,卻也耳濡目染學會了成人的逢迎。

03

每個家長都在保護自己的孩子,然而每個家長並不能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真空的環境中。

既然遲早是要知道成人世界的規則,家長們可能都要面對這樣的糾結:是應該讓孩子們越晚知道越好?還是讓他們越早知道越好?

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是既擔心早熟讓他們身心受到影響,又擔心保護的太好讓他們無法適應社會的糾結。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張以慶在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時候,為了讓幼兒園的孩子們對攝像機沒有陌生感,增長了拍攝的時間,差不多用了8個月的時間,攝影師每天都去教室,並且和孩子們同吃同玩,有一次攝影師生病了沒有來,班裡的孩子還問老師,"我們班的那個叔叔今天怎麼沒有來上課?"

最後拍出了幾公斤的素材,就為了最真實的記錄孩子們的生活。但是當最後開始剪輯的時候,張以慶自己也糊塗了:拍攝之前是想記錄孩子們的純真無邪,拍攝之後發現絕對的純真無邪並不存在。

這部紀錄片製作初衷是為了通過對比,反襯,提醒成年人要保持內心的童真,不要因為過度追求物質而遺失了本心。然而,當幾千個小時的原素材擺在眼前的時候,導演發現了難度。

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60分鐘的片子。"反思"還在,所以開頭才會有這樣的提示: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

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4

片中記錄了那個打了別人,自己先哭的高揚,在活動課上卻又一臉純真的唱著"互愛互助"的歌曲。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每個媽媽面對自己的寶寶,可能都是一面魔鬼一面天使的心情,前一秒被他搞得雞飛狗跳的世界,下一秒他可能又無限溫柔的來安慰你。都說孩子是上一輩子的小情人,所以才會讓人這麼又愛又恨。

那個喜歡了別人卻又不敢說的小胖孩,認真而謹慎的表情讓人忍俊不禁。

“你最喜歡班裡那個同學?”

“女的?”

“對。”

“不知道。”

“我看你喜歡了不敢說。”

“你怎麼看得出來啊?”

“我一看就看出來了,你猶豫了好半天。可能我也知道是誰。”

“是誰啊?”

“是那個白白的。”

“這你知道了怎麼還要問我呢?”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

01

我帶三歲的小孩上衛生間,門外有人問"裡面有人嗎?"

孩子問我"那,裡面有人嗎?"

我說"你不是人嗎?"

他說:"我不是啊!"

旁邊的服務員忍不住了,問他,"那你是什麼?"

他說"我是小黃鴨啊。"

然後,小小的衛生間也變得一片歡聲笑語。

孩子的世界,我們有時候真的搞不明白,不知道他們這一秒到底在想什麼,也猜不到他們下一秒又會有什麼新奇想法。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2

看張以慶的《幼兒園》,會被孩子的"妙語連珠"搞得哈哈大笑,明明是一部紀錄片,卻看成了喜劇片的效果,但是這個笑過之後,心裡卻有點難受:他們幼小的世界,儼然成了一幅縮小版的成人世界。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片子開始沒多久,就有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對話:

"你個子真是很高,怎麼長這麼高呢?"

"因為我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的幫助下長這麼高的。"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初看這個片段,我笑的前俯後仰;再看這段對話,我的內心不禁有些苦澀。他們本應該純潔無暇的年齡,卻也耳濡目染學會了成人的逢迎。

03

每個家長都在保護自己的孩子,然而每個家長並不能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真空的環境中。

既然遲早是要知道成人世界的規則,家長們可能都要面對這樣的糾結:是應該讓孩子們越晚知道越好?還是讓他們越早知道越好?

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是既擔心早熟讓他們身心受到影響,又擔心保護的太好讓他們無法適應社會的糾結。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張以慶在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時候,為了讓幼兒園的孩子們對攝像機沒有陌生感,增長了拍攝的時間,差不多用了8個月的時間,攝影師每天都去教室,並且和孩子們同吃同玩,有一次攝影師生病了沒有來,班裡的孩子還問老師,"我們班的那個叔叔今天怎麼沒有來上課?"

最後拍出了幾公斤的素材,就為了最真實的記錄孩子們的生活。但是當最後開始剪輯的時候,張以慶自己也糊塗了:拍攝之前是想記錄孩子們的純真無邪,拍攝之後發現絕對的純真無邪並不存在。

這部紀錄片製作初衷是為了通過對比,反襯,提醒成年人要保持內心的童真,不要因為過度追求物質而遺失了本心。然而,當幾千個小時的原素材擺在眼前的時候,導演發現了難度。

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60分鐘的片子。"反思"還在,所以開頭才會有這樣的提示: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

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4

片中記錄了那個打了別人,自己先哭的高揚,在活動課上卻又一臉純真的唱著"互愛互助"的歌曲。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每個媽媽面對自己的寶寶,可能都是一面魔鬼一面天使的心情,前一秒被他搞得雞飛狗跳的世界,下一秒他可能又無限溫柔的來安慰你。都說孩子是上一輩子的小情人,所以才會讓人這麼又愛又恨。

那個喜歡了別人卻又不敢說的小胖孩,認真而謹慎的表情讓人忍俊不禁。

“你最喜歡班裡那個同學?”

“女的?”

“對。”

“不知道。”

“我看你喜歡了不敢說。”

“你怎麼看得出來啊?”

“我一看就看出來了,你猶豫了好半天。可能我也知道是誰。”

“是誰啊?”

“是那個白白的。”

“這你知道了怎麼還要問我呢?”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那個永遠被媽媽最後一個接走的陳志鵬,哭起來的時候看得人滿眼淚光。

"

01

我帶三歲的小孩上衛生間,門外有人問"裡面有人嗎?"

孩子問我"那,裡面有人嗎?"

我說"你不是人嗎?"

他說:"我不是啊!"

旁邊的服務員忍不住了,問他,"那你是什麼?"

他說"我是小黃鴨啊。"

然後,小小的衛生間也變得一片歡聲笑語。

孩子的世界,我們有時候真的搞不明白,不知道他們這一秒到底在想什麼,也猜不到他們下一秒又會有什麼新奇想法。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2

看張以慶的《幼兒園》,會被孩子的"妙語連珠"搞得哈哈大笑,明明是一部紀錄片,卻看成了喜劇片的效果,但是這個笑過之後,心裡卻有點難受:他們幼小的世界,儼然成了一幅縮小版的成人世界。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片子開始沒多久,就有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對話:

"你個子真是很高,怎麼長這麼高呢?"

"因為我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的幫助下長這麼高的。"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初看這個片段,我笑的前俯後仰;再看這段對話,我的內心不禁有些苦澀。他們本應該純潔無暇的年齡,卻也耳濡目染學會了成人的逢迎。

03

每個家長都在保護自己的孩子,然而每個家長並不能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真空的環境中。

既然遲早是要知道成人世界的規則,家長們可能都要面對這樣的糾結:是應該讓孩子們越晚知道越好?還是讓他們越早知道越好?

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是既擔心早熟讓他們身心受到影響,又擔心保護的太好讓他們無法適應社會的糾結。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張以慶在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時候,為了讓幼兒園的孩子們對攝像機沒有陌生感,增長了拍攝的時間,差不多用了8個月的時間,攝影師每天都去教室,並且和孩子們同吃同玩,有一次攝影師生病了沒有來,班裡的孩子還問老師,"我們班的那個叔叔今天怎麼沒有來上課?"

最後拍出了幾公斤的素材,就為了最真實的記錄孩子們的生活。但是當最後開始剪輯的時候,張以慶自己也糊塗了:拍攝之前是想記錄孩子們的純真無邪,拍攝之後發現絕對的純真無邪並不存在。

這部紀錄片製作初衷是為了通過對比,反襯,提醒成年人要保持內心的童真,不要因為過度追求物質而遺失了本心。然而,當幾千個小時的原素材擺在眼前的時候,導演發現了難度。

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60分鐘的片子。"反思"還在,所以開頭才會有這樣的提示: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

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4

片中記錄了那個打了別人,自己先哭的高揚,在活動課上卻又一臉純真的唱著"互愛互助"的歌曲。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每個媽媽面對自己的寶寶,可能都是一面魔鬼一面天使的心情,前一秒被他搞得雞飛狗跳的世界,下一秒他可能又無限溫柔的來安慰你。都說孩子是上一輩子的小情人,所以才會讓人這麼又愛又恨。

那個喜歡了別人卻又不敢說的小胖孩,認真而謹慎的表情讓人忍俊不禁。

“你最喜歡班裡那個同學?”

“女的?”

“對。”

“不知道。”

“我看你喜歡了不敢說。”

“你怎麼看得出來啊?”

“我一看就看出來了,你猶豫了好半天。可能我也知道是誰。”

“是誰啊?”

“是那個白白的。”

“這你知道了怎麼還要問我呢?”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那個永遠被媽媽最後一個接走的陳志鵬,哭起來的時候看得人滿眼淚光。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

01

我帶三歲的小孩上衛生間,門外有人問"裡面有人嗎?"

孩子問我"那,裡面有人嗎?"

我說"你不是人嗎?"

他說:"我不是啊!"

旁邊的服務員忍不住了,問他,"那你是什麼?"

他說"我是小黃鴨啊。"

然後,小小的衛生間也變得一片歡聲笑語。

孩子的世界,我們有時候真的搞不明白,不知道他們這一秒到底在想什麼,也猜不到他們下一秒又會有什麼新奇想法。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2

看張以慶的《幼兒園》,會被孩子的"妙語連珠"搞得哈哈大笑,明明是一部紀錄片,卻看成了喜劇片的效果,但是這個笑過之後,心裡卻有點難受:他們幼小的世界,儼然成了一幅縮小版的成人世界。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片子開始沒多久,就有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對話:

"你個子真是很高,怎麼長這麼高呢?"

"因為我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的幫助下長這麼高的。"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初看這個片段,我笑的前俯後仰;再看這段對話,我的內心不禁有些苦澀。他們本應該純潔無暇的年齡,卻也耳濡目染學會了成人的逢迎。

03

每個家長都在保護自己的孩子,然而每個家長並不能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真空的環境中。

既然遲早是要知道成人世界的規則,家長們可能都要面對這樣的糾結:是應該讓孩子們越晚知道越好?還是讓他們越早知道越好?

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是既擔心早熟讓他們身心受到影響,又擔心保護的太好讓他們無法適應社會的糾結。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張以慶在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時候,為了讓幼兒園的孩子們對攝像機沒有陌生感,增長了拍攝的時間,差不多用了8個月的時間,攝影師每天都去教室,並且和孩子們同吃同玩,有一次攝影師生病了沒有來,班裡的孩子還問老師,"我們班的那個叔叔今天怎麼沒有來上課?"

最後拍出了幾公斤的素材,就為了最真實的記錄孩子們的生活。但是當最後開始剪輯的時候,張以慶自己也糊塗了:拍攝之前是想記錄孩子們的純真無邪,拍攝之後發現絕對的純真無邪並不存在。

這部紀錄片製作初衷是為了通過對比,反襯,提醒成年人要保持內心的童真,不要因為過度追求物質而遺失了本心。然而,當幾千個小時的原素材擺在眼前的時候,導演發現了難度。

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60分鐘的片子。"反思"還在,所以開頭才會有這樣的提示: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

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4

片中記錄了那個打了別人,自己先哭的高揚,在活動課上卻又一臉純真的唱著"互愛互助"的歌曲。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每個媽媽面對自己的寶寶,可能都是一面魔鬼一面天使的心情,前一秒被他搞得雞飛狗跳的世界,下一秒他可能又無限溫柔的來安慰你。都說孩子是上一輩子的小情人,所以才會讓人這麼又愛又恨。

那個喜歡了別人卻又不敢說的小胖孩,認真而謹慎的表情讓人忍俊不禁。

“你最喜歡班裡那個同學?”

“女的?”

“對。”

“不知道。”

“我看你喜歡了不敢說。”

“你怎麼看得出來啊?”

“我一看就看出來了,你猶豫了好半天。可能我也知道是誰。”

“是誰啊?”

“是那個白白的。”

“這你知道了怎麼還要問我呢?”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那個永遠被媽媽最後一個接走的陳志鵬,哭起來的時候看得人滿眼淚光。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紀錄片《幼兒園》:孩子看似可笑的語言,值得每個人思考

05

熊太行老師曾在《關係攻略》中說,所有的關係中,最難搞的是與孩子的關係。即使沒有為人父母,也至少曾經都當過孩子,或者免不了還與其他孩子打交道,這其實是一個社會的共同責任問題。

關於孩子的話題,一直是從未消失過的熱點。這部《幼兒園》拍攝的時間雖然比較早,但是它反映出來的問題和思考卻並沒有過時,反而更加深刻。

季琦曾說,"人間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人間是我們修煉的道場。"

孩子也如此,我們既不能自私的讓他們此生只是為了延續;又不能放任自由,任其發展。

社會中的每個人,到底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守護孩子,讓孩子成長?都在強調"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是自己的父母,只有當父母的自己往前多邁幾步,才能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身教"總是大於"言傳"。

父母多一些耐心,多思考一下問題背後的原因,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可能是在這個沒有標準答案的答案中最好的答案。

(本篇完)

我是吉祥微,一位終身學習者,用女人的視覺,來觀察這個豐富的世界,期待和您的交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