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超高評分|《何以為家》: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生了我

豆瓣9.0超高評分|《何以為家》: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生了我

右一讚恩、左一約納斯

《聖經》裡有一個詞叫“迦百農”,它表示的是一個地名,系加利利海附近一域,據傳耶穌開始傳到時,曾遷居此地,然今已成廢墟。在啊阿拉伯語中解釋為“亂和不規則”,兩者釋義相差甚遠,看起來一個代表柔軟,另一個則是尖銳。

豆瓣9.0超高評分|《何以為家》: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生了我

01.

電影《何以為家》(原名:迦百農)由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個生而不養讓人心碎的故事。

影片的第一幕便是庭審戲,電影採取倒敘的手法,影片的開頭和結尾連在一起。藉著庭審中原告與被告的爭論,逐步回憶到主人公之前的遭遇。原告是一名12歲男孩贊恩,也是本片的主人公,他因一起惡意傷人案件被關在少年犯監獄所;而被告則是他的父母,贊恩起訴親生父母的理由是:為什麼把我生出來?

縱觀全片126分鐘,我們可以將這部電影分為三幕,也預示主人公贊恩在對抗父母社會從無所畏懼到最後無能為力這一過程的情緒變化:

第一幕贊恩原生家庭情況,我們可以看到,贊恩的生存情況十分惡劣,首先居住環境不忍直視,灰暗的樓梯間,時常破裂的水管,滿地的蟑螂老鼠在房間裡亂傳,狹小的房子住著贊恩一大家人;再來家庭氣氛昏暗,父母時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吵不已,父母的詛罵、拳打腳踢更是常事,可怕的是贊恩還有有6個姐妹,身處這種家庭環境談上學簡直就是奢望。

所以自然而然便看到瘦弱的贊恩需要幫助父母承擔起大部分生計,走街串巷送煤氣罐、販賣果汁、社區擺攤便是他的家常便飯,甚至為了多賺點錢,贊恩鋌而走險調製毒品,混進衣服,賣入監獄。

原本以為生活就是暗無天日的過著,直到有一天贊恩發現11歲的妹妹薩哈來初潮了,他害怕急了,趕緊拉著妹妹去公用衛生間處理,熟練得像個媽媽,告訴薩哈應如何應對生理期,又一而再再而三告誡妹妹千萬不能讓媽媽知道這件事,否則你將被賣掉,小小年紀便深諳社會運行規則。

遺憾的是,力量的不對等,扮演成大人的贊恩並不能阻止妹妹悲慘的命運,為了抵扣房租,薩哈被父母“送“給房東。妹妹被嫁成為拖垮贊恩最後一根稻草,這個家再也沒有任何值得他留戀了,於是原本帶著妹妹出逃的計劃變成一個人獨行。

豆瓣9.0超高評分|《何以為家》: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生了我

贊恩的家,尾圖為鎖著無人看管的孩子

第二幕出走的贊恩,在一家遊樂場遇到了一位非法居留的埃塞俄比亞黑人的單親女工拉希爾,同樣是底層邊緣人的拉希爾收留了贊恩,在此期間贊恩終於不用為生計奔波,他度過了一段平靜被愛被溫暖的時光。

然好景不長,拉希爾一次外出籌錢的時候被警方拘留,贊恩再也等不到她回家了。命運再一次把贊恩推到絕望的谷底,為了照顧尚在嗷嗷待哺拉希爾的兒子約納斯,贊恩想盡辦法,包括把房子裡能賣的東西都買了、重操舊業把曲馬多藥片製成毒品代替物、不輕易接受施捨的他去救助站令約納斯需要的奶粉與尿片......無論多難卻沒有想過拋棄約納斯。

但最終被房東趕了出來,賣曲馬多飲料而來的錢卻拿不回來,人說天無絕人之路,而天對贊恩太過殘忍了,無可奈何他做了此生最痛恨的事情——400美元把約納斯賣掉,就像父母賣掉妹妹一般。

第三幕為尋找身份,迴歸家庭。贊恩對這片土地深深厭惡,他想逃離於是偷偷跑回家中想找出自己的身份證明,以此偷渡到瑞典。

翻箱倒櫃都沒有找到身份證明,還驚動了父母,他們大吵一架,無意得知妹妹薩哈的死訊,內心徹底奔潰失去理智的他拿著刀衝到房東阿薩德家中,捅傷了他,也因此被捕入獄。贊恩以為父母至少為妹妹薩哈的死而負有一大部分責任,並處於深深的自責。但是母親的一次探監徹底打破贊恩的幻想,這對魔鬼還要出來造孽,他們又懷孕了,還美名其曰“真主賜予的禮物”。

為了不讓悲劇一次又一次的輪迴,在監獄裡他打電話給電視臺,訴說要控告自己的父母,法官問他:“為什麼要控告自己的父母。”贊恩毫不猶豫地說:“因為他們生了我。”並直扣靈魂陳述道:

暴力、侮辱或毆打,鏈子、管子、皮帶,我聽過的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婊子的兒子”、“滾,你這垃圾”。生活是一堆狗屎,不必我的鞋子更值錢。我住在這裡的地獄,我像一堆腐爛的肉。生活是個婊子,我以為我們能做好人,被所有人愛,但上帝不希望我們這樣,他要我們像地毯一樣被踩在腳下。

豆瓣9.0超高評分|《何以為家》: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生了我

贊恩控告父母的緣由

02.

看完電影,你會發現許多沉重話題,諸如、童婚、非法移民、生育原罪論、教育、難民窟等社會矛盾,看完那一瞬間或許心有僥倖這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但這一幕幕每天都真實地發現在黎巴嫩這個地方。

有人說戰爭才是罪魁禍首,你以為贊恩父母和拉希爾會希望這樣,會甘願成為底層人民,不被承認的黑戶。

也有人說,中東地區的宗教舊制度就是赤裸裸的吃人不吐骨頭,比如說薩哈的死因便是合法的童婚,並且周邊地區每天都會上演這種令人髮指的行為。

更有人說,是父母的生育癌禍害了這一大群孩子,認為他們不配生這些孩子,生而不養就是讓他們承擔與年紀不相符的困難。

我承認,上述種種說話均是事實,都是罪惡的源頭。但這並不是導演拉巴基最想要拍攝這個電影的動機,她曾採訪過不少孩子,發現他們消極、不哭、不鬧、不玩耍,他們並不快樂,他們不明白為什麼這個世界沒有人照顧自己?不明白為什麼要一直忍受飢餓?甚至認為生而為人是因為受到詛咒。

拉巴基導演並沒有把事件視角放大,而是透過孩子視角、成人視角以及第三方角度的組合去看待這個世界,並直接拋給觀眾一個肯定的答案“父母無所作為對孩子有著怎麼樣的毀滅性”,並且這個毀滅性會代代相傳。

豆瓣9.0超高評分|《何以為家》: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生了我

贊恩父親說到自己小時的經歷

比如贊恩與他的父母法庭對峙時,他的父親爭辯到:

“我也是這樣出生,這樣長大的,我做錯了什麼,如果額有選擇,我可能會比你們所有人都好,有人告訴我‘沒有孩子,你就不是男人,你的孩子是你的脊樑’但他們打斷了我的脊樑,傷了我的心,我詛咒結婚的那天,我俄日是嗎要過得這麼悲慘。”

從他父親的這段話中,我猜想他小時候也曾抗爭過,然而成人後,對生活妥協,過著和周邊底層人民一樣的生活。就像贊恩在走投無路的時候,不得不綁住約納斯的腳,直到最後賣給人販子。似乎贊恩慢慢變成了他母親那樣的人了。

大量的研究證明,我們所有人都受到強大的代際影響控制,這種影響幾乎支配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軌跡。也就是說,你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很大程度取決於你受到的養育方式。

比如影片中的贊恩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在面對生存問題,我們可以先把贊恩、約納斯比作的一個家庭,贊恩扮演一個家長的角色,約納斯則是需要養育的孩子;隨後你會發現贊恩再複製原生家庭的生存方式,包括販賣調製毒品飲料、鎖著無人照看的孩子、最後賣掉孩子等,種種行為無一不是重複上演。

為什麼贊恩會活成自己討厭的模樣。兒童心理學家奧利弗•詹姆斯曾說,虐待是子女同父母相似的最大成因。從心理學可以解釋為,虐待會開啟絕望而強制的機制,進而造成人們重蹈覆轍。

舉個例子,據說出軌是具有家族遺傳史,若是家族中有人曾出軌就要考慮你的對象在以後的婚姻生活出軌機率要大於那些無出軌史的家族。像香港演員黃秋生,他自己本身是一個私生子,他痛恨這個身份,但他婚後也出軌並生有一個私生子;其實家族史不應該背這個鍋,而是兒童在生長過程中,學習父母的言行。

對於父母來說,這種模式產生的根源通常是是他們從自己的父母那裡得到過同樣的對待,從贊恩父母在法庭上的一席話,我們可以推測這個結論的可靠性。

如果我們曾遭受虐待,就會產生嚴重的悲觀情緒,而這會決定我們感受整個世界的方式。它們會頑固地留在我們身體內部,變成我們的一部分——因為孩子對抗這種悲觀情緒的方式就是將這種情緒在與他人的相處中重演,包括幼年時與兄弟姐妹和其他同齡人相處,以及長大後與戀人、同時或是朋友相處。

這也就不難解釋,統觀全片幾乎難以尋找到贊恩的一個微笑,父母的消極情緒通過虐待傳遞過贊恩。

豆瓣9.0超高評分|《何以為家》: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生了我

贊恩父母、妹妹薩哈

03.

曾經看過一個問題,為人父母應該具備什麼條件?

受過良好的教育、良好的經濟能力、足夠的心理準備包括時間、青春等、有人依靠等等,林林總總大概有十來條。

在這裡面,我私認為有三個條件是必須滿足的:足夠的愛、經濟良好、心智成熟。這三個條件可以歸納為必要條件數學邏輯認為,如果沒有事物情況A ,則必然沒有事物情況B,也就是A是B的必要條件。簡單來說,就算你又足夠多的愛,若是沒有良好的經濟基礎,你拿什麼來養育孩子的生存情況。

影片中贊恩的父母沒有一條能夠達到成為父母的基礎標準,他們只有自私、貧窮、愚昧、毫無責任感等。

與之相比,是另一個母親拉希爾,她十分愛她的孩子,我們看到在上班期間她將孩子藏在衛生間,趁無人之時哺育孩子;為防止被警察發現,出門時總是將孩子掩蓋好;人販子教唆她賣掉自己的孩子,依然堅定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養活她。

理性來說,她還不是一位合格的母親。要知道拉希爾是黑戶,她自己一直過著東躲西藏的生活,她沒有意識到自己正把孩子推上和她一樣的陰影上。要知道“連罐頭都有生產日期,但是孩子卻沒有。”

拉希爾的生活狀態隨時都有意料不到情況,被警察拘留時她甚至不能告訴他們自己還有一個不足一歲的孩子,如果沒有贊恩緩衝一段時間,相信約納斯很快就會餓死在貧民窟裡,直至屍體發臭才被人發現;然而就算有贊恩勉強維持一段時間,約納斯最終還是不能避免被賣掉的殘酷現實。就像我們也會常說:“自己不吃,孩子也要吃。”有足夠的愛是喂不飽肚子的,也保護不了自己的孩子

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曾經說過,她無法理解人們看待事物重要性的方式,我們制定了法律,要求所有人必須拿到駕照才能開車,但我們沒有考察父母的教育能力,就允許他們自行教育子女。

可見這個職業的“准入門檻”一直被人們忽略。世界上有許多事情超出我們的掌控範圍,但在自身範圍,我們是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不要把唯一能夠把控的事情變成失控的潘多拉盒子。例如,我們可以培養自己的愛,可以努力賺錢,可以學習更多心理知識,可以把控生育行為,面對一張白紙的孩子,我們可以通過很多途徑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父母。

豆瓣9.0超高評分|《何以為家》: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生了我

贊恩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在《孩子》中寫道“他們是借你們未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孩子從來就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不是父母不良情緒的垃圾桶,不是父母寄託的希望。

願每個人孩子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