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不完美媽媽 讀書 拖延症 五好導學 2019-09-14
"
"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相必不少家長又要為孩子的學習成績操心。

其實,在開學之際,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都要先從習慣抓起,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觀察每個班級,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必然是擁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比如自學的習慣、提前預習的習慣,做事有計劃的習慣等。

新學期剛開始,正是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機,請各位家長千萬別錯過了這個讓孩子培養習慣的階段。

以下這5個好習慣,家長和老師如果能讓孩子在新學期養成,那麼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優秀。

1

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做事都缺乏時間觀念。他們做起事情來總想著拖拖拉拉,做一會又玩一會,根本沒有計劃性和目的性。

所以,造成了要完成的作業總是要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匆匆忙忙寫完。

其實,拖延症是很多學生存在的通病。但是如果每天都有事情拖到第二天再去解決,總有一天會堆積出問題,從而變得焦慮。

因此,家長培養孩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非常重要。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明白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今天的事情絕對不能拖到明天去做。

對待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先要有一個具體的計劃,做事最好能夠按計劃行事,這樣孩子也會在一天內做完該做的事情。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只有養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孩子才會懂得珍惜時光。

2

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中低年級,很多家長都會習慣性地陪伴孩子完成作業。

也許很多家長都知道,陪伴孩子來完成作業是一種非常糟糕的一種行為,也明白這樣做對孩子不太好。

但是,他們又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為了完成作業而煩惱。他們會擔心孩子的作業完成的質量不高,被老師叫到辦公室批評。

所以,很多家長都在孩子做作業時習慣性地陪在孩子身邊,看到孩子寫得不對就馬上指出來,讓孩子改正。

其實,這樣做會讓孩子對家長形成很強的依賴心理。孩子甚至會覺得寫作業的事情是家長的責任,檢查作業是父母應該做的事情。

當孩子覺得家長已經把這份責任攬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孩子對待作業,如何寫,如何檢查,就缺乏責任心了。

所以,家長必須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不要總是依賴父母,這樣才能真正學到東西。

3

閱讀大量書籍的習慣

自古就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說法。

讓孩子多讀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一件有益於孩子長久發展的事情。所以,家長需要讓孩子養成閱讀大量書籍的好習慣。

閱讀書籍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還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

孩子能從書中能夠了解和認識很多有趣的事物,還可以提高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道破了閱讀對於寫作的重要性!

大量閱讀書籍可以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學習一些好的句子、段落、表達方式。

閱讀還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因為一個人的氣質和魅力可以從他的言行舉止看得出來。

在孩子閱讀書籍之後,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來增強孩子思考能力、溝通和表述能力。

"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相必不少家長又要為孩子的學習成績操心。

其實,在開學之際,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都要先從習慣抓起,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觀察每個班級,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必然是擁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比如自學的習慣、提前預習的習慣,做事有計劃的習慣等。

新學期剛開始,正是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機,請各位家長千萬別錯過了這個讓孩子培養習慣的階段。

以下這5個好習慣,家長和老師如果能讓孩子在新學期養成,那麼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優秀。

1

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做事都缺乏時間觀念。他們做起事情來總想著拖拖拉拉,做一會又玩一會,根本沒有計劃性和目的性。

所以,造成了要完成的作業總是要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匆匆忙忙寫完。

其實,拖延症是很多學生存在的通病。但是如果每天都有事情拖到第二天再去解決,總有一天會堆積出問題,從而變得焦慮。

因此,家長培養孩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非常重要。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明白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今天的事情絕對不能拖到明天去做。

對待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先要有一個具體的計劃,做事最好能夠按計劃行事,這樣孩子也會在一天內做完該做的事情。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只有養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孩子才會懂得珍惜時光。

2

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中低年級,很多家長都會習慣性地陪伴孩子完成作業。

也許很多家長都知道,陪伴孩子來完成作業是一種非常糟糕的一種行為,也明白這樣做對孩子不太好。

但是,他們又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為了完成作業而煩惱。他們會擔心孩子的作業完成的質量不高,被老師叫到辦公室批評。

所以,很多家長都在孩子做作業時習慣性地陪在孩子身邊,看到孩子寫得不對就馬上指出來,讓孩子改正。

其實,這樣做會讓孩子對家長形成很強的依賴心理。孩子甚至會覺得寫作業的事情是家長的責任,檢查作業是父母應該做的事情。

當孩子覺得家長已經把這份責任攬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孩子對待作業,如何寫,如何檢查,就缺乏責任心了。

所以,家長必須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不要總是依賴父母,這樣才能真正學到東西。

3

閱讀大量書籍的習慣

自古就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說法。

讓孩子多讀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一件有益於孩子長久發展的事情。所以,家長需要讓孩子養成閱讀大量書籍的好習慣。

閱讀書籍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還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

孩子能從書中能夠了解和認識很多有趣的事物,還可以提高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道破了閱讀對於寫作的重要性!

大量閱讀書籍可以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學習一些好的句子、段落、表達方式。

閱讀還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因為一個人的氣質和魅力可以從他的言行舉止看得出來。

在孩子閱讀書籍之後,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來增強孩子思考能力、溝通和表述能力。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4

預習以及複習的習慣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更要預習。

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開端,是自覺運用知識的能力,是對一個新的認識對象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

預習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也是激發學生求知慾、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

從小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能夠對孩子學習新的知識有一定的幫助。

課後複習對於孩子掌握新的知識同樣重要。有一句話說,每天課後用半小時複習,效果要勝過做兩個小時習題。

寫作業是為了檢查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缺少了複習這個環節,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家長和老師要提醒孩子及時複習。當天學的知識,要當天複習好,決對不能拖拉。

5

敢於提問、質疑的習慣

質疑就是孩子自己提出問題,鼓勵他們大膽質疑。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為什麼”,都值得去問。大量的事實證明,所有的事物都有“為什麼”。

所以,家長和老師也要多鼓勵孩子去提問,鼓勵孩子大膽地談自己的觀點、看法、見解和意見。

老師和家長要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慾望,善於啟發孩子大膽提問,敢於質疑問難,並逐步形成習慣。

敢於提問和質疑的孩子也很善於思考,父母親要正確引導,不壓制他的好奇心,孩子的求知慾必定會越來越旺,因為孩子的好奇正是探究新奇事物的開始。

愛因斯坦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教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任何思都是從疑開始的,疑問是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有了疑問才有進一步深入學習的需要,也才可能獲得新知。

所以,每一位家長都要鼓勵孩子敢於提出疑問,敢於質疑老師、質疑家長,這樣才能更加出色。

"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相必不少家長又要為孩子的學習成績操心。

其實,在開學之際,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都要先從習慣抓起,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觀察每個班級,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必然是擁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比如自學的習慣、提前預習的習慣,做事有計劃的習慣等。

新學期剛開始,正是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機,請各位家長千萬別錯過了這個讓孩子培養習慣的階段。

以下這5個好習慣,家長和老師如果能讓孩子在新學期養成,那麼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優秀。

1

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做事都缺乏時間觀念。他們做起事情來總想著拖拖拉拉,做一會又玩一會,根本沒有計劃性和目的性。

所以,造成了要完成的作業總是要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匆匆忙忙寫完。

其實,拖延症是很多學生存在的通病。但是如果每天都有事情拖到第二天再去解決,總有一天會堆積出問題,從而變得焦慮。

因此,家長培養孩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非常重要。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明白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今天的事情絕對不能拖到明天去做。

對待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先要有一個具體的計劃,做事最好能夠按計劃行事,這樣孩子也會在一天內做完該做的事情。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只有養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孩子才會懂得珍惜時光。

2

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中低年級,很多家長都會習慣性地陪伴孩子完成作業。

也許很多家長都知道,陪伴孩子來完成作業是一種非常糟糕的一種行為,也明白這樣做對孩子不太好。

但是,他們又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為了完成作業而煩惱。他們會擔心孩子的作業完成的質量不高,被老師叫到辦公室批評。

所以,很多家長都在孩子做作業時習慣性地陪在孩子身邊,看到孩子寫得不對就馬上指出來,讓孩子改正。

其實,這樣做會讓孩子對家長形成很強的依賴心理。孩子甚至會覺得寫作業的事情是家長的責任,檢查作業是父母應該做的事情。

當孩子覺得家長已經把這份責任攬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孩子對待作業,如何寫,如何檢查,就缺乏責任心了。

所以,家長必須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不要總是依賴父母,這樣才能真正學到東西。

3

閱讀大量書籍的習慣

自古就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說法。

讓孩子多讀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一件有益於孩子長久發展的事情。所以,家長需要讓孩子養成閱讀大量書籍的好習慣。

閱讀書籍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還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

孩子能從書中能夠了解和認識很多有趣的事物,還可以提高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道破了閱讀對於寫作的重要性!

大量閱讀書籍可以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學習一些好的句子、段落、表達方式。

閱讀還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因為一個人的氣質和魅力可以從他的言行舉止看得出來。

在孩子閱讀書籍之後,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來增強孩子思考能力、溝通和表述能力。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4

預習以及複習的習慣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更要預習。

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開端,是自覺運用知識的能力,是對一個新的認識對象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

預習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也是激發學生求知慾、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

從小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能夠對孩子學習新的知識有一定的幫助。

課後複習對於孩子掌握新的知識同樣重要。有一句話說,每天課後用半小時複習,效果要勝過做兩個小時習題。

寫作業是為了檢查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缺少了複習這個環節,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家長和老師要提醒孩子及時複習。當天學的知識,要當天複習好,決對不能拖拉。

5

敢於提問、質疑的習慣

質疑就是孩子自己提出問題,鼓勵他們大膽質疑。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為什麼”,都值得去問。大量的事實證明,所有的事物都有“為什麼”。

所以,家長和老師也要多鼓勵孩子去提問,鼓勵孩子大膽地談自己的觀點、看法、見解和意見。

老師和家長要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慾望,善於啟發孩子大膽提問,敢於質疑問難,並逐步形成習慣。

敢於提問和質疑的孩子也很善於思考,父母親要正確引導,不壓制他的好奇心,孩子的求知慾必定會越來越旺,因為孩子的好奇正是探究新奇事物的開始。

愛因斯坦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教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任何思都是從疑開始的,疑問是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有了疑問才有進一步深入學習的需要,也才可能獲得新知。

所以,每一位家長都要鼓勵孩子敢於提出疑問,敢於質疑老師、質疑家長,這樣才能更加出色。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好習慣要逐步養成

讓好習慣伴隨終生,讓壞習慣儘快與孩子告別。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第一步:耐心發動,逐漸加速

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步就要說到做到,堅定不移。

計劃每天要記10個英語單詞,就一天不落地去記;

意識到了不良學習習慣的危害,就自動自覺地克服;

制訂了學習計劃,就定時定量地去完成;

決心使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計地挖掘自己的學習潛能。

第二步:控制時空,學會約束

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情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在孩子的自制力還不十分強的情況下,應從控制孩子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入手來約束孩子的行為

在時間上,從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寢,都安排滿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和活動內容,不讓一日虛度,不讓一時空耗。

在空間上,在日常學習的空間內少放置與學習無關的事物,比如遊戲機、電腦、手機……

第三步:偶有偏離,及時調整

學生自制力比較差,在習慣形成過程中,容易出現反覆、拖拉、敷衍、放任等現象,容易出現跟著感覺走的現象。這就要求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偏離的情況,要立即作出調整。

比如,發現孩子的字寫得不規整了,發現孩子沒有執行或沒有完成學習計劃了,發現孩子躺著看書、看電視了……立即作出調整。

培養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現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就踩出來了。

對於孩子來說,養成一個好習慣是特別重要的事。那麼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我們做家長和老師的具體應該做些什麼呢?

小編總結了一些不同年齡段孩子培養習慣的方法,孩子老師爸媽可以參考。

"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相必不少家長又要為孩子的學習成績操心。

其實,在開學之際,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都要先從習慣抓起,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觀察每個班級,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必然是擁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比如自學的習慣、提前預習的習慣,做事有計劃的習慣等。

新學期剛開始,正是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機,請各位家長千萬別錯過了這個讓孩子培養習慣的階段。

以下這5個好習慣,家長和老師如果能讓孩子在新學期養成,那麼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優秀。

1

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做事都缺乏時間觀念。他們做起事情來總想著拖拖拉拉,做一會又玩一會,根本沒有計劃性和目的性。

所以,造成了要完成的作業總是要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匆匆忙忙寫完。

其實,拖延症是很多學生存在的通病。但是如果每天都有事情拖到第二天再去解決,總有一天會堆積出問題,從而變得焦慮。

因此,家長培養孩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非常重要。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明白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今天的事情絕對不能拖到明天去做。

對待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先要有一個具體的計劃,做事最好能夠按計劃行事,這樣孩子也會在一天內做完該做的事情。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只有養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孩子才會懂得珍惜時光。

2

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中低年級,很多家長都會習慣性地陪伴孩子完成作業。

也許很多家長都知道,陪伴孩子來完成作業是一種非常糟糕的一種行為,也明白這樣做對孩子不太好。

但是,他們又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為了完成作業而煩惱。他們會擔心孩子的作業完成的質量不高,被老師叫到辦公室批評。

所以,很多家長都在孩子做作業時習慣性地陪在孩子身邊,看到孩子寫得不對就馬上指出來,讓孩子改正。

其實,這樣做會讓孩子對家長形成很強的依賴心理。孩子甚至會覺得寫作業的事情是家長的責任,檢查作業是父母應該做的事情。

當孩子覺得家長已經把這份責任攬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孩子對待作業,如何寫,如何檢查,就缺乏責任心了。

所以,家長必須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不要總是依賴父母,這樣才能真正學到東西。

3

閱讀大量書籍的習慣

自古就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說法。

讓孩子多讀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一件有益於孩子長久發展的事情。所以,家長需要讓孩子養成閱讀大量書籍的好習慣。

閱讀書籍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還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

孩子能從書中能夠了解和認識很多有趣的事物,還可以提高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道破了閱讀對於寫作的重要性!

大量閱讀書籍可以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學習一些好的句子、段落、表達方式。

閱讀還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因為一個人的氣質和魅力可以從他的言行舉止看得出來。

在孩子閱讀書籍之後,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來增強孩子思考能力、溝通和表述能力。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4

預習以及複習的習慣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更要預習。

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開端,是自覺運用知識的能力,是對一個新的認識對象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

預習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也是激發學生求知慾、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

從小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能夠對孩子學習新的知識有一定的幫助。

課後複習對於孩子掌握新的知識同樣重要。有一句話說,每天課後用半小時複習,效果要勝過做兩個小時習題。

寫作業是為了檢查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缺少了複習這個環節,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家長和老師要提醒孩子及時複習。當天學的知識,要當天複習好,決對不能拖拉。

5

敢於提問、質疑的習慣

質疑就是孩子自己提出問題,鼓勵他們大膽質疑。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為什麼”,都值得去問。大量的事實證明,所有的事物都有“為什麼”。

所以,家長和老師也要多鼓勵孩子去提問,鼓勵孩子大膽地談自己的觀點、看法、見解和意見。

老師和家長要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慾望,善於啟發孩子大膽提問,敢於質疑問難,並逐步形成習慣。

敢於提問和質疑的孩子也很善於思考,父母親要正確引導,不壓制他的好奇心,孩子的求知慾必定會越來越旺,因為孩子的好奇正是探究新奇事物的開始。

愛因斯坦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教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任何思都是從疑開始的,疑問是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有了疑問才有進一步深入學習的需要,也才可能獲得新知。

所以,每一位家長都要鼓勵孩子敢於提出疑問,敢於質疑老師、質疑家長,這樣才能更加出色。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好習慣要逐步養成

讓好習慣伴隨終生,讓壞習慣儘快與孩子告別。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第一步:耐心發動,逐漸加速

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步就要說到做到,堅定不移。

計劃每天要記10個英語單詞,就一天不落地去記;

意識到了不良學習習慣的危害,就自動自覺地克服;

制訂了學習計劃,就定時定量地去完成;

決心使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計地挖掘自己的學習潛能。

第二步:控制時空,學會約束

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情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在孩子的自制力還不十分強的情況下,應從控制孩子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入手來約束孩子的行為

在時間上,從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寢,都安排滿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和活動內容,不讓一日虛度,不讓一時空耗。

在空間上,在日常學習的空間內少放置與學習無關的事物,比如遊戲機、電腦、手機……

第三步:偶有偏離,及時調整

學生自制力比較差,在習慣形成過程中,容易出現反覆、拖拉、敷衍、放任等現象,容易出現跟著感覺走的現象。這就要求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偏離的情況,要立即作出調整。

比如,發現孩子的字寫得不規整了,發現孩子沒有執行或沒有完成學習計劃了,發現孩子躺著看書、看電視了……立即作出調整。

培養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現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就踩出來了。

對於孩子來說,養成一個好習慣是特別重要的事。那麼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我們做家長和老師的具體應該做些什麼呢?

小編總結了一些不同年齡段孩子培養習慣的方法,孩子老師爸媽可以參考。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針對小學1-2年級的孩子們

1. 升降國旗脫帽、肅立,行注目禮 升降國旗脫帽、肅立,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會唱國歌,初步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

2. 外出、回家主動與家人打招呼 外出與回家時主動與家人打招呼;見到師長同學,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主動問好;不說謊。

3. 按時上學 按時上學,積極學習遵守校規、班規和家規;公共場合能夠自覺遵守公共秩序,購物、乘車自覺排隊。

4. 養成讀書習慣 上課認真聽講,大膽發言,努力按時、按要求完成作業;樂於探索求知,養成讀書習慣。

5. 早睡早起 初步養成早睡早起習慣,講究衛生,衣著乾淨整潔,學會把自己的物品收放整齊。

6. 樂觀向上 讀、寫、坐、立、行姿勢正確;飲食衛生,認真學做課間操和眼保健操;樂觀向上;有一定的安全自護意識。

7. 用餐不剩飯和菜 學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愛惜學習和生活用品;水龍頭隨手關緊,不用燈時隨手熄滅,用餐不剩飯和菜。

8. 承擔必要的班級勞動 初步瞭解社會;學會承擔必要的班級勞動;嘗試體驗公益勞動,瞭解志願者和志願精神的內容。

"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相必不少家長又要為孩子的學習成績操心。

其實,在開學之際,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都要先從習慣抓起,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觀察每個班級,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必然是擁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比如自學的習慣、提前預習的習慣,做事有計劃的習慣等。

新學期剛開始,正是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機,請各位家長千萬別錯過了這個讓孩子培養習慣的階段。

以下這5個好習慣,家長和老師如果能讓孩子在新學期養成,那麼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優秀。

1

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做事都缺乏時間觀念。他們做起事情來總想著拖拖拉拉,做一會又玩一會,根本沒有計劃性和目的性。

所以,造成了要完成的作業總是要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匆匆忙忙寫完。

其實,拖延症是很多學生存在的通病。但是如果每天都有事情拖到第二天再去解決,總有一天會堆積出問題,從而變得焦慮。

因此,家長培養孩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非常重要。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明白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今天的事情絕對不能拖到明天去做。

對待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先要有一個具體的計劃,做事最好能夠按計劃行事,這樣孩子也會在一天內做完該做的事情。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只有養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孩子才會懂得珍惜時光。

2

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中低年級,很多家長都會習慣性地陪伴孩子完成作業。

也許很多家長都知道,陪伴孩子來完成作業是一種非常糟糕的一種行為,也明白這樣做對孩子不太好。

但是,他們又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為了完成作業而煩惱。他們會擔心孩子的作業完成的質量不高,被老師叫到辦公室批評。

所以,很多家長都在孩子做作業時習慣性地陪在孩子身邊,看到孩子寫得不對就馬上指出來,讓孩子改正。

其實,這樣做會讓孩子對家長形成很強的依賴心理。孩子甚至會覺得寫作業的事情是家長的責任,檢查作業是父母應該做的事情。

當孩子覺得家長已經把這份責任攬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孩子對待作業,如何寫,如何檢查,就缺乏責任心了。

所以,家長必須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不要總是依賴父母,這樣才能真正學到東西。

3

閱讀大量書籍的習慣

自古就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說法。

讓孩子多讀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一件有益於孩子長久發展的事情。所以,家長需要讓孩子養成閱讀大量書籍的好習慣。

閱讀書籍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還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

孩子能從書中能夠了解和認識很多有趣的事物,還可以提高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道破了閱讀對於寫作的重要性!

大量閱讀書籍可以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學習一些好的句子、段落、表達方式。

閱讀還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因為一個人的氣質和魅力可以從他的言行舉止看得出來。

在孩子閱讀書籍之後,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來增強孩子思考能力、溝通和表述能力。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4

預習以及複習的習慣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更要預習。

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開端,是自覺運用知識的能力,是對一個新的認識對象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

預習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也是激發學生求知慾、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

從小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能夠對孩子學習新的知識有一定的幫助。

課後複習對於孩子掌握新的知識同樣重要。有一句話說,每天課後用半小時複習,效果要勝過做兩個小時習題。

寫作業是為了檢查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缺少了複習這個環節,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家長和老師要提醒孩子及時複習。當天學的知識,要當天複習好,決對不能拖拉。

5

敢於提問、質疑的習慣

質疑就是孩子自己提出問題,鼓勵他們大膽質疑。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為什麼”,都值得去問。大量的事實證明,所有的事物都有“為什麼”。

所以,家長和老師也要多鼓勵孩子去提問,鼓勵孩子大膽地談自己的觀點、看法、見解和意見。

老師和家長要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慾望,善於啟發孩子大膽提問,敢於質疑問難,並逐步形成習慣。

敢於提問和質疑的孩子也很善於思考,父母親要正確引導,不壓制他的好奇心,孩子的求知慾必定會越來越旺,因為孩子的好奇正是探究新奇事物的開始。

愛因斯坦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教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任何思都是從疑開始的,疑問是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有了疑問才有進一步深入學習的需要,也才可能獲得新知。

所以,每一位家長都要鼓勵孩子敢於提出疑問,敢於質疑老師、質疑家長,這樣才能更加出色。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好習慣要逐步養成

讓好習慣伴隨終生,讓壞習慣儘快與孩子告別。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第一步:耐心發動,逐漸加速

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步就要說到做到,堅定不移。

計劃每天要記10個英語單詞,就一天不落地去記;

意識到了不良學習習慣的危害,就自動自覺地克服;

制訂了學習計劃,就定時定量地去完成;

決心使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計地挖掘自己的學習潛能。

第二步:控制時空,學會約束

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情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在孩子的自制力還不十分強的情況下,應從控制孩子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入手來約束孩子的行為

在時間上,從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寢,都安排滿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和活動內容,不讓一日虛度,不讓一時空耗。

在空間上,在日常學習的空間內少放置與學習無關的事物,比如遊戲機、電腦、手機……

第三步:偶有偏離,及時調整

學生自制力比較差,在習慣形成過程中,容易出現反覆、拖拉、敷衍、放任等現象,容易出現跟著感覺走的現象。這就要求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偏離的情況,要立即作出調整。

比如,發現孩子的字寫得不規整了,發現孩子沒有執行或沒有完成學習計劃了,發現孩子躺著看書、看電視了……立即作出調整。

培養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現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就踩出來了。

對於孩子來說,養成一個好習慣是特別重要的事。那麼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我們做家長和老師的具體應該做些什麼呢?

小編總結了一些不同年齡段孩子培養習慣的方法,孩子老師爸媽可以參考。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針對小學1-2年級的孩子們

1. 升降國旗脫帽、肅立,行注目禮 升降國旗脫帽、肅立,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會唱國歌,初步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

2. 外出、回家主動與家人打招呼 外出與回家時主動與家人打招呼;見到師長同學,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主動問好;不說謊。

3. 按時上學 按時上學,積極學習遵守校規、班規和家規;公共場合能夠自覺遵守公共秩序,購物、乘車自覺排隊。

4. 養成讀書習慣 上課認真聽講,大膽發言,努力按時、按要求完成作業;樂於探索求知,養成讀書習慣。

5. 早睡早起 初步養成早睡早起習慣,講究衛生,衣著乾淨整潔,學會把自己的物品收放整齊。

6. 樂觀向上 讀、寫、坐、立、行姿勢正確;飲食衛生,認真學做課間操和眼保健操;樂觀向上;有一定的安全自護意識。

7. 用餐不剩飯和菜 學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愛惜學習和生活用品;水龍頭隨手關緊,不用燈時隨手熄滅,用餐不剩飯和菜。

8. 承擔必要的班級勞動 初步瞭解社會;學會承擔必要的班級勞動;嘗試體驗公益勞動,瞭解志願者和志願精神的內容。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針對小學3-4年級的孩子們

1. 會唱國歌 升降國旗奏國歌時脫帽、肅立,少先隊員行隊禮,會唱國歌,聲音宏亮,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

2. 說話和氣、耐心傾聽 關心父母健康,聽從父母教導;禮貌回答老師的問題;與同學互相幫助,文明交往;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好;說話和氣、耐心傾聽,衣著得體,舉止文明。

3. 遵守交通規則 學會用班規、校規解決小糾紛;遵守規則,活動有秩序;遵守交通標誌、標線和信號燈。

4. 獨立完成作業 課前做好準備,上課認真聽講,細心觀察,勇於提問,按要求獨立完成作業;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有一定自主閱讀能力。

5.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按時作息,合理飲食;愛惜、保護環境衛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6. 懂得生命的寶貴 有生活安全常識,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具有初步的安全自護能力,懂得生命的寶貴。

7. 學會垃圾分類 主動學習勞動技能;合理使用零花錢,節約用水、用電,愛惜糧食;保護環境,學會垃圾分類,善待動物、愛護植物。

8. 樂於助人 關心學校、社會,積極承擔班級勞動;瞭解志願者服務內容,熱情參加社會志願服務,樂於助人,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相必不少家長又要為孩子的學習成績操心。

其實,在開學之際,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都要先從習慣抓起,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觀察每個班級,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必然是擁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比如自學的習慣、提前預習的習慣,做事有計劃的習慣等。

新學期剛開始,正是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機,請各位家長千萬別錯過了這個讓孩子培養習慣的階段。

以下這5個好習慣,家長和老師如果能讓孩子在新學期養成,那麼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優秀。

1

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做事都缺乏時間觀念。他們做起事情來總想著拖拖拉拉,做一會又玩一會,根本沒有計劃性和目的性。

所以,造成了要完成的作業總是要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匆匆忙忙寫完。

其實,拖延症是很多學生存在的通病。但是如果每天都有事情拖到第二天再去解決,總有一天會堆積出問題,從而變得焦慮。

因此,家長培養孩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非常重要。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明白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今天的事情絕對不能拖到明天去做。

對待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先要有一個具體的計劃,做事最好能夠按計劃行事,這樣孩子也會在一天內做完該做的事情。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只有養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孩子才會懂得珍惜時光。

2

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中低年級,很多家長都會習慣性地陪伴孩子完成作業。

也許很多家長都知道,陪伴孩子來完成作業是一種非常糟糕的一種行為,也明白這樣做對孩子不太好。

但是,他們又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為了完成作業而煩惱。他們會擔心孩子的作業完成的質量不高,被老師叫到辦公室批評。

所以,很多家長都在孩子做作業時習慣性地陪在孩子身邊,看到孩子寫得不對就馬上指出來,讓孩子改正。

其實,這樣做會讓孩子對家長形成很強的依賴心理。孩子甚至會覺得寫作業的事情是家長的責任,檢查作業是父母應該做的事情。

當孩子覺得家長已經把這份責任攬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孩子對待作業,如何寫,如何檢查,就缺乏責任心了。

所以,家長必須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不要總是依賴父母,這樣才能真正學到東西。

3

閱讀大量書籍的習慣

自古就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說法。

讓孩子多讀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一件有益於孩子長久發展的事情。所以,家長需要讓孩子養成閱讀大量書籍的好習慣。

閱讀書籍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還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

孩子能從書中能夠了解和認識很多有趣的事物,還可以提高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道破了閱讀對於寫作的重要性!

大量閱讀書籍可以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學習一些好的句子、段落、表達方式。

閱讀還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因為一個人的氣質和魅力可以從他的言行舉止看得出來。

在孩子閱讀書籍之後,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來增強孩子思考能力、溝通和表述能力。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4

預習以及複習的習慣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更要預習。

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開端,是自覺運用知識的能力,是對一個新的認識對象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

預習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也是激發學生求知慾、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

從小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能夠對孩子學習新的知識有一定的幫助。

課後複習對於孩子掌握新的知識同樣重要。有一句話說,每天課後用半小時複習,效果要勝過做兩個小時習題。

寫作業是為了檢查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缺少了複習這個環節,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家長和老師要提醒孩子及時複習。當天學的知識,要當天複習好,決對不能拖拉。

5

敢於提問、質疑的習慣

質疑就是孩子自己提出問題,鼓勵他們大膽質疑。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為什麼”,都值得去問。大量的事實證明,所有的事物都有“為什麼”。

所以,家長和老師也要多鼓勵孩子去提問,鼓勵孩子大膽地談自己的觀點、看法、見解和意見。

老師和家長要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慾望,善於啟發孩子大膽提問,敢於質疑問難,並逐步形成習慣。

敢於提問和質疑的孩子也很善於思考,父母親要正確引導,不壓制他的好奇心,孩子的求知慾必定會越來越旺,因為孩子的好奇正是探究新奇事物的開始。

愛因斯坦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教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任何思都是從疑開始的,疑問是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有了疑問才有進一步深入學習的需要,也才可能獲得新知。

所以,每一位家長都要鼓勵孩子敢於提出疑問,敢於質疑老師、質疑家長,這樣才能更加出色。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好習慣要逐步養成

讓好習慣伴隨終生,讓壞習慣儘快與孩子告別。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第一步:耐心發動,逐漸加速

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步就要說到做到,堅定不移。

計劃每天要記10個英語單詞,就一天不落地去記;

意識到了不良學習習慣的危害,就自動自覺地克服;

制訂了學習計劃,就定時定量地去完成;

決心使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計地挖掘自己的學習潛能。

第二步:控制時空,學會約束

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情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在孩子的自制力還不十分強的情況下,應從控制孩子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入手來約束孩子的行為

在時間上,從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寢,都安排滿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和活動內容,不讓一日虛度,不讓一時空耗。

在空間上,在日常學習的空間內少放置與學習無關的事物,比如遊戲機、電腦、手機……

第三步:偶有偏離,及時調整

學生自制力比較差,在習慣形成過程中,容易出現反覆、拖拉、敷衍、放任等現象,容易出現跟著感覺走的現象。這就要求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偏離的情況,要立即作出調整。

比如,發現孩子的字寫得不規整了,發現孩子沒有執行或沒有完成學習計劃了,發現孩子躺著看書、看電視了……立即作出調整。

培養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現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就踩出來了。

對於孩子來說,養成一個好習慣是特別重要的事。那麼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我們做家長和老師的具體應該做些什麼呢?

小編總結了一些不同年齡段孩子培養習慣的方法,孩子老師爸媽可以參考。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針對小學1-2年級的孩子們

1. 升降國旗脫帽、肅立,行注目禮 升降國旗脫帽、肅立,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會唱國歌,初步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

2. 外出、回家主動與家人打招呼 外出與回家時主動與家人打招呼;見到師長同學,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主動問好;不說謊。

3. 按時上學 按時上學,積極學習遵守校規、班規和家規;公共場合能夠自覺遵守公共秩序,購物、乘車自覺排隊。

4. 養成讀書習慣 上課認真聽講,大膽發言,努力按時、按要求完成作業;樂於探索求知,養成讀書習慣。

5. 早睡早起 初步養成早睡早起習慣,講究衛生,衣著乾淨整潔,學會把自己的物品收放整齊。

6. 樂觀向上 讀、寫、坐、立、行姿勢正確;飲食衛生,認真學做課間操和眼保健操;樂觀向上;有一定的安全自護意識。

7. 用餐不剩飯和菜 學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愛惜學習和生活用品;水龍頭隨手關緊,不用燈時隨手熄滅,用餐不剩飯和菜。

8. 承擔必要的班級勞動 初步瞭解社會;學會承擔必要的班級勞動;嘗試體驗公益勞動,瞭解志願者和志願精神的內容。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針對小學3-4年級的孩子們

1. 會唱國歌 升降國旗奏國歌時脫帽、肅立,少先隊員行隊禮,會唱國歌,聲音宏亮,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

2. 說話和氣、耐心傾聽 關心父母健康,聽從父母教導;禮貌回答老師的問題;與同學互相幫助,文明交往;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好;說話和氣、耐心傾聽,衣著得體,舉止文明。

3. 遵守交通規則 學會用班規、校規解決小糾紛;遵守規則,活動有秩序;遵守交通標誌、標線和信號燈。

4. 獨立完成作業 課前做好準備,上課認真聽講,細心觀察,勇於提問,按要求獨立完成作業;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有一定自主閱讀能力。

5.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按時作息,合理飲食;愛惜、保護環境衛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6. 懂得生命的寶貴 有生活安全常識,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具有初步的安全自護能力,懂得生命的寶貴。

7. 學會垃圾分類 主動學習勞動技能;合理使用零花錢,節約用水、用電,愛惜糧食;保護環境,學會垃圾分類,善待動物、愛護植物。

8. 樂於助人 關心學校、社會,積極承擔班級勞動;瞭解志願者服務內容,熱情參加社會志願服務,樂於助人,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針對小學5-6年級的孩子們

1. 崇敬英雄模範 尊重國旗、國徽、國歌等國家標誌,瞭解國家安全基礎知識,喜歡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物,崇敬英雄模範,學習榜樣。

2. 主動與父母交流 主動與父母交流,禮貌回答問話;理解和正確對待師長的教誨,知錯就改;尊重同學,與同學真誠合作、互助;對待客人友善得體,熱情大方。

3. 合理控制使用手機及上網時間 遵守交通法規,在公共場所不擁擠;參觀、出遊守規則、講秩序,文明觀賽;根據師長要求,合理控制使用手機及上網時間,健康使用互聯網。

4. 樂於科學探索 學習目標明確,態度端正,計劃性強;能夠獨立思考,善於提問;愛好廣泛,樂於科學探索,積極發表見解。

5. 具備生活自理能力 飲食起居有良好習慣,注重個人和公共衛生;做事有計劃、講效率;具備生活自理能力。

6. 一定的自護、自救能力 合理飲食;養成鍛鍊習慣,培養運動興趣;珍愛生命,遇到困難和挫折積極面對,自信、有毅力;具有一定的自護、自救能力。

7. 積極承擔家務勞動 積極承擔家務勞動,珍惜勞動成果;自覺節約資源,倡導綠色健康生活,熱愛和尊重大自然。

8. 熱心公益 熱心公益,初步具有擔當意識和勞動能力;積極參與孝親、尊師、敬老、愛幼、助殘等志願服務,樂於承擔班級、校園、家庭、社區義務勞動任務,具有社會責任感。

"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相必不少家長又要為孩子的學習成績操心。

其實,在開學之際,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都要先從習慣抓起,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觀察每個班級,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必然是擁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比如自學的習慣、提前預習的習慣,做事有計劃的習慣等。

新學期剛開始,正是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機,請各位家長千萬別錯過了這個讓孩子培養習慣的階段。

以下這5個好習慣,家長和老師如果能讓孩子在新學期養成,那麼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優秀。

1

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做事都缺乏時間觀念。他們做起事情來總想著拖拖拉拉,做一會又玩一會,根本沒有計劃性和目的性。

所以,造成了要完成的作業總是要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匆匆忙忙寫完。

其實,拖延症是很多學生存在的通病。但是如果每天都有事情拖到第二天再去解決,總有一天會堆積出問題,從而變得焦慮。

因此,家長培養孩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非常重要。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明白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今天的事情絕對不能拖到明天去做。

對待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先要有一個具體的計劃,做事最好能夠按計劃行事,這樣孩子也會在一天內做完該做的事情。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只有養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孩子才會懂得珍惜時光。

2

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中低年級,很多家長都會習慣性地陪伴孩子完成作業。

也許很多家長都知道,陪伴孩子來完成作業是一種非常糟糕的一種行為,也明白這樣做對孩子不太好。

但是,他們又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為了完成作業而煩惱。他們會擔心孩子的作業完成的質量不高,被老師叫到辦公室批評。

所以,很多家長都在孩子做作業時習慣性地陪在孩子身邊,看到孩子寫得不對就馬上指出來,讓孩子改正。

其實,這樣做會讓孩子對家長形成很強的依賴心理。孩子甚至會覺得寫作業的事情是家長的責任,檢查作業是父母應該做的事情。

當孩子覺得家長已經把這份責任攬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孩子對待作業,如何寫,如何檢查,就缺乏責任心了。

所以,家長必須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不要總是依賴父母,這樣才能真正學到東西。

3

閱讀大量書籍的習慣

自古就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說法。

讓孩子多讀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一件有益於孩子長久發展的事情。所以,家長需要讓孩子養成閱讀大量書籍的好習慣。

閱讀書籍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還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

孩子能從書中能夠了解和認識很多有趣的事物,還可以提高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道破了閱讀對於寫作的重要性!

大量閱讀書籍可以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學習一些好的句子、段落、表達方式。

閱讀還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因為一個人的氣質和魅力可以從他的言行舉止看得出來。

在孩子閱讀書籍之後,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來增強孩子思考能力、溝通和表述能力。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4

預習以及複習的習慣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更要預習。

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開端,是自覺運用知識的能力,是對一個新的認識對象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

預習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也是激發學生求知慾、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

從小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能夠對孩子學習新的知識有一定的幫助。

課後複習對於孩子掌握新的知識同樣重要。有一句話說,每天課後用半小時複習,效果要勝過做兩個小時習題。

寫作業是為了檢查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缺少了複習這個環節,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家長和老師要提醒孩子及時複習。當天學的知識,要當天複習好,決對不能拖拉。

5

敢於提問、質疑的習慣

質疑就是孩子自己提出問題,鼓勵他們大膽質疑。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為什麼”,都值得去問。大量的事實證明,所有的事物都有“為什麼”。

所以,家長和老師也要多鼓勵孩子去提問,鼓勵孩子大膽地談自己的觀點、看法、見解和意見。

老師和家長要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慾望,善於啟發孩子大膽提問,敢於質疑問難,並逐步形成習慣。

敢於提問和質疑的孩子也很善於思考,父母親要正確引導,不壓制他的好奇心,孩子的求知慾必定會越來越旺,因為孩子的好奇正是探究新奇事物的開始。

愛因斯坦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教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任何思都是從疑開始的,疑問是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有了疑問才有進一步深入學習的需要,也才可能獲得新知。

所以,每一位家長都要鼓勵孩子敢於提出疑問,敢於質疑老師、質疑家長,這樣才能更加出色。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好習慣要逐步養成

讓好習慣伴隨終生,讓壞習慣儘快與孩子告別。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第一步:耐心發動,逐漸加速

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步就要說到做到,堅定不移。

計劃每天要記10個英語單詞,就一天不落地去記;

意識到了不良學習習慣的危害,就自動自覺地克服;

制訂了學習計劃,就定時定量地去完成;

決心使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計地挖掘自己的學習潛能。

第二步:控制時空,學會約束

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情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在孩子的自制力還不十分強的情況下,應從控制孩子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入手來約束孩子的行為

在時間上,從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寢,都安排滿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和活動內容,不讓一日虛度,不讓一時空耗。

在空間上,在日常學習的空間內少放置與學習無關的事物,比如遊戲機、電腦、手機……

第三步:偶有偏離,及時調整

學生自制力比較差,在習慣形成過程中,容易出現反覆、拖拉、敷衍、放任等現象,容易出現跟著感覺走的現象。這就要求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偏離的情況,要立即作出調整。

比如,發現孩子的字寫得不規整了,發現孩子沒有執行或沒有完成學習計劃了,發現孩子躺著看書、看電視了……立即作出調整。

培養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現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就踩出來了。

對於孩子來說,養成一個好習慣是特別重要的事。那麼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我們做家長和老師的具體應該做些什麼呢?

小編總結了一些不同年齡段孩子培養習慣的方法,孩子老師爸媽可以參考。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針對小學1-2年級的孩子們

1. 升降國旗脫帽、肅立,行注目禮 升降國旗脫帽、肅立,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會唱國歌,初步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

2. 外出、回家主動與家人打招呼 外出與回家時主動與家人打招呼;見到師長同學,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主動問好;不說謊。

3. 按時上學 按時上學,積極學習遵守校規、班規和家規;公共場合能夠自覺遵守公共秩序,購物、乘車自覺排隊。

4. 養成讀書習慣 上課認真聽講,大膽發言,努力按時、按要求完成作業;樂於探索求知,養成讀書習慣。

5. 早睡早起 初步養成早睡早起習慣,講究衛生,衣著乾淨整潔,學會把自己的物品收放整齊。

6. 樂觀向上 讀、寫、坐、立、行姿勢正確;飲食衛生,認真學做課間操和眼保健操;樂觀向上;有一定的安全自護意識。

7. 用餐不剩飯和菜 學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愛惜學習和生活用品;水龍頭隨手關緊,不用燈時隨手熄滅,用餐不剩飯和菜。

8. 承擔必要的班級勞動 初步瞭解社會;學會承擔必要的班級勞動;嘗試體驗公益勞動,瞭解志願者和志願精神的內容。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針對小學3-4年級的孩子們

1. 會唱國歌 升降國旗奏國歌時脫帽、肅立,少先隊員行隊禮,會唱國歌,聲音宏亮,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

2. 說話和氣、耐心傾聽 關心父母健康,聽從父母教導;禮貌回答老師的問題;與同學互相幫助,文明交往;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好;說話和氣、耐心傾聽,衣著得體,舉止文明。

3. 遵守交通規則 學會用班規、校規解決小糾紛;遵守規則,活動有秩序;遵守交通標誌、標線和信號燈。

4. 獨立完成作業 課前做好準備,上課認真聽講,細心觀察,勇於提問,按要求獨立完成作業;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有一定自主閱讀能力。

5.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按時作息,合理飲食;愛惜、保護環境衛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6. 懂得生命的寶貴 有生活安全常識,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具有初步的安全自護能力,懂得生命的寶貴。

7. 學會垃圾分類 主動學習勞動技能;合理使用零花錢,節約用水、用電,愛惜糧食;保護環境,學會垃圾分類,善待動物、愛護植物。

8. 樂於助人 關心學校、社會,積極承擔班級勞動;瞭解志願者服務內容,熱情參加社會志願服務,樂於助人,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針對小學5-6年級的孩子們

1. 崇敬英雄模範 尊重國旗、國徽、國歌等國家標誌,瞭解國家安全基礎知識,喜歡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物,崇敬英雄模範,學習榜樣。

2. 主動與父母交流 主動與父母交流,禮貌回答問話;理解和正確對待師長的教誨,知錯就改;尊重同學,與同學真誠合作、互助;對待客人友善得體,熱情大方。

3. 合理控制使用手機及上網時間 遵守交通法規,在公共場所不擁擠;參觀、出遊守規則、講秩序,文明觀賽;根據師長要求,合理控制使用手機及上網時間,健康使用互聯網。

4. 樂於科學探索 學習目標明確,態度端正,計劃性強;能夠獨立思考,善於提問;愛好廣泛,樂於科學探索,積極發表見解。

5. 具備生活自理能力 飲食起居有良好習慣,注重個人和公共衛生;做事有計劃、講效率;具備生活自理能力。

6. 一定的自護、自救能力 合理飲食;養成鍛鍊習慣,培養運動興趣;珍愛生命,遇到困難和挫折積極面對,自信、有毅力;具有一定的自護、自救能力。

7. 積極承擔家務勞動 積極承擔家務勞動,珍惜勞動成果;自覺節約資源,倡導綠色健康生活,熱愛和尊重大自然。

8. 熱心公益 熱心公益,初步具有擔當意識和勞動能力;積極參與孝親、尊師、敬老、愛幼、助殘等志願服務,樂於承擔班級、校園、家庭、社區義務勞動任務,具有社會責任感。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針對升入初中的孩子們

1. 關心時事政治 瞭解黨史國情,增強國家安全意識,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關心時事政治。

2. 尊重他人隱私 體諒父母辛苦,主動與父母溝通;與人交往熱情大方得體,平等寬容,尊重他人隱私。

3. 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自覺遵守維護社會道德規範、公共秩序和法規;愛護公共設施;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守時守信;文明上網。

4. 學用結合 學會學習,講究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不斷提高學習效率;有興趣特長;樂於實踐,嘗試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做到學用結合。

5. 穿戴得體 合理飲食,科學安排作息,注意勞逸結合;穿戴整潔、得體;保持居住環境整潔;能夠管理好個人生活,掌握基本的勞動、生活技能。

6. 拒絕菸酒,遠離毒品 客觀認識自己,懂得接納、欣賞他人; 形成自主鍛鍊身體的習慣,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重視安全防範;拒絕菸酒,遠離毒品。

7. 生活不攀比 消費適度,生活不攀比;節約資源,綠色出行;愛護公共財物,維護環境衛生;具有綠色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8. 掌握一定勞動技能 勇於擔當,具有主人翁精神和良好勞動習慣;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學會誠實勞動;主動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和社會實踐。

"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相必不少家長又要為孩子的學習成績操心。

其實,在開學之際,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都要先從習慣抓起,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觀察每個班級,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必然是擁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比如自學的習慣、提前預習的習慣,做事有計劃的習慣等。

新學期剛開始,正是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機,請各位家長千萬別錯過了這個讓孩子培養習慣的階段。

以下這5個好習慣,家長和老師如果能讓孩子在新學期養成,那麼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優秀。

1

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做事都缺乏時間觀念。他們做起事情來總想著拖拖拉拉,做一會又玩一會,根本沒有計劃性和目的性。

所以,造成了要完成的作業總是要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匆匆忙忙寫完。

其實,拖延症是很多學生存在的通病。但是如果每天都有事情拖到第二天再去解決,總有一天會堆積出問題,從而變得焦慮。

因此,家長培養孩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非常重要。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明白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今天的事情絕對不能拖到明天去做。

對待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先要有一個具體的計劃,做事最好能夠按計劃行事,這樣孩子也會在一天內做完該做的事情。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只有養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孩子才會懂得珍惜時光。

2

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中低年級,很多家長都會習慣性地陪伴孩子完成作業。

也許很多家長都知道,陪伴孩子來完成作業是一種非常糟糕的一種行為,也明白這樣做對孩子不太好。

但是,他們又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為了完成作業而煩惱。他們會擔心孩子的作業完成的質量不高,被老師叫到辦公室批評。

所以,很多家長都在孩子做作業時習慣性地陪在孩子身邊,看到孩子寫得不對就馬上指出來,讓孩子改正。

其實,這樣做會讓孩子對家長形成很強的依賴心理。孩子甚至會覺得寫作業的事情是家長的責任,檢查作業是父母應該做的事情。

當孩子覺得家長已經把這份責任攬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孩子對待作業,如何寫,如何檢查,就缺乏責任心了。

所以,家長必須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不要總是依賴父母,這樣才能真正學到東西。

3

閱讀大量書籍的習慣

自古就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說法。

讓孩子多讀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一件有益於孩子長久發展的事情。所以,家長需要讓孩子養成閱讀大量書籍的好習慣。

閱讀書籍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還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

孩子能從書中能夠了解和認識很多有趣的事物,還可以提高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道破了閱讀對於寫作的重要性!

大量閱讀書籍可以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學習一些好的句子、段落、表達方式。

閱讀還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因為一個人的氣質和魅力可以從他的言行舉止看得出來。

在孩子閱讀書籍之後,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來增強孩子思考能力、溝通和表述能力。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4

預習以及複習的習慣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更要預習。

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開端,是自覺運用知識的能力,是對一個新的認識對象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

預習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也是激發學生求知慾、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

從小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能夠對孩子學習新的知識有一定的幫助。

課後複習對於孩子掌握新的知識同樣重要。有一句話說,每天課後用半小時複習,效果要勝過做兩個小時習題。

寫作業是為了檢查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缺少了複習這個環節,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家長和老師要提醒孩子及時複習。當天學的知識,要當天複習好,決對不能拖拉。

5

敢於提問、質疑的習慣

質疑就是孩子自己提出問題,鼓勵他們大膽質疑。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為什麼”,都值得去問。大量的事實證明,所有的事物都有“為什麼”。

所以,家長和老師也要多鼓勵孩子去提問,鼓勵孩子大膽地談自己的觀點、看法、見解和意見。

老師和家長要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慾望,善於啟發孩子大膽提問,敢於質疑問難,並逐步形成習慣。

敢於提問和質疑的孩子也很善於思考,父母親要正確引導,不壓制他的好奇心,孩子的求知慾必定會越來越旺,因為孩子的好奇正是探究新奇事物的開始。

愛因斯坦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教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任何思都是從疑開始的,疑問是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有了疑問才有進一步深入學習的需要,也才可能獲得新知。

所以,每一位家長都要鼓勵孩子敢於提出疑問,敢於質疑老師、質疑家長,這樣才能更加出色。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好習慣要逐步養成

讓好習慣伴隨終生,讓壞習慣儘快與孩子告別。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第一步:耐心發動,逐漸加速

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步就要說到做到,堅定不移。

計劃每天要記10個英語單詞,就一天不落地去記;

意識到了不良學習習慣的危害,就自動自覺地克服;

制訂了學習計劃,就定時定量地去完成;

決心使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計地挖掘自己的學習潛能。

第二步:控制時空,學會約束

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情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在孩子的自制力還不十分強的情況下,應從控制孩子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入手來約束孩子的行為

在時間上,從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寢,都安排滿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和活動內容,不讓一日虛度,不讓一時空耗。

在空間上,在日常學習的空間內少放置與學習無關的事物,比如遊戲機、電腦、手機……

第三步:偶有偏離,及時調整

學生自制力比較差,在習慣形成過程中,容易出現反覆、拖拉、敷衍、放任等現象,容易出現跟著感覺走的現象。這就要求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偏離的情況,要立即作出調整。

比如,發現孩子的字寫得不規整了,發現孩子沒有執行或沒有完成學習計劃了,發現孩子躺著看書、看電視了……立即作出調整。

培養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現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就踩出來了。

對於孩子來說,養成一個好習慣是特別重要的事。那麼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我們做家長和老師的具體應該做些什麼呢?

小編總結了一些不同年齡段孩子培養習慣的方法,孩子老師爸媽可以參考。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針對小學1-2年級的孩子們

1. 升降國旗脫帽、肅立,行注目禮 升降國旗脫帽、肅立,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會唱國歌,初步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

2. 外出、回家主動與家人打招呼 外出與回家時主動與家人打招呼;見到師長同學,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主動問好;不說謊。

3. 按時上學 按時上學,積極學習遵守校規、班規和家規;公共場合能夠自覺遵守公共秩序,購物、乘車自覺排隊。

4. 養成讀書習慣 上課認真聽講,大膽發言,努力按時、按要求完成作業;樂於探索求知,養成讀書習慣。

5. 早睡早起 初步養成早睡早起習慣,講究衛生,衣著乾淨整潔,學會把自己的物品收放整齊。

6. 樂觀向上 讀、寫、坐、立、行姿勢正確;飲食衛生,認真學做課間操和眼保健操;樂觀向上;有一定的安全自護意識。

7. 用餐不剩飯和菜 學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愛惜學習和生活用品;水龍頭隨手關緊,不用燈時隨手熄滅,用餐不剩飯和菜。

8. 承擔必要的班級勞動 初步瞭解社會;學會承擔必要的班級勞動;嘗試體驗公益勞動,瞭解志願者和志願精神的內容。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針對小學3-4年級的孩子們

1. 會唱國歌 升降國旗奏國歌時脫帽、肅立,少先隊員行隊禮,會唱國歌,聲音宏亮,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

2. 說話和氣、耐心傾聽 關心父母健康,聽從父母教導;禮貌回答老師的問題;與同學互相幫助,文明交往;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好;說話和氣、耐心傾聽,衣著得體,舉止文明。

3. 遵守交通規則 學會用班規、校規解決小糾紛;遵守規則,活動有秩序;遵守交通標誌、標線和信號燈。

4. 獨立完成作業 課前做好準備,上課認真聽講,細心觀察,勇於提問,按要求獨立完成作業;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有一定自主閱讀能力。

5.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按時作息,合理飲食;愛惜、保護環境衛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6. 懂得生命的寶貴 有生活安全常識,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具有初步的安全自護能力,懂得生命的寶貴。

7. 學會垃圾分類 主動學習勞動技能;合理使用零花錢,節約用水、用電,愛惜糧食;保護環境,學會垃圾分類,善待動物、愛護植物。

8. 樂於助人 關心學校、社會,積極承擔班級勞動;瞭解志願者服務內容,熱情參加社會志願服務,樂於助人,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針對小學5-6年級的孩子們

1. 崇敬英雄模範 尊重國旗、國徽、國歌等國家標誌,瞭解國家安全基礎知識,喜歡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物,崇敬英雄模範,學習榜樣。

2. 主動與父母交流 主動與父母交流,禮貌回答問話;理解和正確對待師長的教誨,知錯就改;尊重同學,與同學真誠合作、互助;對待客人友善得體,熱情大方。

3. 合理控制使用手機及上網時間 遵守交通法規,在公共場所不擁擠;參觀、出遊守規則、講秩序,文明觀賽;根據師長要求,合理控制使用手機及上網時間,健康使用互聯網。

4. 樂於科學探索 學習目標明確,態度端正,計劃性強;能夠獨立思考,善於提問;愛好廣泛,樂於科學探索,積極發表見解。

5. 具備生活自理能力 飲食起居有良好習慣,注重個人和公共衛生;做事有計劃、講效率;具備生活自理能力。

6. 一定的自護、自救能力 合理飲食;養成鍛鍊習慣,培養運動興趣;珍愛生命,遇到困難和挫折積極面對,自信、有毅力;具有一定的自護、自救能力。

7. 積極承擔家務勞動 積極承擔家務勞動,珍惜勞動成果;自覺節約資源,倡導綠色健康生活,熱愛和尊重大自然。

8. 熱心公益 熱心公益,初步具有擔當意識和勞動能力;積極參與孝親、尊師、敬老、愛幼、助殘等志願服務,樂於承擔班級、校園、家庭、社區義務勞動任務,具有社會責任感。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針對升入初中的孩子們

1. 關心時事政治 瞭解黨史國情,增強國家安全意識,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關心時事政治。

2. 尊重他人隱私 體諒父母辛苦,主動與父母溝通;與人交往熱情大方得體,平等寬容,尊重他人隱私。

3. 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自覺遵守維護社會道德規範、公共秩序和法規;愛護公共設施;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守時守信;文明上網。

4. 學用結合 學會學習,講究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不斷提高學習效率;有興趣特長;樂於實踐,嘗試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做到學用結合。

5. 穿戴得體 合理飲食,科學安排作息,注意勞逸結合;穿戴整潔、得體;保持居住環境整潔;能夠管理好個人生活,掌握基本的勞動、生活技能。

6. 拒絕菸酒,遠離毒品 客觀認識自己,懂得接納、欣賞他人; 形成自主鍛鍊身體的習慣,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重視安全防範;拒絕菸酒,遠離毒品。

7. 生活不攀比 消費適度,生活不攀比;節約資源,綠色出行;愛護公共財物,維護環境衛生;具有綠色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8. 掌握一定勞動技能 勇於擔當,具有主人翁精神和良好勞動習慣;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學會誠實勞動;主動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和社會實踐。

班主任提醒:開學第一個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寫在最後:

養成良好的習慣就像學走路,一步一個腳印走穩走紮實,未來的路才能走得更加穩健,孩子成長的路上,良好的習慣就像助力成功的加速器,使孩子受益終身。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長要有耐心,陪孩子堅持下去,就會有意外的收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