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

親子教育中很多父母們很頭疼,遇到小孩子不聽話該怎麼教育,不敢打不敢罵,也不敢太過溺愛,特別遇到孩子叛逆期,怎麼教育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了。3歲左右的孩子正處於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即心理學上常說的“幼童自我中心主義”階段,孩子由於開始把自我與他人區別開來,自我意識比較強烈,凡事想自己做主是其年齡特徵。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因為行為被阻止而產生抗議或哭鬧行為。作為父母,必須端正心態,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端正自己的言行,起到身正示範的作用,積極引導,給小孩子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空間。


"

親子教育中很多父母們很頭疼,遇到小孩子不聽話該怎麼教育,不敢打不敢罵,也不敢太過溺愛,特別遇到孩子叛逆期,怎麼教育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了。3歲左右的孩子正處於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即心理學上常說的“幼童自我中心主義”階段,孩子由於開始把自我與他人區別開來,自我意識比較強烈,凡事想自己做主是其年齡特徵。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因為行為被阻止而產生抗議或哭鬧行為。作為父母,必須端正心態,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端正自己的言行,起到身正示範的作用,積極引導,給小孩子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空間。


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3歲的孩子開始喜歡對爸爸媽媽說“不”。他會故意做一些大人禁止他做的事情,違抗大人的要求,總是想我要做什麼就做什麼,經常幹出一些別出心裁的事。伴隨著行為的反抗和異常,孩子的情緒也愛走極端。一會兒高高興興,活潑可愛,一會兒暴躁不安,亂髮脾氣。這是也是孩子一生中第一次表現出的“反抗性”,在隨後的幾年,主觀意識的加強,八歲後又進入一個叛逆期。

針對3歲小孩的這些特性,我們應該如何對3歲叛逆的小孩進行教育呢?三歲處於人生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家長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對小孩進行早期的教育,讓叛逆的小孩,慢慢學會聽話,慢慢懂事。下面我麼從四個方面解讀,如何教育三歲叛逆性格的小孩。


"

親子教育中很多父母們很頭疼,遇到小孩子不聽話該怎麼教育,不敢打不敢罵,也不敢太過溺愛,特別遇到孩子叛逆期,怎麼教育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了。3歲左右的孩子正處於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即心理學上常說的“幼童自我中心主義”階段,孩子由於開始把自我與他人區別開來,自我意識比較強烈,凡事想自己做主是其年齡特徵。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因為行為被阻止而產生抗議或哭鬧行為。作為父母,必須端正心態,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端正自己的言行,起到身正示範的作用,積極引導,給小孩子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空間。


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3歲的孩子開始喜歡對爸爸媽媽說“不”。他會故意做一些大人禁止他做的事情,違抗大人的要求,總是想我要做什麼就做什麼,經常幹出一些別出心裁的事。伴隨著行為的反抗和異常,孩子的情緒也愛走極端。一會兒高高興興,活潑可愛,一會兒暴躁不安,亂髮脾氣。這是也是孩子一生中第一次表現出的“反抗性”,在隨後的幾年,主觀意識的加強,八歲後又進入一個叛逆期。

針對3歲小孩的這些特性,我們應該如何對3歲叛逆的小孩進行教育呢?三歲處於人生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家長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對小孩進行早期的教育,讓叛逆的小孩,慢慢學會聽話,慢慢懂事。下面我麼從四個方面解讀,如何教育三歲叛逆性格的小孩。


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1、讓孩子體驗後果,“嘗苦果”

用實踐體驗法,讓孩子嘗試叛逆後的苦果,可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命令和口頭說教有效得多。這裡有一個故事,發生在三歲小孩和父親之間,父親與兒子散步時,兒子看到路邊有買玩具就非要買。父親說:“家裡有那麼多類似的玩具,而且這裡離家太遠,把這個機器人玩具抱回去太累人,下次我們到家附近再買好不?”兒子頓時就不高興了:“我要買玩具你不買,你喜歡我學習好,我也不好好學習。”父親略一思量,對兒子說:“買玩具可以,你要自己拿回家,以後玩玩具要知己收拾。”兒子抱著買的玩具走,一會兒就累得滿頭大汗,父親也堅決不幫小孩拿,最終小孩一路歇了幾次才把玩具抱回家。小孩在回家時也頗有感觸的說:太累了,原來爸媽也很辛苦啊。對於這種對孩子沒有危害的“苦果”,父母可以嘗試讓孩子自行嘗試,只有體會了父母的苦處,孩子才會懂得珍惜。


"

親子教育中很多父母們很頭疼,遇到小孩子不聽話該怎麼教育,不敢打不敢罵,也不敢太過溺愛,特別遇到孩子叛逆期,怎麼教育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了。3歲左右的孩子正處於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即心理學上常說的“幼童自我中心主義”階段,孩子由於開始把自我與他人區別開來,自我意識比較強烈,凡事想自己做主是其年齡特徵。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因為行為被阻止而產生抗議或哭鬧行為。作為父母,必須端正心態,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端正自己的言行,起到身正示範的作用,積極引導,給小孩子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空間。


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3歲的孩子開始喜歡對爸爸媽媽說“不”。他會故意做一些大人禁止他做的事情,違抗大人的要求,總是想我要做什麼就做什麼,經常幹出一些別出心裁的事。伴隨著行為的反抗和異常,孩子的情緒也愛走極端。一會兒高高興興,活潑可愛,一會兒暴躁不安,亂髮脾氣。這是也是孩子一生中第一次表現出的“反抗性”,在隨後的幾年,主觀意識的加強,八歲後又進入一個叛逆期。

針對3歲小孩的這些特性,我們應該如何對3歲叛逆的小孩進行教育呢?三歲處於人生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家長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對小孩進行早期的教育,讓叛逆的小孩,慢慢學會聽話,慢慢懂事。下面我麼從四個方面解讀,如何教育三歲叛逆性格的小孩。


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1、讓孩子體驗後果,“嘗苦果”

用實踐體驗法,讓孩子嘗試叛逆後的苦果,可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命令和口頭說教有效得多。這裡有一個故事,發生在三歲小孩和父親之間,父親與兒子散步時,兒子看到路邊有買玩具就非要買。父親說:“家裡有那麼多類似的玩具,而且這裡離家太遠,把這個機器人玩具抱回去太累人,下次我們到家附近再買好不?”兒子頓時就不高興了:“我要買玩具你不買,你喜歡我學習好,我也不好好學習。”父親略一思量,對兒子說:“買玩具可以,你要自己拿回家,以後玩玩具要知己收拾。”兒子抱著買的玩具走,一會兒就累得滿頭大汗,父親也堅決不幫小孩拿,最終小孩一路歇了幾次才把玩具抱回家。小孩在回家時也頗有感觸的說:太累了,原來爸媽也很辛苦啊。對於這種對孩子沒有危害的“苦果”,父母可以嘗試讓孩子自行嘗試,只有體會了父母的苦處,孩子才會懂得珍惜。


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2、批評孩子切莫傷害自尊心。

批評孩子時要分清場合和措辭,切莫在公眾場合教訓孩子。當著親友或孩子的同伴批評孩子,孩子會感到難堪和不滿,也聽不進家長的批評。同時措辭也要適當,委婉。不要重傷小孩的自尊心,不但達不到效果,反而使教育孩子變得舉步維艱。

批評孩子時要適當冷處理。特別是當孩子情緒強烈、言語衝動的時候,家長不要迎面而上。態度激烈只會使孩子反抗的情緒更強。乾脆採取不理睬的態度,等孩子冷靜思考,平息衝動後再作批評。


"

親子教育中很多父母們很頭疼,遇到小孩子不聽話該怎麼教育,不敢打不敢罵,也不敢太過溺愛,特別遇到孩子叛逆期,怎麼教育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了。3歲左右的孩子正處於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即心理學上常說的“幼童自我中心主義”階段,孩子由於開始把自我與他人區別開來,自我意識比較強烈,凡事想自己做主是其年齡特徵。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因為行為被阻止而產生抗議或哭鬧行為。作為父母,必須端正心態,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端正自己的言行,起到身正示範的作用,積極引導,給小孩子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空間。


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3歲的孩子開始喜歡對爸爸媽媽說“不”。他會故意做一些大人禁止他做的事情,違抗大人的要求,總是想我要做什麼就做什麼,經常幹出一些別出心裁的事。伴隨著行為的反抗和異常,孩子的情緒也愛走極端。一會兒高高興興,活潑可愛,一會兒暴躁不安,亂髮脾氣。這是也是孩子一生中第一次表現出的“反抗性”,在隨後的幾年,主觀意識的加強,八歲後又進入一個叛逆期。

針對3歲小孩的這些特性,我們應該如何對3歲叛逆的小孩進行教育呢?三歲處於人生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家長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對小孩進行早期的教育,讓叛逆的小孩,慢慢學會聽話,慢慢懂事。下面我麼從四個方面解讀,如何教育三歲叛逆性格的小孩。


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1、讓孩子體驗後果,“嘗苦果”

用實踐體驗法,讓孩子嘗試叛逆後的苦果,可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命令和口頭說教有效得多。這裡有一個故事,發生在三歲小孩和父親之間,父親與兒子散步時,兒子看到路邊有買玩具就非要買。父親說:“家裡有那麼多類似的玩具,而且這裡離家太遠,把這個機器人玩具抱回去太累人,下次我們到家附近再買好不?”兒子頓時就不高興了:“我要買玩具你不買,你喜歡我學習好,我也不好好學習。”父親略一思量,對兒子說:“買玩具可以,你要自己拿回家,以後玩玩具要知己收拾。”兒子抱著買的玩具走,一會兒就累得滿頭大汗,父親也堅決不幫小孩拿,最終小孩一路歇了幾次才把玩具抱回家。小孩在回家時也頗有感觸的說:太累了,原來爸媽也很辛苦啊。對於這種對孩子沒有危害的“苦果”,父母可以嘗試讓孩子自行嘗試,只有體會了父母的苦處,孩子才會懂得珍惜。


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2、批評孩子切莫傷害自尊心。

批評孩子時要分清場合和措辭,切莫在公眾場合教訓孩子。當著親友或孩子的同伴批評孩子,孩子會感到難堪和不滿,也聽不進家長的批評。同時措辭也要適當,委婉。不要重傷小孩的自尊心,不但達不到效果,反而使教育孩子變得舉步維艱。

批評孩子時要適當冷處理。特別是當孩子情緒強烈、言語衝動的時候,家長不要迎面而上。態度激烈只會使孩子反抗的情緒更強。乾脆採取不理睬的態度,等孩子冷靜思考,平息衝動後再作批評。


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3、換位思考,和孩子一起探討問題的根源

家長過問、干涉孩子的行動,應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擔心和憂慮,讓孩子知道家長的愛心。比如,處理孩子放學晚歸這種事情,有的家長是等孩子回家後,劈頭蓋臉一頓臭罵,勒令以後不準晚歸。這種處理方式過於急躁,孩子不但沒有體會到家長的愛心,反而對家長產生了牴觸情緒,認為小題大做,管得太寬。而有的家長則會盡量壓住怒氣,心平氣和地詢問原因,並說明因為不知道你為什麼晚歸,心裡很著急、很擔心、希望你能夠站在家長的角度,體會家長的愛心和不易,以後早點回來。相信懂事的孩子聽了這一番話後,會為自己的晚歸給家長帶來不安而感到內疚自責,對家長的干涉行為也不會產生反事情與牴觸。


"

親子教育中很多父母們很頭疼,遇到小孩子不聽話該怎麼教育,不敢打不敢罵,也不敢太過溺愛,特別遇到孩子叛逆期,怎麼教育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了。3歲左右的孩子正處於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即心理學上常說的“幼童自我中心主義”階段,孩子由於開始把自我與他人區別開來,自我意識比較強烈,凡事想自己做主是其年齡特徵。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因為行為被阻止而產生抗議或哭鬧行為。作為父母,必須端正心態,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端正自己的言行,起到身正示範的作用,積極引導,給小孩子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空間。


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3歲的孩子開始喜歡對爸爸媽媽說“不”。他會故意做一些大人禁止他做的事情,違抗大人的要求,總是想我要做什麼就做什麼,經常幹出一些別出心裁的事。伴隨著行為的反抗和異常,孩子的情緒也愛走極端。一會兒高高興興,活潑可愛,一會兒暴躁不安,亂髮脾氣。這是也是孩子一生中第一次表現出的“反抗性”,在隨後的幾年,主觀意識的加強,八歲後又進入一個叛逆期。

針對3歲小孩的這些特性,我們應該如何對3歲叛逆的小孩進行教育呢?三歲處於人生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家長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對小孩進行早期的教育,讓叛逆的小孩,慢慢學會聽話,慢慢懂事。下面我麼從四個方面解讀,如何教育三歲叛逆性格的小孩。


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1、讓孩子體驗後果,“嘗苦果”

用實踐體驗法,讓孩子嘗試叛逆後的苦果,可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命令和口頭說教有效得多。這裡有一個故事,發生在三歲小孩和父親之間,父親與兒子散步時,兒子看到路邊有買玩具就非要買。父親說:“家裡有那麼多類似的玩具,而且這裡離家太遠,把這個機器人玩具抱回去太累人,下次我們到家附近再買好不?”兒子頓時就不高興了:“我要買玩具你不買,你喜歡我學習好,我也不好好學習。”父親略一思量,對兒子說:“買玩具可以,你要自己拿回家,以後玩玩具要知己收拾。”兒子抱著買的玩具走,一會兒就累得滿頭大汗,父親也堅決不幫小孩拿,最終小孩一路歇了幾次才把玩具抱回家。小孩在回家時也頗有感觸的說:太累了,原來爸媽也很辛苦啊。對於這種對孩子沒有危害的“苦果”,父母可以嘗試讓孩子自行嘗試,只有體會了父母的苦處,孩子才會懂得珍惜。


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2、批評孩子切莫傷害自尊心。

批評孩子時要分清場合和措辭,切莫在公眾場合教訓孩子。當著親友或孩子的同伴批評孩子,孩子會感到難堪和不滿,也聽不進家長的批評。同時措辭也要適當,委婉。不要重傷小孩的自尊心,不但達不到效果,反而使教育孩子變得舉步維艱。

批評孩子時要適當冷處理。特別是當孩子情緒強烈、言語衝動的時候,家長不要迎面而上。態度激烈只會使孩子反抗的情緒更強。乾脆採取不理睬的態度,等孩子冷靜思考,平息衝動後再作批評。


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3、換位思考,和孩子一起探討問題的根源

家長過問、干涉孩子的行動,應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擔心和憂慮,讓孩子知道家長的愛心。比如,處理孩子放學晚歸這種事情,有的家長是等孩子回家後,劈頭蓋臉一頓臭罵,勒令以後不準晚歸。這種處理方式過於急躁,孩子不但沒有體會到家長的愛心,反而對家長產生了牴觸情緒,認為小題大做,管得太寬。而有的家長則會盡量壓住怒氣,心平氣和地詢問原因,並說明因為不知道你為什麼晚歸,心裡很著急、很擔心、希望你能夠站在家長的角度,體會家長的愛心和不易,以後早點回來。相信懂事的孩子聽了這一番話後,會為自己的晚歸給家長帶來不安而感到內疚自責,對家長的干涉行為也不會產生反事情與牴觸。


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4、多鼓勵孩子,正向溝通

每一個孩子都不是天生就叛逆,主要是出於某種原因或是為了單純的好玩。對於孩子的叛逆,家長應該多多和小孩溝通,鼓勵孩子改正錯誤,正向溝通,讓孩子遠離叛逆。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有一次一位媽媽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都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說了些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三十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現最差;唯有對他,老師表現出不屑。然而,她還是告訴了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讓她喂。孩子都是天生的學習者,有時叛逆的性格只是因為缺乏鼓勵,缺乏讚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