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小學家長該如何修煉'

不完美媽媽 好好學習 Nbs南山悠悠 2019-08-18
"

孩子一進入小學,許多家長開始頭疼,諸如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怎麼辦,孩子作業拖拉怎麼辦,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怎麼辦?小學畢業考不上好的初中怎麼辦?

家長認為頭疼事就一定會出現嗎?我看不一定,家長把將來不可能出現,或出現機率很小,或者是家長自己設定的這種情況作為頭疼的理由,這種糾結,憂慮可能變成焦慮。

家長的焦慮情緒具有傳導性。家長的焦慮不安的情緒必然會反映在語言和行動上,有些家長一見到孩子就不停的嘮叨,你不好好學習,將來怎辦?學習成績不好上不了好的初中,等等。孩子在家長情緒的影響下,將會失去自信,懷疑自己的能力,學習壓力增大,更為嚴重的情況與家長產生對立情緒。

家長的這種行為是想對孩子進行控制。家長會按照成人的思維模式理解孩子,希望孩子按照家長意願發展,家長在許多方面對孩子進行掌控,結果激起孩子的叛逆行為。

家長因為害怕而教育子女,結果往往會事與願違,孩子從家長身上學不到多少好東西,家長也起不到示範作用。

家長如何克服自己認為頭疼的事情。

家長學會控制自己情緒,展現給孩子積極,陽光的行為表現。家長心裡陽光帶個孩子的就是積極向上的行為方式,遇事冷靜、堅決和非控制方法的好處就是,會降低你對孩子的要求、言語或互動作出過度反應的可能性。

家長關注孩子的行為習慣。學會理解孩子的心裡需求,小學階段孩子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學習習慣,獨立的學習能力,孩子寫作業你認為慢,那是家長用成人思維模式要求孩子,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家長不必過於擔憂。

家長要從被動型轉變為主動型,有心、用心、聰明且富有智慧,家長要有積極意識,對孩子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積極參與孩子的成長,始終與孩子保持強大的情感紐帶。

孩子在小學階段,家長最應該做的事情是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成為孩子的朋友,使孩子在家長面前無話不說,特別是孩子學習中遇到困難,成長中出現家長認為是錯誤的時候,家長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呵斥,抱怨,指責。

小學時期孩子的學習習慣直接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家長既要重視,又不要過份擔憂,你的擔憂對孩子的成長起不了任何作用,積極的行動,陽光的心裡,順勢而為,成家孩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