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京城——百子衚衕'

不完美媽媽 歷史 皇城根衚衕串子 2019-08-04
"

我家原住東城洋溢衚衕,後來搬到復內百子衚衕。那“兩棵老槐樹”的劉家將八號大院隔出一部分讓給了我們,那時正值解放初。由於哥兒倆的家眷都沒走成,二叔留臺時任阿里山林場場長,而父親則繞道返回了大陸,那年我3歲。

"

我家原住東城洋溢衚衕,後來搬到復內百子衚衕。那“兩棵老槐樹”的劉家將八號大院隔出一部分讓給了我們,那時正值解放初。由於哥兒倆的家眷都沒走成,二叔留臺時任阿里山林場場長,而父親則繞道返回了大陸,那年我3歲。

憶京城——百子衚衕

當時的百子衚衕名鐵匠營,南口是成方街,原名“城隍廟街”。隍廟高大,院落寬敞,前門在成方街,後身與八中校園相鄰。街上還有個“藤牌營”衚衕和我度過小學生涯的“藤牌營小學”。有大門巷、花園宮、興盛衚衕,東頭是鬧市口,還有大小沙果衚衕及太平橋、二龍路、機織衛、京幾道等。而成方街西口便是迤城牆而建的復興門內順城街,盡北頭還有個東西養馬營衚衕。巍然屹立的城牆像一條貫穿四九城的大動脈橫亙在這六朝古都的大地上。城牆外側則是一條玉帶般的護城河水環著內城瀠洄流淌。“隍”者,乃無水之城壕。由此看來,復興門城防構建之初,這裡便逐漸形成了軍民混居的住宅鬧市區。歷經歲月積澱而凝成的幾條街巷名稱和曾經的宏偉城池足以勾勒出一幅壯美的那剛剛遠去的一段歷史畫卷。

那時的天空上常有飛機投撒傳單,小孩子只知道在風中追逐那花花綠綠的薄紙,怎懂得國家沉重的一頁剛剛翻過,而自己將在這嶄新的一頁中成長。

"

我家原住東城洋溢衚衕,後來搬到復內百子衚衕。那“兩棵老槐樹”的劉家將八號大院隔出一部分讓給了我們,那時正值解放初。由於哥兒倆的家眷都沒走成,二叔留臺時任阿里山林場場長,而父親則繞道返回了大陸,那年我3歲。

憶京城——百子衚衕

當時的百子衚衕名鐵匠營,南口是成方街,原名“城隍廟街”。隍廟高大,院落寬敞,前門在成方街,後身與八中校園相鄰。街上還有個“藤牌營”衚衕和我度過小學生涯的“藤牌營小學”。有大門巷、花園宮、興盛衚衕,東頭是鬧市口,還有大小沙果衚衕及太平橋、二龍路、機織衛、京幾道等。而成方街西口便是迤城牆而建的復興門內順城街,盡北頭還有個東西養馬營衚衕。巍然屹立的城牆像一條貫穿四九城的大動脈橫亙在這六朝古都的大地上。城牆外側則是一條玉帶般的護城河水環著內城瀠洄流淌。“隍”者,乃無水之城壕。由此看來,復興門城防構建之初,這裡便逐漸形成了軍民混居的住宅鬧市區。歷經歲月積澱而凝成的幾條街巷名稱和曾經的宏偉城池足以勾勒出一幅壯美的那剛剛遠去的一段歷史畫卷。

那時的天空上常有飛機投撒傳單,小孩子只知道在風中追逐那花花綠綠的薄紙,怎懂得國家沉重的一頁剛剛翻過,而自己將在這嶄新的一頁中成長。

憶京城——百子衚衕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街道,房屋陳舊不堪,路燈稀少昏暗。天天要過一些小商販,時時傳來陣陣吆喝,賣瓜的賣菜的,賣小金魚的、吹糖人的、鋦鍋鋦碗焊洋鐵壺的,還有隻憑樂聲招攬生意的,如磨剪刀的、推頭的、打鼓的、算卦的等等。常有挨門挨戶要飯的,沒有一個是裝假的。

衚衕裡的居民住的最多的是三輪工人。我們院就先後住過劉、張、桂三個“板爺”。記得一個夏天的晚上,張大叔帶回來一筐有點“澀”的桃子,一院的孩子們歡天喜地地擇洗乾淨,足足裝了幾大盆,無需謙讓,海撮一頓,個個小肚皮溜圓。那是我有生以來吃得最美的一頓水果盛宴。

那時候幾乎家家生活拮据。一個勞力養活六七口子的是平常。但鄰里們卻相處得十分融洽,誰家有啥過不去的大家都會出來幫襯。有幾個大雜院裡甚至住了十幾戶人家,從沒聽說誰家被偷了撬了。人多地方小,院裡搭滿了各式“小窩棚”且爆炸式的越搭越多。那會兒的最低生活費標準是八元錢。有的困難人家從街道領回“糊紙盒”、“剝雲母”的手工活兒回家幹,糊一個紙盒幾分錢甚至幾釐錢,時常一家齊上陣一干半宿。五八年大躍進時成立了很多街道工廠,人人不計報酬、爭放衛星。母親所在的廠子每天要幹十幾個小時,月工資不過十五元。當時還有個流行詞彙叫“老二級”、“老五代”,即師傅帶出五輩徒弟了,大家還一起拿二級工工資四十元零五角。

計劃經濟年代,施行的是統購統銷、定量供應政策。家家有糧本、副食本。每季度發一次票證。因這“大槐樹”院子最大,主人又殷勤好客,那裡便成了“發放點兒”。40%粗糧,40%細糧,20%大米,還有油票、肉票、布票、工業券等,年節才有好米好面花生瓜子的供應。到後來糧票漸漸富裕了還可以“儲存”或換雞蛋、高壓鍋等。

"

我家原住東城洋溢衚衕,後來搬到復內百子衚衕。那“兩棵老槐樹”的劉家將八號大院隔出一部分讓給了我們,那時正值解放初。由於哥兒倆的家眷都沒走成,二叔留臺時任阿里山林場場長,而父親則繞道返回了大陸,那年我3歲。

憶京城——百子衚衕

當時的百子衚衕名鐵匠營,南口是成方街,原名“城隍廟街”。隍廟高大,院落寬敞,前門在成方街,後身與八中校園相鄰。街上還有個“藤牌營”衚衕和我度過小學生涯的“藤牌營小學”。有大門巷、花園宮、興盛衚衕,東頭是鬧市口,還有大小沙果衚衕及太平橋、二龍路、機織衛、京幾道等。而成方街西口便是迤城牆而建的復興門內順城街,盡北頭還有個東西養馬營衚衕。巍然屹立的城牆像一條貫穿四九城的大動脈橫亙在這六朝古都的大地上。城牆外側則是一條玉帶般的護城河水環著內城瀠洄流淌。“隍”者,乃無水之城壕。由此看來,復興門城防構建之初,這裡便逐漸形成了軍民混居的住宅鬧市區。歷經歲月積澱而凝成的幾條街巷名稱和曾經的宏偉城池足以勾勒出一幅壯美的那剛剛遠去的一段歷史畫卷。

那時的天空上常有飛機投撒傳單,小孩子只知道在風中追逐那花花綠綠的薄紙,怎懂得國家沉重的一頁剛剛翻過,而自己將在這嶄新的一頁中成長。

憶京城——百子衚衕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街道,房屋陳舊不堪,路燈稀少昏暗。天天要過一些小商販,時時傳來陣陣吆喝,賣瓜的賣菜的,賣小金魚的、吹糖人的、鋦鍋鋦碗焊洋鐵壺的,還有隻憑樂聲招攬生意的,如磨剪刀的、推頭的、打鼓的、算卦的等等。常有挨門挨戶要飯的,沒有一個是裝假的。

衚衕裡的居民住的最多的是三輪工人。我們院就先後住過劉、張、桂三個“板爺”。記得一個夏天的晚上,張大叔帶回來一筐有點“澀”的桃子,一院的孩子們歡天喜地地擇洗乾淨,足足裝了幾大盆,無需謙讓,海撮一頓,個個小肚皮溜圓。那是我有生以來吃得最美的一頓水果盛宴。

那時候幾乎家家生活拮据。一個勞力養活六七口子的是平常。但鄰里們卻相處得十分融洽,誰家有啥過不去的大家都會出來幫襯。有幾個大雜院裡甚至住了十幾戶人家,從沒聽說誰家被偷了撬了。人多地方小,院裡搭滿了各式“小窩棚”且爆炸式的越搭越多。那會兒的最低生活費標準是八元錢。有的困難人家從街道領回“糊紙盒”、“剝雲母”的手工活兒回家幹,糊一個紙盒幾分錢甚至幾釐錢,時常一家齊上陣一干半宿。五八年大躍進時成立了很多街道工廠,人人不計報酬、爭放衛星。母親所在的廠子每天要幹十幾個小時,月工資不過十五元。當時還有個流行詞彙叫“老二級”、“老五代”,即師傅帶出五輩徒弟了,大家還一起拿二級工工資四十元零五角。

計劃經濟年代,施行的是統購統銷、定量供應政策。家家有糧本、副食本。每季度發一次票證。因這“大槐樹”院子最大,主人又殷勤好客,那裡便成了“發放點兒”。40%粗糧,40%細糧,20%大米,還有油票、肉票、布票、工業券等,年節才有好米好面花生瓜子的供應。到後來糧票漸漸富裕了還可以“儲存”或換雞蛋、高壓鍋等。

憶京城——百子衚衕

我家西邊緊鄰順城街的一個院子裡有一棵長勢茂盛的大榆樹,部分枝杈隔牆深入我院。每到收穫季節我們小孩子就登凳子去採摘“榆錢兒”,而主人家還把那掛果實多的枝杈折下隔牆丟過來,這“榆錢兒”攙在棒子麵裡蒸出的窩頭又香又甜,那是我們兒時的“麥當勞”。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冬季天寒地凍,土地凍得棒硬,一鎬下去一個白點兒。公用水管要穿上保暖“外套兒”,每天“回水”,水池邊結滿了厚厚的“冰溜兒”。不留神就要摔跤。那會兒家家要出來“挑淨水”、“倒髒水”,人多時還要排隊。而到了夏天雨水又非常充足,常常整天下個不停。很多人家的老房子漏雨嚴重,屋裡到處擺滿了接雨的盆盆罐罐。而院兒裡若積水太多就會進屋子,這時大家就要冒雨用臉盆趕緊往街上“淘水”,還要時時注意廁所的糞坑別進水。而雨後的衚衕裡更是遍地泥濘、坑窪不平,需要碼上一溜溜的磚頭跳躍前行。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上、下水才進入家家戶戶,衚衕也鋪上了柏油路。

我家院子的北側和舒老的四號院一樣緊鄰八中操場圍牆,八中早期是由河北軍閥張蔭悟帶著一批潰敗的軍官建立的“四存中學”衍生而來。小時候常去操場玩“盪鞦韆”、“爬繩”、“爬杆”、“滾鐵圈”等,現在這些器械已不多見。那時有很多企事業單位借八中操場開運動會。每逢此時,衚衕裡的孩子們就爬上不高的操場圍牆,坐在尺把寬的牆頂上組成“外圍兒童啦啦隊”。操場的晚上還常演露天電影,像“黑孩子”、“列寧在十月”等。後來有幸成為八中少兒班的第一期學生,又稱“實驗班”,屬“俄文班”,還要求每人和一個蘇聯朋友通信,不久兩國交惡,聯繫自然中斷。上世紀九十年代還在俄深造了一段俄語,學過的東西經年不忘,但終因不懂英語而終身抱憾,八中校風良好,師長優秀。五八年大躍進時,校大門上寫著“以鋼為綱”4個大字,校園西側挖了一個一人多深、二分地大小的坑作“實驗田”,要創小麥畝產過萬斤紀錄,當然無“果”而終;東側則搭建了鍊鋼“土爐”,鐵坨子燙壞了全部八個乒乓球檯,獻給主席的那塊“好鋼”後來杳無音信。“文革”風暴也殘酷地席捲了整個學校,令人扼腕。今天,它又重現了昔日風采。

"

我家原住東城洋溢衚衕,後來搬到復內百子衚衕。那“兩棵老槐樹”的劉家將八號大院隔出一部分讓給了我們,那時正值解放初。由於哥兒倆的家眷都沒走成,二叔留臺時任阿里山林場場長,而父親則繞道返回了大陸,那年我3歲。

憶京城——百子衚衕

當時的百子衚衕名鐵匠營,南口是成方街,原名“城隍廟街”。隍廟高大,院落寬敞,前門在成方街,後身與八中校園相鄰。街上還有個“藤牌營”衚衕和我度過小學生涯的“藤牌營小學”。有大門巷、花園宮、興盛衚衕,東頭是鬧市口,還有大小沙果衚衕及太平橋、二龍路、機織衛、京幾道等。而成方街西口便是迤城牆而建的復興門內順城街,盡北頭還有個東西養馬營衚衕。巍然屹立的城牆像一條貫穿四九城的大動脈橫亙在這六朝古都的大地上。城牆外側則是一條玉帶般的護城河水環著內城瀠洄流淌。“隍”者,乃無水之城壕。由此看來,復興門城防構建之初,這裡便逐漸形成了軍民混居的住宅鬧市區。歷經歲月積澱而凝成的幾條街巷名稱和曾經的宏偉城池足以勾勒出一幅壯美的那剛剛遠去的一段歷史畫卷。

那時的天空上常有飛機投撒傳單,小孩子只知道在風中追逐那花花綠綠的薄紙,怎懂得國家沉重的一頁剛剛翻過,而自己將在這嶄新的一頁中成長。

憶京城——百子衚衕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街道,房屋陳舊不堪,路燈稀少昏暗。天天要過一些小商販,時時傳來陣陣吆喝,賣瓜的賣菜的,賣小金魚的、吹糖人的、鋦鍋鋦碗焊洋鐵壺的,還有隻憑樂聲招攬生意的,如磨剪刀的、推頭的、打鼓的、算卦的等等。常有挨門挨戶要飯的,沒有一個是裝假的。

衚衕裡的居民住的最多的是三輪工人。我們院就先後住過劉、張、桂三個“板爺”。記得一個夏天的晚上,張大叔帶回來一筐有點“澀”的桃子,一院的孩子們歡天喜地地擇洗乾淨,足足裝了幾大盆,無需謙讓,海撮一頓,個個小肚皮溜圓。那是我有生以來吃得最美的一頓水果盛宴。

那時候幾乎家家生活拮据。一個勞力養活六七口子的是平常。但鄰里們卻相處得十分融洽,誰家有啥過不去的大家都會出來幫襯。有幾個大雜院裡甚至住了十幾戶人家,從沒聽說誰家被偷了撬了。人多地方小,院裡搭滿了各式“小窩棚”且爆炸式的越搭越多。那會兒的最低生活費標準是八元錢。有的困難人家從街道領回“糊紙盒”、“剝雲母”的手工活兒回家幹,糊一個紙盒幾分錢甚至幾釐錢,時常一家齊上陣一干半宿。五八年大躍進時成立了很多街道工廠,人人不計報酬、爭放衛星。母親所在的廠子每天要幹十幾個小時,月工資不過十五元。當時還有個流行詞彙叫“老二級”、“老五代”,即師傅帶出五輩徒弟了,大家還一起拿二級工工資四十元零五角。

計劃經濟年代,施行的是統購統銷、定量供應政策。家家有糧本、副食本。每季度發一次票證。因這“大槐樹”院子最大,主人又殷勤好客,那裡便成了“發放點兒”。40%粗糧,40%細糧,20%大米,還有油票、肉票、布票、工業券等,年節才有好米好面花生瓜子的供應。到後來糧票漸漸富裕了還可以“儲存”或換雞蛋、高壓鍋等。

憶京城——百子衚衕

我家西邊緊鄰順城街的一個院子裡有一棵長勢茂盛的大榆樹,部分枝杈隔牆深入我院。每到收穫季節我們小孩子就登凳子去採摘“榆錢兒”,而主人家還把那掛果實多的枝杈折下隔牆丟過來,這“榆錢兒”攙在棒子麵裡蒸出的窩頭又香又甜,那是我們兒時的“麥當勞”。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冬季天寒地凍,土地凍得棒硬,一鎬下去一個白點兒。公用水管要穿上保暖“外套兒”,每天“回水”,水池邊結滿了厚厚的“冰溜兒”。不留神就要摔跤。那會兒家家要出來“挑淨水”、“倒髒水”,人多時還要排隊。而到了夏天雨水又非常充足,常常整天下個不停。很多人家的老房子漏雨嚴重,屋裡到處擺滿了接雨的盆盆罐罐。而院兒裡若積水太多就會進屋子,這時大家就要冒雨用臉盆趕緊往街上“淘水”,還要時時注意廁所的糞坑別進水。而雨後的衚衕裡更是遍地泥濘、坑窪不平,需要碼上一溜溜的磚頭跳躍前行。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上、下水才進入家家戶戶,衚衕也鋪上了柏油路。

我家院子的北側和舒老的四號院一樣緊鄰八中操場圍牆,八中早期是由河北軍閥張蔭悟帶著一批潰敗的軍官建立的“四存中學”衍生而來。小時候常去操場玩“盪鞦韆”、“爬繩”、“爬杆”、“滾鐵圈”等,現在這些器械已不多見。那時有很多企事業單位借八中操場開運動會。每逢此時,衚衕裡的孩子們就爬上不高的操場圍牆,坐在尺把寬的牆頂上組成“外圍兒童啦啦隊”。操場的晚上還常演露天電影,像“黑孩子”、“列寧在十月”等。後來有幸成為八中少兒班的第一期學生,又稱“實驗班”,屬“俄文班”,還要求每人和一個蘇聯朋友通信,不久兩國交惡,聯繫自然中斷。上世紀九十年代還在俄深造了一段俄語,學過的東西經年不忘,但終因不懂英語而終身抱憾,八中校風良好,師長優秀。五八年大躍進時,校大門上寫著“以鋼為綱”4個大字,校園西側挖了一個一人多深、二分地大小的坑作“實驗田”,要創小麥畝產過萬斤紀錄,當然無“果”而終;東側則搭建了鍊鋼“土爐”,鐵坨子燙壞了全部八個乒乓球檯,獻給主席的那塊“好鋼”後來杳無音信。“文革”風暴也殘酷地席捲了整個學校,令人扼腕。今天,它又重現了昔日風采。

憶京城——百子衚衕

最最令我懷念的,還是那歷歷在目的城池。它峨峨大大,足有五六層樓高,上寬丈把,中心為黃土地。春天到來,它像個驕傲的公主,頭上戴滿了豔麗的鮮花芳草,引來蜂飛蝶舞。居此仙境登高臨遠,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它又像個威嚴的相撲武士,奓開雙腿,抓牢在地,護衛子民,捨我其誰。

有一次,和小夥伴們打賭,看誰牆爬得最高。結果爬到一半就剩我一個了,下邊圍了一大圈“小人兒”看熱鬧,自忖向下還不如向上,一腳要蹬了就瞎了。上邊還有個小羊倌在為我加油打氣,索性屏氣凝神一口氣爬了上去,順著對面的地道鑽過一個碉堡跑到河邊才算鬆口氣。

"

我家原住東城洋溢衚衕,後來搬到復內百子衚衕。那“兩棵老槐樹”的劉家將八號大院隔出一部分讓給了我們,那時正值解放初。由於哥兒倆的家眷都沒走成,二叔留臺時任阿里山林場場長,而父親則繞道返回了大陸,那年我3歲。

憶京城——百子衚衕

當時的百子衚衕名鐵匠營,南口是成方街,原名“城隍廟街”。隍廟高大,院落寬敞,前門在成方街,後身與八中校園相鄰。街上還有個“藤牌營”衚衕和我度過小學生涯的“藤牌營小學”。有大門巷、花園宮、興盛衚衕,東頭是鬧市口,還有大小沙果衚衕及太平橋、二龍路、機織衛、京幾道等。而成方街西口便是迤城牆而建的復興門內順城街,盡北頭還有個東西養馬營衚衕。巍然屹立的城牆像一條貫穿四九城的大動脈橫亙在這六朝古都的大地上。城牆外側則是一條玉帶般的護城河水環著內城瀠洄流淌。“隍”者,乃無水之城壕。由此看來,復興門城防構建之初,這裡便逐漸形成了軍民混居的住宅鬧市區。歷經歲月積澱而凝成的幾條街巷名稱和曾經的宏偉城池足以勾勒出一幅壯美的那剛剛遠去的一段歷史畫卷。

那時的天空上常有飛機投撒傳單,小孩子只知道在風中追逐那花花綠綠的薄紙,怎懂得國家沉重的一頁剛剛翻過,而自己將在這嶄新的一頁中成長。

憶京城——百子衚衕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街道,房屋陳舊不堪,路燈稀少昏暗。天天要過一些小商販,時時傳來陣陣吆喝,賣瓜的賣菜的,賣小金魚的、吹糖人的、鋦鍋鋦碗焊洋鐵壺的,還有隻憑樂聲招攬生意的,如磨剪刀的、推頭的、打鼓的、算卦的等等。常有挨門挨戶要飯的,沒有一個是裝假的。

衚衕裡的居民住的最多的是三輪工人。我們院就先後住過劉、張、桂三個“板爺”。記得一個夏天的晚上,張大叔帶回來一筐有點“澀”的桃子,一院的孩子們歡天喜地地擇洗乾淨,足足裝了幾大盆,無需謙讓,海撮一頓,個個小肚皮溜圓。那是我有生以來吃得最美的一頓水果盛宴。

那時候幾乎家家生活拮据。一個勞力養活六七口子的是平常。但鄰里們卻相處得十分融洽,誰家有啥過不去的大家都會出來幫襯。有幾個大雜院裡甚至住了十幾戶人家,從沒聽說誰家被偷了撬了。人多地方小,院裡搭滿了各式“小窩棚”且爆炸式的越搭越多。那會兒的最低生活費標準是八元錢。有的困難人家從街道領回“糊紙盒”、“剝雲母”的手工活兒回家幹,糊一個紙盒幾分錢甚至幾釐錢,時常一家齊上陣一干半宿。五八年大躍進時成立了很多街道工廠,人人不計報酬、爭放衛星。母親所在的廠子每天要幹十幾個小時,月工資不過十五元。當時還有個流行詞彙叫“老二級”、“老五代”,即師傅帶出五輩徒弟了,大家還一起拿二級工工資四十元零五角。

計劃經濟年代,施行的是統購統銷、定量供應政策。家家有糧本、副食本。每季度發一次票證。因這“大槐樹”院子最大,主人又殷勤好客,那裡便成了“發放點兒”。40%粗糧,40%細糧,20%大米,還有油票、肉票、布票、工業券等,年節才有好米好面花生瓜子的供應。到後來糧票漸漸富裕了還可以“儲存”或換雞蛋、高壓鍋等。

憶京城——百子衚衕

我家西邊緊鄰順城街的一個院子裡有一棵長勢茂盛的大榆樹,部分枝杈隔牆深入我院。每到收穫季節我們小孩子就登凳子去採摘“榆錢兒”,而主人家還把那掛果實多的枝杈折下隔牆丟過來,這“榆錢兒”攙在棒子麵裡蒸出的窩頭又香又甜,那是我們兒時的“麥當勞”。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冬季天寒地凍,土地凍得棒硬,一鎬下去一個白點兒。公用水管要穿上保暖“外套兒”,每天“回水”,水池邊結滿了厚厚的“冰溜兒”。不留神就要摔跤。那會兒家家要出來“挑淨水”、“倒髒水”,人多時還要排隊。而到了夏天雨水又非常充足,常常整天下個不停。很多人家的老房子漏雨嚴重,屋裡到處擺滿了接雨的盆盆罐罐。而院兒裡若積水太多就會進屋子,這時大家就要冒雨用臉盆趕緊往街上“淘水”,還要時時注意廁所的糞坑別進水。而雨後的衚衕裡更是遍地泥濘、坑窪不平,需要碼上一溜溜的磚頭跳躍前行。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上、下水才進入家家戶戶,衚衕也鋪上了柏油路。

我家院子的北側和舒老的四號院一樣緊鄰八中操場圍牆,八中早期是由河北軍閥張蔭悟帶著一批潰敗的軍官建立的“四存中學”衍生而來。小時候常去操場玩“盪鞦韆”、“爬繩”、“爬杆”、“滾鐵圈”等,現在這些器械已不多見。那時有很多企事業單位借八中操場開運動會。每逢此時,衚衕裡的孩子們就爬上不高的操場圍牆,坐在尺把寬的牆頂上組成“外圍兒童啦啦隊”。操場的晚上還常演露天電影,像“黑孩子”、“列寧在十月”等。後來有幸成為八中少兒班的第一期學生,又稱“實驗班”,屬“俄文班”,還要求每人和一個蘇聯朋友通信,不久兩國交惡,聯繫自然中斷。上世紀九十年代還在俄深造了一段俄語,學過的東西經年不忘,但終因不懂英語而終身抱憾,八中校風良好,師長優秀。五八年大躍進時,校大門上寫著“以鋼為綱”4個大字,校園西側挖了一個一人多深、二分地大小的坑作“實驗田”,要創小麥畝產過萬斤紀錄,當然無“果”而終;東側則搭建了鍊鋼“土爐”,鐵坨子燙壞了全部八個乒乓球檯,獻給主席的那塊“好鋼”後來杳無音信。“文革”風暴也殘酷地席捲了整個學校,令人扼腕。今天,它又重現了昔日風采。

憶京城——百子衚衕

最最令我懷念的,還是那歷歷在目的城池。它峨峨大大,足有五六層樓高,上寬丈把,中心為黃土地。春天到來,它像個驕傲的公主,頭上戴滿了豔麗的鮮花芳草,引來蜂飛蝶舞。居此仙境登高臨遠,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它又像個威嚴的相撲武士,奓開雙腿,抓牢在地,護衛子民,捨我其誰。

有一次,和小夥伴們打賭,看誰牆爬得最高。結果爬到一半就剩我一個了,下邊圍了一大圈“小人兒”看熱鬧,自忖向下還不如向上,一腳要蹬了就瞎了。上邊還有個小羊倌在為我加油打氣,索性屏氣凝神一口氣爬了上去,順著對面的地道鑽過一個碉堡跑到河邊才算鬆口氣。

憶京城——百子衚衕

解放初城牆前面還有若干碉堡,孩子們到裡邊玩常能撿到子彈。護城河水面不寬卻清澈見底,小魚小蝦的很多。而兩岸相距甚寬,岸邊楊柳成行。初春,又高又陡的河坡天造地設般地鋪上了一層油油綠毯,一望無邊,植被繁茂蛙鳴聲聲。清晨去釣魚、捉蟲會把褲腿打得透溼。盛夏的傍晚,衚衕裡的人們會不約而同地來到河邊乘涼。那陣陣涼風拂面,草木清香沁透心脾。悠揚的笛聲中情侶們在輕聲私語,蛐蛐的小夜曲此起彼伏。那恬恬流動的河水像母親溫暖的手在輕輕摩挲著漸入夢鄉的孩子……

"

我家原住東城洋溢衚衕,後來搬到復內百子衚衕。那“兩棵老槐樹”的劉家將八號大院隔出一部分讓給了我們,那時正值解放初。由於哥兒倆的家眷都沒走成,二叔留臺時任阿里山林場場長,而父親則繞道返回了大陸,那年我3歲。

憶京城——百子衚衕

當時的百子衚衕名鐵匠營,南口是成方街,原名“城隍廟街”。隍廟高大,院落寬敞,前門在成方街,後身與八中校園相鄰。街上還有個“藤牌營”衚衕和我度過小學生涯的“藤牌營小學”。有大門巷、花園宮、興盛衚衕,東頭是鬧市口,還有大小沙果衚衕及太平橋、二龍路、機織衛、京幾道等。而成方街西口便是迤城牆而建的復興門內順城街,盡北頭還有個東西養馬營衚衕。巍然屹立的城牆像一條貫穿四九城的大動脈橫亙在這六朝古都的大地上。城牆外側則是一條玉帶般的護城河水環著內城瀠洄流淌。“隍”者,乃無水之城壕。由此看來,復興門城防構建之初,這裡便逐漸形成了軍民混居的住宅鬧市區。歷經歲月積澱而凝成的幾條街巷名稱和曾經的宏偉城池足以勾勒出一幅壯美的那剛剛遠去的一段歷史畫卷。

那時的天空上常有飛機投撒傳單,小孩子只知道在風中追逐那花花綠綠的薄紙,怎懂得國家沉重的一頁剛剛翻過,而自己將在這嶄新的一頁中成長。

憶京城——百子衚衕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街道,房屋陳舊不堪,路燈稀少昏暗。天天要過一些小商販,時時傳來陣陣吆喝,賣瓜的賣菜的,賣小金魚的、吹糖人的、鋦鍋鋦碗焊洋鐵壺的,還有隻憑樂聲招攬生意的,如磨剪刀的、推頭的、打鼓的、算卦的等等。常有挨門挨戶要飯的,沒有一個是裝假的。

衚衕裡的居民住的最多的是三輪工人。我們院就先後住過劉、張、桂三個“板爺”。記得一個夏天的晚上,張大叔帶回來一筐有點“澀”的桃子,一院的孩子們歡天喜地地擇洗乾淨,足足裝了幾大盆,無需謙讓,海撮一頓,個個小肚皮溜圓。那是我有生以來吃得最美的一頓水果盛宴。

那時候幾乎家家生活拮据。一個勞力養活六七口子的是平常。但鄰里們卻相處得十分融洽,誰家有啥過不去的大家都會出來幫襯。有幾個大雜院裡甚至住了十幾戶人家,從沒聽說誰家被偷了撬了。人多地方小,院裡搭滿了各式“小窩棚”且爆炸式的越搭越多。那會兒的最低生活費標準是八元錢。有的困難人家從街道領回“糊紙盒”、“剝雲母”的手工活兒回家幹,糊一個紙盒幾分錢甚至幾釐錢,時常一家齊上陣一干半宿。五八年大躍進時成立了很多街道工廠,人人不計報酬、爭放衛星。母親所在的廠子每天要幹十幾個小時,月工資不過十五元。當時還有個流行詞彙叫“老二級”、“老五代”,即師傅帶出五輩徒弟了,大家還一起拿二級工工資四十元零五角。

計劃經濟年代,施行的是統購統銷、定量供應政策。家家有糧本、副食本。每季度發一次票證。因這“大槐樹”院子最大,主人又殷勤好客,那裡便成了“發放點兒”。40%粗糧,40%細糧,20%大米,還有油票、肉票、布票、工業券等,年節才有好米好面花生瓜子的供應。到後來糧票漸漸富裕了還可以“儲存”或換雞蛋、高壓鍋等。

憶京城——百子衚衕

我家西邊緊鄰順城街的一個院子裡有一棵長勢茂盛的大榆樹,部分枝杈隔牆深入我院。每到收穫季節我們小孩子就登凳子去採摘“榆錢兒”,而主人家還把那掛果實多的枝杈折下隔牆丟過來,這“榆錢兒”攙在棒子麵裡蒸出的窩頭又香又甜,那是我們兒時的“麥當勞”。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冬季天寒地凍,土地凍得棒硬,一鎬下去一個白點兒。公用水管要穿上保暖“外套兒”,每天“回水”,水池邊結滿了厚厚的“冰溜兒”。不留神就要摔跤。那會兒家家要出來“挑淨水”、“倒髒水”,人多時還要排隊。而到了夏天雨水又非常充足,常常整天下個不停。很多人家的老房子漏雨嚴重,屋裡到處擺滿了接雨的盆盆罐罐。而院兒裡若積水太多就會進屋子,這時大家就要冒雨用臉盆趕緊往街上“淘水”,還要時時注意廁所的糞坑別進水。而雨後的衚衕裡更是遍地泥濘、坑窪不平,需要碼上一溜溜的磚頭跳躍前行。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上、下水才進入家家戶戶,衚衕也鋪上了柏油路。

我家院子的北側和舒老的四號院一樣緊鄰八中操場圍牆,八中早期是由河北軍閥張蔭悟帶著一批潰敗的軍官建立的“四存中學”衍生而來。小時候常去操場玩“盪鞦韆”、“爬繩”、“爬杆”、“滾鐵圈”等,現在這些器械已不多見。那時有很多企事業單位借八中操場開運動會。每逢此時,衚衕裡的孩子們就爬上不高的操場圍牆,坐在尺把寬的牆頂上組成“外圍兒童啦啦隊”。操場的晚上還常演露天電影,像“黑孩子”、“列寧在十月”等。後來有幸成為八中少兒班的第一期學生,又稱“實驗班”,屬“俄文班”,還要求每人和一個蘇聯朋友通信,不久兩國交惡,聯繫自然中斷。上世紀九十年代還在俄深造了一段俄語,學過的東西經年不忘,但終因不懂英語而終身抱憾,八中校風良好,師長優秀。五八年大躍進時,校大門上寫著“以鋼為綱”4個大字,校園西側挖了一個一人多深、二分地大小的坑作“實驗田”,要創小麥畝產過萬斤紀錄,當然無“果”而終;東側則搭建了鍊鋼“土爐”,鐵坨子燙壞了全部八個乒乓球檯,獻給主席的那塊“好鋼”後來杳無音信。“文革”風暴也殘酷地席捲了整個學校,令人扼腕。今天,它又重現了昔日風采。

憶京城——百子衚衕

最最令我懷念的,還是那歷歷在目的城池。它峨峨大大,足有五六層樓高,上寬丈把,中心為黃土地。春天到來,它像個驕傲的公主,頭上戴滿了豔麗的鮮花芳草,引來蜂飛蝶舞。居此仙境登高臨遠,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它又像個威嚴的相撲武士,奓開雙腿,抓牢在地,護衛子民,捨我其誰。

有一次,和小夥伴們打賭,看誰牆爬得最高。結果爬到一半就剩我一個了,下邊圍了一大圈“小人兒”看熱鬧,自忖向下還不如向上,一腳要蹬了就瞎了。上邊還有個小羊倌在為我加油打氣,索性屏氣凝神一口氣爬了上去,順著對面的地道鑽過一個碉堡跑到河邊才算鬆口氣。

憶京城——百子衚衕

解放初城牆前面還有若干碉堡,孩子們到裡邊玩常能撿到子彈。護城河水面不寬卻清澈見底,小魚小蝦的很多。而兩岸相距甚寬,岸邊楊柳成行。初春,又高又陡的河坡天造地設般地鋪上了一層油油綠毯,一望無邊,植被繁茂蛙鳴聲聲。清晨去釣魚、捉蟲會把褲腿打得透溼。盛夏的傍晚,衚衕裡的人們會不約而同地來到河邊乘涼。那陣陣涼風拂面,草木清香沁透心脾。悠揚的笛聲中情侶們在輕聲私語,蛐蛐的小夜曲此起彼伏。那恬恬流動的河水像母親溫暖的手在輕輕摩挲著漸入夢鄉的孩子……

憶京城——百子衚衕"

我家原住東城洋溢衚衕,後來搬到復內百子衚衕。那“兩棵老槐樹”的劉家將八號大院隔出一部分讓給了我們,那時正值解放初。由於哥兒倆的家眷都沒走成,二叔留臺時任阿里山林場場長,而父親則繞道返回了大陸,那年我3歲。

憶京城——百子衚衕

當時的百子衚衕名鐵匠營,南口是成方街,原名“城隍廟街”。隍廟高大,院落寬敞,前門在成方街,後身與八中校園相鄰。街上還有個“藤牌營”衚衕和我度過小學生涯的“藤牌營小學”。有大門巷、花園宮、興盛衚衕,東頭是鬧市口,還有大小沙果衚衕及太平橋、二龍路、機織衛、京幾道等。而成方街西口便是迤城牆而建的復興門內順城街,盡北頭還有個東西養馬營衚衕。巍然屹立的城牆像一條貫穿四九城的大動脈橫亙在這六朝古都的大地上。城牆外側則是一條玉帶般的護城河水環著內城瀠洄流淌。“隍”者,乃無水之城壕。由此看來,復興門城防構建之初,這裡便逐漸形成了軍民混居的住宅鬧市區。歷經歲月積澱而凝成的幾條街巷名稱和曾經的宏偉城池足以勾勒出一幅壯美的那剛剛遠去的一段歷史畫卷。

那時的天空上常有飛機投撒傳單,小孩子只知道在風中追逐那花花綠綠的薄紙,怎懂得國家沉重的一頁剛剛翻過,而自己將在這嶄新的一頁中成長。

憶京城——百子衚衕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街道,房屋陳舊不堪,路燈稀少昏暗。天天要過一些小商販,時時傳來陣陣吆喝,賣瓜的賣菜的,賣小金魚的、吹糖人的、鋦鍋鋦碗焊洋鐵壺的,還有隻憑樂聲招攬生意的,如磨剪刀的、推頭的、打鼓的、算卦的等等。常有挨門挨戶要飯的,沒有一個是裝假的。

衚衕裡的居民住的最多的是三輪工人。我們院就先後住過劉、張、桂三個“板爺”。記得一個夏天的晚上,張大叔帶回來一筐有點“澀”的桃子,一院的孩子們歡天喜地地擇洗乾淨,足足裝了幾大盆,無需謙讓,海撮一頓,個個小肚皮溜圓。那是我有生以來吃得最美的一頓水果盛宴。

那時候幾乎家家生活拮据。一個勞力養活六七口子的是平常。但鄰里們卻相處得十分融洽,誰家有啥過不去的大家都會出來幫襯。有幾個大雜院裡甚至住了十幾戶人家,從沒聽說誰家被偷了撬了。人多地方小,院裡搭滿了各式“小窩棚”且爆炸式的越搭越多。那會兒的最低生活費標準是八元錢。有的困難人家從街道領回“糊紙盒”、“剝雲母”的手工活兒回家幹,糊一個紙盒幾分錢甚至幾釐錢,時常一家齊上陣一干半宿。五八年大躍進時成立了很多街道工廠,人人不計報酬、爭放衛星。母親所在的廠子每天要幹十幾個小時,月工資不過十五元。當時還有個流行詞彙叫“老二級”、“老五代”,即師傅帶出五輩徒弟了,大家還一起拿二級工工資四十元零五角。

計劃經濟年代,施行的是統購統銷、定量供應政策。家家有糧本、副食本。每季度發一次票證。因這“大槐樹”院子最大,主人又殷勤好客,那裡便成了“發放點兒”。40%粗糧,40%細糧,20%大米,還有油票、肉票、布票、工業券等,年節才有好米好面花生瓜子的供應。到後來糧票漸漸富裕了還可以“儲存”或換雞蛋、高壓鍋等。

憶京城——百子衚衕

我家西邊緊鄰順城街的一個院子裡有一棵長勢茂盛的大榆樹,部分枝杈隔牆深入我院。每到收穫季節我們小孩子就登凳子去採摘“榆錢兒”,而主人家還把那掛果實多的枝杈折下隔牆丟過來,這“榆錢兒”攙在棒子麵裡蒸出的窩頭又香又甜,那是我們兒時的“麥當勞”。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冬季天寒地凍,土地凍得棒硬,一鎬下去一個白點兒。公用水管要穿上保暖“外套兒”,每天“回水”,水池邊結滿了厚厚的“冰溜兒”。不留神就要摔跤。那會兒家家要出來“挑淨水”、“倒髒水”,人多時還要排隊。而到了夏天雨水又非常充足,常常整天下個不停。很多人家的老房子漏雨嚴重,屋裡到處擺滿了接雨的盆盆罐罐。而院兒裡若積水太多就會進屋子,這時大家就要冒雨用臉盆趕緊往街上“淘水”,還要時時注意廁所的糞坑別進水。而雨後的衚衕裡更是遍地泥濘、坑窪不平,需要碼上一溜溜的磚頭跳躍前行。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上、下水才進入家家戶戶,衚衕也鋪上了柏油路。

我家院子的北側和舒老的四號院一樣緊鄰八中操場圍牆,八中早期是由河北軍閥張蔭悟帶著一批潰敗的軍官建立的“四存中學”衍生而來。小時候常去操場玩“盪鞦韆”、“爬繩”、“爬杆”、“滾鐵圈”等,現在這些器械已不多見。那時有很多企事業單位借八中操場開運動會。每逢此時,衚衕裡的孩子們就爬上不高的操場圍牆,坐在尺把寬的牆頂上組成“外圍兒童啦啦隊”。操場的晚上還常演露天電影,像“黑孩子”、“列寧在十月”等。後來有幸成為八中少兒班的第一期學生,又稱“實驗班”,屬“俄文班”,還要求每人和一個蘇聯朋友通信,不久兩國交惡,聯繫自然中斷。上世紀九十年代還在俄深造了一段俄語,學過的東西經年不忘,但終因不懂英語而終身抱憾,八中校風良好,師長優秀。五八年大躍進時,校大門上寫著“以鋼為綱”4個大字,校園西側挖了一個一人多深、二分地大小的坑作“實驗田”,要創小麥畝產過萬斤紀錄,當然無“果”而終;東側則搭建了鍊鋼“土爐”,鐵坨子燙壞了全部八個乒乓球檯,獻給主席的那塊“好鋼”後來杳無音信。“文革”風暴也殘酷地席捲了整個學校,令人扼腕。今天,它又重現了昔日風采。

憶京城——百子衚衕

最最令我懷念的,還是那歷歷在目的城池。它峨峨大大,足有五六層樓高,上寬丈把,中心為黃土地。春天到來,它像個驕傲的公主,頭上戴滿了豔麗的鮮花芳草,引來蜂飛蝶舞。居此仙境登高臨遠,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它又像個威嚴的相撲武士,奓開雙腿,抓牢在地,護衛子民,捨我其誰。

有一次,和小夥伴們打賭,看誰牆爬得最高。結果爬到一半就剩我一個了,下邊圍了一大圈“小人兒”看熱鬧,自忖向下還不如向上,一腳要蹬了就瞎了。上邊還有個小羊倌在為我加油打氣,索性屏氣凝神一口氣爬了上去,順著對面的地道鑽過一個碉堡跑到河邊才算鬆口氣。

憶京城——百子衚衕

解放初城牆前面還有若干碉堡,孩子們到裡邊玩常能撿到子彈。護城河水面不寬卻清澈見底,小魚小蝦的很多。而兩岸相距甚寬,岸邊楊柳成行。初春,又高又陡的河坡天造地設般地鋪上了一層油油綠毯,一望無邊,植被繁茂蛙鳴聲聲。清晨去釣魚、捉蟲會把褲腿打得透溼。盛夏的傍晚,衚衕裡的人們會不約而同地來到河邊乘涼。那陣陣涼風拂面,草木清香沁透心脾。悠揚的笛聲中情侶們在輕聲私語,蛐蛐的小夜曲此起彼伏。那恬恬流動的河水像母親溫暖的手在輕輕摩挲著漸入夢鄉的孩子……

憶京城——百子衚衕憶京城——百子衚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