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沒“運動透”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她,經常作客於央視《今日說法》等媒體,解析犯罪心理問題,從2004年馬加爵案,到2006年邱興華案,再到2011年藥家鑫案……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反響。

她在多年研究基礎上提出,社會問題是人的問題,人的問題關鍵在早年,早年的重點在家庭。

她提出“心理撫養”的概念,包括情感、性格觀念,家教決定人一生的品格。甚至決定一個民族的素養。

從小沒“運動透”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李玫瑾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心理學會法制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未成年人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主要研究領域有犯罪心理學、犯罪心理畫像、公安社會心理調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預防、有組織犯罪問題等。

李玫瑾說,優秀家庭孩子抑鬱的概率比貧窮人家孩子抑鬱的概率要大得多,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孩子腦部神經興奮抑制不均衡。就是說孩子的大腦高度興奮,小腦不興奮。我們都知道小腦是管運動和關節,那些學習好的孩子,往往都在那裡坐著不運動。

缺少運動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李玫瑾表示:現在孩子缺少運動,已經是一個需要重點強調和呼籲的問題。因為現在的城市化,家家都住高樓,上下有電梯,出行有汽車。

孩子每天就是從家到學校,然後學校回到家裡,白天在課堂學習,晚上回家做作業,週末還有各種補習班,生活中運動的時間越來越少。

當孩子在生理上沒有運動透,神經也就屬於沒有興奮透。沒有興奮透的孩子,更容易造成心理問題。心理問題,也就是神經系統的問題。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內分泌在發育的過程中,也會影響到神經系統。

因此,運動不是可有可無,是必須的,一定要重視,每天達到一定的量。當一天的量沒達到時,那麼所欠缺的時間在週末也要想辦法補回來。

人的心理髮展是有邏輯的

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李玫瑾認為,一個人的心理問題絕不僅僅是一個點、一個刺激。換句話講,外部刺激只是導火索,而心理問題才是炸藥。心理健康的人開車碰人,他不會輕易地殺人。所以,心理存有的問題才值得關注。問題在於,心理存有的問題往往不是即刻形成的。人的問題無論發生在什麼年齡點,其原因都可以追溯至之前,甚至早年,而早年的問題都可歸結於家庭撫育出了問題。犯罪心理學研究犯罪行為的發生原理、研究預防犯罪的關鍵點、研究偵查犯罪的應用,其實都是在研究人生的全部,瞭解人生經歷的困惑和插曲,瞭解人性的弱點。

有許多的家長認為,蹦蹦跳跳的體力運動,給孩子造成的結果也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事實上,經過科學證明,體育運動對頭腦的發育有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絕不是四肢發達那麼簡單。當孩子長時間處於靜坐的學習狀態時,由於大腦的重力作用,大腦容易缺乏營養供應,廢物如果不能及時排出,大腦容易出現疲勞、理解能力變差、記憶力降低、學習效率低等情況。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也就是李教授所說的,神經興奮透的孩子。

當神經通過運動興奮透,人的抗負荷能力增強,這樣即使較長時間地學習,也能保證頭腦清醒,思維敏捷。所以,多參加體育運動可以促進孩子智力的發展,增加抗壓能力,提高腦力勞動的成果。

我們現在社會上對孩子的教育有些走偏了。作為父母,最應該做的不是陪孩子寫作業,也不是替代老師給他們輔導功課。除了生活之外,最重要的是陪孩子出去走走,去運動!週末儘量抽出時間,帶孩子去爬山,打球,游泳……孩子和父母在一起運動,越運動心情就越好,學習起來也會輕鬆很多!

情感養育是在積累教育資本

聯合國兒基會指出,相關研究證明:大腦發育和家庭養育有關。嬰兒與看護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可為兩代人帶來積極成效。孩子在一週歲之前得到的養育或關愛會對大腦功能產生終生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後代。

幼兒大腦發育前三年尤其關鍵,因為這是一個大腦快速發展和學習的時期。早期發育的新證據,特別是來自神經科學和表觀遺傳學的證據,兒童在生命初期對環境影響非常敏感。與照顧者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可以幫助孩子在逆境面前培養復原力。

人類大腦在2-3歲之間的發展速度比生命中的任何時候都要快。在幼兒時期,兒童的大腦每秒建立700—1000個神經連接。這是最容易對干預措施作出反應的時候。這是一個巨大的機遇期,也是個脆弱的時期。

李玫瑾指出:0-3歲,重點是撫養情感/人性,3-6歲,重點是教養性格/觀念,6-18歲,重點是教育知識/能力,18歲後,重點是修養自我實現。

從小沒“運動透”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心理髮展的第一步是情感,情感從0歲開始。剛出生的孩子,什麼都不會,只會哭鬧,完全依賴於父母。撫養孩子時,我們把孩子抱在懷裡,孩子邊吃奶邊聞親人身上的氣味,發展出孩子的第一個主動行為——不是他能坐能爬能叫人,而是他閉著眼睛就知道抱著的這個人是不是他想要的,我們把這種現象叫認人,又叫依戀。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無助的父母,突然發現,曾經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變得凶狠……很多家長說起孩子的問題時,都會感嘆“為時已晚”。但事實上,孩子問題的出現,多是源自父母的撫養方式。李玫瑾說:“很多非常優秀、事業很好的家長,發現孩子到了青春期後自己管不了。他們來找我,我問他們的第一句話就是,6歲以前孩子誰養的。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其實依戀關係非常重要,辛苦養育就是積累教育資本的過程。”

“我關注犯罪心理的問題比較突出,如今我的研究有點回溯性的。我發現,教育的問題最重要的階段是人生的起點。這個起點一旦錯過的話,真的很難彌補。所以我才提出:養育是教育的基礎,人生起點的教育最重要。”李玫瑾說,“3歲之前你照顧到位有恩於他,3歲之後是立威,這個威不是打他或者罵他,而是你板臉了他就知道這個事不能做了。”

大量的心理疾病與後天撫養有關

・在依戀期頻繁更換撫養人

・依戀不連貫:先隔代寵養,後父母嚴管

・管教不一致:母親寵溺,父親粗暴

・頻繁更換居住地,父母缺位

・對其生活不嚴格要求,學習成績卻過度要求

於是,最初問題顯現在情緒上,敏感、急躁、潛在敵意……之後問題出現在行為上,自私、霸道、狠毒……最終形成人格缺陷。

在很多家庭存在著“生而不養、養而不教”的現象,根據2010年全國第6次人口普查推算,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高達6102.6萬人。其中57.2%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79.7%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隔代撫養),13%的孩子被託付給親戚、朋友,7.3%為不確定或無人監護。

1歲前的生理痛苦會被神經記錄

從出生到1歲,孩子想動不能動,想發聲也發不了,沒辦法自己翻身,喝完奶後肚子脹氣,他們不知道怎麼辦,只知道哭。此時,他們的痛苦多是來自於生理上的痛苦,而不是有目的地找你要什麼東西,如果這種痛苦成人不幫忙解除的話,它的神經就會記憶這種痛苦,記錄一年以上,就會成為心理上的問題。

李玫瑾認為,1歲之內的撫養方式可以決定孩子成年後的脾氣。如果一個人暴脾氣,他可能早年撫養沒被滿足。一歲內的早期撫養越到位,孩子的性情越好,他的社會性也會發展更好。另外,如果我們發現一個孩子是話癆的話,那可能他的撫養過程是感情豐富、感情到位的。

最後,李玫瑾提出觀點:

——在各項法規政策制定中,期盼全力維護家庭的健全和功能;呼籲儘早出臺《家庭養育法》,對“人的養育”立法保護。

——鑑於人類早年特有的養育要求:穩定撫養人、一對一撫養;再次呼籲國家的投入,按照工作待遇給母親三年的養育期。

——貧困地區能否考慮用養老補助方式制約早期的亂生現象,用6歲前的兒童醫療免費來解決出生後戶口登記難題。

——扶貧政策中可否考慮:貧困地區家中有未成年子女的,優先在本地招工;至少為其父母一人在當地解決就業問題。

責任編輯 王成莉 謝敬川

從小沒“運動透”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