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的性格特質有很多種分類,但要論最讓家長頭疼的,莫過於內向型的了。

比如走在路上碰見熟人,媽媽讓孩子打個招呼,卻發現孩子躲在身後,拽著衣角神色慌張地不敢說話。

此時家長只能尷尬回覆:“我家孩子有點怕生,別介意啊。”

或者在孩子參加集體活動時,其他孩子都玩得很開心投入,唯獨他站在一旁扭扭捏捏,彷彿融入不進集體。

種種情況,都感覺孩子反應比別人慢半拍。於是,你開始擔心孩子以後進入更高的學府,或是進入社會容易吃虧,頭疼如何才能讓孩子改變。

實際上,家長對“內向型性格”,多多少少有些偏頗。如果想有效改善孩子的問題,就需要先對此概念有一個清晰的瞭解。

"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的性格特質有很多種分類,但要論最讓家長頭疼的,莫過於內向型的了。

比如走在路上碰見熟人,媽媽讓孩子打個招呼,卻發現孩子躲在身後,拽著衣角神色慌張地不敢說話。

此時家長只能尷尬回覆:“我家孩子有點怕生,別介意啊。”

或者在孩子參加集體活動時,其他孩子都玩得很開心投入,唯獨他站在一旁扭扭捏捏,彷彿融入不進集體。

種種情況,都感覺孩子反應比別人慢半拍。於是,你開始擔心孩子以後進入更高的學府,或是進入社會容易吃虧,頭疼如何才能讓孩子改變。

實際上,家長對“內向型性格”,多多少少有些偏頗。如果想有效改善孩子的問題,就需要先對此概念有一個清晰的瞭解。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1關於“內向型性格”的深入探討

內向在心理學上的概念是:人在語言、思維和情感上都指向內。簡單來說,就是比較內斂,這種表現是具備統一性的。

當然,內向型人格的孩子也存在某些特質,比如:安靜、低調、沉穩以及喜歡思考並從中獲得滿足感等。

"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的性格特質有很多種分類,但要論最讓家長頭疼的,莫過於內向型的了。

比如走在路上碰見熟人,媽媽讓孩子打個招呼,卻發現孩子躲在身後,拽著衣角神色慌張地不敢說話。

此時家長只能尷尬回覆:“我家孩子有點怕生,別介意啊。”

或者在孩子參加集體活動時,其他孩子都玩得很開心投入,唯獨他站在一旁扭扭捏捏,彷彿融入不進集體。

種種情況,都感覺孩子反應比別人慢半拍。於是,你開始擔心孩子以後進入更高的學府,或是進入社會容易吃虧,頭疼如何才能讓孩子改變。

實際上,家長對“內向型性格”,多多少少有些偏頗。如果想有效改善孩子的問題,就需要先對此概念有一個清晰的瞭解。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1關於“內向型性格”的深入探討

內向在心理學上的概念是:人在語言、思維和情感上都指向內。簡單來說,就是比較內斂,這種表現是具備統一性的。

當然,內向型人格的孩子也存在某些特質,比如:安靜、低調、沉穩以及喜歡思考並從中獲得滿足感等。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通常而言,內向型的人比較保守,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從不與外界交往,只是對於不熟悉的人而言,通常很少寒暄或建立親密關係。

另外,他們身邊的朋友雖少,但通常都比較交心。在與人溝通之時,總是想得更多,發言之前要經過十分縝密的思考,不然寧願保持沉默。

▼內向型性格不一定是件壞事,沒有單純的好壞之分

孩子屬於內向型性格,其實只要不嚴重就無需特殊改變。家長需要了解的是,內向也好,外向也罷,並沒有單純的好壞之分。

從本質上來說,內向與外向只是與外界建立的連接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美國一研究者花費了7年時間,專門研究內向型性格。

通過對各種文獻的研讀和總結,她發現:“內向”和“外向”的區別,不僅僅在人類身上有體現,動物有同樣有此表現。

就拿綿羊來說,不同的性格也會導致它們的生存方式有差異。那些“內向”的綿羊,更喜歡安安靜靜地待在聚居處,而“外向”的綿羊則更樂於外出探索。

而這也就導致,在不同情況下,它們的生存機率也有不同。

比如當附近存在凶猛的獵食者,待在聚居處的綿羊更有可能生存下來;而當食物短缺時,外出尋找的綿羊則具備更大的存活機率。

從這種角度來看,內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相比,也分不出個高下來,只是生存方式上存在差異罷了。

"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的性格特質有很多種分類,但要論最讓家長頭疼的,莫過於內向型的了。

比如走在路上碰見熟人,媽媽讓孩子打個招呼,卻發現孩子躲在身後,拽著衣角神色慌張地不敢說話。

此時家長只能尷尬回覆:“我家孩子有點怕生,別介意啊。”

或者在孩子參加集體活動時,其他孩子都玩得很開心投入,唯獨他站在一旁扭扭捏捏,彷彿融入不進集體。

種種情況,都感覺孩子反應比別人慢半拍。於是,你開始擔心孩子以後進入更高的學府,或是進入社會容易吃虧,頭疼如何才能讓孩子改變。

實際上,家長對“內向型性格”,多多少少有些偏頗。如果想有效改善孩子的問題,就需要先對此概念有一個清晰的瞭解。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1關於“內向型性格”的深入探討

內向在心理學上的概念是:人在語言、思維和情感上都指向內。簡單來說,就是比較內斂,這種表現是具備統一性的。

當然,內向型人格的孩子也存在某些特質,比如:安靜、低調、沉穩以及喜歡思考並從中獲得滿足感等。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通常而言,內向型的人比較保守,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從不與外界交往,只是對於不熟悉的人而言,通常很少寒暄或建立親密關係。

另外,他們身邊的朋友雖少,但通常都比較交心。在與人溝通之時,總是想得更多,發言之前要經過十分縝密的思考,不然寧願保持沉默。

▼內向型性格不一定是件壞事,沒有單純的好壞之分

孩子屬於內向型性格,其實只要不嚴重就無需特殊改變。家長需要了解的是,內向也好,外向也罷,並沒有單純的好壞之分。

從本質上來說,內向與外向只是與外界建立的連接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美國一研究者花費了7年時間,專門研究內向型性格。

通過對各種文獻的研讀和總結,她發現:“內向”和“外向”的區別,不僅僅在人類身上有體現,動物有同樣有此表現。

就拿綿羊來說,不同的性格也會導致它們的生存方式有差異。那些“內向”的綿羊,更喜歡安安靜靜地待在聚居處,而“外向”的綿羊則更樂於外出探索。

而這也就導致,在不同情況下,它們的生存機率也有不同。

比如當附近存在凶猛的獵食者,待在聚居處的綿羊更有可能生存下來;而當食物短缺時,外出尋找的綿羊則具備更大的存活機率。

從這種角度來看,內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相比,也分不出個高下來,只是生存方式上存在差異罷了。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2內向型性格的獨家優勢

儘管內向型性格的優勢,相對外向型性格而言不那麼明顯,但也存在其獨家的優勢。

"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的性格特質有很多種分類,但要論最讓家長頭疼的,莫過於內向型的了。

比如走在路上碰見熟人,媽媽讓孩子打個招呼,卻發現孩子躲在身後,拽著衣角神色慌張地不敢說話。

此時家長只能尷尬回覆:“我家孩子有點怕生,別介意啊。”

或者在孩子參加集體活動時,其他孩子都玩得很開心投入,唯獨他站在一旁扭扭捏捏,彷彿融入不進集體。

種種情況,都感覺孩子反應比別人慢半拍。於是,你開始擔心孩子以後進入更高的學府,或是進入社會容易吃虧,頭疼如何才能讓孩子改變。

實際上,家長對“內向型性格”,多多少少有些偏頗。如果想有效改善孩子的問題,就需要先對此概念有一個清晰的瞭解。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1關於“內向型性格”的深入探討

內向在心理學上的概念是:人在語言、思維和情感上都指向內。簡單來說,就是比較內斂,這種表現是具備統一性的。

當然,內向型人格的孩子也存在某些特質,比如:安靜、低調、沉穩以及喜歡思考並從中獲得滿足感等。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通常而言,內向型的人比較保守,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從不與外界交往,只是對於不熟悉的人而言,通常很少寒暄或建立親密關係。

另外,他們身邊的朋友雖少,但通常都比較交心。在與人溝通之時,總是想得更多,發言之前要經過十分縝密的思考,不然寧願保持沉默。

▼內向型性格不一定是件壞事,沒有單純的好壞之分

孩子屬於內向型性格,其實只要不嚴重就無需特殊改變。家長需要了解的是,內向也好,外向也罷,並沒有單純的好壞之分。

從本質上來說,內向與外向只是與外界建立的連接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美國一研究者花費了7年時間,專門研究內向型性格。

通過對各種文獻的研讀和總結,她發現:“內向”和“外向”的區別,不僅僅在人類身上有體現,動物有同樣有此表現。

就拿綿羊來說,不同的性格也會導致它們的生存方式有差異。那些“內向”的綿羊,更喜歡安安靜靜地待在聚居處,而“外向”的綿羊則更樂於外出探索。

而這也就導致,在不同情況下,它們的生存機率也有不同。

比如當附近存在凶猛的獵食者,待在聚居處的綿羊更有可能生存下來;而當食物短缺時,外出尋找的綿羊則具備更大的存活機率。

從這種角度來看,內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相比,也分不出個高下來,只是生存方式上存在差異罷了。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2內向型性格的獨家優勢

儘管內向型性格的優勢,相對外向型性格而言不那麼明顯,但也存在其獨家的優勢。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1)具備敏銳的“觸感”

這不僅僅指的是新鮮事物,對於社會上的一些禮儀和規則,他們往往會有更加敏銳的感知。

研究數據表明:內向型性格的孩子,到6、7歲之時相較其他孩子而言就更少說謊了;哪怕在其他人難以發現的情況下,他們也更樂意遵守規則。

通常而言,他們也容易贏得老師的喜歡,身上容易附帶的評價是“認真善良、且具備很強的同情心”。

2)穩妥行事,人生風險更低

孩子成長到更大的年紀之時,仍然保有穩妥行事的風格,對於賭博、高風險投資以及極限運動,甚至是車禍等風險,基本都能規避掉。

也就是說,內向型性格的人,人生風險性相對更低,他們更能沉下心好好過日子。

研究指出:性格內向者,學術成績通常也較高,這其中存在一種正向關聯的聯繫。

這並非空穴來風,內向型的孩子智商也處於相同水平線上,但他們的社交更少,更願意把時間花在認真鑽研之上,且對外界干擾和刺激不感冒。

3)具備領導才能

這可能與大眾認知相悖,但確實是真實存在的。

哈佛工商學院曾就這個話題開展過研究:相對於外向型的領導來說,內向型性格的領導說話更少、傾聽更多,且願意按步驟執行下屬的建議,因而更善於提升士氣,以及獲得下屬的信服。

比如我們熟悉的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其實就是內向型性格中的典型代表人物。

整體而言,內向型性格的人特質很鮮明,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不少優勢,並非就比外向型性格的人差。

那麼,為何大部分家長都會下意識認為孩子內向是種不好的性格呢?

"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的性格特質有很多種分類,但要論最讓家長頭疼的,莫過於內向型的了。

比如走在路上碰見熟人,媽媽讓孩子打個招呼,卻發現孩子躲在身後,拽著衣角神色慌張地不敢說話。

此時家長只能尷尬回覆:“我家孩子有點怕生,別介意啊。”

或者在孩子參加集體活動時,其他孩子都玩得很開心投入,唯獨他站在一旁扭扭捏捏,彷彿融入不進集體。

種種情況,都感覺孩子反應比別人慢半拍。於是,你開始擔心孩子以後進入更高的學府,或是進入社會容易吃虧,頭疼如何才能讓孩子改變。

實際上,家長對“內向型性格”,多多少少有些偏頗。如果想有效改善孩子的問題,就需要先對此概念有一個清晰的瞭解。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1關於“內向型性格”的深入探討

內向在心理學上的概念是:人在語言、思維和情感上都指向內。簡單來說,就是比較內斂,這種表現是具備統一性的。

當然,內向型人格的孩子也存在某些特質,比如:安靜、低調、沉穩以及喜歡思考並從中獲得滿足感等。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通常而言,內向型的人比較保守,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從不與外界交往,只是對於不熟悉的人而言,通常很少寒暄或建立親密關係。

另外,他們身邊的朋友雖少,但通常都比較交心。在與人溝通之時,總是想得更多,發言之前要經過十分縝密的思考,不然寧願保持沉默。

▼內向型性格不一定是件壞事,沒有單純的好壞之分

孩子屬於內向型性格,其實只要不嚴重就無需特殊改變。家長需要了解的是,內向也好,外向也罷,並沒有單純的好壞之分。

從本質上來說,內向與外向只是與外界建立的連接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美國一研究者花費了7年時間,專門研究內向型性格。

通過對各種文獻的研讀和總結,她發現:“內向”和“外向”的區別,不僅僅在人類身上有體現,動物有同樣有此表現。

就拿綿羊來說,不同的性格也會導致它們的生存方式有差異。那些“內向”的綿羊,更喜歡安安靜靜地待在聚居處,而“外向”的綿羊則更樂於外出探索。

而這也就導致,在不同情況下,它們的生存機率也有不同。

比如當附近存在凶猛的獵食者,待在聚居處的綿羊更有可能生存下來;而當食物短缺時,外出尋找的綿羊則具備更大的存活機率。

從這種角度來看,內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相比,也分不出個高下來,只是生存方式上存在差異罷了。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2內向型性格的獨家優勢

儘管內向型性格的優勢,相對外向型性格而言不那麼明顯,但也存在其獨家的優勢。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1)具備敏銳的“觸感”

這不僅僅指的是新鮮事物,對於社會上的一些禮儀和規則,他們往往會有更加敏銳的感知。

研究數據表明:內向型性格的孩子,到6、7歲之時相較其他孩子而言就更少說謊了;哪怕在其他人難以發現的情況下,他們也更樂意遵守規則。

通常而言,他們也容易贏得老師的喜歡,身上容易附帶的評價是“認真善良、且具備很強的同情心”。

2)穩妥行事,人生風險更低

孩子成長到更大的年紀之時,仍然保有穩妥行事的風格,對於賭博、高風險投資以及極限運動,甚至是車禍等風險,基本都能規避掉。

也就是說,內向型性格的人,人生風險性相對更低,他們更能沉下心好好過日子。

研究指出:性格內向者,學術成績通常也較高,這其中存在一種正向關聯的聯繫。

這並非空穴來風,內向型的孩子智商也處於相同水平線上,但他們的社交更少,更願意把時間花在認真鑽研之上,且對外界干擾和刺激不感冒。

3)具備領導才能

這可能與大眾認知相悖,但確實是真實存在的。

哈佛工商學院曾就這個話題開展過研究:相對於外向型的領導來說,內向型性格的領導說話更少、傾聽更多,且願意按步驟執行下屬的建議,因而更善於提升士氣,以及獲得下屬的信服。

比如我們熟悉的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其實就是內向型性格中的典型代表人物。

整體而言,內向型性格的人特質很鮮明,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不少優勢,並非就比外向型性格的人差。

那麼,為何大部分家長都會下意識認為孩子內向是種不好的性格呢?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3對“內向型性格”偏見的來源

儘管內向型性格與外向型性格並無好壞之分,也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性格,但由於不善表達、喜歡獨處,仍然飽受詬病。

這主要與如今的社會觀念有關係,天平已經向“外向型性格”傾斜了。

就連幼兒園招生都要面試,要求孩子在老師面前表現自己,課堂上那些愛舉手回答問題的孩子,總是更容易得到老師的偏愛。

就連進入社會後,在工作崗位上,也更加提倡團隊合作。

在這種情況下,安安靜靜、喜歡獨處的人,就難以融入到集體之中,受到偏見或批評。

"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的性格特質有很多種分類,但要論最讓家長頭疼的,莫過於內向型的了。

比如走在路上碰見熟人,媽媽讓孩子打個招呼,卻發現孩子躲在身後,拽著衣角神色慌張地不敢說話。

此時家長只能尷尬回覆:“我家孩子有點怕生,別介意啊。”

或者在孩子參加集體活動時,其他孩子都玩得很開心投入,唯獨他站在一旁扭扭捏捏,彷彿融入不進集體。

種種情況,都感覺孩子反應比別人慢半拍。於是,你開始擔心孩子以後進入更高的學府,或是進入社會容易吃虧,頭疼如何才能讓孩子改變。

實際上,家長對“內向型性格”,多多少少有些偏頗。如果想有效改善孩子的問題,就需要先對此概念有一個清晰的瞭解。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1關於“內向型性格”的深入探討

內向在心理學上的概念是:人在語言、思維和情感上都指向內。簡單來說,就是比較內斂,這種表現是具備統一性的。

當然,內向型人格的孩子也存在某些特質,比如:安靜、低調、沉穩以及喜歡思考並從中獲得滿足感等。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通常而言,內向型的人比較保守,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從不與外界交往,只是對於不熟悉的人而言,通常很少寒暄或建立親密關係。

另外,他們身邊的朋友雖少,但通常都比較交心。在與人溝通之時,總是想得更多,發言之前要經過十分縝密的思考,不然寧願保持沉默。

▼內向型性格不一定是件壞事,沒有單純的好壞之分

孩子屬於內向型性格,其實只要不嚴重就無需特殊改變。家長需要了解的是,內向也好,外向也罷,並沒有單純的好壞之分。

從本質上來說,內向與外向只是與外界建立的連接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美國一研究者花費了7年時間,專門研究內向型性格。

通過對各種文獻的研讀和總結,她發現:“內向”和“外向”的區別,不僅僅在人類身上有體現,動物有同樣有此表現。

就拿綿羊來說,不同的性格也會導致它們的生存方式有差異。那些“內向”的綿羊,更喜歡安安靜靜地待在聚居處,而“外向”的綿羊則更樂於外出探索。

而這也就導致,在不同情況下,它們的生存機率也有不同。

比如當附近存在凶猛的獵食者,待在聚居處的綿羊更有可能生存下來;而當食物短缺時,外出尋找的綿羊則具備更大的存活機率。

從這種角度來看,內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相比,也分不出個高下來,只是生存方式上存在差異罷了。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2內向型性格的獨家優勢

儘管內向型性格的優勢,相對外向型性格而言不那麼明顯,但也存在其獨家的優勢。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1)具備敏銳的“觸感”

這不僅僅指的是新鮮事物,對於社會上的一些禮儀和規則,他們往往會有更加敏銳的感知。

研究數據表明:內向型性格的孩子,到6、7歲之時相較其他孩子而言就更少說謊了;哪怕在其他人難以發現的情況下,他們也更樂意遵守規則。

通常而言,他們也容易贏得老師的喜歡,身上容易附帶的評價是“認真善良、且具備很強的同情心”。

2)穩妥行事,人生風險更低

孩子成長到更大的年紀之時,仍然保有穩妥行事的風格,對於賭博、高風險投資以及極限運動,甚至是車禍等風險,基本都能規避掉。

也就是說,內向型性格的人,人生風險性相對更低,他們更能沉下心好好過日子。

研究指出:性格內向者,學術成績通常也較高,這其中存在一種正向關聯的聯繫。

這並非空穴來風,內向型的孩子智商也處於相同水平線上,但他們的社交更少,更願意把時間花在認真鑽研之上,且對外界干擾和刺激不感冒。

3)具備領導才能

這可能與大眾認知相悖,但確實是真實存在的。

哈佛工商學院曾就這個話題開展過研究:相對於外向型的領導來說,內向型性格的領導說話更少、傾聽更多,且願意按步驟執行下屬的建議,因而更善於提升士氣,以及獲得下屬的信服。

比如我們熟悉的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其實就是內向型性格中的典型代表人物。

整體而言,內向型性格的人特質很鮮明,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不少優勢,並非就比外向型性格的人差。

那麼,為何大部分家長都會下意識認為孩子內向是種不好的性格呢?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3對“內向型性格”偏見的來源

儘管內向型性格與外向型性格並無好壞之分,也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性格,但由於不善表達、喜歡獨處,仍然飽受詬病。

這主要與如今的社會觀念有關係,天平已經向“外向型性格”傾斜了。

就連幼兒園招生都要面試,要求孩子在老師面前表現自己,課堂上那些愛舉手回答問題的孩子,總是更容易得到老師的偏愛。

就連進入社會後,在工作崗位上,也更加提倡團隊合作。

在這種情況下,安安靜靜、喜歡獨處的人,就難以融入到集體之中,受到偏見或批評。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學習或職場中,外向型性格真的就比內向型性格更好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知大家是否聽過“刻意練習”,指的是當一個人在一件事上花費大量時間聯繫,就會成為這個範疇乃至是領域的專家。

而在這個概念裡,“一個人”就是保持高度專注的前提和核心。

這也是為什麼人在獨處之時,能獲得更多靈感的原因,他們可能完全無所顧忌地馳騁在自己的思維裡,並根據個人的實際進度,尋求適當的成就。

集體則缺乏這種優勢,由於大家的基礎和接受程度不一,容易導致各種各樣的問題。

比如課程太難,大部分人跟不上,只能選擇放棄;課程太易,部分人覺得沒興趣,進而停滯不前。

內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在學習和工作方面也存在自己特有的優勢,只是與大眾謳歌的“外向型”有所不同而已,但不該被否定。

簡單來說,內向型性格是一個人的心裡狀態,但這並不代表就要與保守、沉悶等詞掛上鉤。

"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的性格特質有很多種分類,但要論最讓家長頭疼的,莫過於內向型的了。

比如走在路上碰見熟人,媽媽讓孩子打個招呼,卻發現孩子躲在身後,拽著衣角神色慌張地不敢說話。

此時家長只能尷尬回覆:“我家孩子有點怕生,別介意啊。”

或者在孩子參加集體活動時,其他孩子都玩得很開心投入,唯獨他站在一旁扭扭捏捏,彷彿融入不進集體。

種種情況,都感覺孩子反應比別人慢半拍。於是,你開始擔心孩子以後進入更高的學府,或是進入社會容易吃虧,頭疼如何才能讓孩子改變。

實際上,家長對“內向型性格”,多多少少有些偏頗。如果想有效改善孩子的問題,就需要先對此概念有一個清晰的瞭解。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1關於“內向型性格”的深入探討

內向在心理學上的概念是:人在語言、思維和情感上都指向內。簡單來說,就是比較內斂,這種表現是具備統一性的。

當然,內向型人格的孩子也存在某些特質,比如:安靜、低調、沉穩以及喜歡思考並從中獲得滿足感等。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通常而言,內向型的人比較保守,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從不與外界交往,只是對於不熟悉的人而言,通常很少寒暄或建立親密關係。

另外,他們身邊的朋友雖少,但通常都比較交心。在與人溝通之時,總是想得更多,發言之前要經過十分縝密的思考,不然寧願保持沉默。

▼內向型性格不一定是件壞事,沒有單純的好壞之分

孩子屬於內向型性格,其實只要不嚴重就無需特殊改變。家長需要了解的是,內向也好,外向也罷,並沒有單純的好壞之分。

從本質上來說,內向與外向只是與外界建立的連接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美國一研究者花費了7年時間,專門研究內向型性格。

通過對各種文獻的研讀和總結,她發現:“內向”和“外向”的區別,不僅僅在人類身上有體現,動物有同樣有此表現。

就拿綿羊來說,不同的性格也會導致它們的生存方式有差異。那些“內向”的綿羊,更喜歡安安靜靜地待在聚居處,而“外向”的綿羊則更樂於外出探索。

而這也就導致,在不同情況下,它們的生存機率也有不同。

比如當附近存在凶猛的獵食者,待在聚居處的綿羊更有可能生存下來;而當食物短缺時,外出尋找的綿羊則具備更大的存活機率。

從這種角度來看,內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相比,也分不出個高下來,只是生存方式上存在差異罷了。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2內向型性格的獨家優勢

儘管內向型性格的優勢,相對外向型性格而言不那麼明顯,但也存在其獨家的優勢。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1)具備敏銳的“觸感”

這不僅僅指的是新鮮事物,對於社會上的一些禮儀和規則,他們往往會有更加敏銳的感知。

研究數據表明:內向型性格的孩子,到6、7歲之時相較其他孩子而言就更少說謊了;哪怕在其他人難以發現的情況下,他們也更樂意遵守規則。

通常而言,他們也容易贏得老師的喜歡,身上容易附帶的評價是“認真善良、且具備很強的同情心”。

2)穩妥行事,人生風險更低

孩子成長到更大的年紀之時,仍然保有穩妥行事的風格,對於賭博、高風險投資以及極限運動,甚至是車禍等風險,基本都能規避掉。

也就是說,內向型性格的人,人生風險性相對更低,他們更能沉下心好好過日子。

研究指出:性格內向者,學術成績通常也較高,這其中存在一種正向關聯的聯繫。

這並非空穴來風,內向型的孩子智商也處於相同水平線上,但他們的社交更少,更願意把時間花在認真鑽研之上,且對外界干擾和刺激不感冒。

3)具備領導才能

這可能與大眾認知相悖,但確實是真實存在的。

哈佛工商學院曾就這個話題開展過研究:相對於外向型的領導來說,內向型性格的領導說話更少、傾聽更多,且願意按步驟執行下屬的建議,因而更善於提升士氣,以及獲得下屬的信服。

比如我們熟悉的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其實就是內向型性格中的典型代表人物。

整體而言,內向型性格的人特質很鮮明,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不少優勢,並非就比外向型性格的人差。

那麼,為何大部分家長都會下意識認為孩子內向是種不好的性格呢?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3對“內向型性格”偏見的來源

儘管內向型性格與外向型性格並無好壞之分,也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性格,但由於不善表達、喜歡獨處,仍然飽受詬病。

這主要與如今的社會觀念有關係,天平已經向“外向型性格”傾斜了。

就連幼兒園招生都要面試,要求孩子在老師面前表現自己,課堂上那些愛舉手回答問題的孩子,總是更容易得到老師的偏愛。

就連進入社會後,在工作崗位上,也更加提倡團隊合作。

在這種情況下,安安靜靜、喜歡獨處的人,就難以融入到集體之中,受到偏見或批評。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學習或職場中,外向型性格真的就比內向型性格更好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知大家是否聽過“刻意練習”,指的是當一個人在一件事上花費大量時間聯繫,就會成為這個範疇乃至是領域的專家。

而在這個概念裡,“一個人”就是保持高度專注的前提和核心。

這也是為什麼人在獨處之時,能獲得更多靈感的原因,他們可能完全無所顧忌地馳騁在自己的思維裡,並根據個人的實際進度,尋求適當的成就。

集體則缺乏這種優勢,由於大家的基礎和接受程度不一,容易導致各種各樣的問題。

比如課程太難,大部分人跟不上,只能選擇放棄;課程太易,部分人覺得沒興趣,進而停滯不前。

內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在學習和工作方面也存在自己特有的優勢,只是與大眾謳歌的“外向型”有所不同而已,但不該被否定。

簡單來說,內向型性格是一個人的心裡狀態,但這並不代表就要與保守、沉悶等詞掛上鉤。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4若你家孩子屬於內向型性格,應當如何正確進行教養?

1)接受孩子是“內向型性格”是教養前提

家長們也受社會偏向的影響,認為孩子內向太過沉悶,進而無法接受,想盡辦法要改變孩子。

實際上,家長想讓孩子做出這種改變,大多數情況下是強人所難,且很難收到效果。

根據美國曾經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性格38-53%由基因決定。

也就是說,在孩子天生具備性格偏向的情況下,後天要想改變太難了。

何況,上文也從很多方面論證了,內向型性格未必是件壞事,人有百種,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分類而已,沒必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待。

想要教養內向型性格孩子,父母應當先學會接受孩子屬於內向型性格這件事本身。

這樣的孩子也可以擁有幽默感,儘管為人低調但一樣具備創造力,又由於性格沉穩,因而很少會沾惹麻煩,這些優點父母都應當看在眼裡。

反倒父母對內向型性格的偏見,容易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負面標籤一旦被貼上,就將對孩子起到難以擺脫的作用。

2)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內向型的孩子通常更為敏感,在整個社會都對其抱有偏見的情況下,父母更應當站在孩子的一邊,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

"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的性格特質有很多種分類,但要論最讓家長頭疼的,莫過於內向型的了。

比如走在路上碰見熟人,媽媽讓孩子打個招呼,卻發現孩子躲在身後,拽著衣角神色慌張地不敢說話。

此時家長只能尷尬回覆:“我家孩子有點怕生,別介意啊。”

或者在孩子參加集體活動時,其他孩子都玩得很開心投入,唯獨他站在一旁扭扭捏捏,彷彿融入不進集體。

種種情況,都感覺孩子反應比別人慢半拍。於是,你開始擔心孩子以後進入更高的學府,或是進入社會容易吃虧,頭疼如何才能讓孩子改變。

實際上,家長對“內向型性格”,多多少少有些偏頗。如果想有效改善孩子的問題,就需要先對此概念有一個清晰的瞭解。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1關於“內向型性格”的深入探討

內向在心理學上的概念是:人在語言、思維和情感上都指向內。簡單來說,就是比較內斂,這種表現是具備統一性的。

當然,內向型人格的孩子也存在某些特質,比如:安靜、低調、沉穩以及喜歡思考並從中獲得滿足感等。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通常而言,內向型的人比較保守,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從不與外界交往,只是對於不熟悉的人而言,通常很少寒暄或建立親密關係。

另外,他們身邊的朋友雖少,但通常都比較交心。在與人溝通之時,總是想得更多,發言之前要經過十分縝密的思考,不然寧願保持沉默。

▼內向型性格不一定是件壞事,沒有單純的好壞之分

孩子屬於內向型性格,其實只要不嚴重就無需特殊改變。家長需要了解的是,內向也好,外向也罷,並沒有單純的好壞之分。

從本質上來說,內向與外向只是與外界建立的連接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美國一研究者花費了7年時間,專門研究內向型性格。

通過對各種文獻的研讀和總結,她發現:“內向”和“外向”的區別,不僅僅在人類身上有體現,動物有同樣有此表現。

就拿綿羊來說,不同的性格也會導致它們的生存方式有差異。那些“內向”的綿羊,更喜歡安安靜靜地待在聚居處,而“外向”的綿羊則更樂於外出探索。

而這也就導致,在不同情況下,它們的生存機率也有不同。

比如當附近存在凶猛的獵食者,待在聚居處的綿羊更有可能生存下來;而當食物短缺時,外出尋找的綿羊則具備更大的存活機率。

從這種角度來看,內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相比,也分不出個高下來,只是生存方式上存在差異罷了。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2內向型性格的獨家優勢

儘管內向型性格的優勢,相對外向型性格而言不那麼明顯,但也存在其獨家的優勢。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1)具備敏銳的“觸感”

這不僅僅指的是新鮮事物,對於社會上的一些禮儀和規則,他們往往會有更加敏銳的感知。

研究數據表明:內向型性格的孩子,到6、7歲之時相較其他孩子而言就更少說謊了;哪怕在其他人難以發現的情況下,他們也更樂意遵守規則。

通常而言,他們也容易贏得老師的喜歡,身上容易附帶的評價是“認真善良、且具備很強的同情心”。

2)穩妥行事,人生風險更低

孩子成長到更大的年紀之時,仍然保有穩妥行事的風格,對於賭博、高風險投資以及極限運動,甚至是車禍等風險,基本都能規避掉。

也就是說,內向型性格的人,人生風險性相對更低,他們更能沉下心好好過日子。

研究指出:性格內向者,學術成績通常也較高,這其中存在一種正向關聯的聯繫。

這並非空穴來風,內向型的孩子智商也處於相同水平線上,但他們的社交更少,更願意把時間花在認真鑽研之上,且對外界干擾和刺激不感冒。

3)具備領導才能

這可能與大眾認知相悖,但確實是真實存在的。

哈佛工商學院曾就這個話題開展過研究:相對於外向型的領導來說,內向型性格的領導說話更少、傾聽更多,且願意按步驟執行下屬的建議,因而更善於提升士氣,以及獲得下屬的信服。

比如我們熟悉的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其實就是內向型性格中的典型代表人物。

整體而言,內向型性格的人特質很鮮明,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不少優勢,並非就比外向型性格的人差。

那麼,為何大部分家長都會下意識認為孩子內向是種不好的性格呢?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3對“內向型性格”偏見的來源

儘管內向型性格與外向型性格並無好壞之分,也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性格,但由於不善表達、喜歡獨處,仍然飽受詬病。

這主要與如今的社會觀念有關係,天平已經向“外向型性格”傾斜了。

就連幼兒園招生都要面試,要求孩子在老師面前表現自己,課堂上那些愛舉手回答問題的孩子,總是更容易得到老師的偏愛。

就連進入社會後,在工作崗位上,也更加提倡團隊合作。

在這種情況下,安安靜靜、喜歡獨處的人,就難以融入到集體之中,受到偏見或批評。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學習或職場中,外向型性格真的就比內向型性格更好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知大家是否聽過“刻意練習”,指的是當一個人在一件事上花費大量時間聯繫,就會成為這個範疇乃至是領域的專家。

而在這個概念裡,“一個人”就是保持高度專注的前提和核心。

這也是為什麼人在獨處之時,能獲得更多靈感的原因,他們可能完全無所顧忌地馳騁在自己的思維裡,並根據個人的實際進度,尋求適當的成就。

集體則缺乏這種優勢,由於大家的基礎和接受程度不一,容易導致各種各樣的問題。

比如課程太難,大部分人跟不上,只能選擇放棄;課程太易,部分人覺得沒興趣,進而停滯不前。

內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在學習和工作方面也存在自己特有的優勢,只是與大眾謳歌的“外向型”有所不同而已,但不該被否定。

簡單來說,內向型性格是一個人的心裡狀態,但這並不代表就要與保守、沉悶等詞掛上鉤。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04若你家孩子屬於內向型性格,應當如何正確進行教養?

1)接受孩子是“內向型性格”是教養前提

家長們也受社會偏向的影響,認為孩子內向太過沉悶,進而無法接受,想盡辦法要改變孩子。

實際上,家長想讓孩子做出這種改變,大多數情況下是強人所難,且很難收到效果。

根據美國曾經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性格38-53%由基因決定。

也就是說,在孩子天生具備性格偏向的情況下,後天要想改變太難了。

何況,上文也從很多方面論證了,內向型性格未必是件壞事,人有百種,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分類而已,沒必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待。

想要教養內向型性格孩子,父母應當先學會接受孩子屬於內向型性格這件事本身。

這樣的孩子也可以擁有幽默感,儘管為人低調但一樣具備創造力,又由於性格沉穩,因而很少會沾惹麻煩,這些優點父母都應當看在眼裡。

反倒父母對內向型性格的偏見,容易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負面標籤一旦被貼上,就將對孩子起到難以擺脫的作用。

2)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內向型的孩子通常更為敏感,在整個社會都對其抱有偏見的情況下,父母更應當站在孩子的一邊,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

“內向型性格”比外向型差?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家長不必強制改正

做到這樣很簡單,只要父母能實踐以下兩點:

孩子遇到困難求助,你都在身邊。

當他需要獨處的空間,你就能為他創造這樣的機會。

3)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內向的孩子受到外界表揚的機會更少,甚至可能被他人的負面評價包圍。

因而,父母需要做的事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這一點足夠的安全感是前提;其次,父母還要找一些適合孩子性格的活動,來使其獲得成就感。

比如內向型孩子擅長的觀察型遊戲等,當孩子獲得成功,自然而然就能收穫自信。

另外,孩子多被讚揚,自身的表達能力也會得到加強,他也能學會如何去讚揚別人。

總而言之,教養內向型的孩子需要家長摒棄常規認知,給孩子更多關注和陪伴,只要你從心底接受他,並給予正確引導,孩子的成長將會超出你的想象。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別錯別字,請別介意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