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贏的,是自己,優秀的人都敢於對自己下狠手'

"

較量從未停止,這個世界既殘酷也溫柔

王小波就曾說:“人在年輕時,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總而言之,幹什麼都是好的,但要幹出個樣子來,這才是人的價值和尊嚴所在。”

你崇尚自由,在朋友圈裡寫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卻每天蝸居在家,刷著手機選擇做一個肥宅,最後生活只剩下眼前的苟且,看不懂的詩和到不了的遠方。

"

較量從未停止,這個世界既殘酷也溫柔

王小波就曾說:“人在年輕時,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總而言之,幹什麼都是好的,但要幹出個樣子來,這才是人的價值和尊嚴所在。”

你崇尚自由,在朋友圈裡寫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卻每天蝸居在家,刷著手機選擇做一個肥宅,最後生活只剩下眼前的苟且,看不懂的詩和到不了的遠方。

我們要贏的,是自己,優秀的人都敢於對自己下狠手

你渴望穩定,處處流露著一種“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靜謐,既看不起做苦力的笨拙,也瞧不起耍手段的狡詐,看似清高的你,總是與世界格格不入。可現實卻是,你所謂的穩定,只是讓自己穩定的站在原地踏步,穩定的假清高,穩定的窮著。

你說自己要改變現狀,不願混吃等死,給自己做了許多的計劃表,設置了好多目標,計劃從明天開始。可躺在床上的你又忍不住拿起了手機,刷著快手,抖音樂此不彼,一不小心又熬夜到了凌晨兩三點,第二天很晚起來的你打算給自己放個假,養精蓄銳從明天開始……

你說自己太喪,想要給自己充充電,出去旅遊一趟,回到家的你,心情是嗨了不少,可負債也不少。你說自己要多一點讀書,給自己充充電,花了很多錢在網上買了一大摞書,花光了你所有的積蓄。書寄到你手裡的時候,你拆開包裝隨意翻了幾頁,拍了幾張很美的圖片,配上幾句勵志的雞湯,假裝自己在努力學習。

你說自己要減肥,想要瘦成一道閃電穿自己喜歡的裙子。可一見到好吃的你就忍不住,就吃一點,就吃一點,結果一頓下去了,順便發了一個朋友圈,從明天開始我要努力減肥。

"

較量從未停止,這個世界既殘酷也溫柔

王小波就曾說:“人在年輕時,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總而言之,幹什麼都是好的,但要幹出個樣子來,這才是人的價值和尊嚴所在。”

你崇尚自由,在朋友圈裡寫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卻每天蝸居在家,刷著手機選擇做一個肥宅,最後生活只剩下眼前的苟且,看不懂的詩和到不了的遠方。

我們要贏的,是自己,優秀的人都敢於對自己下狠手

你渴望穩定,處處流露著一種“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靜謐,既看不起做苦力的笨拙,也瞧不起耍手段的狡詐,看似清高的你,總是與世界格格不入。可現實卻是,你所謂的穩定,只是讓自己穩定的站在原地踏步,穩定的假清高,穩定的窮著。

你說自己要改變現狀,不願混吃等死,給自己做了許多的計劃表,設置了好多目標,計劃從明天開始。可躺在床上的你又忍不住拿起了手機,刷著快手,抖音樂此不彼,一不小心又熬夜到了凌晨兩三點,第二天很晚起來的你打算給自己放個假,養精蓄銳從明天開始……

你說自己太喪,想要給自己充充電,出去旅遊一趟,回到家的你,心情是嗨了不少,可負債也不少。你說自己要多一點讀書,給自己充充電,花了很多錢在網上買了一大摞書,花光了你所有的積蓄。書寄到你手裡的時候,你拆開包裝隨意翻了幾頁,拍了幾張很美的圖片,配上幾句勵志的雞湯,假裝自己在努力學習。

你說自己要減肥,想要瘦成一道閃電穿自己喜歡的裙子。可一見到好吃的你就忍不住,就吃一點,就吃一點,結果一頓下去了,順便發了一個朋友圈,從明天開始我要努力減肥。

我們要贏的,是自己,優秀的人都敢於對自己下狠手

等你突然意識到,身邊以前一個層次的人,有人過得比你好,有人掙得比你多,有人比你好看的時候,你又開始埋汰生活,覺得自己擁有的比不過付出的一切。年紀輕輕的你,卻說自己已看透了生活的真面目。你一邊感慨自己生不逢時,一邊埋怨得不償失;你一邊宣揚平凡可貴,一邊又不甘心低人一等。你害怕別人總是比你強,又嘲諷別人沒你活得真實;你不屑隨波逐流,卻又擔心自己與眾不同。你像豬一樣懶,卻無法像豬一樣懶得心安理得。

明明努力不夠的你,卻總喜歡拿情懷來濫竽充數。你明明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卻還總是抱著僥倖;你明明很需要錢,卻表現出一副視金錢如糞土的高姿態。在這些輕鬆、舒服、與眾不同的背後,其實是你對問題的逃避,對虛榮的嚮往,對努力的排斥,對僥倖的期盼。

如果你總是無視這些事實,又不肯努力,那麼你就永遠沒資格對這個世界指手畫腳。你總得有所企圖,生活才知道該給你些什麼!

有人說:“慾望是生活的動力”,這話不假。你想要在職場上升職加薪,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還要做出自己的業績,經營自己的人脈,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你比別人更用功,更努力。你想要精緻的容貌或許不容易達到,但你可以鍛鍊身體保持好的身材,提高內在修為和涵養,增加自身的氣質。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優秀的人並非生來就優秀,而是經過後天努力,堅持,奮鬥得來的。沒有誰生來就是作家,也沒有誰生來就是企業家。如果你想看得更遠,那麼你就要怕得更高;如果你想要爬得更高,那麼你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

較量從未停止,這個世界既殘酷也溫柔

王小波就曾說:“人在年輕時,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總而言之,幹什麼都是好的,但要幹出個樣子來,這才是人的價值和尊嚴所在。”

你崇尚自由,在朋友圈裡寫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卻每天蝸居在家,刷著手機選擇做一個肥宅,最後生活只剩下眼前的苟且,看不懂的詩和到不了的遠方。

我們要贏的,是自己,優秀的人都敢於對自己下狠手

你渴望穩定,處處流露著一種“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靜謐,既看不起做苦力的笨拙,也瞧不起耍手段的狡詐,看似清高的你,總是與世界格格不入。可現實卻是,你所謂的穩定,只是讓自己穩定的站在原地踏步,穩定的假清高,穩定的窮著。

你說自己要改變現狀,不願混吃等死,給自己做了許多的計劃表,設置了好多目標,計劃從明天開始。可躺在床上的你又忍不住拿起了手機,刷著快手,抖音樂此不彼,一不小心又熬夜到了凌晨兩三點,第二天很晚起來的你打算給自己放個假,養精蓄銳從明天開始……

你說自己太喪,想要給自己充充電,出去旅遊一趟,回到家的你,心情是嗨了不少,可負債也不少。你說自己要多一點讀書,給自己充充電,花了很多錢在網上買了一大摞書,花光了你所有的積蓄。書寄到你手裡的時候,你拆開包裝隨意翻了幾頁,拍了幾張很美的圖片,配上幾句勵志的雞湯,假裝自己在努力學習。

你說自己要減肥,想要瘦成一道閃電穿自己喜歡的裙子。可一見到好吃的你就忍不住,就吃一點,就吃一點,結果一頓下去了,順便發了一個朋友圈,從明天開始我要努力減肥。

我們要贏的,是自己,優秀的人都敢於對自己下狠手

等你突然意識到,身邊以前一個層次的人,有人過得比你好,有人掙得比你多,有人比你好看的時候,你又開始埋汰生活,覺得自己擁有的比不過付出的一切。年紀輕輕的你,卻說自己已看透了生活的真面目。你一邊感慨自己生不逢時,一邊埋怨得不償失;你一邊宣揚平凡可貴,一邊又不甘心低人一等。你害怕別人總是比你強,又嘲諷別人沒你活得真實;你不屑隨波逐流,卻又擔心自己與眾不同。你像豬一樣懶,卻無法像豬一樣懶得心安理得。

明明努力不夠的你,卻總喜歡拿情懷來濫竽充數。你明明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卻還總是抱著僥倖;你明明很需要錢,卻表現出一副視金錢如糞土的高姿態。在這些輕鬆、舒服、與眾不同的背後,其實是你對問題的逃避,對虛榮的嚮往,對努力的排斥,對僥倖的期盼。

如果你總是無視這些事實,又不肯努力,那麼你就永遠沒資格對這個世界指手畫腳。你總得有所企圖,生活才知道該給你些什麼!

有人說:“慾望是生活的動力”,這話不假。你想要在職場上升職加薪,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還要做出自己的業績,經營自己的人脈,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你比別人更用功,更努力。你想要精緻的容貌或許不容易達到,但你可以鍛鍊身體保持好的身材,提高內在修為和涵養,增加自身的氣質。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優秀的人並非生來就優秀,而是經過後天努力,堅持,奮鬥得來的。沒有誰生來就是作家,也沒有誰生來就是企業家。如果你想看得更遠,那麼你就要怕得更高;如果你想要爬得更高,那麼你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們要贏的,是自己,優秀的人都敢於對自己下狠手

有人說,這是一個英雄不論出處的年代,也是一個英雄必論出處的年代。在童話故事裡,龜兔賽跑,贏得永遠是小烏龜,但現實中龜兔賽跑,如果兔子一直在拼命跑,結果會怎麼樣?

前不久,看了一部英國BBC拍攝的紀錄片,片中展現14個孩子,50年的人生軌跡。7歲時,來自精英家庭的John和Andrew已經習慣了每天看《金融報》或《觀察家》,而貧民窟孩子的理想,是能少罰站,少被打,吃飽飯。

50年過去,幾個精英家庭里長大的孩子,上了好學校,找了份好工作。

三個中產家庭的孩子,有一位成為精英,兩個依舊中產。

而幾個來自底層的孩子,包括他們的後代,依然常常與失業相伴。

知識改變命運的背後,也是一場關於家庭的較量。

有錢的基礎是,你家庭的資源、背景,加上你的努力和運氣。但大多數人,不過是為了生計終日奔波而出賣勞動的人。

"

較量從未停止,這個世界既殘酷也溫柔

王小波就曾說:“人在年輕時,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總而言之,幹什麼都是好的,但要幹出個樣子來,這才是人的價值和尊嚴所在。”

你崇尚自由,在朋友圈裡寫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卻每天蝸居在家,刷著手機選擇做一個肥宅,最後生活只剩下眼前的苟且,看不懂的詩和到不了的遠方。

我們要贏的,是自己,優秀的人都敢於對自己下狠手

你渴望穩定,處處流露著一種“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靜謐,既看不起做苦力的笨拙,也瞧不起耍手段的狡詐,看似清高的你,總是與世界格格不入。可現實卻是,你所謂的穩定,只是讓自己穩定的站在原地踏步,穩定的假清高,穩定的窮著。

你說自己要改變現狀,不願混吃等死,給自己做了許多的計劃表,設置了好多目標,計劃從明天開始。可躺在床上的你又忍不住拿起了手機,刷著快手,抖音樂此不彼,一不小心又熬夜到了凌晨兩三點,第二天很晚起來的你打算給自己放個假,養精蓄銳從明天開始……

你說自己太喪,想要給自己充充電,出去旅遊一趟,回到家的你,心情是嗨了不少,可負債也不少。你說自己要多一點讀書,給自己充充電,花了很多錢在網上買了一大摞書,花光了你所有的積蓄。書寄到你手裡的時候,你拆開包裝隨意翻了幾頁,拍了幾張很美的圖片,配上幾句勵志的雞湯,假裝自己在努力學習。

你說自己要減肥,想要瘦成一道閃電穿自己喜歡的裙子。可一見到好吃的你就忍不住,就吃一點,就吃一點,結果一頓下去了,順便發了一個朋友圈,從明天開始我要努力減肥。

我們要贏的,是自己,優秀的人都敢於對自己下狠手

等你突然意識到,身邊以前一個層次的人,有人過得比你好,有人掙得比你多,有人比你好看的時候,你又開始埋汰生活,覺得自己擁有的比不過付出的一切。年紀輕輕的你,卻說自己已看透了生活的真面目。你一邊感慨自己生不逢時,一邊埋怨得不償失;你一邊宣揚平凡可貴,一邊又不甘心低人一等。你害怕別人總是比你強,又嘲諷別人沒你活得真實;你不屑隨波逐流,卻又擔心自己與眾不同。你像豬一樣懶,卻無法像豬一樣懶得心安理得。

明明努力不夠的你,卻總喜歡拿情懷來濫竽充數。你明明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卻還總是抱著僥倖;你明明很需要錢,卻表現出一副視金錢如糞土的高姿態。在這些輕鬆、舒服、與眾不同的背後,其實是你對問題的逃避,對虛榮的嚮往,對努力的排斥,對僥倖的期盼。

如果你總是無視這些事實,又不肯努力,那麼你就永遠沒資格對這個世界指手畫腳。你總得有所企圖,生活才知道該給你些什麼!

有人說:“慾望是生活的動力”,這話不假。你想要在職場上升職加薪,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還要做出自己的業績,經營自己的人脈,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你比別人更用功,更努力。你想要精緻的容貌或許不容易達到,但你可以鍛鍊身體保持好的身材,提高內在修為和涵養,增加自身的氣質。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優秀的人並非生來就優秀,而是經過後天努力,堅持,奮鬥得來的。沒有誰生來就是作家,也沒有誰生來就是企業家。如果你想看得更遠,那麼你就要怕得更高;如果你想要爬得更高,那麼你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們要贏的,是自己,優秀的人都敢於對自己下狠手

有人說,這是一個英雄不論出處的年代,也是一個英雄必論出處的年代。在童話故事裡,龜兔賽跑,贏得永遠是小烏龜,但現實中龜兔賽跑,如果兔子一直在拼命跑,結果會怎麼樣?

前不久,看了一部英國BBC拍攝的紀錄片,片中展現14個孩子,50年的人生軌跡。7歲時,來自精英家庭的John和Andrew已經習慣了每天看《金融報》或《觀察家》,而貧民窟孩子的理想,是能少罰站,少被打,吃飽飯。

50年過去,幾個精英家庭里長大的孩子,上了好學校,找了份好工作。

三個中產家庭的孩子,有一位成為精英,兩個依舊中產。

而幾個來自底層的孩子,包括他們的後代,依然常常與失業相伴。

知識改變命運的背後,也是一場關於家庭的較量。

有錢的基礎是,你家庭的資源、背景,加上你的努力和運氣。但大多數人,不過是為了生計終日奔波而出賣勞動的人。

我們要贏的,是自己,優秀的人都敢於對自己下狠手

不得不說,人脈、財富、教育等種種資源,真的會父傳子,子傳孫,一代代的延續下去,貧窮也一樣。有人說,窮不過三代,因為第三代已經窮到娶不到對象,無法繁衍後代了。

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人出生在羅馬。有時你不得不承認:自己努力的天花板,也只不過是別人的起點。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比賽,可有的人連參賽資格都沒有。確實,那些有錢人的子女手中的東西可能是我們這種鄉巴佬一輩子也買不起的東西。我再努力再勤奮八百輩子,有用嗎?沒用,趕不上你一生下來,嘴裡邊含一把玉如意。我呢,也別用功了,別努力了,我就吃吃齋,念念佛,找個好時候選個好日子,投個好胎,找個好爹。

這個世界很殘酷,努力不一定有結果,但是不努力一定沒結果。更殘酷的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比你更努力。別說自己一無所有,至少你還有命可拼,記住,優秀的人都敢於對自己下狠手。

"

較量從未停止,這個世界既殘酷也溫柔

王小波就曾說:“人在年輕時,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總而言之,幹什麼都是好的,但要幹出個樣子來,這才是人的價值和尊嚴所在。”

你崇尚自由,在朋友圈裡寫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卻每天蝸居在家,刷著手機選擇做一個肥宅,最後生活只剩下眼前的苟且,看不懂的詩和到不了的遠方。

我們要贏的,是自己,優秀的人都敢於對自己下狠手

你渴望穩定,處處流露著一種“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靜謐,既看不起做苦力的笨拙,也瞧不起耍手段的狡詐,看似清高的你,總是與世界格格不入。可現實卻是,你所謂的穩定,只是讓自己穩定的站在原地踏步,穩定的假清高,穩定的窮著。

你說自己要改變現狀,不願混吃等死,給自己做了許多的計劃表,設置了好多目標,計劃從明天開始。可躺在床上的你又忍不住拿起了手機,刷著快手,抖音樂此不彼,一不小心又熬夜到了凌晨兩三點,第二天很晚起來的你打算給自己放個假,養精蓄銳從明天開始……

你說自己太喪,想要給自己充充電,出去旅遊一趟,回到家的你,心情是嗨了不少,可負債也不少。你說自己要多一點讀書,給自己充充電,花了很多錢在網上買了一大摞書,花光了你所有的積蓄。書寄到你手裡的時候,你拆開包裝隨意翻了幾頁,拍了幾張很美的圖片,配上幾句勵志的雞湯,假裝自己在努力學習。

你說自己要減肥,想要瘦成一道閃電穿自己喜歡的裙子。可一見到好吃的你就忍不住,就吃一點,就吃一點,結果一頓下去了,順便發了一個朋友圈,從明天開始我要努力減肥。

我們要贏的,是自己,優秀的人都敢於對自己下狠手

等你突然意識到,身邊以前一個層次的人,有人過得比你好,有人掙得比你多,有人比你好看的時候,你又開始埋汰生活,覺得自己擁有的比不過付出的一切。年紀輕輕的你,卻說自己已看透了生活的真面目。你一邊感慨自己生不逢時,一邊埋怨得不償失;你一邊宣揚平凡可貴,一邊又不甘心低人一等。你害怕別人總是比你強,又嘲諷別人沒你活得真實;你不屑隨波逐流,卻又擔心自己與眾不同。你像豬一樣懶,卻無法像豬一樣懶得心安理得。

明明努力不夠的你,卻總喜歡拿情懷來濫竽充數。你明明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卻還總是抱著僥倖;你明明很需要錢,卻表現出一副視金錢如糞土的高姿態。在這些輕鬆、舒服、與眾不同的背後,其實是你對問題的逃避,對虛榮的嚮往,對努力的排斥,對僥倖的期盼。

如果你總是無視這些事實,又不肯努力,那麼你就永遠沒資格對這個世界指手畫腳。你總得有所企圖,生活才知道該給你些什麼!

有人說:“慾望是生活的動力”,這話不假。你想要在職場上升職加薪,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還要做出自己的業績,經營自己的人脈,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你比別人更用功,更努力。你想要精緻的容貌或許不容易達到,但你可以鍛鍊身體保持好的身材,提高內在修為和涵養,增加自身的氣質。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優秀的人並非生來就優秀,而是經過後天努力,堅持,奮鬥得來的。沒有誰生來就是作家,也沒有誰生來就是企業家。如果你想看得更遠,那麼你就要怕得更高;如果你想要爬得更高,那麼你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們要贏的,是自己,優秀的人都敢於對自己下狠手

有人說,這是一個英雄不論出處的年代,也是一個英雄必論出處的年代。在童話故事裡,龜兔賽跑,贏得永遠是小烏龜,但現實中龜兔賽跑,如果兔子一直在拼命跑,結果會怎麼樣?

前不久,看了一部英國BBC拍攝的紀錄片,片中展現14個孩子,50年的人生軌跡。7歲時,來自精英家庭的John和Andrew已經習慣了每天看《金融報》或《觀察家》,而貧民窟孩子的理想,是能少罰站,少被打,吃飽飯。

50年過去,幾個精英家庭里長大的孩子,上了好學校,找了份好工作。

三個中產家庭的孩子,有一位成為精英,兩個依舊中產。

而幾個來自底層的孩子,包括他們的後代,依然常常與失業相伴。

知識改變命運的背後,也是一場關於家庭的較量。

有錢的基礎是,你家庭的資源、背景,加上你的努力和運氣。但大多數人,不過是為了生計終日奔波而出賣勞動的人。

我們要贏的,是自己,優秀的人都敢於對自己下狠手

不得不說,人脈、財富、教育等種種資源,真的會父傳子,子傳孫,一代代的延續下去,貧窮也一樣。有人說,窮不過三代,因為第三代已經窮到娶不到對象,無法繁衍後代了。

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人出生在羅馬。有時你不得不承認:自己努力的天花板,也只不過是別人的起點。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比賽,可有的人連參賽資格都沒有。確實,那些有錢人的子女手中的東西可能是我們這種鄉巴佬一輩子也買不起的東西。我再努力再勤奮八百輩子,有用嗎?沒用,趕不上你一生下來,嘴裡邊含一把玉如意。我呢,也別用功了,別努力了,我就吃吃齋,念念佛,找個好時候選個好日子,投個好胎,找個好爹。

這個世界很殘酷,努力不一定有結果,但是不努力一定沒結果。更殘酷的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比你更努力。別說自己一無所有,至少你還有命可拼,記住,優秀的人都敢於對自己下狠手。

我們要贏的,是自己,優秀的人都敢於對自己下狠手

給活在這世界上,卻離世界很遠的你;給在大勢已定無可更改時才遲遲進場,卻又在勝敗未分時提早離席的你;餘生還很長,請溫柔對待。


歡迎關注@原創美文悅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