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的媽媽可以培養出安全的孩子?——有關依戀的研究結果

不完美媽媽 聰明孩子養成記 懷孕 歷史 讀書 深圳紅樹林心理諮詢 2019-07-10
不安全的媽媽可以培養出安全的孩子?——有關依戀的研究結果

最近在讀《心理治療中的依戀》,發現裡面有許多有趣的研究。科學就是這樣,在嚴肅認真的外表下面,是一顆溫柔有趣的靈魂。

最有趣的莫過於這一條:

如同Stern(2002)注意到的,雖然可笑但頗具教益性,有實證研究發現,即便是最好的母親也會平均每19秒就會對嬰兒做出一件錯事。——P144

這個實驗用來說明,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媽媽。每個媽媽都會不停地犯錯,但是一個合格的媽媽會在犯錯後收到嬰兒的反饋(不滿、憤怒或悲傷),然後努力修復跟孩子的關係。

這給我們兩個啟發:

1、媽媽的覺察和理解能力比較重要。因為有覺察和理解,才能從孩子那裡得到反饋。

2、任何關係都會不斷地破裂和修復。這樣的關係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這就是我一直所說的:攻擊性和親密感是一回事,一個人完全沒有攻擊性,也就不可能收穫親密感。


不安全的媽媽可以培養出安全的孩子?——有關依戀的研究結果

由於媽媽是年齡較大,較成熟的那個,所以負責修復關係的應該是媽媽,而不是孩子。那些動不動就不理孩子,等著孩子去道歉的媽媽,很容易培養出不安全的孩子。看看這本書對此過程的詳細描述是怎樣的?

第一,照看者應當接納孩子的全部體驗(而不只是對孩子表達痛苦做出反應),而且儘可能去了解孩子的感受、要求和信念。很顯然,這種開放性或包納性能夠促進整合,這是依戀理論對於健康發展的核心理念。

第二,當照看者和孩子的關係出現問題時,照看者應當主動去修復。這樣做能夠讓孩子心生期望:通過和他人互動,自己情緒上失去的平衡有可能得以恢復。

第三,照看者應當主動充當“腳手架”,來支持孩子正在形成的溝通能力——例如,最初,對於前語言期兒童還不能用言語表達的內容,照看者用言語加以表達,等孩子大一些後,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第四,在孩子對自我和他人的感覺尚處於發展變動的時期,照看者必須願意主動參與進來,對孩子設置一些規矩,同時允許孩子抗議。這種努力的意願創造了可能性,讓孩子即使在感覺到和照看者彼此是分開的個體時,仍然能夠和他保持聯繫。——P141

既然覺察和理解能力非常重要,它到底能夠具有多大的修復力呢?研究者提出一個大家都很關注的問題:如果媽媽本身在親密關係中遭受剝奪,本身是不安全依戀,那麼他們是否一定會培養出不安全依戀的孩子呢?

為了研究這個重要的主題,研究者們進行了兩類研究:

第一類,對懷孕的夫妻進行依戀訪談,確定他們的依戀類型,等孩子出生12個月後再通過陌生情境實驗確定孩子的依戀類型,看父母的依戀類型是否可以預測孩子的依戀類型。結果發現,可以部分預測

第二類,看遭受嚴重剝奪的媽媽中,反思能力強的和反思能力弱的媽媽養育的孩子的依戀類型有何不同。結果發現,反思能力強的媽媽可以養育出更多安全的孩子。

所以,你的依戀類型會影響孩子,但是如果你有足夠的反思能力,則可以改變這個命運。原文如下:

1987年,Fonagy和Steeles招募了100對妻子懷孕的夫妻,用他們的量表對這些夫妻進行了AAI研究。出於很多原因,這些研究非常令人矚目。

首先,它記錄了父母在依戀方面的心理狀態——在嬰兒出生之前進行評估——可以預測這個嬰兒12個月時在陌生情境實驗中的分類。它同樣表明,那些具有很強反思能力的母親和父親,擁有安全型孩子的機率,比那些心智化能力弱的父母高3到4倍。最後,它還證明了強大的反思能力可以打破“惡性循環”,在這個循環中,具有不良依戀歷史的父母通常養育出不安全型的兒童。

為了檢驗一個假設,即對心理狀態的反思能力可以作為“解藥”,在有問題的過往經歷方面發揮作用。研究中把母親分成了兩組:第一組被試經歷過嚴重的剝奪(父母親的心理疾病、長期與父母親分離,等等),第二組被試則無此經歷。結果表明,在第一組裡,反思功能強的母親中,每個人都養育出安全型的孩子。與之截然不同的是,在那些反思功能弱的母親中,每17個人中只有1人養育出1個安全型孩子。

這清晰地表明,心智化能力的強度是一個保護性因素,它緩衝了早期負面體驗的影響,同時降低了不安全依戀代際傳遞的可能性(Fonagy,Steele,Moran,和Higgitt,1991b;Fonagy等,1995;Fonagy,2001)。——P60

綜上,父母的反思能力可以改變孩子的命運。如何提高反思能力呢?除了閱讀、寫作和正念等自助方式之外,心理諮詢確實是提高反思能力的最佳途徑。尤其是精神分析流派,致力於提高自我覺察和反思能力,能夠將潛意識意識化,改變自己被無意識驅動的命運。

幸運的是,本週六晚,劉老師有關依戀模式的心理沙龍即將開始!(點擊報名)名額有限,過來學習如何提高自己的覺察和反思能力,給自己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吧!

-近期活動推薦-

1.成長小組招募進行中!如果你有心理困擾,或者有成長性的需要,可以可關注公眾號瞭解:

不安全的媽媽可以培養出安全的孩子?——有關依戀的研究結果

2.LBGT開放性公益互助團體開始招募啦!一個由專業諮詢師帶領,以匿名方式參與的公益性下午茶團體,歡迎大家踴躍參與!

不安全的媽媽可以培養出安全的孩子?——有關依戀的研究結果


-劉老師往期佳文-

  1. 【大咖說書】《解放孩子》第四講
  2. 【大咖說書】《解放孩子》第三講
  3. 【大咖說書】理解孩子的感受|《解放孩子》第二講
  4. 【大咖說書】您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解放孩子》第一講
  5. 溫尼科特眼中父親功能
  6. 掙脫你和孩子的角色
  7. 生活的名字是不完美
  8. 肉身難得:論自殺
  9. 六一專題 | 孩子被霸凌了,要怎麼辦?
  10. 論孩子的特權:生命贖回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