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小心摔倒,媽媽的第一句話很關鍵,容易影響孩子性格

不完美媽媽 骨折 摔跤 皮球兒媽媽 2019-05-24

文|皮球兒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對媽媽有著獨特的依賴感,尤其是在自己感到委屈、恐懼、擔心、害怕時,特別需要媽媽的關懷。但一些專家卻提醒,關懷要講究方法,不要好心辦“壞事”,影響了孩子性格成長。

孩子不小心摔倒,媽媽的第一句話很關鍵,容易影響孩子性格

田芳是我的同事之一,她有個剛滿4週歲的女兒,名叫甜甜。因為是女孩緣故,田芳對女兒比較嬌慣,一點磕了碰了就大哭不止。一天,甜甜在小區廣場上和小朋友踢球玩,廣場上來往的人很多,小球跑的快,孩子們也追得快,就在快追上小球時,甜甜腳下一滑就摔倒了,甜甜爬在地上哭了起來,田芳看見了,就趕緊跑去將孩子扶起來,甜甜哭著告訴媽媽:“媽媽,我踩到石頭了,一滑就摔倒了。”田芳說:“都怪這石頭,把我們寶貝絆倒了。磕疼了吧?媽媽給揉揉。”隨後,娘倆便回了家,甜甜爸看見女兒哭著回家就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聽孩子說完後,說:“甜甜不哭了,你摔倒是因為不小心,下回注意就是了,沒什麼大不了的。”這一前一後爸爸媽媽的兩種態度把甜甜搞糊塗了,於是哭得更凶了。

這樣事例不再少數,孩子跑跑跳跳、平衡能力差,難免會摔跤、磕傷,家長在面對孩子摔倒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同的家長會採取不同方式,正如故事中甜甜的爸爸媽媽。截然不同的兩種處理方法,產生的影響也不同。一般家長會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孩子不小心摔倒,媽媽的第一句話很關鍵,容易影響孩子性格

1.心疼孩子,立刻將孩子扶起來。

當發現孩子摔倒後,家長會以最快的速度來到孩子面前,將其扶起,並抱在懷裡,給與安慰,“寶寶不哭,哪裡疼媽媽給吹吹”。這樣的做法會導致寶寶對家長產生極強的依賴性,遇到困難挫折就會退縮,認為家長能為自己解決一切問題,缺乏獨立性。

2.指責障礙物,混淆概念。

孩子被障礙物絆倒後,家長告訴孩子絆倒他的是椅子、石頭、桌角、地面、鞋子等等物體,而不是孩子自己不小心。並且當著孩子的面去摔打、踩跺障礙物。這樣的做法雖然能讓寶寶轉移注意力,停止啼哭,但卻混淆了事情的原由,讓孩子學會了推卸責任,認為做錯事可以找理由不承認。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3.置之不理,任由寶寶隨意哭鬧

在一些家長看來,小孩摔倒是常事,無需大驚小怪,哭鬧夠了就站起來了,所以當孩子摔倒後,家長依舊在做自己的事,對孩子哭鬧置之不理,認為這樣能讓孩子變得堅強。其實孩子摔倒哭鬧是想引起家長的注意,得到家長的關心和陪伴,若置之不理,孩子會感到孤單害怕,導致安全感缺失,形成孤僻自卑、敏感多疑等不良性格。

孩子不小心摔倒,媽媽的第一句話很關鍵,容易影響孩子性格

面對孩子摔倒,家長們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有分寸的關心,減少孩子身心傷害。不過,關心也別太過分,不需要立刻感到孩子身邊,也不要大驚小怪,表現出擔心、著急、緊張的神色,說話的語氣要平和,同時根據孩子周圍的環境來採取不同的語言鼓勵。例如:

當孩子只是被某障礙物絆倒時,家長可以先詢問摔倒的原因,並拿開障礙物(椅子、石頭、磚頭、玻璃瓶、紙箱、皮球等),告訴孩子下次要注意避開障礙物,並鼓勵寶寶自己站起來。

如果摔傷較嚴重,身體受傷或骨折,就不要挪到孩子,應先清潔傷口,再利用醫療器械將孩子送往醫院救治。

孩子不小心摔倒,媽媽的第一句話很關鍵,容易影響孩子性格

網友觀點

網友冰冰涼涼說:我家寶寶比較調皮,摔倒是常事,不過每次摔倒,我都會告訴他“寶貝加油,自己爬起來,你是最棒的”。現在摔倒了都是自己起來,嘴裡還說著“媽媽,我沒事”。

網友阿雅說:我女兒有些嬌氣,每次摔倒了都會哭,不過我每次都告訴她“寶寶不哭,告訴媽媽哪裡疼,給你揉揉就好了”。一般揉揉吹吹之後,她就好了又跑去玩了。

網友韓天成說:我兒子也常摔倒,我每次也只是看看他有沒有受傷,然後說“沒事,兒子最棒,自己起來,以後要先看好路再跑。”就這麼簡單。

你家孩子摔倒時你會怎麼做呢?孩子的表現是怎麼樣的呢?歡迎下方留言與其他的寶爸寶媽分享經歷。

在育兒過程中,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我是皮球兒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