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也能成功?!看看60旬“四博士”總結出的9種方法'

"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思貝爾斯就在其專著《什麼是教育》中做了一組形象的比喻。

我在今年初參加了一個關於社區教育的座談會,一位有著多年社區教育經驗的老師,用同樣一句話總結了教育的精髓,“教育是喚醒對方,而不是灌輸”,在說這句話時,他還用力地用手比劃著“喚醒”和“灌輸”的兩個動作,一個是由下而上,一個是由上而下,通過肢體動作,深深感受到兩種做法的截然不同。

然而,現場有老師對此提出疑問,“如果是一張白紙的孩子,可能可以通過喚醒教育,但是,有的孩子已經是有偏差,特別是有過多次失敗經歷的孩子,已經沉淪的孩子,我們說什麼都沒用,這可怎麼辦?”

是啊,這可怎麼辦?當場氣氛凝結住了,大家都陷入了沉思當中……

這位老師提起的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了分別在日本四所高校取得四個博士學位的陳文權先生。

陳文權教授於1951年出生在印尼,23歲輾轉到日本求學,在工學、醫學、藥學、教育學等領域取得傑出成就後,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真誠熱愛,傾心研究和開發學生智慧、能力和前進勇氣的教學方法,將教育學、心理學、人才學與人生哲學有機結合,獨創了“人才教育法”(被稱為“陳文權法”)

而前面提到那位老師提出的疑問,可以在陳文權先生著寫的《感動教育 點燃心靈》中找到答案。

"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思貝爾斯就在其專著《什麼是教育》中做了一組形象的比喻。

我在今年初參加了一個關於社區教育的座談會,一位有著多年社區教育經驗的老師,用同樣一句話總結了教育的精髓,“教育是喚醒對方,而不是灌輸”,在說這句話時,他還用力地用手比劃著“喚醒”和“灌輸”的兩個動作,一個是由下而上,一個是由上而下,通過肢體動作,深深感受到兩種做法的截然不同。

然而,現場有老師對此提出疑問,“如果是一張白紙的孩子,可能可以通過喚醒教育,但是,有的孩子已經是有偏差,特別是有過多次失敗經歷的孩子,已經沉淪的孩子,我們說什麼都沒用,這可怎麼辦?”

是啊,這可怎麼辦?當場氣氛凝結住了,大家都陷入了沉思當中……

這位老師提起的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了分別在日本四所高校取得四個博士學位的陳文權先生。

陳文權教授於1951年出生在印尼,23歲輾轉到日本求學,在工學、醫學、藥學、教育學等領域取得傑出成就後,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真誠熱愛,傾心研究和開發學生智慧、能力和前進勇氣的教學方法,將教育學、心理學、人才學與人生哲學有機結合,獨創了“人才教育法”(被稱為“陳文權法”)

而前面提到那位老師提出的疑問,可以在陳文權先生著寫的《感動教育 點燃心靈》中找到答案。

“失敗者”也能成功?!看看60旬“四博士”總結出的9種方法


《感動教育 點燃心靈》這本書是針對被父母、教師貼上失敗者標籤,自暴自棄的孩子,特別是容易迷失方向的大孩子,有著治癒其“心理疾病”的指南作用,更廣泛地說,不單單是給孩子看,還可以是為成人如何克服許多複雜消極情緒指明道路的書籍。

書中一共10個章節,從課堂上的“角色訓練”、“動機研究”、“原則至上”……到“震撼心靈的利他”,陳教授用真實具體的事例,詮釋了其教育法的理念——感動與愛心,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對於“失敗者”的教育,陳文權教授在書中列舉了9種方法,如果覺得9種方法太多,一下無從下手,不妨先從這三個方面去介入:

培養自覺意識,客觀審視自己

“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往往集中在前面兩個問題,給孩子讀各種關於生命起源、身體構成、自我保護等繪本圖書,而恰恰比較少地去激發孩子思考“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自己想做什麼,實現什麼價值”。

目標不明確,做事熱情自然不知道該放在哪裡了。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被人踢一腳,就走一步。我們當然不希望孩子是這樣的,否則當我們踢不動的時候,孩子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了。

特別是,有過失敗經歷的孩子,接收到的多是負面的信息,對自己的信心不足,提不起幹勁,如果這個時候,我們還要求TA做這做那,估計也是白搭。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要根據孩子的生理、心理髮展規律來設定“任務”,當孩子未能完成某項“任務”時,切忌輕易定論“孩子不行”,而是要判斷“任務”是否超越了孩子當前的能力。

前段時間,媽媽群裡在聊關於孩子的專注力,有位媽媽就很擔憂地說,自己孩子的專注力不行,每次看書、玩玩具都只能專注1-2分鐘,別的孩子就可以專注5分鐘左右,當細問她孩子的年齡時,她說自己的孩子1歲半,別的孩子5歲多。

1歲半與5歲多的孩子,本來就處於不同的成長階段,專注力自然是有差異的,按照兒童成長規律來說,1歲半的孩子能專注1-2分鐘是正常水平,這位媽媽確實是過於焦慮了,就這樣輕易給孩子貼上“專注力不行”的標籤。

當孩子不願意做或做不到時,不妨停在那裡,留個空間給孩子,也給我們自己。孩子做TA自己的事,我們就從旁觀察,教育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其實是“觀察”,耐心、細心觀察孩子,瞭解孩子後,才能“對症下藥”,幫助孩子樹立自覺意識,客觀審視自己,並立下屬於自己的目標。

"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思貝爾斯就在其專著《什麼是教育》中做了一組形象的比喻。

我在今年初參加了一個關於社區教育的座談會,一位有著多年社區教育經驗的老師,用同樣一句話總結了教育的精髓,“教育是喚醒對方,而不是灌輸”,在說這句話時,他還用力地用手比劃著“喚醒”和“灌輸”的兩個動作,一個是由下而上,一個是由上而下,通過肢體動作,深深感受到兩種做法的截然不同。

然而,現場有老師對此提出疑問,“如果是一張白紙的孩子,可能可以通過喚醒教育,但是,有的孩子已經是有偏差,特別是有過多次失敗經歷的孩子,已經沉淪的孩子,我們說什麼都沒用,這可怎麼辦?”

是啊,這可怎麼辦?當場氣氛凝結住了,大家都陷入了沉思當中……

這位老師提起的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了分別在日本四所高校取得四個博士學位的陳文權先生。

陳文權教授於1951年出生在印尼,23歲輾轉到日本求學,在工學、醫學、藥學、教育學等領域取得傑出成就後,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真誠熱愛,傾心研究和開發學生智慧、能力和前進勇氣的教學方法,將教育學、心理學、人才學與人生哲學有機結合,獨創了“人才教育法”(被稱為“陳文權法”)

而前面提到那位老師提出的疑問,可以在陳文權先生著寫的《感動教育 點燃心靈》中找到答案。

“失敗者”也能成功?!看看60旬“四博士”總結出的9種方法


《感動教育 點燃心靈》這本書是針對被父母、教師貼上失敗者標籤,自暴自棄的孩子,特別是容易迷失方向的大孩子,有著治癒其“心理疾病”的指南作用,更廣泛地說,不單單是給孩子看,還可以是為成人如何克服許多複雜消極情緒指明道路的書籍。

書中一共10個章節,從課堂上的“角色訓練”、“動機研究”、“原則至上”……到“震撼心靈的利他”,陳教授用真實具體的事例,詮釋了其教育法的理念——感動與愛心,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對於“失敗者”的教育,陳文權教授在書中列舉了9種方法,如果覺得9種方法太多,一下無從下手,不妨先從這三個方面去介入:

培養自覺意識,客觀審視自己

“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往往集中在前面兩個問題,給孩子讀各種關於生命起源、身體構成、自我保護等繪本圖書,而恰恰比較少地去激發孩子思考“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自己想做什麼,實現什麼價值”。

目標不明確,做事熱情自然不知道該放在哪裡了。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被人踢一腳,就走一步。我們當然不希望孩子是這樣的,否則當我們踢不動的時候,孩子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了。

特別是,有過失敗經歷的孩子,接收到的多是負面的信息,對自己的信心不足,提不起幹勁,如果這個時候,我們還要求TA做這做那,估計也是白搭。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要根據孩子的生理、心理髮展規律來設定“任務”,當孩子未能完成某項“任務”時,切忌輕易定論“孩子不行”,而是要判斷“任務”是否超越了孩子當前的能力。

前段時間,媽媽群裡在聊關於孩子的專注力,有位媽媽就很擔憂地說,自己孩子的專注力不行,每次看書、玩玩具都只能專注1-2分鐘,別的孩子就可以專注5分鐘左右,當細問她孩子的年齡時,她說自己的孩子1歲半,別的孩子5歲多。

1歲半與5歲多的孩子,本來就處於不同的成長階段,專注力自然是有差異的,按照兒童成長規律來說,1歲半的孩子能專注1-2分鐘是正常水平,這位媽媽確實是過於焦慮了,就這樣輕易給孩子貼上“專注力不行”的標籤。

當孩子不願意做或做不到時,不妨停在那裡,留個空間給孩子,也給我們自己。孩子做TA自己的事,我們就從旁觀察,教育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其實是“觀察”,耐心、細心觀察孩子,瞭解孩子後,才能“對症下藥”,幫助孩子樹立自覺意識,客觀審視自己,並立下屬於自己的目標。

“失敗者”也能成功?!看看60旬“四博士”總結出的9種方法

陳文權的《感動教育》(日語版)


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學習慾望

相信不少家長都會遇到被孩子問: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要做作業?

是啊,為什麼呢?隨著時代進步,知識資源豐富,哪些不懂的,直接上網搜索,答案就出來了,為什麼還要死記硬背那些課文、那些公式呢?以後生活上也不一定用到啊!

孩子會問這些問題,除了上面第一點提到的,他們對自己的未來規劃不夠清晰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陳文權先生也在書中加以說明了,就是老師、家長在教育時多數只是灌輸知識,不舉例說明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運用,這樣就很難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喚醒他們的求知慾了。

來看看陳教授在課堂上是怎麼做的——

他會在每堂課中間或結束時,穿插著講解當天的知識內容在實踐中如何運用,與最新科技有何聯繫,以及今後發展的可能性等等,比如,遊戲機的3D圖像、手機振鈴音樂、數字迴路的應用實例,這些都是知識的延伸

當孩子知道知識中蘊含著靈活運用的無限可能性,他們就會懷有希望和理想,從而激發他們的挑戰精神!

"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思貝爾斯就在其專著《什麼是教育》中做了一組形象的比喻。

我在今年初參加了一個關於社區教育的座談會,一位有著多年社區教育經驗的老師,用同樣一句話總結了教育的精髓,“教育是喚醒對方,而不是灌輸”,在說這句話時,他還用力地用手比劃著“喚醒”和“灌輸”的兩個動作,一個是由下而上,一個是由上而下,通過肢體動作,深深感受到兩種做法的截然不同。

然而,現場有老師對此提出疑問,“如果是一張白紙的孩子,可能可以通過喚醒教育,但是,有的孩子已經是有偏差,特別是有過多次失敗經歷的孩子,已經沉淪的孩子,我們說什麼都沒用,這可怎麼辦?”

是啊,這可怎麼辦?當場氣氛凝結住了,大家都陷入了沉思當中……

這位老師提起的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了分別在日本四所高校取得四個博士學位的陳文權先生。

陳文權教授於1951年出生在印尼,23歲輾轉到日本求學,在工學、醫學、藥學、教育學等領域取得傑出成就後,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真誠熱愛,傾心研究和開發學生智慧、能力和前進勇氣的教學方法,將教育學、心理學、人才學與人生哲學有機結合,獨創了“人才教育法”(被稱為“陳文權法”)

而前面提到那位老師提出的疑問,可以在陳文權先生著寫的《感動教育 點燃心靈》中找到答案。

“失敗者”也能成功?!看看60旬“四博士”總結出的9種方法


《感動教育 點燃心靈》這本書是針對被父母、教師貼上失敗者標籤,自暴自棄的孩子,特別是容易迷失方向的大孩子,有著治癒其“心理疾病”的指南作用,更廣泛地說,不單單是給孩子看,還可以是為成人如何克服許多複雜消極情緒指明道路的書籍。

書中一共10個章節,從課堂上的“角色訓練”、“動機研究”、“原則至上”……到“震撼心靈的利他”,陳教授用真實具體的事例,詮釋了其教育法的理念——感動與愛心,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對於“失敗者”的教育,陳文權教授在書中列舉了9種方法,如果覺得9種方法太多,一下無從下手,不妨先從這三個方面去介入:

培養自覺意識,客觀審視自己

“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往往集中在前面兩個問題,給孩子讀各種關於生命起源、身體構成、自我保護等繪本圖書,而恰恰比較少地去激發孩子思考“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自己想做什麼,實現什麼價值”。

目標不明確,做事熱情自然不知道該放在哪裡了。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被人踢一腳,就走一步。我們當然不希望孩子是這樣的,否則當我們踢不動的時候,孩子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了。

特別是,有過失敗經歷的孩子,接收到的多是負面的信息,對自己的信心不足,提不起幹勁,如果這個時候,我們還要求TA做這做那,估計也是白搭。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要根據孩子的生理、心理髮展規律來設定“任務”,當孩子未能完成某項“任務”時,切忌輕易定論“孩子不行”,而是要判斷“任務”是否超越了孩子當前的能力。

前段時間,媽媽群裡在聊關於孩子的專注力,有位媽媽就很擔憂地說,自己孩子的專注力不行,每次看書、玩玩具都只能專注1-2分鐘,別的孩子就可以專注5分鐘左右,當細問她孩子的年齡時,她說自己的孩子1歲半,別的孩子5歲多。

1歲半與5歲多的孩子,本來就處於不同的成長階段,專注力自然是有差異的,按照兒童成長規律來說,1歲半的孩子能專注1-2分鐘是正常水平,這位媽媽確實是過於焦慮了,就這樣輕易給孩子貼上“專注力不行”的標籤。

當孩子不願意做或做不到時,不妨停在那裡,留個空間給孩子,也給我們自己。孩子做TA自己的事,我們就從旁觀察,教育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其實是“觀察”,耐心、細心觀察孩子,瞭解孩子後,才能“對症下藥”,幫助孩子樹立自覺意識,客觀審視自己,並立下屬於自己的目標。

“失敗者”也能成功?!看看60旬“四博士”總結出的9種方法

陳文權的《感動教育》(日語版)


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學習慾望

相信不少家長都會遇到被孩子問: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要做作業?

是啊,為什麼呢?隨著時代進步,知識資源豐富,哪些不懂的,直接上網搜索,答案就出來了,為什麼還要死記硬背那些課文、那些公式呢?以後生活上也不一定用到啊!

孩子會問這些問題,除了上面第一點提到的,他們對自己的未來規劃不夠清晰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陳文權先生也在書中加以說明了,就是老師、家長在教育時多數只是灌輸知識,不舉例說明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運用,這樣就很難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喚醒他們的求知慾了。

來看看陳教授在課堂上是怎麼做的——

他會在每堂課中間或結束時,穿插著講解當天的知識內容在實踐中如何運用,與最新科技有何聯繫,以及今後發展的可能性等等,比如,遊戲機的3D圖像、手機振鈴音樂、數字迴路的應用實例,這些都是知識的延伸

當孩子知道知識中蘊含著靈活運用的無限可能性,他們就會懷有希望和理想,從而激發他們的挑戰精神!

“失敗者”也能成功?!看看60旬“四博士”總結出的9種方法

陳文權的《寬厚大愛》


一旦確定目標,提升行動力

孩子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了,就趁熱打鐵,把目標也確定下來。當然,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阻礙,或者是自身能力不足,或者是旁人的冷嘲熱諷……

曾經失敗過的孩子,會更容易動搖目標,每當出現這種情況時,老師、父母就要成為孩子的“定心丸”和“魔廚師”。

“定心丸”,就是給予孩子信心的同時,要讓TA知道,即使TA再次失敗了,我們還是愛TA的,不責罵,不嫌棄。

“魔廚師”呢,就是在孩子啃不下一個難關的時候,我們把這個難關換一種煮法,把難關煮得適合孩子的口味,讓TA能嚥下去。

陳文權先生在《感動教育 點燃心靈》一書中,舉了個生動的例子,他班上的孩子在學習英語時遇到障礙,選擇逃避英語,這時候就相當於孩子對某種食物厭食,但是這種食物是有營養的,如果從此遠離,就太可惜了。

於是,陳先生就嘗試美味英語烹調法,在課堂上用休克療法,即在後半堂課用英語講課。學生一開始心存懷疑,到了後來還是嚥下了陳教授烹製的英語料理,甚至還感嘆道:“英語其實沒有想象的那麼恐怖。”

一旦確定目標,就不要輕言放棄,眼前的困難可能只是我們方法不對,多嘗試其他方法,總有一種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如果還是達不到,那就將目標再細分、具體化,像上樓梯一樣,一步一個腳印,人生的意義就是追求一個又一個具體的目標。

"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思貝爾斯就在其專著《什麼是教育》中做了一組形象的比喻。

我在今年初參加了一個關於社區教育的座談會,一位有著多年社區教育經驗的老師,用同樣一句話總結了教育的精髓,“教育是喚醒對方,而不是灌輸”,在說這句話時,他還用力地用手比劃著“喚醒”和“灌輸”的兩個動作,一個是由下而上,一個是由上而下,通過肢體動作,深深感受到兩種做法的截然不同。

然而,現場有老師對此提出疑問,“如果是一張白紙的孩子,可能可以通過喚醒教育,但是,有的孩子已經是有偏差,特別是有過多次失敗經歷的孩子,已經沉淪的孩子,我們說什麼都沒用,這可怎麼辦?”

是啊,這可怎麼辦?當場氣氛凝結住了,大家都陷入了沉思當中……

這位老師提起的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了分別在日本四所高校取得四個博士學位的陳文權先生。

陳文權教授於1951年出生在印尼,23歲輾轉到日本求學,在工學、醫學、藥學、教育學等領域取得傑出成就後,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真誠熱愛,傾心研究和開發學生智慧、能力和前進勇氣的教學方法,將教育學、心理學、人才學與人生哲學有機結合,獨創了“人才教育法”(被稱為“陳文權法”)

而前面提到那位老師提出的疑問,可以在陳文權先生著寫的《感動教育 點燃心靈》中找到答案。

“失敗者”也能成功?!看看60旬“四博士”總結出的9種方法


《感動教育 點燃心靈》這本書是針對被父母、教師貼上失敗者標籤,自暴自棄的孩子,特別是容易迷失方向的大孩子,有著治癒其“心理疾病”的指南作用,更廣泛地說,不單單是給孩子看,還可以是為成人如何克服許多複雜消極情緒指明道路的書籍。

書中一共10個章節,從課堂上的“角色訓練”、“動機研究”、“原則至上”……到“震撼心靈的利他”,陳教授用真實具體的事例,詮釋了其教育法的理念——感動與愛心,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對於“失敗者”的教育,陳文權教授在書中列舉了9種方法,如果覺得9種方法太多,一下無從下手,不妨先從這三個方面去介入:

培養自覺意識,客觀審視自己

“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往往集中在前面兩個問題,給孩子讀各種關於生命起源、身體構成、自我保護等繪本圖書,而恰恰比較少地去激發孩子思考“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自己想做什麼,實現什麼價值”。

目標不明確,做事熱情自然不知道該放在哪裡了。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被人踢一腳,就走一步。我們當然不希望孩子是這樣的,否則當我們踢不動的時候,孩子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了。

特別是,有過失敗經歷的孩子,接收到的多是負面的信息,對自己的信心不足,提不起幹勁,如果這個時候,我們還要求TA做這做那,估計也是白搭。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要根據孩子的生理、心理髮展規律來設定“任務”,當孩子未能完成某項“任務”時,切忌輕易定論“孩子不行”,而是要判斷“任務”是否超越了孩子當前的能力。

前段時間,媽媽群裡在聊關於孩子的專注力,有位媽媽就很擔憂地說,自己孩子的專注力不行,每次看書、玩玩具都只能專注1-2分鐘,別的孩子就可以專注5分鐘左右,當細問她孩子的年齡時,她說自己的孩子1歲半,別的孩子5歲多。

1歲半與5歲多的孩子,本來就處於不同的成長階段,專注力自然是有差異的,按照兒童成長規律來說,1歲半的孩子能專注1-2分鐘是正常水平,這位媽媽確實是過於焦慮了,就這樣輕易給孩子貼上“專注力不行”的標籤。

當孩子不願意做或做不到時,不妨停在那裡,留個空間給孩子,也給我們自己。孩子做TA自己的事,我們就從旁觀察,教育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其實是“觀察”,耐心、細心觀察孩子,瞭解孩子後,才能“對症下藥”,幫助孩子樹立自覺意識,客觀審視自己,並立下屬於自己的目標。

“失敗者”也能成功?!看看60旬“四博士”總結出的9種方法

陳文權的《感動教育》(日語版)


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學習慾望

相信不少家長都會遇到被孩子問: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要做作業?

是啊,為什麼呢?隨著時代進步,知識資源豐富,哪些不懂的,直接上網搜索,答案就出來了,為什麼還要死記硬背那些課文、那些公式呢?以後生活上也不一定用到啊!

孩子會問這些問題,除了上面第一點提到的,他們對自己的未來規劃不夠清晰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陳文權先生也在書中加以說明了,就是老師、家長在教育時多數只是灌輸知識,不舉例說明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運用,這樣就很難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喚醒他們的求知慾了。

來看看陳教授在課堂上是怎麼做的——

他會在每堂課中間或結束時,穿插著講解當天的知識內容在實踐中如何運用,與最新科技有何聯繫,以及今後發展的可能性等等,比如,遊戲機的3D圖像、手機振鈴音樂、數字迴路的應用實例,這些都是知識的延伸

當孩子知道知識中蘊含著靈活運用的無限可能性,他們就會懷有希望和理想,從而激發他們的挑戰精神!

“失敗者”也能成功?!看看60旬“四博士”總結出的9種方法

陳文權的《寬厚大愛》


一旦確定目標,提升行動力

孩子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了,就趁熱打鐵,把目標也確定下來。當然,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阻礙,或者是自身能力不足,或者是旁人的冷嘲熱諷……

曾經失敗過的孩子,會更容易動搖目標,每當出現這種情況時,老師、父母就要成為孩子的“定心丸”和“魔廚師”。

“定心丸”,就是給予孩子信心的同時,要讓TA知道,即使TA再次失敗了,我們還是愛TA的,不責罵,不嫌棄。

“魔廚師”呢,就是在孩子啃不下一個難關的時候,我們把這個難關換一種煮法,把難關煮得適合孩子的口味,讓TA能嚥下去。

陳文權先生在《感動教育 點燃心靈》一書中,舉了個生動的例子,他班上的孩子在學習英語時遇到障礙,選擇逃避英語,這時候就相當於孩子對某種食物厭食,但是這種食物是有營養的,如果從此遠離,就太可惜了。

於是,陳先生就嘗試美味英語烹調法,在課堂上用休克療法,即在後半堂課用英語講課。學生一開始心存懷疑,到了後來還是嚥下了陳教授烹製的英語料理,甚至還感嘆道:“英語其實沒有想象的那麼恐怖。”

一旦確定目標,就不要輕言放棄,眼前的困難可能只是我們方法不對,多嘗試其他方法,總有一種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如果還是達不到,那就將目標再細分、具體化,像上樓梯一樣,一步一個腳印,人生的意義就是追求一個又一個具體的目標。

“失敗者”也能成功?!看看60旬“四博士”總結出的9種方法


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成功之父呢?可以說,成功是成功之父。既體味過失敗的苦楚,也嚐到了成功的甜頭,方能往自己的目標持續前進。

在未能嚐到成功的甜頭之時,“感動與愛心”便是給予“失敗者”繼續前進的靈丹妙藥。

在陳文權教授的《感動教育 點燃心靈》中,無一事例不體現“感動與愛心”的魔力。捧讀這本書,彷彿親臨陳教授正在激勵失去幹勁、喪失自信的年輕人的“現場”,當我們理解心理問題的本質,通過心靈的溝通,才能逐步幫助“失敗者”走向成功。

"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思貝爾斯就在其專著《什麼是教育》中做了一組形象的比喻。

我在今年初參加了一個關於社區教育的座談會,一位有著多年社區教育經驗的老師,用同樣一句話總結了教育的精髓,“教育是喚醒對方,而不是灌輸”,在說這句話時,他還用力地用手比劃著“喚醒”和“灌輸”的兩個動作,一個是由下而上,一個是由上而下,通過肢體動作,深深感受到兩種做法的截然不同。

然而,現場有老師對此提出疑問,“如果是一張白紙的孩子,可能可以通過喚醒教育,但是,有的孩子已經是有偏差,特別是有過多次失敗經歷的孩子,已經沉淪的孩子,我們說什麼都沒用,這可怎麼辦?”

是啊,這可怎麼辦?當場氣氛凝結住了,大家都陷入了沉思當中……

這位老師提起的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了分別在日本四所高校取得四個博士學位的陳文權先生。

陳文權教授於1951年出生在印尼,23歲輾轉到日本求學,在工學、醫學、藥學、教育學等領域取得傑出成就後,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真誠熱愛,傾心研究和開發學生智慧、能力和前進勇氣的教學方法,將教育學、心理學、人才學與人生哲學有機結合,獨創了“人才教育法”(被稱為“陳文權法”)

而前面提到那位老師提出的疑問,可以在陳文權先生著寫的《感動教育 點燃心靈》中找到答案。

“失敗者”也能成功?!看看60旬“四博士”總結出的9種方法


《感動教育 點燃心靈》這本書是針對被父母、教師貼上失敗者標籤,自暴自棄的孩子,特別是容易迷失方向的大孩子,有著治癒其“心理疾病”的指南作用,更廣泛地說,不單單是給孩子看,還可以是為成人如何克服許多複雜消極情緒指明道路的書籍。

書中一共10個章節,從課堂上的“角色訓練”、“動機研究”、“原則至上”……到“震撼心靈的利他”,陳教授用真實具體的事例,詮釋了其教育法的理念——感動與愛心,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對於“失敗者”的教育,陳文權教授在書中列舉了9種方法,如果覺得9種方法太多,一下無從下手,不妨先從這三個方面去介入:

培養自覺意識,客觀審視自己

“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往往集中在前面兩個問題,給孩子讀各種關於生命起源、身體構成、自我保護等繪本圖書,而恰恰比較少地去激發孩子思考“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自己想做什麼,實現什麼價值”。

目標不明確,做事熱情自然不知道該放在哪裡了。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被人踢一腳,就走一步。我們當然不希望孩子是這樣的,否則當我們踢不動的時候,孩子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了。

特別是,有過失敗經歷的孩子,接收到的多是負面的信息,對自己的信心不足,提不起幹勁,如果這個時候,我們還要求TA做這做那,估計也是白搭。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要根據孩子的生理、心理髮展規律來設定“任務”,當孩子未能完成某項“任務”時,切忌輕易定論“孩子不行”,而是要判斷“任務”是否超越了孩子當前的能力。

前段時間,媽媽群裡在聊關於孩子的專注力,有位媽媽就很擔憂地說,自己孩子的專注力不行,每次看書、玩玩具都只能專注1-2分鐘,別的孩子就可以專注5分鐘左右,當細問她孩子的年齡時,她說自己的孩子1歲半,別的孩子5歲多。

1歲半與5歲多的孩子,本來就處於不同的成長階段,專注力自然是有差異的,按照兒童成長規律來說,1歲半的孩子能專注1-2分鐘是正常水平,這位媽媽確實是過於焦慮了,就這樣輕易給孩子貼上“專注力不行”的標籤。

當孩子不願意做或做不到時,不妨停在那裡,留個空間給孩子,也給我們自己。孩子做TA自己的事,我們就從旁觀察,教育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其實是“觀察”,耐心、細心觀察孩子,瞭解孩子後,才能“對症下藥”,幫助孩子樹立自覺意識,客觀審視自己,並立下屬於自己的目標。

“失敗者”也能成功?!看看60旬“四博士”總結出的9種方法

陳文權的《感動教育》(日語版)


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學習慾望

相信不少家長都會遇到被孩子問: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要做作業?

是啊,為什麼呢?隨著時代進步,知識資源豐富,哪些不懂的,直接上網搜索,答案就出來了,為什麼還要死記硬背那些課文、那些公式呢?以後生活上也不一定用到啊!

孩子會問這些問題,除了上面第一點提到的,他們對自己的未來規劃不夠清晰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陳文權先生也在書中加以說明了,就是老師、家長在教育時多數只是灌輸知識,不舉例說明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運用,這樣就很難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喚醒他們的求知慾了。

來看看陳教授在課堂上是怎麼做的——

他會在每堂課中間或結束時,穿插著講解當天的知識內容在實踐中如何運用,與最新科技有何聯繫,以及今後發展的可能性等等,比如,遊戲機的3D圖像、手機振鈴音樂、數字迴路的應用實例,這些都是知識的延伸

當孩子知道知識中蘊含著靈活運用的無限可能性,他們就會懷有希望和理想,從而激發他們的挑戰精神!

“失敗者”也能成功?!看看60旬“四博士”總結出的9種方法

陳文權的《寬厚大愛》


一旦確定目標,提升行動力

孩子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了,就趁熱打鐵,把目標也確定下來。當然,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阻礙,或者是自身能力不足,或者是旁人的冷嘲熱諷……

曾經失敗過的孩子,會更容易動搖目標,每當出現這種情況時,老師、父母就要成為孩子的“定心丸”和“魔廚師”。

“定心丸”,就是給予孩子信心的同時,要讓TA知道,即使TA再次失敗了,我們還是愛TA的,不責罵,不嫌棄。

“魔廚師”呢,就是在孩子啃不下一個難關的時候,我們把這個難關換一種煮法,把難關煮得適合孩子的口味,讓TA能嚥下去。

陳文權先生在《感動教育 點燃心靈》一書中,舉了個生動的例子,他班上的孩子在學習英語時遇到障礙,選擇逃避英語,這時候就相當於孩子對某種食物厭食,但是這種食物是有營養的,如果從此遠離,就太可惜了。

於是,陳先生就嘗試美味英語烹調法,在課堂上用休克療法,即在後半堂課用英語講課。學生一開始心存懷疑,到了後來還是嚥下了陳教授烹製的英語料理,甚至還感嘆道:“英語其實沒有想象的那麼恐怖。”

一旦確定目標,就不要輕言放棄,眼前的困難可能只是我們方法不對,多嘗試其他方法,總有一種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如果還是達不到,那就將目標再細分、具體化,像上樓梯一樣,一步一個腳印,人生的意義就是追求一個又一個具體的目標。

“失敗者”也能成功?!看看60旬“四博士”總結出的9種方法


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成功之父呢?可以說,成功是成功之父。既體味過失敗的苦楚,也嚐到了成功的甜頭,方能往自己的目標持續前進。

在未能嚐到成功的甜頭之時,“感動與愛心”便是給予“失敗者”繼續前進的靈丹妙藥。

在陳文權教授的《感動教育 點燃心靈》中,無一事例不體現“感動與愛心”的魔力。捧讀這本書,彷彿親臨陳教授正在激勵失去幹勁、喪失自信的年輕人的“現場”,當我們理解心理問題的本質,通過心靈的溝通,才能逐步幫助“失敗者”走向成功。

“失敗者”也能成功?!看看60旬“四博士”總結出的9種方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