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文明展”亮相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18件四川文物“一展芳華”

博物館 文物 考古 藝術 四川在線 2017-04-07

美國當地時間4月3日晚,中國導演陸川執導的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將來自四川的國寶大熊貓展現在美國公眾面前。在此之前的3月27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行的“秦漢文明展”上,來自中國文物界的國寶也紛紛亮相。這項由中國國家文物局和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展覽,是今年北美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中國文化藝術展,展出了中國32家文物收藏機構的164組(283件)展品。其中,來自四川的18件展品中,有10件國家一級文物。漢代畫像磚、青銅搖錢樹、青銅馬甚至黑陶罐,被認為是四川秦漢時期文物的傑出代表。

“秦漢文明展”亮相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18件四川文物“一展芳華”

透過畫像磚 捕捉鮮活漢代史

“秦漢文明展”,是中美在2004年“走向盛唐”等中國文化藝術展系列之後,又一文化交流盛事。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在全國甄選文物時,四川最著名的漢代畫像磚、搖錢樹、青銅車馬等國寶級文物,成為借展首選。擁有眾多國家一級文物的四川博物院,一口氣借出6塊東漢時期的畫像磚,其中竟然有5塊都是國家一級文物。

1000多年前磚模印了圖案,為何就變得如此珍貴?

四川省文物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漢代畫像磚堪稱中國美術發展史的里程碑。這種表面有彩繪或雕刻圖像的建築用磚,圖案豐富多彩,深刻反映了漢代的社會風情和審美風格,成為研究漢代尤其是東漢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和民俗的珍貴文物。作為漢代最富庶區域之一的四川,最近幾十年出土了大量的畫像磚,亭臺樓閣、舞樂百戲、奇珍異獸、神話典故等圖案,成為圖畫版的漢代“百科全書”。

此次四川博物院赴美展出的6塊東漢畫像磚,有民國時期收集的斧車圖案和伏羲女媧圖案,有1972年大邑安仁鎮出土的雜技舞樂和收穫弋射圖像,還有表現東漢製鹽場景的圖案以及體現道教崇拜的西王母畫像磚。川博典藏部主任彭代群說,畫像磚蘊含的豐富信息量,正是其珍貴之處。“像製鹽畫像磚,細緻刻畫了漢代井鹽生產的情況,成為研究古代鹽業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而雜技舞樂畫像磚,也折射出中國舞樂百戲藝術悠久的歷史傳統。”

歲月侵蝕,仍不掩畫像磚與生俱來的朝氣蓬勃和無拘無束的生動描摹。彭代群說,安仁鎮出土的雜技舞樂畫像磚,舞巾少女頭梳雙髻,身穿紋飾鑲邊寬口袖衣褲,雙手各執一條長巾。上身前傾,似正快步奔躍,雙臂一高一低,舞巾上下飄飛,狀如波浪,恰是張衡《觀舞賦》所寫的“香散飛巾,光流轉玉”的風采。其身後一男子則擊鼓伴奏,形象十分生動。“此女所舞當為漢代盛行的‘巾舞’。這塊畫像磚,讓我們看到了漢代百戲雜技節目,而更多的畫像磚則以泥為紙,將播種、收割、採蓮、市井、宴飲、庭院等畫面生動勾勒,讓我們得窺漢代精神世界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秦漢文明展”亮相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18件四川文物“一展芳華”

三星堆之外 搖錢樹和銅馬上的青銅文明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大立人、縱目面具,以其神祕造型吸引著公眾注目,也令四川成為中原之外又一個青銅文明的代表。此次赴美展出的東漢“西王母”陶座青銅搖錢樹和東漢銅馬,同樣展現了漢代四川傑出的青銅鑄造工藝。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體量巨大、鑄造精美的青銅搖錢樹,不時吸引著觀眾駐足觀看。廣漢文管所副所長劉軍介紹,此次赴美的搖錢樹,1983年出土於廣漢萬福鎮的一座東漢墓葬。搖錢樹通高152釐米,樹幹青銅鑄造,分節插掛數層葉片,每片葉片除了邊緣鑄有方孔圓錢之外,以西王母端坐龍虎座為主要圖案,另外騎射、舞蹈、雜劇場景也一一掛在了樹葉上。搖錢樹底座用紅陶綠釉燒製了兩個畫像磚神獸,樹梢則朱雀展翅。整座搖錢樹不僅體量巨大,更精雕細琢,給人無比神祕之感。

去過三星堆博物館的觀眾,應該記得三星堆展廳裡那株碩大的青銅搖錢樹;而綿陽何家山漢墓出土的一株漢代搖錢樹,也是綿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劉軍說,搖錢樹主要出土於中國西南地區,其中四川最多,這也是此次在四川的代表文物中選擇搖錢樹的原因。而搖錢樹也反映了四川獨特的地域背景。早在西漢時期,卓文君之父卓王孫就在臨邛因鑄鐵經營成為鉅富。《史記·貨殖列傳》載,卓王孫“即鐵山冶鑄,運籌策,傾滇蜀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獵之樂,擬於人君。”蜀地既有高超的鑄造工藝,百姓又希望能像樹一樣擁有強大生命力,更有金錢能夠如果實累累,因此便創造了這種追求富貴吉祥的產物——搖錢樹。

“秦漢文明展”亮相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18件四川文物“一展芳華”

表現四川秦漢時期傑出的青銅鑄造工藝的,還有綿陽博物館派出的東漢青銅馬。

此次赴美參展,綿陽博物館一共借出了10件文物。除了精緻小巧的幾尊漆木俑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四川迄今出土體量最大、最完整的東漢青銅馬。綿陽博物館副館長都雲昆介紹,這件1990年出土於綿陽何家山東漢崖墓的銅馬高達134釐米。銅馬昂首、豎耳、雙目圓睜、張口露齒、體態矯健,前蹄彎曲呈行走狀,無比形象生動。更有意思的是,為了突出馬的矯健身姿,牽馬武士居然只有60釐米高,只是他右臂高舉、手握馬韁、雙腳左前右後,依然極富動感。“《紐約時報》在報道這次展覽開幕時,在秦始皇兵馬俑之外,就使用了青銅馬照片,可見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視覺震撼。”

“秦漢文明展”亮相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18件四川文物“一展芳華”

小小漆木俑 折射古代四川精湛漆藝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赴美展出的18件展品中,綿陽博物館的7件西漢木胎漆馬和騎馬俑,僅為4級文物,但其栩栩如生的雕刻和光彩豔麗的漆藝,卻堪稱一絕。都雲昆透露,這批漆木俑和東漢青銅馬都是1995年出土於綿陽雙包山漢墓。從出土器物的種類繁多和罕見度而言,墓主至少應該是王以上的級別。

都雲昆介紹,綿陽雙包山漢墓距離綿陽市區12公里,分佈著密集的墓葬群,歷年發掘出土了一大批珍貴的文物。除了此次赴美參展的東漢銅馬,還有全國最高的東漢搖錢樹、最早的佛教銅造像,以及震驚世界醫學界的人體經脈漆俑。其中,西漢木胎漆馬和人體經脈漆俑都出土於雙包山漢墓二號墓葬。這個墓葬共分5室,前堂中室放漆車漆馬組合,東前室放漆馬、木牛等家畜和鐵農具,東後室放生活漆器,西前室放漆車、漆馬組合和陶器用品,西后室的漆車馬則是罕見的騎兵組合。由於出土器物具有典型的西漢早中期風格,且土了較多的漆車馬,考古人員據此推斷,墓主應當是漢武帝年間王以上的級別。

這批木胎漆俑接近100件。出土的騎馬俑頭包巾,身著緊袖短衣,雙腳做蹬立狀,出土時,還騎坐於馬背之上,製作相當精巧;而木胎漆馬則刻得相當極具運動感。只是,它們在地下塵封1000多年後出土,由於環境變化,空氣氧化、微生物侵害等原因,有的木胎漆馬錶層漆皮出現了裂隙、部分區域起泡剝落,馬蹄木胎部分槽朽。2002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中心啟動了“綿陽西漢飽水漆木器文物脫水加固保護實驗”,終於讓復活的西漢木胎漆馬,亮麗如新、神采依然。

都雲昆說,這組漆胎木俑個個肌體雄健、神采奕奕。它們反映了西漢延續秦朝時期大氣為美的審美情趣,也折射出漢代天府之國冠絕全國的精湛漆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