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鏈屬於草根,評Algorand的“墜落之路”'

比特幣 中本聰 私募 投資 巴比特 2019-08-04
"

不知不覺,市場上的公鏈已經多如牛毛了,而且,趨勢已變成了項目團隊成員履歷越來越華麗,學術大佬越來越多,其中還不乏“圖靈獎”級別的,而自稱“公鏈之王”的Algorand,就是其中最為惹眼的一個。

而Algorand從天上墜落到地上的表現,正是給了我們一個警惕信號。

我們先回顧一下Algorand的情況:

  1. 2018年2月,Algorand募集了400萬美元資金;
  2. 2018年10月25日,Algorand宣佈募集到6200萬美元資金,參與投資機構的單幣成本為0.05美元;
  3. 2019年6月21日,Algorand在第一次荷蘭拍賣活動中籌集到6000萬美元,單幣成本達到2.4美元,這使得整個項目的總體估值達到了240億美元,接近當時的以太坊。
  4. 同一天,火幣、OKEx、幣安等一線交易所幾乎在同一時間上線了Algorand,市場情緒達到了峰值。

而此後,Algorand的表現是這樣的:

"

不知不覺,市場上的公鏈已經多如牛毛了,而且,趨勢已變成了項目團隊成員履歷越來越華麗,學術大佬越來越多,其中還不乏“圖靈獎”級別的,而自稱“公鏈之王”的Algorand,就是其中最為惹眼的一個。

而Algorand從天上墜落到地上的表現,正是給了我們一個警惕信號。

我們先回顧一下Algorand的情況:

  1. 2018年2月,Algorand募集了400萬美元資金;
  2. 2018年10月25日,Algorand宣佈募集到6200萬美元資金,參與投資機構的單幣成本為0.05美元;
  3. 2019年6月21日,Algorand在第一次荷蘭拍賣活動中籌集到6000萬美元,單幣成本達到2.4美元,這使得整個項目的總體估值達到了240億美元,接近當時的以太坊。
  4. 同一天,火幣、OKEx、幣安等一線交易所幾乎在同一時間上線了Algorand,市場情緒達到了峰值。

而此後,Algorand的表現是這樣的:

公鏈屬於草根,評Algorand的“墜落之路”

典型的開盤即巔峰式曲線

而就在昨天,Algorand宣佈大改token釋放規則,儼然遇到了很大的麻煩。

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保證一年後回購90%”承諾的阿拉貢,一路跌成了“二狗”?

其實,說到底也沒啥特別的原因,事實就是市場對“二狗”的預期太高了,其最高240億美元的估值猶如空中閣樓,因此,參與私募的節點們每天拿到幣的第一件事就是砸盤,大量0.05美元甚至更低成本的“二狗”幣在不斷地流向二級市場,而目前的走勢,就是一個迴歸理性估值的過程,至於合理估值是多少,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

也就是說,Algorand項目方最大的問題,就是對自己的項目估值太高了,從其設置的1美元以下回購比例降低的規則就可見一斑。

草根出生的比特幣和以太坊是如何成功的?

相比Algorand的高調,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出生就低調多了,中本聰最初是一個誰也不知曉的存在,其沒有融資,也沒有“圖靈獎”的榮譽,中本聰寫完自己的白皮書後,親自編寫項目代碼,並和社區的人互動。此後,比特幣從最初的一文不值,伴隨接受者數量的增多而逐漸成長,到如今市值接近2000億美元,這是一個總體向上的曲線式增長過程。

"

不知不覺,市場上的公鏈已經多如牛毛了,而且,趨勢已變成了項目團隊成員履歷越來越華麗,學術大佬越來越多,其中還不乏“圖靈獎”級別的,而自稱“公鏈之王”的Algorand,就是其中最為惹眼的一個。

而Algorand從天上墜落到地上的表現,正是給了我們一個警惕信號。

我們先回顧一下Algorand的情況:

  1. 2018年2月,Algorand募集了400萬美元資金;
  2. 2018年10月25日,Algorand宣佈募集到6200萬美元資金,參與投資機構的單幣成本為0.05美元;
  3. 2019年6月21日,Algorand在第一次荷蘭拍賣活動中籌集到6000萬美元,單幣成本達到2.4美元,這使得整個項目的總體估值達到了240億美元,接近當時的以太坊。
  4. 同一天,火幣、OKEx、幣安等一線交易所幾乎在同一時間上線了Algorand,市場情緒達到了峰值。

而此後,Algorand的表現是這樣的:

公鏈屬於草根,評Algorand的“墜落之路”

典型的開盤即巔峰式曲線

而就在昨天,Algorand宣佈大改token釋放規則,儼然遇到了很大的麻煩。

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保證一年後回購90%”承諾的阿拉貢,一路跌成了“二狗”?

其實,說到底也沒啥特別的原因,事實就是市場對“二狗”的預期太高了,其最高240億美元的估值猶如空中閣樓,因此,參與私募的節點們每天拿到幣的第一件事就是砸盤,大量0.05美元甚至更低成本的“二狗”幣在不斷地流向二級市場,而目前的走勢,就是一個迴歸理性估值的過程,至於合理估值是多少,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

也就是說,Algorand項目方最大的問題,就是對自己的項目估值太高了,從其設置的1美元以下回購比例降低的規則就可見一斑。

草根出生的比特幣和以太坊是如何成功的?

相比Algorand的高調,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出生就低調多了,中本聰最初是一個誰也不知曉的存在,其沒有融資,也沒有“圖靈獎”的榮譽,中本聰寫完自己的白皮書後,親自編寫項目代碼,並和社區的人互動。此後,比特幣從最初的一文不值,伴隨接受者數量的增多而逐漸成長,到如今市值接近2000億美元,這是一個總體向上的曲線式增長過程。

公鏈屬於草根,評Algorand的“墜落之路”

(比特幣的市場表現)

類似的,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也是草根出生,其不僅參與撰寫白皮書,他也同樣會參與代碼的編寫及和社區開發者的互動,而且以太坊當時的融資,在目前看來顯得特別良心了,而且它是一個非常公平的模式。

"

不知不覺,市場上的公鏈已經多如牛毛了,而且,趨勢已變成了項目團隊成員履歷越來越華麗,學術大佬越來越多,其中還不乏“圖靈獎”級別的,而自稱“公鏈之王”的Algorand,就是其中最為惹眼的一個。

而Algorand從天上墜落到地上的表現,正是給了我們一個警惕信號。

我們先回顧一下Algorand的情況:

  1. 2018年2月,Algorand募集了400萬美元資金;
  2. 2018年10月25日,Algorand宣佈募集到6200萬美元資金,參與投資機構的單幣成本為0.05美元;
  3. 2019年6月21日,Algorand在第一次荷蘭拍賣活動中籌集到6000萬美元,單幣成本達到2.4美元,這使得整個項目的總體估值達到了240億美元,接近當時的以太坊。
  4. 同一天,火幣、OKEx、幣安等一線交易所幾乎在同一時間上線了Algorand,市場情緒達到了峰值。

而此後,Algorand的表現是這樣的:

公鏈屬於草根,評Algorand的“墜落之路”

典型的開盤即巔峰式曲線

而就在昨天,Algorand宣佈大改token釋放規則,儼然遇到了很大的麻煩。

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保證一年後回購90%”承諾的阿拉貢,一路跌成了“二狗”?

其實,說到底也沒啥特別的原因,事實就是市場對“二狗”的預期太高了,其最高240億美元的估值猶如空中閣樓,因此,參與私募的節點們每天拿到幣的第一件事就是砸盤,大量0.05美元甚至更低成本的“二狗”幣在不斷地流向二級市場,而目前的走勢,就是一個迴歸理性估值的過程,至於合理估值是多少,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

也就是說,Algorand項目方最大的問題,就是對自己的項目估值太高了,從其設置的1美元以下回購比例降低的規則就可見一斑。

草根出生的比特幣和以太坊是如何成功的?

相比Algorand的高調,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出生就低調多了,中本聰最初是一個誰也不知曉的存在,其沒有融資,也沒有“圖靈獎”的榮譽,中本聰寫完自己的白皮書後,親自編寫項目代碼,並和社區的人互動。此後,比特幣從最初的一文不值,伴隨接受者數量的增多而逐漸成長,到如今市值接近2000億美元,這是一個總體向上的曲線式增長過程。

公鏈屬於草根,評Algorand的“墜落之路”

(比特幣的市場表現)

類似的,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也是草根出生,其不僅參與撰寫白皮書,他也同樣會參與代碼的編寫及和社區開發者的互動,而且以太坊當時的融資,在目前看來顯得特別良心了,而且它是一個非常公平的模式。

公鏈屬於草根,評Algorand的“墜落之路”

(以太坊的市場表現)

這是比較健康的發展之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

而Algorand則是採取了一條完全相反的道路:高調、高預期、高估值。

高調是錯的嗎?

那麼,我們可以認為Algorand選的高調路線就是錯的嗎?

在判斷之前,我們先來分析一下,Algorand為什麼要高調,高調有什麼好處,以及其壞處。

好處:

  1. 能夠讓Algorand迅速抓住大量潛在用戶的眼球;
  2. 能夠融到更多的資金;
  3. 能夠第一時間上線大量交易所;
  4. 能夠吸引來一批“向錢看”的人才;

壞處:

  1. 被高調吸引的散戶被割傷,無力去宣傳該項目,也就沒有新用戶的加入;
  2. 收割了散戶的機構,在市場回暖之前,也無臉去繼續宣傳該項目;
  3. 資金太多,容易改變原先做項目的初衷;

通過以上綜合考慮,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高調對Algorand是偏向不利的,但這並不是說Algorand會一路歸零,至少從目前看,其代碼庫有在頻繁維護,其華麗的團隊也有一定的價值。

只是,高調便意味著大量的種子用戶會被傷害,我們把用戶比作水,項目比作舟,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不知不覺,市場上的公鏈已經多如牛毛了,而且,趨勢已變成了項目團隊成員履歷越來越華麗,學術大佬越來越多,其中還不乏“圖靈獎”級別的,而自稱“公鏈之王”的Algorand,就是其中最為惹眼的一個。

而Algorand從天上墜落到地上的表現,正是給了我們一個警惕信號。

我們先回顧一下Algorand的情況:

  1. 2018年2月,Algorand募集了400萬美元資金;
  2. 2018年10月25日,Algorand宣佈募集到6200萬美元資金,參與投資機構的單幣成本為0.05美元;
  3. 2019年6月21日,Algorand在第一次荷蘭拍賣活動中籌集到6000萬美元,單幣成本達到2.4美元,這使得整個項目的總體估值達到了240億美元,接近當時的以太坊。
  4. 同一天,火幣、OKEx、幣安等一線交易所幾乎在同一時間上線了Algorand,市場情緒達到了峰值。

而此後,Algorand的表現是這樣的:

公鏈屬於草根,評Algorand的“墜落之路”

典型的開盤即巔峰式曲線

而就在昨天,Algorand宣佈大改token釋放規則,儼然遇到了很大的麻煩。

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保證一年後回購90%”承諾的阿拉貢,一路跌成了“二狗”?

其實,說到底也沒啥特別的原因,事實就是市場對“二狗”的預期太高了,其最高240億美元的估值猶如空中閣樓,因此,參與私募的節點們每天拿到幣的第一件事就是砸盤,大量0.05美元甚至更低成本的“二狗”幣在不斷地流向二級市場,而目前的走勢,就是一個迴歸理性估值的過程,至於合理估值是多少,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

也就是說,Algorand項目方最大的問題,就是對自己的項目估值太高了,從其設置的1美元以下回購比例降低的規則就可見一斑。

草根出生的比特幣和以太坊是如何成功的?

相比Algorand的高調,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出生就低調多了,中本聰最初是一個誰也不知曉的存在,其沒有融資,也沒有“圖靈獎”的榮譽,中本聰寫完自己的白皮書後,親自編寫項目代碼,並和社區的人互動。此後,比特幣從最初的一文不值,伴隨接受者數量的增多而逐漸成長,到如今市值接近2000億美元,這是一個總體向上的曲線式增長過程。

公鏈屬於草根,評Algorand的“墜落之路”

(比特幣的市場表現)

類似的,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也是草根出生,其不僅參與撰寫白皮書,他也同樣會參與代碼的編寫及和社區開發者的互動,而且以太坊當時的融資,在目前看來顯得特別良心了,而且它是一個非常公平的模式。

公鏈屬於草根,評Algorand的“墜落之路”

(以太坊的市場表現)

這是比較健康的發展之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

而Algorand則是採取了一條完全相反的道路:高調、高預期、高估值。

高調是錯的嗎?

那麼,我們可以認為Algorand選的高調路線就是錯的嗎?

在判斷之前,我們先來分析一下,Algorand為什麼要高調,高調有什麼好處,以及其壞處。

好處:

  1. 能夠讓Algorand迅速抓住大量潛在用戶的眼球;
  2. 能夠融到更多的資金;
  3. 能夠第一時間上線大量交易所;
  4. 能夠吸引來一批“向錢看”的人才;

壞處:

  1. 被高調吸引的散戶被割傷,無力去宣傳該項目,也就沒有新用戶的加入;
  2. 收割了散戶的機構,在市場回暖之前,也無臉去繼續宣傳該項目;
  3. 資金太多,容易改變原先做項目的初衷;

通過以上綜合考慮,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高調對Algorand是偏向不利的,但這並不是說Algorand會一路歸零,至少從目前看,其代碼庫有在頻繁維護,其華麗的團隊也有一定的價值。

只是,高調便意味著大量的種子用戶會被傷害,我們把用戶比作水,項目比作舟,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公鏈屬於草根,評Algorand的“墜落之路”

(圖片來自pexels.com)

所以,警惕出生便高調、高估值的公鏈項目吧!

通過比特幣、以太坊以及Algorand的例子,我們不難發現,公鏈是屬於草根的,那些大量知名成員的項目,要麼估值過高,要麼就是機構和散戶成本差距過大,而這樣的項目,可能會有短期搶眼的表現,但長期來看,似乎都會漸漸被人們所遺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