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濱州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連營悼念張士平:輝煌的業績 崇高的情懷

輝煌的業績 崇高的情懷

劉連營

士平同志病逝幾天來,我腦海裡充滿了幾十年來與他交往併成為好友的往事。反覆翻看他生前的視頻、照片,想起他彌留之際我去探望時,看到這個頂天立地的巨人輾轉病榻,總是禁不住悲情激洩、淚水漣漣!我兩歲多的小孫女驚訝不解:“爺爺,你怎麼老是哭啊?”朋友圈裡也有說:“非親非故,你這麼放不下,這是矯情!”其實,我自詡是個硬漢子,我的淚水從不輕易奔湧!但與士平同志特殊的交往、特殊的知心、特殊的感情,或許常人難以理解。

三十多年前,我和士平同志就成了同行。那時,紡織行業激盪著改革開放的大潮,紡織國企成了計劃經濟最早的“棄兒”。習慣了國家統購包銷制度的企業,一夜之間被硬性推向原料、資金、產品“三不管”的窘境後,很多企業陷入了產品積壓、生產停頓、企業虧損、員工發不出工資的困局。也就在這時,我知道了濱州還有個屬於供銷社系統、搞油棉加工出身、產品質量好、價格靈活、效益很好的魏橋棉紡織廠。也結識了以嚴管治企著稱、但開口閉口“我是外行,是個泥腿子,全憑向老大哥企業學習”的張士平廠長。此後數年,我們在分享魏橋紡織的企業管理經驗的同時,一起探尋企業發展路徑,一起闖蕩禁錮的外貿陣地,一同組建齊魯紡織印染集團、衝擊上市融資的門檻……

1998年,全國紡織開展了大規模的“砸錠”風暴,意圖通過壓減紡織生產規模扭轉嚴峻的行業鉅虧局面。地區領導決定以濱印集團重組兩大國有紡織廠模式,設立了紡織印染集團,但由於在對被重組企業債務、資產、人員安置方面的意見不一致,重組進程步履艱難。為尋突破和解脫,我找到士平同志分析重組利弊,並建議由魏橋以購併方式接手重組。沒想到,他當即明確地表示認可並提出了框架運作方案。臨近年末,地區領導接受了我們的建議,確定魏橋紡織集團承債式併購濱州一棉。對於當時最為棘手的員工安置方式問題,士平同志以獨到的目光分析說:“ 這些老國企員工技術熟練但技能單一,他們最怕下崗失業、生活無著。只要管理方式得當、調動好他們的積極性,必定是企業寶貴的財富。”令人驚訝的是併購半年後,這個曾連年虧損、資不抵債的企業居然扭虧為盈,那些被視為“包袱”的員工也成為了魏橋紡織生產骨幹。我向時任濱州魏橋紡織總經理的“少帥”張波詢問奧妙,他羞澀地告訴我:“父親告訴我,企業管理沒什麼奧祕,就是嚴字當頭、執行制度堅決始終!”

2011年,大項目投資帶動問題成為北海新區發展的難點。我去鄒平找士平同志談了半天,動員他率先投資、建設北海鋁電高新產業園,帶動港口、鐵路和製造業發展。我們從投資要素趨緊的宏觀環境,談到鋁電產業升級延伸的戰略趨勢;從北海投資環境和佈局條件,談到集團的產業集聚到轉型升級;從當前的環境承載力到區域持續發展後勁……越談越投機、認識很一致。他果斷地說,如果市委市政府需要,集團願意到北海“做第一個吃螃蟹的投資人”。 我迅速彙報他的投資思路,市委主要領導激動地說:“士平同志在關鍵的時刻表現出了優秀企業家的全局意識和為區域造福情懷,有魏橋創業帶動,我們北海新區發展的藍圖就要重新繪製了!請轉告士平同志,市委市政府毫無保留的支持他、全市人民感謝他!”緊接著,一場荒灘鹽池上建工廠、一年投資過百億的投資決戰開始了!從此,荒蕪上千年的渤海西南岸聳立起了現代化的企業,貧瘠的北海呈現出了魏橋員工創業的身影!

去年,我看到了患重疾的士平同志寒風中視察北海產業園的報道,耳邊回想著他當年鏗鏘的表態:“投資北海可能有很大風險,但這是魏橋創業人的抉擇,是集團做出的具有歷史意義的決策,我們一定會成功!”

外界評論說,士平董事長行事低調,不善於炒作、宣傳,是個隱形富豪。前幾年,我帶著本地媒體一個記者去採訪士平同志,談到魏橋創業集團和他個人在富豪榜上的名次問題時,他發自肺腑地說:“我始終認為魏橋創業集團是國家的、社會的,只不過是一些資產記在了我的名下而已,壓根就沒把這些資產當作自己的財富。把創業和奉獻留給自己,把財富和美好留給社會,這才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胸懷,這才是我個人的追求!”確實,他一生奮鬥不止、鞠躬盡瘁,用企業發展的輝煌事實證明了他的卓越。他勇爭第一、不屈不撓,用紡織、鋁電兩大產業全球領先的業績詮釋著他的非凡!如今,敬愛的士平同志走了,但他把改革開放時代中國最偉大企業家的形象和精神留給了大地、留在了千萬人的心中!

(作者系原濱州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