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先秦歷史文化研究又出新成果 齊國初建始於濱

李象潤:齊國初建始於濱州

2014年12月18日,中國地域文化研討會在北京召開,袁行霈、王蒙等全國百餘名學者齊聚北京共商“中國地域文化的現狀與未來”的史綱大略。《濱州區域文化通覽》編委會作為唯一的地級市單位應邀參加,濱州市文聯主席、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祕書長李象潤代表濱州參會,並做重點發言。

在會上,李象潤全面介紹了濱州通覽工作的創新曆程,並闡發了近年來濱州歷史文化研究的學術新見,如研究整理出“齊國初建始於濱”“秦國嬴姓發於濱”等有關東夷文化、薄姑文化、九河文化、黃三角文化研究的重大成果。在發言中,李象潤重點闡發了“齊國初建始於濱州”的理論建樹,這是在他繼2014年11月29日,在山東闖關東研究會提出“秦始皇祖籍山東濱州說”新論之後,又一重要的先秦歷史文化研究成果的闡發。文/ 本報記者 王曉霜 郗運紅

》姜太公受封薄姑地,齊國初建原於濱州

“齊國是周朝的諸侯國之一,首封的君主是姜太公。自1964-1988年的考古發現證明,臨淄建城只有600年左右的歷史,那麼前240年在哪裡?即齊國初建在哪裡史說迷離。近十幾年來,我們通過對我國先秦歷史和濱州遠古地理文化的研究和考證發現,澄清了姜太公建立齊國是從古代濱州啟始的歷史真相。”李象潤說,齊國出現於西周初年,封諸侯建藩衛是西周王朝初建的基本政治制度。周武王為獎賞功臣和宗室而封姜太公因於蒲姑(薄姑)的“營丘”地而封建齊國,一統東夷地區。所以,後來被稱為“春秋五霸”之首和“戰國七雄”之一,有“泱泱大國之風”的齊國最初因襲發跡於濱州薄姑國的地望。當時的領土比現在的濱州市地域還要開闊一些。《左傳·僖公四年》記載的管仲話:“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徵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南至穆陵,北至無棣,都是嬴(營)地。但中心地帶遠古“勃齊”,便是現在的濱州地域。

李象潤介紹,姜太公是西周王朝外戚的一號功臣,是周文王之盟師,是周武王的岳父和尚父。歷史文獻記載這位顯赫人物的稱呼許多,如姜子牙、姜尚、太公、太公望、呂尚、呂望等等。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姜子牙是周武王時期首封太公的:“於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首封。封尚父於營丘,曰齊。”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在《大東小東說》中考證出,周武王首封太公應是在山西霍太山宛西大呂一帶,故姜太公又稱呂望公。傅斯年說, “齊者,濟也,濟水之域也,其先有濟,其裔在春秋為風姓。而營丘又在濟水之東,武王之世,殷未大定,能越之而就國乎?尚父侯伋兩世歷為周輔,能遠就國於如此之東國乎?綜合經傳所記,則知太公封邑本在呂也”。所以三年之後,成王東征勝利佔領了薄姑之地域,才逐步移封齊水齊地,即“薄姑國”的地望,才真正開始了姜尚呂伋父子建立大齊國的歷史進程。《左傳》昭公九年:“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肅慎燕亳,吾北土也。”這裡武王的話,只是戰略號召的願景,因當時周人的勢力尚不能到達薄姑之東方。《齊世家》做“蒲姑”。》古濱州之於大齊國,就像陝甘寧之於新中國

“古濱州長期是齊國‘坐大’‘稱雄’的戰略後方和宗廟發跡之地。古濱州對於大齊國,就像是新中國定都北京之前的準都‘陝甘寧’和‘西柏坡。”李象潤介紹,商湯建都十三遷,周初太公率兵只能由濟水而來,佔濱州“營丘”初建國都,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過程。”2010年2月份,清華大學的李學勤教授告訴李象潤,陳莊遺址的考古新發現中證明了姜太公建國“走濟水”這一觀點的正確性,“因為陳莊遺址早於臨淄許多年,並發現了重要的遠古祭臺,是西周初年的重要的城建遺址,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李象潤說。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成王東征消滅薄姑以後,西周統治者留給後世的文獻多是對歷史歪曲的記載。再加上殷周之際存世之文獻極少,又多是後代史家所著述,所以時空錯位錯時,在所難免。“從司馬遷著《史記》到班固寫《漢書》都沒有搞清楚,到近代史林學者求證‘營丘’只是一個單純的地理名詞,錯到臨淄周邊緣木求魚而已。”李象潤說,而真正“營丘”之地,卻在濱州大地長期被埋沒了。》古代駐軍均選高臺地,“營丘”即為姜太公駐軍的“軍團部”

李象潤說,按照北京大學蘇秉琦先生的學術觀點,在商周遠古時期古文化、古城、古國都是一個概念,那時天下萬國,在山東的版圖上就有幾百個小國。齊國初建從古河濱地區,即現濱州市地望開始,經過200多年的努力才逐步統一了山東半島的主要區域。“營丘”的概念,一是因薄姑國嬴(營)姓,古文字“嬴”通“營”, “營丘”即嬴地域的高臺丘陵之地,是指適於建城和屯兵的重鎮,薄姑建城即在“營丘”也。再就是在西周存世金文中,姜太公因能征善戰軍內率兵尊稱為“熒(滎)公”,“熒”與“營”(嬴)同音。故金文資料中,“熒、榮(滎、營)公”就是指姜太公,也再次證明周初時榮與營通用,“營”(榮)是姜太公軍事集團的代稱和族徽符號。“所以,‘營丘’便是姜太公等這個軍事集團首腦機關的駐地稱謂,是個流動‘軍團部’的軍事概念,”李象潤表示,姜太公率領這支野戰部隊為建立西周王朝,從齊水上中游到入海處一路征戰下來,最後的地點應是古齊水入海處薄姑建立大齊國,建都城之基正是薄姑“營丘”之地。

李象潤說,姜太公率大軍從齊水上游的宛西與大呂班師東移,逐步發展到下游的薄姑地區,在進軍過程中必然是不斷選擇丘陵高臺宿營駐軍,一路便有許多“營丘”之地。而濱州薄姑城,只是最後一個重要的“營丘”而已。而姜太公的“軍團部”又與之古音相近,如此看來,“營丘”即與姜太公的駐軍的“軍團部”一致了,但因為司馬遷著《史記》有訛錯,後人只能臆說如雲南轅北轍了。李象潤說:“營(嬴)丘”的意義,完全可以理解和解釋為“營地之丘”的學術概念,就是一個古代適於建城駐軍的高陵之地。李象潤和他的團隊在最近幾年為研究“營丘”問題,專門考察了從古濟水以南的鄒平、博興,到濟水以北的濱縣、惠民、陽信、無棣、沾化等多個老縣城的十字街和老縣衙,發現都建在高臺丘陵之上,比周圍要高出二至五米以上,如濱縣的老縣城十字街即臥佛臺遺址,惠民縣城的十字街都昭然高出四周三至五米。姜太公為建功西周王朝和姜齊諸侯大國的締造,率領的是一個軍事氏族部落,是一支能征善戰的野戰軍團,這個野戰軍團必須有首腦中心——“軍團部”(營丘),又是根據戰爭的需要經常運動和轉移的,在當時戰爭的情況下,根據戰事的進退需要隨時安營紮寨,從齊水上游的宛西大呂到下游的齊水薄姑一路走來,又必然是不斷選擇丘陵高臺宿營駐軍。李象潤認為,西周初年齊國始建,由於齊水齊地經濟文化商代民俗之強大,所以太公只能“因其俗、簡其禮”。國號稱“齊國”,以順民意,但“營丘”的氏族徽號卻從河南大呂帶到了齊水齊地薄姑城為都城。》齊國首都建制,先因蒲姑國,後治臨淄城李象潤介紹,從西周以降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的840年曆史間,臨淄作為齊都只有600年左右的歷史,齊國初建的地方在那裡?“歷史研究和考證昭示,齊國之初只能建於古代濱州,不可能到淄水和萊水以的東昌濰地區和膠東地區安營紮寨,那一帶當時屬於強大的萊國地區和紀國地域。”

“濱州大地,是齊文化和齊國起始的搖籃方舟。”李象潤說,姜太公立國的地盤是位於古濟水的薄姑國,周齊國前七世從戰爭到穩定建國的近240年間曾二徒其都,即:營丘(古濱城)——蒲姑城(博昌邑)——臨菑城(今臨淄)。齊國初立的基礎是薄姑國,這裡是齊國曆史的發祥之地。薄姑氏族主要活動區域在泰山以北至勃海岸邊一帶,其活動範圍因時有大有小,多有變化,但其中心區域在古齊(濟水、大清河,即今黃河)水入海處。薄姑氏族,嬴姓,“嬴”與“營”上古為通假字,即薄姑“嬴地”又稱“營地”或“營州”。《漢書·地理志》中也曾這樣描述:“呂尚封於齊郡薄姑。”薄姑又稱“薄丘”,在這裡,李象潤認為齊封“薄姑城”和齊都“營(嬴)丘”近似等於一個地理概念。在先秦,“丘”“阜”“虛”“陵”“臺”都是指適合建城和駐軍的風水高地。周成王滅薄姑,以封師太公,太公立國“營丘”之地,只能薄姑故都,《爾雅·釋地》:“齊曰營州”。《地理書》曰:“呂尚封於齊郡薄姑。”主要是現濱州市城區南北一帶,絕不可能是南遷遙遠的二百里以外的臨菑城。臨菑建都,只能是齊七世獻公以後,隨著齊國的強盛要經略膠東半島,南遷臨淄建新城就是歷史的必然了。關於薄姑方國氏族的歷史,《左傳》昭公二十年,齊相晏子在博昌千乘城遄臺對齊景公介紹薄姑故地曰:“昔爽鳩氏始居此地,季萴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後太公因之。”今博興縣博物館紀錄此事字跡模糊的《齊景公與晏子飲酒處》古碑尚存。講的是在一次對飲中,晏子為齊景公細數古河濟地區即現濱州的淵源,說:“少昊之世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萴氏,湯時有逢公伯陵,殷末有薄姑氏,皆為諸侯,國此地。”《地理書》曰:呂尚封於齊郡薄姑。薄姑故城在臨淄縣西北五十里,近濟水。”《山東通志》卷九《古蹟志》“博興縣”下“蒲姑城”雲:“在縣東南十五里柳橋社。一作薄姑,又作姑棼。”薄姑都城在博興之說得到許多歷史文獻的認同。但考古發現,則多在今黃河以北和小清河流域出現,更說明古“勃齊”“薄姑”是一個廣大的歷史文化區域,比文獻記載的要寬泛的多。據《史記》記載,先秦齊國的地域特點是“滷溼之地”“有魚鹽之利”,靠近勃海,土地略帶鹽鹼,這與上古濱州的地貌地理是吻合的。根據李象潤多年的研究,已經發現的商周甲骨文中“齊”只是作為地名,並多是記載軍隊駐紮於此地。《甲骨文字集釋》中,共有七處“齊”字。有五處明確記載“齊”是地名。“這些記載應該是說,商王的遠征部隊到達齊地的甲骨文記載了,上下數千年曆歷如新。但這些珍貴的甲骨文資料,司馬遷和班固是沒有看到的。”相關鏈接:

》從“勃齊”之雄稱,看古“齊”(濱州)的地域廣闊

遠古時期,即姜太公始封之前,齊的地理內涵究竟是什麼?《爾雅·釋地》說:“齊,齊也。地在勃海之南,勃齊之中也。”《爾雅》本身就是古代最著名的權威性訓詁典籍,甚至是至今唯一傳世的先秦訓詁典籍。而它又極可能是戰國時期齊國人的學術著作,對於齊的地理解釋自然應該是更具有正確性。作為解釋對象的“齊”即齊國,不管是戰國之“齊”,還是更早一些的西周之“齊”,其地域之廣大可見一斑矣。

勃,字原意思是喻小孩子降生時生機勃勃的姿態。根據“地在渤海之南,勃齊之中”的說法,可以推斷,“勃齊”之“勃”既然與今“渤海”相對應的,應該是與“渤海”的含義相同。李象潤說,黃河入海的廣闊海域稱勃海,古濱州稱蒲臺,南有博興縣,黃河以北縣區多有薄姑冢和薄姑廟遺址,這些都是商周“薄姑國”歷史的印記和影響。勃齊對舉成為詞組,顯然,“齊”是可以與“勃”對稱的一片巨大的地理空間。由此推斷,“勃齊”之“齊”自當是“勃海”以西南的一片廣大地域。李象潤認為,濟水源於濟源,注流入渤海。渤海以西則正是濟水流域。從古文字學來看,“齊”是本字,“濟”是後起的,最早的河水命名並無“氵”,如古齊地域的淄水、澠水,在《晏子春秋》中還都被寫作“菑”、“黽”,到戰國之後才演變成為“淄”、“澠”。“無疑,齊是濟的原字。齊的本意就是代表濟水流域。這樣一來,‘齊’名字與地理位置才完全吻合《爾雅》齊地在勃海之南,勃齊之中的解釋。”李象潤表示,也只這樣解釋,才能與商代甲骨文中‘齊’地是一個地域,亦即薄姑方國的意義。由此可知,齊國之“齊”是從古濱州的“濟水”得名的。“作為地名的‘勃’‘齊’,‘勃’後演變為‘渤’,也為‘齊’演變為‘濟’提供了鮮明有力的學術證據。”》從古字形分析,看“齊”字的原始本義

從字形分析,在甲骨文、金文中,齊的上面或是三個菱形似箭簇,原始意義與古“泉”的字形和形象一致,或作圓形、或作菱形,這就是三個簡縮的泉字水紋,皆為流水之型。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齊’的遠早字形三個圓形符的排列不同一般的中間高,兩邊低。而是中間低,兩邊高。此外,在甲骨篆字和金文中,還有的齊字形是在下面加了兩橫,這才演變成了後來的繁體字‘齊’。”李象潤說,甲骨文中動態的流水是豎形的,靜態和緩慢的水字就是略帶彎曲的三橫,濟水流域為平原,符合水流緩慢的特徵,水的上面有了三條源泉的形象,省去一橫,剩下兩橫,正與表示河流的“水”的字形保持了一致性。河海流水是人類文明的搖籃,華夏文明的搖籃是所謂“四瀆”江、河、淮、濟。也就是說,“齊(濟)水”之“齊”在華夏文明早期,是最為重要的地理名稱。顯然“齊水”之“齊”是具體形象的名物詞。所以,最早的“齊”字是因“齊水”流動而創造的,“齊”字的本義應該是“齊水”的流紋,其它的解釋皆是訛誤之語。依據近現代出土甲骨文的資料,從造字的“六書”規律分析,“齊”字本義即為“齊水”,齊水地望便是“齊國”之根的遠古濱州地域。橫向考察,和姜太公封齊同時,先後建國或商代尚存的魯、萊、紀、莒、燕、韓、趙、魏、衛、晉、秦、楚等西周封國,都是因山、因水或古地名而建國稱國號的。唯獨“齊”之來源,由於初始建於齊水濱州240年,強盛後南遷於臨淄建城600年發達於諸侯,故漢初史家絕唱的司馬遷也語焉不詳,即讓後代史林一誤傳訛數千年,這正是古代歷史學家認識的侷限性造成的。總之,西周齊國之前,“齊”即“濟水”,西周封齊國的封地領域為“泰山以北”的濟水流域。召康公對於齊地域範圍的大致描述:“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正與古代“四瀆”之一的濟水流域輪廓吻合,即古濱州“勃齊”之地,該稱謂到《爾雅》成書之時尚為眾人熟知。從齊的字形分析和甲骨文字顯示的有關資料以及《山海經》等相關的文獻佐證,齊國的命名是源於“四瀆”之一的濟(齊)水,古證姜齊建國初始於濱州。其實從遠古歷史文獻的研究來看,姜太公受封建國以前,古河濟地區即為姜姓統治集團長期所長期經營,並早有齊水、齊地、齊國、齊州、齊名。逢振鎬先生在《山東古國與姓氏》中說:“商代齊國,炎帝后姜姓國。地在營丘,營丘曰齊,原是北齊逄伯陵故國。姜太公復封,國號仍曰齊。”由此可知,西周的姜太公因薄姑國封建的“齊國”。其實不是新建,而應是西周齊國的復齊,猶如上世紀猶太復國主義,建立的以色列國。再說,姜太公年輕的時候就生活歷練在古河濟一帶,他釣魚的初始之地便是在濱城通向沾化入海的古姜河之畔的海曲之地,現在沾化區的古釣魚臺遺址尚存,其後裔長期居住的季姜堂、呂望莊、薛橋、子牙莊等許多村落尚在猶存,歷史脈絡清晰可見。》從濟水的流域範圍,看“齊”的地域廣博

《爾雅·釋水》:“天下大水四,謂之四瀆,江、河、淮、濟是也。”關於“濟水”,古人多認為古代濟水有三段水流組成。《山海經》:“濟水出其山東南邱。”也就是發源於河南王屋山的允水——所謂濟源為第一段。《尚書·禹貢》:“導允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熒)。”黃河以南的滎水,源頭與黃河相連,注入鉅野澤,是第二段。《山海經》:濟水“絕鉅野,注勃海。入齊琅槐東北也。”

李象潤表示,“勃齊”,東含勃海南岸半島地區,西至鉅野澤以東,涵蓋了今山東省西南和北部的廣大地域,“勃齊”的中心地帶就是周代封國之“齊”,這樣在地理上才可以與“齊在勃齊之中”吻合,也是唯一能夠講得通的。無棣在今濱州的北部,標誌著當時濟水與古黃河的分界,顯然“東至於海……北至於無棣”這四句話就是對於當時號稱“四瀆”之一的濟水流域的大致輪廓地理定位的表述。“這話又是轉述太公首封時召康公的宣告語,顯然這與封“齊國”名稱才是完全吻合的。周人尚禮,講求名正言順。太公封齊,實至名歸,正見於此。”

李象潤:齊國初建始於濱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