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畢節試驗區30年奮鬥拔窮根

《光明日報》:畢節試驗區30年奮鬥拔窮根《光明日報》:畢節試驗區30年奮鬥拔窮根

烏蒙山區的畢節,曾經以“窮”聞名全國。窮到什麼程度?1985年一份反映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海雀村的材料觸目驚心:“三個村民組,11戶農家,家家斷炊。”土地瘠薄、人口過多、生態脆弱,畢節的窮是千百年積累起來的難題。聯合國官員搖著頭走了,留下一句話:“這裡不適合人類生存。”但是,中國人最善於將不可能變成可能!1988年,畢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建立起了“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31年時間,這裡實現了改天換地的歷史鉅變。畢節成為中國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一個生動典型,為世界提供了寶貴的脫貧經驗,也昭示著中國製度的巨大優越性。

《光明日報》:畢節試驗區30年奮鬥拔窮根

幸福生活是幹出來的

“我老家就是大方縣鄉下的,但這個村比我們那裡還落後10年。”這是派駐綠塘鄉高峰村任第一書記的縣財政局副局長鄭朝坤2017年剛到時的感受。高峰村是貴州20個極貧村之一,群眾種地要爬坡一小時,趕趟場要翻山兩小時,村民李龍勳說:“村裡的媳婦跑了大半,回趟孃家都難,誰願意跟著你苦熬?”沒有路,蓋房子的成本比山外高出一倍,全村幾乎沒有樓房。路不通老百姓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希望脫貧就無從談起,於是修路成了老鄭的“執念”。他從縣裡協調了370萬修路款,大夥兒投工投勞,終於修成了總長30多公里的通村路和通組路。路通了,一年之內全村蓋了120多戶新居。路通了,一年退耕還林的畝數比前十年還多。路通了,返鄉的人也多了,林果草藥都種起來了。“370萬改變了全村2401人的精神面貌,這錢花得太值了!”熟悉高峰村的人都這麼說。

幹部帶著群眾幹,群眾不等也不看。這是畢節人靠實幹征服貧困的寫照。從試驗區建立到2018年年底,全市累計減少貧困人口630.9萬人,貧困發生率從56%降至5.45%。鄉鄉通油路、通4G網絡,村村通水泥路、通廣播電視、通“廣電雲”、有衛生室,組組通硬化路,戶戶通電,小轎車進入尋常百姓家,農村群眾普遍實現了從吃得飽、穿得暖向追求美好生活的轉變,全面小康綜合實現程度達90%。

大方縣有個箐口村,僅僅用了兩年多時間就從鎮裡倒數的貧困村一躍成為領頭的富裕村。用村裡小學校長祝天琴的話說,這變化就像是做了一場夢。帶著大家實現這個夢的是一個叫張凌的年輕人。幾年前,他在貴陽做傳播公司,攢下了100多萬元。他說,自己去北京上大學的錢是鄉親們十塊八塊湊起來的,所以早就下決心要回到家鄉。2016年,國家脫貧攻堅的步伐明顯加快,吸引外出人才返鄉搞建設在貴州基層形成了聲勢。張凌看準了時機,回鄉競選村主任,高票當選。他把全部家底都拿出來在村裡搞起了獼猴桃特色種植。一戶帶一戶,一戶連一戶,兩年時間,豐收的獼猴桃讓箐口村變了個樣。

“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幹實幹、後發趕超。”張凌實踐的正是新時代貴州精神。在畢節試驗區的發展中,這十六個字擲地有聲。31年來,畢節培育了時代楷模文朝榮,“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徐本禹,歷練了劉安國、馮長書等一批舍小家為大家、忠誠於黨和人民事業的優秀支書、最美村官。培養了一大批為改變家鄉貧困面貌、推動脫貧攻堅任勞任怨、忘我工作、吃苦耐勞、捨己為人、甘於奉獻的幹部。畢節人民終於破解了“越生越墾、越墾越窮、越窮越生”的惡性循環怪圈,探索出開發與扶貧並舉、生態恢復與建設並進、人口數量控制與素質提高並重的脫貧新路,幹出了穩穩的幸福生活。

《光明日報》:畢節試驗區30年奮鬥拔窮根《光明日報》:畢節試驗區30年奮鬥拔窮根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晚春時節,來到畢節市納雍縣騌嶺鎮坪箐村,山腳下的養殖場和菌菇大棚片片相連,山坡上的杉樹林綠意濃濃,山腰的茶園到處是採茶人的身影,山頂的座座水池是村裡的水塔,誰能想到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十幾年前還是採煤塌陷的重災區。

說到村裡的變化,群眾都說多虧村裡有個能人譚正義。老譚今年49歲,曾是身家過億的企業家,如今卻是負債3000萬的深山農民。他有兩個夢,一個是讓生他養他的小山村富起來;一個是要把真正的循環農業搞起來。為了這,他一干就是10年。要在海拔1800米以上這個茶葉生長極限處種茶,他努力了5年,也失敗了5年,損失了上千萬元。但終於在第6年種活了茶苗。如今,上萬畝的茶園覆蓋了全村數不過來的山頭。他的夢想正在實現:山下有4000多頭吃草的糯谷豬,製造出的沼氣進入3700立方儲存罐,沼液用600米高的管道提上山,水肥一體的沼液種出了有機高山茶。雖然老譚的循環農業基地還沒盈利,但他說:“路走對了,只會越來越寬廣。”

離騌嶺鎮不遠有個貓場鎮,這裡曾經是紅軍長征時戰鬥過的革命老區。鎮名很萌,但卻很窮,2015年,全鎮42000人裡還有12700貧困人口。煤礦曾是大方縣貓場鎮的支柱產業,可當記者來到這裡,發現穿梭的大卡車不是拉煤的,而是運建材的。鎮黨委書記王炳發說,這是國家地質公園九洞天風景名勝區正在緊張施工。“年底竣工後,全鎮有20%的人口將吃上旅遊飯。”而另外的80%人口已經靠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脫了貧。王炳發說,殺雞取卵、涸澤而漁的發展方式已經走到了盡頭,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昭示著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決走生態發展之路,關停了80多座小煤窯和硫黃礦,通過這些年的努力,如今5萬多畝櫻桃、2萬多畝李子、近萬畝茶園等經果林已經覆蓋了全鎮。“等到今年8月水果豐收時,貓場鎮將徹底告別煤炭經濟,進入綠色經濟時代。”

畢節人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走生態脫貧之路,為生態脆弱和資源枯竭地區解決貧困問題積累了寶貴經驗,森林覆蓋率從14.9%提高到56.13%。發展綠色產業和循環經濟,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設“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畢節已經成為幹部群眾的自覺行動。

《光明日報》:畢節試驗區30年奮鬥拔窮根

多黨合作顯示巨大優勢

“擺脫貧困、實現富裕是畢節人千年的夢想,眼看著就要在我們這代人手中實現,工作怎麼可能不充滿激情?”納雍縣董地苗族彝族鄉是貴州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鄉黨委書記羅珍玉幹練爽朗,她每天帶著一群80後、90後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我們在民革中央的幫助下正把全鄉的31個合作社做成一個聯社,實現整合、優化、提高,確保產業脫貧可持續。”正說著,民革中央的幾位幹部來找羅珍玉商量溫泉度假村招商的事兒。“脫貧之後要能穩得住,有了他們我心裡踏實多了。”羅珍玉說。

類似這樣的項目,僅2018年一年,民主黨派、工商聯等就為畢節引來了228個,累計投入資金過億元,協調的招商簽約資金達到了55.2億元。他們還實施了智力幫扶項目63個,培訓各類人才12433人次。免費實施各類手術117例,為6310群眾開展義診,資助貧困學生2989名,有力促進了決戰之年的脫貧攻堅工作。

畢節市七星關區長春堡鎮幹堰村是個人多地少的後進村,2013年7月這裡成為民盟中央參與試驗區建設的示範點,從此幹堰村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民盟中央多次組織農業、旅遊業專家深入幹堰村考察調研,為這裡制定了詳細的建設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投入30萬元新建了村衛生室,投入70萬元對村小學進行改造升級,投入100萬元改造村裡的道路,整合90萬元新建環湖公路,民族同心廣場、高原食用菌種植基地、林下養雞合作社,一個個項目讓幹堰村成了富裕幸福、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新模樣。

多黨合作的巨大優勢,31年來在畢節試驗區的脫貧攻堅中得到了有力體現。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等統一戰線組織通過多種方式為試驗區爭取支持、獻計出力。累計幫扶引進項目361個,推動7414人次專家學者、企業家到畢節考察,幫助培訓人才45萬人次,援建“同心水窖”1.4萬口,新改擴建各類學校230所。東部十省市統一戰線協調企業與試驗區112個村結成幫扶對子。目前,畢節正以統一戰線參與建設為平臺,進一步豐富拓展多黨合作服務改革發展內涵,建設全國黨外幹部教育實踐培訓基地、民主黨派參政議政調研基地、民主監督實踐基地、社會服務創新基地,全面提升畢節試驗區多黨合作示範效能。

《光明日報》:畢節試驗區30年奮鬥拔窮根

推薦

閱讀

《光明日報》:畢節試驗區30年奮鬥拔窮根

大方縣理化鄉長春村:獼猴桃種植助農增收

來源:光明日報

文/呂慎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監製:許學義 編審:黎榮 編輯:張河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