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寫女性最好的男作家畢飛宇,筆下的男性形象是什麼樣?'

"

畢飛宇是當代的知名作家,他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作品,例如《玉米》《青衣》《推拿》等等。筆者在閱讀畢飛宇作品時,發現畢飛宇不僅創作了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也塑造了大批令人有深刻印象的男性人物。本文從畢飛宇自身的成長經驗及他對現實的關注來分析其筆下男性形象。首先是對他作品中的男性人物進行分類,按照男性成長的順序將其分為孤獨的兒童、反抗的青年、平庸的男人和其他男性形象。並且通過代際關係、兩性關係將畢飛宇筆下的成年的男性形象細分為父親系列、已婚男人系列。

一、苦悶的青少年

1、孤獨的兒童

著名文學理論家韋勒克·沃倫說:"一部文學作品的最明顯的起因,就是它的創作者,即作者。因此,從作者的性格和生平來解釋作品,是一種最有效的文學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從畢飛宇的成長經驗來探究其筆下的男性形象。畢飛宇的童年是孤獨的。畢飛宇的父親是一個孤兒,他的養父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因政治錯誤而被槍殺。父親也因為複雜的家庭關係被打為右派,被遣送到鄉下。畢飛宇在鄉下長大,可他不會鄉下的方言,鄉下人把他當作城裡人,可他卻回不去城裡,他成為了漂浮在鄉下和城裡的無根的人,他沒有親密的夥伴關係,總是獨自一人在鄉村晃盪。而且畢飛宇的父親因為政治上的遭遇變得沉默寡言。他很少和畢飛宇交談,因此,畢飛宇和父親之間的關係並不親密。畢飛宇童年的孤獨深刻地印在了他的心底,也反映在了他的作品中,他創造了許多孤獨的少年。

《那個男孩是我》裡有畢飛宇親身的經歷和孤獨的回憶。"我"由於腎病的原因,不能走動,只能躺在床上,被嬸嬸鎖在房間裡面,每天看著嬸嬸家的傢俱胡亂想象來度日。這是一種物理上的孤獨,沒有人陪伴,獨自一人。可更令"我"孤獨的是表姐對"我"尊嚴的肆意踐踏。"我"因為腎病的原因,會不受控制地尿床,為了維護自尊,"我"會認認真真地用身體焐幹床單,但是還是被表姐發現了,表姐像廣播一樣地對全家說"我"尿床。後來,表姐得知"我"暗戀"白毛女",竟然把"我"的床單掛在天井,還故意想要白毛女看見,可不幸的是卻恰好被"白毛女"聽見。"我"的暗戀就這樣被表姐無情地摧毀了。作為家人,表姐不但不關心"我"的疾病,反而對"我"進行嘲笑,故意摧毀"我"的暗戀,踐踏"我"的尊嚴。這讓"我"陷入孤獨的深淵。

2、反抗的青年

隨著時光的流逝,男性逐漸成長,男性的自我意識會越來越強烈,他會開始知道自己渴望的是什麼,會為了自己的渴望而努力奮鬥。但實現願望的過程不會毫無阻礙,路上佈滿荊棘,有時會受到外界的阻礙,於是有的人會奮起反抗。

反抗的青年的代表是《平原》中的端方。讀完高中的端方重新回到了他走出的王家莊,成為了勞動力,在田間休息的時候,他看到莊稼人在開玩笑,突然,一股絕望從心頭湧上來,他發現儘管他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他的人生卻和這些沒有讀過書的人一樣,一樣地開著低級的玩笑,永遠逃離不了泥土。端方不願意也不甘心一輩子就被泥土禁錮,他受過教育,他想要走出去。他要反抗這黃土地的束縛。端方有勇有謀,他通過處理大棒子溺水事件、教訓欺負他弟弟的佩全一夥人、阻攔姐姐紅粉出嫁樹立了在家裡的地位。又通過和佩全扳手腕、狠打佩全事件以及觀影時通過謀略教訓王家莊青年們的事件樹立了在佩全一夥鄉村青年中的權威。儘管如此,端方還是想要逃離王家莊去更廣闊的世界闖蕩。端方的戀人三丫的死讓端方更加想要逃離王家莊。他想通過當兵走出王家莊,他主動去餵豬,為以後的當兵政審打下基礎。他和不同的人交流,拓寬自己的視野,他一直在努力從來沒有放棄過突破泥土的禁錮的決心。甚至為了能當兵,他放棄了自己的尊嚴給吳蔓玲下跪了。但由於一個意外的夜晚吳蔓玲被遊手好閒的混世魔王"欺負"了,她害怕混世魔王毀了自己的名聲,於是無可奈何地把當兵的機會給了混世魔王。端方的當兵的夢想破滅了。他找不到出路了。可當他再一次燃起了當兵的希望的時候,吳蔓玲卻被她的愛狗"無量"咬了,她又咬了端方,將狂犬病傳染給了端方。兩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吳蔓玲想要在政治上"前途無量",端方渴望逃離王家莊,可他們理想破滅,人也"異化"了。端方一直在努力,可是他鬥不過大時代。

"

畢飛宇是當代的知名作家,他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作品,例如《玉米》《青衣》《推拿》等等。筆者在閱讀畢飛宇作品時,發現畢飛宇不僅創作了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也塑造了大批令人有深刻印象的男性人物。本文從畢飛宇自身的成長經驗及他對現實的關注來分析其筆下男性形象。首先是對他作品中的男性人物進行分類,按照男性成長的順序將其分為孤獨的兒童、反抗的青年、平庸的男人和其他男性形象。並且通過代際關係、兩性關係將畢飛宇筆下的成年的男性形象細分為父親系列、已婚男人系列。

一、苦悶的青少年

1、孤獨的兒童

著名文學理論家韋勒克·沃倫說:"一部文學作品的最明顯的起因,就是它的創作者,即作者。因此,從作者的性格和生平來解釋作品,是一種最有效的文學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從畢飛宇的成長經驗來探究其筆下的男性形象。畢飛宇的童年是孤獨的。畢飛宇的父親是一個孤兒,他的養父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因政治錯誤而被槍殺。父親也因為複雜的家庭關係被打為右派,被遣送到鄉下。畢飛宇在鄉下長大,可他不會鄉下的方言,鄉下人把他當作城裡人,可他卻回不去城裡,他成為了漂浮在鄉下和城裡的無根的人,他沒有親密的夥伴關係,總是獨自一人在鄉村晃盪。而且畢飛宇的父親因為政治上的遭遇變得沉默寡言。他很少和畢飛宇交談,因此,畢飛宇和父親之間的關係並不親密。畢飛宇童年的孤獨深刻地印在了他的心底,也反映在了他的作品中,他創造了許多孤獨的少年。

《那個男孩是我》裡有畢飛宇親身的經歷和孤獨的回憶。"我"由於腎病的原因,不能走動,只能躺在床上,被嬸嬸鎖在房間裡面,每天看著嬸嬸家的傢俱胡亂想象來度日。這是一種物理上的孤獨,沒有人陪伴,獨自一人。可更令"我"孤獨的是表姐對"我"尊嚴的肆意踐踏。"我"因為腎病的原因,會不受控制地尿床,為了維護自尊,"我"會認認真真地用身體焐幹床單,但是還是被表姐發現了,表姐像廣播一樣地對全家說"我"尿床。後來,表姐得知"我"暗戀"白毛女",竟然把"我"的床單掛在天井,還故意想要白毛女看見,可不幸的是卻恰好被"白毛女"聽見。"我"的暗戀就這樣被表姐無情地摧毀了。作為家人,表姐不但不關心"我"的疾病,反而對"我"進行嘲笑,故意摧毀"我"的暗戀,踐踏"我"的尊嚴。這讓"我"陷入孤獨的深淵。

2、反抗的青年

隨著時光的流逝,男性逐漸成長,男性的自我意識會越來越強烈,他會開始知道自己渴望的是什麼,會為了自己的渴望而努力奮鬥。但實現願望的過程不會毫無阻礙,路上佈滿荊棘,有時會受到外界的阻礙,於是有的人會奮起反抗。

反抗的青年的代表是《平原》中的端方。讀完高中的端方重新回到了他走出的王家莊,成為了勞動力,在田間休息的時候,他看到莊稼人在開玩笑,突然,一股絕望從心頭湧上來,他發現儘管他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他的人生卻和這些沒有讀過書的人一樣,一樣地開著低級的玩笑,永遠逃離不了泥土。端方不願意也不甘心一輩子就被泥土禁錮,他受過教育,他想要走出去。他要反抗這黃土地的束縛。端方有勇有謀,他通過處理大棒子溺水事件、教訓欺負他弟弟的佩全一夥人、阻攔姐姐紅粉出嫁樹立了在家裡的地位。又通過和佩全扳手腕、狠打佩全事件以及觀影時通過謀略教訓王家莊青年們的事件樹立了在佩全一夥鄉村青年中的權威。儘管如此,端方還是想要逃離王家莊去更廣闊的世界闖蕩。端方的戀人三丫的死讓端方更加想要逃離王家莊。他想通過當兵走出王家莊,他主動去餵豬,為以後的當兵政審打下基礎。他和不同的人交流,拓寬自己的視野,他一直在努力從來沒有放棄過突破泥土的禁錮的決心。甚至為了能當兵,他放棄了自己的尊嚴給吳蔓玲下跪了。但由於一個意外的夜晚吳蔓玲被遊手好閒的混世魔王"欺負"了,她害怕混世魔王毀了自己的名聲,於是無可奈何地把當兵的機會給了混世魔王。端方的當兵的夢想破滅了。他找不到出路了。可當他再一次燃起了當兵的希望的時候,吳蔓玲卻被她的愛狗"無量"咬了,她又咬了端方,將狂犬病傳染給了端方。兩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吳蔓玲想要在政治上"前途無量",端方渴望逃離王家莊,可他們理想破滅,人也"異化"了。端方一直在努力,可是他鬥不過大時代。

被譽為寫女性最好的男作家畢飛宇,筆下的男性形象是什麼樣?

二、平庸的成年人

青年人反抗失敗後,沒有重拾勇氣,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他們放棄掙扎,成為了平庸的成年人。畢飛宇塑造了兩個系列的成年人,按照代際關係和兩性關係可以細分為父親系列和已婚男人系列。

1、父親系列

畢飛宇創作了大量的種類各異的父親。有沉默寡言的被時代拋棄的父親、有強權專制的父親、有被孩子瞧不起的父親。

在《白夜》中是致力於教育改革卻被孩子打了的父親、在《地球上的王家莊》中是獨自仰望星空、看《宇宙裡有些什麼》、身上永遠有兩塊晒不黑、異己的部分,被村民說是神經病的父親。這些父親有著隱喻義,他們是來到鄉下接受政治教育提高思想素質的知識分子,他們不被認同、不被接受,他們是孤獨的,在黑白不分的時代獨自一人忍受著痛苦。這些孤獨沉默的父親形象身上有著畢飛宇自己父親的影子。畢飛宇的父親由於複雜的家庭關係被打為右派,下放農村。由於政治原因,他變得沉默寡言。父親的沉默背後掩蓋的是他的痛苦。在《楊瀾訪談錄》中,畢飛宇提起過自己小時候看到過父親看《阿Q正傳》痛哭的記憶,小時候的畢飛宇並不理解沉默寡言的父親為什麼會哭,直到畢飛宇成年,他才懂得了父親的沉默、孤獨。畢飛宇通過塑造沉默痛苦的父親形象表現了他對文革的不同形式的批判。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充當父親的權力和能力顯然都是他作為男子漢來說最為基本,最具特色,也是尤其令他感到愉悅的方面"。父親通過父親的權力理所當然地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寫字》中塑造了一個用父親的權威強制要求我寫字的父親。父親剝奪了我快樂玩耍的自由,他還用父親的身份壓制我讓我學習寫字但不讓我學我自己想寫的字。父親的命令是年幼的我不能抗拒的。但我感到不滿和憤怒於是肆意地寫了四個大字"我是爸爸",這體現了我對父親的反抗。可是這種反抗是無力的。"我"是從父親強迫我寫字的行為中得到了快樂,而且王國強家養的豬肆意毀壞了我的"反抗",王國強還偷走了"我"偷偷養在牆角的精心呵護的南瓜,我憤怒地在操場寫下"王國強×"可我寫字的字對王國強沒有一點用。我看穿了寫字的無力。可父親卻一點也不理解我的痛苦,還打我的手掌,我的童年就在疼痛中結束了。

在《哥倆好》裡圖南是哥哥,圖北是弟弟。在父親死去以後,圖南把自己當成了父親。圖南自己辜負了父親的期望,卻要讓弟弟圖北來替自己贖罪,來繼承殷家的第八代教師。哥哥用特等自費八萬元替圖北報了師範學校,用金錢控制了弟弟的人生。圖南企圖用"父親"的權威和錢買了圖北的一輩子。權力悄無聲息地進入了家庭,圖南憑藉著父權壓迫著圖北。

然而壓迫和叛逆是父子關係的兩種模式。父親因為做到了培育孩子支撐家庭,就認為自己有掌控家庭的一切包括孩子的權力。但孩子的獨立意識增強會開始反抗父親的權威。兒子們為了顯現自己的成熟開始挑戰父權。在《水晶菸缸》中,老寬訓斥兒子,但兒子卻不聽勸誡而是通過煙與性通知老寬我們想擺脫父親的束縛和控制,掙脫父親的權威,擁有屬於自己獨立的人生。

在《馬家父子》中,兒子對父親的挑戰更加明顯。老馬的妻子因為嫌棄老馬貧窮,有了外遇,與老馬離了婚。離婚後的老馬,只有兒子了。老馬把一顆心全部放在兒子身上了,抑制了自己的慾望。但是兒子卻不如老馬的願,老馬說四川話,可兒子馬多卻一口京片子。老馬希望可以和兒子真誠的溝通,可兒子卻拒絕溝通。老馬也得不到兒子馬多的尊重,在一場足球比賽中,老馬支持的家鄉四川隊戰勝了兒子支持的北京隊,老馬心花怒放,可兒子卻對老馬冷嘲熱諷。老馬"想起了沒有呼應的愛和寂寞",沒有得到兒子的尊重,老馬倍感心痛卻無可奈何。看似是不同的方言之爭,不同的支持隊伍,其實是兒子對父親權威的一種反抗。

2、已婚男人系列

隨著改革開放和時代的發展,金錢變成了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東西,親密關係變成金錢關係。畢飛宇注意到了都市中的男性形象。在金錢的浪潮下,他們的尊嚴變成了似有若無的存在。畢飛宇看到了人們對金錢的痴迷、慾望對人的支配,也看到了都市中的男性形象在面對無聊的生活時,他們的空虛乏味的精神世界。

《男人還剩下什麼》中的"我"和妻子通過別人的介紹按部就班地成為夫妻擁有著平凡的生活,有一天,"我"和舊情人在客廳裡擁抱,卻被妻子看見。妻子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原諒我,我和妻子離婚了,女兒也判給了妻子。妻子拉攏女兒,對女兒進行"統戰"。女兒對"我"一點也不親切了並且認為"我"是個壞男人。我被妻子下了"死定了"的判決書。

《生活在天上》裡的蠶婆婆的在城市發了財卻離婚了的大兒子認為結婚就是一個女人來平分他的財產,孩子就是一個人來平分剩下的財產。一切以金錢為主德觀念扭曲了他的婚姻觀和家庭觀。儘管他表現得如此瀟灑,但在冷清的家庭中卻依舊顯示了他的空虛落寞。

《青衣》裡的普通平凡不善言辭的交警面瓜認為妻子筱燕秋是仙女,而筱燕秋卻只把面瓜當成一個落腳點。她為了能登臺表演嫦娥就出賣自己的肉體和菸廠的老闆苟合。並且沒有和麵瓜商量就打掉了孩子,完全不考慮面瓜的感受。而面瓜也是一味地討好筱燕秋,沒有男性的尊嚴可言。

上述小說並沒有營造強烈的戲劇衝突,男性是平凡的人,沒有遭受重大的苦難,題材不外乎是婚姻生活,離婚、出軌、家庭爭吵,但這些平庸的男性在平凡的生活中也得不到幸福。他們有的在沒有愛情的婚姻裡面苟且地過日子。有的被無盡的慾望驅使,成為孤家寡人,精神空虛沒有棲息的地方。有的因為沒有經濟實力,被妻子嫌棄,沒有尊嚴,只能獨自舔舐失敗的家庭生活的傷口。

"

畢飛宇是當代的知名作家,他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作品,例如《玉米》《青衣》《推拿》等等。筆者在閱讀畢飛宇作品時,發現畢飛宇不僅創作了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也塑造了大批令人有深刻印象的男性人物。本文從畢飛宇自身的成長經驗及他對現實的關注來分析其筆下男性形象。首先是對他作品中的男性人物進行分類,按照男性成長的順序將其分為孤獨的兒童、反抗的青年、平庸的男人和其他男性形象。並且通過代際關係、兩性關係將畢飛宇筆下的成年的男性形象細分為父親系列、已婚男人系列。

一、苦悶的青少年

1、孤獨的兒童

著名文學理論家韋勒克·沃倫說:"一部文學作品的最明顯的起因,就是它的創作者,即作者。因此,從作者的性格和生平來解釋作品,是一種最有效的文學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從畢飛宇的成長經驗來探究其筆下的男性形象。畢飛宇的童年是孤獨的。畢飛宇的父親是一個孤兒,他的養父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因政治錯誤而被槍殺。父親也因為複雜的家庭關係被打為右派,被遣送到鄉下。畢飛宇在鄉下長大,可他不會鄉下的方言,鄉下人把他當作城裡人,可他卻回不去城裡,他成為了漂浮在鄉下和城裡的無根的人,他沒有親密的夥伴關係,總是獨自一人在鄉村晃盪。而且畢飛宇的父親因為政治上的遭遇變得沉默寡言。他很少和畢飛宇交談,因此,畢飛宇和父親之間的關係並不親密。畢飛宇童年的孤獨深刻地印在了他的心底,也反映在了他的作品中,他創造了許多孤獨的少年。

《那個男孩是我》裡有畢飛宇親身的經歷和孤獨的回憶。"我"由於腎病的原因,不能走動,只能躺在床上,被嬸嬸鎖在房間裡面,每天看著嬸嬸家的傢俱胡亂想象來度日。這是一種物理上的孤獨,沒有人陪伴,獨自一人。可更令"我"孤獨的是表姐對"我"尊嚴的肆意踐踏。"我"因為腎病的原因,會不受控制地尿床,為了維護自尊,"我"會認認真真地用身體焐幹床單,但是還是被表姐發現了,表姐像廣播一樣地對全家說"我"尿床。後來,表姐得知"我"暗戀"白毛女",竟然把"我"的床單掛在天井,還故意想要白毛女看見,可不幸的是卻恰好被"白毛女"聽見。"我"的暗戀就這樣被表姐無情地摧毀了。作為家人,表姐不但不關心"我"的疾病,反而對"我"進行嘲笑,故意摧毀"我"的暗戀,踐踏"我"的尊嚴。這讓"我"陷入孤獨的深淵。

2、反抗的青年

隨著時光的流逝,男性逐漸成長,男性的自我意識會越來越強烈,他會開始知道自己渴望的是什麼,會為了自己的渴望而努力奮鬥。但實現願望的過程不會毫無阻礙,路上佈滿荊棘,有時會受到外界的阻礙,於是有的人會奮起反抗。

反抗的青年的代表是《平原》中的端方。讀完高中的端方重新回到了他走出的王家莊,成為了勞動力,在田間休息的時候,他看到莊稼人在開玩笑,突然,一股絕望從心頭湧上來,他發現儘管他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他的人生卻和這些沒有讀過書的人一樣,一樣地開著低級的玩笑,永遠逃離不了泥土。端方不願意也不甘心一輩子就被泥土禁錮,他受過教育,他想要走出去。他要反抗這黃土地的束縛。端方有勇有謀,他通過處理大棒子溺水事件、教訓欺負他弟弟的佩全一夥人、阻攔姐姐紅粉出嫁樹立了在家裡的地位。又通過和佩全扳手腕、狠打佩全事件以及觀影時通過謀略教訓王家莊青年們的事件樹立了在佩全一夥鄉村青年中的權威。儘管如此,端方還是想要逃離王家莊去更廣闊的世界闖蕩。端方的戀人三丫的死讓端方更加想要逃離王家莊。他想通過當兵走出王家莊,他主動去餵豬,為以後的當兵政審打下基礎。他和不同的人交流,拓寬自己的視野,他一直在努力從來沒有放棄過突破泥土的禁錮的決心。甚至為了能當兵,他放棄了自己的尊嚴給吳蔓玲下跪了。但由於一個意外的夜晚吳蔓玲被遊手好閒的混世魔王"欺負"了,她害怕混世魔王毀了自己的名聲,於是無可奈何地把當兵的機會給了混世魔王。端方的當兵的夢想破滅了。他找不到出路了。可當他再一次燃起了當兵的希望的時候,吳蔓玲卻被她的愛狗"無量"咬了,她又咬了端方,將狂犬病傳染給了端方。兩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吳蔓玲想要在政治上"前途無量",端方渴望逃離王家莊,可他們理想破滅,人也"異化"了。端方一直在努力,可是他鬥不過大時代。

被譽為寫女性最好的男作家畢飛宇,筆下的男性形象是什麼樣?

二、平庸的成年人

青年人反抗失敗後,沒有重拾勇氣,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他們放棄掙扎,成為了平庸的成年人。畢飛宇塑造了兩個系列的成年人,按照代際關係和兩性關係可以細分為父親系列和已婚男人系列。

1、父親系列

畢飛宇創作了大量的種類各異的父親。有沉默寡言的被時代拋棄的父親、有強權專制的父親、有被孩子瞧不起的父親。

在《白夜》中是致力於教育改革卻被孩子打了的父親、在《地球上的王家莊》中是獨自仰望星空、看《宇宙裡有些什麼》、身上永遠有兩塊晒不黑、異己的部分,被村民說是神經病的父親。這些父親有著隱喻義,他們是來到鄉下接受政治教育提高思想素質的知識分子,他們不被認同、不被接受,他們是孤獨的,在黑白不分的時代獨自一人忍受著痛苦。這些孤獨沉默的父親形象身上有著畢飛宇自己父親的影子。畢飛宇的父親由於複雜的家庭關係被打為右派,下放農村。由於政治原因,他變得沉默寡言。父親的沉默背後掩蓋的是他的痛苦。在《楊瀾訪談錄》中,畢飛宇提起過自己小時候看到過父親看《阿Q正傳》痛哭的記憶,小時候的畢飛宇並不理解沉默寡言的父親為什麼會哭,直到畢飛宇成年,他才懂得了父親的沉默、孤獨。畢飛宇通過塑造沉默痛苦的父親形象表現了他對文革的不同形式的批判。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充當父親的權力和能力顯然都是他作為男子漢來說最為基本,最具特色,也是尤其令他感到愉悅的方面"。父親通過父親的權力理所當然地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寫字》中塑造了一個用父親的權威強制要求我寫字的父親。父親剝奪了我快樂玩耍的自由,他還用父親的身份壓制我讓我學習寫字但不讓我學我自己想寫的字。父親的命令是年幼的我不能抗拒的。但我感到不滿和憤怒於是肆意地寫了四個大字"我是爸爸",這體現了我對父親的反抗。可是這種反抗是無力的。"我"是從父親強迫我寫字的行為中得到了快樂,而且王國強家養的豬肆意毀壞了我的"反抗",王國強還偷走了"我"偷偷養在牆角的精心呵護的南瓜,我憤怒地在操場寫下"王國強×"可我寫字的字對王國強沒有一點用。我看穿了寫字的無力。可父親卻一點也不理解我的痛苦,還打我的手掌,我的童年就在疼痛中結束了。

在《哥倆好》裡圖南是哥哥,圖北是弟弟。在父親死去以後,圖南把自己當成了父親。圖南自己辜負了父親的期望,卻要讓弟弟圖北來替自己贖罪,來繼承殷家的第八代教師。哥哥用特等自費八萬元替圖北報了師範學校,用金錢控制了弟弟的人生。圖南企圖用"父親"的權威和錢買了圖北的一輩子。權力悄無聲息地進入了家庭,圖南憑藉著父權壓迫著圖北。

然而壓迫和叛逆是父子關係的兩種模式。父親因為做到了培育孩子支撐家庭,就認為自己有掌控家庭的一切包括孩子的權力。但孩子的獨立意識增強會開始反抗父親的權威。兒子們為了顯現自己的成熟開始挑戰父權。在《水晶菸缸》中,老寬訓斥兒子,但兒子卻不聽勸誡而是通過煙與性通知老寬我們想擺脫父親的束縛和控制,掙脫父親的權威,擁有屬於自己獨立的人生。

在《馬家父子》中,兒子對父親的挑戰更加明顯。老馬的妻子因為嫌棄老馬貧窮,有了外遇,與老馬離了婚。離婚後的老馬,只有兒子了。老馬把一顆心全部放在兒子身上了,抑制了自己的慾望。但是兒子卻不如老馬的願,老馬說四川話,可兒子馬多卻一口京片子。老馬希望可以和兒子真誠的溝通,可兒子卻拒絕溝通。老馬也得不到兒子馬多的尊重,在一場足球比賽中,老馬支持的家鄉四川隊戰勝了兒子支持的北京隊,老馬心花怒放,可兒子卻對老馬冷嘲熱諷。老馬"想起了沒有呼應的愛和寂寞",沒有得到兒子的尊重,老馬倍感心痛卻無可奈何。看似是不同的方言之爭,不同的支持隊伍,其實是兒子對父親權威的一種反抗。

2、已婚男人系列

隨著改革開放和時代的發展,金錢變成了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東西,親密關係變成金錢關係。畢飛宇注意到了都市中的男性形象。在金錢的浪潮下,他們的尊嚴變成了似有若無的存在。畢飛宇看到了人們對金錢的痴迷、慾望對人的支配,也看到了都市中的男性形象在面對無聊的生活時,他們的空虛乏味的精神世界。

《男人還剩下什麼》中的"我"和妻子通過別人的介紹按部就班地成為夫妻擁有著平凡的生活,有一天,"我"和舊情人在客廳裡擁抱,卻被妻子看見。妻子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原諒我,我和妻子離婚了,女兒也判給了妻子。妻子拉攏女兒,對女兒進行"統戰"。女兒對"我"一點也不親切了並且認為"我"是個壞男人。我被妻子下了"死定了"的判決書。

《生活在天上》裡的蠶婆婆的在城市發了財卻離婚了的大兒子認為結婚就是一個女人來平分他的財產,孩子就是一個人來平分剩下的財產。一切以金錢為主德觀念扭曲了他的婚姻觀和家庭觀。儘管他表現得如此瀟灑,但在冷清的家庭中卻依舊顯示了他的空虛落寞。

《青衣》裡的普通平凡不善言辭的交警面瓜認為妻子筱燕秋是仙女,而筱燕秋卻只把面瓜當成一個落腳點。她為了能登臺表演嫦娥就出賣自己的肉體和菸廠的老闆苟合。並且沒有和麵瓜商量就打掉了孩子,完全不考慮面瓜的感受。而面瓜也是一味地討好筱燕秋,沒有男性的尊嚴可言。

上述小說並沒有營造強烈的戲劇衝突,男性是平凡的人,沒有遭受重大的苦難,題材不外乎是婚姻生活,離婚、出軌、家庭爭吵,但這些平庸的男性在平凡的生活中也得不到幸福。他們有的在沒有愛情的婚姻裡面苟且地過日子。有的被無盡的慾望驅使,成為孤家寡人,精神空虛沒有棲息的地方。有的因為沒有經濟實力,被妻子嫌棄,沒有尊嚴,只能獨自舔舐失敗的家庭生活的傷口。

被譽為寫女性最好的男作家畢飛宇,筆下的男性形象是什麼樣?

三、其他男性形象

畢飛宇對權力十分關注。男性形象之間充斥著權力的爭奪,畢飛宇創作了一批掙扎於權力中的男性人物。他也關注到了社會邊緣人盲人群體對基本權力的渴望,他們渴望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因此他也創造了一批有著極高的尊嚴感和極度敏感的盲人群體。

1、掙扎於權力中的男性形象

男性形象之間充斥著權力的爭奪。他們渴望擁有無上的權力,可以肆無忌憚地統治其他人,讓世間萬事萬物聽從自己的命令。《孤島》這篇歷史主義小說描寫的是文廷生、熊向魁、雷公嘴三人之間的權力鬥爭與歷史的輪迴。文廷生、熊向魁和旺貓兒三人外出探險被意外的龍捲風刮到了一座孤島上面。痴迷於權力的文廷生假裝是神的傳人,用手槍打敗了雷公嘴,得到了孤島上的一切,並且越發地不可自大,認為自己真的是神的傳人。但是權力不可能永遠停留在一個人的手裡,權力永遠處在被人爭奪的境況下。擁有權力的文廷生想要永久地擁有權力,甚至開始追求永生。而旁觀者的心也在騷動著,渴望自己也擁有權力。 "熊向魁的心中同樣有一種東西在升騰。他預知自己的生命離輝煌的頂點不再遙遠。這個頂點,是權力,是統治別人、駕馭別人靈魂與肉體的統治力。"畢飛宇用熊向魁的獨白,展示了權力對男性有著無盡的吸引力。畢飛宇也將不僅看到了政治上爭權奪力,也發現了權力其實無處不在。在兩性關係中,尤為明顯。《玉米》裡的男性人物村支書王連方仗著自己擁有權力,就毫無顧忌地讓村裡婦女給自己"幫幫忙"。郭家興當他的老婆還沒有離世,便忙著娶下一任妻子。《玉秧》裡的魏向東原來只是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打砸搶"人員,結果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竟在學校裡面擔任校衛隊負責人,憑藉這一小小的職位,他愚弄侵犯了老實的玉秧。

畢飛宇刻畫了這些男性人物瘋狂地追逐權力,他們渴望擁有權力,因為他們渴望高人一等。他們在不顧一切地追逐權力中,也被權力無情地"異化"了,喪失了自我。

2、盲人形象

畢飛宇塑造了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獨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盲人形象。在《推拿》中,畢飛宇刻畫了一直以來被忽視的盲人形象。《推拿》中的男性形象有王大夫、沙復明、小馬、泰來等,他們有的是先天的盲人,有的是後天遭遇事故而變成盲人的,但是他們身上擁有一個顯著的特徵:他們都非常注重尊嚴和極度敏感。王大夫有著強健的身體,堅強的意志,強烈的尊嚴感。他的弟弟是一個正常人卻不工作不努力,欠下一筆賭債卻依舊逍遙享樂。可王大夫因為覺得自己是盲人愧對父母而承擔起了家庭的責任,用自己胸膛的血肉,為替弟弟還了債,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尊嚴撐起了這個家庭,而那個弟弟還厚顏無恥地埋怨父母為什麼不把自己生成盲人,這樣自己就可以獨立了。王大夫在割肉還債之後陷入了極度的自責,他覺得自己不體面了,像個流氓,可流氓的完全不是他,是他那自私自利的弟弟,這裡也體現了王大夫極度敏感,他因為自己是盲人對自己要求十分高,他在乎他的尊嚴他的臉面。沙復明會糾正客人,當客人稱他們為瞎子按摩的時候,他會告訴客人這不是按摩,是推拿,他正視自己的手藝,也不許其他人來侮辱他。他拼命賺錢,只為開一個屬於自己的店子,用行動告訴正常人盲人的心臟無比剽悍的馬力。儘管他們在視力方面有缺陷,他們能敏銳地感受到正常人對他們的區別對待,他們也十分在乎他們的尊嚴,他們會用行為維護他們的尊嚴。

畢飛宇用他獨特的作家的眼光關注著各種各樣的男性形象,塑造了孤獨的兒童、反抗的青年、平庸的成年人、掙扎於權力中的男性形象和文學史上未曾出現過的有著強烈自尊感的盲人形象。畢飛宇塑造的男性形象栩栩如生,並且將他們的痛苦和掙扎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可以感受到畢飛宇對男性形象的關注和理解,也能感受到畢飛宇作為作家的責任感與擔當力。

"

畢飛宇是當代的知名作家,他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作品,例如《玉米》《青衣》《推拿》等等。筆者在閱讀畢飛宇作品時,發現畢飛宇不僅創作了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也塑造了大批令人有深刻印象的男性人物。本文從畢飛宇自身的成長經驗及他對現實的關注來分析其筆下男性形象。首先是對他作品中的男性人物進行分類,按照男性成長的順序將其分為孤獨的兒童、反抗的青年、平庸的男人和其他男性形象。並且通過代際關係、兩性關係將畢飛宇筆下的成年的男性形象細分為父親系列、已婚男人系列。

一、苦悶的青少年

1、孤獨的兒童

著名文學理論家韋勒克·沃倫說:"一部文學作品的最明顯的起因,就是它的創作者,即作者。因此,從作者的性格和生平來解釋作品,是一種最有效的文學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從畢飛宇的成長經驗來探究其筆下的男性形象。畢飛宇的童年是孤獨的。畢飛宇的父親是一個孤兒,他的養父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因政治錯誤而被槍殺。父親也因為複雜的家庭關係被打為右派,被遣送到鄉下。畢飛宇在鄉下長大,可他不會鄉下的方言,鄉下人把他當作城裡人,可他卻回不去城裡,他成為了漂浮在鄉下和城裡的無根的人,他沒有親密的夥伴關係,總是獨自一人在鄉村晃盪。而且畢飛宇的父親因為政治上的遭遇變得沉默寡言。他很少和畢飛宇交談,因此,畢飛宇和父親之間的關係並不親密。畢飛宇童年的孤獨深刻地印在了他的心底,也反映在了他的作品中,他創造了許多孤獨的少年。

《那個男孩是我》裡有畢飛宇親身的經歷和孤獨的回憶。"我"由於腎病的原因,不能走動,只能躺在床上,被嬸嬸鎖在房間裡面,每天看著嬸嬸家的傢俱胡亂想象來度日。這是一種物理上的孤獨,沒有人陪伴,獨自一人。可更令"我"孤獨的是表姐對"我"尊嚴的肆意踐踏。"我"因為腎病的原因,會不受控制地尿床,為了維護自尊,"我"會認認真真地用身體焐幹床單,但是還是被表姐發現了,表姐像廣播一樣地對全家說"我"尿床。後來,表姐得知"我"暗戀"白毛女",竟然把"我"的床單掛在天井,還故意想要白毛女看見,可不幸的是卻恰好被"白毛女"聽見。"我"的暗戀就這樣被表姐無情地摧毀了。作為家人,表姐不但不關心"我"的疾病,反而對"我"進行嘲笑,故意摧毀"我"的暗戀,踐踏"我"的尊嚴。這讓"我"陷入孤獨的深淵。

2、反抗的青年

隨著時光的流逝,男性逐漸成長,男性的自我意識會越來越強烈,他會開始知道自己渴望的是什麼,會為了自己的渴望而努力奮鬥。但實現願望的過程不會毫無阻礙,路上佈滿荊棘,有時會受到外界的阻礙,於是有的人會奮起反抗。

反抗的青年的代表是《平原》中的端方。讀完高中的端方重新回到了他走出的王家莊,成為了勞動力,在田間休息的時候,他看到莊稼人在開玩笑,突然,一股絕望從心頭湧上來,他發現儘管他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他的人生卻和這些沒有讀過書的人一樣,一樣地開著低級的玩笑,永遠逃離不了泥土。端方不願意也不甘心一輩子就被泥土禁錮,他受過教育,他想要走出去。他要反抗這黃土地的束縛。端方有勇有謀,他通過處理大棒子溺水事件、教訓欺負他弟弟的佩全一夥人、阻攔姐姐紅粉出嫁樹立了在家裡的地位。又通過和佩全扳手腕、狠打佩全事件以及觀影時通過謀略教訓王家莊青年們的事件樹立了在佩全一夥鄉村青年中的權威。儘管如此,端方還是想要逃離王家莊去更廣闊的世界闖蕩。端方的戀人三丫的死讓端方更加想要逃離王家莊。他想通過當兵走出王家莊,他主動去餵豬,為以後的當兵政審打下基礎。他和不同的人交流,拓寬自己的視野,他一直在努力從來沒有放棄過突破泥土的禁錮的決心。甚至為了能當兵,他放棄了自己的尊嚴給吳蔓玲下跪了。但由於一個意外的夜晚吳蔓玲被遊手好閒的混世魔王"欺負"了,她害怕混世魔王毀了自己的名聲,於是無可奈何地把當兵的機會給了混世魔王。端方的當兵的夢想破滅了。他找不到出路了。可當他再一次燃起了當兵的希望的時候,吳蔓玲卻被她的愛狗"無量"咬了,她又咬了端方,將狂犬病傳染給了端方。兩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吳蔓玲想要在政治上"前途無量",端方渴望逃離王家莊,可他們理想破滅,人也"異化"了。端方一直在努力,可是他鬥不過大時代。

被譽為寫女性最好的男作家畢飛宇,筆下的男性形象是什麼樣?

二、平庸的成年人

青年人反抗失敗後,沒有重拾勇氣,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他們放棄掙扎,成為了平庸的成年人。畢飛宇塑造了兩個系列的成年人,按照代際關係和兩性關係可以細分為父親系列和已婚男人系列。

1、父親系列

畢飛宇創作了大量的種類各異的父親。有沉默寡言的被時代拋棄的父親、有強權專制的父親、有被孩子瞧不起的父親。

在《白夜》中是致力於教育改革卻被孩子打了的父親、在《地球上的王家莊》中是獨自仰望星空、看《宇宙裡有些什麼》、身上永遠有兩塊晒不黑、異己的部分,被村民說是神經病的父親。這些父親有著隱喻義,他們是來到鄉下接受政治教育提高思想素質的知識分子,他們不被認同、不被接受,他們是孤獨的,在黑白不分的時代獨自一人忍受著痛苦。這些孤獨沉默的父親形象身上有著畢飛宇自己父親的影子。畢飛宇的父親由於複雜的家庭關係被打為右派,下放農村。由於政治原因,他變得沉默寡言。父親的沉默背後掩蓋的是他的痛苦。在《楊瀾訪談錄》中,畢飛宇提起過自己小時候看到過父親看《阿Q正傳》痛哭的記憶,小時候的畢飛宇並不理解沉默寡言的父親為什麼會哭,直到畢飛宇成年,他才懂得了父親的沉默、孤獨。畢飛宇通過塑造沉默痛苦的父親形象表現了他對文革的不同形式的批判。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充當父親的權力和能力顯然都是他作為男子漢來說最為基本,最具特色,也是尤其令他感到愉悅的方面"。父親通過父親的權力理所當然地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寫字》中塑造了一個用父親的權威強制要求我寫字的父親。父親剝奪了我快樂玩耍的自由,他還用父親的身份壓制我讓我學習寫字但不讓我學我自己想寫的字。父親的命令是年幼的我不能抗拒的。但我感到不滿和憤怒於是肆意地寫了四個大字"我是爸爸",這體現了我對父親的反抗。可是這種反抗是無力的。"我"是從父親強迫我寫字的行為中得到了快樂,而且王國強家養的豬肆意毀壞了我的"反抗",王國強還偷走了"我"偷偷養在牆角的精心呵護的南瓜,我憤怒地在操場寫下"王國強×"可我寫字的字對王國強沒有一點用。我看穿了寫字的無力。可父親卻一點也不理解我的痛苦,還打我的手掌,我的童年就在疼痛中結束了。

在《哥倆好》裡圖南是哥哥,圖北是弟弟。在父親死去以後,圖南把自己當成了父親。圖南自己辜負了父親的期望,卻要讓弟弟圖北來替自己贖罪,來繼承殷家的第八代教師。哥哥用特等自費八萬元替圖北報了師範學校,用金錢控制了弟弟的人生。圖南企圖用"父親"的權威和錢買了圖北的一輩子。權力悄無聲息地進入了家庭,圖南憑藉著父權壓迫著圖北。

然而壓迫和叛逆是父子關係的兩種模式。父親因為做到了培育孩子支撐家庭,就認為自己有掌控家庭的一切包括孩子的權力。但孩子的獨立意識增強會開始反抗父親的權威。兒子們為了顯現自己的成熟開始挑戰父權。在《水晶菸缸》中,老寬訓斥兒子,但兒子卻不聽勸誡而是通過煙與性通知老寬我們想擺脫父親的束縛和控制,掙脫父親的權威,擁有屬於自己獨立的人生。

在《馬家父子》中,兒子對父親的挑戰更加明顯。老馬的妻子因為嫌棄老馬貧窮,有了外遇,與老馬離了婚。離婚後的老馬,只有兒子了。老馬把一顆心全部放在兒子身上了,抑制了自己的慾望。但是兒子卻不如老馬的願,老馬說四川話,可兒子馬多卻一口京片子。老馬希望可以和兒子真誠的溝通,可兒子卻拒絕溝通。老馬也得不到兒子馬多的尊重,在一場足球比賽中,老馬支持的家鄉四川隊戰勝了兒子支持的北京隊,老馬心花怒放,可兒子卻對老馬冷嘲熱諷。老馬"想起了沒有呼應的愛和寂寞",沒有得到兒子的尊重,老馬倍感心痛卻無可奈何。看似是不同的方言之爭,不同的支持隊伍,其實是兒子對父親權威的一種反抗。

2、已婚男人系列

隨著改革開放和時代的發展,金錢變成了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東西,親密關係變成金錢關係。畢飛宇注意到了都市中的男性形象。在金錢的浪潮下,他們的尊嚴變成了似有若無的存在。畢飛宇看到了人們對金錢的痴迷、慾望對人的支配,也看到了都市中的男性形象在面對無聊的生活時,他們的空虛乏味的精神世界。

《男人還剩下什麼》中的"我"和妻子通過別人的介紹按部就班地成為夫妻擁有著平凡的生活,有一天,"我"和舊情人在客廳裡擁抱,卻被妻子看見。妻子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原諒我,我和妻子離婚了,女兒也判給了妻子。妻子拉攏女兒,對女兒進行"統戰"。女兒對"我"一點也不親切了並且認為"我"是個壞男人。我被妻子下了"死定了"的判決書。

《生活在天上》裡的蠶婆婆的在城市發了財卻離婚了的大兒子認為結婚就是一個女人來平分他的財產,孩子就是一個人來平分剩下的財產。一切以金錢為主德觀念扭曲了他的婚姻觀和家庭觀。儘管他表現得如此瀟灑,但在冷清的家庭中卻依舊顯示了他的空虛落寞。

《青衣》裡的普通平凡不善言辭的交警面瓜認為妻子筱燕秋是仙女,而筱燕秋卻只把面瓜當成一個落腳點。她為了能登臺表演嫦娥就出賣自己的肉體和菸廠的老闆苟合。並且沒有和麵瓜商量就打掉了孩子,完全不考慮面瓜的感受。而面瓜也是一味地討好筱燕秋,沒有男性的尊嚴可言。

上述小說並沒有營造強烈的戲劇衝突,男性是平凡的人,沒有遭受重大的苦難,題材不外乎是婚姻生活,離婚、出軌、家庭爭吵,但這些平庸的男性在平凡的生活中也得不到幸福。他們有的在沒有愛情的婚姻裡面苟且地過日子。有的被無盡的慾望驅使,成為孤家寡人,精神空虛沒有棲息的地方。有的因為沒有經濟實力,被妻子嫌棄,沒有尊嚴,只能獨自舔舐失敗的家庭生活的傷口。

被譽為寫女性最好的男作家畢飛宇,筆下的男性形象是什麼樣?

三、其他男性形象

畢飛宇對權力十分關注。男性形象之間充斥著權力的爭奪,畢飛宇創作了一批掙扎於權力中的男性人物。他也關注到了社會邊緣人盲人群體對基本權力的渴望,他們渴望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因此他也創造了一批有著極高的尊嚴感和極度敏感的盲人群體。

1、掙扎於權力中的男性形象

男性形象之間充斥著權力的爭奪。他們渴望擁有無上的權力,可以肆無忌憚地統治其他人,讓世間萬事萬物聽從自己的命令。《孤島》這篇歷史主義小說描寫的是文廷生、熊向魁、雷公嘴三人之間的權力鬥爭與歷史的輪迴。文廷生、熊向魁和旺貓兒三人外出探險被意外的龍捲風刮到了一座孤島上面。痴迷於權力的文廷生假裝是神的傳人,用手槍打敗了雷公嘴,得到了孤島上的一切,並且越發地不可自大,認為自己真的是神的傳人。但是權力不可能永遠停留在一個人的手裡,權力永遠處在被人爭奪的境況下。擁有權力的文廷生想要永久地擁有權力,甚至開始追求永生。而旁觀者的心也在騷動著,渴望自己也擁有權力。 "熊向魁的心中同樣有一種東西在升騰。他預知自己的生命離輝煌的頂點不再遙遠。這個頂點,是權力,是統治別人、駕馭別人靈魂與肉體的統治力。"畢飛宇用熊向魁的獨白,展示了權力對男性有著無盡的吸引力。畢飛宇也將不僅看到了政治上爭權奪力,也發現了權力其實無處不在。在兩性關係中,尤為明顯。《玉米》裡的男性人物村支書王連方仗著自己擁有權力,就毫無顧忌地讓村裡婦女給自己"幫幫忙"。郭家興當他的老婆還沒有離世,便忙著娶下一任妻子。《玉秧》裡的魏向東原來只是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打砸搶"人員,結果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竟在學校裡面擔任校衛隊負責人,憑藉這一小小的職位,他愚弄侵犯了老實的玉秧。

畢飛宇刻畫了這些男性人物瘋狂地追逐權力,他們渴望擁有權力,因為他們渴望高人一等。他們在不顧一切地追逐權力中,也被權力無情地"異化"了,喪失了自我。

2、盲人形象

畢飛宇塑造了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獨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盲人形象。在《推拿》中,畢飛宇刻畫了一直以來被忽視的盲人形象。《推拿》中的男性形象有王大夫、沙復明、小馬、泰來等,他們有的是先天的盲人,有的是後天遭遇事故而變成盲人的,但是他們身上擁有一個顯著的特徵:他們都非常注重尊嚴和極度敏感。王大夫有著強健的身體,堅強的意志,強烈的尊嚴感。他的弟弟是一個正常人卻不工作不努力,欠下一筆賭債卻依舊逍遙享樂。可王大夫因為覺得自己是盲人愧對父母而承擔起了家庭的責任,用自己胸膛的血肉,為替弟弟還了債,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尊嚴撐起了這個家庭,而那個弟弟還厚顏無恥地埋怨父母為什麼不把自己生成盲人,這樣自己就可以獨立了。王大夫在割肉還債之後陷入了極度的自責,他覺得自己不體面了,像個流氓,可流氓的完全不是他,是他那自私自利的弟弟,這裡也體現了王大夫極度敏感,他因為自己是盲人對自己要求十分高,他在乎他的尊嚴他的臉面。沙復明會糾正客人,當客人稱他們為瞎子按摩的時候,他會告訴客人這不是按摩,是推拿,他正視自己的手藝,也不許其他人來侮辱他。他拼命賺錢,只為開一個屬於自己的店子,用行動告訴正常人盲人的心臟無比剽悍的馬力。儘管他們在視力方面有缺陷,他們能敏銳地感受到正常人對他們的區別對待,他們也十分在乎他們的尊嚴,他們會用行為維護他們的尊嚴。

畢飛宇用他獨特的作家的眼光關注著各種各樣的男性形象,塑造了孤獨的兒童、反抗的青年、平庸的成年人、掙扎於權力中的男性形象和文學史上未曾出現過的有著強烈自尊感的盲人形象。畢飛宇塑造的男性形象栩栩如生,並且將他們的痛苦和掙扎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可以感受到畢飛宇對男性形象的關注和理解,也能感受到畢飛宇作為作家的責任感與擔當力。

被譽為寫女性最好的男作家畢飛宇,筆下的男性形象是什麼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