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編程基礎知識入門:變量與數據類型之變量

編程語言 Java 掃描儀 技術 視覺前沿 視覺前沿 2017-09-21

Java編程基礎知識入門:變量與數據類型之變量

ava基礎視頻教程課件

變量和數據類型 第18課-通過args數組獲取數據

概述

通過main方法的args數組可以從控制檯獲取一組字符串數據。

案例

【案例】給main方法的args數組輸入兩個整數,對這兩個整數進行四則運算

變量和數據類型 第19課-通過Scanner從控制檯獲取數據

概述

1、Scanner類用於掃描從控制檯輸入的數據,可以接收字符串和基本數據類型的數據。

2、Scanner類位於java.util.Scanner包中。

Scanner類的常用方法

1、String next();

作用:接收控制檯輸入的一個字符串。

2、String nextLine();

作用:接收控制檯輸入的一個字符串。

3、int nexInt();

作用:接收控制檯輸入的一個int類型的數據。

4、double nextDouble();

作用:接收控制檯輸入的一個double類型的數據。

5、boolean nextBoolean();

作用:接收控制檯輸入的一個boolean類型的數據。

使用步驟

步驟1、創建Scanner類的一個對象。

示例:

Scanner scanner=new Scanner(System.in);

步驟2、通過scanner調用next等方法,接收控制檯輸入的數據。

示例:

System.out.println(“姓名:”);

String name=scanner.next();

變量和數據類型 第20課-控制檯輸入數據的案例

控制檯輸入數據的案例

【示例】從控制檯輸入多種類型的數據

通過控制檯輸入一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身高和性格,然後讓該人和大家做自我介紹。

變量和數據類型 第21課-自增、自減、自乘和自除運算

概述

1、自增是一個變量在原有值基礎上再增加指定值。

2、自減是一個變量在原有值基礎上再減去指定值。

3、自乘是一個變量在原有值基礎上再乘以指定值。

4、自除是一個變量在原有值基礎上再除以指定值。

自增1

整形變量的自增:

int i=0;

i=i+1;

3、自增運算的簡寫形式:

1)先加1:++i

示例:

int i=1;

System.out.println(++i)輸出結果是2,變量i的值是2

2)後加1:i++

例如:

int i=1;

System.out.println(i++)輸出結果是1,變量i的值是2

自增n

自增n:i+=n

等效於:i=i+n

示例:

i+=5;

自減1

1、先減1:--i

示例:

int i=1;

System.out.println(--i)輸出結果是0,變量i的值是0

2、後減1:i--

例如:

int i=1;

System.out.println(i--)輸出結果是1,變量i的值是0

自減n

自減n:i-=n

等效於:i=i-n

示例:

i-=5;

變量和數據類型 第22課-變量相關算法-兩個變量值互換

概述

兩個變量值互換是基本的算法,在排序等算法中應用。

解法(1)

已知:

int a=100;

int b=10;

交換兩個變量值,使得a=10,b=100

正確代碼:

int c=a;

a=b;

b=c;

解法(2)

不借助第三個變量,僅在兩個變量之間交換值。

步驟1、a=a+b;

步驟2、b=a-b;

步驟3、a=a-b;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