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不容易:球王的“王”'

貝利 足球 世界盃足球賽 不完美媽媽 弗瑞德經理人 2019-09-02
"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至於人,那就更復雜了,出身不同、閱歷不同、環境不同、思維方式不同,自然就少不了"誤會"與"磨擦"、甚至是"戰爭"。

於是,就有人提出了"換位思考"的理論,就是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換位思考是人對人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是達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機制。它客觀上要求我們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如情感體驗、思維方式等與對方聯繫起來,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驗和思考問題,從而與對方在情感上得到溝通,為增進理解奠定基礎。

但"換位思考"並不容易,因為換位思考只宜律己,不能律人。正如我們常說的"不可以衣帽取人"一樣,試想,一個穿著丐幫工作服的人,怎麼可能走進五星級大酒店?!

不喜歡看足球,也不知道誰是足球明星,這決不是因為中國的足球太圓,如果遭遇到了這樣的考試題:你知道的足球明星有哪些?

我只能填寫:貝利。

因為我只知道貝利,而且知道貝利,也並不是因為貝利是球王,而是因為他的父親,一位真正懂得"換位思考"的"王者"。

貝利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足球明星之一,被喜愛他的人尊為"球王"。在其足球生涯中共攻進1281個球,四次代表國家隊出戰世界盃,三次捧得世界盃(第6、7、9屆)。1980年被歐美20多家報社記者評為20世紀最傑出的運動員之首,1987年6月他被授予國際足聯金質勳章,1999 年被國際奧運委員會(IOC)選舉為"世紀運動員"。

在足球王國巴西,不會踢足球的男孩子,絕對不會招人喜歡。在那裡,富人的孩子有自己的足球場地,窮人的孩子也有窮人的踢足球的方式。球王貝利就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裡,他的父親是一個因傷退役、窮困潦倒的足球隊員。

貝利從小就顯現出非凡的足球天賦,他常常踢著父親為他特製的"足球"--用一個大巧若拙的襪子塞滿破布和舊報紙,然後儘量捏成球形,外面再用繩子捆緊。

貝利經常光著黑瘦的脊樑,在家門前那條坑坑窪窪的小街上,赤著腳練球。儘管他經常摔得皮開肉綻,但他仍然不停地向著想象中的球門衝刺。

漸漸地,貝利有了點名氣,許多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常常跟他打招呼,還給他敬菸。像所有未成年人一樣,貝利喜歡吸菸時的那種"長大了"的感覺。

終於有一天,當貝利在街上向人要煙時被父親看見了。父親的臉色很難看,貝利低下頭,不敢看父親的眼睛。因為,他看到父親的眼睛裡有一種憂傷、一種絕望,還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怒火。

父親說:"我看見你抽菸了。"

貝利不敢回答父親,一言不發。

父親又說:"是我看錯了嗎?"

貝利盯著父親的腳尖,小聲說:"不,你沒有。"

父親問:"你抽菸多久了?"

貝利小聲為自己辯解:"我只吸過幾次,幾天前才------"

父親打斷了他的話:"告訴我,味道好嗎?我沒抽過煙,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味道。"

貝利說:"我也不知道,其實並不太好。"

貝利說話的時候,突然繃緊了渾身的肌肉,手不由自主地往臉上捂,因為,他看到站在他眼前的父親猛地抬起了手。但是,那並不是貝利預料中的耳光,而是父親把他摟在了懷中。

父親說:"你踢球有點天分,也許會成為一名高手,但如果你抽菸、喝酒,那就到此為止了。因為,你將不能在90分鐘內一直保持一個較高的水準,這事由你自己決定吧。"

父親說著,打開了他癟癟的錢包,裡面只有幾張皺巴巴的紙幣。父親說:"你如果真想抽菸,還是自己買的好,總跟人家要,太丟人了,你買菸要多少錢?"

貝利感到又羞又愧,眼睛裡澀澀的,可他抬起頭來,看到父親的臉上已是淚水縱橫------

後來,貝利再也沒有抽過煙。他憑著自己的勤學苦練,終於成了一代球王。

多年以後,貝利仍不能忘懷當年父親那溫暖的擁抱,他回憶說:"父親那溫暖的一個擁抱,比給我多少個耳光都更有力量。"

球王很偉大,但他的父親則更偉大,因為他不但締造了一個"球王",他還將不容易應用的"換位思考"理論運用到了極致:換位思考,只宜律己,不宜律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