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馬漢在身邊。相信很多80後90後都能跟著這個旋律哼起來,包拯是中國北宋名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包拯臉黑如墨,雙目似燈,他的額頭有一個彎彎的小月亮,他以為官清廉、嫉惡如仇和“青天大老爺”著稱於世,民間百姓正是感念與包拯的大公無私所以他的很多事蹟都被後人編成了戲曲和小說。但就這麼一個大好人,命運對他很是不公,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他的兒子和孫子都比他先死,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他應該絕後了,但是在歷史上,包拯的後人卻很多,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有,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馬漢在身邊。相信很多80後90後都能跟著這個旋律哼起來,包拯是中國北宋名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包拯臉黑如墨,雙目似燈,他的額頭有一個彎彎的小月亮,他以為官清廉、嫉惡如仇和“青天大老爺”著稱於世,民間百姓正是感念與包拯的大公無私所以他的很多事蹟都被後人編成了戲曲和小說。但就這麼一個大好人,命運對他很是不公,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他的兒子和孫子都比他先死,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他應該絕後了,但是在歷史上,包拯的後人卻很多,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有,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天聖五年(1027年)的時候他考中進士,被授予大理評事,因家中父母年邁,包拯請求上級允許在合肥附近就職,上級看他一片孝心,也就准許了他的請求把他調往安徽和縣上任,奈何包拯父母年邁,包拯思量再三決意辭職回家安心瞻仰父母,等包拯的父母相繼去世後,包拯又守孝多年,直到期滿才在父老鄉親的勸慰下趕赴京城聽從安排,1037年,包拯被授予天長知縣。

"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馬漢在身邊。相信很多80後90後都能跟著這個旋律哼起來,包拯是中國北宋名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包拯臉黑如墨,雙目似燈,他的額頭有一個彎彎的小月亮,他以為官清廉、嫉惡如仇和“青天大老爺”著稱於世,民間百姓正是感念與包拯的大公無私所以他的很多事蹟都被後人編成了戲曲和小說。但就這麼一個大好人,命運對他很是不公,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他的兒子和孫子都比他先死,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他應該絕後了,但是在歷史上,包拯的後人卻很多,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有,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天聖五年(1027年)的時候他考中進士,被授予大理評事,因家中父母年邁,包拯請求上級允許在合肥附近就職,上級看他一片孝心,也就准許了他的請求把他調往安徽和縣上任,奈何包拯父母年邁,包拯思量再三決意辭職回家安心瞻仰父母,等包拯的父母相繼去世後,包拯又守孝多年,直到期滿才在父老鄉親的勸慰下趕赴京城聽從安排,1037年,包拯被授予天長知縣。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包拯斷案的能力很強,這個咱今天暫且不聊,主要說說他的私生活,包拯的一生共有兩個妻子和一個小妾,包拯的原配夫人叫做李氏,但不幸的是二人結婚僅僅一年左右,李氏就不幸早逝,他並沒有給包拯留下孩子,後來包拯又娶了一位夫人叫做董氏,董氏屬於大家閨秀,她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還給包拯生了一子二女,包拯的兒子叫做包繶,包繶長大後便娶董氏為妻,至於包拯的兩個女兒早早的就嫁了出去。

"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馬漢在身邊。相信很多80後90後都能跟著這個旋律哼起來,包拯是中國北宋名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包拯臉黑如墨,雙目似燈,他的額頭有一個彎彎的小月亮,他以為官清廉、嫉惡如仇和“青天大老爺”著稱於世,民間百姓正是感念與包拯的大公無私所以他的很多事蹟都被後人編成了戲曲和小說。但就這麼一個大好人,命運對他很是不公,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他的兒子和孫子都比他先死,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他應該絕後了,但是在歷史上,包拯的後人卻很多,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有,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天聖五年(1027年)的時候他考中進士,被授予大理評事,因家中父母年邁,包拯請求上級允許在合肥附近就職,上級看他一片孝心,也就准許了他的請求把他調往安徽和縣上任,奈何包拯父母年邁,包拯思量再三決意辭職回家安心瞻仰父母,等包拯的父母相繼去世後,包拯又守孝多年,直到期滿才在父老鄉親的勸慰下趕赴京城聽從安排,1037年,包拯被授予天長知縣。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包拯斷案的能力很強,這個咱今天暫且不聊,主要說說他的私生活,包拯的一生共有兩個妻子和一個小妾,包拯的原配夫人叫做李氏,但不幸的是二人結婚僅僅一年左右,李氏就不幸早逝,他並沒有給包拯留下孩子,後來包拯又娶了一位夫人叫做董氏,董氏屬於大家閨秀,她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還給包拯生了一子二女,包拯的兒子叫做包繶,包繶長大後便娶董氏為妻,至於包拯的兩個女兒早早的就嫁了出去。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本來一家四口和和睦睦,但天有不測風雲,包繶婚後的第二年(21歲)也因病去世了,包拯的老婆急火攻心一口氣沒上來便臥病在床了,至於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後,臉上再也沒有了一點表情。其實包拯的兒媳也很痛苦,她除了每天孝順公婆外就是收拾家務然後在屋裡發呆,包拯夫婦看在眼裡很是心疼,於是二人決定讓崔氏再找個人家改嫁吧。

"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馬漢在身邊。相信很多80後90後都能跟著這個旋律哼起來,包拯是中國北宋名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包拯臉黑如墨,雙目似燈,他的額頭有一個彎彎的小月亮,他以為官清廉、嫉惡如仇和“青天大老爺”著稱於世,民間百姓正是感念與包拯的大公無私所以他的很多事蹟都被後人編成了戲曲和小說。但就這麼一個大好人,命運對他很是不公,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他的兒子和孫子都比他先死,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他應該絕後了,但是在歷史上,包拯的後人卻很多,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有,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天聖五年(1027年)的時候他考中進士,被授予大理評事,因家中父母年邁,包拯請求上級允許在合肥附近就職,上級看他一片孝心,也就准許了他的請求把他調往安徽和縣上任,奈何包拯父母年邁,包拯思量再三決意辭職回家安心瞻仰父母,等包拯的父母相繼去世後,包拯又守孝多年,直到期滿才在父老鄉親的勸慰下趕赴京城聽從安排,1037年,包拯被授予天長知縣。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包拯斷案的能力很強,這個咱今天暫且不聊,主要說說他的私生活,包拯的一生共有兩個妻子和一個小妾,包拯的原配夫人叫做李氏,但不幸的是二人結婚僅僅一年左右,李氏就不幸早逝,他並沒有給包拯留下孩子,後來包拯又娶了一位夫人叫做董氏,董氏屬於大家閨秀,她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還給包拯生了一子二女,包拯的兒子叫做包繶,包繶長大後便娶董氏為妻,至於包拯的兩個女兒早早的就嫁了出去。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本來一家四口和和睦睦,但天有不測風雲,包繶婚後的第二年(21歲)也因病去世了,包拯的老婆急火攻心一口氣沒上來便臥病在床了,至於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後,臉上再也沒有了一點表情。其實包拯的兒媳也很痛苦,她除了每天孝順公婆外就是收拾家務然後在屋裡發呆,包拯夫婦看在眼裡很是心疼,於是二人決定讓崔氏再找個人家改嫁吧。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崔氏得知此事後哭的稀里嘩啦,她聲稱生是包家的人,死是包家的鬼,如果趕她出家門,那麼她就要一頭撞死在門柱上,包拯夫婦二人感動的也是稀里嘩啦,於是同意了。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包拯的孫子包文輔在五歲的時候,又忽然夭折了,這下子包拯全家都發愁了,要知道在古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自己兒子死了還有個孫子,可是自己孫子也死了,包拯這一脈豈不是要絕後麼?

"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馬漢在身邊。相信很多80後90後都能跟著這個旋律哼起來,包拯是中國北宋名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包拯臉黑如墨,雙目似燈,他的額頭有一個彎彎的小月亮,他以為官清廉、嫉惡如仇和“青天大老爺”著稱於世,民間百姓正是感念與包拯的大公無私所以他的很多事蹟都被後人編成了戲曲和小說。但就這麼一個大好人,命運對他很是不公,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他的兒子和孫子都比他先死,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他應該絕後了,但是在歷史上,包拯的後人卻很多,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有,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天聖五年(1027年)的時候他考中進士,被授予大理評事,因家中父母年邁,包拯請求上級允許在合肥附近就職,上級看他一片孝心,也就准許了他的請求把他調往安徽和縣上任,奈何包拯父母年邁,包拯思量再三決意辭職回家安心瞻仰父母,等包拯的父母相繼去世後,包拯又守孝多年,直到期滿才在父老鄉親的勸慰下趕赴京城聽從安排,1037年,包拯被授予天長知縣。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包拯斷案的能力很強,這個咱今天暫且不聊,主要說說他的私生活,包拯的一生共有兩個妻子和一個小妾,包拯的原配夫人叫做李氏,但不幸的是二人結婚僅僅一年左右,李氏就不幸早逝,他並沒有給包拯留下孩子,後來包拯又娶了一位夫人叫做董氏,董氏屬於大家閨秀,她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還給包拯生了一子二女,包拯的兒子叫做包繶,包繶長大後便娶董氏為妻,至於包拯的兩個女兒早早的就嫁了出去。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本來一家四口和和睦睦,但天有不測風雲,包繶婚後的第二年(21歲)也因病去世了,包拯的老婆急火攻心一口氣沒上來便臥病在床了,至於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後,臉上再也沒有了一點表情。其實包拯的兒媳也很痛苦,她除了每天孝順公婆外就是收拾家務然後在屋裡發呆,包拯夫婦看在眼裡很是心疼,於是二人決定讓崔氏再找個人家改嫁吧。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崔氏得知此事後哭的稀里嘩啦,她聲稱生是包家的人,死是包家的鬼,如果趕她出家門,那麼她就要一頭撞死在門柱上,包拯夫婦二人感動的也是稀里嘩啦,於是同意了。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包拯的孫子包文輔在五歲的時候,又忽然夭折了,這下子包拯全家都發愁了,要知道在古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自己兒子死了還有個孫子,可是自己孫子也死了,包拯這一脈豈不是要絕後麼?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就這樣,包拯活到了59歲。這一年對包拯來說意義重大,先是小妾孫氏不知道犯了什麼錯,包拯將其逐出家門,然後在陰差陽錯下兒媳崔氏得知孫氏已經懷有了身孕,崔氏對孫氏很是照顧,經常私下接濟她,直到孫氏產下一個男嬰。包拯其實對於這件事是一無所知的,因為包拯馬上六十大壽了,她想給他一個驚喜。

"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馬漢在身邊。相信很多80後90後都能跟著這個旋律哼起來,包拯是中國北宋名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包拯臉黑如墨,雙目似燈,他的額頭有一個彎彎的小月亮,他以為官清廉、嫉惡如仇和“青天大老爺”著稱於世,民間百姓正是感念與包拯的大公無私所以他的很多事蹟都被後人編成了戲曲和小說。但就這麼一個大好人,命運對他很是不公,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他的兒子和孫子都比他先死,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他應該絕後了,但是在歷史上,包拯的後人卻很多,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有,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天聖五年(1027年)的時候他考中進士,被授予大理評事,因家中父母年邁,包拯請求上級允許在合肥附近就職,上級看他一片孝心,也就准許了他的請求把他調往安徽和縣上任,奈何包拯父母年邁,包拯思量再三決意辭職回家安心瞻仰父母,等包拯的父母相繼去世後,包拯又守孝多年,直到期滿才在父老鄉親的勸慰下趕赴京城聽從安排,1037年,包拯被授予天長知縣。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包拯斷案的能力很強,這個咱今天暫且不聊,主要說說他的私生活,包拯的一生共有兩個妻子和一個小妾,包拯的原配夫人叫做李氏,但不幸的是二人結婚僅僅一年左右,李氏就不幸早逝,他並沒有給包拯留下孩子,後來包拯又娶了一位夫人叫做董氏,董氏屬於大家閨秀,她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還給包拯生了一子二女,包拯的兒子叫做包繶,包繶長大後便娶董氏為妻,至於包拯的兩個女兒早早的就嫁了出去。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本來一家四口和和睦睦,但天有不測風雲,包繶婚後的第二年(21歲)也因病去世了,包拯的老婆急火攻心一口氣沒上來便臥病在床了,至於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後,臉上再也沒有了一點表情。其實包拯的兒媳也很痛苦,她除了每天孝順公婆外就是收拾家務然後在屋裡發呆,包拯夫婦看在眼裡很是心疼,於是二人決定讓崔氏再找個人家改嫁吧。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崔氏得知此事後哭的稀里嘩啦,她聲稱生是包家的人,死是包家的鬼,如果趕她出家門,那麼她就要一頭撞死在門柱上,包拯夫婦二人感動的也是稀里嘩啦,於是同意了。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包拯的孫子包文輔在五歲的時候,又忽然夭折了,這下子包拯全家都發愁了,要知道在古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自己兒子死了還有個孫子,可是自己孫子也死了,包拯這一脈豈不是要絕後麼?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就這樣,包拯活到了59歲。這一年對包拯來說意義重大,先是小妾孫氏不知道犯了什麼錯,包拯將其逐出家門,然後在陰差陽錯下兒媳崔氏得知孫氏已經懷有了身孕,崔氏對孫氏很是照顧,經常私下接濟她,直到孫氏產下一個男嬰。包拯其實對於這件事是一無所知的,因為包拯馬上六十大壽了,她想給他一個驚喜。

包拯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孫子比他先死,為何他的後代還那麼多

等包拯六十歲這天,崔氏把男嬰抱回家中,給包拯說明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包拯看到這個嬰兒後喜出望外,於是給這個男嬰取名為包綬,包拯的心病終於是解決了,1062年5月,包拯自感時日無多,他臨死前將包綬叫過來訓話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也。”

包拯死後,包綬繼承了包拯的遺志,成為了歷史上有名的清官。所以說,包拯的後代自然而言也就很多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