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老保險繳納15年,年繳500元和年繳5000元,養老金差多少?

農村養老保險也叫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每年只交一次,可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同樣繳納15年,年繳500元和年繳5000元,養老金能差多少?選擇哪個檔次更為划算?

農村養老保險繳納15年,年繳500元和年繳5000元,養老金差多少?

計算養老金,我們要先了解其計算公式:居民每月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139+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是你歷年交的錢加上政府補貼和利息。基礎養老金為固定數額,由當地政府公佈,全國最低為88元,上海最高930元,大部分地區在110-170元之間。

若年繳500元

我們以青島為例,其基礎養老金為168元,年繳500元政府額外補貼60元,個人賬戶按照每年1.5%複利計息,其個人賬戶總額為9482.13元,下圖為計算過程:

農村養老保險繳納15年,年繳500元和年繳5000元,養老金差多少?

每月養老金=9482.13/139+168=236.22元,繳納15年共花費7500元,若不考慮養老金調整、通貨膨脹等因素,最長需要7500/236.22=32個月就可回本。

若年繳5000元

按照上述同樣方法計算(年繳5000元政府額外補貼100元):

農村養老保險繳納15年,年繳500元和年繳5000元,養老金差多少?

每月養老金=86355.09/139+168=789.26元,繳納15年共花費75000元,若不考慮養老金調整、通貨膨脹等因素,最長需要75000/789.26=95個月可回本。

兩者相比,退休後的養老金相差789.26-236.22=553.04元。繳費檔次越高,回本週期越長。

個人建議

對於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來說,選擇中低檔次繳納居民養老保險是比較合理的,其回本週期短、風險小,每年繳納個幾百元或一兩千元,經濟負擔也不會太重。

對於經濟條件良好的家庭來說,儘量不要選擇繳納居民養老保險,自己以靈活就業身份繳納職工養老保險是最為划算的。同樣做個對比分析:

職工養老金計算

仍以青島為例,自由從業人員從2004年-2018年按照最低基數連續15年繳納養老保險,其退休後每月可領養老金890元,計算過程如下:

農村養老保險繳納15年,年繳500元和年繳5000元,養老金差多少?

基礎養老金=5309*(1+0.6)/2*15*1%=637元;個人賬戶養老金=35216/139=253;兩者相加890元。繳納15年共計花費60549元,最長需要60549/890=68個月即可回本。

對比發現,若按照5000元檔次繳納15年居民養老保險,實際上虧大了,不僅花費的更多,領的養老金還少,回本週期也更長,非常不划算。

回到結論:能繳納職工養老保險就不要繳納居民養老保險,能選擇低檔次就不要選擇高檔次。

本人在社保局工作,平時會寫一寫社保方面的文章,不說官話套話,只講真話!有任何問題都可私信我,必回~記得關注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