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包頭博物館鎮館之寶的現世傳奇

在內蒙古包頭博物館內有一件鎮館之寶,那就是元代青花瓷罐。這個青花瓷罐高29釐米、腹徑35釐米,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元青花瓷珍品中的珍品。

據考證,全國至今只有元青花不超過300件,大型器物總共只有6件,而這個元青花,是6件大型器物中唯一一件有準確出土地點的。

內蒙古包頭博物館鎮館之寶的現世傳奇

鎮館之寶的現世傳奇來自包頭綜合廣播

包頭綜合廣播記者柳靜報道:

1981年,時任內蒙古包頭博物館文物管理員的劉幻真在內蒙古文物考古創刊號上發表了名為——《包頭市燕家樑出土元代瓷器調查記》的文章,專門介紹了這件碩大的元青花瓷罐在內蒙古包頭市燕家樑遺址上的出土來歷。文章發表後,不僅引起了故宮博物院的關注,甚至引來了美國加州大學研究瓷器的專家——薩米教授親自到訪。

到底這件國寶是如何被發現,又如何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故事還得從1979年講起。1979年9月的一天,35歲的文物管理員劉幻真正一個人騎著自行車在九原區麻池古城的附近進行考古調查,那是包頭市文物管理所成立的第二年,他們急需要摸清包頭文物的家底,以開展文物保護工作。

內蒙古包頭博物館鎮館之寶的現世傳奇

劉幻真:我拿瓷片到哪兒就要轉著找遺址,有幾個女的在那裡篩沙子,我就問哪有這個瓷片、瓦片,那個篩沙子的女的就告訴我說,我們老公公挖過個罐子和你拿到這個蘭花,就是一個蘭花罐子,我說多大,她說,這麼大,因為我調查的這個遺址是個純粹的元代遺址,如果那兒出了一個罐子,很可能就是元代的,這樣年代就大體咬定了。

經打聽,挖到這個青花瓷罐的農民叫燕孝榮。到了中午派飯時,劉幻真被有意地“派飯”到了燕孝榮家,他還在供銷社買了麻花和餅子帶了過去。一進屋,劉幻真就看到燕孝榮家躺櫃上擺著的這個白底藍花的大罐子,甚是奪目。

內蒙古包頭博物館鎮館之寶的現世傳奇

劉幻真:罐子哪兒來的?他說,前六七年,後來我落實是七二年,燕家樑打堰子,打堰子就是大渠完了的小支流叫堰子,打堰子的時候挖出了這麼個罐子。誰挖出來隊長就說誰拿回去吧,其實上面還蓋著個碗,我說什麼顏色,他說和這個一樣,我說哪兒了,扔了,我心裡面咯噔了一下,這也是元青花呀!我說大爺這個罐子沒人來買過,他說有下鄉的,給我10塊錢,10塊錢我就不賣了放家裡面放雞蛋。

此時的劉幻真亮明瞭自己的身份,並給燕孝榮細心講解了國家的文物政策,在全家人一番艱難地抉擇後,劉幻真用20元錢,抱回了這個珍貴的寶貝。

劉幻真:咱們現在有文物機構,你這是出土文物能不能獻給國家,而且要給你一定的補償,下鄉幹部給你10塊,我給你20,當時我身上就帶個2、30塊錢,因為工資也不是太高。

內蒙古包頭博物館鎮館之寶的現世傳奇

由於九原區麻池鎮到昆區白雲路要經過很長一段搓板土路,為了瓷罐的安全,劉幻真找來了一個大紙箱,把瓷罐子放進去,空隙裡塞滿了稻草,馱在了自行車的後座上,並一路推著車,走回文館所。

劉幻真:一晚上興奮的沒睡好,反覆看,再拿出資料來對,確信無疑這是元青花了。咱們這個是保存最完好,個體最大、體量最大,而且有準確的出土地點,全國一共有這麼六件。

由於當時認識元青花的人很少,所以這個瓷罐拿回文館所後也並沒有得到重視,直到劉幻真寫出了那篇叫做《包頭市燕家樑出土元代瓷器調查記》的文章後,這件惜世珍寶才得到顯現在世人眼前,並大放異彩。

內蒙古包頭博物館鎮館之寶的現世傳奇

劉幻真:這個文章一發表,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文達先生也來了,日本的一個專門研究研究元青花的一個專家三上也來了,美國的一個加州大學的一個教授薩米也來了。

此後,這個元青花瓷罐漂洋過海去過很多國家參展。1984年,第一次出國到日本的京都和大阪展覽,在60餘件展品中,元青花瓷罐成為最搶眼的一件。2012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赴布魯塞爾參會,舉辦了一場彙集20件中國國寶級文物的展覽,這件元青花瓷罐是內蒙古唯一一件參展物。

內蒙古包頭博物館鎮館之寶的現世傳奇

元青花寸瓷寸金,極其珍貴。如今,這件牡丹青花瓷罐珍藏於內蒙古包頭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它靜靜地立在那裡,講述著它以及跟它有關的那些人的故事。

來源:包頭綜合廣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