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

近期一些拉丁美洲國家的表現,令美國很不安。 美媒7日報道稱,“一帶一路”伸進“美國後院”,中國人正在填美國留下的真空。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加大投資,日本也在努力拉近與拉美國家的關係,並對巴拿馬決定繼續與日本的基礎設施合作表示讚揚。

“我們在‘一帶一路’中看到了巨大機遇”

美國多年來視拉丁美洲為自己的“後院”。美聯社當地時間4月5日報道稱,中國在拉丁美洲推廣“一帶一路”倡議,引發了美國的恐慌。自19世紀以來,美國一直將該地區視為其他大國的“禁區”。

4月2日,巴拿馬總統巴雷拉(Juan Carlos Varela)在訪問香港期間表示,巴拿馬在中國“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中看到了“巨大機遇”,有機會藉此開發巴拿馬作為亞洲和美洲紐帶的潛力。

“‘一帶一路’與互聯互通相關,而巴拿馬是本地區互聯互通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我們有一座非常重要的機場、巴拿馬運河以及港口。因此,巴拿馬將成為倡議的一員,因為我們看到了將亞洲、美洲與巴拿馬連接起來的巨大機遇。”

本月,巴雷拉還將與其他外國領導人一起,出席本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事實上,這並非巴拿馬官方首次表達對中巴合作的期望。

巴拿馬只有400萬人口,但其運河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貿易要道之一,對華盛頓和北京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中國也是巴拿馬運河第二大使用者,僅次於美國。

2017年6月,巴拿馬與臺當局“斷交”,申明堅持“一箇中國”的立場。

去年7月,在中巴建交一週年,兩國代表正式開啟首輪自貿談判之際,巴拿馬工商部部長阿羅塞梅納(Augusto Arosemena)喊話道,“巴拿馬希望成為中國投資和中國產品進入整個區域(拉美)的窗口。”

此外,日媒注意到,日本也正積極在拉美刷存在感。

美媒急了:中國一帶一路進“美國後院”

“隨著中國加大投資,日本也對與巴拿馬展開基礎設施項目合作表示讚揚” 日媒報道截圖

4月6日,日本“外交學者”(The Diplomat)雜誌網站報道稱,巴雷拉4日時隔三年再次訪問日本,後者對巴拿馬決定繼續建設一項基於日本單軌技術的運輸工程表示讚揚。該地鐵3號線項目從日本獲得了281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9億)的貸款支持,日本政府稱,這是東京向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提供的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海外發展援助”(ODA)貸款。

日本首相安倍表示,巴拿馬是“擁有巴拿馬運河的地緣政治領域重要國家”,兩國經濟關係“為日本從多方面加強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的聯繫樹立了榜樣”,日本希望與巴拿馬在持共同價值觀的基礎上,成為太平洋彼岸的合作伙伴。

美國的“提醒”,巴拿馬沒聽

而巴拿馬的態度也引起了美國官員的慌張。

去年10月,美國務卿蓬佩奧訪問巴拿馬後向記者表示,巴拿馬在有關中國投資的事務上“應該睜大眼”。他“警告”巴拿馬別與中國做生意,還暗示中企“沒安好心”,從事“掠奪性經濟活動”,但又拒絕指出到底哪個項目“有問題”。

同年12月,蓬佩奧又在G20會議上聲稱,“我們都‘擔心’中國及其‘進入’這些國家的方式。”

但在蓬佩奧來訪兩個月後,巴拿馬總統巴雷拉對中國領導人的正式訪問表示歡迎,並宣佈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巴雷拉期間表示,巴拿馬希望在幫助連通世界方面“發揮一線作用”

如今,巴拿馬正與中企簽訂合同,修建巴拿馬運河上的第四座橋樑,以及巴拿馬城公共交通系統的第三條線路。

中方還建議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建設一條連接巴拿馬城和西部邊境附近大衛城的391公里高鐵線路。巴雷拉讚揚這個項目在經濟上是可行的,因為它將促進巴拿馬的經濟發展。

美媒急了:中國一帶一路進“美國後院”

同時,繼巴拿馬駐廣州總領事館之後,巴拿馬駐香港總領事館也於近日開館。未來幾個月,上海和巴拿馬之間還將開通直飛航線。

在今年5月的總統選舉民調中,該國反對黨民主革命黨候選人科蒂佐(Laurentino Cortizo)暫時領先。他稱,計劃與中國駐巴拿馬大使見面,“討論雙邊關係的未來”。

值得注意的是,墨西哥總統奧夫拉多爾(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已經表示,他正在考慮加入“一帶一路”。美聯社指出,這將給與美國接壤的墨西哥提供一個發展陣地(foothold)。

在加勒比地區,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已於去年5月加入“一帶一路”。同年9月,一家中企拿到了當地幹船塢的建造合同。

對此,“美國之音”7日就在相關報道中用不算友好的字眼描述稱,“中國‘一帶一路’伸進美國後院”。

美媒急了:中國一帶一路進“美國後院”

2017年11月17日,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巴拿馬總統巴雷拉出席歡迎儀式。 圖自視覺中國

“美國留下的真空,中國人來填”

不過,美媒指出,中國在拉美並非“初來乍到”,而目前著重於巴拿馬等中美洲國家。上世紀90年代起,中企開始在南美洲開展有關石油及礦業的投資活動,這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基礎。

隨著“一帶一路”合作的展開,美國等國“擔心”自身利益會因此“受損”。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的中國-拉美關係專家陳懋修(Matt Ferchen)認為:“無論公開明顯與否,美國將作出強烈反應。”

巴拿馬最有影響力報紙《新聞報》(La Prensa)創始人艾森曼(Roberto Eisenmann)則指出,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無助於美國在這一地區的發展。

時任美國駐巴拿馬大使費利(John Feeley)已於去年3月卸任,但特朗普至今沒有正式任命費利的繼任者。對此,艾森曼說:“中國人顯然在試圖填補他們(美國)留下的領導真空時期。”

而巴拿馬領導人將中國視為貿易和投資來源的同時,也希望避免與美國發生衝突。巴雷拉曾稱,巴拿馬與中國的關係“不會影響與我們戰略伙伴的關係”。

但美國副總統彭斯去年10月還威脅中美洲國家:與中國建立關係時,要考慮和美國的長期利益。

巴拿馬總統則在此前強調,“我們尊重其他國家的獨立決策,我們也將永遠要求其他國家尊重我們的決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