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落

·關注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613篇原創首發文章

鯨落

動物系列繼續更新。寫完法國的《驢皮記》、日本的《蛤蟆的油》,現在寫寫美國的《白鯨》。

關於“鯨”,有一個感覺上特別美好的詞,叫“鯨落”。

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 它的屍體最終會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一個名字——鯨落(Whale Fall),一隻鯨魚的屍體可以供養一套以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百年, 這是它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

生物學家有時候也是浪漫主義者。滋潤、助力一個生態系統長達百年,何其長情。

這也讓我想起了一類人。那些生前活得默默無聞,甚至特別坎坷,死後卻影響人世、社會數百年的人,比如,梭羅、梵高、卡夫卡、艾米麗·迪金森、惠特曼、麥爾維爾等等……日本作家松尾芭蕉說,他72年的人生,遭遇的是一連串棍棒的打擊。偉大的人生前全是磨難,死後才能封神,這恐怕是對於他們這類人的最大詛咒。

雖是詛咒,但他們對於人間的意義也至美,如同“鯨落”。

我為這個概念和名詞歡呼。

鯨落

201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作曲家鮑勃·迪倫,此前媒體盛傳他拒絕領獎,一時成為輿論焦點。後來他還是去了。在頒獎儀式的答謝詞裡,他卻用了1800字說了一個別人的作品,即赫爾曼·麥爾維爾(1819-1891)的《白鯨》。

鯨落

英國作家毛姆認為《白鯨》是世界十大文學名著之一,麥爾維爾在文學史的地位更在馬克·吐溫等人之上。

麥爾維爾也被後世譽為美國的“莎士比亞”。

但這些都是他死後的聲譽了。今年是他誕生200週年。

麥爾維爾家庭背景很華麗,非常有名望,他的祖父參加過美國獨立戰爭,外祖父是一名將領,參與過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但命運從來都喜歡開玩笑,他12歲時,父親破產後抑鬱寡歡而死,他也隨之失了學。

15歲開始打工謀生,18歲做起了水手,期間入獄又越獄,他做了整整五年捕鯨勞工。隨後,想上岸當作家。

他寫了《白鯨》後,只賣出了五本。繼續寫,繼續失敗,寫了六百萬字還是沒有成功。

他的人生也不是沒有好過,28歲時娶了州法院首席大法官之女,生了孩子,但後來,從一場大火燒燬了他的書房,到兒子自殺,再到他性情大變,酗酒、家暴,最後家庭破裂。

晚年,他開始寫起了詩,並自費出版了它們。他的一生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失敗者,終其一生也沒有得到文學上的任何榮譽和尊重,他生前的身份最後不過是個紐約海關的普通稽查員,他死後三天,報紙才刊登了一條簡短的訃告,告訴大家《白鯨》的作者去世了。

但誰也不知道《白鯨》是什麼,或者只是認為《白鯨》是本青少年冒險故事而已。

他後來是怎麼出名的?大概是他死後半個世紀,一夜之間就火了起來,人們幾乎把他的地位拔高到美國最偉大的三四位小說家之一。

他的風格是散文體小說,豐富、浮誇、充滿暗示、隱喻及龐雜的詩意。世界名著《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的作者馬爾克斯認為《白鯨》那無序的結構是文學史上最美麗的奇蹟之一。

後世的最高評價是:世上沒有一部小說,可以被輕易叫做史詩,除了《白鯨》;世上沒有一位小說家,可以被輕易叫做莎士比亞,除了麥爾維爾。

今年是麥爾維爾誕生200週年。有些人註定默默無聞,但他是一頭鯨魚,死後會滋養世界、環境、社會、文化氛圍一百年甚至幾百年。

鯨落鯨落

麥爾維爾的《白鯨》到底說了什麼?簡單來講是,亞哈船長為了追逐並殺死白鯨莫比·迪克,最終與白鯨同歸於盡的故事。

什麼是史詩,我的理解就是把當代所有最高深的相關知識、觀點和感情集中化合的產物。那些好的、影響會持續至少百年的作者,都是百科全書派。

《白鯨》是戲劇,是歷險故事,是哲學探討,是科學研究,也是史詩,或者是別的。它有說不盡的東西和範疇,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白鯨》中四分之一的部分,由鯨類學材料和捕鯨業的信息組成,它們基本上來自托馬斯·比爾的《抹香鯨的自然史》及其他科學著作。

小說中的白鯨是什麼樣子的?毫無疑問,首先它是非常華麗的。它的身體佈滿了條紋斑點和同樣顏色的大理石花紋,如果在中午時分,會看到它滑過深藍色的海水,留下一道滿是奶油泡沫的乳白色尾波,閃耀著點點金色的光芒。

它的象徵意義也是非常豐富多彩,甚至有點繁華——人與自然的鬥爭、與自我的鬥爭、與邪惡的鬥爭、個人與社會習俗的鬥爭、與科學的鬥爭、與宇宙的鬥爭、與困惑的鬥爭、與執念的鬥爭、與上帝和宗教的鬥爭、與生命和時間的鬥爭、與意義的鬥爭……

總之,矛盾無處不在,所以鬥爭無處不在,白鯨也無處不在,東西方文化在這裡似乎混合起來,人的內心追求和外在追求也混合起來,宇宙的終極奧祕其實都在鬥爭之中。

我這幾年一直有一種觀念就是,人的意念曾經大部分來自自然,如今大部分來自社會的灌輸。從崇拜自然到崇拜知識,人的社會性阻礙了人們進一步開發靈魂和性靈。

以前的產業和行業都與農牧業、海洋業等與自然相關的行業有關,那時候人們關注的東西都差不多,偏向哲學、心靈等,認為什麼都可以學習,什麼都可以創造,什麼都可以想通,是個“通感時代”。

後來工業時代來臨,人們一定會相信技藝和技巧,科學和技術,那是個“通知時代”,沒有迴旋餘地,不喜歡模稜兩可,都是標準答案,都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人的優點、缺點、弱點都被放大。

再後來,人工智能時代來臨,人和機器相互補充,人那些獨特的東西,將成就巨大的價值,但也加劇了競爭,因為靈性和特質太不相同,所以輪到誰發光發熱全靠隨機性,或者通俗說的運氣!

白鯨啊,白鯨啊,原來人們還有個特定的追捕、追尋對象。現在人們在碎片化的世界裡,只有自我感知,但通常其感知力又沒有自然和天賦基礎的鋪墊,往往找不到出路,就只能成為大環節裡的一塊小零件。

亞哈船長與白鯨莫比·迪克一輩子都是愛恨糾纏:

亞哈是這樣感知白鯨的——“那無盡的鯨魚隊列,便成雙成對地遊進了我的靈魂深處”;

也是這樣被白鯨傷害的——“正是那頭該死的白鯨把我弄殘了,讓我永遠成了一個可憐的裝假肢的笨水手。……去追那頭白鯨,追到大地的兩端,追到地球的四級,直到它噴出黑血,魚鰭放平。”莫比·迪克像割麥子的機器割斷了麥子一樣切斷了亞哈船長的腿,後來他裝上了鯨魚骨做的假肢,他就這樣一輩子跟白鯨過不去了。

白鯨對他來說,就是一堵牆,堵住了其他的可能性,逃不出這些愛恨糾纏——“白鯨就是那圍牆。堵在我眼前,有時候,我一切外面的什麼都沒有,可這就夠了,它給了我一件苦差事,它壓在我身上,我在它身上看見了凶殘的力量,一種不可理解的惡意使它更加強大。”

鯨落

人的一生,愛、恨、功業、成就和遺憾都是積累主義釀造的。

愛和希望是一種寄託,恨和遺憾也是一種寄託。“白鯨是從犯也好,是主犯也罷,我都要把仇恨發洩在它身上。”這樣人生才有奮鬥下去、進行下去的動力。“什麼是魔王啊?就是由狂想堆積的仇恨!這些災難性的反擊不斷重複,便日復一日地將它們造成的恐懼堆積到莫比·迪克身上!於是白鯨就是魔王!莫比·迪克就是魔王。”

壓力和動力是一筐又一筐的人生燃料。人的一生靠什麼保持激情與亢奮?多彩、韻律與狂想!

“怪不得有關白鯨的誇大其詞的謠言,在遼闊的海洋上一旦傳播開來,便會與日俱增,到最後竟然吸收了各種可怕的暗示和略具雛形的有關超自然力量的聯想,終於使莫比·迪克染上了與任何肉眼可見的事實無關的新的恐怖色彩。無可比擬、智計百出的惡毒。”

“所有最極端的瘋狂與折磨,所有能攪起食物殘渣的東西,所有含有惡意的真實,所有讓人絞盡腦汁身心疲憊的東西,所有生命和思想中微妙的魔鬼崇拜,所有邪惡,對於瘋狂的亞哈來說,都明顯體現在莫比·迪克身上。”

“莫比·迪克不僅無處不在,而且永遠不死。”意識到它,受過它的傷,再強壯它的魔性,再一直鬥爭。這大概就是“生命不止、折騰不息”的基礎,就這樣,人生與靈魂都豐富了、健壯了。

鯨落

最後,說一下強與弱。

我一直以為我是挺堅強的人,我從來不真正害怕失去誰,但我仍會害怕糾纏於一點點失去的恐懼。我怕人們眼神裡的本來正面的東西慢慢轉成負面,雖然最後,我肯定也一點不在乎他們的看法。我不懼怕死亡,但我會憂愁一點點老死的感覺。

我很強,我並不真正依賴誰,但我實際上很弱。

白鯨裡,這個船長有一種力量,可以克服這種軟弱。

在老人眼裡,現在便潛藏著一種軟弱的人幾乎無法忍受的東西,“就像是永遠不落的北極星,經過長達六個月的北極之夜,仍然保持著它銳利、穩定、集中的光芒。亞哈的意志也是如此,死死地照在永遠如午夜般陰鬱的水手們身上。這意志支配著他們,促使他們的預感、懷疑、擔憂和恐懼,都不得不藏在心底,連一個嫩芽或一片葉子都發不出來。”

只有這種不怕世事變化的、自己維持不變的巨大能量,能夠真正戰勝生命。最後,和鯨魚一起隕落,但都化作了滋養生態系統和社會系統的一股子永恆的力量。

鯨落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鯨落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投稿、內容合作、招聘簡歷:[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