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軍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

吳軍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百度,是否得了“深井病”?

“百度七八年前就已經成了一個僵化的公司,已經沒有希望了,很多技術它都是起了大早,趕了個晚集!”

“移動互聯網時代,它完全落後了,它完全不具有移動互聯網的基因!陸奇也救不了它!百度已經不屬於我們業內平時關注的對象了!而且,百度永遠是二號人物離職!”

吳軍說的不無道理,百度確實正在淡出大眾的視野,BAT這個說法,似乎也正在走向名存實亡……

"

吳軍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百度,是否得了“深井病”?

“百度七八年前就已經成了一個僵化的公司,已經沒有希望了,很多技術它都是起了大早,趕了個晚集!”

“移動互聯網時代,它完全落後了,它完全不具有移動互聯網的基因!陸奇也救不了它!百度已經不屬於我們業內平時關注的對象了!而且,百度永遠是二號人物離職!”

吳軍說的不無道理,百度確實正在淡出大眾的視野,BAT這個說法,似乎也正在走向名存實亡……

百度,是否得了“深井病”?

雖然前一陣兒,百度李彥宏被冷水澆頭,網上掀起一陣漣漪(頂多能叫漣漪),被稍微地關注了一小下下,但是大部分時候,人們掛在嘴邊的永遠是——

騰訊、微信、馬化騰;阿里巴巴、馬雲、淘寶;今日頭條、張一鳴、抖音……

那麼,百度到底怎麼了?

百度可能真的得了“深井病”

什麼是深井病?

"

吳軍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百度,是否得了“深井病”?

“百度七八年前就已經成了一個僵化的公司,已經沒有希望了,很多技術它都是起了大早,趕了個晚集!”

“移動互聯網時代,它完全落後了,它完全不具有移動互聯網的基因!陸奇也救不了它!百度已經不屬於我們業內平時關注的對象了!而且,百度永遠是二號人物離職!”

吳軍說的不無道理,百度確實正在淡出大眾的視野,BAT這個說法,似乎也正在走向名存實亡……

百度,是否得了“深井病”?

雖然前一陣兒,百度李彥宏被冷水澆頭,網上掀起一陣漣漪(頂多能叫漣漪),被稍微地關注了一小下下,但是大部分時候,人們掛在嘴邊的永遠是——

騰訊、微信、馬化騰;阿里巴巴、馬雲、淘寶;今日頭條、張一鳴、抖音……

那麼,百度到底怎麼了?

百度可能真的得了“深井病”

什麼是深井病?

百度,是否得了“深井病”?

這個詞來源於一本書《賦能》,作者是斯坦利·麥克里斯特爾——

美國陸軍四星上將,美軍駐阿富汗以及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的指揮官,曾擔任聯合參謀部主任和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的指揮官,在他的領導下,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迅速崛起,成為一個可在全球許多國家開展戰地外小規模行動的組織!

書中提到一個現象:

美軍打伊拉克的時候,跟玩兒似的,摧枯拉朽一般,就擊敗了獨裁者薩達姆,但是,後來遇到了基地組織,美軍就陷入了無法應付的被動困境!為什麼呢?因為——

美軍和薩達姆的軍隊,整個指揮體系、作戰體系都是相似的,是現代戰爭體系下的戰爭機器,而比拼每一個環節,美軍都更勝一籌,所以自然可以輕鬆獲勝!但是基地組織卻大不相同——

他們沒有嚴密的指揮體系、作戰單元和常規戰術,有的是神出鬼沒、隨機應變和沒有固定規則!這種完全動態的、隨時變化的不確定性對手,令美軍大傷腦筋!

指揮官們開始反思,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呢?最後發現——

最明顯、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團隊組織關係不同,美軍有嚴密的層級組織、指揮官、執行人員、後勤補給……層層傳達,層層指揮。

基地組織呢,組織鬆散、沒有嚴密的組織體系,隨時保持高度靈活性,甚至不需要指揮官,三五個人就能發動嚴重的恐怖襲擊,令人防不勝防!

其實,美軍的這種指揮體系,在很多企業中也存在,企業一旦稍微做大一點,就會出現這種“深井病”,每個單位存在於一個深深的井中,互相不聯繫不溝通,所有行動都等待最高指示!這使得企業動作遲緩,缺乏創新力,面對新崛起的挑戰者,毫無還手之力!

其實李彥宏在“遇見大咖”中談到過這個問題——

一個團隊在開發產品,另一個小組也在開發同樣的產品……李彥宏立即叫停了其中一個,因為這會浪費大量資源!

"

吳軍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百度,是否得了“深井病”?

“百度七八年前就已經成了一個僵化的公司,已經沒有希望了,很多技術它都是起了大早,趕了個晚集!”

“移動互聯網時代,它完全落後了,它完全不具有移動互聯網的基因!陸奇也救不了它!百度已經不屬於我們業內平時關注的對象了!而且,百度永遠是二號人物離職!”

吳軍說的不無道理,百度確實正在淡出大眾的視野,BAT這個說法,似乎也正在走向名存實亡……

百度,是否得了“深井病”?

雖然前一陣兒,百度李彥宏被冷水澆頭,網上掀起一陣漣漪(頂多能叫漣漪),被稍微地關注了一小下下,但是大部分時候,人們掛在嘴邊的永遠是——

騰訊、微信、馬化騰;阿里巴巴、馬雲、淘寶;今日頭條、張一鳴、抖音……

那麼,百度到底怎麼了?

百度可能真的得了“深井病”

什麼是深井病?

百度,是否得了“深井病”?

這個詞來源於一本書《賦能》,作者是斯坦利·麥克里斯特爾——

美國陸軍四星上將,美軍駐阿富汗以及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的指揮官,曾擔任聯合參謀部主任和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的指揮官,在他的領導下,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迅速崛起,成為一個可在全球許多國家開展戰地外小規模行動的組織!

書中提到一個現象:

美軍打伊拉克的時候,跟玩兒似的,摧枯拉朽一般,就擊敗了獨裁者薩達姆,但是,後來遇到了基地組織,美軍就陷入了無法應付的被動困境!為什麼呢?因為——

美軍和薩達姆的軍隊,整個指揮體系、作戰體系都是相似的,是現代戰爭體系下的戰爭機器,而比拼每一個環節,美軍都更勝一籌,所以自然可以輕鬆獲勝!但是基地組織卻大不相同——

他們沒有嚴密的指揮體系、作戰單元和常規戰術,有的是神出鬼沒、隨機應變和沒有固定規則!這種完全動態的、隨時變化的不確定性對手,令美軍大傷腦筋!

指揮官們開始反思,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呢?最後發現——

最明顯、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團隊組織關係不同,美軍有嚴密的層級組織、指揮官、執行人員、後勤補給……層層傳達,層層指揮。

基地組織呢,組織鬆散、沒有嚴密的組織體系,隨時保持高度靈活性,甚至不需要指揮官,三五個人就能發動嚴重的恐怖襲擊,令人防不勝防!

其實,美軍的這種指揮體系,在很多企業中也存在,企業一旦稍微做大一點,就會出現這種“深井病”,每個單位存在於一個深深的井中,互相不聯繫不溝通,所有行動都等待最高指示!這使得企業動作遲緩,缺乏創新力,面對新崛起的挑戰者,毫無還手之力!

其實李彥宏在“遇見大咖”中談到過這個問題——

一個團隊在開發產品,另一個小組也在開發同樣的產品……李彥宏立即叫停了其中一個,因為這會浪費大量資源!

百度,是否得了“深井病”?

很多公司到今天,大小事情,還在等待最高指示!

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採用扁平化的組織體系,包括項目孵化機制,就是中層以上,不管是誰,你喜歡做什麼項目,提出來,大家討論,如果都認為還可以,那你就牽頭來做!然後你象徵性地出資一部分,公司投資一大部分,大家共同組一個盤子……

結果呢,這個牽頭人比大老闆積極性還高,因為這是屬於他自己的事業!

這種機制的好處就是靈活機動,充分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瞬間就有多個項目上馬,而且在當今這個試錯的時代,項目的可行性已經不是靠分析能得出的,靠的是快速行動、大量去試!

深井病的病根是老闆太專權!

吳軍有一句話——百度永遠是二號人物離職!這句話或多或少反映出了一些問題——

李明遠、向海龍、陸奇等高管離職,掌舵權和指揮棒,周而復始地回到李彥宏手中!

啟示很多公司,都還保留著最傳統的決策機制,不管誰有什麼想法,要想付諸實施,首先得過老闆那道關,有的老闆還好一些,表情和態度,還給你一些可以辯論的餘地,有的就不一樣了,好壞全在於他的一念之間和個人喜好,而且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我年輕的時候曾經遇到過一位老闆,對大部分的建議和想法,他都是——

“不行,你這個幹法就完全廢了!”

“不行不行!”

……

哪怕是一次銷售活動的銷售政策、促銷贈品、廣告文案,哪怕是一張單頁,也必須經過最高層點頭,問題是——

最高層往往還不瞭解具體情況,很多時候,還不大好判斷好壞,經常回復慢或不回覆,所以,本來該前一週就推進的工作,總會延遲一週!

不過,哪天他想起這個事情來,又會說:咱們工作效率太低太低!早就把他自己的原因忘記得一乾二淨!

或者會說:看看別人,我們的創新能力真差!問題是——你不想想,有多少次大家只要提一個想法,老闆就輕易否定,嘴角一撇:不行!不可以!……

既然老闆已經下了定論,那還有討論的必要嗎,久而久之,員工當然是遇到問題就靜等最高指示嘛!

在如今這個高效的時代,企業竟然還保持著層層上報,逐級反饋,最高領導人決斷的陋習,要能效率高,就怪了!

在如今這個天天變化的時代,所有項目都需要企業最高領導人,憑一己之喜好拍板定案,能創新才怪了!

歡迎關注公號:李曉明營銷課堂(lxmyxkt)

"

吳軍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百度,是否得了“深井病”?

“百度七八年前就已經成了一個僵化的公司,已經沒有希望了,很多技術它都是起了大早,趕了個晚集!”

“移動互聯網時代,它完全落後了,它完全不具有移動互聯網的基因!陸奇也救不了它!百度已經不屬於我們業內平時關注的對象了!而且,百度永遠是二號人物離職!”

吳軍說的不無道理,百度確實正在淡出大眾的視野,BAT這個說法,似乎也正在走向名存實亡……

百度,是否得了“深井病”?

雖然前一陣兒,百度李彥宏被冷水澆頭,網上掀起一陣漣漪(頂多能叫漣漪),被稍微地關注了一小下下,但是大部分時候,人們掛在嘴邊的永遠是——

騰訊、微信、馬化騰;阿里巴巴、馬雲、淘寶;今日頭條、張一鳴、抖音……

那麼,百度到底怎麼了?

百度可能真的得了“深井病”

什麼是深井病?

百度,是否得了“深井病”?

這個詞來源於一本書《賦能》,作者是斯坦利·麥克里斯特爾——

美國陸軍四星上將,美軍駐阿富汗以及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的指揮官,曾擔任聯合參謀部主任和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的指揮官,在他的領導下,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迅速崛起,成為一個可在全球許多國家開展戰地外小規模行動的組織!

書中提到一個現象:

美軍打伊拉克的時候,跟玩兒似的,摧枯拉朽一般,就擊敗了獨裁者薩達姆,但是,後來遇到了基地組織,美軍就陷入了無法應付的被動困境!為什麼呢?因為——

美軍和薩達姆的軍隊,整個指揮體系、作戰體系都是相似的,是現代戰爭體系下的戰爭機器,而比拼每一個環節,美軍都更勝一籌,所以自然可以輕鬆獲勝!但是基地組織卻大不相同——

他們沒有嚴密的指揮體系、作戰單元和常規戰術,有的是神出鬼沒、隨機應變和沒有固定規則!這種完全動態的、隨時變化的不確定性對手,令美軍大傷腦筋!

指揮官們開始反思,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呢?最後發現——

最明顯、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團隊組織關係不同,美軍有嚴密的層級組織、指揮官、執行人員、後勤補給……層層傳達,層層指揮。

基地組織呢,組織鬆散、沒有嚴密的組織體系,隨時保持高度靈活性,甚至不需要指揮官,三五個人就能發動嚴重的恐怖襲擊,令人防不勝防!

其實,美軍的這種指揮體系,在很多企業中也存在,企業一旦稍微做大一點,就會出現這種“深井病”,每個單位存在於一個深深的井中,互相不聯繫不溝通,所有行動都等待最高指示!這使得企業動作遲緩,缺乏創新力,面對新崛起的挑戰者,毫無還手之力!

其實李彥宏在“遇見大咖”中談到過這個問題——

一個團隊在開發產品,另一個小組也在開發同樣的產品……李彥宏立即叫停了其中一個,因為這會浪費大量資源!

百度,是否得了“深井病”?

很多公司到今天,大小事情,還在等待最高指示!

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採用扁平化的組織體系,包括項目孵化機制,就是中層以上,不管是誰,你喜歡做什麼項目,提出來,大家討論,如果都認為還可以,那你就牽頭來做!然後你象徵性地出資一部分,公司投資一大部分,大家共同組一個盤子……

結果呢,這個牽頭人比大老闆積極性還高,因為這是屬於他自己的事業!

這種機制的好處就是靈活機動,充分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瞬間就有多個項目上馬,而且在當今這個試錯的時代,項目的可行性已經不是靠分析能得出的,靠的是快速行動、大量去試!

深井病的病根是老闆太專權!

吳軍有一句話——百度永遠是二號人物離職!這句話或多或少反映出了一些問題——

李明遠、向海龍、陸奇等高管離職,掌舵權和指揮棒,周而復始地回到李彥宏手中!

啟示很多公司,都還保留著最傳統的決策機制,不管誰有什麼想法,要想付諸實施,首先得過老闆那道關,有的老闆還好一些,表情和態度,還給你一些可以辯論的餘地,有的就不一樣了,好壞全在於他的一念之間和個人喜好,而且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我年輕的時候曾經遇到過一位老闆,對大部分的建議和想法,他都是——

“不行,你這個幹法就完全廢了!”

“不行不行!”

……

哪怕是一次銷售活動的銷售政策、促銷贈品、廣告文案,哪怕是一張單頁,也必須經過最高層點頭,問題是——

最高層往往還不瞭解具體情況,很多時候,還不大好判斷好壞,經常回復慢或不回覆,所以,本來該前一週就推進的工作,總會延遲一週!

不過,哪天他想起這個事情來,又會說:咱們工作效率太低太低!早就把他自己的原因忘記得一乾二淨!

或者會說:看看別人,我們的創新能力真差!問題是——你不想想,有多少次大家只要提一個想法,老闆就輕易否定,嘴角一撇:不行!不可以!……

既然老闆已經下了定論,那還有討論的必要嗎,久而久之,員工當然是遇到問題就靜等最高指示嘛!

在如今這個高效的時代,企業竟然還保持著層層上報,逐級反饋,最高領導人決斷的陋習,要能效率高,就怪了!

在如今這個天天變化的時代,所有項目都需要企業最高領導人,憑一己之喜好拍板定案,能創新才怪了!

歡迎關注公號:李曉明營銷課堂(lxmyxkt)

百度,是否得了“深井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