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年9月17日,漢城奧運會在韓國首都的一片歡笑聲中拉開了帷幕,而在2個月後,當這場奧運會圓滿結束以後,卻發生了一件令人瞠目的慘案——當年與漢城爭奪奧運會主辦方名額的日本名古屋申奧委負責人仲谷義明,因內疚自己申奧失敗,在家中懸樑自盡。

"

1988年9月17日,漢城奧運會在韓國首都的一片歡笑聲中拉開了帷幕,而在2個月後,當這場奧運會圓滿結束以後,卻發生了一件令人瞠目的慘案——當年與漢城爭奪奧運會主辦方名額的日本名古屋申奧委負責人仲谷義明,因內疚自己申奧失敗,在家中懸樑自盡。

虧損的奧運為何還搶著辦?

2013年9月8日,日本東京擊敗了西班牙、馬德里、土耳其以及伊斯坦布爾等城市,成功當選2020年夏季奧運會主辦城市。這個消息讓日本政壇格外興奮,就連在媒體面前一向給人以不苟言笑印象的安倍晉三,也激動地跳了起來,興奮之情不言而喻。

我們知道,在現代社會,舉辦奧運會是個耗財耗力的活,越來越多的城市因舉辦奧運而負債累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城市爭著申辦奧運呢?以至於申奧失敗就覺得愧對國民而自殺,申奧成功就手舞足蹈。奧運對於申辦者的意義在哪?

被奧運拖垮的經濟

1970年,蒙特利爾在激烈的競爭中成功獲得第21屆夏季奧運會舉辦權,在其他國家“羨慕嫉妒恨”的目光中,蒙特利爾立即開始著手籌備奧運會。

為了將奧運會辦得“大氣、上檔次”,蒙特利爾奧組委新建了大量的體育場館,引入了各種在當時最為先進的高科技設備,可容納8萬觀眾的主場館更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建設,不說別的,光是在兩塊面積200平米的記分牌上,就安裝了近3.8萬枚燈泡,一亮起來絕對是美輪美奐,抓人眼球。而且,為了彰顯“低調而奢華”的氣質,蒙特利爾奧組委還給所有的場館設施表面都裝飾上了茶色的玻璃,遠遠看去,奧運場館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顯得富麗堂皇。不過,這些“面子工程”為蒙特利爾留下了10多億美元虧空,蒙特利爾市民花了30年才還完這筆債務,教訓格外慘痛。

"

1988年9月17日,漢城奧運會在韓國首都的一片歡笑聲中拉開了帷幕,而在2個月後,當這場奧運會圓滿結束以後,卻發生了一件令人瞠目的慘案——當年與漢城爭奪奧運會主辦方名額的日本名古屋申奧委負責人仲谷義明,因內疚自己申奧失敗,在家中懸樑自盡。

虧損的奧運為何還搶著辦?

2013年9月8日,日本東京擊敗了西班牙、馬德里、土耳其以及伊斯坦布爾等城市,成功當選2020年夏季奧運會主辦城市。這個消息讓日本政壇格外興奮,就連在媒體面前一向給人以不苟言笑印象的安倍晉三,也激動地跳了起來,興奮之情不言而喻。

我們知道,在現代社會,舉辦奧運會是個耗財耗力的活,越來越多的城市因舉辦奧運而負債累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城市爭著申辦奧運呢?以至於申奧失敗就覺得愧對國民而自殺,申奧成功就手舞足蹈。奧運對於申辦者的意義在哪?

被奧運拖垮的經濟

1970年,蒙特利爾在激烈的競爭中成功獲得第21屆夏季奧運會舉辦權,在其他國家“羨慕嫉妒恨”的目光中,蒙特利爾立即開始著手籌備奧運會。

為了將奧運會辦得“大氣、上檔次”,蒙特利爾奧組委新建了大量的體育場館,引入了各種在當時最為先進的高科技設備,可容納8萬觀眾的主場館更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建設,不說別的,光是在兩塊面積200平米的記分牌上,就安裝了近3.8萬枚燈泡,一亮起來絕對是美輪美奐,抓人眼球。而且,為了彰顯“低調而奢華”的氣質,蒙特利爾奧組委還給所有的場館設施表面都裝飾上了茶色的玻璃,遠遠看去,奧運場館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顯得富麗堂皇。不過,這些“面子工程”為蒙特利爾留下了10多億美元虧空,蒙特利爾市民花了30年才還完這筆債務,教訓格外慘痛。

虧損的奧運為何還搶著辦?

比蒙特利爾還慘的或許就是雅典了。“9•11”之後,希臘的雅典承辦了有史以來最為昂貴、對安全性要求最為苛刻的一次奧運會。希臘政府僅在安全方面就投入了15億美元的資金,並調動了多達7萬人的安全部隊來保證這次奧運會能夠順利進行。這項支出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近6倍,更是1995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50倍!再加上希臘在籌辦奧運的前幾年,工程的進度一直較慢,到了最後,為了趕在奧運會開始前讓所有場館設施按時完工,希臘政府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增加預算支出,加速趕工。最後,雅典奧運會的總開支達到了120億歐元,是預算的三倍之多。保守估計,每個雅典居民將要為這些額外的開支揹負10年的債務。

2012年夏季的倫敦奧運會,倫敦奧組委一再申明,將堅持以“節儉”為主,構建一次低碳環保的奧運會。的確,倫敦在2005年申奧時提出的預算僅為23.7億英鎊,摺合人民幣約230億元。如果倫敦奧組委能夠真按這個預算來辦事的話,那麼倫敦奧運會肯定是能夠賺到錢的,但事實與理想總是有些差距的。2011年時,倫敦奧組委已將預算開支從23.7億英鎊提升到了93億英鎊,摺合人民幣900億還要多,而據英國天空電視臺發佈的數據顯示,加上倫敦市政府和英國政府的投資,這次倫敦奧運會的實際總開支已然高達240億英鎊,換算成人民幣,相當於2334.63億之多!

奧運虧損的原因

很多人看到這裡,或許都會驚呼:“這不科學!”的確,在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之前對奧運的研究中,大多考慮的是奧運帶來的正面的經濟效應。這三個效應都很明顯也很容易得到人們的承認,一個是藉助奧運,能夠使大量的技術、資金和人才湧入主辦城市,產生凝聚效應;一個是奧運會的舉辦可以帶動周邊城市甚至整個國家的旅遊、貿易等行業的發展,產生輻射效應;再一個就是由於舉辦奧運會,因為國內外遊客大量湧入舉辦國,會使得當地經濟在短時間內飛速發展,GDP也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增長,產生的“瞬間放大效應”。

雖然主辦國在申奧時,總想著奧運會可以吸引各地遊客,即使在結束之後,也能再利用那些新建的場館來進行比賽,怎麼也不會虧。但事實上這種想法的確有些天真。仔細想想,上面所說的三種奧運會帶來的正面效應其實都是相對的短期效應。奧運會吸引來的遊客,雖然有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帶動國內各行業經濟的增長,但是隨著奧運會的結束,遊客自然也不會一直待在奧運會舉辦國,也很少有人為了觀看因為奧運會新建的場館,而特意在奧運會舉辦過後再次來到舉辦國參觀。

相反,由於奧運會新建的場館往往是適應大型比賽而建的,如果本國普通賽事時使用,需要支出大量電費、水費、管理費,而門票又難以與支出相平衡,因此很不划算,所以這些建好的場館除非遇到舉行國際賽事,平時就都被閒置了,也浪費了很多的資源。因此,仔細算算,為了15天奧運會而大興土木,其實並不划算。

可以說,奧運會是賺還是虧基本就是一錘子買賣,統計時間拉得越長,虧損的可能性就越大,虧損的數字也同樣會越多。像中國這樣,能夠在奧運期間憑藉門票等基本收入獲得近10億人民幣收益的舉辦國,已經算是相當厲害的了。有些國家也看到了奧運會“浪費”的一面,想著要“節約”、“省錢”,結果到了最後,反而虧得更厲害了。

為何還要搶著辦奧運?

這樣看來,奧運會似乎並不能從經濟上帶給主辦國什麼巨大的利益,那麼到底是什麼驅使世界各地的各個城市,擠破頭也想舉辦一次奧運會呢?

其實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考量,比如中國政府希望藉由2008年的奧運會,讓世界真正地看到並認可中國的實力,讓中國再一次站到世界的舞臺中央;英國政府希望藉由奧運會讓一部分“死鏈資金”再次進入流通,給經濟注入活動;而日本政府則希望藉由奧運會的舉辦日本經濟走出低谷,刺激經濟復甦。

那麼,這些國家是否都不清楚,奧運會是一項風險極大的挑戰呢?事實並非如此。事實上,政治上的考慮或許才是這些國家爭先恐後的原因。雖然從經濟上講,或許舉辦奧運會可能不符合長期利益,但是政客的壽命有多長呢?4年還是8年?等到奧運會帶來的負面效應明顯出現的時候,他們已經卸任了,這些煩心的事兒就讓新任的官員去操心吧。而當時舉辦奧運會卻能為他們收取人民的好評,無論如何也能在政績之上劃上光輝的一筆。因為想不到太遠的民眾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承辦奧運,這說明自己的國家強盛,自己臉上也有光;因此政府也就不再去想什麼經濟上是否划算了,在青史上留名可是比小小的經濟損失重要得多呢。

這樣看來,那麼多政府搶著申辦奧運,其目的不在於奧運會的盈虧,而是政府的政績,可以說,這是政府的炫耀性消費。政府為了“民心”,為了政績,對這種奢華的奧運盛宴甘之如飴,至於未來的損失由誰來承擔,就不是現在需要考慮的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