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殺慕尼黑》:奧運會首次出現拒絕領獎,當年發生了什麼?

火雞影訊為您帶來

整個六月上旬中旬的電影市場都是昏昏沉沉的,雖然有兩部硬核IP美國大片上映,但是隨著人們對於這種美式特效片越來越審美疲勞,似乎這類型的影片慢慢的喚不起大家的興趣了。而國產影片更是乏善可陳。然而,影院就沒有值得一看的影片了嗎?不,上週上映的“絕殺慕尼黑”絕對是值得一看的一部小眾電影,這部來自俄羅斯的影片披著熱血競技的外衣,內核卻是在更多的表達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當然影片最後的決賽時刻依然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燃點十足。

《絕殺慕尼黑》:奧運會首次出現拒絕領獎,當年發生了什麼?

電影海報

近些年,其實很少關注到俄羅斯的商業片。這部影片又是根據真實事件來進行改編,面對所有人都知道的結局,要拍出吸引大眾,走進觀眾內心其實並不容易做到。而製作方更是在海報中直接劇透了結賽結果,讓一些並不知道47年前比賽結果的人,也直接喪失了懸念。

電影的前半部分更多是描述了從教練至球員的困境和當時大時代的背景。製造了最後絕殺球的別洛夫,病魔纏身,無奈與相戀多年的女友分開(1978年因病離世)。隊內的首席球星謝爾蓋,常年飽受傷病困擾。害怕被相關領導人知道自已高度近視的扎爾穆罕默多夫。甚至於剛上任的教練,本身也極需要比賽的勝利證明自已,而場外的兒子也需要這場勝利來爭取到一次寶貴的手術機會。

給大家透露一個小細節,電影一開始被抄的主教練,其實在之後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同樣帶領了俄羅斯擊敗了不可一世的美國隊,直接導致了之後震驚世界的夢之隊的誕生。

《絕殺慕尼黑》:奧運會首次出現拒絕領獎,當年發生了什麼?

主教練劇照

電影前半部分的情感表達是相對剋制的,就是因為這種剋制的情感才顯得後面一個小時的比賽尤為激昂,熱血沸騰。

教練的暴躁好勝,球員們為了撕破對方隊線的各種碰撞,火花四射,似乎連汗水都要濺出到熒屏之外。而場上的各種細節都完全忠於當時的比賽現場,連裁判衣服上的汗漬都是一比一復刻的。讓人有一種完全是在看現場直播的即視感,這在影史上都是不多見的壯舉。

為了準備這場佔據大半影片的決賽,影片耗費了三年的時間來打造。其中包括讓所有演員進行一年的專業籃球訓練,把當年的比賽錄像反翻研究三百多遍,封閉式拍攝了三十天並投入了七臺拍攝機器,二十二次的劇本修改。當然,最後的這些付出也在影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絕殺慕尼黑》:奧運會首次出現拒絕領獎,當年發生了什麼?

電影海報


剛接觸這部影片時,其實我興致並不高。儘管這部電影在俄羅斯本土製造了空前的話題與及打破了俄羅斯一系列的本土票房記錄。這部電影嚴格意義上來說,可並不是一部新電影,電影在俄羅斯在2017年就已經上映,當時創造了三十億盧布的本土票房記錄(摺合人民幣三個多億吧)。

電影的片名及簡介在當時沒有看電影的我來說,以為只是一部戰鬥民族的集體自嗨片,因為故事並不是發生在我們身上,我以為會很難引起共鳴。比賽結果在當年來說,本身又是極具有爭議性,從奧運會史上第一次拒絕領獎牌就可見一斑,當年的美國球員甚至還立下遺囑堅決不讓後人領獎,目前獎牌還掛在奧運會博物館。

《絕殺慕尼黑》:奧運會首次出現拒絕領獎,當年發生了什麼?

當年的頒獎現場


這部影片之所以精彩,燃點十足。是因為影片並沒有刻意的抹黑對手,而是更多的從每個人的情感角度出發,連成一條線。尊重事件的真實性,並把它完整的表現出來。

這部到現在才在大陸上映的“老電影”會是你的菜嗎?

更多電影資訊關注火雞影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