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新同口村陳姓家譜的命運,與老河頭這村一脈相承!


安新同口村陳姓家譜的命運,與老河頭這村一脈相承!


安新同口村陳姓家譜的命運,與老河頭這村一脈相承!

家譜的命運(一)

據家譜記載,我的祖先是在明朝永樂年間大移民時,由山西省洪洞縣小興州村遷移到現在的河北省安新縣同口鎮的。

像移民潮中的其他移民一樣,在當地衙門領取了文牒和移民補助款項,燒香拜別了當年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按遷移書的規定,來到了直隸所屬的安州地界。在安州交上有關文牒,受到當地的優待,領取了安家費用,被分撥到今天的安新縣同口村。為了記住自己的故鄉是山西省,洪洞縣,就給落腳的這個地方取名“洞口”。

我們今天的人們很難想象出當年的移民,攜家帶口的,怎樣經過了千辛萬苦,跋涉千里,由不一定富足,但確是溫暖的家,來到這個舉目無親的荒村。

陳姓的親兄弟五人,在這裡安下家之後,便開墾荒地,建造房屋,艱難的生存下來。由於當年朝廷鼓勵移民的優惠政策,加上當年白洋澱地區處於枯水期,水脫地土壤肥沃,又趕上連年風調雨順,所以連獲豐收,日子過得比在山西時還要好,便讓方便去山西的人捎書信去老家告訴仍在山西的三位叔輩,希望他們來這裡共同開發荒地,安居生活。三位叔輩接到傳書後,也一起遷來洞口村。

先來的五兄弟已住在了洞口村地勢較高的西頭,後到的三位叔輩只得住在了村子東頭較低窪處。自此,先移民過來的兄弟五人的後代是西陳的後代因不忘離開故土時拜別的大槐樹,取堂號叫'槐蔭堂'。而後移民過來的叔輩三人的後代,因為居住在了村東頭,所以稱是東陳的後代,因為是收到書信才移民來的,所以取堂號叫'捎書堂'。這樣陳姓分為東陳和西陳。

經過數十代的生息繁衍,洞口村便形成了一個幾千人的大村落,這後代們早已忘記了流傳中的祖居洪洞,可能是為了發音方便,將村名'洞口'改為了現今的'同口'。洞口二字都是仄音,發音時繞嘴,且聽話語的對方也不易馬上聽請楚這兩個字。而同口二字,發音時一平二仄,易發音且動聽。

筆者在六十多年前的少年時代,曾在家鄉同口村的西街下坡處,當年是一陳姓家的菜園(由已故的陳者強的父親經營)的水井井口處,親眼見到過刻有'洞口'二字的一個條石,約一米多高,二十多釐米寬厚的條石,花崗岩石質,很完好,當時搭在井口的一邊,為的是站在井口上從井中往上提水澆菜時方便。因為當時沒有絲毫的文物保護意識,只是深深地記住了這件事,沒把那刻字的條石保護起來。隨著時間久遠,那一個菜園子早已無了蹤影,早已被拉土墊成了房基地,那條刻字的文物,也就被埋在地下了。

安新同口村陳姓家譜的命運,與老河頭這村一脈相承!

(網絡配圖)


最初的親兄弟五人的後代們,在村中分 成了五支。老大的後代群體叫長支,老二的後代群體叫二支。就這樣依次為三支,四支,五支。筆者屬於第五支的後代第十五世孫,是西陳第五支中的最高輩份。五支中的第三支中有一脈遷去了今天的安新縣老河頭鎮閉大口村(俗語皮大口村)。現今閉大口村的陳姓大多是原同口西陳三支的後代們。

而東陳三兄弟按名字中的'英、洪、彝'三個字分為長支、二支和三支。英字的後代是東陳的長支後代。洪字的後代是東陳二支的後代。彝字的後代是東陳三支的後代。所以同口陳姓分東陳和西陳。東陳分東陳的長支、東陳的二支、東陳的三支三個支脈。西陳分西陳的長支、二支、三支、四支、五支。全村的陳姓共8個支(東3個,西5個)。

以上是對同口村陳姓後代人群的歸屬作了個梗概的介紹。而每個支的詳細情況,都有各支的家譜詳盡記載。

接下來還有陳老師的更多文學作品,歡迎關注。同時,也希望更多才子寫手供稿,開通打賞後,將全部歸作者本人。

【感謝作者陳永皋供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