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簡稱“皖”,省會合肥。清朝康熙年間,安徽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於“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東鄰江蘇、浙江,西連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與山東接壤。作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安徽省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截至2018年底,安徽省下轄16個省轄市,7個縣級市,54個縣,44個市轄區。其中,就縣級明光市來說,人口超60萬,是南京都市圈成員縣級城市。對於明光市這一地名,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安徽省一縣級市,人口超6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首先,明光市,安徽省滁州市代管縣級市,是南京都市圈成員縣級城市。在地理位置上,縣級明光市位於安徽省東北部邊緣,居江淮分水嶺北側,地處東經117°至119°,北緯32°至34°之間。南與滁州市南譙區接壤;北臨淮河,與五河縣接壤;東與江蘇省盱眙、泗洪等縣相鄰;西鄰定遠、鳳陽兩縣。就明光市的歷史來說,春秋時期,該地區屬吳國的疆域。到了戰國時期,今安徽省明光市一帶先屬越國,後成為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該地區為盱眙、淮陵兩縣轄地。

安徽省一縣級市,人口超6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在秦朝時期,今滁州市明光市一帶先後屬泗水郡、東海郡。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縣級明光市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在三國時期,該地區屬魏國徐州(仍治彭城)下邳郡(國)(治古邳鎮),仍設淮陵縣(仍治故淮陵城)。東晉時期,設立淮陵郡(改治今明光市女山湖鎮,原稱舊縣集),屬北徐州(治鍾離縣,今鳳陽縣),後廢。南北朝時期,今縣級明光市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公元583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該地區屬濠州招義縣。大業元年(605年),改招義縣為化明縣,屬鍾離郡。

安徽省一縣級市,人口超6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濟陰、睢陵、化明3個縣屬化州(仍治今女山湖鎮)。不久之後,撤銷濟陰、睢陵縣、化州,改化明縣為招義縣(仍治今女山湖鎮),改屬濠州(治鍾離,今鳳陽縣),今縣級明光市一帶屬之。北宋時期,招義縣(仍治女山湖鎮)屬濠州(治鍾離縣,今鳳陽縣),後改屬泗州。公元976年,改招義縣為招信縣。南宋時期,泗州改屬淮南東路(仍治揚州),招信縣隨屬之。元朝時期,撤銷招信縣,併入盱眙縣,今縣級明光市一帶分屬滁州、來安、盱眙、定遠4個縣。

安徽省一縣級市,人口超6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最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盱眙縣屬臨濠府(治今鳳陽縣)泗州,後改屬鳳陽府(治今鳳陽縣)泗州。清順治二年(1644年),盱眙縣屬江南省鳳陽府泗州。到了1932年,定遠、來安、滁縣、盱眙4個縣分出部分地區設立嘉山縣,今縣級明光市一帶屬之。1992年12月,嘉山縣改屬地級滁州市。1994年5月,撤銷嘉山縣,設立縣級明光市,由滁州市代管。對於明光這一地名,因為明光山而得名。《帝裡盱眙縣誌》記載:明光山,在縣西南一百里靈蹟鄉內,今木場津裡之間。截至2018年底,縣級明光市總面積達2335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66萬人。

文/情懷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