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是不是深似海?

育兒是不是深似海?
10 個回答
恬妈碎碎念
2017-08-20

父母需要認證上崗,也就是目前已經把父母提到了職業的高度,而不是隨隨便便生了孩子你就能教育好孩子,。當然,這也不是說育兒就深似海,任何事情都可以學習,都是曲線發展,誰都不可能做的都是對的,或者都是錯的,更何況,什麼叫對錯呢?

要把育兒提到一定的高度,但也不能因此誠惶誠恐,作為父母,需要更多的育兒知識,教育智慧和個人成長。把擔心和焦慮化作動力和方法,坦然面對一切!

孩子的成長是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心血,但有些事也不是做父母能夠左右,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只需要不斷的充實自己!俗話說:孩子就是來成就父母,知道這點,用心做就可以了!

育兒是不是深似海?

走心育儿可乐妈
2017-06-08

育兒是不是深似海?
育兒啊在我眼裡有時候確實是深似海,自己一頭扎進去認真地捲起袖子幹,卻感到沉溺,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好。有時候又像一起踩水坑,可以一踩到底濺起水花體驗快感,可以一躍而起,跨越且輕鬆自如。這還得看我們作為父母的狀態,育兒路上誰都有過深似海的過程,好好體驗這個過程,雖然艱難看似彎路但必有所獲。也說不定真是這沉溺的過程讓許許多多的父母覺醒,人在舒服的狀態下容易醒來,還是不舒服的狀態下容易醒來呢?我們學習成長不就是從深似海往躍水坑的方向慢慢前進嗎?

育兒是不是深似海?
我的育兒路並不是天然地早期的“躍水坑”狀態。從孩子出生的一刻起我就是認真嚴謹按部就班科學萬歲的一套軍訓式育兒,不知道什麼是放下焦慮,不知道同理孩子,不懂得什麼才是合適的愛。就這樣深深地沉溺在自己的育兒戰鬥中,內心不斷地提醒自己一定要贏,把孩子帶好就是我的價值體現。甚至與家人間也常常出現分歧矛盾,覺醒往往是要通過沉痛慘烈的磕碰,真正痛了,難受得快要窒息了,這個時候才開始有醒的覺知。

記得發現自己與孩子相處的模式出現問題是這麼一個時期,兒子一歲半的時候發現他在戶外玩總放不開,在家還好。朋友都說你兒子那麼酷,不怎麼愛笑呢。這些都給了我很多反思。我的嚴謹,我的認真在日常生活中給兒子設下了無數的框框條條,制約了他的本真。就像出門與小朋友玩,我會提前說一堆注意事項“不要打到小朋友啊,不要到危險的地方,不要搶玩具……”,每一個“不要”都是試圖把兒子塑造成一個正確的人,而且要做正確的事,剝奪了他自己去體驗的權利。這就是我育兒路上深似海的時期,慶幸的是後來慢慢有覺知,醒來了,帶著這份覺知向“躍水坑”方向邁進。偶爾還是會踏進水坑裡,陷在那動不了,但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體驗覺察自己的狀態接納和解,再從新起步。陪伴孩子成長不就是走走停停,看看風景,享受過程。

育兒是不是深似海?回頭還得感謝那段育兒深似海的經歷,讓我走上了無條件養育的路。

贝比妈咪爱成长
2017-06-17

育兒是不是深似海?看到這個題我想“是”和“不是”都是我的答案。

首先,我想先說說是,育兒路艱難確實深似海。帶寶寶到現在快要兩週多,我一直在學習,同時從來沒有覺得夠了可以停止了。育兒路漫漫,如同學習之旅,永無止境。隨著寶寶的一天天成長,我們從最初學習如何悉心照料,如何與之自由交流。到後來慢慢學如何給他自由的同時又怎麼建立有效的規矩。而往後的階段隨著寶貝進入不同的生命時期,作為父母我們的愛也要隨之不斷升級,我們還的學會在每個階段切換不同的角色,更好的助力寶貝的成長。
育兒是不是深似海?
另一個回答便為“不是”。如果父母們認為育兒似海之深而難以邁開腳步去努力。那就不行了,其實有個很重要的規則是:做好自己,便有晴天。所謂育兒先育己便是如此。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什麼樣的原件製造什麼樣的複印件。與孩子溝通交流中“行大於言”,孩子們往往不是聽我們說了什麼,而是看我們做了什麼。
育兒是不是深似海?
如此,只要我們堅持常常反觀自己,約律言行,給孩子好的榜樣,加上不斷學習,那麼就算育兒路深似海,我們也依然能常保好奇之心,探索之慾!
育兒是不是深似海?

要长大的小竹笋
2017-08-06

學無止境的道理,告訴我們育兒之路深似海。育兒的道路上,我們對自己會有更深的一個認識,對孩子也會有一個更深的認識,對育兒的科學知識更會感覺深似海。
育兒是不是深似海?

一個人內心世界的深淺是不一樣的,如果你對孩子有著深似海的愛的話,在學習育兒的過程中,就會清醒的知道自己的缺點,我的忍耐程度怎麼樣?我的思維是不是太簡單。我們應該從哪方面入手提高自己的耐力,不能總是發脾氣。對於孩子我們會發現,他們對什麼感興趣,有什麼愛好,有什麼特長,還有什麼特點。我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可以很好的教育孩子。從而善於去學習科學知識,學習科學的育兒方法,讓我們的孩子因為有這樣的父母而幸福。
育兒是不是深似海?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育兒的學問深如大海,只要你去努力,一定收穫的滿滿的。任其自生自滅只能猶如荒蕪的莊稼地,無從下手荒廢了土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名言,一定要牢記於心。
育兒是不是深似海?

莫雨竹说育儿故事
2017-05-31

這個提問,我有點看不懂。為什麼會說育兒深似海?您的感受是覺得糾結?難過?您的想法是覺得難?累?

其實育兒是件輕鬆事,並不要把它看的那麼沉重。確實,我們會覺得現在科學育兒被提到一個高度,好像父母都是零基礎,沒辦法帶好孩子。這個理念是有一定到底,因為我們沒有學過科學育兒,會用不科學方法,會讓孩子成長不夠健康。學習是有必要的。

但絕對不要把學習當負擔。我們看到過很多農村家長不識幾個大字,但孩子一個一個都有出息。這說明什麼?育兒是潛移默化的。其實就是成長好自己。自己行的端,孩子必然沒問題,自己學了再多方法,自己都做不到。又怎麼敢想孩子可以做到。

所以放下自身學習焦慮,就簡單做好自己,孩子都不會有太大偏差。這也是育兒理念中的核心理念“行大於言”
育兒是不是深似海?

擦亮星星
2017-08-02

對於我來說,育兒深似海。

育兒是不是深似海?1.孩子出生前。我家屬於晚育,生兒子的時候我本人已經屬於高齡產婦了。懷孕期間,做的檢查都要比同期年輕的孕婦多,花費自然也更多。因此,我成了家裡的大熊貓——重點保護對象。還好,可能是孩子體諒我這個媽媽,沒有經歷其他媽媽那種噁心嘔吐的狀況。家人朋友中做了媽媽的,早早就開始傳授育兒知識,孩子還未出生,家裡已經準備了各種育兒相關物品。還未見面的孩子早早的成了家裡排名第一的重要人物。

這裡要感謝孩子外婆,我的媽媽。懷孕初期就從老家來京照顧我,從那時候開始,每天各種營養餐。導致孩子生長過快,然後每天晚飯後散步,增加運動。。。。。。最終,順產。

2.孩子出生後,需要從孩子的衣食住行上照顧孩子。初期,每天就是餵奶,睡覺,吃飯。除了一日三餐,媽媽每天做兩次糖水雞蛋讓我補身體。為了更快恢復體力,為了孩子,咬牙吃下去。直到看到雞蛋就反胃。

還要感謝孩子奶奶,一起來家裡照顧孩子。兩位老人一個負責全家飲食,一個負責孩子,沒有請人幫忙。大熱天,還要做家務,老人意見有時候難統一,難免有摩擦,我偶爾需要協調一下。產假結束上班後,留下一位老人,找了一位白班阿姨一起照顧孩子。

3.孩子再大一點,需求不斷增加,除了滿足吃喝之外,需要讀繪本,一起聽歌放音樂,每天至少兩次戶外活動。白天上班,下班後回家帶孩子洗衣服,完全沒有自己的個人時間。就算有片刻時間,也多數是用手機看育兒文章,給孩子買繪本,買玩具。雖然還有一年才上幼兒園,但已經早早的開始關注相關消息了。。。。。。

育兒路上有各種突發狀況,有時候讓人抓狂,但是,誰讓我是媽媽呢?也要坦然面對。

我家的情況是爸爸工作比較忙,平時下班晚,主要是我帶孩子。爸爸爭取週末陪孩子一起玩。

養兒方知父母恩,偶爾抱怨,但是看到孩子一天一天長大,也心甘情願。

因為養育孩子,想成為更好的自己,也不斷加強學習。

其實還要感謝孩子,給了我這個機會,雖然育兒深似海,但是一家人一起,一定能乘風破浪,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挑食的猕猴桃
2017-05-26

答案是非常肯定的,育兒就是深似海。

育兒就是養育,包括扶養和教育。只扶養不教育不是育兒,只有扶養和教育都做到才算是育兒。而育兒的目標是——在保證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同時又要儘可能把孩子培養成才!這就涉及到三個方面:1.身體健康;2.心理健康;3.培養成才;

1.要保證孩子身體健康父母就有很多事情要做,從懷孕開始到整個青少年時期,瞭解孩子各個年齡階段的飲食結構需求,成長髮育標準,細心觀察孩子的某些微小異常,比如張嘴呼吸,打呼嚕能是疾病,會影響孩子面部發育和智力水平等等。還要隨時保持警惕,讓孩子儘可能身處安全的環境,遠離傷害和危險。

2.心理健康,需要父母們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人際關係處理能力,父母價值觀的輸入等等都是在一個漫長的歲月裡件件小事點滴積累起來的。

3.培養成才。成才的定義有很多,對於不同的家庭也各不相同。成為名人?成為有錢人?成為有價值的人?成為獨特的自己?……父母是否有能力把孩子培養成為自己認為的成功呢?更需要父母學習思考和觀察,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適合自己家庭的養育形式,需要父母全身心的投入,一起愛孩子,一起成長!

育兒是不是深似海?

曲韵谈儿童心理
2017-07-11

育兒是不是深似海?


要回答您的這個問題,首先要看您的身份是什麼,如果您想把育兒作為一個專業,作為一個職業轉型是一回事;如果您是媽媽,只是想帶好自己的孩子,育好自己的“兒”,那是另一回事。

現在有很多全職媽媽,自己帶孩子,也看過、學習了很多相關的育兒知識,放著這個本事不用不甘心,全職在家也想找點事情做,就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分享一下,有的人會覺得自己好像更適合做育兒的工作,所以想把親子育兒當作一個職業來做,這個想法很值得鼓勵,因為畢竟很多媽媽不是全職媽媽,沒有很多時間去讀育兒書籍,但是他們希望得到正確的引導。

無論您以前是做全職媽媽,還是以前做教育工作或是別的工作,如果想要轉行做育兒,那麼,就請一步一步來,這個“深似海”,海有多深不知道,但是肯定地說,任何一件事情,想把它做好,都不是短期速成就能夠達到一定水平和高度。

我在招收徒弟班時就明確說過“一年入門,三年出師,五年有成”,育兒看似簡單,但是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表現千差萬別,從生理到心理再到人格。孩子成長每一天,點點滴滴都不一樣,在這個過程中,既有需要去正向引導,也有一些問題、錯誤出現時要去處理,去調解。

所以,做這件事情並不容易,但並不是不可以做,只要心存坦誠,不是剛學幾個月或幾周,就跑出來說自己已經是專家,什麼問題都能解答,避免這種浮躁,並且在一定的積累下,用三年的時間能夠達到一定的成就。

如果您自己就是媽媽,並不想把它作為一個職業來問育兒是不是深似海,那麼回答是:媽媽的育兒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您的生活深似海,那育兒當然也深似海,不需要把育兒當作一件特別需要單獨強調的事情。

如果您的生活能夠搞定,生活狀態整體來說是正向、幸福的,那就不必太擔心育兒的工作,以平常心,該怎樣生活,遇到事情該怎樣處理,做好就自己就好了。

爱需要终身学习
2017-06-25

我感覺育兒確實是深似海呢。首先,育兒是一個自我反省的過程,孩子就像我的一面鏡子,不管我做得好還是壞,孩子都會把我模仿出來,特別搞笑的是,有時候對孩子某些行為感到好奇怪,最後突然發現他是在模仿我自己。其次,孩子是最能牽扯我們神經的人,他們擁有那種魔力,能一下子讓你甜蜜似蜜糖,在下一秒鐘又能讓你氣的發狂,這不是一個容易度過的歷練,然而,經歷過這般冰火兩重天考驗的媽媽們,再去看社會種種,感覺都已經是小問題了。最後,育兒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當然,每個人學習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些人喜歡向書本學,向電視學,也有些人向好友鄰居學,有些人向自己的父母或者其他長輩學,沒有人是天生會做媽的,都是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中去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教育方式。育兒確實深似海,唯有儘自己能力,以愛為舟,以學為槳,與兒共濟彼岸。


育兒是不是深似海?

问题白皮书
2017-06-24

育兒確實是很複雜,很綜合性的學科。用深似海來形容也不為過。

從知識體系來說,涵蓋了生理,心理,飲食,教育,甚至審美等各方面。

1.生理

從寶寶出生開始,寶寶的屎尿屁就是每個媽媽心中最重要的事,寶寶今天喝了幾頓?每頓吃了多少?吃飽沒有?拉了幾次?什麼性狀?長了幾斤?寶寶發燒了怎麼辦?寶寶咳嗽怎麼處理?~每天要面對的問題不要太多~

2.心理

寶寶為什麼喜歡吃手?什麼是寶寶的敏感期??怎麼處理寶寶的需求?怎樣做可以既滿足了寶寶的需求又不會溺愛慣壞她?這樣培養一個心理健康的寶寶?

3.飲食

小寶寶喝奶夠不夠?添加輔食以後,今天該給寶寶吃什麼既有營養,味道又好?寶寶挑食怎麼辦?寶寶太愛吃,有點胖怎麼辦?寶寶的零食怎麼選?

4.教育

早教該不該上?選哪家早教中心?去哪家幼兒園?上什麼小學?要不要給寶寶報興趣班?報哪幾項?寶寶成績不好怎麼辦?寶寶成績很好,那需不需要上競賽班?寶寶遇上叛逆期,做家長的怎麼處理和應對?,寶寶早戀了,怎麼辦?

這些問題每個做父母的都會碰到或者即將面對,而這些問題還只是育兒這門學問中的滄海一粟。果然是一入育兒深似海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