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致仕官員能否干政?歷史上是否可有前例?

10 個回答
枕边小历史
2019-03-07

卸腰。有人說陶弘景,其實不算。陶弘景三十餘歲即辭官不做,到句容隱居。後來受到了梁武帝蕭衍的禮遇,而且“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以諮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之山中宰相'”,問的是“吉凶、征討”,殷商燒牛骨占卜吉凶,蕭衍問陶弘景占卜吉凶。並沒有參與國家政策的討論,更沒有參與到決策。中國古代致仕官員能否干政?歷史上是否可有前例?

殷商每有徵伐,必占卜筮問吉凶

問古代官員退休,叫致仕,也叫休致、致事、告老、引年等。最多的情況是年老致仕,也有接近退休年齡告病致仕的,像陶弘景這樣因為和時局格格不入而主動辭官的,相對較少。

古人醫療條件較差,所以有“人生七十古來希”的說法,很多朝代以70歲為允許正常退休年齡。尉遲敬德58歲便申請退休,唐太宗苦留不住,授“開府儀同三司,令朝朔望”,即每月初一、十五參與朝會。兩年後(貞觀十九年),李世民準備御駕親征高麗,尉遲敬德上奏表勸諫:“車駕若自徵遼左;皇太子又在定州。東西二京,府庫所在,雖有鎮守,終是空虛。遼東路遙,恐有玄感之變。且邊隅小國,不足親勞……”太宗並沒有採納,還令他再度出山,“令以本官行太常卿,為左一馬軍總管,從破髙麗。”班師回朝後,尉遲敬德又主動回到致仕的狀態。

中國古代致仕官員能否干政?歷史上是否可有前例?

實際上,有唐一代,像尉遲敬德這樣退休“退不乾淨”的,其實不少。

同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劉弘基,同樣也是退休之後,又以“前軍大總管”,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征伐高麗的。

不止唐太宗一朝,憲宗時,杜佑屢次申請退休,唐憲宗也給了他“朝朔望”的恩遇。

中國古代致仕官員能否干政?歷史上是否可有前例?

Gurunding
2019-03-07

感謝邀請!讀故事,解真相;大家好,我是Gurunding-古蘭丁;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是對於“干政“的理解,“干政”指的是干涉政治政務,干預政事,所以正常來講,古往今來還真沒有一名退休致仕的官員能夠“干政”的,最多也就是利用自己曾經的名聲和地位以及一些所謂的學生來影響國家政策的改革、改變或實施之類的。

這是什麼原因呢?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關於“致仕”;

大多數人對於致仕的理解可能都傾向於猶如現在的退休,其實不然。在古代,其實沒有退休這一概念,可以這麼說:致仕猶如退休卻不是退休,退休好比致仕卻不同致仕。

在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可以叫作"致仕",被皇帝辭退也可稱作為“致仕”,因病辭官亦可稱之為“致仕”,這是為什麼?蓋因“致仕“所代表的意思是:交回官職,退出朝堂。

在古代,沒有像現如今有一套完整的退休制度,人們也沒有退休的概念,所以一直以來古代官員基本上只要有能力、乾的動、不被皇帝嫌棄、沒有生老病死的話,那麼就能一直在自己的位置上幹下去,直到鞠躬盡瘁。

那麼又怎麼會有致仕呢?簡單啊,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是神人,上面的事情樣樣滿足,所以歷來朝堂有個約定俗成的方式,大體按照周制“大夫七十而致仕”,大致到了七十歲人也老了,幹不動了差不多也就好回家養老了(除非你被皇帝嫌棄罷免官職或者身患疾病不得不辭官提前被“致仕”,(*^__^*) )。

中國古代致仕官員能否干政?歷史上是否可有前例?

二、致仕後的生活

知道什麼是致仕以後,我們還要了解一下致仕以後官員們的生活常態吧。

基本以正常致仕為主,當官員們向皇帝“告老還鄉”時,皇帝們為了以示撫慰及為感謝官員的勞苦功高,一般都會賞賜一些東西,例如賞賜些金銀器皿、車馬安居、錢糧帛錦等等,對於一些家裡有困難的應其申請還會在其有生之年定時供輸米糧。有一些官員還會因此萌蔭子孫,受到皇帝的加封。

這些官員致仕後都做些什麼呢?一般來說這些官員大多數是回到家鄉後致力於家鄉的教育學,開辦書塾啊、學堂啊,教育下一代為朝堂輸送新鮮血液;有些呢,安然自得開始享受養老生活,隱居於山川田園之內,寄情于山水如畫之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還有一些特殊的人才呢,會被留下,成為國家級的顧問,參與一些政事討論(也僅限於討論討論,私下裡給給皇帝意見)。

所以說,古代致仕的官員應該不能也不會去幹政。

中國古代致仕官員能否干政?歷史上是否可有前例?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大家喜歡~謝謝!

Hellossn
2019-03-07

古代一般將退休稱作致仕,通常指官員辭職歸家。起源於周代,在漢朝以後形成制度。

官員致仕一般由本人申請。在清朝,一般是三品以上的官員才直接向皇帝直接上奏摺。辭職後,官員交出現職,保留品銜,相當於今天免去領導職務,保留級別待遇一個意思。
中國古代致仕官員能否干政?歷史上是否可有前例?

致仕後,嚴格來說官員是不可以參政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嘛。不過呢,事實上卻不是這樣。不少退休官員依然可以發揮“餘熱”,參加朝政決策,報告地方政務,只不過沒有那麼正式罷了。

例如清朝的駐法公使郭嵩燾。在光緒5年,託病辭官,開始了退休生活。這對於國家大事,他依然很關心。在中俄伊犁交涉時,他提出六條建議,得到朝廷採納。中法戰爭期間,他也多次致信李鴻章等重臣,發表對戰事看法和軍事部署建議。由於郭嵩燾是近代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的駐外使節,外交方面,他有豐富的閱歷和外事經驗,為現任官員提高決策能力,所以也深得皇帝歡心
中國古代致仕官員能否干政?歷史上是否可有前例?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唐朝劉弘基致仕後又助皇帝討伐高麗,南朝梁武帝蕭衍多次於國家大事上問詢於陶弘景!

致仕後,官員一般是不能太過明顯干預朝政的(一般能干預的也是哪些德高望重的人),畢竟不在其位謀其政是很得現任忌憚的。

中國古代致仕官員能否干政?歷史上是否可有前例?

咚咚木子
2019-03-07

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叫作“致仕”。 從字面看,是去做官,走仕途,其意恰相反,是指還祿於君,辭官歸裡。比如《宋史·韓贄傳》上說:“退休十五年,謝絕人事,讀書賦詩以自娛。”所以一般來講,退休後的官員就成了無職無權的平民階級的一份子了。當他把權利交與別人後就算想幹政也沒有那個能力了。

舉個致仕後還干政的例子。“山中宰相”陶弘景。

中國古代致仕官員能否干政?歷史上是否可有前例?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號華陽隱居(自號華陽隱居)。著名的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人稱“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經注》、《集金丹黃白方》、《二牛圖》、《華陽陶隱居集》等。

由於當時政局不穩和官場的傾軋,年僅36歲的陶弘景於齊永明十年(492),上表辭官。梁武帝蕭衍即位(502)後就多次想請他復出,結果陶弘景畫了一幅《二牛圖》表明心志。但是梁武帝還是對陶弘景很是信任,有什麼國家大事或者難題都寫信諮詢陶弘景。就這樣他在致仕後仍然能夠干預廟堂局勢。據《南史.陶弘景傳》中記載:“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以諮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之山中宰相”。

中國古代致仕官員能否干政?歷史上是否可有前例?

個人認為陶弘景有這麼多作品流傳於世,對歷算、地理、醫藥等都有一定研究。可見他並不是貪戀權利之人,是寄情于山水做自己喜歡的事,估計山中宰相只是順帶著做的吧。

中國古代致仕官員能否干政?歷史上是否可有前例?

阿峰讲历史
2019-03-07

謝邀。

官員致仕作為中國古代官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士制度在漢代進一步發展,年齡和俸祿方面都有具體的措施。漢代官吏致仕後發揮餘熱、參與政治;積聚財富、為善鄉里;投身教育、為國養士或者閒靜歸隱,而每種方式存在的原因各不相同。官員致仕後的生活作為社會生活史的一部分,對其進行重點的考察,有助於我們對漢代社會各層面作出全面深入的瞭解!並且致仕制度對官僚隊伍的新陳代謝,增強國家機關的活力具有重大意義。

心繫朝堂,參與政治

漢代官吏退休回家,並不是說永遠都不會再踏入官場。許多官員致仕後,都會被複召為官,這是致仕官參與政治生活的第一種方式,俗稱“退而復仕”。遠離複雜的朝堂,脫身繁忙的政務,在家頤養天年,對於致仕官來說再好不過,但又是什麼原因觸使他們重返朝堂呢?首先,從漢代官吏自身角度來考察,他們擁有崇高的政治理想,在思想上,致仕官員們是樂於參與政治生活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他們關心百姓的安危,努力讓天下老百姓得到好處。其次,從朝廷的角度來考察,君主需要“有德尚壯”的大臣來輔助政治,許多在位時才能出眾,政績斐然或者地位尊貴的大臣被重新任用。《漢書》記載,杜欽由於才能出眾,被合陽候樑放舉薦而再入仕途。卓茂因政績不凡,節操敦厚,被劉秀復召做官。“今以茂為太傅,封褒德候,食邑二千戶”。


中國古代致仕官員能否干政?歷史上是否可有前例?
峰哥谈史
2019-03-07

“致仕官”其實就是退休回家的官員,說的更加直白就和現在官員到了年齡退休回家,頤養天年。古時候還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稱,均指官員辭職歸家。這種退休的做法源於周代,在漢以後形成制度。

中國古代致仕官員能否干政?歷史上是否可有前例?

《尚書大傳.略說》:"大夫七十而致仕,老於鄉里,大夫為父師,士為少師。"鄭玄注:"所謂裡庶尹也。古者仕焉而已者,歸教於閭里。"《後漢書.鄭均傳》:"議郎鄭均,束脩安貧,恭儉節整,前在機密,以病致仕,守善貞固,黃髮不怠。"宋王禹偁《高閒》詩:"更待吾家婚嫁了,解龜休致未全遲。"《宋史.歐陽修傳》:"熙寧四年,以太子少師致仕。" 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天子猶念公(袁可立)海上勞,予加銜致仕去。"

一般來講,由於身體或者年齡較大退下去的官員就不會再問理朝政。有一個著名的典故叫做“致仕懸車”,講的是漢元帝時的御史大夫薛廣德退休回家,皇帝專門賜給他一輛馬車,回家後他就把馬車掛起來。一方面這是展示自己的榮譽,皇帝都給自己賞賜車輛了,另一方面表示自己將徹底退隱江湖,不再過問朝政。

當然,不排除一些官員退下來之後,想發揮餘熱或者不想降低自己的影響力,仍對評論時事國家大事,有的甚至還干預朝廷政務之事。比如東漢桓帝延禧九年高官杜密告老還鄉之後,經常到地方官府裡議論政務,引起了當地官員的極大厭惡。

《資治通鑑》卷二百九十三記載,後周世宗柴榮的親爹柴守禮從光祿卿的位置退休後,被幾個高官的老父親圍繞著,形成了一個叫“十阿父”的小圈子,“恃勢恣橫,洛陽人畏之”,即使殺了人,照樣逍遙法外。

上面這個例子更加過分,退休之後竟然成立小圈子,拉幫結派,敗壞社會風氣。自恃在朝廷當過高官,有一定的影響力,殺人之後居然逍遙法外。但從史料來看,史上絕大多數官員退休後,都是優遊林下、安享晚年的。

中國古代致仕官員能否干政?歷史上是否可有前例?

畢竟退休之後,仍然干預朝政的官員畢竟是極少數的,從史料來看,歷史上大部分賦閒回家的致仕官都是優遊林下、安享晚年,不願意主動再理會朝堂之事。

青山64225206
2019-03-07

致仕官員干政,現任官員會不高興的。

如果有機會有需要,致仕官員是不會錯過的。

至於能否有效,全在當權者的主觀意願。

舉個例子:清康熙間,桐城派領袖方苞,以戴名世《南山集》案被牽連入獄,獲死罪,後被特赦,以布衣身份宣麻拜相,成為康熙的智囊。康熙晚年九子奪嫡,老四老八各有所長,康熙皇帝拿不定主意,問計於方苞。方苞指點道,兩皇子難分伯仲,就在聖孫中選擇賢者,可保大清這三世昌盛。康熙這才定下老四胤禛繼承自己的皇位。

斐駺
2019-03-08

中國古代致仕有很多種解釋,一《公羊傳.宣公元年》:交還官職,直白點就是辭官。二是《禮記.曲禮上》:致事大夫七十而致事,直白點就是70歲啦,應該退休回家養老了。


中國古代致仕官員能否干政?歷史上是否可有前例?
在中國古代,從漢朝開始獨尊儒家到隋唐確立科舉制度後,中國古代的教育體系就成為決定整個帝國興起與敗落的重要因素。


在隋唐之前,中國的官員出仕需要的是門閥舉薦,或者是名聲的累加,就好比現今的企鵝遊戲,要麼充錢成為VIP走捷徑,要麼花時間精力去闖那個千萬人獨木橋,雖然最終也可以登上大雅之堂,但大都時間裡只不過是VIP們的陪襯、綠葉而已。所以這個時間段除了戰亂時期,官員會丟命,要不只要自己不犯賤,不去摸皇帝的逆鱗,不去觸摸門閥最基本利益的事,官員都不會因為犯錯而丟命,最多隻不過是丟官,也就是致仕。這時候的官員回家基本都是“教書或歸隱”,為家族或門閥的下一代做最堅韌的基石。


到了隋唐,開科舉,窮文富武,窮人有了條能上進的通道,可也是從開科舉開始,中國教育體系就成為所有帝國(朝代)興衰最主要因素之一。


中國古代的文官體系,只要帝國不再是開國早期,帝國步入平穩期後,文官們都會不自覺地選擇“新門閥”“新派系”,從開始的講同門、同窗到後來認考官為老師,編織成一個關係網,這時候的官員致仕,只要不是得罪皇帝的,基本都是致而留仕,比如唐時期的劉弘基、南樑的“山中宰相”陶弘景等等。


中國古代致仕官員能否干政?歷史上是否可有前例?
還有一種“干政”情況,這種情況可以說貫穿了整個封建朝代。因為文官系統的同僚、同窗、同門、同鄉、老師、弟子這樣的關係網存在。加上中國古代的“皇權不下縣”制度,文官致仕後,只要不是完全得罪死皇帝,比如明朝的嚴篙和徐階,因為皇帝默許,群狼並食。

基本上致仕的官員,只要級別是舉人及以上的,就可以為鄉紳,加上其在中樞或是省級幹過的話,那麼此類致仕官員在縣一級別,完全可以干涉地方政務的,畢竟古代封建社會主要稅務是以田稅為主,而舉人是免稅的,同時加上致仕後若是獲得皇帝的美贊或是同僚的支持,只要夠貪,整個縣城的一半田地都能在其家族掌握。(參考清朝民人投獻舉人事務)


從宋朝宋神宗的王安石改革始,中國的文人黨爭逐漸見血,官員在黨爭中的手段也越來越殘忍不再講人情世故,中樞官員很少因為年過七十而致仕,更多是因為黨爭失敗,要麼死去,要麼失去皇恩離開中樞,最終客死異鄉。反而是非中樞,也就是綠葉們,雖在黨爭失敗後丟掉官職,可回到故鄉,“潛心教學做學問”活得瀟灑。
中國古代致仕官員能否干政?歷史上是否可有前例?穿越回去,最好老爹是致仕官員,有背景還有地方小吏們的阿諛奉承,偶爾跟楊白勞聊聊人生,做個惡小的地主階級...帝王將相,然並卵

用户52732440303
2019-03-06

原則上來說古代致仕官員是不允許干涉朝政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是官場的金科玉律。但是也有例外,公忠體國的元老大臣和帝王師還是能影響君王決策的。最有影響的前例是西漢權臣霍光,最後的例子應該是光緒的帝師翁同龢。

超超9918
2019-03-06

法制上不能

但具體上只能給同僚 同窗 老師 弟子 同鄉寫信

級別高的可以給皇帝寫或上拆子

但是在縣 特別是縣以下 可以親自去幹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