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殲-31”戰機採用大量隱身設計,它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10 個回答
兵说
2019-01-22

分享專業知識,奉獻原創精品,我是兵說,歡迎關注。

我國“殲-31”戰機採用大量隱身設計,它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在殲20戰機成為國人驕傲的同時,另外一款國產隱身戰機還處在奮鬥期,默默地為未來而改變,這就是殲31鶻鷹戰機。殲31戰機從一開始走的道路就跟殲20不同。殲20是重型戰機,而殲31是中型戰機。殲20走的是大膽創新的氣動佈局,殲31走的是主流氣動佈局。從目前的情況看,殲20更成功些,殲31遇到了一些難題,需要想辦法攻克。

我國“殲-31”戰機採用大量隱身設計,它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殲31的原型機最早在媒體上亮相後,就讓很多媒體和軍迷有一種感覺,似乎這款飛機尺寸偏小。後來殲31公開後,相關的合金飛機模型也開始流行,大家才更真切感受到殲31同殲20在尺寸上的差別。

如果隱身戰機的尺寸偏小,從航空技術普遍規律的角度出發,其研製難度就更大。原因是隱身戰機需要把武器系統藏在機身內,幾乎所有的設備都要高度融合進機身裡。一方面設備要走小型化路線,另一方面維修和升級的難度會增加。殲31比較小的機身,無疑增加了這個難度。

我國“殲-31”戰機採用大量隱身設計,它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現代空戰越來越強調飛機的航程。美國的F22戰機雖然先進,但其航程不足,作戰半徑不足780公里,成了跟米格29一樣的“短腿飛機”。在發動機技術沒有出現本質上飛躍的前提下,能飛多遠主要看機載燃油的多少。如果隱形戰機機身偏小,會影響其載油量,這是國際上公認的一點。

雖然殲31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但這款飛機的優點也突出。由於其機身偏小且機翼較長,從航母艦載機的角度出發,既可以增加機庫載機數量,又便於在甲板上大量部署,載重小的飛機也更容易起降。總體來看,殲31還有改進的餘地,未來有機會成為一款優秀的隱身戰機。

雯臣
2019-01-21

作為四代隱身機FC31的小身板就是個坑,進入噴氣機時代以後戰機大型化是趨勢,看看我們殲5、殲6、殲7、殲8I/II、殲10、殲11、殲20,總體趨勢越來越大。尤其是四代隱身機所有設備都必須集成在機體內,才能有效執行各種任務。戰機列裝部隊後會有後續型號推出,新型號的功能越來越齊全,機載設備也會越來越多。非隱身飛機可以通過外掛任務吊倉,來解決作戰能力拓展問題,四代隱身飛機只能把更多的設備安裝進機體內部,這就要求四代機有足夠的內部空間冗餘,否則會給後期改進型的研製,帶來不可想象的困難。

一架戰機的使用壽命平均按三十年計算,壽命中期很可能會進行一次升級,如果內部空間已經被擠佔一空,升級工作很可能無法進行,現在美軍的F22就因為內部空間不足,如果想要升級就得重新設計甚至放大機體。F35研製之初的設想是作為一款廉價的多用途隱身飛機,與F22形成高低搭配的作戰方式。可隨著研製過程中新的作戰樣式出現,對F35戰機的要求逐步提高,為了滿足新的作戰需求,需要把更多設備塞進本就不大機體內部。在把F35機體儘可能放寬後,機體內部空間依然不能容納全部設備,不得已在機體上增加了各種鼓包,最終才勉強把所有設備塞了進去,美軍賦予F35戰機的綽號是閃電II,但因為機體過於臃腫被中國軍迷調侃為肥電。

再看作為四代機的FC31,選擇了類似三代中型機的尺寸,而且還是最不適合與殲20搭配的雙發設計。機體內安裝兩臺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雙發中推渦扇發動機的耗油量,普遍高於單發大推渦扇發動機,為了保證足夠的作戰半徑,機體內部需要安放盡可能大的內部油箱。四代機的內部彈倉還要佔去一大塊空間,這樣以來就沒有多少剩餘空間,用來安裝四代機越來越複雜的機載設備了。

就算現有機體內部空間足夠安裝現有設備,也沒有多少空間作為設計冗餘,用作未來改進型號的設計,與壽命中期的技術升級了。FC31設計之初的雙發中型定位,就與戰機機體越來越大的發展趨勢相違背,任何一款工業產品,設計的越緊湊,各部位關聯性越高,未來升級越不可能,所以,FC31的雙發中型機的定位,就已經走進了設計陷阱。

氣動佈局過於保守也是被軍迷詬病之處,國產航空發動機推力不足,是眾所周知的長期問題,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有效提升。發動機推力不足就需要在氣動佈局上彌補,走殲20氣動佈局的不尋常之路,才是彌補國產飛機心臟病的唯一途徑。可惜我們看到的是FC31的常規佈局,這種常規佈局對發動機推力大,有成熟矢量噴口技術的F22不是問題,憑藉強有力的矢量發動機,常規氣動佈局的F22依然可以實現超機動。

綜上所述FC31想在四代機中贏得一席之地,就必須把FC31現有設計推倒重來,以國產現有大推力發動機為基礎,設計一款單發中型四代機。在滿足基本作戰需求的情況下,儘可能把機體尺寸做大,氣動佈局採用鴨翼設計,輔以更加複雜的飛行控制,使得FC31獲得更好的機動性能。通過優化內部結構設計,獲得更多可以有效利用的內部空間,為未來新型號性能的提升,以及壽命中期的技術升級,留下足夠大的內部空間設計冗餘。


我國“殲-31”戰機採用大量隱身設計,它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我國“殲-31”戰機採用大量隱身設計,它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鹰眼战情室
2019-01-23

多謝邀請。

殲-31是我國第二種研製中的四代機,研製單位是沈飛,網絡上有多個名稱,正式型號名稱是FC-31。

我國“殲-31”戰機採用大量隱身設計,它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FC-31外觀上顯然採取大量隱身設計,例如其機身各側面線條都是相對平行且沒有朝向正面的。但是,戰機的隱身性能是由許多方面綜合體現效果的,不是靠著看看外觀就能知道。FC-31曾經亮相珠海航展(2014年)並做了飛行表演,但是機身腹部並沒有可以將雷達信號反射增強上萬倍的龍勃透鏡。這就意味著,FC-31是由正常的航空管制雷達監視引導到珠海的。現在四年多過去了,我們仍然沒有看到新的FC-31樣機出現並掛龍勃透鏡。所以對問題中所說的“大量隱身設計”,目前仍然不打上一個巨大的問號。而作為一架四代機,沒有優異的隱身性能就是不合格的,所以其戰鬥力能不能稱“強”,也不得不打上句號了。

我國“殲-31”戰機採用大量隱身設計,它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FC-31這個項目到底向何處去,目前各種消息紛亂,難辨真偽。

從目前可見的資料以及圖片進行研判,FC-31的設計比較中庸,和美國F-22戰機的原機YF-22有很多特點類似。FC-31採用了高升力機翼,應該是與機身整體成型的複合材料翼,外傾大尺寸的垂尾以便獲得較大的迎角穩定性(應用矢量技術後還能進一步提高性能),還有比較成熟的類似於蘇-27SK的平尾。進氣道與殲20類似。機身彈倉的空間大致能夠與F-22出於同一水平,但是在載荷的靈活性上可能不如。還有消息稱FC-31機身運用了大量新材料與3D打印技術。

我國“殲-31”戰機採用大量隱身設計,它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總的來說,FC-31目前還是出於樣機測試階段,沒有確定的證據表明中國空軍或海軍決定裝備。雖然FC-31有出口的意圖,但出口的前景也還是不明朗。FC-31如果最終研發成功,其戰鬥力壓倒三代機當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沒有明確的裝備、購買意向,那研發就不會推進到完全成功,就是這樣的問題。

老二84201356
2019-01-22

殲31是沈飛自研開發的全新四代機,從隱身材料介紹和外形設計應該可以與國際接軌的輕型四代機,儘管從首次登臺亮相到現在有很多年,還沒有多架機驗證測試,這可能遇到一些難題,正在完善解決之中,如果該機一旦驗證通過,作為艦載機使用是不出的選擇,因為她機身小,可能起降距離更適應些。如果立裝部隊後,與殲20高低搭配,也是很好的選擇,因為殲20必徑經濟成本昂貴,這樣也可以節少一定的經費,而之於武器配備,目前還沒有相關確切報導,本人認為,根據機身大小,及隱身特點,為向小而精內置彈倉方向可性更大。

飞扬列兵
2019-01-20

謝謝邀請!

談起殲31,筆者實在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啊。殲31是沈飛在四代機選型失敗後,又自籌資金髮展完善的機型。其基礎就是沈飛失敗的四代機型。

空軍看不上它,主要是因為設計上太過保守,隱身因素大量借鑑了F22,但技術上距離對手又有差距。機體太小,無法實現可接受的全域作戰。在航電、操作系統上也沒有大的創新,整體來說屬於跟蹤產品,但跟蹤的又很遠。和成飛的殲20一比,差距就連瞎子也看的見了。心高氣傲受盡美國欺負的空軍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成飛方案。

沈飛按說應當接受教訓,痛下決心拿出一個全新方案來競爭四代中型機了,可是這麼多年了,殲31才改到第二版,變化也談不上有多大,吵吵了很長時間的海四代至今也沒譜,我看殲31凶多吉少。

拿到外面賣吧,買得起的都去爭35去了,剩下的要麼買不起,要麼沒需要。市場環境實在惡劣。

唉,沈飛,讓我說什麼好呢?希望殲31終究能修成正果,讓沈飛打個翻身仗吧。

天明遥遥山海关
2019-01-20

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是假設。

殲31有合理的隱身外形,應當具有不錯的隱身性能。

沒有側彈艙,只有機腹兩個彈艙,可能容納6枚中距離導彈。

目前驗證機上沒有機炮。

6個外掛架可以掛6枚中距彈。

對地攻擊時彈艙4枚炸彈,機翼4枚炸彈,兩個副油箱。

航電設備應當是相控陣雷達,數字座艙。對三代機具有絕對優勢。

價格上應該比F-35低。


我國“殲-31”戰機採用大量隱身設計,它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我國“殲-31”戰機採用大量隱身設計,它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Global防尉
2019-01-23

軍事觀察員,專注原創,歡迎點評。

近幾年來,中國空軍突飛猛進,繼成飛推出的第一款中國五代機之後,沈飛也披露了部分殲31(中國第二款隱身戰機)的研製進程。
我國“殲-31”戰機採用大量隱身設計,它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所謂隱身技術,也叫低可探測技術,就是利用各種手段來改變自己的可探測性信息特徵。例如飛機就是通過降低雷達反射面積,減小自身的紅外線輻射進行隱形。
我國“殲-31”戰機採用大量隱身設計,它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該款戰機定位為第五代隱身戰機,但是和中國的殲20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採用的是俄製的中型渦扇發動機,相比較其他戰機略顯短板。但是殲31採用了先進的DIS進氣道,可以減少飛機在超音速飛行的過程中產生的空氣阻力,凸顯其隱身性能,配有先進的矢量發動機噴口,可以換裝成矢量發動機,使殲31具有更強大的機動性,更加適合短距離起降,適合在航母上起降。
我國“殲-31”戰機採用大量隱身設計,它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殲31也美中不足,機身長度約17米,寬度約10米,機身的容量不如現役的其他第五代戰機,因此殲31的載彈量,載油量都相對比較小,導致殲31無法完成長距離突襲任務,很難對敵方戰略目標進行毀滅性的打擊,這款戰機比較適合偵查或者驅逐來犯的敵機,保護國家的領空。
我國“殲-31”戰機採用大量隱身設計,它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在世界範圍內來看,殲31仍需努力,目前還沒有殲20和美國的F22,F35以及俄羅斯的蘇57更具威懾力。但是其良好的隱身性能是世界上絕大多數戰機所不具備的,憑藉優異的隱身可以先發現目標,鎖定目標,對目標實施打擊。畢竟戰場變換莫測,萬事不可掉以輕心。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評論。

海市蜃楼489
2019-01-20

這個問題問的好!

紙面上的強弱有可能是假象,許多數據需要實戰去校驗。

和練武術一個道理,表演和實戰完全兩個概念,表演的好只是說明你具備這個能力,至於對抗如何要看對手,還要看你能不能把能力發揮出來。

我國戰機心臟問題國家也在努力解決,心臟病問題解決不了,別的都是紙上談兵,好比一個人四肢再雄壯,肌肉再強健,心臟有問題,一切都是擺設。

願我們的太行心能早日 出乎其類,拔乎其萃!


我國“殲-31”戰機採用大量隱身設計,它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手机用户70277732059
2019-01-22

FC31必然是未來的中國主力隱身戰機!研發之初,殲20的迫切性遠高於FC31,所以不論在人才,還是資金的天平上,完全是對成飛的傾斜!因為是從無到有的突破,所以20其實是個試驗品,過渡品,現有發動機能力加上設計特點,註定無法上艦!所以20還是作為戰略防守作為主要使用特點的。而FC31則不同,當需求重心轉移到航母,艦載機時,當20的數量已經足夠支持戰略防禦是,資源的天平必將向沈飛傾斜,現在其實已經能看出這個苗頭了.....

我爱你9313
2019-01-21

保守的沈飛,你讓國人怎麼說你呢。你先是和成飛的殲20競爭,搞出個隱身極差的三翼面設計的″雪卾”,結果失敗,不甘心又自籌資金搞個連三代機都不如的FC31,來忽悠第三世界的窮弟兄,結果姥姥不疼,舅舅不愛,不吸取教訓,如今又要搞艦載機,你說就憑你搞的那個小身板31,能幹啥?能對付得了F35嗎?也不知沈飛那麼多的院士是幹什麼吃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