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10 個回答
邓海春
2019-02-24

在魏蜀吳三國中,東吳的領導者顯然比其他兩位要小很多,孫權的父親孫堅和曹操同一年出生,孫權整整比曹操劉備小一輩,在曹操、劉備相繼去世後,孫權為什麼沒能乘機統一呢?

孫權比曹操年紀小到什麼程度?在曹操和劉備相繼逝世後,孫權一直活到了公元252年才去世,而這時候距離曹操和劉備去世已經間隔了30年多的時間,就連蜀漢的諸葛亮也已經去世了18年。但是奇怪的是,孫權在後來的這麼多年的時間裡面,幾乎沒有多少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雖然也和魏國打了幾仗,但都沒有取得大的成果,而和蜀漢方面則是一直相安無事。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其實孫權在當時並不是沒有想過一統天下,孫權是一個有野心的人,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出賣同盟,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孫權絕對有過一統天下的想法。孫權從稱帝到去世多次試探性進攻曹魏,但是大部分都失敗了,就算是偶爾成功也沒能擴大戰果,反而不如蜀漢打的更加漂亮。

孫權最大的一次勝利是石亭之戰,這一戰擊敗了曹休的主力,導致了曹休羞愧而死。之後東吳的軍事活動主要圍繞著合肥,合肥就像是東吳繞不過去的坎,一直都沒能打下來。這一時期的東吳在外交活動上非常的活躍,甚至和蜀漢訂立了平分天下的盟約,當然這個盟約最後沒有用到。孫權還曾經派遣使者去遼東地區聯合遼東的公孫淵,不過這個做法最後也以失敗告終。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伴隨著軍事上的失敗,孫權在政治上也慢慢的昏庸起來。年老的孫權在繼承人問題上沒妥善的能解決兒子們的矛盾,當孫權的長子孫登去世後孫權就讓三兒子孫和做了太子,而魯王孫霸對於太子之位一直耿耿於懷。這樣就導致了太子孫和的對手魯王孫霸的權力之爭,當時東吳的大臣很多都捲入了爭鬥。內部鬥爭的緊張環境下,對外的征戰也就緩慢下來,一直到了公元250年,孫權才動手解決這個問題。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當時的孫權已經沒有年輕時期的英明果斷了,他的做法非常的簡單粗暴,廢除了孫和的太子,殺死了魯王孫霸,並且連累逼死了一大批重臣。孫權的晚年行事暴虐昏庸,造成了後期人才的大量虧空,並且給東吳後來的持續內亂埋下了隱患。孫權的這些行為也導致了東吳最後的衰落,到了公元252年71歲的孫權去世時,東吳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政治危機再也沒有一統天下的實力了。

綜上所訴,孫權並不是沒有過統一天下的想法,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孫權的江山都是他父親和哥哥打下來的,他自己唯一一次開疆拓土還是偷襲盟友的荊州。

Mer86
2019-01-04

從公元223年劉備去世開始算起,一直到孫權病死為止。他在二十九的時間裡面,先後熬死了曹丕、諸葛亮、蔣琬、司馬懿等與他同輩的當世之英傑,也熬死了曹叡和公孫淵這些比他晚一輩的人。說他是三國時期第一能熬,實質名歸。

但是在這二十九年中。孫權卻幾乎沒有什麼作為,這與他早期的銳意進取,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讓人很難理解。這裡就對孫權在曹操和劉備死後,他的所做所為,以及他的心裡想法做一個陳述總結。說說孫權晚年的那點事。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公元219年,孫權幹了一件確定了三國鼎立的大事——偷襲荊州。

這是他一輩子幹的最成功的一件事,也是他一輩子幹的最失敗的一件事。

說他成功,是因為孫權在多次謀求淮南合肥失利後,他的清醒的認識到,自己與曹魏的實力差距是巨大的。東吳不應該跟曹魏死磕了,而是拿下荊州,徐圖自保。於是,在此之後,他派兵偷襲荊州,重錘了劉備的上升勢頭。並且他不再以謀求曹魏的土地為自己的第一訴求,而是以劫掠人口、財貨為主要目標,力圖縮小自己與曹操的差距

從後來的結果來看,孫權很成功。因為東吳的地盤和人口都擴大了一倍,而劉備對東吳的壓力也銳減。

但是,讓孫權沒想到的是。曹魏方面對劉備根本看不上。之前關羽在荊州時,魏國還派重兵防著關羽。等於關羽替孫權分擔了一部分的壓力。然而當關羽被孫權殺死後,魏國的壓力就全部壓倒東吳身上了。

夷陵大戰之後,曹丕以孫權對自己不恭敬為藉口,迅速調集了曹仁、張遼、張郃、曹真和曹休等一干曹魏大將征討東吳。這一戰下來,曹魏和東吳都是精銳盡出,動用的總兵力比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要多。雙方大戰六個月,最終以曹魏退兵收場。

這一戰,曹魏用事實證明了一件事:雖然是三足鼎立,但是魏國對蜀漢沒興趣。曹丕的眼裡只有孫權這一個對手。如果蜀漢忍著不出兵,孫權只能自己單挑曹魏。

孫權瞬間傻眼了……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因此在公元223年,也就是劉備病死白帝城的那一年。孫權在打退曹魏的入侵後,他迅速與蜀漢復通了關係。雙方締結同盟,關係恢復到了呂蒙偷襲荊州之前。在此之後,一直到蜀漢滅亡前夕,孫權都沒有再動過蜀漢的心思。

也就是說,不是他沒想過滅蜀,而是他不敢滅蜀。他怕自己滅蜀時,曹丕會揍他。

既然攻蜀已經不可能了,孫權就只能把目光投在曹魏的身上。但是孫權打不贏曹丕,他之前已經吃過幾次大虧。如果沒有劉備幫他分擔壓力,他根本不敢挑釁魏國。

所以,孫權也就只能放棄擴張的想法。專心處理東吳的內部問題。

什麼問題呢?主要是兩方面。

第一,孫權自己的名分問題;

第二,東吳內部的叛亂勢力;

所謂名分,就是孫權當時對自己的定位。曹丕和劉禪都是皇帝,只有他是吳王。而他的吳王還是曹丕封的,也就是說,東吳名義上是曹魏的藩屬國。但是公元222年時,東吳已經與曹魏翻臉,這個藩屬地位已經名存實亡了。所以孫權需要自己給自己找名分。也就是像劉備那樣,自己給自己編一個稱帝的理由。否則他就天然的比魏、蜀矮三分。

而東吳的不安定因素,指得是東吳內部的士族問題和反對孫權的叛亂分子。這些人的力量太強大,孫權一時半會解決不了。他需要時間來消化新佔領的荊州和交州,也需要時間緩和自己與士族的關係,更需要時間去消滅江東的山越人

於是這麼一拖,孫權也就有五年時間沒有對外發動大規模的擴張。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到了公元228年,孫權見時機成熟,便來了一把大的。他授意周魴詐降,引誘魏軍進入他在石亭設好的伏擊圈。這一戰,即歷史上的石亭之戰,也叫“周魴斷髮賺曹休”。

當時的魏國揚州都督曹休中計,率兵深入吳國境內。吳軍九萬,魏軍十萬,結果魏軍被東吳打的屁滾尿流,連曹休的老命都差點丟了。所幸是後來魏軍的增援趕到,魏軍才沒有被吳軍全殲。

諸葛亮在聽說孫權主動出擊後,也迅速調了三萬蜀軍,以強行軍的速度,在一月之內北上陳倉,攻打陳倉關,減輕孫權的壓力(第二次北伐)。然而東吳接下來的行為卻讓諸葛亮失望了。孫權見魏軍增援後,立即下令退兵。讓諸葛亮空歡喜了一場。

一年後,孫權憑藉石亭大戰的威望,在建業稱帝。(這是他發動石亭大戰的原因)

在此之後,東吳與曹魏又有四年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爭。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一直到公元233年,諸葛亮決定第五次北伐魏國時(也是最後一次),孫權才再次出兵。這一次是諸葛亮挑的頭,孫權認為諸葛亮的建議可行,便積極響應了蜀漢的行動。

結果,諸葛亮在渭水河畔被司馬懿熬死。孫權在前期風風火火了一把,後期見戰局朝著不利的方向發展,他就趕緊退兵了。

而他這次退兵,他把臉都丟光了。

當時,魏明帝曹叡對大臣說:這次蜀吳來犯我大魏,諸葛亮才是勝敗的關鍵,渭水一戰只許勝,不許敗!我不管司馬懿怎麼打,哪怕是丟人現眼也無所謂,只要能打退諸葛亮即可。否則大魏的西部危矣。而孫權那個鼠輩,只要我親自帶兵去討伐,孫權膽小鬼肯定要跑路。因為我已經看穿他的尿性了

然而,曹叡居然還是高看了孫權。他本以為自己到前線後,孫權就會跑。結果,魏軍主力離前線還有數百里時,孫權聽說曹叡親征,連照面都不敢打,直接就望風跑路了

秋七月壬寅,帝親御龍舟東征,權攻新城,將軍張穎等拒守力戰,帝軍未至數百里,權遁走,議、韶等亦退。——《三國志·魏明帝本紀》

這就是孫權的德性,也難怪曹叡會笑他膽小如鼠。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可能有人會問,孫權與曹丕同輩,他被曹叡這個晚輩小兒這麼欺負,他就能甘心?

答案是:孫權他不忍氣吞聲能怎麼辦?自己造的孽,只能自己還

三足鼎立的局勢早已穩定,蜀漢不能打,魏國又不打蜀漢。東吳就那麼大,他的實力只有魏國的一半。實力懸殊太大,他確實是打不贏。

為了繞過曹魏擴充實力,孫權還曾經派衛溫和諸葛直帶一萬士兵去臺灣搶人口,可帶回來的蠻夷還沒有損失的人多,氣得孫權把衛溫、諸葛直給砍了。

為了繞過曹魏擴充實力,孫權還曾經向遼東霸主公孫淵暗送秋波,派了一萬士兵去遼東幫助公孫淵。結果使者被公孫淵斬殺,一萬兵也被繳械。差點把孫權氣瘋了,急得他要千里奔海去征討遼東。

擴充不了實力,孫權也沒有辦法。先前他與曹操打過多次,也與張遼、滿寵這些魏國的大將打過多次。每一次他都打不贏,失敗的教訓太多了。他只能忍。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後來,諸葛亮病死。蜀漢方面的新任總經理蔣琬聯絡孫權,希望聯合北伐。結果孫權還瞧不上蔣琬,不願意搭理他。對合作北伐的提議一拖再拖。

再後來,遼東霸主公孫淵被司馬懿斬殺,東吳徹底失去了從東北購買戰馬的可能。也失去了一個盟友。此時的孫權,只剩蜀漢這一個獨苗夥伴了。

他瞧不起蜀漢,又沒有任何的盟友,只能就這麼忍氣吞聲,不再對曹魏動武了。

外事諸多不利,家裡又禍事連連。

孫權六十歲時,太子孫登去世。孫權立了新太子孫和,但他又寵愛魯王孫霸,導致東吳內部二宮之爭。沒過多久,親密戰友諸葛瑾也去世了。孫權腦神經抽瘋,開始與天鬥與地鬥,與吳國全國鬥!

為了避免自己死後士族擅權,孫權在太子孫登病死三年後,派人去罵陸遜,罵的陸遜最後憂憤而死。

又過了五年,孫權腦子又開始抽瘋。他先是廢了太子孫和,接著又賜死魯王孫霸。改立年僅七歲的幼子孫亮為太子。

到他六十九歲時,他把巨能熬的司馬懿也熬死了,成為漢末三國的那批群雄中,僅剩的一個獨苗。但是這時孫權也已經中風,離嚥氣也不遠了。

公元252年,孫權七十歲。駕崩。

縱觀孫權這一生,他的輝煌是偷襲荊州,他的上升轉折點也是偷襲荊州。當劉備被他砍掉左膀右臂之後,蜀漢就殘廢了。沒有蜀漢的從旁牽制,光靠孫權自己的能力,他根本就撼動不了曹魏的霸主地位。

一個連合肥都打不下來的人,還能對他抱有過多的期望麼?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不過,東吳的外戰不利,也不能都賴到孫權一個人的頭上。當時是士族社會,是一個需要九品中正制的時代。蜀漢和東吳卻都不搞這一套。這就導致了吳蜀兩國很嚴重的國內矛盾。很多的蜀人和吳人,成天都在散佈亡國論,盼望“魏國鬼子”來“解放”自己

這三天兩頭的有人造謠,搞得人心惶惶,仗還怎麼打?

後來的人就對當時東吳軍隊有過評價:吳軍不是沒有戰鬥力,但就是沒有凝聚力。東吳的豪族對開疆擴土的積極性不高,不想陪孫權去伐魏,削弱自己的力量。這個問題反過來想,也證明吳軍是一支守土責任感很強的軍隊,對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十分看重。能夠堅決的抵禦侵犯之敵。

也就是說,東吳軍隊在保家衛國這方面表現的很出色。但是開疆擴土時,就只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了。

孫權他在位時,憑藉他的威望,還能處理好東吳的三大派系的關係(淮泗將領、流亡北士和江東士族)。讓東吳政權在曹魏的壓力下,苟延殘喘。

但是,東吳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是無法彌合的矛盾。這樣,也就不可能給孫權有作為的條件和空間了。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所以,為什麼孫權在劉備和曹操去世後,毫無作為呢?歸根到底來說,就是當時的東吳政權不支持孫權的銳意進取。英雄人物,並不是能改變歷史軌跡的人,因為歷史的大方向,不是一個人無法改變的。這一點,不僅僅是針對孫權一個人,同樣也適用在劉備和曹操身上。

並且,孫權也算不上是一個能打仗的人。不說跟曹操和劉備比,他跟同輩的諸葛亮和司馬懿也有差距。孫權他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在確立天下三分後,他對開疆擴土也保留了很大的剋制性。

大国布衣
2019-04-18

吳大帝孫權,活了71歲,在魏蜀吳三國開國之君裡,他最年輕,也是活的最長的一個。都說年輕就是資本,在曹操、劉備先後去世後,孫權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是他能力不足還是偏安一隅不思進取?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我們先從這三個開國之君的年齡做個比較,曹操生於公元155年,卒於公元220年,享年66歲。劉備生於公元161年,卒於公元223年,享年63歲,曹操只比劉備年長6歲,二人應屬同輩。而孫權,出生於公元182年,卒於252年,活了71歲,孫權的年齡比曹操、劉備都小了十歲以上,顯然就屬於晚輩了。相比曹操、劉備,孫權更年輕,也更有精力,這是一個巨大的政治資本,至少在此後他一一熬死了曹操、劉備、曹丕、曹睿、諸葛亮等人。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孫權的父親孫堅被劉表的部將黃祖殺害,兄長孫策繼承父業委身於袁術,後獻傳國玉璽於術,磨破嘴皮才從袁術那裡借了3000人馬,白衣渡江,才據有吳、會稽、丹陽、豫章、廬陵等五郡,後來又取得廬江郡,建立了江東孫氏政權。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遭到被他殺害的太守許貢的門客的報復,遇刺身亡,臨終前將江東六郡託付於弟弟孫權,並語重心長的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此可見,孫策是相當看好這個弟弟,對他經營好江東六郡很有信心,而這一年,孫權才19歲。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孫權繼承江東之主後,不負兄長之託,勵精圖治,選拔人才,操練軍馬,勸桑課農、穩固疆域,東吳在他的治理下,逐漸強大起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起兵三十萬攻打東吳,孫權在魯肅、周瑜的輔佐下,力排眾議,聯合劉備,採取火攻之計大敗曹操於赤壁,此戰讓曹操元氣大傷,狼狽逃回許都。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再一次攻打東吳,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記載,正月,“曹公攻濡須(今安徽巢湖),權與相拒月餘。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退兵前,曹操還發出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慨。這一年孫權才33歲,正是年輕有為,大展宏圖的時候,而曹操,早已經年過半百。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採納呂蒙之計,襲殺佔據荊南三郡的關羽,完全佔有了荊州,吳蜀兩國結仇。三年後,劉備為報二弟被害之仇,起兵十五萬大軍伐吳,孫權不忍吳蜀兩國構隙使魏國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乃遣使講和,願意歸還荊州,但劉備不允,強要進兵。最終孫權起用年輕的陸遜抵抗劉備,陸遜縱火燒蜀軍連贏七百里,大敗蜀軍,劉備狼狽逃回白帝城,“夷陵之戰”以東吳的勝利而結束。一年後,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這一年,孫權才37歲。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孫權早在建安十五年(210年)便遣交州刺史步騭揮師南征,交州九郡被納入東吳版圖。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孫權率呂蒙、甘寧征討皖城,虜獲廬江太守朱光,獲取人口數萬。自此,孫權控制了江淮南部。建安二十年(220)年劉備進取西川,孫權遣諸葛亮兄長諸葛瑾入成都索要荊州,劉備不允,孫權見軟的不行就來硬的,直接命呂蒙把荊州全境給佔了,同時還殺了關羽,結果引來兩年後劉備的報復。由此可見,年輕時的孫權,對攻城略地,擴大東吳的勢力面積是持積極進取,主動出擊的態度,雖然沒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但是東吳在他手上,疆域確實是大大擴大了。


可是在曹操、劉備相繼病故後,孫權為什麼不乘機進取西蜀北伐魏國統一天下呢?是他能力不足還是隻圖守住江東、偏安一隅呢?個人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促使孫權不能輕舉妄動:

一:魏國實力遠在東吳之上,孫權不敢孤注一擲。魏蜀吳三國,魏國實力最強,這是在當時得到公認的,魏國主動攻打東吳不下六七次,而孫權攻打魏國,只有一次,即“合肥之戰”,孫權死後,吳國丞相諸葛恪也組織了一次北伐,但都是無功而返。東吳與魏國實力懸殊,孫權對此很清楚,所以他不敢冒這個險去惹毛魏國。

二:蜀漢丞相諸葛亮六出岐山北伐曹魏,而作為盟友的孫權和他的東吳,基本上只是象徵性支持下蜀漢,襲擾下魏國邊境製造點小麻煩。這是因為孫權有想法,儘量保存實力,等到蜀魏實力消耗的差不多的時候,也就是東吳乘機出兵的機會,因此,“以靜制動,坐觀虎鬥”實為上上策。

三:吳蜀兩國有盟約在先,孫權不想背盟無信。黃龍元年(229年),孫權於武昌登基稱帝。六月,孫權與前來祝賀登基的蜀漢使者陳震商議平分曹魏九州,並制定盟書,吳蜀聯盟形成。孫權不想破壞聯盟,攪亂三國目前的鼎立局面,因此,他既不對盟友下手,對共同的對手魏國也是儘量保持冷靜剋制。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以上三點大致決定了孫權在三足鼎立後不會輕舉妄動,這與他有沒有野心沒有關係。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孫權只有維持現狀才是對東吳最好的保護。而隨著曹操、劉備、曹丕相繼去世,孫權失去了競爭對手,虛驕之心日益滋長。他稱帝后好大喜功,處理家事不當,造成公主幹政,“二宮構爭”的局面,成為國家紛亂的先兆。晚年的孫權變的越來越昏聵,特別是在立儲上“廢長立幼”更是使東吳迅速走向衰弱。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2019-01-12

曹操是220年去世的,劉備是223年去世的,孫權直到252年才去世,曹操與劉備都死了以後,孫權還活了30年,孫權不僅熬死了曹操和劉備,還熬死了諸葛亮和司馬懿,甚至還熬死了自已的兩個兒子,孫權確實有大把青春。

孫權19歲執掌江東,內薦賢臣,平定叛亂、安撫士族,外阻強敵,開疆拓土。27歲力敗曹操於赤壁,引得曹操力贊:生子當如孫仲謀。想當初是何等的英雄!

孫權38歲偷襲荊州,力挫劉備的復仇,隨後又大敗曹丕的討伐,在魏、蜀之間左右逢源,力保江東利益不失,是何等的世故與老練。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既然如此,孫權為什麼不在曹操和劉備都去世後,進一步擴大地盤,進而統一天下?

孫權也想啊,只可惜能力有限,北邊張遼斷了孫權北進的夢想,南邊和東邊大海阻止了孫權前進的腳步,西邊脣亡齒寒的危機感和崇山峻嶺的超難度讓孫權放棄的西進的戰略。

215年的逍遙津一戰,張遼率800勇士讓孫權10萬大軍毫無臉面可言,張遼兩進兩出,無人可擋,此戰差一點就賠上了孫權的性命,讓孫權對張遼,對曹魏,對北伐平生第一次產生恐懼心理。

自從孫權偷襲荊州後,全據長江中游,暫時解除了自荊州順江東下對江東之地的威脅,而對於益州之地,恐怕就不是孫權所能圖謀的呢。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劉備死的那一年,孫權42歲,我們來看看孫權這30年都幹了些什麼?

223年,孫權與蜀漢互派使者議和;

225年,孫權平定鄱陽山越叛亂;

226年,孫權乘曹丕病逝,派兵攻江夏,無功而返;

228年,吳魏兩國暴發石亭之戰,孫權大勝魏軍,斬殺俘虜魏軍一萬餘人,大敗曹休。

229年,48歲的孫權登基為帝。

231年,討伐叛亂的五溪蠻夷;

232年,企圖外結遼東的公孫淵,失敗;

241年,孫權令三路大軍北伐魏國,無功而返;同時這一年孫權的太子孫登去世。

251年,孫權得了風疾,召大將軍諸葛恪輔政,次年便去世,享年71歲。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可以看到,這30年來,孫權並沒有放棄北伐魏國的雄心壯志,至少有三次大規模北伐魏國,無奈難有建樹,即使如石亭之戰大勝,卻也止步並未擴大戰果,實在是進取心不足。

而且這30年,對孫權來說,有一個明顯的時間過渡點,就是241年太子孫登的去世。241前孫權還有些雄心壯志,偶有北伐,並未放棄。241年後,孫權明顯沒有大的動作,基本上三國處於各掃門前雪的階段,一直到去世再沒有什麼動作。

孫權為什麼進一步擴大地盤,進而統一天下?總結如下:

1、名將調零,實力有限。

到了後期,吳國的名將基本上調零,缺少能征慣戰、銳意進取型的大將,如周瑜、呂蒙、甘寧等人,僅僅靠孫權一人進取,實屬無奈。而吳國的實力又不如魏國,後期三次北伐,兩次失敗,唯一的一次勝利,還因為謹小慎微,而放棄擴大戰果。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2、守土有責,進取無力。

吳國的利益集團,也就是四大家族,對於統一天下興趣不大,而對於外敵入侵守備家園是非常上心的,所以數次北伐皆無果而終。而孫權本人,也由於老對手曹操和劉備的去世,造成壓力的驟減,有句話說的好:壓力越大,動力越大。而一旦沒有壓力,也就失去了動力,孫權這個時候基本上就失去上進的動力,尤如魏國皇帝曹睿在諸葛亮死後,如釋重負、縱情享樂一般。

3、老來昏庸,薄情嗜殺。

這個人上了年紀,難免判斷事情就會失誤,就連英明如曹操也有得隴望蜀的退意,和關羽威震華夏欲遷都的昏招,孫權晚年因為太子去世,而另立太子而寵魯王,導致兩宮之爭,逼死陸遜,殺死親兒子,最終為吳國的滅亡埋下誘因。

小鸿哥
2019-01-12

曹操死於公元220,公元223劉備也死了。這時孫權可以西征蜀漢或者北伐魏國。但孫權卻沒有這個做,不是孫權不想做而是不能這樣做。

曹操的死對魏國影響並不是非常大,曹丕接過王位後得到中原士族的支持進位為帝。北方也並沒有大的運亂。而蜀漢公元223年劉備死了,南中諸郡皆反。這也許是東吳西征蜀漢最好的時機,但此時魏國正要打的。東吳忙著抵禦曹魏,那有功夫西征蜀漢。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東吳為啥不西征蜀漢,北伐曹魏原因:

東吳跟蜀漢、曹魏都鬧翻了

公元219年東吳偷襲荊州,公元221年劉備伐吳。孫權馬上向曹魏稱臣。公元222年九月曹魏伐吳,孫權馬上向劉備求和。東吳不怕曹魏來攻,也不怕蜀漢來攻。怕的是曹魏和蜀漢一起來打他。

據三國志注江表傳:往年孤以玄德方向西鄙,故先命陸遜選眾以待之。聞北部分,欲以助孤,孤內嫌其有挾,若不受其拜,是相折辱而趣其速發,便當與西俱至,二處受敵,於孤為劇,故自抑按,就其封王。

公元222年九月曹魏伐吳,十月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劉備當時給陸遜寫信:賊人(魏軍)已到江陵,朕也要再次東行。將軍你看行不?

蜀漢來伐,東吳稱臣於曹魏。曹魏來伐,求和於蜀漢。跟蜀漢曹魏都打過後。跟蜀漢:已深引咎,求復舊好。跟曹魏:求自改厲,然猶與魏文帝相往來。蜀漢曹魏來打東吳,擊退後卻說都是我東吳的錯。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蜀漢東吳重新聯盟,兩家一起打曹魏:

公元223年阿斗繼位,諸葛亮派鄧芝使吳。鄧芝先說了蜀漢東吳聯盟的好處: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共為脣齒,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

鄧芝最後講:大王今若委質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內侍,若不從命,則奉辭伐叛,蜀必順流見可而進,如此,江南之地非復大王之有也。孫權沉默了很久,你講的對呀。這個理由說服了孫權。孫權想跟蜀漢恢復聯盟,也知道只有跟蜀漢聯盟才能抗日曹魏。

蜀漢跟東吳紙面上瓜分曹魏,並約定:若有害漢,則吳伐之;若有害吳,則漢伐之。各守分土,無相侵犯。

孫權還問鄧芝如果滅魏後,我們兩家分治天下多好。鄧芝講天無二日,到那時戰爭才開始。孫權大笑,你說的真直。

蜀漢東吳重新聯盟後,孫權就開始準備北伐了。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公元227年—248年東吳一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規模有大有小。孫權親自參與的就有五次。東吳的北伐並沒有達成目標,多是無功而返。

其原因:1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告知蜀漢希望並尊二帝。蜀漢上下認為斷交。諸葛亮講:今議者鹹以權利在鼎足,不能併力,且志望以滿,無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權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之不能渡漢,非力有餘而利不取也。就是說東吳跟蜀漢聯盟是為了更好的鼎立,並不會跟蜀漢一起全力北伐。因為孫權實力不夠,才依靠長江自保。孫權無法越過長江北上,就像曹魏無法渡過漢水進攻我們一樣,並非實力有餘,而是不願意承擔沉重的代價。(曹魏要伐蜀時,群臣都反對。理由是道路艱難代價太大。不如保境安民)

2長江既擋住了魏國也擋住了東吳。魏國不能滅吳就是因為沒有強大的水師。東吳不能越過長江也是太依賴水師,沒有強大的騎兵。就如德國在保持一支強大陸軍的同時,再想打造一支不弱於英國的海軍就非常難。

3孫權根本不信江東士族,只是利用而已。或者說江東士族也不願意去北伐。東吳北伐的將領朱然、全琮、諸葛瑾、諸葛瞻、步騭等無一是江東人。陸遜雖然參與了四五次,但大多是配角。而且只要是有陸遜參與的,孫權必然親統大軍。公元241年諸葛瑾、諸葛恪、全琮、朱然率軍北伐。當時有官員向孫權建議1聯繫蜀漢一起北伐2讓朱然、諸葛瑾部歸陸遜指揮,進攻襄陽。3朱桓率軍圍壽春4陛下您率軍攻淮陽、歷青、徐。這樣魏國四面受敵,就會分別派援軍。只要有一處勝利,魏國軍心必亂。這樣我們就能趁勝進攻中原。孫權不同意。

火器工坊
2019-03-21

這點是由吳國自身的實際情況決定的。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有人認為吳國非常軟弱,士兵不堪一擊。這其實是個錯誤的觀念,東吳之所以可以在三國亂世中堅持到最後,恰恰反映了吳軍的戰鬥力之高。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那為什麼孫權並沒有趁著曹操和劉備去世的時候,趁機發起戰爭呢?

首先對於大魏來說,縱然武帝病逝,它的實力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此外,曹丕雖不及曹操,卻也是一代雄主,擁有軍隊近50萬,而且在吳國可能進犯的合肥、襄陽都布有重兵。而且這五十萬大軍,都是由曹氏和夏侯氏權貴掌控,因此皆奉曹丕號令。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相比之下,孫權有兵23萬多,卻多是依靠江東的士族建立起的門閥武裝。各大派系安於守土,因此當有強敵來犯時,吳軍可以英勇作戰。但對於開疆拓土,這些東吳的士族們並沒有那麼高的興致。相反他們會更關注自己的利益損失,會不會影響到在朝中的地位。因此在日後的揚州爭奪戰中,東吳即使在兵力上佔據優勢,也難以取勝。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而對於蜀漢,在劉備剛剛去世的時候,卻是孫權有實力拿下西川,開創一個南北朝的格局。可是孫權擔心如此一來,自己就要三線面對曹魏的進攻,怕自己會疲於奔命,因此留下蜀漢來幫自己分擔軍事壓力,卻又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所以在夷陵之戰後,東吳便停止了繼續擴張領土的可能,天下三分趨於穩定。就是孫權自己想,出於內外環境,他也實現不了這個“偉大的抱負”。

刚日读史
2019-12-29

應該有很多朋友都和題主一樣有此疑問,為何孫權不在曹操,劉備死後北伐中原呢。

原因也很簡單,孫權的朝廷他無法完全做主。先不說孫權有沒有北伐的志向,單說孫權在他朝堂的影響力有多少。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孫策當初攻略江東,是得到了江東顧、朱、張、陸四大世家士族的支持的。所以孫權接手孫策的班子,滿堂皆是世家士族的代言人。如張昭、顧雍、朱桓及後來的陸遜。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這些世家士族,只想維持自己的利益甚至佔領更多的利益。當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脅時,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自己的利益而放棄自己的效忠對象

曹操欲統一全國,大軍南下之時,寫了封招降信給東吳朝廷。此信引得東吳群臣蠢蠢欲動,個個心思思準備投降,可惜當權人孫權心知如果投降,地頭蛇的群臣利益肯定會得到保障的,換個主公還一樣要他們治理東吳。只不過他自己的政治生涯就要走到盡頭了,甚至於有可能性命不保。於是堅決不降,並將跟他一樣心思的周瑜招來商量對策。憂於投降後利益分配問題,和周瑜有兵權,被兵權強壓的江東群臣同意一致對付曹操。並最終打贏了赤壁之戰。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由此可見,江東世家士族把控東吳朝廷是何等的根深蒂固,他們滿足於自身所得的利益,不會付出沒有回報的結果。比如北伐中原,出兵就要後勤糧草裝備,這些保障是誰提供的呢?還不是由東吳各大世家士族牽頭提供。這些人精也清楚,憑江東兵,擅水戰山地戰的素質,想去北方跟騎兵硬碰,猶如雞蛋撞石頭。而且曹魏軍強國盛,又有司馬懿坐鎮,根本不會傻得去打曹魏。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即使是攻伐劉備也是蜀道難行,天險難過。蜀國又民心歸附,屆時有可能陷入全蜀皆兵的後果。且蜀吳倆弱相爭,曹魏得利。斷不是孫權希望看到的。

所以,孫權不管有沒有爭霸天下的雄心都不重要,江東世家士族們不支持他,他就是一個隨時後院起火,糧草後勤供應有憂隨時失敗的下場。不如好好享受榮華富貴,所以他有什麼理由去冒險呢?大家說是吧。

喜歡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點贊,並深入討論一下。

汉军少帅
2019-12-29

孫權一統天下?快拉倒吧,就吳國馬步軍那掉渣的戰鬥力,能自保就不錯了,還想一統天下,做夢去吧。其實吳軍在孫策時期戰鬥力還是不錯的。那個時候吳國馬步軍由孫策親自統帥,水軍則由大都督周瑜統領。孫策是當時有名的猛將。武藝高強,力大無窮。有“小霸王”之稱。東吳馬步軍在他的統領下戰鬥力也是很強的。再加上週瑜統領的那支天下無雙的江水軍,當時的東吳確實令包括曹操在內的各路諸侯十分忌憚。但是在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位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由於孫權本人不太懂兵略,所以東吳馬步軍和水軍全部交給大都督周瑜統帥。而東吳的對外策略也由直接與各路諸侯爭奪天下變成了以保全江東為根本,然後攻取荊州,再向西奪取益州,之後養精蓄銳,最後進取中原的曲線策略。而保衛江東的根本就是依託長江天險,打造一支無敵的水軍。擁有強大的水軍不但可以自保而且在以後爭奪荊州的時候也可佔據優勢。畢竟荊州劉表也擁有一支實力不比東吳差多少的強大水軍。正是在這個策略的影響下,東吳將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水軍之中,打造出了名震天下的東吳水軍,並依靠水軍的強大戰力在赤壁之戰中以少勝多擊敗曹操。然而在曹操退回北方後,東吳在爭奪荊州的過程中確被馬步軍實力強勁的劉備搶得先機,一舉奪下荊州四郡。而使東馬步軍戰力曝光的正是吳魏爭奪合肥的逍遙津之戰。東吳長期重視水軍而忽略馬步軍的惡果在這一戰中徹底爆發。孫權親自率領的十萬大軍居然被張遼的七千魏軍打的潰不成軍。連孫權自己都差點成了張遼的俘虜。此後吳國馬步軍長期被魏蜀兩軍壓制。縱觀吳國打贏的幾次著名戰役,竟沒有一次是在兩軍正面交鋒中取勝的。赤壁之戰,周瑜用黃蓋施詐降計趁夜偷襲火燒赤壁取勝的。荊州之戰,呂蒙靠裝病麻痺關羽後用白衣渡江之計偷襲荊取勝的。夷陵之戰,陸遜依託夷陵山脈據險防守,利用酷暑拖垮蜀軍後火燒連營取勝的。石亭之戰,陸遜用周舫施詐降計設伏兵擊敗曹休取勝的。吳國馬步軍所有的勝利都是在偷襲獲勝的,正面作戰無論是對魏國還是對蜀漢都從無勝績。這樣的軍隊如何統一天下。歷史上統一天下的王朝都擁有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虎狼之師。想靠一支由文藝青年和知識分子統領,專靠偷襲取生,正面作戰潰不成軍的馬步軍爭奪天下,恐怕孫權自己也不敢想吧。

淡看天上月
2019-04-16

“生子當如孫仲謀”,雖然對孫權有這麼高的評價,但還是得認清楚孫權當時面臨的形勢,就知道孫權為什麼滅不了曹魏和蜀漢了。在曹操和劉備掛了之後,孫權這時候大致可以分兩段時期來看。

穩定後方,增強勢力

孫權所佔據的東吳地盤版圖是不小的,但是實際控制區並沒有那麼大,因為有一股實力且規模不小的山越勢力活躍在東吳的勢力範圍內。在公元200年到237年間,孫權一直在解決這個事情,孫權也從伐山越的過程中獲利頗豐,比如軍隊規模的增長,就是俘虜山越人所得,而且還是精銳部隊。

曹操是公元220年掛的,劉備是公元223年掛的,這時候加上此後的十多年間,孫權都在重點解決山越問題,哪有實力和精力去滅曹魏和蜀漢?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偏安一隅,派系鬥爭

孫吳的起家勢力,靠的是江東世家大族的支持。剛開始的時候孫權和這些大家族的利益一致,所以孫權能伐山越成功。在伐山越獲利的過程中,這些江東世家大族也增強了自己的實力,孫權也沒有能力抑制這些家族實力的發展。

伐完山越之後幾年,因為孫權的太子孫登掛了,孫吳因繼承人問題,分成了孫和和孫霸兩大派系,他們背後都有重臣支持,於是忙著爭誰是下任皇帝,哪有時間去滅曹魏和蜀漢。孫權也因這個繼承人問題頭疼,最終不得不廢了太子孫和讓孫霸自殺,立孫亮為太子。世家大族的目的不統一,孫權是無法伐曹魏和蜀漢的。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孫權雖然建立了一個割據勢力,但是在穩固的過程中曹魏實力在快速發展,蜀漢又有地利優勢,自己並沒有因伐山越就獲得了超過魏和蜀漢的實力,所以孫權並沒有實力去滅這兩國。

之後孫權和江東世家大族利益的分歧,為了保證自己的統治地位,孫權就更不可能去伐其他國家了。孫權因此也只能偏安一隅,這就是孫權不去滅曹魏和蜀漢統一中國的一些原因。

通鉴小历史
2019-02-26

形勢不允許

三國鼎立,表面上看魏、蜀、吳三國互相競爭,不相上下。實際上是魏國一家獨大,蜀、吳一直以聯合抗魏的形式生存。並且在整個吳國曆史中,很少有主動出兵的情形發生,大部分都是遇到侵略被動應對,使用計謀擊退來敵。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但吳國殺了關羽,奪取了荊州觸怒劉備。導致劉備傾一國之力攻打吳國,結果陸遜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導致劉備鬱郁而亡。可以說徹底與蜀國撕破了臉。至此孫劉聯盟不復存在。從此三國的形勢變成各自為政,一個國家想吞併另一個國家時,還需要提防它國是否會從後偷襲。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實力不允許

三國鼎立,並不是劉備、孫權、曹操三人打架。兩個人死了,另一個人就勝了。劉備去世,蜀國還有諸葛亮,魏延、趙雲、馬超……曹操去世,曹丕能力同樣不容小覷。也就是說蜀國、魏國實力沒有半點損害。孫權統一天下的時機,沒有出現。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大臣不允許

陸遜取得夷陵之戰勝利後,自己在軍隊與朝廷中的威望日盛。最後一步步坐到丞相的位置,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陸遜畢竟代表的是江東本土世族的利益,“限江自保”是他的政治主張。以長江天險為依託保障自己的安全已然足夠,如果大規模對外用兵,必然消耗江東資源,對江東本土世家大族的利益造成極大消耗。所以就算陸遜有統一天下的才幹與智慧,但他主觀上並不願意承擔出兵失敗的風險。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天下大事,並非一兩個人的死活便可左右。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孫權作為一個守土之帥,已然很好地完成了孫策當年的重託,作為江東之主,孫權沒有遺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