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條件不好,打算把寶寶放回老家去帶,等到一歲半在接回身邊,這樣對孩子有影響嗎?

10 個回答
懒妈育儿路
2019-02-06

單從孩子來說,肯定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啊!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不成為留守兒童,自然是孩子最好的打算。

但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相信這個社會沒有哪個媽媽願意將自己的孩子放回老家的。只是,生活所迫,媽媽不得不這樣做而已。

家裡條件不好,打算把寶寶放回老家去帶,等到一歲半在接回身邊,這樣對孩子有影響嗎?

如果不得不將孩子送回老家,也不用太擔心,畢竟孩子奶奶和爺爺也是同樣愛孩子的,至少在吃穿方面不會虧待孩子。至於教育,那就暫時別考慮了吧。

好在,你打算在孩子一歲多就把孩子接過來,孩子的教育最重要兩三歲時候,所以應該不耽擱培養孩子。只是,孩子剛開始可能會和你不親,你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去和孩子培養感情。

家裡條件不好,打算把寶寶放回老家去帶,等到一歲半在接回身邊,這樣對孩子有影響嗎?

元宝爸爸聊育儿
2019-03-07

家裡條件不好,或者因為工作等原因,不具備自己帶孩子的條件,只能將年幼的孩子放回老家交給老人照管。這樣的情況,在當下的社會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分享幾個我身邊的案例。

一位前同事

男同事兩口子都是外省的,男方的父母都不在了,女方父母的口音特別重,不會說普通話,同事跟他丈母孃對話都很難聽懂的那種,因為女方還有哥哥,老丈人還沒退休,丈母孃要幫哥哥照顧孩子,而且也不習慣廣東的生活。兩口子因為工作太忙,經濟條件的限制,無法自己照顧孩子沒辦法,在孩子生下大概4個月大的時候,媳婦休完產假之前,就將孩子送回了女方父母家照顧,兩口子只能逢年過節回去看一下孩子。孩子跟著外公外婆時間長了,一口的方言,普通話不會說不會聽,3歲的時候接了回來開始跟同事兩口子一起生活,送去上幼兒園,很不習慣,對爸爸媽媽的情感、反應很一般,經常鬧著要外公外婆,而且因為老人對孩子寵的太厲害,養成了一些嬌生慣養的習慣,比如吃飯還要喂,在幼兒園喜歡打人,不滿足要求就躺在地上打滾、哭,這些問題糾正起來特別費力。

一位朋友

這位朋友從小跟奶奶一起生活,她父母很早就出來打工了,因為條件限制,不能帶著她一起,所以她的童年和少年時光一直是奶奶陪伴著,父母只是在過年的時候能夠回去看望她們,朋友跟她父母的感情很生疏,沒有什麼交流的話題,但是跟奶奶的關係特別好,幾年前她奶奶走了,朋友大哭一場,以前還算比較開朗的一個人,像變了一個樣子,話也少了。

我跟她聊過這個話題,她說從小就沒有跟父母一起生活,沒有共同的經歷和話題,待在一起的時候不知道說些什麼好,很尷尬,所以索性就少說話,也沒有太多親情的感覺。

元寶的經歷

我們家元寶先在2歲8個月了,一直是我們自己帶著,之前就發生過幾次狀況。一次是孩子大概1歲2、3個月的時候,媽媽需要出去培訓兩天,孩子由我來負責照顧,晚上沒有見到媽媽,使勁的哭鬧,折騰到很晚都不睡覺,等第二天晚上媽媽回來之後,孩子一直黏著媽媽讓媽媽抱著,不給抱就哭,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兩三天。

後來在元寶1歲半的時候,我辭職回家開始全職帶孩子,孩子跟我的感情也很親密了,到去年底的時候,因為家裡出了一些變故,需要回老家三天,孩子由媽媽帶著,晚上我跟孩子視頻的時候,小傢伙會在視頻裡面哭著要爸爸,要我回去陪他睡覺,陪他玩,那種感覺真的特別扎心。

家裡條件不好,打算把寶寶放回老家去帶,等到一歲半在接回身邊,這樣對孩子有影響嗎?

孩子對媽媽有天然的依戀情緒

一般來說,3歲以前的孩子,對媽媽的依戀情緒一定是很強烈的,從十月懷胎開始,到生下來之後的月子裡面,整個母乳餵養期,蹣跚學步,媽媽能夠給孩子一種天然的安全感和信賴感,在孩子的眼裡,媽媽和自己是一體的。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心智的發展,孩子到了3歲左右的時候,開始形成自我意識,產生社交的需求,同時,大多數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了。這種時候,孩子會開始嘗試跟同齡的小朋友進行互動、建立友情,關注的焦點會慢慢的轉移到小夥伴的身上,不過,在孩子需要安撫的時候,媽媽仍然是最重要的。

所以說,3歲之前的孩子,對於媽媽的需求最為強烈,這段時期,如果媽媽缺席孩子的成長和日常生活,對孩子的心理髮育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的。

把孩子放回老家交給老人,一定是有弊端的

3歲以內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媽媽的愛、關懷和陪伴,3歲以內缺少母親陪伴的孩子,情感連接不足,長大以後會存在安全感缺失、尋找母愛替代、感情淡薄等問題。

3-6歲的孩子,是性格、品行、習慣、價值觀、行為規範、規則意識養成的重要階段,如果沒有父母在身邊言傳身教、做出及時的指引和糾正,孩子很大概率會養成一些不良的習慣,甚至可能影響未來的人生道路。

留守兒童基本上都是老人幫忙照料,老人養孩子總是習慣嬌慣、讓步,不捨得立規矩,只要孩子哭鬧,基本上都是對孩子讓步的多,導致孩子養成嬌生慣養的習慣,缺乏挫折教育,沒有規則意識。

老人對於育兒大多沒有什麼意識,基本上都是遵循五不原則:不餓著、不凍著、不缺覺、不生病受傷、不鬧事。對孩子各種嬌寵,衍生出很多問題。

現實情況下不得不採取的做法,只能想辦法增進親子感情

對於很多外出打工的家庭而言,將孩子留給老人照顧,往往是現實情況下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很無奈。

那麼,要避免出現老人獨自照顧孩子的種種問題,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儘量改善。

一、有條件的話,儘量讓老人一起生活,老人幫忙帶孩子,自己下班後和週末的時間可以照料孩子,培養親子感情。

二、如果沒條件一起生活,那麼最好能夠較為頻繁的回去探視孩子,跟孩子進行充分的互動,讓孩子知道,你是孩子的爸爸媽媽。

三、現在的網絡很方便,可以經常視頻的方式跟孩子互動,讓孩子對你保持熟悉感和親切感。

四、跟老人溝通好養育孩子的注意事項和原則,經常瞭解孩子的發展動向,及時的跟老人溝通意見。

做好這幾點,將來你把孩子接回來一起住,面臨的問題會小很多,孩子也會更親你的!

家裡條件不好,打算把寶寶放回老家去帶,等到一歲半在接回身邊,這樣對孩子有影響嗎?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秋逸162458451
2019-12-27

肯定會有影響。比如說,我兒子斷奶的時候離開我三天,再見到我的時候就很生疏。直到過了幾天才好,但那幾天就時時刻刻要我抱著,怕我再消失。而且從那時候起他會害怕黑,還會害怕汽車的鳴笛聲。

不過為了生活有些選擇是不得不的。我有個同事,她女兒就在老家由婆婆照顧。她會每天早上起來發語音。“寶貝,媽媽起床了,你起床了嗎?媽媽現在準備上班了”。孩子醒了後,奶奶會放給孩子聽。中午吃飯的時候會發視頻,跟孩子一起吃飯。下午下班的時候在路上,發短視頻,大概意思是“媽媽下班了,看,這就是媽媽工作的地方”。也是孩子或者奶奶有時間的時候會看。晚上在孩子睡覺之前再和孩子視頻。而且她女兒說話挺早的,剛兩歲的時候就可以給她講故事了。她女兒說想媽媽,她奶奶說“媽媽現在在工作,很忙。那你給媽媽講個故事吧,媽媽忙完就能聽了”。然後她女兒會給她講故事。所以她和女兒的關係一直都很好,她也是隻要有時間就趕緊回鄉下去看孩子。

我當時認識她的時候,就覺得二十一世紀了,距離有時候真的不是問題了。關鍵是看父母的心到底在孩子身上不。有許多父母打著掙錢的名義,對孩子不聞不問,然後又到處說自己的無奈。而且這個女孩的奶奶做的也很好,並沒嫌兒媳婦煩也沒有會吃孩子的醋更沒有在孩子面前講媽媽壞話。

寫了這麼多字,就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每一個孩子都是落在凡間的天使,他們值得我們用心去愛。

瑞汐妈妈
2019-02-27

看到你這個問題, 我必須要勸你最好不要把孩子送回去,我是切身經歷,我家的孩子在3週歲的時候送到我媽媽那呆了一年的時間, 我每倆週迴去一次賠孩子倆天,這一年的時間也可能是孩子剛上幼兒園的事情, 頻繁的生病, 這一年幼兒園只有一個月是滿勤, 其他月份都有病假, 真的沒有一次是因為有事請假, 均是病假 ,這次好了沒幾天劉又來了下一次, 但是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 過年的時候我把孩子接回到身邊, 發現孩子變得特別黏我,特別敏感易怒,嚴重的缺乏安全感,而且有一些輕微抽動症的症狀, 我查了很多資料, 兒童抽動症跟孩子缺乏安全感有很大的關係。我現在特別後悔,孩子送我媽那一年說實話並沒有省下什麼錢, 然後還給孩子帶來了這麼多不好的影響 ,所以真心的奉勸你,不管多難還是把孩子帶在身邊,孩子小的時候需要的並不多,父母的陪伴是別人代替不了的。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家有二大爷
2019-12-27

以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幾乎沒有影響。首先並不是所有的爺爺奶奶都帶不好孩子,事實上在今天的農村,很大一部分孩子仍然是放在老家爺爺奶奶帶。但大部分孩子都是正常的孩子。其次即使是父母帶,如果碰到特別溺愛孩子的也未必能帶出優秀的孩子。

我認為影響不大的原因在於題主的一個前提:即幼兒園時期再接回來,幼兒園再晚也在四歲左右,這個時候小孩縱使有些不是特別好的習慣,糾正起來也不是太困難,反而我覺得如果一直在父母身邊的孩子,如果一旦有些不是特別好的習慣,做父母的習以為常糾正起來反而更困難。

我家倆大爺從出生一直到今年七月份才跟我在一起,以前從未有過接觸,經過我一個月的陪伴一個月的糾正我認為不好的習慣,現在上幼兒園,無論哪方面都正常的很,不比別人家的小孩差。

我不知道那些說有影響的人是出於哪方面的考慮,親子關係還是自己帶的更細心,孩子更健康? 畢竟放在老家帶並不是與世隔絕,現在通訊這麼發達,交通又便利,儘管沒有朝夕相處,但親情完全不會被割裂。照顧他們的也不是外人,幾乎都是爺爺奶奶,在細心周到方面,比年輕人不會更差。

豌豆妈妈育儿
2019-03-12

把孩子放回老家,一歲半在接,孩子肯定是有影響的。我朋友的孩子就是在老家姥姥帶的,因為奶奶不給看,現在孩子四歲多,孩子的性格就特別膽小。

心理學家認為,在孩子三歲前,需要通過與媽媽的親子關係來建立安全感,只有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才能去探索這個世界。
家裡條件不好,打算把寶寶放回老家去帶,等到一歲半在接回身邊,這樣對孩子有影響嗎?

所以,如果孩子不在父母身邊,對孩子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首先,孩子會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容易膽小,內向,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朋友家的孩子,上了幼兒園,別的小朋友搶了自己的玩具,從來都是不吭聲,老師訓斥了孩子,也很少和媽媽講。特別聽老師的話,別人欺負她也不會還手。

其次,父母不在身邊,孩子開口說話可能比較遲。身邊一位朋友,兒子四歲了該不會說話,帶去醫院看,醫生說沒事。原來是孩子從小和爺爺一起生活,爺爺耳背,很少說話,沒有交流的對象,孩子四歲了都不會說話。

把孩子接到自己身邊半年多,孩子馬上就學會了說話。

第三,孩子比較缺愛,缺愛的孩子喜歡獲得更多的關注,為了獲得更多關注,會養成孩子愛發脾氣,或者性子比較古怪。

朋友的女兒就是這樣,從小沒在媽媽身邊,孩子平時和媽媽在一起,特別容易發脾氣,生氣。因為孩子的情緒可以獲得更多關注,所以這成為孩子選擇讓媽媽看見自己的方式。

所以說,如果條件允許,還是不要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這種影響對於孩子,可能是一輩子的!

毛老师的育儿宝典
2019-12-27

這種情況我可以給你分析一下。

第一、孩子一週半到兩週的時候可以讓父母幫你帶一段時間。但因為在這個時候的寶貝習慣還沒有開始養成,都是靠大人在餵養,這點可以放心讓老人照顧。

第二、孩子滿兩週到三週的時候,正是形成好習慣的時候,不建議交給父母去照顧。因為在這個時段孩子正是養成自己穿衣,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的好習慣,這樣可以為上幼兒園做準備。爺爺奶奶照顧孩子,大多數都是有點偏寵愛的,可能不希望孩子自己動手做事情。但這正是不好的地方。孩子學東西很快,學習慣也很快,習慣一旦養成,就不好更改了。這點作為爸爸媽媽估計在接回孩子的時候深有體會。

第三、沒能力照顧孩子不是藉口,沒條件可以創造條件。父母沒有義務給你帶孩子,自己的孩子還是自己帶,不管從性格還是習慣都是不錯的。父母如果同意,你可以讓父母幫忙,如果父母年老了,你沒有權利去讓父母為你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

我們都是年輕的父母,我們更應該知道教育孩子,照顧孩子本身就是我們應該做的,父母沒有義務做這些。送給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的寶媽們一個大大的贊👍。


家裡條件不好,打算把寶寶放回老家去帶,等到一歲半在接回身邊,這樣對孩子有影響嗎?
家裡條件不好,打算把寶寶放回老家去帶,等到一歲半在接回身邊,這樣對孩子有影響嗎?
嘿呦喂哦
2019-12-27

個人認為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第一個階段是反抗。見不到媽媽,寶寶會通過哭泣,黏人,尖叫來表達自己的憤怒。這個階段,他害怕,迷茫,到處找媽媽,精神緊張。

第二個階段是絕望。孩子變得無精打采,沒有什麼食慾,偶爾會哭。他想念媽媽,但是對見到媽媽的期待正逐漸消失。

第三個階段是蔬離。寶寶似乎接受了現實,看起來乖多了,不吵不鬧,還會對人笑,胃口也變好。孩子好像恢復了正常,但是其實是他在心底已徹底放棄對母愛的渴求。這是很多父母,發現被迫分離的寶寶,狠心讓他哭幾天就會恢復正常。但是寶寶的內心已經留下了傷口,哪怕有一天癒合,也會有傷痕,會伴隨一生,時不時會隱隱作痛。

心理學家曾指出,在嬰兒期沒有建立強烈和安全依戀關係的孩子,一生中都會缺乏與他人建立深入而親密的人際關係的能力。0到3歲這個階段,寶寶大腦的活躍度是成人的兩倍,這個時期的經歷往往會變成寶寶的潛意識隱藏在大腦裡,以後會影響他的各種行為。

所以哪怕是孩子一歲多不記事,那也是有一定影響的。畢竟爺爺奶奶不能代替爸爸媽媽。

更多早教育兒資訊,請關注“小評果快樂育兒”。

分享一個寶寶學習漢字的經驗。未來孩子的教育也不要忽視,待寶寶三四歲時,父母可以用手機下載識字軟件“貓小帥學漢字”來教寶寶認字。寶寶本身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所以用手機軟件教,他不會產生牴觸心理,而且軟件的課程豐富,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樱桃小丸子啊啊啊啊4
2019-03-05

肯定有影響的,最現實的一個問題是,寶寶一歲半開始認人了,到時候要不要你都是個問題,就算你堅決要再把她帶在身邊,也會有一段非常難熬的時間,不止對你對寶寶也是,因為他跟你不熟,對於她來說,你就是個陌生人,沒有安全感。所以建議你能帶在身邊還是帶在身邊吧,我覺得有以下幾點主要原因:

第一:1-3歲是寶寶自我發展意識非常迅速的時期,從寶寶能自由行走開始,就有意識的探索世界,他會從父母對自己的愛中確認自己的價值,從對父母的依戀中尤其是和媽媽之間的依戀關係中確定自己的安全感和自信心,離開媽媽的寶寶容易變得膽小,性格會敏感懦弱。

第二點:1-3歲寶寶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我的寶寶現在一口方言,別的別不過來,她爸爸的方言也是,怎麼都別不過來了,現在特別後悔放在老家帶了,而且才幾個月就這樣了,不知道以後會改過來不。

第三點:1-3歲是寶寶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一般的放在老家都是爺爺奶奶帶,寶寶這個時候模仿能力最強,都是模仿家裡大人的,農村老人在他們那個時代養成的一些習慣,不利於現在的孩子學習,所以寶寶會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

六衡妈妈
2019-02-27

把寶寶送回老家去,對於嬰兒期寶寶肯定是有影響的。這種影響也許一時不會體現在寶寶的行為習慣上,但對親子關係以及寶寶心理和性格的影響卻是無法估量的。

三歲以內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感。讓孩子獲得充分的安全感,最重要的就是母親的陪伴。這並不是說爺爺奶奶的陪伴不行,而是對於嬰幼兒來說,三歲以前和母親形成的良好依賴,對於日後的親子關係,甚至孩子長大後的夫妻關係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家裡條件不好,打算把寶寶放回老家去帶,等到一歲半在接回身邊,這樣對孩子有影響嗎?

我的一個朋友,三歲以前期爺爺奶奶帶的,儘管後來上學後就回來媽媽身邊。但是直到現在自己已經是個當媽的人了,還是和自己媽媽的感情顯得“冷淡”,她不像有些女兒總是戀家,隔三差五回家,她經常半個月一個月才和媽媽聯繫一次。而且有時還是媽媽主動聯繫的。她說媽媽有時也抱怨她,怎麼一點也不像別人家的女兒呢,和自己親呢?朋友聽後難過,雖然她也愛她的媽媽,但她不知道如何和母親主動溝通,有時甚至像在逃避什麼。另外朋友有時發現,自己的一些性格習慣有奶奶的影子,做事風格也讓她想起自己的奶奶……
家裡條件不好,打算把寶寶放回老家去帶,等到一歲半在接回身邊,這樣對孩子有影響嗎?

一歲半以前正是寶寶最依賴媽媽的時候,這個時候最好還是不要離開他。他雖然不會說,甚至如果媽媽離開,只是哭一下。但對他一生都有可能造成影響,而這影響,作為大人的我們儘管一時看不到,但將來總會出現在我們的親子關係中。
家裡條件不好,打算把寶寶放回老家去帶,等到一歲半在接回身邊,這樣對孩子有影響嗎?

『一手養娃,一手記錄,我是六衡媽媽,感謝閱讀點贊評論,歡迎關注交流經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