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10 個回答
有痰
2019-03-17

首先,發動第一次海灣戰爭的不是老布什,而且薩達姆。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一代梟雄薩達姆 侯賽因。本想再找一張薩達姆更精神的照片,不過沒有找到。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老布什和斯瓦茨科夫,這兩位老戰友都已經過世了。

第一次海灣戰爭是從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開始,伊拉克在結束了兩伊戰爭以後,由於巨大的戰爭消耗,加上急於恢復國內的經濟,首先就開始拿科威特開刀。

在兩伊戰爭結束以後,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間存在一些領土上的爭端,以及雙方的債務問題,雙方開始談判,一方面伊拉克要求科威特免除伊拉克的所有債務,因為這些債務是在兩伊戰爭中欠下的,而兩伊戰爭伊拉克認為是為了全部阿拉伯人打的,伊朗是波斯人,伊拉克出了血,就不能再出錢,而且科威特利用地質上的優勢,偷採兩國邊境附近的石油,所以錢就不能要了。還有就是要租借巴士拉邊上的一個島嶼99年。

伊拉克和科威特邊境是一個盆地,伊拉克在盆地的邊上,而科威特是在盆地的中央,所以科威特的石油總是有的採,而伊拉克的在邊上,很快就會開採完。

科威特這邊是表示除了債務問題可以商量,別的都不行,而且債務也不是一筆勾銷,而且可以慢慢還。

於是,薩達姆開始計劃收拾科威特。當然,向邊境調動軍隊並沒有避開科威特和美國人的眼睛,但是這兩邊都是認為,這就是薩達姆在實施武力威脅,所以就沒放在心上。當然也有的資料顯示,美國默許伊拉克行動自由,但是這種說法太陰謀論。

當伊拉克的10萬大軍入侵科威特後,緊接著兵峰直指沙特,這個時候,美國介入了,而且在現代的國際關係中,像伊拉克這樣悍然入侵一個主權國家也是很過分,而且後來伊拉克直接吞併了科威特,說科威特是伊拉克的第19個省,這就更加過分了,俄國吞併克里米亞好歹還弄了個全民公投什麼的,伊拉克是什麼也沒有,直接就是吞了。

從伊拉克佔領科威特一直到第二年的2月,圍繞這個問題,也是各種勢力來回的斡旋,各種方案滿天飛,不過聯合國通過決議,授權美國以及多國部隊可以使用各種方式解放科威特。美國當時是拉起來一支多國部隊,不只是當時的西方國家,包括敘利亞也是多國部隊的組成部分,而且敘利亞的兵力還不少,好像是有一個裝甲師,多國部隊總兵力70萬,伊拉克有120萬,其中20萬是戰爭爆發後新招募的。

第一次海灣戰爭一共持續42天,其中38天是多國部隊用空襲的手段極大的削弱了伊拉克軍隊,在最後的100小時地面戰鬥中,美國陸軍徹底擊潰了伊拉克陸軍,消滅伊拉克軍隊大約10萬人。但是在完成了將伊拉克軍隊趕出科威特以後,多國部隊並沒有趁機把薩達姆拿下,而且停了下來,沒有用軍事手段推翻薩達姆,而且開始了近20年的對伊拉克的制裁。

老布什之所以沒有推翻薩達姆,這說明老布什對於地緣政治是有非常強的理解。伊拉克吞併科威特,的確是犯了眾怒,而且伊拉克和科威特當時的石油儲量加起來就成為了世界第一,這是不能允許的,而且通過兩伊戰爭打出來的百萬大軍,在當時世界上也是一支不可小看的地面武裝力量。有了石油,又有軍隊,今天可以吞掉科威特,下一步很可能就是沙特,世界的石油資源美國人必須要通過各種手段控制在自己的手裡。

但是第一海灣戰爭以後,伊拉克被極大的削弱,一統石油的威脅沒有了,但是伊拉克在對抗伊朗的作用就凸顯了出來,對於伊拉克來說,普通民眾是什葉派,而薩達姆卻是遜尼派,伊朗是什葉派,從宗教上來說,伊拉克普通民眾很容易認同伊朗,現在伊拉克就和伊朗關係很好,其中相同的教派就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隻要是薩達姆掌權,伊拉克和伊朗就不可能像現在這樣,當時伊朗天天要輸出伊斯蘭革命,而伊斯蘭革命,可是美國不能接受的,當時能夠抗衡伊朗的也就是伊拉克。所以,要留著薩達姆對付伊朗,屁股要打但是不能打死。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這是一張多國部隊組成國家的照片。

還有一個就是當時聯合國規定美國是用軍事手段的目的是解放科威特,而不是推翻薩達姆政權,如果是把薩達姆政權推翻,這樣美國自己就陷進去了,無法快速抽身。後來的小布什,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但是到今天美軍還是要在伊拉克保持軍事存在,對於美國的國力消耗極大,而當時美國的主要對手還是蘇聯,雖然當時蘇聯默許美國收拾伊拉克,但是冷戰還沒有結束,不能把自己的力量消耗在伊拉克。而且外部力量顛覆一個國家的政權,這動靜就太大了,小布什推翻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時候,幾乎沒人報忙,除了英國。而第一次海灣戰爭的多國部隊可是陣容強大,那真正是多國部隊。

有了聯合國的授權,同時還有強大的軍事實力,老布什自然要把伊拉克極大的削弱,但是又不能滅了他,要留著他對付伊朗。這就是老布什留了薩達姆一命的原因。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2019-03-16

1990年8月,當時的中東梟雄薩達姆統治下的伊拉克悍然入侵了弱小鄰國科威特,在兩伊戰爭中經過實戰洗禮的10萬伊拉克軍隊兵不血刃、一夜之間就佔領了科威特,由此拉開了海灣戰爭的序幕。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如今來看,入侵科威特是薩達姆不折不扣的作死,也註定了他10幾年後的下場。

對於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國際社會迅速做出反應,由美國主導組織了一支多國部隊,以絕對的技術優勢乾淨利落的打敗了薩達姆的百萬雄師,將伊拉克逐出了科威特。美國當時之所以毫不猶豫的以軍事手段打擊伊拉克,原因有如下3個:

1、牢牢掌握石油供應體系。美國對石油供應以及背後的石油美元體系非常看重,如果石油供應出現大幅負面變化,將嚴重打擊美國經濟以及美元地位。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伊拉克和科威特石油儲量豐富,科威特石油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15%。如果伊拉克兼併科威特,那麼伊拉克在國際石油供應體系中的話語權將迅速上升,甚至獲得決定石油價格的能力,這是美國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2、伊拉克兼併科威特後,伊拉克在經濟、地緣政治上的地位將大幅提升,不但對沙特造成巨大威脅,而且在獲得科威特的海岸線後能夠在整個波斯灣區域施加戰略影響,伊拉克將一舉成為中東地區頭號強國,對該地區的戰略均勢造成顛覆性破壞,對美國在該地區的地緣政治利益帶來嚴重威脅。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3、攻打伊拉克師出有名。對於伊拉克的侵略行徑,聯合國安理會以678號決議授權成員國對伊拉克動武,該規定了伊拉克必須撤軍的最後期限為1991年1月15日,在最後期限到來之前伊拉克如不撤軍,決議授權聯合國會員國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來執行聯合國通過的各項決議。打著正義的旗號可以維護自己的利益,順便還能維護世界和平,這樣的好事美國焉能不做?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戰爭的過程筆者不在贅述,總結起來就八個字:所向披靡、砍瓜切菜。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憑藉絕對的技術優勢,通過38天的空襲基本摧毀了伊拉克的戰爭體系,然後用短短的100個小時的地面戰就把伊拉克軍隊趕出了科威特。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順便一提,這場戰爭讓萬里之外的中國軍隊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美國強大的戰爭機器如秋風掃落葉般的橫掃伊拉克軍隊讓彼時的中國軍隊高層如芒在背。在當時,中國軍隊的裝備水平(常規武器)甚至比不上伊拉克,例如上圖被摧毀的T-72主戰坦克已經是伊拉克主力裝備,而當時的中國陸軍主力坦克還是各型59。以殲6配合少數殲7、殲8為主體的中國空軍,裝備水平更比不上裝備米格29、米格25、幻影F1的伊拉克空軍。海灣戰爭的戰火可謂是驚醒了沉睡了數十年的中國軍隊,也成為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契機。

至於為什麼老布什沒有一鼓作氣兵臨巴格達、顛覆薩達姆,這不是因為老布什菩薩心腸,而是有著複雜的利益權衡。

首先,這由海灣戰爭的性質決定。根據聯合國決議,海灣戰爭的目的是將伊拉克軍隊逐出科威特,恢復科威特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伊拉克軍隊被逐出科威特、伊拉克接受聯合國決議後,已經達到了戰爭目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美國主導的多國部隊繼續打擊伊拉克,那戰爭的性質就變了,變成了對伊拉克主權和領土的入侵,必然會遭到國際社會的反對,多國部隊也會瓦解。

2、如果推翻薩達姆、顛覆伊拉克政權,將會改變當時中東地緣政治格局,打破平衡局面,整體上不利於美國的利益。當時敵對美國的伊朗政權與伊拉克關係不睦,留下薩達姆政權有利於制衡伊朗的政治影響。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誰又能預料國際局勢的風雲變幻呢?海灣戰爭過去後第12年,當年老布什的兒子小布什,舉著反恐戰爭的大旗,將薩達姆趕盡殺絕,由此引起中東局勢的連鎖變化。政治強人薩達姆殞命後,重建的伊拉克陷入混亂,什葉派在新政權中佔據上風,反而與美國在該地區最大的敵人伊朗頻頻互動,改寫了中東政治格局。美國在中東陷入反恐戰爭泥潭,耗資無數,而東亞某國卻抓住美國無暇東顧的戰略機遇期崛起。

厉兵
2019-12-02

很多人說這是因為老布什心慈手軟,沒有小布什那麼狠。這種說法完全是站不住腳的。老布什當年發動了第一次海灣戰爭,跟他的兒子小布什發動的第二次海灣戰爭,區別還是很大的。第一次海灣戰爭主要作戰目的是摧毀伊拉克的軍事實力,迫使薩達姆把吞併的科威特給吐出來。可以說主要是一場復國之戰。推翻薩達姆政權並不是這場戰爭的主要目的。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薩達姆悍然吞併科威特,可以說是做了一個大死。引起了所有中東阿拉伯國家的恐慌。此前阿拉伯國家共同團結起來,軍事打擊以色列。薩達姆希望伊拉克變成中東的盟主,所以跳得比較凶,而且還發動了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在所有戰爭裡邊,科威特作為一個小而富的國家,始終站在伊拉克這邊,給伊拉克了很多經濟援助。薩達姆想要的不光是牛奶,連奶牛也一塊兒要牽回家。

中東國家也團結起來,一致要求美國帶頭出兵,並且積極的參與到美國組織的多國部隊裡邊。因為如果不這麼幹的話,薩達姆下一個吞併的可能就是自己國家。所以1991年海灣戰爭美軍在中東作戰,對伊拉克發動打擊,並不是什麼孤軍深入。伊拉克周圍的鄰國都會幫助美軍幹這件事兒。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第一次海灣戰爭是得到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美國和蘇聯罕見的達成一致。法國,德國等主要強國也是一致決定支持美國。薩達姆世界上已經在全世界就變成了孤家寡人。被老布什召集的90萬大軍碾壓,這是遲早的事兒。局座說的美軍陷入伊拉克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安理會對老布什授權的也只是恢復科威特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並沒有授權美軍帶著多國部隊去滅掉伊拉克。如果是滅掉伊拉克的話,很多國家不會參與的。所以多國部隊儘管對巴格達進行了狂轟濫炸,但是仍然放過了薩達姆一命。在當時那種條件下滅掉伊拉克不是軍事能力的問題,而是政治條件的問題。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老布什對伊拉克軍隊進行打擊,這是收復科威特的必要條件。如果不把薩達姆打疼,薩達姆是不會主動從科威特離開的。但出兵巴格達,這個事兒性質就變了,這會導致薩達姆政權倒臺,而且主要作戰目的一定變成了肉體消滅薩達姆。當時時機是不成熟的,蘇聯還健在,可以容忍美軍出兵打擊伊拉克,但是不會坐看伊拉克滅國。沒有消滅薩達姆,這肯定是老布什的一塊心病,這個帳早晚得算,所謂子承父業,小布什成功的完成了老布什的願望。

用户76040114558
2019-12-02

1990年10月,當時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已經三個月,此時國際輿論上充斥著伊軍在科威特犯下的種種罪行,包括殘殺嬰兒等等。老布什當時一來是為了拉攏國內民眾的支持率,而來也不想放任伊拉克在中東獨霸一方,所以才決定對伊拉克發起旨在拯救科威特的海灣戰爭。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當時老布什團隊也是做過評估的,因為蘇聯內部那會已經出現分崩離析的跡象,不可能會對伊拉克有任何支持。所以一致認為毆打這種無人支持的小國家肯定是非常輕鬆的。老布什的高明之處還在於不謀求佔領,取得全勝後立即收兵。打完算帳居然還有得賺,因為日本也出了不少軍費。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老布什不對巴格達趁熱打鐵實施佔領,當時的考慮還包括想要藉助伊拉克來平衡伊朗的地區影響力,而且老布什也看到了,按照正常發展,即使佔領了巴格達,佔領軍也絕對不會長久存在的。所以甚至有一種說法是美軍在已經形成大殲滅戰的情況下刻意放跑了很多伊拉克的地面部隊。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總的來說第一次海灣戰爭美軍是實實在在的實現了戰略目標,也使得美國達到了冷戰後的頂峰。當然前提就是沒佔領,一些美國政客還寄望戰爭後伊拉克國內會自行罷黜薩達姆政權,但是失算了;而老布什則在戰功赫赫的光環下,於兩年後被選民無情終結了其總統的職位,非常諷刺。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历史名媛
2019-12-02

首先回答問題,因為佔據絕對的軍事實力,同時也懂得見好就收。

12月1日,老布什去世的消息傳遍了各大媒體,人們在回顧這位94歲高齡老總統職業生涯的同時,也避免不了再度談起由他發起的海灣戰爭,那場舉世矚目的聯合作戰,一度改變了中東力量的對比。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據悉,當年剛剛從兩伊戰爭中走出的伊拉克,經濟的局面並沒有好到哪裡去,而為了維持本國上百萬的軍隊,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把掠奪的目光瞄向了鄰國科威特,意圖佔據後者的資源,扭轉本國舉步維艱的局面。

說幹就幹,1990年8月談判破裂後,伊陸軍在海空火力掩護下突入科威特,後者畢竟是小國寡民,在戰死多位王室成員後旋即潰敗,伊拉克軍隊徹底控制了這個國家,隨後薩達姆直接將之劃為了該國“第19個省”。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無疑這立即在國際社會上引發軒然大波,美國更是預感到事態嚴重,老布什在衝突爆發後第二天便籤署命令,緊急調運美軍進駐盟國沙特,以防止與沙特有矛盾的伊軍一個“不小心”,就興沖沖地越界攻擊。

此時的薩達姆依然對國際社會不干預抱有幻想,但事情並未如他所料想的那樣,在經過聯合國討論後,伊拉克成為了被國際社會普遍批評和制裁的對象,這也為美國最終行使武力介入敞開了大門。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入侵科威特發生近半年後,美國出動了66萬人、9艘航母以及各型地面作戰裝備上萬輛,帶領多國部隊以排山倒海的氣勢衝入了科威特境內,在強大的空襲壓制下,伊軍頓時潰不成軍開始後撤,而聯軍也對伊境內的大量基礎設施實施了打擊,使之陷入癱瘓,而隨後為了避免落人口舌,聯軍並沒有追入伊拉克境內,這也是懂得“見好就收”的明智選擇,你們認為呢?

慕什塔戈
2019-12-02

老布什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是因為他師出有名。首先是薩達姆太囂張,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不顧國際社會的集體反對,出兵強行佔領了科威特。其次是聯合國很支持,伊軍前腳剛進入科威特,聯合國安理會後腳就開會表決,以14票贊成、0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制裁伊拉克並要求其迅速撤軍的表決案。5個月後,又授權美軍組建多國部隊,共同討伐伊拉克,開戰以後,共有34個國家為美軍出人出錢出力。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老布什為何暫時放過薩達姆?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是作戰目的已經達到。聯合國授權美軍對伊動武的終極目標是將伊軍趕出科威特,如果老布什繼續派兵捉拿薩達姆,或者進一步攻佔巴格達,顯然有公報私仇之嫌。而且老布什認為,經過美軍42天的猛烈攻擊,伊軍早已一敗塗地,薩達姆的威望已經蕩然無存,即使不去捉拿,也會被國內民眾趕下臺。二是擔心海灣局勢不穩。如果繼續進軍巴格達,勢必會激起阿拉伯世界對伊拉克的同情以及對美軍的反感,不利於美國日後插手海灣地區事務。再者,徹底推翻薩達姆政權,將會使伊拉克變成一盤散沙,這樣反倒幫助了美國的宿敵伊朗,伊朗有可能成為阿拉伯世界的盟主。三是為下屆總統大選拉選票。老布什發動的第一次海灣戰爭是一場不徹底的勝利,因為美軍僅僅打了100小時的地面戰,還沒來得及等到伊軍主動投降,就單方面宣佈戰爭勝利,並隨後迅速收兵。老布什之所以這樣做,是想給國內傳遞一個“美軍神勇,僅用100小時就能解決戰鬥”的信息,這將有助於他在競選中贏得更高的民意支持率。老布什深知,如果進一步出兵進剿薩達姆,美軍很可能陷入一場久拖不決、勞民傷財的戰爭泥潭。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總之,布什父子倆在各自的任期內,分別發動了一場海灣戰爭,兩場戰爭前後相差12年,由於這12年間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導致戰爭背景完全不同,因而父子倆採取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戰爭策略:父親師出有名,兒子彰顯霸權;父親速戰速決,兒子長期反恐;父親側重空襲,兒子重視陸戰。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關注慕什塔戈,領略軍事百科!

水煮老牛慢火炖
2019-12-02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從而沒有讓軍隊進入巴格達。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老布什之所以要發動第一次海灣戰爭,那完全是因為中東地區是全球的能源中心、財富中心,是世界最大的聚寶盆。那麼自然也就存在著美國的根本利益所在,薩達姆撬動了美國的利益蛋糕,作為美國的總統這當然是老布什所不能接受的……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說到第一次海灣戰爭,就不能不提到伊拉克和伊朗的兩伊戰爭。為了爭奪中東的石油資源、淡水資源、海灣使用權,以及能夠獲在中東更多的話語權,伊拉克同伊朗一打就是八年。把伊朗不僅打成了中東地區的最大負債國,把伊拉克也打的是窮困潦倒負債累累……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伊拉克最大的負債國正是科威特,薩達姆不僅要求科威特免除鉅額債務,而且還要求大量的經濟援助在被科威特拒絕之後,被野心衝昏頭腦的薩達姆公然對一個主權國家進行侵略並且宣佈為其的一個省……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底線被薩達姆所觸動,作為世界霸主的美國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第一次海灣戰爭是得到了聯合國的授權,在美國的發動下北約及世界上34個國家參與其中、在歷時42天將薩達姆打回原形。第一次海灣戰爭歐美西方國家把伊拉克當成了新式武器的練兵場,這對世界上很多國家是一個極大的觸動。在得到薩達姆銷燬伊拉克國內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承諾之後,美聯軍撤出伊拉克宣告第一次海灣戰爭結束。當然,這也為第二次海灣戰爭伊拉克的改朝換代,薩達姆走向絞刑架埋下了伏筆……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老布什之所以要暫時放過薩達姆,美聯軍也未挺進巴格達,那是因為美國要騰出足夠的精力來對付真正的對手。儘管當時的蘇聯內部已經開始出現問題大廈將傾,但對美國看來依然是強大的對手……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优己
2019-03-16

沒有突進伊拉克是因為當時有其他熱鬧可以看!當時的蘇聯在東歐亂成一鍋粥行將解體,這遠比伊拉克重要得多,所以美國決定先放過伊拉克,調轉矛頭對準蘇聯,想要先收拾蘇聯。畢竟收拾伊拉克只要幾個月時間,而美蘇對抗已經堅持了45年了,剛好在勝利的曙光之前。

其次,當時美國的歐洲盟友也因為蘇聯的問題需要緊急撤回本土,比如德國法國以及其他南歐北歐國家。當時的蘇聯在德軍駐軍高達15萬人,連同家屬等高達54萬人,德國不撤不行。這使得美軍一旦想要進攻伊拉克就必須獨自跟伊拉克打仗,倒也不是打不過,只是這下傷亡就會大了,美國人精得很。

第三點,美國當時在海灣戰場試驗了很多概念性武器,這些武器存在風險性,美國人精明,不想冒這個險。比如,美國在伊拉克戰場使用了貧鈾彈,這種彈是有大劑量放射性的。從海灣戰爭到2001年期間,伊拉克的出現了高達50萬例的畸形兒童,200多萬人患上絕症。假如美軍當時也跟著衝進伊拉克,那麼這些美軍還能不能回來還是另外一個未知數。但是即便如此,美軍的79萬參戰部隊在伊戰之後也高達11萬人患上各種惡性病症,並造成3萬多人死亡(2010年數據)。

趋势研究所
2019-12-03

各位從軍事和政治的角度分析了各種原因,但都忽視了在中東地區最最重要的,甚至超過政治的決定性因素,那就是宗教。

伊斯蘭教簡單來說可以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個主要派別,而兩者有著對於誰是伊斯蘭教正統的巨大分歧,可謂水火不容。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到,綠色的遜尼派國家佔了絕大多數,紅色的什葉派處於絕對劣勢。其中,什葉派最大的國家是伊朗,也就是圖中深紅色的那個。而淺紅色的國家,即為伊拉克。為什麼伊拉克是淺紅色呢,是因為伊拉克人口實際是由25%左右的遜尼派和75%的什葉派組成。薩達姆作為一個遜尼派,能在什葉派佔多數的國家維持統治,靠的就是沙特以及其盟友美國的支持,以起到遏制伊朗的目的。歷史上多次的兩伊戰爭就是因為伊朗試圖突破遜尼派的包圍,推翻薩達姆政權,將人口什葉派佔多數的伊拉克變為什葉派主政的國家,成為自己的盟友。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瞭解了這個背景知識,關於問題的答案也就很明顯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希望能夠獲得波斯灣的控制權,波斯灣是中東石油運輸的重要水域,而伊拉克卻在波斯灣只有一個小的入海口,需要借用科威特的港口來出口,當然也要付給科威特大量的費用,久而久之伊拉克可能覺得這個地理劣勢限制了自身發展,想要通過戰爭改變。

老布什當年為何敢於發動海灣戰爭,並且還暫時放過了薩達姆,沒有讓軍隊突進到巴格達?

由於伊朗一直試圖反轉伊拉克的政權,肯定不接受伊拉克不斷的發展壯大,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後,伊朗其實一直在做戰爭準備。另一方面,遜尼派沙特及其盟友美國,由於處於絕對優勢地位,其主要目的,就在於恢復原有格局,以穩住伊朗,避免進一步更大的衝突。所以將薩達姆趕出科威特,恢復原來的派系平衡,其實已經達到目的。而如果將薩達姆推翻,扶持另一個遜尼派獨裁者上臺,美國作為民主燈塔,無法服眾。而如果實施所謂美式民主,新的政權必然是什葉派的,因為人口占絕對多數,這是沙特和美國所不能接受的。於是乎,薩達姆得以繼續執政。

當然,十幾年後,由於伊朗發展出了核武器,美國改變了策略,不再極力遏制伊朗的空間,因為狗急了也會跳牆的,所以放棄了伊拉克,在這裡就不多贅述了。

大头诚2
2019-03-17

如果整個中國被你親爹俄羅斯普京吞併了,布什們也拍案而起打殘你親爹普京!這是絕對的!不信你就叫你親爹試試,看聯合國和整個世界上正義的國家不收拾俄羅斯?!當年九.一八就是由於美帝孤立主義盛行和國際聯盟的無力才讓日本鬼子霸佔中國東北四省成功,在國際聯盟的一致遣責下日本鬼子就是欺負國際聯盟無力和沒有一個國際警察才佔據著中國東北,二戰後,美帝的勇敢擔當,這種一個國家吞併另一個主權國家的現象絕對不能讓它發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