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海灣戰爭,伊拉克精銳軍隊傷亡10萬,為何只打死了27名美軍?

10 個回答
史之策
2019-07-08

其實就題目中給出的傷亡數字來講,是不準確的。這個傷亡人數一直以來也是很有爭議。

其實就題目中給出的傷亡數字來講,是不準確的。這個傷亡人數一直以來也是很有爭議。美國給出的官方傷亡人數是美軍陣亡148人,傷458人,非戰鬥減員共3116人。伊拉克傷亡100000多人,其中死亡20000餘人,80000多人被俘。

可以這樣說,海灣戰爭猶如當頭悶棒,敲醒了包括我國在內的一大票國家。

1991年1月 ,當我們還在花大力氣訓練士兵拼刺刀扔手榴彈的時候。一場現代化的,體系化的高科技戰爭在伊拉克打響了。

這次戰爭,美國以極小的代價給伊拉克造成了重創。這種現象的發生原因有如下幾點。

首先,美國為首的聯合部隊實在太強,武器裝備甩了伊拉克好幾條街不止。二者的武器根本就不屬於同一層次。

美軍的空襲“沙漠風暴”計劃中,牽頭打擊伊拉克防空雷達的F-117隱形戰機當時在世界上屬於頂尖技術,伊拉克雷達根本無法發現。

其實就題目中給出的傷亡數字來講,是不準確的。這個傷亡人數一直以來也是很有爭議。美國給出的官方傷亡人數是美軍陣亡148人,傷458人,非戰鬥減員共3116人。伊拉克傷亡100000多人,其中死亡20000餘人,80000多人被俘。

可以這樣說,海灣戰爭猶如當頭悶棒,敲醒了包括我國在內的一大票國家。

1991年1月 ,當我們還在花大力氣訓練士兵拼刺刀扔手榴彈的時候。一場現代化的,體系化的高科技戰爭在伊拉克打響了。

這次戰爭,美國以極小的代價給伊拉克造成了重創。這種現象的發生原因有如下幾點。

首先,美國為首的聯合部隊實在太強,武器裝備甩了伊拉克好幾條街不止。二者的武器根本就不屬於同一層次。

美軍的空襲“沙漠風暴”計劃中,牽頭打擊伊拉克防空雷達的F-117隱形戰機當時在世界上屬於頂尖技術,伊拉克雷達根本無法發現。

EF-111和EA-6B等電子戰飛機在伊拉克看來幾乎是全新的概念。第一輪攻擊伊拉克的雷達都變成了瞎子,無法對自己的空域進行監控。

第二輪攻擊,伊拉克防空司令部被擊毀,各個空軍部隊群龍無首,只能各自為戰,戰鬥力被極大的削弱了。

到地面戰爭開始時,伊拉克損失了四分之一的地面部隊和超過三成的重武器。

而在美軍地面攻擊中,伊拉克還是用從蘇聯進口的T-72坦克,採用普通光學瞄準和紅外主動探照燈,精度差,速度慢,夜視作戰能力差,自身很容易暴露,屬於第二代坦克。

美軍使用的則是M1A1等第三代坦克,大多數都已經採用了火控計算機,具有較快的鎖定速度,反應時間短至6.2 秒。這些坦克夜視設備也較強,觀察距離超過 1000 米。

其實就題目中給出的傷亡數字來講,是不準確的。這個傷亡人數一直以來也是很有爭議。美國給出的官方傷亡人數是美軍陣亡148人,傷458人,非戰鬥減員共3116人。伊拉克傷亡100000多人,其中死亡20000餘人,80000多人被俘。

可以這樣說,海灣戰爭猶如當頭悶棒,敲醒了包括我國在內的一大票國家。

1991年1月 ,當我們還在花大力氣訓練士兵拼刺刀扔手榴彈的時候。一場現代化的,體系化的高科技戰爭在伊拉克打響了。

這次戰爭,美國以極小的代價給伊拉克造成了重創。這種現象的發生原因有如下幾點。

首先,美國為首的聯合部隊實在太強,武器裝備甩了伊拉克好幾條街不止。二者的武器根本就不屬於同一層次。

美軍的空襲“沙漠風暴”計劃中,牽頭打擊伊拉克防空雷達的F-117隱形戰機當時在世界上屬於頂尖技術,伊拉克雷達根本無法發現。

EF-111和EA-6B等電子戰飛機在伊拉克看來幾乎是全新的概念。第一輪攻擊伊拉克的雷達都變成了瞎子,無法對自己的空域進行監控。

第二輪攻擊,伊拉克防空司令部被擊毀,各個空軍部隊群龍無首,只能各自為戰,戰鬥力被極大的削弱了。

到地面戰爭開始時,伊拉克損失了四分之一的地面部隊和超過三成的重武器。

而在美軍地面攻擊中,伊拉克還是用從蘇聯進口的T-72坦克,採用普通光學瞄準和紅外主動探照燈,精度差,速度慢,夜視作戰能力差,自身很容易暴露,屬於第二代坦克。

美軍使用的則是M1A1等第三代坦克,大多數都已經採用了火控計算機,具有較快的鎖定速度,反應時間短至6.2 秒。這些坦克夜視設備也較強,觀察距離超過 1000 米。

整個戰鬥過程,美國坦克幾乎都是把伊拉克的坦克按在地上摩擦。很多伊軍坦克還沒發現美軍坦克就已經命喪黃泉。

裝備的巨大差距讓伊拉克打的很吃力,但是它只是場戰爭美軍勝利的一方面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作戰體系上。

伊拉克奉行的還是傳統的,蘇聯時代的鋼鐵洪流,主張用坦克的履帶能壓過一切。

然而,對於美國來講,這場戰爭無疑是以科技和信息為主導,海陸空全方位的現代化戰爭的“試刀石”。

美國在海灣戰爭中動用了72顆軍用、民用衛星,“先驅”無人機進行偵查,為聯合部隊提供信息支持,使用了大量的基站來保障信息通暢。

這次戰爭還有一個鮮明特徵,在歷史上戰爭第一次被髮展成了多維度,“陸海空”一體。美國出動了航母、驅逐艦從海上進行打擊。

其實就題目中給出的傷亡數字來講,是不準確的。這個傷亡人數一直以來也是很有爭議。美國給出的官方傷亡人數是美軍陣亡148人,傷458人,非戰鬥減員共3116人。伊拉克傷亡100000多人,其中死亡20000餘人,80000多人被俘。

可以這樣說,海灣戰爭猶如當頭悶棒,敲醒了包括我國在內的一大票國家。

1991年1月 ,當我們還在花大力氣訓練士兵拼刺刀扔手榴彈的時候。一場現代化的,體系化的高科技戰爭在伊拉克打響了。

這次戰爭,美國以極小的代價給伊拉克造成了重創。這種現象的發生原因有如下幾點。

首先,美國為首的聯合部隊實在太強,武器裝備甩了伊拉克好幾條街不止。二者的武器根本就不屬於同一層次。

美軍的空襲“沙漠風暴”計劃中,牽頭打擊伊拉克防空雷達的F-117隱形戰機當時在世界上屬於頂尖技術,伊拉克雷達根本無法發現。

EF-111和EA-6B等電子戰飛機在伊拉克看來幾乎是全新的概念。第一輪攻擊伊拉克的雷達都變成了瞎子,無法對自己的空域進行監控。

第二輪攻擊,伊拉克防空司令部被擊毀,各個空軍部隊群龍無首,只能各自為戰,戰鬥力被極大的削弱了。

到地面戰爭開始時,伊拉克損失了四分之一的地面部隊和超過三成的重武器。

而在美軍地面攻擊中,伊拉克還是用從蘇聯進口的T-72坦克,採用普通光學瞄準和紅外主動探照燈,精度差,速度慢,夜視作戰能力差,自身很容易暴露,屬於第二代坦克。

美軍使用的則是M1A1等第三代坦克,大多數都已經採用了火控計算機,具有較快的鎖定速度,反應時間短至6.2 秒。這些坦克夜視設備也較強,觀察距離超過 1000 米。

整個戰鬥過程,美國坦克幾乎都是把伊拉克的坦克按在地上摩擦。很多伊軍坦克還沒發現美軍坦克就已經命喪黃泉。

裝備的巨大差距讓伊拉克打的很吃力,但是它只是場戰爭美軍勝利的一方面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作戰體系上。

伊拉克奉行的還是傳統的,蘇聯時代的鋼鐵洪流,主張用坦克的履帶能壓過一切。

然而,對於美國來講,這場戰爭無疑是以科技和信息為主導,海陸空全方位的現代化戰爭的“試刀石”。

美國在海灣戰爭中動用了72顆軍用、民用衛星,“先驅”無人機進行偵查,為聯合部隊提供信息支持,使用了大量的基站來保障信息通暢。

這次戰爭還有一個鮮明特徵,在歷史上戰爭第一次被髮展成了多維度,“陸海空”一體。美國出動了航母、驅逐艦從海上進行打擊。

在海灣戰爭中,來自海上編隊的“戰斧”導彈和戰鬥機對伊拉克造成了巨大的打擊。整個戰爭更體現了空中和地面作戰的協調性。

在海灣戰爭中,伊軍坦克能有命見到美軍坦克並且正面開剛的其實不多。大部分的伊拉克坦克在行軍和衝鋒的路上就被美軍的攻擊機和“阿帕奇”武直給打趴窩了。

海灣戰爭中,美軍最外層有衛星,空中有無人機、偵察機,地面有基站,把所有戰鬥部隊都納入網絡。

往往伊軍導彈一發射就會被美國衛星發現,信息可以極快地被傳回北美防空司令部再傳給美軍防空導彈陣地,再發射導彈進行攔截,整個過程不到一一分鐘。

在伊拉克的雷達和指揮部被打掉後,戰場信息呈現了向美軍單向透明的態勢。美軍佔有戰場信息高地,用多維戰術來虐殺伊拉克的一維戰法,取得戰爭的勝利。

其實就題目中給出的傷亡數字來講,是不準確的。這個傷亡人數一直以來也是很有爭議。美國給出的官方傷亡人數是美軍陣亡148人,傷458人,非戰鬥減員共3116人。伊拉克傷亡100000多人,其中死亡20000餘人,80000多人被俘。

可以這樣說,海灣戰爭猶如當頭悶棒,敲醒了包括我國在內的一大票國家。

1991年1月 ,當我們還在花大力氣訓練士兵拼刺刀扔手榴彈的時候。一場現代化的,體系化的高科技戰爭在伊拉克打響了。

這次戰爭,美國以極小的代價給伊拉克造成了重創。這種現象的發生原因有如下幾點。

首先,美國為首的聯合部隊實在太強,武器裝備甩了伊拉克好幾條街不止。二者的武器根本就不屬於同一層次。

美軍的空襲“沙漠風暴”計劃中,牽頭打擊伊拉克防空雷達的F-117隱形戰機當時在世界上屬於頂尖技術,伊拉克雷達根本無法發現。

EF-111和EA-6B等電子戰飛機在伊拉克看來幾乎是全新的概念。第一輪攻擊伊拉克的雷達都變成了瞎子,無法對自己的空域進行監控。

第二輪攻擊,伊拉克防空司令部被擊毀,各個空軍部隊群龍無首,只能各自為戰,戰鬥力被極大的削弱了。

到地面戰爭開始時,伊拉克損失了四分之一的地面部隊和超過三成的重武器。

而在美軍地面攻擊中,伊拉克還是用從蘇聯進口的T-72坦克,採用普通光學瞄準和紅外主動探照燈,精度差,速度慢,夜視作戰能力差,自身很容易暴露,屬於第二代坦克。

美軍使用的則是M1A1等第三代坦克,大多數都已經採用了火控計算機,具有較快的鎖定速度,反應時間短至6.2 秒。這些坦克夜視設備也較強,觀察距離超過 1000 米。

整個戰鬥過程,美國坦克幾乎都是把伊拉克的坦克按在地上摩擦。很多伊軍坦克還沒發現美軍坦克就已經命喪黃泉。

裝備的巨大差距讓伊拉克打的很吃力,但是它只是場戰爭美軍勝利的一方面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作戰體系上。

伊拉克奉行的還是傳統的,蘇聯時代的鋼鐵洪流,主張用坦克的履帶能壓過一切。

然而,對於美國來講,這場戰爭無疑是以科技和信息為主導,海陸空全方位的現代化戰爭的“試刀石”。

美國在海灣戰爭中動用了72顆軍用、民用衛星,“先驅”無人機進行偵查,為聯合部隊提供信息支持,使用了大量的基站來保障信息通暢。

這次戰爭還有一個鮮明特徵,在歷史上戰爭第一次被髮展成了多維度,“陸海空”一體。美國出動了航母、驅逐艦從海上進行打擊。

在海灣戰爭中,來自海上編隊的“戰斧”導彈和戰鬥機對伊拉克造成了巨大的打擊。整個戰爭更體現了空中和地面作戰的協調性。

在海灣戰爭中,伊軍坦克能有命見到美軍坦克並且正面開剛的其實不多。大部分的伊拉克坦克在行軍和衝鋒的路上就被美軍的攻擊機和“阿帕奇”武直給打趴窩了。

海灣戰爭中,美軍最外層有衛星,空中有無人機、偵察機,地面有基站,把所有戰鬥部隊都納入網絡。

往往伊軍導彈一發射就會被美國衛星發現,信息可以極快地被傳回北美防空司令部再傳給美軍防空導彈陣地,再發射導彈進行攔截,整個過程不到一一分鐘。

在伊拉克的雷達和指揮部被打掉後,戰場信息呈現了向美軍單向透明的態勢。美軍佔有戰場信息高地,用多維戰術來虐殺伊拉克的一維戰法,取得戰爭的勝利。

伊拉克的失敗也有其主觀原因,伊拉克士兵軍事素質普遍較低,訓練的雖然不能說很差,但遠遠沒有達到能和美國為首的聯合部隊相匹敵的程度。

裝備再好,士兵不會使用,也無法發揮較強的戰鬥力。另外也有人認為伊拉克內部存在腐敗情況,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沒有具體的證據,我們不做討論。

總而言之,現代戰爭已經發展進入了“信息化”“海陸空一體化”的時代。最大的祕訣不再僅僅是打得狠,而是打的狠還得打得快。我打得著你你打不著我就是最大的勝利。

教你孩子学英语
2019-05-27

海灣戰爭發生的那一年都是多少年前啦,剛剛是我讀初二,初三的那一年。很老實的說,當年還是青澀少年的時候,真的只是在新聞裡面看到這樣的事情,覺得還是離我們挺遙遠的。不過這幾十年來我們還是陸陸續續的聽到關於這些已經過去的事件的一些東西。

當時的美國是怎麼樣的強大,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現在的美國雖然還是強大,但是跟以前來比,真是今非昔比啊。不是因為他們變弱了,而是還有很多的國家,像中國這樣子崛起了。當年海灣戰爭的時候,除了蘇聯之外,根本上就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跟美國抗爭。而且當時美國跟歐洲各國的聯盟正處於蜜月期。他們是聯合起來,一起去欺負那些小國,掠奪資源的。

對於美國在戰爭上的武器方面的高科技,我們是非常肯定的。們在軍事武器方面,這幾十年來都是一樣的強大,不要說在1990年的時候了。而最大的問題就是1990年的時候,雖然各種各樣的武器已經是非常的成熟,但是在軍事上的通訊科技以及高科技軍事武器精準打擊方面的技術,不是,那一個彈丸小國可以跟美國相比的。而且美國打仗最大的一個原則就是,儘量少的犧牲士兵。因為人命在戰爭裡面是非常重要的,武器打光了,也只是燒錢而已,但是犧牲人命不單是犧牲了一個智慧的生命體,而且還需要國家對這些犧牲的士兵家屬提供一筆很可觀的撫卹金。所以美國無論在電影還是真實的情況,都是非常珍惜士兵的生命呢的。

不過就有一些報道說,美國在很多戰爭當中,由於過分依賴高科技,也出現過攻擊自己盟友的情況。雖然這些都是我們始料未及的事情,但是,過分依賴高科技,出現這樣的問題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

想一想,在1990年的時候,那些小的國家的侵略行為,他們的軍隊只是擁有一些比較強大的武器,但是面對美國的精準打擊和地毯式的轟炸,無論你有多少的軍隊和大量的武器都是無濟於事的。

梓蕤
2019-09-05

簡單地說,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細節做到了極致,才造成了傷亡如此大的懸殊。

伊拉克和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期間投入的總兵力幾乎是差不多,都是70-80萬之間。而戰後根據多國部隊統計的數據,伊拉克軍隊傷亡的人數在8萬5千至10萬人,被俘虜17萬5千人,並被擊毀和繳獲的坦克在3500輛,2000輛裝甲車和2000門火炮,97架戰鬥機和直升機,以及所有的艦艇。而多國部隊只有145人陣亡,其中美軍79人,沙特軍隊51人,英軍15人,美英軍分別傷213人和31人,損失戰機45架,這與伊拉克聲稱的擊落多國部隊180多架戰機的數字有較大出入。但是這並不影響以美軍為首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創造的奇蹟。

簡單地說,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細節做到了極致,才造成了傷亡如此大的懸殊。

伊拉克和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期間投入的總兵力幾乎是差不多,都是70-80萬之間。而戰後根據多國部隊統計的數據,伊拉克軍隊傷亡的人數在8萬5千至10萬人,被俘虜17萬5千人,並被擊毀和繳獲的坦克在3500輛,2000輛裝甲車和2000門火炮,97架戰鬥機和直升機,以及所有的艦艇。而多國部隊只有145人陣亡,其中美軍79人,沙特軍隊51人,英軍15人,美英軍分別傷213人和31人,損失戰機45架,這與伊拉克聲稱的擊落多國部隊180多架戰機的數字有較大出入。但是這並不影響以美軍為首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創造的奇蹟。

後勤補給到位

外行看武器,內行看補給。所謂兵馬未到,糧草先行,現代戰爭離不開巨大的裝備與物資的支持,特別是美國兵,似乎只有把美國的生活方式帶到前線他們才能舒適地作戰。從美國的本土到海灣要繞半個地球,超過萬里的物資運輸確實是個挑戰。

美軍動用海運和空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物資運輸。美國的三個航母戰鬥群分別由獨立號,艾森豪威爾號,和薩拉託加號各帶有軍火,油料和部分戰鬥人員,成為連接美國本土和海灣的平臺。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美軍進入沙特的前兩個星期,海運物資達80億磅,其中隨航母編隊進入海灣的物資佔三分之一。美軍派出了C-5等遠程運輸機300餘架,每天在沙特的起降達到30餘架次,美軍一律只帶隨身的輕武器,重裝備通過海運和大型運輸機運抵,在一星期內海空運輸總計45萬噸物資。

簡單地說,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細節做到了極致,才造成了傷亡如此大的懸殊。

伊拉克和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期間投入的總兵力幾乎是差不多,都是70-80萬之間。而戰後根據多國部隊統計的數據,伊拉克軍隊傷亡的人數在8萬5千至10萬人,被俘虜17萬5千人,並被擊毀和繳獲的坦克在3500輛,2000輛裝甲車和2000門火炮,97架戰鬥機和直升機,以及所有的艦艇。而多國部隊只有145人陣亡,其中美軍79人,沙特軍隊51人,英軍15人,美英軍分別傷213人和31人,損失戰機45架,這與伊拉克聲稱的擊落多國部隊180多架戰機的數字有較大出入。但是這並不影響以美軍為首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創造的奇蹟。

後勤補給到位

外行看武器,內行看補給。所謂兵馬未到,糧草先行,現代戰爭離不開巨大的裝備與物資的支持,特別是美國兵,似乎只有把美國的生活方式帶到前線他們才能舒適地作戰。從美國的本土到海灣要繞半個地球,超過萬里的物資運輸確實是個挑戰。

美軍動用海運和空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物資運輸。美國的三個航母戰鬥群分別由獨立號,艾森豪威爾號,和薩拉託加號各帶有軍火,油料和部分戰鬥人員,成為連接美國本土和海灣的平臺。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美軍進入沙特的前兩個星期,海運物資達80億磅,其中隨航母編隊進入海灣的物資佔三分之一。美軍派出了C-5等遠程運輸機300餘架,每天在沙特的起降達到30餘架次,美軍一律只帶隨身的輕武器,重裝備通過海運和大型運輸機運抵,在一星期內海空運輸總計45萬噸物資。

海灣戰爭期間美軍的物資運輸從來就沒被切斷過。反觀伊拉克則在其吞併科威特後,一直被聯合國經濟制裁,實行貿易禁運。伊拉克國內的食品價格飛漲了7到8倍,不得不實行定量供應。儘管如此,伊拉克軍隊基本的生活所需物資也很難完全滿足。從美軍俘虜的伊拉克戰俘中得知,伊拉克在被全面封鎖後,伊軍出現了惶恐情緒,士氣低落。

簡單地說,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細節做到了極致,才造成了傷亡如此大的懸殊。

伊拉克和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期間投入的總兵力幾乎是差不多,都是70-80萬之間。而戰後根據多國部隊統計的數據,伊拉克軍隊傷亡的人數在8萬5千至10萬人,被俘虜17萬5千人,並被擊毀和繳獲的坦克在3500輛,2000輛裝甲車和2000門火炮,97架戰鬥機和直升機,以及所有的艦艇。而多國部隊只有145人陣亡,其中美軍79人,沙特軍隊51人,英軍15人,美英軍分別傷213人和31人,損失戰機45架,這與伊拉克聲稱的擊落多國部隊180多架戰機的數字有較大出入。但是這並不影響以美軍為首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創造的奇蹟。

後勤補給到位

外行看武器,內行看補給。所謂兵馬未到,糧草先行,現代戰爭離不開巨大的裝備與物資的支持,特別是美國兵,似乎只有把美國的生活方式帶到前線他們才能舒適地作戰。從美國的本土到海灣要繞半個地球,超過萬里的物資運輸確實是個挑戰。

美軍動用海運和空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物資運輸。美國的三個航母戰鬥群分別由獨立號,艾森豪威爾號,和薩拉託加號各帶有軍火,油料和部分戰鬥人員,成為連接美國本土和海灣的平臺。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美軍進入沙特的前兩個星期,海運物資達80億磅,其中隨航母編隊進入海灣的物資佔三分之一。美軍派出了C-5等遠程運輸機300餘架,每天在沙特的起降達到30餘架次,美軍一律只帶隨身的輕武器,重裝備通過海運和大型運輸機運抵,在一星期內海空運輸總計45萬噸物資。

海灣戰爭期間美軍的物資運輸從來就沒被切斷過。反觀伊拉克則在其吞併科威特後,一直被聯合國經濟制裁,實行貿易禁運。伊拉克國內的食品價格飛漲了7到8倍,不得不實行定量供應。儘管如此,伊拉克軍隊基本的生活所需物資也很難完全滿足。從美軍俘虜的伊拉克戰俘中得知,伊拉克在被全面封鎖後,伊軍出現了惶恐情緒,士氣低落。

四次中東戰爭之後,薩達姆為了抵消和以色列的軍事優勢,利用二戰後殘存的民族對立情緒,請德國科學家幫助建立了化學武器工廠。兩伊戰爭中,伊朗曾經深受毒氣彈的危害。由於伊拉克擁有相當數量的地對地導彈,所以毒氣彈的投送不成問題。美軍為了應對伊拉克可能使用化學武器,建立了立體醫療保障體系。

為了解決傷病員快速醫療救護和護送的需要,美軍加強了海灣地區軍級和師級醫院的建設,僅師級後勤的野戰醫院就有500張床位。同時擁有護送傷員的直升飛機連,師級野戰醫院要求在離前線5公里的地方開設,並配備有手術檯的裝甲救護車,則可開進到距離前線800米的地方進行救治。每輛裝甲救護車有八張床位,2個手術檯。美軍還部署了由C-5銀河運輸機改裝的空中醫院,隨時待命。美軍的醫療體系使得多國部隊的士兵受傷後可以提高救治率,減少死亡人數的增加。

簡單地說,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細節做到了極致,才造成了傷亡如此大的懸殊。

伊拉克和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期間投入的總兵力幾乎是差不多,都是70-80萬之間。而戰後根據多國部隊統計的數據,伊拉克軍隊傷亡的人數在8萬5千至10萬人,被俘虜17萬5千人,並被擊毀和繳獲的坦克在3500輛,2000輛裝甲車和2000門火炮,97架戰鬥機和直升機,以及所有的艦艇。而多國部隊只有145人陣亡,其中美軍79人,沙特軍隊51人,英軍15人,美英軍分別傷213人和31人,損失戰機45架,這與伊拉克聲稱的擊落多國部隊180多架戰機的數字有較大出入。但是這並不影響以美軍為首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創造的奇蹟。

後勤補給到位

外行看武器,內行看補給。所謂兵馬未到,糧草先行,現代戰爭離不開巨大的裝備與物資的支持,特別是美國兵,似乎只有把美國的生活方式帶到前線他們才能舒適地作戰。從美國的本土到海灣要繞半個地球,超過萬里的物資運輸確實是個挑戰。

美軍動用海運和空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物資運輸。美國的三個航母戰鬥群分別由獨立號,艾森豪威爾號,和薩拉託加號各帶有軍火,油料和部分戰鬥人員,成為連接美國本土和海灣的平臺。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美軍進入沙特的前兩個星期,海運物資達80億磅,其中隨航母編隊進入海灣的物資佔三分之一。美軍派出了C-5等遠程運輸機300餘架,每天在沙特的起降達到30餘架次,美軍一律只帶隨身的輕武器,重裝備通過海運和大型運輸機運抵,在一星期內海空運輸總計45萬噸物資。

海灣戰爭期間美軍的物資運輸從來就沒被切斷過。反觀伊拉克則在其吞併科威特後,一直被聯合國經濟制裁,實行貿易禁運。伊拉克國內的食品價格飛漲了7到8倍,不得不實行定量供應。儘管如此,伊拉克軍隊基本的生活所需物資也很難完全滿足。從美軍俘虜的伊拉克戰俘中得知,伊拉克在被全面封鎖後,伊軍出現了惶恐情緒,士氣低落。

四次中東戰爭之後,薩達姆為了抵消和以色列的軍事優勢,利用二戰後殘存的民族對立情緒,請德國科學家幫助建立了化學武器工廠。兩伊戰爭中,伊朗曾經深受毒氣彈的危害。由於伊拉克擁有相當數量的地對地導彈,所以毒氣彈的投送不成問題。美軍為了應對伊拉克可能使用化學武器,建立了立體醫療保障體系。

為了解決傷病員快速醫療救護和護送的需要,美軍加強了海灣地區軍級和師級醫院的建設,僅師級後勤的野戰醫院就有500張床位。同時擁有護送傷員的直升飛機連,師級野戰醫院要求在離前線5公里的地方開設,並配備有手術檯的裝甲救護車,則可開進到距離前線800米的地方進行救治。每輛裝甲救護車有八張床位,2個手術檯。美軍還部署了由C-5銀河運輸機改裝的空中醫院,隨時待命。美軍的醫療體系使得多國部隊的士兵受傷後可以提高救治率,減少死亡人數的增加。

美軍不打無準備之戰

伊軍曾經在海夫吉發動地面突襲,利用沙特軍隊戰鬥力不足以及多國部隊的配合不嫻熟的弱點,一度佔領了海夫吉,在美軍的海軍陸戰隊增援後才擊退了伊軍。在海夫吉戰鬥中,美軍總共陣亡了11人,其中7人是被自己的導彈炸死的。海夫吉所暴露出的弱點讓美軍不敢貿然進行大規模地面進攻,這時對美軍來說考慮的不是有沒有取勝的把握,而是要以儘量減少傷亡來取勝。

美軍強調要在武器裝備和人員充分適應了沙漠環境,縮小了與伊軍環境方面的差異,能更有效地組織起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指揮才能發起進攻。美軍在武器裝備上存在優勢的情況下,還繼續進行各國部隊的磨合,和對沙漠環境的適應,摁住性子硬是在枯燥的沙漠裡練習了幾個月。

簡單地說,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細節做到了極致,才造成了傷亡如此大的懸殊。

伊拉克和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期間投入的總兵力幾乎是差不多,都是70-80萬之間。而戰後根據多國部隊統計的數據,伊拉克軍隊傷亡的人數在8萬5千至10萬人,被俘虜17萬5千人,並被擊毀和繳獲的坦克在3500輛,2000輛裝甲車和2000門火炮,97架戰鬥機和直升機,以及所有的艦艇。而多國部隊只有145人陣亡,其中美軍79人,沙特軍隊51人,英軍15人,美英軍分別傷213人和31人,損失戰機45架,這與伊拉克聲稱的擊落多國部隊180多架戰機的數字有較大出入。但是這並不影響以美軍為首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創造的奇蹟。

後勤補給到位

外行看武器,內行看補給。所謂兵馬未到,糧草先行,現代戰爭離不開巨大的裝備與物資的支持,特別是美國兵,似乎只有把美國的生活方式帶到前線他們才能舒適地作戰。從美國的本土到海灣要繞半個地球,超過萬里的物資運輸確實是個挑戰。

美軍動用海運和空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物資運輸。美國的三個航母戰鬥群分別由獨立號,艾森豪威爾號,和薩拉託加號各帶有軍火,油料和部分戰鬥人員,成為連接美國本土和海灣的平臺。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美軍進入沙特的前兩個星期,海運物資達80億磅,其中隨航母編隊進入海灣的物資佔三分之一。美軍派出了C-5等遠程運輸機300餘架,每天在沙特的起降達到30餘架次,美軍一律只帶隨身的輕武器,重裝備通過海運和大型運輸機運抵,在一星期內海空運輸總計45萬噸物資。

海灣戰爭期間美軍的物資運輸從來就沒被切斷過。反觀伊拉克則在其吞併科威特後,一直被聯合國經濟制裁,實行貿易禁運。伊拉克國內的食品價格飛漲了7到8倍,不得不實行定量供應。儘管如此,伊拉克軍隊基本的生活所需物資也很難完全滿足。從美軍俘虜的伊拉克戰俘中得知,伊拉克在被全面封鎖後,伊軍出現了惶恐情緒,士氣低落。

四次中東戰爭之後,薩達姆為了抵消和以色列的軍事優勢,利用二戰後殘存的民族對立情緒,請德國科學家幫助建立了化學武器工廠。兩伊戰爭中,伊朗曾經深受毒氣彈的危害。由於伊拉克擁有相當數量的地對地導彈,所以毒氣彈的投送不成問題。美軍為了應對伊拉克可能使用化學武器,建立了立體醫療保障體系。

為了解決傷病員快速醫療救護和護送的需要,美軍加強了海灣地區軍級和師級醫院的建設,僅師級後勤的野戰醫院就有500張床位。同時擁有護送傷員的直升飛機連,師級野戰醫院要求在離前線5公里的地方開設,並配備有手術檯的裝甲救護車,則可開進到距離前線800米的地方進行救治。每輛裝甲救護車有八張床位,2個手術檯。美軍還部署了由C-5銀河運輸機改裝的空中醫院,隨時待命。美軍的醫療體系使得多國部隊的士兵受傷後可以提高救治率,減少死亡人數的增加。

美軍不打無準備之戰

伊軍曾經在海夫吉發動地面突襲,利用沙特軍隊戰鬥力不足以及多國部隊的配合不嫻熟的弱點,一度佔領了海夫吉,在美軍的海軍陸戰隊增援後才擊退了伊軍。在海夫吉戰鬥中,美軍總共陣亡了11人,其中7人是被自己的導彈炸死的。海夫吉所暴露出的弱點讓美軍不敢貿然進行大規模地面進攻,這時對美軍來說考慮的不是有沒有取勝的把握,而是要以儘量減少傷亡來取勝。

美軍強調要在武器裝備和人員充分適應了沙漠環境,縮小了與伊軍環境方面的差異,能更有效地組織起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指揮才能發起進攻。美軍在武器裝備上存在優勢的情況下,還繼續進行各國部隊的磨合,和對沙漠環境的適應,摁住性子硬是在枯燥的沙漠裡練習了幾個月。

參加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有20多個,軍隊有70多萬,3000多架飛機,4000多輛坦克,247艘艦船。如此龐雜的兵力脅從,如果沒有完善的指揮機構將無法完成以最低代價戰勝伊拉克。為解決統一指揮問題,美軍在大規模空襲戰中首次使用C3I指揮系統,證明有效後在地面戰中推廣。這種指揮系統由偵察衛星,通信衛星,預警飛機,戰場監視指揮機,戰場指揮控制機,地面雷達,矩陣計算機,顯示控制設備,抗干擾通信線路和數據庫共同構成的。它將情報處理,通信,控制集於一身,使統一指揮下的火力產生倍增效果,是戰爭力量的倍增器,與伊拉克的指揮系統有著天壤之別。

簡單地說,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細節做到了極致,才造成了傷亡如此大的懸殊。

伊拉克和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期間投入的總兵力幾乎是差不多,都是70-80萬之間。而戰後根據多國部隊統計的數據,伊拉克軍隊傷亡的人數在8萬5千至10萬人,被俘虜17萬5千人,並被擊毀和繳獲的坦克在3500輛,2000輛裝甲車和2000門火炮,97架戰鬥機和直升機,以及所有的艦艇。而多國部隊只有145人陣亡,其中美軍79人,沙特軍隊51人,英軍15人,美英軍分別傷213人和31人,損失戰機45架,這與伊拉克聲稱的擊落多國部隊180多架戰機的數字有較大出入。但是這並不影響以美軍為首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創造的奇蹟。

後勤補給到位

外行看武器,內行看補給。所謂兵馬未到,糧草先行,現代戰爭離不開巨大的裝備與物資的支持,特別是美國兵,似乎只有把美國的生活方式帶到前線他們才能舒適地作戰。從美國的本土到海灣要繞半個地球,超過萬里的物資運輸確實是個挑戰。

美軍動用海運和空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物資運輸。美國的三個航母戰鬥群分別由獨立號,艾森豪威爾號,和薩拉託加號各帶有軍火,油料和部分戰鬥人員,成為連接美國本土和海灣的平臺。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美軍進入沙特的前兩個星期,海運物資達80億磅,其中隨航母編隊進入海灣的物資佔三分之一。美軍派出了C-5等遠程運輸機300餘架,每天在沙特的起降達到30餘架次,美軍一律只帶隨身的輕武器,重裝備通過海運和大型運輸機運抵,在一星期內海空運輸總計45萬噸物資。

海灣戰爭期間美軍的物資運輸從來就沒被切斷過。反觀伊拉克則在其吞併科威特後,一直被聯合國經濟制裁,實行貿易禁運。伊拉克國內的食品價格飛漲了7到8倍,不得不實行定量供應。儘管如此,伊拉克軍隊基本的生活所需物資也很難完全滿足。從美軍俘虜的伊拉克戰俘中得知,伊拉克在被全面封鎖後,伊軍出現了惶恐情緒,士氣低落。

四次中東戰爭之後,薩達姆為了抵消和以色列的軍事優勢,利用二戰後殘存的民族對立情緒,請德國科學家幫助建立了化學武器工廠。兩伊戰爭中,伊朗曾經深受毒氣彈的危害。由於伊拉克擁有相當數量的地對地導彈,所以毒氣彈的投送不成問題。美軍為了應對伊拉克可能使用化學武器,建立了立體醫療保障體系。

為了解決傷病員快速醫療救護和護送的需要,美軍加強了海灣地區軍級和師級醫院的建設,僅師級後勤的野戰醫院就有500張床位。同時擁有護送傷員的直升飛機連,師級野戰醫院要求在離前線5公里的地方開設,並配備有手術檯的裝甲救護車,則可開進到距離前線800米的地方進行救治。每輛裝甲救護車有八張床位,2個手術檯。美軍還部署了由C-5銀河運輸機改裝的空中醫院,隨時待命。美軍的醫療體系使得多國部隊的士兵受傷後可以提高救治率,減少死亡人數的增加。

美軍不打無準備之戰

伊軍曾經在海夫吉發動地面突襲,利用沙特軍隊戰鬥力不足以及多國部隊的配合不嫻熟的弱點,一度佔領了海夫吉,在美軍的海軍陸戰隊增援後才擊退了伊軍。在海夫吉戰鬥中,美軍總共陣亡了11人,其中7人是被自己的導彈炸死的。海夫吉所暴露出的弱點讓美軍不敢貿然進行大規模地面進攻,這時對美軍來說考慮的不是有沒有取勝的把握,而是要以儘量減少傷亡來取勝。

美軍強調要在武器裝備和人員充分適應了沙漠環境,縮小了與伊軍環境方面的差異,能更有效地組織起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指揮才能發起進攻。美軍在武器裝備上存在優勢的情況下,還繼續進行各國部隊的磨合,和對沙漠環境的適應,摁住性子硬是在枯燥的沙漠裡練習了幾個月。

參加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有20多個,軍隊有70多萬,3000多架飛機,4000多輛坦克,247艘艦船。如此龐雜的兵力脅從,如果沒有完善的指揮機構將無法完成以最低代價戰勝伊拉克。為解決統一指揮問題,美軍在大規模空襲戰中首次使用C3I指揮系統,證明有效後在地面戰中推廣。這種指揮系統由偵察衛星,通信衛星,預警飛機,戰場監視指揮機,戰場指揮控制機,地面雷達,矩陣計算機,顯示控制設備,抗干擾通信線路和數據庫共同構成的。它將情報處理,通信,控制集於一身,使統一指揮下的火力產生倍增效果,是戰爭力量的倍增器,與伊拉克的指揮系統有著天壤之別。

美軍武器的優勢

美軍在海灣戰爭期間使用了眾多開掛式的新式武器,使得伊拉克軍隊毫無招架之力。

F-117隱形轟炸機投入使用,它可以用激光鎖定紅外輻射目標,然後投入激光制導炸彈。F-117的隱身技術使得伊拉克在F-117都已經完成打擊任務後,其雷達還在搜尋目標。伊拉克空軍在當時世界排名第六,但其老式米格機和法國的幻影系列無法與美軍的新式飛機所抗衡,有90架伊拉克戰鬥機直接飛到伊朗避難,甚至為了減少損失,還有些伊拉克戰機被掩埋,未戰先慫。伊拉克喪失制空權後,多國部隊的戰機如入無人之境實施空襲。

簡單地說,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細節做到了極致,才造成了傷亡如此大的懸殊。

伊拉克和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期間投入的總兵力幾乎是差不多,都是70-80萬之間。而戰後根據多國部隊統計的數據,伊拉克軍隊傷亡的人數在8萬5千至10萬人,被俘虜17萬5千人,並被擊毀和繳獲的坦克在3500輛,2000輛裝甲車和2000門火炮,97架戰鬥機和直升機,以及所有的艦艇。而多國部隊只有145人陣亡,其中美軍79人,沙特軍隊51人,英軍15人,美英軍分別傷213人和31人,損失戰機45架,這與伊拉克聲稱的擊落多國部隊180多架戰機的數字有較大出入。但是這並不影響以美軍為首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創造的奇蹟。

後勤補給到位

外行看武器,內行看補給。所謂兵馬未到,糧草先行,現代戰爭離不開巨大的裝備與物資的支持,特別是美國兵,似乎只有把美國的生活方式帶到前線他們才能舒適地作戰。從美國的本土到海灣要繞半個地球,超過萬里的物資運輸確實是個挑戰。

美軍動用海運和空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物資運輸。美國的三個航母戰鬥群分別由獨立號,艾森豪威爾號,和薩拉託加號各帶有軍火,油料和部分戰鬥人員,成為連接美國本土和海灣的平臺。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美軍進入沙特的前兩個星期,海運物資達80億磅,其中隨航母編隊進入海灣的物資佔三分之一。美軍派出了C-5等遠程運輸機300餘架,每天在沙特的起降達到30餘架次,美軍一律只帶隨身的輕武器,重裝備通過海運和大型運輸機運抵,在一星期內海空運輸總計45萬噸物資。

海灣戰爭期間美軍的物資運輸從來就沒被切斷過。反觀伊拉克則在其吞併科威特後,一直被聯合國經濟制裁,實行貿易禁運。伊拉克國內的食品價格飛漲了7到8倍,不得不實行定量供應。儘管如此,伊拉克軍隊基本的生活所需物資也很難完全滿足。從美軍俘虜的伊拉克戰俘中得知,伊拉克在被全面封鎖後,伊軍出現了惶恐情緒,士氣低落。

四次中東戰爭之後,薩達姆為了抵消和以色列的軍事優勢,利用二戰後殘存的民族對立情緒,請德國科學家幫助建立了化學武器工廠。兩伊戰爭中,伊朗曾經深受毒氣彈的危害。由於伊拉克擁有相當數量的地對地導彈,所以毒氣彈的投送不成問題。美軍為了應對伊拉克可能使用化學武器,建立了立體醫療保障體系。

為了解決傷病員快速醫療救護和護送的需要,美軍加強了海灣地區軍級和師級醫院的建設,僅師級後勤的野戰醫院就有500張床位。同時擁有護送傷員的直升飛機連,師級野戰醫院要求在離前線5公里的地方開設,並配備有手術檯的裝甲救護車,則可開進到距離前線800米的地方進行救治。每輛裝甲救護車有八張床位,2個手術檯。美軍還部署了由C-5銀河運輸機改裝的空中醫院,隨時待命。美軍的醫療體系使得多國部隊的士兵受傷後可以提高救治率,減少死亡人數的增加。

美軍不打無準備之戰

伊軍曾經在海夫吉發動地面突襲,利用沙特軍隊戰鬥力不足以及多國部隊的配合不嫻熟的弱點,一度佔領了海夫吉,在美軍的海軍陸戰隊增援後才擊退了伊軍。在海夫吉戰鬥中,美軍總共陣亡了11人,其中7人是被自己的導彈炸死的。海夫吉所暴露出的弱點讓美軍不敢貿然進行大規模地面進攻,這時對美軍來說考慮的不是有沒有取勝的把握,而是要以儘量減少傷亡來取勝。

美軍強調要在武器裝備和人員充分適應了沙漠環境,縮小了與伊軍環境方面的差異,能更有效地組織起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指揮才能發起進攻。美軍在武器裝備上存在優勢的情況下,還繼續進行各國部隊的磨合,和對沙漠環境的適應,摁住性子硬是在枯燥的沙漠裡練習了幾個月。

參加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有20多個,軍隊有70多萬,3000多架飛機,4000多輛坦克,247艘艦船。如此龐雜的兵力脅從,如果沒有完善的指揮機構將無法完成以最低代價戰勝伊拉克。為解決統一指揮問題,美軍在大規模空襲戰中首次使用C3I指揮系統,證明有效後在地面戰中推廣。這種指揮系統由偵察衛星,通信衛星,預警飛機,戰場監視指揮機,戰場指揮控制機,地面雷達,矩陣計算機,顯示控制設備,抗干擾通信線路和數據庫共同構成的。它將情報處理,通信,控制集於一身,使統一指揮下的火力產生倍增效果,是戰爭力量的倍增器,與伊拉克的指揮系統有著天壤之別。

美軍武器的優勢

美軍在海灣戰爭期間使用了眾多開掛式的新式武器,使得伊拉克軍隊毫無招架之力。

F-117隱形轟炸機投入使用,它可以用激光鎖定紅外輻射目標,然後投入激光制導炸彈。F-117的隱身技術使得伊拉克在F-117都已經完成打擊任務後,其雷達還在搜尋目標。伊拉克空軍在當時世界排名第六,但其老式米格機和法國的幻影系列無法與美軍的新式飛機所抗衡,有90架伊拉克戰鬥機直接飛到伊朗避難,甚至為了減少損失,還有些伊拉克戰機被掩埋,未戰先慫。伊拉克喪失制空權後,多國部隊的戰機如入無人之境實施空襲。

海灣戰爭中,美軍首次拿出了過去從未使用過的戰斧巡航導彈。它的特別之處是具有極為先進的計算機儲存,地形鑑別,敵我識別,自動導航和目標搜索系統,可以根據地形避開障礙物,鎖定目標後可以在末端加速突防。美軍一共發射了288枚戰斧巡航導彈,它變幻莫測的飛行軌跡令伊拉克軍隊很難攔截。

簡單地說,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細節做到了極致,才造成了傷亡如此大的懸殊。

伊拉克和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期間投入的總兵力幾乎是差不多,都是70-80萬之間。而戰後根據多國部隊統計的數據,伊拉克軍隊傷亡的人數在8萬5千至10萬人,被俘虜17萬5千人,並被擊毀和繳獲的坦克在3500輛,2000輛裝甲車和2000門火炮,97架戰鬥機和直升機,以及所有的艦艇。而多國部隊只有145人陣亡,其中美軍79人,沙特軍隊51人,英軍15人,美英軍分別傷213人和31人,損失戰機45架,這與伊拉克聲稱的擊落多國部隊180多架戰機的數字有較大出入。但是這並不影響以美軍為首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創造的奇蹟。

後勤補給到位

外行看武器,內行看補給。所謂兵馬未到,糧草先行,現代戰爭離不開巨大的裝備與物資的支持,特別是美國兵,似乎只有把美國的生活方式帶到前線他們才能舒適地作戰。從美國的本土到海灣要繞半個地球,超過萬里的物資運輸確實是個挑戰。

美軍動用海運和空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物資運輸。美國的三個航母戰鬥群分別由獨立號,艾森豪威爾號,和薩拉託加號各帶有軍火,油料和部分戰鬥人員,成為連接美國本土和海灣的平臺。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美軍進入沙特的前兩個星期,海運物資達80億磅,其中隨航母編隊進入海灣的物資佔三分之一。美軍派出了C-5等遠程運輸機300餘架,每天在沙特的起降達到30餘架次,美軍一律只帶隨身的輕武器,重裝備通過海運和大型運輸機運抵,在一星期內海空運輸總計45萬噸物資。

海灣戰爭期間美軍的物資運輸從來就沒被切斷過。反觀伊拉克則在其吞併科威特後,一直被聯合國經濟制裁,實行貿易禁運。伊拉克國內的食品價格飛漲了7到8倍,不得不實行定量供應。儘管如此,伊拉克軍隊基本的生活所需物資也很難完全滿足。從美軍俘虜的伊拉克戰俘中得知,伊拉克在被全面封鎖後,伊軍出現了惶恐情緒,士氣低落。

四次中東戰爭之後,薩達姆為了抵消和以色列的軍事優勢,利用二戰後殘存的民族對立情緒,請德國科學家幫助建立了化學武器工廠。兩伊戰爭中,伊朗曾經深受毒氣彈的危害。由於伊拉克擁有相當數量的地對地導彈,所以毒氣彈的投送不成問題。美軍為了應對伊拉克可能使用化學武器,建立了立體醫療保障體系。

為了解決傷病員快速醫療救護和護送的需要,美軍加強了海灣地區軍級和師級醫院的建設,僅師級後勤的野戰醫院就有500張床位。同時擁有護送傷員的直升飛機連,師級野戰醫院要求在離前線5公里的地方開設,並配備有手術檯的裝甲救護車,則可開進到距離前線800米的地方進行救治。每輛裝甲救護車有八張床位,2個手術檯。美軍還部署了由C-5銀河運輸機改裝的空中醫院,隨時待命。美軍的醫療體系使得多國部隊的士兵受傷後可以提高救治率,減少死亡人數的增加。

美軍不打無準備之戰

伊軍曾經在海夫吉發動地面突襲,利用沙特軍隊戰鬥力不足以及多國部隊的配合不嫻熟的弱點,一度佔領了海夫吉,在美軍的海軍陸戰隊增援後才擊退了伊軍。在海夫吉戰鬥中,美軍總共陣亡了11人,其中7人是被自己的導彈炸死的。海夫吉所暴露出的弱點讓美軍不敢貿然進行大規模地面進攻,這時對美軍來說考慮的不是有沒有取勝的把握,而是要以儘量減少傷亡來取勝。

美軍強調要在武器裝備和人員充分適應了沙漠環境,縮小了與伊軍環境方面的差異,能更有效地組織起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指揮才能發起進攻。美軍在武器裝備上存在優勢的情況下,還繼續進行各國部隊的磨合,和對沙漠環境的適應,摁住性子硬是在枯燥的沙漠裡練習了幾個月。

參加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有20多個,軍隊有70多萬,3000多架飛機,4000多輛坦克,247艘艦船。如此龐雜的兵力脅從,如果沒有完善的指揮機構將無法完成以最低代價戰勝伊拉克。為解決統一指揮問題,美軍在大規模空襲戰中首次使用C3I指揮系統,證明有效後在地面戰中推廣。這種指揮系統由偵察衛星,通信衛星,預警飛機,戰場監視指揮機,戰場指揮控制機,地面雷達,矩陣計算機,顯示控制設備,抗干擾通信線路和數據庫共同構成的。它將情報處理,通信,控制集於一身,使統一指揮下的火力產生倍增效果,是戰爭力量的倍增器,與伊拉克的指揮系統有著天壤之別。

美軍武器的優勢

美軍在海灣戰爭期間使用了眾多開掛式的新式武器,使得伊拉克軍隊毫無招架之力。

F-117隱形轟炸機投入使用,它可以用激光鎖定紅外輻射目標,然後投入激光制導炸彈。F-117的隱身技術使得伊拉克在F-117都已經完成打擊任務後,其雷達還在搜尋目標。伊拉克空軍在當時世界排名第六,但其老式米格機和法國的幻影系列無法與美軍的新式飛機所抗衡,有90架伊拉克戰鬥機直接飛到伊朗避難,甚至為了減少損失,還有些伊拉克戰機被掩埋,未戰先慫。伊拉克喪失制空權後,多國部隊的戰機如入無人之境實施空襲。

海灣戰爭中,美軍首次拿出了過去從未使用過的戰斧巡航導彈。它的特別之處是具有極為先進的計算機儲存,地形鑑別,敵我識別,自動導航和目標搜索系統,可以根據地形避開障礙物,鎖定目標後可以在末端加速突防。美軍一共發射了288枚戰斧巡航導彈,它變幻莫測的飛行軌跡令伊拉克軍隊很難攔截。

由於沙漠的地面太軟,火炮難以行進,美軍沒有部署專門的炮兵部隊,地面作戰所需火炮主要由M1A1坦克和自走式火炮提供,充分利用了其靈活性,避免無用武器的部署。這些火炮的行進速度是伊拉克坦克速度的五倍,以高速衝擊伊拉克陣地令其措手不及。M1A1所使用的貧鈾彈能穿透70毫米的裝甲板,伊拉克的蘇制坦克在與美軍對轟時幾乎就是被屠宰的一方。

簡單地說,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細節做到了極致,才造成了傷亡如此大的懸殊。

伊拉克和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期間投入的總兵力幾乎是差不多,都是70-80萬之間。而戰後根據多國部隊統計的數據,伊拉克軍隊傷亡的人數在8萬5千至10萬人,被俘虜17萬5千人,並被擊毀和繳獲的坦克在3500輛,2000輛裝甲車和2000門火炮,97架戰鬥機和直升機,以及所有的艦艇。而多國部隊只有145人陣亡,其中美軍79人,沙特軍隊51人,英軍15人,美英軍分別傷213人和31人,損失戰機45架,這與伊拉克聲稱的擊落多國部隊180多架戰機的數字有較大出入。但是這並不影響以美軍為首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創造的奇蹟。

後勤補給到位

外行看武器,內行看補給。所謂兵馬未到,糧草先行,現代戰爭離不開巨大的裝備與物資的支持,特別是美國兵,似乎只有把美國的生活方式帶到前線他們才能舒適地作戰。從美國的本土到海灣要繞半個地球,超過萬里的物資運輸確實是個挑戰。

美軍動用海運和空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物資運輸。美國的三個航母戰鬥群分別由獨立號,艾森豪威爾號,和薩拉託加號各帶有軍火,油料和部分戰鬥人員,成為連接美國本土和海灣的平臺。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美軍進入沙特的前兩個星期,海運物資達80億磅,其中隨航母編隊進入海灣的物資佔三分之一。美軍派出了C-5等遠程運輸機300餘架,每天在沙特的起降達到30餘架次,美軍一律只帶隨身的輕武器,重裝備通過海運和大型運輸機運抵,在一星期內海空運輸總計45萬噸物資。

海灣戰爭期間美軍的物資運輸從來就沒被切斷過。反觀伊拉克則在其吞併科威特後,一直被聯合國經濟制裁,實行貿易禁運。伊拉克國內的食品價格飛漲了7到8倍,不得不實行定量供應。儘管如此,伊拉克軍隊基本的生活所需物資也很難完全滿足。從美軍俘虜的伊拉克戰俘中得知,伊拉克在被全面封鎖後,伊軍出現了惶恐情緒,士氣低落。

四次中東戰爭之後,薩達姆為了抵消和以色列的軍事優勢,利用二戰後殘存的民族對立情緒,請德國科學家幫助建立了化學武器工廠。兩伊戰爭中,伊朗曾經深受毒氣彈的危害。由於伊拉克擁有相當數量的地對地導彈,所以毒氣彈的投送不成問題。美軍為了應對伊拉克可能使用化學武器,建立了立體醫療保障體系。

為了解決傷病員快速醫療救護和護送的需要,美軍加強了海灣地區軍級和師級醫院的建設,僅師級後勤的野戰醫院就有500張床位。同時擁有護送傷員的直升飛機連,師級野戰醫院要求在離前線5公里的地方開設,並配備有手術檯的裝甲救護車,則可開進到距離前線800米的地方進行救治。每輛裝甲救護車有八張床位,2個手術檯。美軍還部署了由C-5銀河運輸機改裝的空中醫院,隨時待命。美軍的醫療體系使得多國部隊的士兵受傷後可以提高救治率,減少死亡人數的增加。

美軍不打無準備之戰

伊軍曾經在海夫吉發動地面突襲,利用沙特軍隊戰鬥力不足以及多國部隊的配合不嫻熟的弱點,一度佔領了海夫吉,在美軍的海軍陸戰隊增援後才擊退了伊軍。在海夫吉戰鬥中,美軍總共陣亡了11人,其中7人是被自己的導彈炸死的。海夫吉所暴露出的弱點讓美軍不敢貿然進行大規模地面進攻,這時對美軍來說考慮的不是有沒有取勝的把握,而是要以儘量減少傷亡來取勝。

美軍強調要在武器裝備和人員充分適應了沙漠環境,縮小了與伊軍環境方面的差異,能更有效地組織起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指揮才能發起進攻。美軍在武器裝備上存在優勢的情況下,還繼續進行各國部隊的磨合,和對沙漠環境的適應,摁住性子硬是在枯燥的沙漠裡練習了幾個月。

參加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有20多個,軍隊有70多萬,3000多架飛機,4000多輛坦克,247艘艦船。如此龐雜的兵力脅從,如果沒有完善的指揮機構將無法完成以最低代價戰勝伊拉克。為解決統一指揮問題,美軍在大規模空襲戰中首次使用C3I指揮系統,證明有效後在地面戰中推廣。這種指揮系統由偵察衛星,通信衛星,預警飛機,戰場監視指揮機,戰場指揮控制機,地面雷達,矩陣計算機,顯示控制設備,抗干擾通信線路和數據庫共同構成的。它將情報處理,通信,控制集於一身,使統一指揮下的火力產生倍增效果,是戰爭力量的倍增器,與伊拉克的指揮系統有著天壤之別。

美軍武器的優勢

美軍在海灣戰爭期間使用了眾多開掛式的新式武器,使得伊拉克軍隊毫無招架之力。

F-117隱形轟炸機投入使用,它可以用激光鎖定紅外輻射目標,然後投入激光制導炸彈。F-117的隱身技術使得伊拉克在F-117都已經完成打擊任務後,其雷達還在搜尋目標。伊拉克空軍在當時世界排名第六,但其老式米格機和法國的幻影系列無法與美軍的新式飛機所抗衡,有90架伊拉克戰鬥機直接飛到伊朗避難,甚至為了減少損失,還有些伊拉克戰機被掩埋,未戰先慫。伊拉克喪失制空權後,多國部隊的戰機如入無人之境實施空襲。

海灣戰爭中,美軍首次拿出了過去從未使用過的戰斧巡航導彈。它的特別之處是具有極為先進的計算機儲存,地形鑑別,敵我識別,自動導航和目標搜索系統,可以根據地形避開障礙物,鎖定目標後可以在末端加速突防。美軍一共發射了288枚戰斧巡航導彈,它變幻莫測的飛行軌跡令伊拉克軍隊很難攔截。

由於沙漠的地面太軟,火炮難以行進,美軍沒有部署專門的炮兵部隊,地面作戰所需火炮主要由M1A1坦克和自走式火炮提供,充分利用了其靈活性,避免無用武器的部署。這些火炮的行進速度是伊拉克坦克速度的五倍,以高速衝擊伊拉克陣地令其措手不及。M1A1所使用的貧鈾彈能穿透70毫米的裝甲板,伊拉克的蘇制坦克在與美軍對轟時幾乎就是被屠宰的一方。

步步為營

諾曼·施瓦茨科普夫擔任海灣戰爭期間多國部隊的總司令,他長期研究海灣問題,並且經常組織美軍與埃及軍隊在海灣地區進行軍事演習,深知在沙漠作戰的規律,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簡單地說,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細節做到了極致,才造成了傷亡如此大的懸殊。

伊拉克和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期間投入的總兵力幾乎是差不多,都是70-80萬之間。而戰後根據多國部隊統計的數據,伊拉克軍隊傷亡的人數在8萬5千至10萬人,被俘虜17萬5千人,並被擊毀和繳獲的坦克在3500輛,2000輛裝甲車和2000門火炮,97架戰鬥機和直升機,以及所有的艦艇。而多國部隊只有145人陣亡,其中美軍79人,沙特軍隊51人,英軍15人,美英軍分別傷213人和31人,損失戰機45架,這與伊拉克聲稱的擊落多國部隊180多架戰機的數字有較大出入。但是這並不影響以美軍為首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創造的奇蹟。

後勤補給到位

外行看武器,內行看補給。所謂兵馬未到,糧草先行,現代戰爭離不開巨大的裝備與物資的支持,特別是美國兵,似乎只有把美國的生活方式帶到前線他們才能舒適地作戰。從美國的本土到海灣要繞半個地球,超過萬里的物資運輸確實是個挑戰。

美軍動用海運和空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物資運輸。美國的三個航母戰鬥群分別由獨立號,艾森豪威爾號,和薩拉託加號各帶有軍火,油料和部分戰鬥人員,成為連接美國本土和海灣的平臺。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美軍進入沙特的前兩個星期,海運物資達80億磅,其中隨航母編隊進入海灣的物資佔三分之一。美軍派出了C-5等遠程運輸機300餘架,每天在沙特的起降達到30餘架次,美軍一律只帶隨身的輕武器,重裝備通過海運和大型運輸機運抵,在一星期內海空運輸總計45萬噸物資。

海灣戰爭期間美軍的物資運輸從來就沒被切斷過。反觀伊拉克則在其吞併科威特後,一直被聯合國經濟制裁,實行貿易禁運。伊拉克國內的食品價格飛漲了7到8倍,不得不實行定量供應。儘管如此,伊拉克軍隊基本的生活所需物資也很難完全滿足。從美軍俘虜的伊拉克戰俘中得知,伊拉克在被全面封鎖後,伊軍出現了惶恐情緒,士氣低落。

四次中東戰爭之後,薩達姆為了抵消和以色列的軍事優勢,利用二戰後殘存的民族對立情緒,請德國科學家幫助建立了化學武器工廠。兩伊戰爭中,伊朗曾經深受毒氣彈的危害。由於伊拉克擁有相當數量的地對地導彈,所以毒氣彈的投送不成問題。美軍為了應對伊拉克可能使用化學武器,建立了立體醫療保障體系。

為了解決傷病員快速醫療救護和護送的需要,美軍加強了海灣地區軍級和師級醫院的建設,僅師級後勤的野戰醫院就有500張床位。同時擁有護送傷員的直升飛機連,師級野戰醫院要求在離前線5公里的地方開設,並配備有手術檯的裝甲救護車,則可開進到距離前線800米的地方進行救治。每輛裝甲救護車有八張床位,2個手術檯。美軍還部署了由C-5銀河運輸機改裝的空中醫院,隨時待命。美軍的醫療體系使得多國部隊的士兵受傷後可以提高救治率,減少死亡人數的增加。

美軍不打無準備之戰

伊軍曾經在海夫吉發動地面突襲,利用沙特軍隊戰鬥力不足以及多國部隊的配合不嫻熟的弱點,一度佔領了海夫吉,在美軍的海軍陸戰隊增援後才擊退了伊軍。在海夫吉戰鬥中,美軍總共陣亡了11人,其中7人是被自己的導彈炸死的。海夫吉所暴露出的弱點讓美軍不敢貿然進行大規模地面進攻,這時對美軍來說考慮的不是有沒有取勝的把握,而是要以儘量減少傷亡來取勝。

美軍強調要在武器裝備和人員充分適應了沙漠環境,縮小了與伊軍環境方面的差異,能更有效地組織起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指揮才能發起進攻。美軍在武器裝備上存在優勢的情況下,還繼續進行各國部隊的磨合,和對沙漠環境的適應,摁住性子硬是在枯燥的沙漠裡練習了幾個月。

參加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有20多個,軍隊有70多萬,3000多架飛機,4000多輛坦克,247艘艦船。如此龐雜的兵力脅從,如果沒有完善的指揮機構將無法完成以最低代價戰勝伊拉克。為解決統一指揮問題,美軍在大規模空襲戰中首次使用C3I指揮系統,證明有效後在地面戰中推廣。這種指揮系統由偵察衛星,通信衛星,預警飛機,戰場監視指揮機,戰場指揮控制機,地面雷達,矩陣計算機,顯示控制設備,抗干擾通信線路和數據庫共同構成的。它將情報處理,通信,控制集於一身,使統一指揮下的火力產生倍增效果,是戰爭力量的倍增器,與伊拉克的指揮系統有著天壤之別。

美軍武器的優勢

美軍在海灣戰爭期間使用了眾多開掛式的新式武器,使得伊拉克軍隊毫無招架之力。

F-117隱形轟炸機投入使用,它可以用激光鎖定紅外輻射目標,然後投入激光制導炸彈。F-117的隱身技術使得伊拉克在F-117都已經完成打擊任務後,其雷達還在搜尋目標。伊拉克空軍在當時世界排名第六,但其老式米格機和法國的幻影系列無法與美軍的新式飛機所抗衡,有90架伊拉克戰鬥機直接飛到伊朗避難,甚至為了減少損失,還有些伊拉克戰機被掩埋,未戰先慫。伊拉克喪失制空權後,多國部隊的戰機如入無人之境實施空襲。

海灣戰爭中,美軍首次拿出了過去從未使用過的戰斧巡航導彈。它的特別之處是具有極為先進的計算機儲存,地形鑑別,敵我識別,自動導航和目標搜索系統,可以根據地形避開障礙物,鎖定目標後可以在末端加速突防。美軍一共發射了288枚戰斧巡航導彈,它變幻莫測的飛行軌跡令伊拉克軍隊很難攔截。

由於沙漠的地面太軟,火炮難以行進,美軍沒有部署專門的炮兵部隊,地面作戰所需火炮主要由M1A1坦克和自走式火炮提供,充分利用了其靈活性,避免無用武器的部署。這些火炮的行進速度是伊拉克坦克速度的五倍,以高速衝擊伊拉克陣地令其措手不及。M1A1所使用的貧鈾彈能穿透70毫米的裝甲板,伊拉克的蘇制坦克在與美軍對轟時幾乎就是被屠宰的一方。

步步為營

諾曼·施瓦茨科普夫擔任海灣戰爭期間多國部隊的總司令,他長期研究海灣問題,並且經常組織美軍與埃及軍隊在海灣地區進行軍事演習,深知在沙漠作戰的規律,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諾曼·施瓦茨科普夫)

美軍對伊拉克的軍事打擊從大規模的空襲開始。美軍為此制定了嚴密的空襲計劃,對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內目標轟炸30天后再進行地面戰爭,儘可能地減少地面作戰的傷亡。美軍把轟炸的目標分為12個方面,並按照優先順序進行轟炸。它們依次是轟炸伊軍的指揮控制與通信系統,防空系統和雷達,適用的飛機場,飛毛腿發射場,核反應堆,化學和生物武器的生產和儲存設施,伊拉克共和衛隊,包括倉庫,彈藥庫,交通樞紐,橋樑和鐵路的補給網絡,主要的石油和化工設施,電力系統,其他支援戰爭的工業設施,以及佔領科威特的伊拉克軍隊。美軍的空襲並不是漫無目和主次不分,而是以解除對美軍的傷亡威脅進行精確轟炸。

五角大樓事先祕密計算美軍對伊軍地面作戰中的損失人數為1000人左右。根據原作戰方案,多國部隊分三路攻入科威特,中路從科威特突入,西路從科威特以西迂迴,東路從海路發起登陸戰。在原計劃中,中路是主攻方向,西路是包抄方向,目的是切斷科威特與巴格達的聯繫,東路的海上進攻則為策應,主要是用來佯攻,吸引伊軍的分佈。

簡單地說,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細節做到了極致,才造成了傷亡如此大的懸殊。

伊拉克和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期間投入的總兵力幾乎是差不多,都是70-80萬之間。而戰後根據多國部隊統計的數據,伊拉克軍隊傷亡的人數在8萬5千至10萬人,被俘虜17萬5千人,並被擊毀和繳獲的坦克在3500輛,2000輛裝甲車和2000門火炮,97架戰鬥機和直升機,以及所有的艦艇。而多國部隊只有145人陣亡,其中美軍79人,沙特軍隊51人,英軍15人,美英軍分別傷213人和31人,損失戰機45架,這與伊拉克聲稱的擊落多國部隊180多架戰機的數字有較大出入。但是這並不影響以美軍為首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創造的奇蹟。

後勤補給到位

外行看武器,內行看補給。所謂兵馬未到,糧草先行,現代戰爭離不開巨大的裝備與物資的支持,特別是美國兵,似乎只有把美國的生活方式帶到前線他們才能舒適地作戰。從美國的本土到海灣要繞半個地球,超過萬里的物資運輸確實是個挑戰。

美軍動用海運和空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物資運輸。美國的三個航母戰鬥群分別由獨立號,艾森豪威爾號,和薩拉託加號各帶有軍火,油料和部分戰鬥人員,成為連接美國本土和海灣的平臺。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美軍進入沙特的前兩個星期,海運物資達80億磅,其中隨航母編隊進入海灣的物資佔三分之一。美軍派出了C-5等遠程運輸機300餘架,每天在沙特的起降達到30餘架次,美軍一律只帶隨身的輕武器,重裝備通過海運和大型運輸機運抵,在一星期內海空運輸總計45萬噸物資。

海灣戰爭期間美軍的物資運輸從來就沒被切斷過。反觀伊拉克則在其吞併科威特後,一直被聯合國經濟制裁,實行貿易禁運。伊拉克國內的食品價格飛漲了7到8倍,不得不實行定量供應。儘管如此,伊拉克軍隊基本的生活所需物資也很難完全滿足。從美軍俘虜的伊拉克戰俘中得知,伊拉克在被全面封鎖後,伊軍出現了惶恐情緒,士氣低落。

四次中東戰爭之後,薩達姆為了抵消和以色列的軍事優勢,利用二戰後殘存的民族對立情緒,請德國科學家幫助建立了化學武器工廠。兩伊戰爭中,伊朗曾經深受毒氣彈的危害。由於伊拉克擁有相當數量的地對地導彈,所以毒氣彈的投送不成問題。美軍為了應對伊拉克可能使用化學武器,建立了立體醫療保障體系。

為了解決傷病員快速醫療救護和護送的需要,美軍加強了海灣地區軍級和師級醫院的建設,僅師級後勤的野戰醫院就有500張床位。同時擁有護送傷員的直升飛機連,師級野戰醫院要求在離前線5公里的地方開設,並配備有手術檯的裝甲救護車,則可開進到距離前線800米的地方進行救治。每輛裝甲救護車有八張床位,2個手術檯。美軍還部署了由C-5銀河運輸機改裝的空中醫院,隨時待命。美軍的醫療體系使得多國部隊的士兵受傷後可以提高救治率,減少死亡人數的增加。

美軍不打無準備之戰

伊軍曾經在海夫吉發動地面突襲,利用沙特軍隊戰鬥力不足以及多國部隊的配合不嫻熟的弱點,一度佔領了海夫吉,在美軍的海軍陸戰隊增援後才擊退了伊軍。在海夫吉戰鬥中,美軍總共陣亡了11人,其中7人是被自己的導彈炸死的。海夫吉所暴露出的弱點讓美軍不敢貿然進行大規模地面進攻,這時對美軍來說考慮的不是有沒有取勝的把握,而是要以儘量減少傷亡來取勝。

美軍強調要在武器裝備和人員充分適應了沙漠環境,縮小了與伊軍環境方面的差異,能更有效地組織起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指揮才能發起進攻。美軍在武器裝備上存在優勢的情況下,還繼續進行各國部隊的磨合,和對沙漠環境的適應,摁住性子硬是在枯燥的沙漠裡練習了幾個月。

參加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有20多個,軍隊有70多萬,3000多架飛機,4000多輛坦克,247艘艦船。如此龐雜的兵力脅從,如果沒有完善的指揮機構將無法完成以最低代價戰勝伊拉克。為解決統一指揮問題,美軍在大規模空襲戰中首次使用C3I指揮系統,證明有效後在地面戰中推廣。這種指揮系統由偵察衛星,通信衛星,預警飛機,戰場監視指揮機,戰場指揮控制機,地面雷達,矩陣計算機,顯示控制設備,抗干擾通信線路和數據庫共同構成的。它將情報處理,通信,控制集於一身,使統一指揮下的火力產生倍增效果,是戰爭力量的倍增器,與伊拉克的指揮系統有著天壤之別。

美軍武器的優勢

美軍在海灣戰爭期間使用了眾多開掛式的新式武器,使得伊拉克軍隊毫無招架之力。

F-117隱形轟炸機投入使用,它可以用激光鎖定紅外輻射目標,然後投入激光制導炸彈。F-117的隱身技術使得伊拉克在F-117都已經完成打擊任務後,其雷達還在搜尋目標。伊拉克空軍在當時世界排名第六,但其老式米格機和法國的幻影系列無法與美軍的新式飛機所抗衡,有90架伊拉克戰鬥機直接飛到伊朗避難,甚至為了減少損失,還有些伊拉克戰機被掩埋,未戰先慫。伊拉克喪失制空權後,多國部隊的戰機如入無人之境實施空襲。

海灣戰爭中,美軍首次拿出了過去從未使用過的戰斧巡航導彈。它的特別之處是具有極為先進的計算機儲存,地形鑑別,敵我識別,自動導航和目標搜索系統,可以根據地形避開障礙物,鎖定目標後可以在末端加速突防。美軍一共發射了288枚戰斧巡航導彈,它變幻莫測的飛行軌跡令伊拉克軍隊很難攔截。

由於沙漠的地面太軟,火炮難以行進,美軍沒有部署專門的炮兵部隊,地面作戰所需火炮主要由M1A1坦克和自走式火炮提供,充分利用了其靈活性,避免無用武器的部署。這些火炮的行進速度是伊拉克坦克速度的五倍,以高速衝擊伊拉克陣地令其措手不及。M1A1所使用的貧鈾彈能穿透70毫米的裝甲板,伊拉克的蘇制坦克在與美軍對轟時幾乎就是被屠宰的一方。

步步為營

諾曼·施瓦茨科普夫擔任海灣戰爭期間多國部隊的總司令,他長期研究海灣問題,並且經常組織美軍與埃及軍隊在海灣地區進行軍事演習,深知在沙漠作戰的規律,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諾曼·施瓦茨科普夫)

美軍對伊拉克的軍事打擊從大規模的空襲開始。美軍為此制定了嚴密的空襲計劃,對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內目標轟炸30天后再進行地面戰爭,儘可能地減少地面作戰的傷亡。美軍把轟炸的目標分為12個方面,並按照優先順序進行轟炸。它們依次是轟炸伊軍的指揮控制與通信系統,防空系統和雷達,適用的飛機場,飛毛腿發射場,核反應堆,化學和生物武器的生產和儲存設施,伊拉克共和衛隊,包括倉庫,彈藥庫,交通樞紐,橋樑和鐵路的補給網絡,主要的石油和化工設施,電力系統,其他支援戰爭的工業設施,以及佔領科威特的伊拉克軍隊。美軍的空襲並不是漫無目和主次不分,而是以解除對美軍的傷亡威脅進行精確轟炸。

五角大樓事先祕密計算美軍對伊軍地面作戰中的損失人數為1000人左右。根據原作戰方案,多國部隊分三路攻入科威特,中路從科威特突入,西路從科威特以西迂迴,東路從海路發起登陸戰。在原計劃中,中路是主攻方向,西路是包抄方向,目的是切斷科威特與巴格達的聯繫,東路的海上進攻則為策應,主要是用來佯攻,吸引伊軍的分佈。

但薩達姆已經充分估計到美軍主要的突擊方向,在入侵科威特之後的5個多月間,建立起一個倒三角的防禦體系,主力部隊將被頂在科威特南部。如果美軍還按原計劃進攻,那就是直接硬碰硬,增加傷亡。

施瓦茨科普夫當機立斷,針對伊拉克在西部的沙特與伊拉克邊境沒有配置重兵的弱點,於1991年2月22日突然將主力部隊快速向西調遣,改為向伊軍防線西側作為主要突擊方向。目的是在伊軍防禦薄弱的地段一舉突破,形成大迂迴包抄,與在中路正面攻擊部隊形成合圍態勢。這種臨陣變動部署,讓伊軍很難察覺,即使察覺了也來不及重新調整伊軍的部署以對付美軍。美軍向西移動後,仍然按兵不動,致使薩達姆深信多國部隊將在正南發動主攻,美軍也因此降低了遭到伊軍的抵抗力度。

簡單地說,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細節做到了極致,才造成了傷亡如此大的懸殊。

伊拉克和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期間投入的總兵力幾乎是差不多,都是70-80萬之間。而戰後根據多國部隊統計的數據,伊拉克軍隊傷亡的人數在8萬5千至10萬人,被俘虜17萬5千人,並被擊毀和繳獲的坦克在3500輛,2000輛裝甲車和2000門火炮,97架戰鬥機和直升機,以及所有的艦艇。而多國部隊只有145人陣亡,其中美軍79人,沙特軍隊51人,英軍15人,美英軍分別傷213人和31人,損失戰機45架,這與伊拉克聲稱的擊落多國部隊180多架戰機的數字有較大出入。但是這並不影響以美軍為首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創造的奇蹟。

後勤補給到位

外行看武器,內行看補給。所謂兵馬未到,糧草先行,現代戰爭離不開巨大的裝備與物資的支持,特別是美國兵,似乎只有把美國的生活方式帶到前線他們才能舒適地作戰。從美國的本土到海灣要繞半個地球,超過萬里的物資運輸確實是個挑戰。

美軍動用海運和空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物資運輸。美國的三個航母戰鬥群分別由獨立號,艾森豪威爾號,和薩拉託加號各帶有軍火,油料和部分戰鬥人員,成為連接美國本土和海灣的平臺。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美軍進入沙特的前兩個星期,海運物資達80億磅,其中隨航母編隊進入海灣的物資佔三分之一。美軍派出了C-5等遠程運輸機300餘架,每天在沙特的起降達到30餘架次,美軍一律只帶隨身的輕武器,重裝備通過海運和大型運輸機運抵,在一星期內海空運輸總計45萬噸物資。

海灣戰爭期間美軍的物資運輸從來就沒被切斷過。反觀伊拉克則在其吞併科威特後,一直被聯合國經濟制裁,實行貿易禁運。伊拉克國內的食品價格飛漲了7到8倍,不得不實行定量供應。儘管如此,伊拉克軍隊基本的生活所需物資也很難完全滿足。從美軍俘虜的伊拉克戰俘中得知,伊拉克在被全面封鎖後,伊軍出現了惶恐情緒,士氣低落。

四次中東戰爭之後,薩達姆為了抵消和以色列的軍事優勢,利用二戰後殘存的民族對立情緒,請德國科學家幫助建立了化學武器工廠。兩伊戰爭中,伊朗曾經深受毒氣彈的危害。由於伊拉克擁有相當數量的地對地導彈,所以毒氣彈的投送不成問題。美軍為了應對伊拉克可能使用化學武器,建立了立體醫療保障體系。

為了解決傷病員快速醫療救護和護送的需要,美軍加強了海灣地區軍級和師級醫院的建設,僅師級後勤的野戰醫院就有500張床位。同時擁有護送傷員的直升飛機連,師級野戰醫院要求在離前線5公里的地方開設,並配備有手術檯的裝甲救護車,則可開進到距離前線800米的地方進行救治。每輛裝甲救護車有八張床位,2個手術檯。美軍還部署了由C-5銀河運輸機改裝的空中醫院,隨時待命。美軍的醫療體系使得多國部隊的士兵受傷後可以提高救治率,減少死亡人數的增加。

美軍不打無準備之戰

伊軍曾經在海夫吉發動地面突襲,利用沙特軍隊戰鬥力不足以及多國部隊的配合不嫻熟的弱點,一度佔領了海夫吉,在美軍的海軍陸戰隊增援後才擊退了伊軍。在海夫吉戰鬥中,美軍總共陣亡了11人,其中7人是被自己的導彈炸死的。海夫吉所暴露出的弱點讓美軍不敢貿然進行大規模地面進攻,這時對美軍來說考慮的不是有沒有取勝的把握,而是要以儘量減少傷亡來取勝。

美軍強調要在武器裝備和人員充分適應了沙漠環境,縮小了與伊軍環境方面的差異,能更有效地組織起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指揮才能發起進攻。美軍在武器裝備上存在優勢的情況下,還繼續進行各國部隊的磨合,和對沙漠環境的適應,摁住性子硬是在枯燥的沙漠裡練習了幾個月。

參加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有20多個,軍隊有70多萬,3000多架飛機,4000多輛坦克,247艘艦船。如此龐雜的兵力脅從,如果沒有完善的指揮機構將無法完成以最低代價戰勝伊拉克。為解決統一指揮問題,美軍在大規模空襲戰中首次使用C3I指揮系統,證明有效後在地面戰中推廣。這種指揮系統由偵察衛星,通信衛星,預警飛機,戰場監視指揮機,戰場指揮控制機,地面雷達,矩陣計算機,顯示控制設備,抗干擾通信線路和數據庫共同構成的。它將情報處理,通信,控制集於一身,使統一指揮下的火力產生倍增效果,是戰爭力量的倍增器,與伊拉克的指揮系統有著天壤之別。

美軍武器的優勢

美軍在海灣戰爭期間使用了眾多開掛式的新式武器,使得伊拉克軍隊毫無招架之力。

F-117隱形轟炸機投入使用,它可以用激光鎖定紅外輻射目標,然後投入激光制導炸彈。F-117的隱身技術使得伊拉克在F-117都已經完成打擊任務後,其雷達還在搜尋目標。伊拉克空軍在當時世界排名第六,但其老式米格機和法國的幻影系列無法與美軍的新式飛機所抗衡,有90架伊拉克戰鬥機直接飛到伊朗避難,甚至為了減少損失,還有些伊拉克戰機被掩埋,未戰先慫。伊拉克喪失制空權後,多國部隊的戰機如入無人之境實施空襲。

海灣戰爭中,美軍首次拿出了過去從未使用過的戰斧巡航導彈。它的特別之處是具有極為先進的計算機儲存,地形鑑別,敵我識別,自動導航和目標搜索系統,可以根據地形避開障礙物,鎖定目標後可以在末端加速突防。美軍一共發射了288枚戰斧巡航導彈,它變幻莫測的飛行軌跡令伊拉克軍隊很難攔截。

由於沙漠的地面太軟,火炮難以行進,美軍沒有部署專門的炮兵部隊,地面作戰所需火炮主要由M1A1坦克和自走式火炮提供,充分利用了其靈活性,避免無用武器的部署。這些火炮的行進速度是伊拉克坦克速度的五倍,以高速衝擊伊拉克陣地令其措手不及。M1A1所使用的貧鈾彈能穿透70毫米的裝甲板,伊拉克的蘇制坦克在與美軍對轟時幾乎就是被屠宰的一方。

步步為營

諾曼·施瓦茨科普夫擔任海灣戰爭期間多國部隊的總司令,他長期研究海灣問題,並且經常組織美軍與埃及軍隊在海灣地區進行軍事演習,深知在沙漠作戰的規律,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諾曼·施瓦茨科普夫)

美軍對伊拉克的軍事打擊從大規模的空襲開始。美軍為此制定了嚴密的空襲計劃,對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內目標轟炸30天后再進行地面戰爭,儘可能地減少地面作戰的傷亡。美軍把轟炸的目標分為12個方面,並按照優先順序進行轟炸。它們依次是轟炸伊軍的指揮控制與通信系統,防空系統和雷達,適用的飛機場,飛毛腿發射場,核反應堆,化學和生物武器的生產和儲存設施,伊拉克共和衛隊,包括倉庫,彈藥庫,交通樞紐,橋樑和鐵路的補給網絡,主要的石油和化工設施,電力系統,其他支援戰爭的工業設施,以及佔領科威特的伊拉克軍隊。美軍的空襲並不是漫無目和主次不分,而是以解除對美軍的傷亡威脅進行精確轟炸。

五角大樓事先祕密計算美軍對伊軍地面作戰中的損失人數為1000人左右。根據原作戰方案,多國部隊分三路攻入科威特,中路從科威特突入,西路從科威特以西迂迴,東路從海路發起登陸戰。在原計劃中,中路是主攻方向,西路是包抄方向,目的是切斷科威特與巴格達的聯繫,東路的海上進攻則為策應,主要是用來佯攻,吸引伊軍的分佈。

但薩達姆已經充分估計到美軍主要的突擊方向,在入侵科威特之後的5個多月間,建立起一個倒三角的防禦體系,主力部隊將被頂在科威特南部。如果美軍還按原計劃進攻,那就是直接硬碰硬,增加傷亡。

施瓦茨科普夫當機立斷,針對伊拉克在西部的沙特與伊拉克邊境沒有配置重兵的弱點,於1991年2月22日突然將主力部隊快速向西調遣,改為向伊軍防線西側作為主要突擊方向。目的是在伊軍防禦薄弱的地段一舉突破,形成大迂迴包抄,與在中路正面攻擊部隊形成合圍態勢。這種臨陣變動部署,讓伊軍很難察覺,即使察覺了也來不及重新調整伊軍的部署以對付美軍。美軍向西移動後,仍然按兵不動,致使薩達姆深信多國部隊將在正南發動主攻,美軍也因此降低了遭到伊軍的抵抗力度。

地對地導彈和強大密集的地面炮火剝奪了伊軍的作戰能力和意志。天上遭到多國部隊的武裝直升機和攻擊機的空襲,地上又遭到從南面壓過來的阿拉伯聯軍,美海軍陸戰隊,以及從西面組織過來的美英部隊的夾擊,伊軍成了甕中之鱉。僅一天之內伊軍的三道防線頃刻瓦解,美軍此時令他們頭疼的不是如何穿過雷區,而是如何把成千上萬的伊拉克戰俘運到後方去。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正面交戰的中路。美第7軍在推進過程中,與伊軍共和國衛隊久戰不克。以至於美軍動用了從航母直接起飛的空中火力支援,方才擊潰伊軍。

26日上午,多國部隊上午完成了對科威特的鉗形包圍,除東面的大海外,科威特所有的出口都被封死了。但是美國海軍陸戰隊並沒有急著進城,他們駐守郊外,等待後面的阿拉伯軍隊先進城。除了政治和宗教原因外,美軍不會說阿拉伯語可能會引發溝通上的誤會,而且科威特城內還有沒來得及撤退的小股伊軍,美軍也擔心伊軍在城內留下的地雷和陷阱。一名美軍士兵曾經直言不諱地說:“為了減少傷亡,我們準備讓科威特軍隊先進城,因為他們最熟悉城內的情況。”直到26日傍晚,科威特軍隊才趕到城郊,在27日科威特舉行了歡迎儀式,科威特民眾在瓦礫碎片中迎接科威特軍隊進城。美軍把先進城的榮耀讓給了科威特軍隊,也把潛在的傷亡風險降到了最低。

簡單地說,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細節做到了極致,才造成了傷亡如此大的懸殊。

伊拉克和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期間投入的總兵力幾乎是差不多,都是70-80萬之間。而戰後根據多國部隊統計的數據,伊拉克軍隊傷亡的人數在8萬5千至10萬人,被俘虜17萬5千人,並被擊毀和繳獲的坦克在3500輛,2000輛裝甲車和2000門火炮,97架戰鬥機和直升機,以及所有的艦艇。而多國部隊只有145人陣亡,其中美軍79人,沙特軍隊51人,英軍15人,美英軍分別傷213人和31人,損失戰機45架,這與伊拉克聲稱的擊落多國部隊180多架戰機的數字有較大出入。但是這並不影響以美軍為首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創造的奇蹟。

後勤補給到位

外行看武器,內行看補給。所謂兵馬未到,糧草先行,現代戰爭離不開巨大的裝備與物資的支持,特別是美國兵,似乎只有把美國的生活方式帶到前線他們才能舒適地作戰。從美國的本土到海灣要繞半個地球,超過萬里的物資運輸確實是個挑戰。

美軍動用海運和空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物資運輸。美國的三個航母戰鬥群分別由獨立號,艾森豪威爾號,和薩拉託加號各帶有軍火,油料和部分戰鬥人員,成為連接美國本土和海灣的平臺。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美軍進入沙特的前兩個星期,海運物資達80億磅,其中隨航母編隊進入海灣的物資佔三分之一。美軍派出了C-5等遠程運輸機300餘架,每天在沙特的起降達到30餘架次,美軍一律只帶隨身的輕武器,重裝備通過海運和大型運輸機運抵,在一星期內海空運輸總計45萬噸物資。

海灣戰爭期間美軍的物資運輸從來就沒被切斷過。反觀伊拉克則在其吞併科威特後,一直被聯合國經濟制裁,實行貿易禁運。伊拉克國內的食品價格飛漲了7到8倍,不得不實行定量供應。儘管如此,伊拉克軍隊基本的生活所需物資也很難完全滿足。從美軍俘虜的伊拉克戰俘中得知,伊拉克在被全面封鎖後,伊軍出現了惶恐情緒,士氣低落。

四次中東戰爭之後,薩達姆為了抵消和以色列的軍事優勢,利用二戰後殘存的民族對立情緒,請德國科學家幫助建立了化學武器工廠。兩伊戰爭中,伊朗曾經深受毒氣彈的危害。由於伊拉克擁有相當數量的地對地導彈,所以毒氣彈的投送不成問題。美軍為了應對伊拉克可能使用化學武器,建立了立體醫療保障體系。

為了解決傷病員快速醫療救護和護送的需要,美軍加強了海灣地區軍級和師級醫院的建設,僅師級後勤的野戰醫院就有500張床位。同時擁有護送傷員的直升飛機連,師級野戰醫院要求在離前線5公里的地方開設,並配備有手術檯的裝甲救護車,則可開進到距離前線800米的地方進行救治。每輛裝甲救護車有八張床位,2個手術檯。美軍還部署了由C-5銀河運輸機改裝的空中醫院,隨時待命。美軍的醫療體系使得多國部隊的士兵受傷後可以提高救治率,減少死亡人數的增加。

美軍不打無準備之戰

伊軍曾經在海夫吉發動地面突襲,利用沙特軍隊戰鬥力不足以及多國部隊的配合不嫻熟的弱點,一度佔領了海夫吉,在美軍的海軍陸戰隊增援後才擊退了伊軍。在海夫吉戰鬥中,美軍總共陣亡了11人,其中7人是被自己的導彈炸死的。海夫吉所暴露出的弱點讓美軍不敢貿然進行大規模地面進攻,這時對美軍來說考慮的不是有沒有取勝的把握,而是要以儘量減少傷亡來取勝。

美軍強調要在武器裝備和人員充分適應了沙漠環境,縮小了與伊軍環境方面的差異,能更有效地組織起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指揮才能發起進攻。美軍在武器裝備上存在優勢的情況下,還繼續進行各國部隊的磨合,和對沙漠環境的適應,摁住性子硬是在枯燥的沙漠裡練習了幾個月。

參加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有20多個,軍隊有70多萬,3000多架飛機,4000多輛坦克,247艘艦船。如此龐雜的兵力脅從,如果沒有完善的指揮機構將無法完成以最低代價戰勝伊拉克。為解決統一指揮問題,美軍在大規模空襲戰中首次使用C3I指揮系統,證明有效後在地面戰中推廣。這種指揮系統由偵察衛星,通信衛星,預警飛機,戰場監視指揮機,戰場指揮控制機,地面雷達,矩陣計算機,顯示控制設備,抗干擾通信線路和數據庫共同構成的。它將情報處理,通信,控制集於一身,使統一指揮下的火力產生倍增效果,是戰爭力量的倍增器,與伊拉克的指揮系統有著天壤之別。

美軍武器的優勢

美軍在海灣戰爭期間使用了眾多開掛式的新式武器,使得伊拉克軍隊毫無招架之力。

F-117隱形轟炸機投入使用,它可以用激光鎖定紅外輻射目標,然後投入激光制導炸彈。F-117的隱身技術使得伊拉克在F-117都已經完成打擊任務後,其雷達還在搜尋目標。伊拉克空軍在當時世界排名第六,但其老式米格機和法國的幻影系列無法與美軍的新式飛機所抗衡,有90架伊拉克戰鬥機直接飛到伊朗避難,甚至為了減少損失,還有些伊拉克戰機被掩埋,未戰先慫。伊拉克喪失制空權後,多國部隊的戰機如入無人之境實施空襲。

海灣戰爭中,美軍首次拿出了過去從未使用過的戰斧巡航導彈。它的特別之處是具有極為先進的計算機儲存,地形鑑別,敵我識別,自動導航和目標搜索系統,可以根據地形避開障礙物,鎖定目標後可以在末端加速突防。美軍一共發射了288枚戰斧巡航導彈,它變幻莫測的飛行軌跡令伊拉克軍隊很難攔截。

由於沙漠的地面太軟,火炮難以行進,美軍沒有部署專門的炮兵部隊,地面作戰所需火炮主要由M1A1坦克和自走式火炮提供,充分利用了其靈活性,避免無用武器的部署。這些火炮的行進速度是伊拉克坦克速度的五倍,以高速衝擊伊拉克陣地令其措手不及。M1A1所使用的貧鈾彈能穿透70毫米的裝甲板,伊拉克的蘇制坦克在與美軍對轟時幾乎就是被屠宰的一方。

步步為營

諾曼·施瓦茨科普夫擔任海灣戰爭期間多國部隊的總司令,他長期研究海灣問題,並且經常組織美軍與埃及軍隊在海灣地區進行軍事演習,深知在沙漠作戰的規律,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諾曼·施瓦茨科普夫)

美軍對伊拉克的軍事打擊從大規模的空襲開始。美軍為此制定了嚴密的空襲計劃,對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內目標轟炸30天后再進行地面戰爭,儘可能地減少地面作戰的傷亡。美軍把轟炸的目標分為12個方面,並按照優先順序進行轟炸。它們依次是轟炸伊軍的指揮控制與通信系統,防空系統和雷達,適用的飛機場,飛毛腿發射場,核反應堆,化學和生物武器的生產和儲存設施,伊拉克共和衛隊,包括倉庫,彈藥庫,交通樞紐,橋樑和鐵路的補給網絡,主要的石油和化工設施,電力系統,其他支援戰爭的工業設施,以及佔領科威特的伊拉克軍隊。美軍的空襲並不是漫無目和主次不分,而是以解除對美軍的傷亡威脅進行精確轟炸。

五角大樓事先祕密計算美軍對伊軍地面作戰中的損失人數為1000人左右。根據原作戰方案,多國部隊分三路攻入科威特,中路從科威特突入,西路從科威特以西迂迴,東路從海路發起登陸戰。在原計劃中,中路是主攻方向,西路是包抄方向,目的是切斷科威特與巴格達的聯繫,東路的海上進攻則為策應,主要是用來佯攻,吸引伊軍的分佈。

但薩達姆已經充分估計到美軍主要的突擊方向,在入侵科威特之後的5個多月間,建立起一個倒三角的防禦體系,主力部隊將被頂在科威特南部。如果美軍還按原計劃進攻,那就是直接硬碰硬,增加傷亡。

施瓦茨科普夫當機立斷,針對伊拉克在西部的沙特與伊拉克邊境沒有配置重兵的弱點,於1991年2月22日突然將主力部隊快速向西調遣,改為向伊軍防線西側作為主要突擊方向。目的是在伊軍防禦薄弱的地段一舉突破,形成大迂迴包抄,與在中路正面攻擊部隊形成合圍態勢。這種臨陣變動部署,讓伊軍很難察覺,即使察覺了也來不及重新調整伊軍的部署以對付美軍。美軍向西移動後,仍然按兵不動,致使薩達姆深信多國部隊將在正南發動主攻,美軍也因此降低了遭到伊軍的抵抗力度。

地對地導彈和強大密集的地面炮火剝奪了伊軍的作戰能力和意志。天上遭到多國部隊的武裝直升機和攻擊機的空襲,地上又遭到從南面壓過來的阿拉伯聯軍,美海軍陸戰隊,以及從西面組織過來的美英部隊的夾擊,伊軍成了甕中之鱉。僅一天之內伊軍的三道防線頃刻瓦解,美軍此時令他們頭疼的不是如何穿過雷區,而是如何把成千上萬的伊拉克戰俘運到後方去。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正面交戰的中路。美第7軍在推進過程中,與伊軍共和國衛隊久戰不克。以至於美軍動用了從航母直接起飛的空中火力支援,方才擊潰伊軍。

26日上午,多國部隊上午完成了對科威特的鉗形包圍,除東面的大海外,科威特所有的出口都被封死了。但是美國海軍陸戰隊並沒有急著進城,他們駐守郊外,等待後面的阿拉伯軍隊先進城。除了政治和宗教原因外,美軍不會說阿拉伯語可能會引發溝通上的誤會,而且科威特城內還有沒來得及撤退的小股伊軍,美軍也擔心伊軍在城內留下的地雷和陷阱。一名美軍士兵曾經直言不諱地說:“為了減少傷亡,我們準備讓科威特軍隊先進城,因為他們最熟悉城內的情況。”直到26日傍晚,科威特軍隊才趕到城郊,在27日科威特舉行了歡迎儀式,科威特民眾在瓦礫碎片中迎接科威特軍隊進城。美軍把先進城的榮耀讓給了科威特軍隊,也把潛在的傷亡風險降到了最低。

正當伊軍向北潰退時,施瓦茨科普夫請示老布什總統,要求授權他指揮美軍繼續乘勝追擊,越過幼發拉底河徹底消滅剩餘的20到25個師的伊軍。老布什並未採納其建議,並於2月28日下令美軍及其他多國部隊暫時停止軍事行動。老布什深知窮寇莫追的道理,在控制科威特後如果再繼續追擊薩達姆,那就師出無名了,必然會遭到當時國際社會的譴責和伊拉克軍民的強烈抵抗,也避免了美軍傷亡的繼續擴大。

綜上所述,美軍在擁有明顯的武器代差優勢前提下,後勤補給得到美國國力的保障,算無遺策,表現出了高於伊軍的戰術素養,使其以最小的代價獲勝。海灣戰爭可以說是美軍少有的正義之戰,獲得了世界範圍內的讚譽。而同樣的條件下,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再也無法複製這種神蹟。理由很簡單,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當美軍目的不純時,迎接美軍的不再是簞食漿壺,而是獵槍。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19-03-30

1990年8月2日凌晨,10萬伊拉克軍隊在夜幕的掩護下,以300多輛坦克為先頭部隊,在飛機的刺耳轟鳴聲中,向著僅有2萬軍隊,國土面積不到2萬平方公里的科威特衝殺過去。

從未親歷過戰爭的科威特士兵,在驍勇善戰的伊拉克軍隊面前,猶如待宰的羔羊。大多數人還沒有明白髮生了什麼,就已束手就擒。5000多名科威特士兵狼狽逃竄,躲進了南方的沙漠裡。

戰爭進行得出乎意料的順利,僅僅14個小時後,科威特就全境失守。狂傲的薩達姆宣佈將科威特併入伊拉克,劃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

1990年8月2日凌晨,10萬伊拉克軍隊在夜幕的掩護下,以300多輛坦克為先頭部隊,在飛機的刺耳轟鳴聲中,向著僅有2萬軍隊,國土面積不到2萬平方公里的科威特衝殺過去。

從未親歷過戰爭的科威特士兵,在驍勇善戰的伊拉克軍隊面前,猶如待宰的羔羊。大多數人還沒有明白髮生了什麼,就已束手就擒。5000多名科威特士兵狼狽逃竄,躲進了南方的沙漠裡。

戰爭進行得出乎意料的順利,僅僅14個小時後,科威特就全境失守。狂傲的薩達姆宣佈將科威特併入伊拉克,劃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

(薩達姆舊照)

薩達姆的張狂,在國際上引起軒然大波。聯合國安理會空前一致地通過了660號決議,要求伊拉克立即從科威特撤兵。

但薩達姆置若罔聞,反而向沙特邊境增兵數萬,作為強硬迴應。

薩達姆的囂張,讓美國人既憤怒,又竊喜。

美國人之所以憤怒,是因為薩達姆居然將他這個世界老大視作空氣,公然傷害他在中東的戰略利益。竊喜的是,他終於找到機會重振越戰失利的士氣,並藉此重返阿拉伯世界,強化其在中東的軍事存在。

於是,美軍迅速聯合北約盟友和一部分阿拉伯國家,組成了多國部隊,向伊拉克發起了攻擊,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

戰爭的結局出人意料。在短短40天的戰鬥中,伊拉克損失慘重。傷亡士兵10多萬人,損失飛機300多架、坦克近4000輛、火炮3000門、艦艇140艘,直接經濟損失2000億美元。更要命的是,伊拉克的石油工業和基礎設施損毀殆盡,失去了經濟支柱。

而美國方面只是陣亡了不到200人,這其中真正死於戰鬥的不到100人。損失飛機35架、艦艇2艘,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完勝。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場戰爭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面呢?

1990年8月2日凌晨,10萬伊拉克軍隊在夜幕的掩護下,以300多輛坦克為先頭部隊,在飛機的刺耳轟鳴聲中,向著僅有2萬軍隊,國土面積不到2萬平方公里的科威特衝殺過去。

從未親歷過戰爭的科威特士兵,在驍勇善戰的伊拉克軍隊面前,猶如待宰的羔羊。大多數人還沒有明白髮生了什麼,就已束手就擒。5000多名科威特士兵狼狽逃竄,躲進了南方的沙漠裡。

戰爭進行得出乎意料的順利,僅僅14個小時後,科威特就全境失守。狂傲的薩達姆宣佈將科威特併入伊拉克,劃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

(薩達姆舊照)

薩達姆的張狂,在國際上引起軒然大波。聯合國安理會空前一致地通過了660號決議,要求伊拉克立即從科威特撤兵。

但薩達姆置若罔聞,反而向沙特邊境增兵數萬,作為強硬迴應。

薩達姆的囂張,讓美國人既憤怒,又竊喜。

美國人之所以憤怒,是因為薩達姆居然將他這個世界老大視作空氣,公然傷害他在中東的戰略利益。竊喜的是,他終於找到機會重振越戰失利的士氣,並藉此重返阿拉伯世界,強化其在中東的軍事存在。

於是,美軍迅速聯合北約盟友和一部分阿拉伯國家,組成了多國部隊,向伊拉克發起了攻擊,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

戰爭的結局出人意料。在短短40天的戰鬥中,伊拉克損失慘重。傷亡士兵10多萬人,損失飛機300多架、坦克近4000輛、火炮3000門、艦艇140艘,直接經濟損失2000億美元。更要命的是,伊拉克的石油工業和基礎設施損毀殆盡,失去了經濟支柱。

而美國方面只是陣亡了不到200人,這其中真正死於戰鬥的不到100人。損失飛機35架、艦艇2艘,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完勝。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場戰爭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面呢?

(海灣戰爭舊照)

一、雙方實力懸殊。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美軍就開始了名為“沙漠之盾”的防禦行動。在短短的7天時間內,美軍就向中東地區投送了大約5萬兵力、100餘架戰機和38艘艦艇,其快速反應能力和高機動性能可見一斑。

在整場戰役中,多國部隊還源源不斷地向海灣地區增兵,最終達到76萬兵力,3000輛坦克,1700架飛機,同時還擁有包括6艘航空母艦在內的200艘艦艇。

最為關鍵的是,這些武器裝備中,很多都擁有高科技設備。空中的飛機有諸如E-3D空中預警機、EF-111A電子干擾機、E-8A聯合監視機等最先進的信息化戰機。還包括F—117、B—52等戰略轟炸機。海上的艦艇裝備了“戰斧”巡航導彈和各類精確制導炸彈。

伊拉克雖然也有近120萬軍隊、4000多輛坦克、3000多門火炮、1000多架飛機。但其高科技性能和美國相比,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存在著明顯的代差。

二、美軍擁有電子戰絕對優勢。

海灣戰爭中,美國出動了多架次電子戰機,對伊拉克的電子設備進行了強力干擾,直接癱瘓了伊拉克的無線電通訊系統和導航系統,使得伊拉克成為了戰爭中的瞎子,被動挨打。

在名為“沙漠風暴”的大規模空襲開始前,美國首先動用了高空衛星,對伊拉克的軍事設施和指揮系統進行了偵查。而後,又再次出動高空無人機,誘使伊拉克的雷達預警系統暴露。相關數據傳回後,美軍發射了“戰斧”巡航導彈和精確制導武器,成功地摧毀了伊拉克的大部分機場和雷達,伊拉克的1000多架飛機頓時成了擺設,慘遭美軍轟炸。

1990年8月2日凌晨,10萬伊拉克軍隊在夜幕的掩護下,以300多輛坦克為先頭部隊,在飛機的刺耳轟鳴聲中,向著僅有2萬軍隊,國土面積不到2萬平方公里的科威特衝殺過去。

從未親歷過戰爭的科威特士兵,在驍勇善戰的伊拉克軍隊面前,猶如待宰的羔羊。大多數人還沒有明白髮生了什麼,就已束手就擒。5000多名科威特士兵狼狽逃竄,躲進了南方的沙漠裡。

戰爭進行得出乎意料的順利,僅僅14個小時後,科威特就全境失守。狂傲的薩達姆宣佈將科威特併入伊拉克,劃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

(薩達姆舊照)

薩達姆的張狂,在國際上引起軒然大波。聯合國安理會空前一致地通過了660號決議,要求伊拉克立即從科威特撤兵。

但薩達姆置若罔聞,反而向沙特邊境增兵數萬,作為強硬迴應。

薩達姆的囂張,讓美國人既憤怒,又竊喜。

美國人之所以憤怒,是因為薩達姆居然將他這個世界老大視作空氣,公然傷害他在中東的戰略利益。竊喜的是,他終於找到機會重振越戰失利的士氣,並藉此重返阿拉伯世界,強化其在中東的軍事存在。

於是,美軍迅速聯合北約盟友和一部分阿拉伯國家,組成了多國部隊,向伊拉克發起了攻擊,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

戰爭的結局出人意料。在短短40天的戰鬥中,伊拉克損失慘重。傷亡士兵10多萬人,損失飛機300多架、坦克近4000輛、火炮3000門、艦艇140艘,直接經濟損失2000億美元。更要命的是,伊拉克的石油工業和基礎設施損毀殆盡,失去了經濟支柱。

而美國方面只是陣亡了不到200人,這其中真正死於戰鬥的不到100人。損失飛機35架、艦艇2艘,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完勝。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場戰爭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面呢?

(海灣戰爭舊照)

一、雙方實力懸殊。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美軍就開始了名為“沙漠之盾”的防禦行動。在短短的7天時間內,美軍就向中東地區投送了大約5萬兵力、100餘架戰機和38艘艦艇,其快速反應能力和高機動性能可見一斑。

在整場戰役中,多國部隊還源源不斷地向海灣地區增兵,最終達到76萬兵力,3000輛坦克,1700架飛機,同時還擁有包括6艘航空母艦在內的200艘艦艇。

最為關鍵的是,這些武器裝備中,很多都擁有高科技設備。空中的飛機有諸如E-3D空中預警機、EF-111A電子干擾機、E-8A聯合監視機等最先進的信息化戰機。還包括F—117、B—52等戰略轟炸機。海上的艦艇裝備了“戰斧”巡航導彈和各類精確制導炸彈。

伊拉克雖然也有近120萬軍隊、4000多輛坦克、3000多門火炮、1000多架飛機。但其高科技性能和美國相比,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存在著明顯的代差。

二、美軍擁有電子戰絕對優勢。

海灣戰爭中,美國出動了多架次電子戰機,對伊拉克的電子設備進行了強力干擾,直接癱瘓了伊拉克的無線電通訊系統和導航系統,使得伊拉克成為了戰爭中的瞎子,被動挨打。

在名為“沙漠風暴”的大規模空襲開始前,美國首先動用了高空衛星,對伊拉克的軍事設施和指揮系統進行了偵查。而後,又再次出動高空無人機,誘使伊拉克的雷達預警系統暴露。相關數據傳回後,美軍發射了“戰斧”巡航導彈和精確制導武器,成功地摧毀了伊拉克的大部分機場和雷達,伊拉克的1000多架飛機頓時成了擺設,慘遭美軍轟炸。

(沙漠風暴)

三、美軍擁有強大的制空優勢。

美軍出動“阿帕奇”直升機、F-117A攻擊機、B-52戰略轟炸機等,在預警機和偵察機的配合下,對著伊拉克的軍事設施一陣狂轟濫炸。在第一天的空中打擊之後,伊拉克的防空體系就已基本癱瘓,地面指揮系統和導航設施也損毀大半。伊拉克的飛機就像無頭蒼蠅,在天上到處亂竄,任由美軍戰機截殺。

當美軍在奪取了制空權後,伊拉克的地面部隊,就完全暴露在了美軍的空中火力之下,成為了美軍戰機的活靶子。所謂的百萬部隊和鋼鐵洪流,也只有捱打的份兒了。

僅僅在“沙漠風暴”開始十多天後,伊拉克就已經損失了400多輛坦克、380輛裝甲車,以及數百門火炮。

空襲持續了近40天,伊拉克的空中力量遭受重創,部分飛機甚至逃到了伊朗。伊軍的地面裝甲部隊也損失大半,人員死傷一半。

四、薩達姆的戰爭理念落後。

海灣戰爭開始前,薩達姆非常自信,自以為手中擁有經過8年兩伊戰爭洗禮的百萬雄師,同時佔據天時地利的優勢,戰勝美軍是沒有懸念的。

他甚至在視察部隊時,還自信滿滿地說:“美國的空中優勢是無法贏得地面戰爭的,這是經過越戰證明的道理。”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代戰爭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接觸式機械化戰爭,而是超視距、信息化的綜合戰爭,是高科技、現代化的全面對抗。

因此,在海灣戰爭中,美軍的空中打擊持續了近40天,而地面攻擊只進行了兩天,伊軍就不得不宣佈停火,撤出了科威特。

(參考資料:《海灣戰爭紀實》)

鍋盖頭司令
2019-09-04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看,首先在很多人看來,伊拉克就是落後於多國聯軍,武器裝備的技術水平落後,而且作戰思想落後,不過從另外一點看,或許是伊拉克的作戰思路不對,因為戰場上也不光是武器影響戰爭結局,世界戰爭史上也不是沒有過以落後戰勝先進的戰爭或者戰役,如果用兵得當不是沒有彌補劣勢的可能,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好了有時候要比武器先進還要厲害。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看,首先在很多人看來,伊拉克就是落後於多國聯軍,武器裝備的技術水平落後,而且作戰思想落後,不過從另外一點看,或許是伊拉克的作戰思路不對,因為戰場上也不光是武器影響戰爭結局,世界戰爭史上也不是沒有過以落後戰勝先進的戰爭或者戰役,如果用兵得當不是沒有彌補劣勢的可能,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好了有時候要比武器先進還要厲害。



武器方面落後就不說了,因為伊拉克的很多武器都是買來的,它本身沒有很強的武器自給自足能力,買來的武器一般不會是原汁原味的,都是猴版。作戰思想落後,多國部隊和伊拉克軍隊都集結了近萬輛裝甲車輛,百萬大軍,多國部隊三十八天的空襲就打掉了伊軍百分之三十的戰鬥力,然後一百小時的陸戰定勝負。伊拉克軍隊的空軍在海灣戰爭期間沒什麼存在感,薩達姆防線修好了也只是伊拉克陸軍在這硬扛,這完全就是兩伊戰爭時期陸軍頂牛的打法,空軍利用率太低了。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看,首先在很多人看來,伊拉克就是落後於多國聯軍,武器裝備的技術水平落後,而且作戰思想落後,不過從另外一點看,或許是伊拉克的作戰思路不對,因為戰場上也不光是武器影響戰爭結局,世界戰爭史上也不是沒有過以落後戰勝先進的戰爭或者戰役,如果用兵得當不是沒有彌補劣勢的可能,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好了有時候要比武器先進還要厲害。



武器方面落後就不說了,因為伊拉克的很多武器都是買來的,它本身沒有很強的武器自給自足能力,買來的武器一般不會是原汁原味的,都是猴版。作戰思想落後,多國部隊和伊拉克軍隊都集結了近萬輛裝甲車輛,百萬大軍,多國部隊三十八天的空襲就打掉了伊軍百分之三十的戰鬥力,然後一百小時的陸戰定勝負。伊拉克軍隊的空軍在海灣戰爭期間沒什麼存在感,薩達姆防線修好了也只是伊拉克陸軍在這硬扛,這完全就是兩伊戰爭時期陸軍頂牛的打法,空軍利用率太低了。



再有,從另一個角度說就是作戰思路不對,只用陸軍參戰可以說是作戰思想落後,但是單一軍種如果使用得當也不是沒可能給對手造成傷亡的啊,你可以只用陸軍打,但是硬件不如人,就不能跟美軍排兵佈陣硬碰硬這麼打,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打了很多年,正面衝突美軍根本沒費什麼力氣,可是後來的長期駐軍中,美軍的傷亡加一起達數萬人之多。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看,首先在很多人看來,伊拉克就是落後於多國聯軍,武器裝備的技術水平落後,而且作戰思想落後,不過從另外一點看,或許是伊拉克的作戰思路不對,因為戰場上也不光是武器影響戰爭結局,世界戰爭史上也不是沒有過以落後戰勝先進的戰爭或者戰役,如果用兵得當不是沒有彌補劣勢的可能,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好了有時候要比武器先進還要厲害。



武器方面落後就不說了,因為伊拉克的很多武器都是買來的,它本身沒有很強的武器自給自足能力,買來的武器一般不會是原汁原味的,都是猴版。作戰思想落後,多國部隊和伊拉克軍隊都集結了近萬輛裝甲車輛,百萬大軍,多國部隊三十八天的空襲就打掉了伊軍百分之三十的戰鬥力,然後一百小時的陸戰定勝負。伊拉克軍隊的空軍在海灣戰爭期間沒什麼存在感,薩達姆防線修好了也只是伊拉克陸軍在這硬扛,這完全就是兩伊戰爭時期陸軍頂牛的打法,空軍利用率太低了。



再有,從另一個角度說就是作戰思路不對,只用陸軍參戰可以說是作戰思想落後,但是單一軍種如果使用得當也不是沒可能給對手造成傷亡的啊,你可以只用陸軍打,但是硬件不如人,就不能跟美軍排兵佈陣硬碰硬這麼打,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打了很多年,正面衝突美軍根本沒費什麼力氣,可是後來的長期駐軍中,美軍的傷亡加一起達數萬人之多。

還有,伊拉克軍隊佔領科威特以後也不進攻,低頭就是修防線,眼巴巴地看著多國部隊在眼皮底下沙特阿拉伯這些機場和港口集結,你要是順勢南下把這些港口和機場都推了,多國部隊就非常棘手。美國一開始就因為經濟不好考慮要不要打這一戰,你要是製造這麼個麻煩,美國不知道要多消耗多少,不說打贏它,起碼不會這麼被動,多國部隊會重新尋找更遠集結地,美國就會更加顧慮,到那時可襲擾敵人,以逸待勞。這和懂不懂現代化戰爭,懂不懂空海一體戰就沒關係了,就是自用兵以來就有的攻防之道。

小哥话军史
2019-09-07

海灣戰爭是以伊拉克向科威特領土入侵引發的戰爭,其背景是由石油方面引發的爭執,綜合後伊拉克選擇採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在1990年8月初,伊拉克軍隊向科威特發起了突然進攻,佔領了科威特首都,也因為戰爭的勝利,曾讓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揚言宣佈:科威特從此成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傷亡人數僅僅27人左右,而伊拉克軍隊的死亡人數超過10萬人,說實話這個數據也真是挺嚇人的,1:4000的比例啊,就算當時八國聯軍入侵中華時也沒有達到這個比例吧。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果?

海灣戰爭是以伊拉克向科威特領土入侵引發的戰爭,其背景是由石油方面引發的爭執,綜合後伊拉克選擇採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在1990年8月初,伊拉克軍隊向科威特發起了突然進攻,佔領了科威特首都,也因為戰爭的勝利,曾讓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揚言宣佈:科威特從此成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傷亡人數僅僅27人左右,而伊拉克軍隊的死亡人數超過10萬人,說實話這個數據也真是挺嚇人的,1:4000的比例啊,就算當時八國聯軍入侵中華時也沒有達到這個比例吧。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果?

海灣戰爭是以伊拉克向科威特領土入侵引發的戰爭,其背景是由石油方面引發的爭執,綜合後伊拉克選擇採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在1990年8月初,伊拉克軍隊向科威特發起了突然進攻,佔領了科威特首都,也因為戰爭的勝利,曾讓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揚言宣佈:科威特從此成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傷亡人數僅僅27人左右,而伊拉克軍隊的死亡人數超過10萬人,說實話這個數據也真是挺嚇人的,1:4000的比例啊,就算當時八國聯軍入侵中華時也沒有達到這個比例吧。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果?


首先我認為雙方實力太過懸殊,伊拉克在武器裝備和戰略戰術思想上全面落後於聯軍。毫無疑問,號稱海灣頭號軍事強國的伊拉克在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面前絲毫沒有佔據優勢,根本無法有效還擊。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擁有裝備性能優勢、裝備數量優勢以及戰術戰法優勢。在海灣戰爭中,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首先對伊拉克軍隊實施長達38天的戰略大轟炸,出動112000架次戰機,投放各類彈藥20多萬噸,摧毀伊拉克軍隊過半的軍事裝備,伊拉克龐大的地面部隊在沒有接觸到多國部隊地面部隊時,就已經傷亡慘重,元氣大傷。 其實,伊拉克軍隊遭到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的碾壓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伊拉克軍隊遭受到重創,本質上是因為對信息化戰爭完全不瞭解,對制空權、空地一體化等作戰概念根本一無所知。

海灣戰爭是以伊拉克向科威特領土入侵引發的戰爭,其背景是由石油方面引發的爭執,綜合後伊拉克選擇採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在1990年8月初,伊拉克軍隊向科威特發起了突然進攻,佔領了科威特首都,也因為戰爭的勝利,曾讓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揚言宣佈:科威特從此成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傷亡人數僅僅27人左右,而伊拉克軍隊的死亡人數超過10萬人,說實話這個數據也真是挺嚇人的,1:4000的比例啊,就算當時八國聯軍入侵中華時也沒有達到這個比例吧。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果?


首先我認為雙方實力太過懸殊,伊拉克在武器裝備和戰略戰術思想上全面落後於聯軍。毫無疑問,號稱海灣頭號軍事強國的伊拉克在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面前絲毫沒有佔據優勢,根本無法有效還擊。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擁有裝備性能優勢、裝備數量優勢以及戰術戰法優勢。在海灣戰爭中,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首先對伊拉克軍隊實施長達38天的戰略大轟炸,出動112000架次戰機,投放各類彈藥20多萬噸,摧毀伊拉克軍隊過半的軍事裝備,伊拉克龐大的地面部隊在沒有接觸到多國部隊地面部隊時,就已經傷亡慘重,元氣大傷。 其實,伊拉克軍隊遭到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的碾壓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伊拉克軍隊遭受到重創,本質上是因為對信息化戰爭完全不瞭解,對制空權、空地一體化等作戰概念根本一無所知。

然後是內部不團結,必勝信念的喪失,軍隊毫無抵抗意志,一觸即潰。武器裝備固然重要,但是人的因素更重要。薩達姆對內任人唯親,建立獨裁統治,導致民眾怨聲載道民心盡失,戰爭期間伊拉克民眾甚至還主動幫助美軍進行戰鬥,他們親自將曾經無比尊敬的薩達姆雕像推倒在地。對外伊拉克之所以會失敗,很大原因跟自己的士兵素質,以及愛國的信念不夠堅定有很大的關係,畢竟當時美軍為了全線擊潰薩達姆的武裝,成立了一個情報機構,這個機構最大的任務就是策反薩達姆旁邊的親信,結果在巨大的誘惑之下,多數親信被美國所收買,大部分的戰力在戰時紛紛倒戈,至此美軍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輕鬆的拿下伊拉克。。

海灣戰爭是以伊拉克向科威特領土入侵引發的戰爭,其背景是由石油方面引發的爭執,綜合後伊拉克選擇採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在1990年8月初,伊拉克軍隊向科威特發起了突然進攻,佔領了科威特首都,也因為戰爭的勝利,曾讓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揚言宣佈:科威特從此成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傷亡人數僅僅27人左右,而伊拉克軍隊的死亡人數超過10萬人,說實話這個數據也真是挺嚇人的,1:4000的比例啊,就算當時八國聯軍入侵中華時也沒有達到這個比例吧。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果?


首先我認為雙方實力太過懸殊,伊拉克在武器裝備和戰略戰術思想上全面落後於聯軍。毫無疑問,號稱海灣頭號軍事強國的伊拉克在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面前絲毫沒有佔據優勢,根本無法有效還擊。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擁有裝備性能優勢、裝備數量優勢以及戰術戰法優勢。在海灣戰爭中,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首先對伊拉克軍隊實施長達38天的戰略大轟炸,出動112000架次戰機,投放各類彈藥20多萬噸,摧毀伊拉克軍隊過半的軍事裝備,伊拉克龐大的地面部隊在沒有接觸到多國部隊地面部隊時,就已經傷亡慘重,元氣大傷。 其實,伊拉克軍隊遭到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的碾壓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伊拉克軍隊遭受到重創,本質上是因為對信息化戰爭完全不瞭解,對制空權、空地一體化等作戰概念根本一無所知。

然後是內部不團結,必勝信念的喪失,軍隊毫無抵抗意志,一觸即潰。武器裝備固然重要,但是人的因素更重要。薩達姆對內任人唯親,建立獨裁統治,導致民眾怨聲載道民心盡失,戰爭期間伊拉克民眾甚至還主動幫助美軍進行戰鬥,他們親自將曾經無比尊敬的薩達姆雕像推倒在地。對外伊拉克之所以會失敗,很大原因跟自己的士兵素質,以及愛國的信念不夠堅定有很大的關係,畢竟當時美軍為了全線擊潰薩達姆的武裝,成立了一個情報機構,這個機構最大的任務就是策反薩達姆旁邊的親信,結果在巨大的誘惑之下,多數親信被美國所收買,大部分的戰力在戰時紛紛倒戈,至此美軍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輕鬆的拿下伊拉克。。

最後伊拉克侵略科威特在先,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出師有名。由聯合國安理會先後通過了11個譴責和制裁伊拉克的決議,以及1個授權對伊拉克動武的決議(678號)。要求伊拉克在科威特撤軍,不然將採取一切手段干預,以取回科威特在國際的主權和領土。可是沒有嚐到苦頭的伊拉克不會輕易退兵的,所以海灣戰爭爆發,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軍迅速介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潰伊拉克幾十萬軍隊,將侵略者趕出了科威特。戰後更是對伊拉克實行了十多年的嚴厲制裁,將其元氣耗盡,最後徹底擊敗伊拉克。

以上就是小哥對海灣戰爭的看法。

战甲装研菌
2019-08-29

1991年的海灣戰爭,打出了一邊倒的局面,事實上,海灣戰爭雖然持續了半年,但是其主要戰鬥也僅僅一個月左右,雖然伊拉克在此前的兩伊戰爭中表現不錯,但是相比美國,伊拉克的整體國力和科技水平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有很多人認為,美軍之所以能夠迅速打敗伊拉克,全都是空軍猛烈空襲的功勞,事實上,即便沒有美國空軍,伊拉克也很難取得戰爭的勝利。

1991年的海灣戰爭,打出了一邊倒的局面,事實上,海灣戰爭雖然持續了半年,但是其主要戰鬥也僅僅一個月左右,雖然伊拉克在此前的兩伊戰爭中表現不錯,但是相比美國,伊拉克的整體國力和科技水平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有很多人認為,美軍之所以能夠迅速打敗伊拉克,全都是空軍猛烈空襲的功勞,事實上,即便沒有美國空軍,伊拉克也很難取得戰爭的勝利。

舉個例子,海灣戰爭中的 東相線73坦克大戰,就是一次沒有空軍支援的純裝甲部隊對決,此戰中,美軍第七師兩個坦營剿滅了伊拉克的兩個坦克師,40分鐘之內擊毀了157輛T-72坦克,最終,美軍擊毀了186輛坦克和127輛步兵戰車,伊拉克兩個最精銳的裝甲師全軍覆沒,不是戰死就是被俘,而美軍自己則僅有一人死亡,兩人輕傷,一輛坦克受損。

1991年的海灣戰爭,打出了一邊倒的局面,事實上,海灣戰爭雖然持續了半年,但是其主要戰鬥也僅僅一個月左右,雖然伊拉克在此前的兩伊戰爭中表現不錯,但是相比美國,伊拉克的整體國力和科技水平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有很多人認為,美軍之所以能夠迅速打敗伊拉克,全都是空軍猛烈空襲的功勞,事實上,即便沒有美國空軍,伊拉克也很難取得戰爭的勝利。

舉個例子,海灣戰爭中的 東相線73坦克大戰,就是一次沒有空軍支援的純裝甲部隊對決,此戰中,美軍第七師兩個坦營剿滅了伊拉克的兩個坦克師,40分鐘之內擊毀了157輛T-72坦克,最終,美軍擊毀了186輛坦克和127輛步兵戰車,伊拉克兩個最精銳的裝甲師全軍覆沒,不是戰死就是被俘,而美軍自己則僅有一人死亡,兩人輕傷,一輛坦克受損。

此戰中,由於沙塵暴十分劇烈,所以美國空軍和陸航並沒有有效的支援,雙方陸軍來了個真刀真槍的對決,號稱世界第三強陸軍的伊拉克,卻在短時間內被打的潰不成軍。事實上,導致這樣懸殊的交換比的,正是雙方科技上的巨大差距,首先,伊拉克人使用的蘇制裝備性能不佳,伊拉克人的戰術水平也並不怎麼樣。其次,伊拉克嚴重低估了美軍。

1991年的海灣戰爭,打出了一邊倒的局面,事實上,海灣戰爭雖然持續了半年,但是其主要戰鬥也僅僅一個月左右,雖然伊拉克在此前的兩伊戰爭中表現不錯,但是相比美國,伊拉克的整體國力和科技水平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有很多人認為,美軍之所以能夠迅速打敗伊拉克,全都是空軍猛烈空襲的功勞,事實上,即便沒有美國空軍,伊拉克也很難取得戰爭的勝利。

舉個例子,海灣戰爭中的 東相線73坦克大戰,就是一次沒有空軍支援的純裝甲部隊對決,此戰中,美軍第七師兩個坦營剿滅了伊拉克的兩個坦克師,40分鐘之內擊毀了157輛T-72坦克,最終,美軍擊毀了186輛坦克和127輛步兵戰車,伊拉克兩個最精銳的裝甲師全軍覆沒,不是戰死就是被俘,而美軍自己則僅有一人死亡,兩人輕傷,一輛坦克受損。

此戰中,由於沙塵暴十分劇烈,所以美國空軍和陸航並沒有有效的支援,雙方陸軍來了個真刀真槍的對決,號稱世界第三強陸軍的伊拉克,卻在短時間內被打的潰不成軍。事實上,導致這樣懸殊的交換比的,正是雙方科技上的巨大差距,首先,伊拉克人使用的蘇制裝備性能不佳,伊拉克人的戰術水平也並不怎麼樣。其次,伊拉克嚴重低估了美軍。

當時的美軍已經實現信息化,薩達姆曾自信的認為,美國陸軍不會從側翼進攻,因為那樣要穿越科威特西部的沙漠地區。“連當地人都沒辦法走出那片沙漠。”薩達姆自信的說到。結果他卻萬萬沒想到,美軍當時已經裝備了GPS定位系統。

1991年的海灣戰爭,打出了一邊倒的局面,事實上,海灣戰爭雖然持續了半年,但是其主要戰鬥也僅僅一個月左右,雖然伊拉克在此前的兩伊戰爭中表現不錯,但是相比美國,伊拉克的整體國力和科技水平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有很多人認為,美軍之所以能夠迅速打敗伊拉克,全都是空軍猛烈空襲的功勞,事實上,即便沒有美國空軍,伊拉克也很難取得戰爭的勝利。

舉個例子,海灣戰爭中的 東相線73坦克大戰,就是一次沒有空軍支援的純裝甲部隊對決,此戰中,美軍第七師兩個坦營剿滅了伊拉克的兩個坦克師,40分鐘之內擊毀了157輛T-72坦克,最終,美軍擊毀了186輛坦克和127輛步兵戰車,伊拉克兩個最精銳的裝甲師全軍覆沒,不是戰死就是被俘,而美軍自己則僅有一人死亡,兩人輕傷,一輛坦克受損。

此戰中,由於沙塵暴十分劇烈,所以美國空軍和陸航並沒有有效的支援,雙方陸軍來了個真刀真槍的對決,號稱世界第三強陸軍的伊拉克,卻在短時間內被打的潰不成軍。事實上,導致這樣懸殊的交換比的,正是雙方科技上的巨大差距,首先,伊拉克人使用的蘇制裝備性能不佳,伊拉克人的戰術水平也並不怎麼樣。其次,伊拉克嚴重低估了美軍。

當時的美軍已經實現信息化,薩達姆曾自信的認為,美國陸軍不會從側翼進攻,因為那樣要穿越科威特西部的沙漠地區。“連當地人都沒辦法走出那片沙漠。”薩達姆自信的說到。結果他卻萬萬沒想到,美軍當時已經裝備了GPS定位系統。

這還僅僅是陸軍方面的差距,其他領域差距就更大了,例如美軍裝備的F-117隱身戰機,憑藉自己超強的隱身能力,F-117在海灣戰爭中,F-117隱身戰機執行了1271架次任務,投擲精確制導武器2000多噸,伊拉克境內40%的重要目標都是這種戰機摧毀的,而F-117本身卻從未被伊拉克擊中,伊拉克雷達甚至根本無法探測到它的蹤跡。

1991年的海灣戰爭,打出了一邊倒的局面,事實上,海灣戰爭雖然持續了半年,但是其主要戰鬥也僅僅一個月左右,雖然伊拉克在此前的兩伊戰爭中表現不錯,但是相比美國,伊拉克的整體國力和科技水平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有很多人認為,美軍之所以能夠迅速打敗伊拉克,全都是空軍猛烈空襲的功勞,事實上,即便沒有美國空軍,伊拉克也很難取得戰爭的勝利。

舉個例子,海灣戰爭中的 東相線73坦克大戰,就是一次沒有空軍支援的純裝甲部隊對決,此戰中,美軍第七師兩個坦營剿滅了伊拉克的兩個坦克師,40分鐘之內擊毀了157輛T-72坦克,最終,美軍擊毀了186輛坦克和127輛步兵戰車,伊拉克兩個最精銳的裝甲師全軍覆沒,不是戰死就是被俘,而美軍自己則僅有一人死亡,兩人輕傷,一輛坦克受損。

此戰中,由於沙塵暴十分劇烈,所以美國空軍和陸航並沒有有效的支援,雙方陸軍來了個真刀真槍的對決,號稱世界第三強陸軍的伊拉克,卻在短時間內被打的潰不成軍。事實上,導致這樣懸殊的交換比的,正是雙方科技上的巨大差距,首先,伊拉克人使用的蘇制裝備性能不佳,伊拉克人的戰術水平也並不怎麼樣。其次,伊拉克嚴重低估了美軍。

當時的美軍已經實現信息化,薩達姆曾自信的認為,美國陸軍不會從側翼進攻,因為那樣要穿越科威特西部的沙漠地區。“連當地人都沒辦法走出那片沙漠。”薩達姆自信的說到。結果他卻萬萬沒想到,美軍當時已經裝備了GPS定位系統。

這還僅僅是陸軍方面的差距,其他領域差距就更大了,例如美軍裝備的F-117隱身戰機,憑藉自己超強的隱身能力,F-117在海灣戰爭中,F-117隱身戰機執行了1271架次任務,投擲精確制導武器2000多噸,伊拉克境內40%的重要目標都是這種戰機摧毀的,而F-117本身卻從未被伊拉克擊中,伊拉克雷達甚至根本無法探測到它的蹤跡。

說句題外話,海灣戰爭爆發時,蘇聯已經經歷了蘇東劇變,華約內部矛盾重重,蘇聯開始一步步走向瓦解。所以當時美軍就敢從歐洲抽調了第五軍和第七軍等精銳部隊前往中東,要知道這些軍隊都是美軍在冷戰時期防範蘇聯和華約的,身處冷戰的最前沿,是精銳中的精銳,這兩支部隊正愁沒地方發洩,就將原本要對抗蘇聯的炮火,一股腦全部宣洩到了海灣戰爭中,這樣凶猛的攻勢,伊拉克又如何能招架得住呢?

1991年的海灣戰爭,打出了一邊倒的局面,事實上,海灣戰爭雖然持續了半年,但是其主要戰鬥也僅僅一個月左右,雖然伊拉克在此前的兩伊戰爭中表現不錯,但是相比美國,伊拉克的整體國力和科技水平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有很多人認為,美軍之所以能夠迅速打敗伊拉克,全都是空軍猛烈空襲的功勞,事實上,即便沒有美國空軍,伊拉克也很難取得戰爭的勝利。

舉個例子,海灣戰爭中的 東相線73坦克大戰,就是一次沒有空軍支援的純裝甲部隊對決,此戰中,美軍第七師兩個坦營剿滅了伊拉克的兩個坦克師,40分鐘之內擊毀了157輛T-72坦克,最終,美軍擊毀了186輛坦克和127輛步兵戰車,伊拉克兩個最精銳的裝甲師全軍覆沒,不是戰死就是被俘,而美軍自己則僅有一人死亡,兩人輕傷,一輛坦克受損。

此戰中,由於沙塵暴十分劇烈,所以美國空軍和陸航並沒有有效的支援,雙方陸軍來了個真刀真槍的對決,號稱世界第三強陸軍的伊拉克,卻在短時間內被打的潰不成軍。事實上,導致這樣懸殊的交換比的,正是雙方科技上的巨大差距,首先,伊拉克人使用的蘇制裝備性能不佳,伊拉克人的戰術水平也並不怎麼樣。其次,伊拉克嚴重低估了美軍。

當時的美軍已經實現信息化,薩達姆曾自信的認為,美國陸軍不會從側翼進攻,因為那樣要穿越科威特西部的沙漠地區。“連當地人都沒辦法走出那片沙漠。”薩達姆自信的說到。結果他卻萬萬沒想到,美軍當時已經裝備了GPS定位系統。

這還僅僅是陸軍方面的差距,其他領域差距就更大了,例如美軍裝備的F-117隱身戰機,憑藉自己超強的隱身能力,F-117在海灣戰爭中,F-117隱身戰機執行了1271架次任務,投擲精確制導武器2000多噸,伊拉克境內40%的重要目標都是這種戰機摧毀的,而F-117本身卻從未被伊拉克擊中,伊拉克雷達甚至根本無法探測到它的蹤跡。

說句題外話,海灣戰爭爆發時,蘇聯已經經歷了蘇東劇變,華約內部矛盾重重,蘇聯開始一步步走向瓦解。所以當時美軍就敢從歐洲抽調了第五軍和第七軍等精銳部隊前往中東,要知道這些軍隊都是美軍在冷戰時期防範蘇聯和華約的,身處冷戰的最前沿,是精銳中的精銳,這兩支部隊正愁沒地方發洩,就將原本要對抗蘇聯的炮火,一股腦全部宣洩到了海灣戰爭中,這樣凶猛的攻勢,伊拉克又如何能招架得住呢?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海灣戰爭中,雙方的軍事實力差距實在是過於巨大,而且美軍當時沒有戀戰,嘗試去佔領伊拉克的土地,所以沒有陷入到像越南叢林那樣的游擊戰中,而在正面戰場上,伊拉克是絕對沒有勝算的,在多國部隊的信息化攻勢面前,伊拉克的那些烏合之眾就像中世紀騎兵面對坦克一樣,一觸即潰。


我是戰甲裝研菌,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2019-06-24

關於這個問題,我首先要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一個“世界第三強國”的稱號,請大家注意了,但凡有一國以此自稱,那這個國家必然是要被揍了。

關於這個問題,我首先要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一個“世界第三強國”的稱號,請大家注意了,但凡有一國以此自稱,那這個國家必然是要被揍了。

這裡有三個例子:

首先是在上世紀60年代初,南亞有個國家牛得很,尤其是在欺負鄰居的戰爭中佔盡上風。結果在60年代,他們跟北方某國幹了一仗,北國陣亡722人,而這個牛國陣亡4383人,由此“世界第三強國”化為泡影。這個牛國就是印度。

其次是在70年代,東南亞有個國家也牛得很,曾經在本土先後打敗法國和美國的干涉軍,所以也

號稱自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結果稍後這個牛國也跟北方某國幹了一仗,北國陣亡27000人,牛國陣亡6萬人,於是這個“世界第三強國”也不說了。

最後就是在90年代,西亞某國也自稱“世界第三強國”,在入侵鄰國之後,遭遇聯合國軍干涉,結果2.5萬強國軍隊被幹掉,而聯軍全部陣亡數為223人,真正在戰鬥中被幹掉的美軍士兵,則說只有27人。

為什麼會這樣?這個結果令大國也大吃一驚,只好”內練素質 “,對外則派出一個Z姓吹牛大師,在媒體上窮吹海侃,即便牛皮吹爆也面不改色,最後還吸引了大把粉絲。

為什麼會這樣?

關於這個問題,我首先要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一個“世界第三強國”的稱號,請大家注意了,但凡有一國以此自稱,那這個國家必然是要被揍了。

這裡有三個例子:

首先是在上世紀60年代初,南亞有個國家牛得很,尤其是在欺負鄰居的戰爭中佔盡上風。結果在60年代,他們跟北方某國幹了一仗,北國陣亡722人,而這個牛國陣亡4383人,由此“世界第三強國”化為泡影。這個牛國就是印度。

其次是在70年代,東南亞有個國家也牛得很,曾經在本土先後打敗法國和美國的干涉軍,所以也

號稱自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結果稍後這個牛國也跟北方某國幹了一仗,北國陣亡27000人,牛國陣亡6萬人,於是這個“世界第三強國”也不說了。

最後就是在90年代,西亞某國也自稱“世界第三強國”,在入侵鄰國之後,遭遇聯合國軍干涉,結果2.5萬強國軍隊被幹掉,而聯軍全部陣亡數為223人,真正在戰鬥中被幹掉的美軍士兵,則說只有27人。

為什麼會這樣?這個結果令大國也大吃一驚,只好”內練素質 “,對外則派出一個Z姓吹牛大師,在媒體上窮吹海侃,即便牛皮吹爆也面不改色,最後還吸引了大把粉絲。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時代改變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1840年的大清帝國,那簡直就是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何止第三。結果英國人一來,清軍陣亡22790人,而英國人陣亡只有區區69人。

當年清朝與英國的差距,其實就是上世紀90年代自稱“世界第三強國”的伊拉克與美國的差距。

單從數量來看,當時的伊拉克確實了得。總兵力包括95萬正規軍、48萬預備役部隊,裝備坦克5600輛、裝甲車7500輛、火炮3800門、作戰飛機770架。此外還有65萬人的準軍事部隊。戰爭中,伊拉克還動員了800萬所謂人民軍。在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前,伊拉克陸軍有77個師(含動員增加的24個師編制),43個被調往戰區(含6個共和國衛隊師),擁有4200輛坦克、2800輛裝甲車和3100門火炮。

但是,現代戰爭已經不以誰的人多(這個大清被打臉了)、誰的坦克火炮多來衡量勝負的可能性了,尤其是在伊拉克科威特這樣幾乎沒有天然遮擋的國家。

關於這個問題,我首先要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一個“世界第三強國”的稱號,請大家注意了,但凡有一國以此自稱,那這個國家必然是要被揍了。

這裡有三個例子:

首先是在上世紀60年代初,南亞有個國家牛得很,尤其是在欺負鄰居的戰爭中佔盡上風。結果在60年代,他們跟北方某國幹了一仗,北國陣亡722人,而這個牛國陣亡4383人,由此“世界第三強國”化為泡影。這個牛國就是印度。

其次是在70年代,東南亞有個國家也牛得很,曾經在本土先後打敗法國和美國的干涉軍,所以也

號稱自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結果稍後這個牛國也跟北方某國幹了一仗,北國陣亡27000人,牛國陣亡6萬人,於是這個“世界第三強國”也不說了。

最後就是在90年代,西亞某國也自稱“世界第三強國”,在入侵鄰國之後,遭遇聯合國軍干涉,結果2.5萬強國軍隊被幹掉,而聯軍全部陣亡數為223人,真正在戰鬥中被幹掉的美軍士兵,則說只有27人。

為什麼會這樣?這個結果令大國也大吃一驚,只好”內練素質 “,對外則派出一個Z姓吹牛大師,在媒體上窮吹海侃,即便牛皮吹爆也面不改色,最後還吸引了大把粉絲。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時代改變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1840年的大清帝國,那簡直就是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何止第三。結果英國人一來,清軍陣亡22790人,而英國人陣亡只有區區69人。

當年清朝與英國的差距,其實就是上世紀90年代自稱“世界第三強國”的伊拉克與美國的差距。

單從數量來看,當時的伊拉克確實了得。總兵力包括95萬正規軍、48萬預備役部隊,裝備坦克5600輛、裝甲車7500輛、火炮3800門、作戰飛機770架。此外還有65萬人的準軍事部隊。戰爭中,伊拉克還動員了800萬所謂人民軍。在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前,伊拉克陸軍有77個師(含動員增加的24個師編制),43個被調往戰區(含6個共和國衛隊師),擁有4200輛坦克、2800輛裝甲車和3100門火炮。

但是,現代戰爭已經不以誰的人多(這個大清被打臉了)、誰的坦克火炮多來衡量勝負的可能性了,尤其是在伊拉克科威特這樣幾乎沒有天然遮擋的國家。

首先是空戰,多國部隊出動了66萬人,但這66萬人不會拿著菜刀上來和你砍一波,事實上伊拉克人在戰壕裡等了一宿,地面戰場一個兵都沒有來。反而,十萬架次飛機,在伊軍頭頂拋下了9萬噸導彈,單是戰斧巡航導彈就多達288枚。

這一波空襲過後,據說一半的伊拉克一線部隊便沒了。後防也少了四分之一。

然後咋辦呢?薩達姆下令:都下地道,搞點假模型對付美國人。

同時,伊拉克也有導彈,那便是飛毛腿,打哪裡?沙特、巴林還有以色列。

但據說,飛毛腿要麼射偏,要麼就被美國的愛國者攔截。

等到戰爭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1991年2月24日當地時間4時,多國部隊發起地面進攻之際,伊軍的共和國衛隊其實已然失去戰鬥的勇氣。打到26日,薩達姆便宣佈我不玩了,咱停火好不好?

所以這場戰爭,其實真正的陸戰只進行了2天,但伊拉克2萬人沒了,還有8萬人索性丟下武器當了俘虜,我估計你說的伊拉克精銳陣亡十萬,是把這兩萬陣亡和八萬投降的作了一個累加。

關於這個問題,我首先要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一個“世界第三強國”的稱號,請大家注意了,但凡有一國以此自稱,那這個國家必然是要被揍了。

這裡有三個例子:

首先是在上世紀60年代初,南亞有個國家牛得很,尤其是在欺負鄰居的戰爭中佔盡上風。結果在60年代,他們跟北方某國幹了一仗,北國陣亡722人,而這個牛國陣亡4383人,由此“世界第三強國”化為泡影。這個牛國就是印度。

其次是在70年代,東南亞有個國家也牛得很,曾經在本土先後打敗法國和美國的干涉軍,所以也

號稱自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結果稍後這個牛國也跟北方某國幹了一仗,北國陣亡27000人,牛國陣亡6萬人,於是這個“世界第三強國”也不說了。

最後就是在90年代,西亞某國也自稱“世界第三強國”,在入侵鄰國之後,遭遇聯合國軍干涉,結果2.5萬強國軍隊被幹掉,而聯軍全部陣亡數為223人,真正在戰鬥中被幹掉的美軍士兵,則說只有27人。

為什麼會這樣?這個結果令大國也大吃一驚,只好”內練素質 “,對外則派出一個Z姓吹牛大師,在媒體上窮吹海侃,即便牛皮吹爆也面不改色,最後還吸引了大把粉絲。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時代改變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1840年的大清帝國,那簡直就是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何止第三。結果英國人一來,清軍陣亡22790人,而英國人陣亡只有區區69人。

當年清朝與英國的差距,其實就是上世紀90年代自稱“世界第三強國”的伊拉克與美國的差距。

單從數量來看,當時的伊拉克確實了得。總兵力包括95萬正規軍、48萬預備役部隊,裝備坦克5600輛、裝甲車7500輛、火炮3800門、作戰飛機770架。此外還有65萬人的準軍事部隊。戰爭中,伊拉克還動員了800萬所謂人民軍。在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前,伊拉克陸軍有77個師(含動員增加的24個師編制),43個被調往戰區(含6個共和國衛隊師),擁有4200輛坦克、2800輛裝甲車和3100門火炮。

但是,現代戰爭已經不以誰的人多(這個大清被打臉了)、誰的坦克火炮多來衡量勝負的可能性了,尤其是在伊拉克科威特這樣幾乎沒有天然遮擋的國家。

首先是空戰,多國部隊出動了66萬人,但這66萬人不會拿著菜刀上來和你砍一波,事實上伊拉克人在戰壕裡等了一宿,地面戰場一個兵都沒有來。反而,十萬架次飛機,在伊軍頭頂拋下了9萬噸導彈,單是戰斧巡航導彈就多達288枚。

這一波空襲過後,據說一半的伊拉克一線部隊便沒了。後防也少了四分之一。

然後咋辦呢?薩達姆下令:都下地道,搞點假模型對付美國人。

同時,伊拉克也有導彈,那便是飛毛腿,打哪裡?沙特、巴林還有以色列。

但據說,飛毛腿要麼射偏,要麼就被美國的愛國者攔截。

等到戰爭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1991年2月24日當地時間4時,多國部隊發起地面進攻之際,伊軍的共和國衛隊其實已然失去戰鬥的勇氣。打到26日,薩達姆便宣佈我不玩了,咱停火好不好?

所以這場戰爭,其實真正的陸戰只進行了2天,但伊拉克2萬人沒了,還有8萬人索性丟下武器當了俘虜,我估計你說的伊拉克精銳陣亡十萬,是把這兩萬陣亡和八萬投降的作了一個累加。

這裡要說一句,西亞在此後便崛起了另一股勢力,他們認為正面和美國對抗肯定不行了,但還有招,那就是所謂恐怖襲擊,2001年發生在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911事件,便是其代表作。但隨後美國又把本拉登給幹掉了,於是他們再祭出了第三招,這第三招便是不跟你打(因為打不過你),但我們可以到你們那裡去生小孩,而且我們的人越來越多,便能一點一點擠佔你們的世界。

是的,以眼下而論,第三招確實讓西方很無奈。

Mer86
2019-02-13

武器水平決定上限,人員素質決定下限。上世紀末的海灣戰爭和上世紀初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幾乎是一模一樣。都是一場在全方位都差距巨大的戰爭。

武器水平決定上限,人員素質決定下限。上世紀末的海灣戰爭和上世紀初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幾乎是一模一樣。都是一場在全方位都差距巨大的戰爭。

首先,聯合國軍在氣勢上就壓了伊拉克軍隊一頭。當時安理會投票,五大流氓有四個贊成一個棄權,其中蘇聯這個給賣武器裝備和訓練給伊拉克的流氓,都在利益面前投了贊成票。而投棄權的流氓甚至還能得到觀察員身份派人去觀摩聯合國的軍事行動許可

這也就是說,安理會關於對伊拉克使用武力的投票,五個常任理事國是全部贊成的。

因此從國際關係上來說,伊拉克沒有任何斡旋餘地。伊軍只能跟聯合國軍單挑。甚至可以這麼說,伊軍是在跟全世界對抗。這對於伊軍的士氣打擊毫無疑問是巨大的

伊拉克作為一個沒有完整工業基礎的資源型國家,做為一個需要從美蘇中法美英進口武器的國家,怎麼可能在五大常任理事國都不支持的情況下,與聯合國軍對抗?

當年打越戰,越南人能堅持,在於有中國和蘇聯這樣的大國支持,也在於越南雨林的特殊地形。這兩樣,伊利克一樣都不佔。因此後來在海灣戰爭中,有些伊軍二線部隊一擊即潰,這其實就是伊軍部隊的心理承受不了這麼大的戰爭壓力導致的。

武器水平決定上限,人員素質決定下限。上世紀末的海灣戰爭和上世紀初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幾乎是一模一樣。都是一場在全方位都差距巨大的戰爭。

首先,聯合國軍在氣勢上就壓了伊拉克軍隊一頭。當時安理會投票,五大流氓有四個贊成一個棄權,其中蘇聯這個給賣武器裝備和訓練給伊拉克的流氓,都在利益面前投了贊成票。而投棄權的流氓甚至還能得到觀察員身份派人去觀摩聯合國的軍事行動許可

這也就是說,安理會關於對伊拉克使用武力的投票,五個常任理事國是全部贊成的。

因此從國際關係上來說,伊拉克沒有任何斡旋餘地。伊軍只能跟聯合國軍單挑。甚至可以這麼說,伊軍是在跟全世界對抗。這對於伊軍的士氣打擊毫無疑問是巨大的

伊拉克作為一個沒有完整工業基礎的資源型國家,做為一個需要從美蘇中法美英進口武器的國家,怎麼可能在五大常任理事國都不支持的情況下,與聯合國軍對抗?

當年打越戰,越南人能堅持,在於有中國和蘇聯這樣的大國支持,也在於越南雨林的特殊地形。這兩樣,伊利克一樣都不佔。因此後來在海灣戰爭中,有些伊軍二線部隊一擊即潰,這其實就是伊軍部隊的心理承受不了這麼大的戰爭壓力導致的。

武器水平決定上限,人員素質決定下限。上世紀末的海灣戰爭和上世紀初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幾乎是一模一樣。都是一場在全方位都差距巨大的戰爭。

首先,聯合國軍在氣勢上就壓了伊拉克軍隊一頭。當時安理會投票,五大流氓有四個贊成一個棄權,其中蘇聯這個給賣武器裝備和訓練給伊拉克的流氓,都在利益面前投了贊成票。而投棄權的流氓甚至還能得到觀察員身份派人去觀摩聯合國的軍事行動許可

這也就是說,安理會關於對伊拉克使用武力的投票,五個常任理事國是全部贊成的。

因此從國際關係上來說,伊拉克沒有任何斡旋餘地。伊軍只能跟聯合國軍單挑。甚至可以這麼說,伊軍是在跟全世界對抗。這對於伊軍的士氣打擊毫無疑問是巨大的

伊拉克作為一個沒有完整工業基礎的資源型國家,做為一個需要從美蘇中法美英進口武器的國家,怎麼可能在五大常任理事國都不支持的情況下,與聯合國軍對抗?

當年打越戰,越南人能堅持,在於有中國和蘇聯這樣的大國支持,也在於越南雨林的特殊地形。這兩樣,伊利克一樣都不佔。因此後來在海灣戰爭中,有些伊軍二線部隊一擊即潰,這其實就是伊軍部隊的心理承受不了這麼大的戰爭壓力導致的。




第二,伊軍和美軍在訓練上的差距巨大。當時參戰的美軍王牌部隊,是原本在德國對付蘇聯的第七軍。這個軍下轄三個裝甲師,兩個機械化步兵師、一個騎兵師和一個英軍裝甲師,總計共計七個師旅級單位,約十幾萬兵力。這個軍的戰鬥力別說是揍伊軍了,就連當時蘇軍的一個集團軍估計都能吊打。

並且,美軍當時的王牌有一大部分都是從歐洲前線調到海灣地區的,其訓練程度何止幾倍於伊拉克軍隊。雖說伊拉克之前與伊朗打了八年的戰爭。但是戰爭水平不行,用後來人評價兩伊戰爭的話來說,伊朗和伊拉克用最先進的武器打了一場最原始的戰爭。同樣的武器,美軍用,能發揮出百分之一百的戰力;給伊拉克軍用,就發揮出百分之負二十的戰力。這麼大的人員素質差距,伊拉克要是能打出漂亮仗,就是見鬼了。

武器水平決定上限,人員素質決定下限。上世紀末的海灣戰爭和上世紀初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幾乎是一模一樣。都是一場在全方位都差距巨大的戰爭。

首先,聯合國軍在氣勢上就壓了伊拉克軍隊一頭。當時安理會投票,五大流氓有四個贊成一個棄權,其中蘇聯這個給賣武器裝備和訓練給伊拉克的流氓,都在利益面前投了贊成票。而投棄權的流氓甚至還能得到觀察員身份派人去觀摩聯合國的軍事行動許可

這也就是說,安理會關於對伊拉克使用武力的投票,五個常任理事國是全部贊成的。

因此從國際關係上來說,伊拉克沒有任何斡旋餘地。伊軍只能跟聯合國軍單挑。甚至可以這麼說,伊軍是在跟全世界對抗。這對於伊軍的士氣打擊毫無疑問是巨大的

伊拉克作為一個沒有完整工業基礎的資源型國家,做為一個需要從美蘇中法美英進口武器的國家,怎麼可能在五大常任理事國都不支持的情況下,與聯合國軍對抗?

當年打越戰,越南人能堅持,在於有中國和蘇聯這樣的大國支持,也在於越南雨林的特殊地形。這兩樣,伊利克一樣都不佔。因此後來在海灣戰爭中,有些伊軍二線部隊一擊即潰,這其實就是伊軍部隊的心理承受不了這麼大的戰爭壓力導致的。




第二,伊軍和美軍在訓練上的差距巨大。當時參戰的美軍王牌部隊,是原本在德國對付蘇聯的第七軍。這個軍下轄三個裝甲師,兩個機械化步兵師、一個騎兵師和一個英軍裝甲師,總計共計七個師旅級單位,約十幾萬兵力。這個軍的戰鬥力別說是揍伊軍了,就連當時蘇軍的一個集團軍估計都能吊打。

並且,美軍當時的王牌有一大部分都是從歐洲前線調到海灣地區的,其訓練程度何止幾倍於伊拉克軍隊。雖說伊拉克之前與伊朗打了八年的戰爭。但是戰爭水平不行,用後來人評價兩伊戰爭的話來說,伊朗和伊拉克用最先進的武器打了一場最原始的戰爭。同樣的武器,美軍用,能發揮出百分之一百的戰力;給伊拉克軍用,就發揮出百分之負二十的戰力。這麼大的人員素質差距,伊拉克要是能打出漂亮仗,就是見鬼了。

第三,聯合國軍準備充分。雖然伊拉克是本土作戰,但是聯合國軍反客為主。具體的戰場表現來說,就是聯合國軍行動時,提前意識到了沙漠作戰就如同海洋作戰。因此提前用衛星和武裝直升機做了地形測繪,掌握了戰爭的主動的權。

戰爭開始後,聯合國軍先用無比強大的空中力量狂轟濫炸了42天,把伊拉克軍炸的是元氣大傷。緊接著地面部隊開入戰爭,也就是所謂的100個小時的地面戰。當聯軍的地面部隊踏上浩瀚的大漠中後,迅速進行有目的的推進。

儘管伊軍也在大漠中建立支撐點,並將坦克半埋在沙丘反斜面(只露一個頭),以求最大限度上拉低雙方裝備、訓練的差距。但是收效甚微,聯軍仍然是迅速推進。其中較成功的算麥迪娜嶺戰鬥,但只是多阻擋了幾個小時而已。

武器水平決定上限,人員素質決定下限。上世紀末的海灣戰爭和上世紀初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幾乎是一模一樣。都是一場在全方位都差距巨大的戰爭。

首先,聯合國軍在氣勢上就壓了伊拉克軍隊一頭。當時安理會投票,五大流氓有四個贊成一個棄權,其中蘇聯這個給賣武器裝備和訓練給伊拉克的流氓,都在利益面前投了贊成票。而投棄權的流氓甚至還能得到觀察員身份派人去觀摩聯合國的軍事行動許可

這也就是說,安理會關於對伊拉克使用武力的投票,五個常任理事國是全部贊成的。

因此從國際關係上來說,伊拉克沒有任何斡旋餘地。伊軍只能跟聯合國軍單挑。甚至可以這麼說,伊軍是在跟全世界對抗。這對於伊軍的士氣打擊毫無疑問是巨大的

伊拉克作為一個沒有完整工業基礎的資源型國家,做為一個需要從美蘇中法美英進口武器的國家,怎麼可能在五大常任理事國都不支持的情況下,與聯合國軍對抗?

當年打越戰,越南人能堅持,在於有中國和蘇聯這樣的大國支持,也在於越南雨林的特殊地形。這兩樣,伊利克一樣都不佔。因此後來在海灣戰爭中,有些伊軍二線部隊一擊即潰,這其實就是伊軍部隊的心理承受不了這麼大的戰爭壓力導致的。




第二,伊軍和美軍在訓練上的差距巨大。當時參戰的美軍王牌部隊,是原本在德國對付蘇聯的第七軍。這個軍下轄三個裝甲師,兩個機械化步兵師、一個騎兵師和一個英軍裝甲師,總計共計七個師旅級單位,約十幾萬兵力。這個軍的戰鬥力別說是揍伊軍了,就連當時蘇軍的一個集團軍估計都能吊打。

並且,美軍當時的王牌有一大部分都是從歐洲前線調到海灣地區的,其訓練程度何止幾倍於伊拉克軍隊。雖說伊拉克之前與伊朗打了八年的戰爭。但是戰爭水平不行,用後來人評價兩伊戰爭的話來說,伊朗和伊拉克用最先進的武器打了一場最原始的戰爭。同樣的武器,美軍用,能發揮出百分之一百的戰力;給伊拉克軍用,就發揮出百分之負二十的戰力。這麼大的人員素質差距,伊拉克要是能打出漂亮仗,就是見鬼了。

第三,聯合國軍準備充分。雖然伊拉克是本土作戰,但是聯合國軍反客為主。具體的戰場表現來說,就是聯合國軍行動時,提前意識到了沙漠作戰就如同海洋作戰。因此提前用衛星和武裝直升機做了地形測繪,掌握了戰爭的主動的權。

戰爭開始後,聯合國軍先用無比強大的空中力量狂轟濫炸了42天,把伊拉克軍炸的是元氣大傷。緊接著地面部隊開入戰爭,也就是所謂的100個小時的地面戰。當聯軍的地面部隊踏上浩瀚的大漠中後,迅速進行有目的的推進。

儘管伊軍也在大漠中建立支撐點,並將坦克半埋在沙丘反斜面(只露一個頭),以求最大限度上拉低雙方裝備、訓練的差距。但是收效甚微,聯軍仍然是迅速推進。其中較成功的算麥迪娜嶺戰鬥,但只是多阻擋了幾個小時而已。



第四,武器裝備也有差距。俗話說,有錢難買戰鬥力。阿拉伯國家普遍有錢,伊拉克在戰前也有很多先進武器。但伊軍打仗就是很弱。為啥打仗弱?說到底,其實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沒有技術全靠買的問題。

最可怕的是,世界上的先進武器都被歐美國家和蘇聯給壟斷了。第三世界國家,買到的技術永遠也只能是猴版。美蘇敢賣武器,就是想讓伊拉克這種冤大頭替自己充當武器試驗場。包括訓練也是如此。

要說阿拉伯國家不肯掏錢肯定是假的,奈何掏了錢,也不可能直接買到戰鬥力。咱們清朝當年不是也是這麼一回事麼?武衛軍的輕武器和火炮比八國聯軍都要先進,但是打起仗來就是發揮不出武器本身的威力。

武器水平決定上限,人員素質決定下限。上世紀末的海灣戰爭和上世紀初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幾乎是一模一樣。都是一場在全方位都差距巨大的戰爭。

首先,聯合國軍在氣勢上就壓了伊拉克軍隊一頭。當時安理會投票,五大流氓有四個贊成一個棄權,其中蘇聯這個給賣武器裝備和訓練給伊拉克的流氓,都在利益面前投了贊成票。而投棄權的流氓甚至還能得到觀察員身份派人去觀摩聯合國的軍事行動許可

這也就是說,安理會關於對伊拉克使用武力的投票,五個常任理事國是全部贊成的。

因此從國際關係上來說,伊拉克沒有任何斡旋餘地。伊軍只能跟聯合國軍單挑。甚至可以這麼說,伊軍是在跟全世界對抗。這對於伊軍的士氣打擊毫無疑問是巨大的

伊拉克作為一個沒有完整工業基礎的資源型國家,做為一個需要從美蘇中法美英進口武器的國家,怎麼可能在五大常任理事國都不支持的情況下,與聯合國軍對抗?

當年打越戰,越南人能堅持,在於有中國和蘇聯這樣的大國支持,也在於越南雨林的特殊地形。這兩樣,伊利克一樣都不佔。因此後來在海灣戰爭中,有些伊軍二線部隊一擊即潰,這其實就是伊軍部隊的心理承受不了這麼大的戰爭壓力導致的。




第二,伊軍和美軍在訓練上的差距巨大。當時參戰的美軍王牌部隊,是原本在德國對付蘇聯的第七軍。這個軍下轄三個裝甲師,兩個機械化步兵師、一個騎兵師和一個英軍裝甲師,總計共計七個師旅級單位,約十幾萬兵力。這個軍的戰鬥力別說是揍伊軍了,就連當時蘇軍的一個集團軍估計都能吊打。

並且,美軍當時的王牌有一大部分都是從歐洲前線調到海灣地區的,其訓練程度何止幾倍於伊拉克軍隊。雖說伊拉克之前與伊朗打了八年的戰爭。但是戰爭水平不行,用後來人評價兩伊戰爭的話來說,伊朗和伊拉克用最先進的武器打了一場最原始的戰爭。同樣的武器,美軍用,能發揮出百分之一百的戰力;給伊拉克軍用,就發揮出百分之負二十的戰力。這麼大的人員素質差距,伊拉克要是能打出漂亮仗,就是見鬼了。

第三,聯合國軍準備充分。雖然伊拉克是本土作戰,但是聯合國軍反客為主。具體的戰場表現來說,就是聯合國軍行動時,提前意識到了沙漠作戰就如同海洋作戰。因此提前用衛星和武裝直升機做了地形測繪,掌握了戰爭的主動的權。

戰爭開始後,聯合國軍先用無比強大的空中力量狂轟濫炸了42天,把伊拉克軍炸的是元氣大傷。緊接著地面部隊開入戰爭,也就是所謂的100個小時的地面戰。當聯軍的地面部隊踏上浩瀚的大漠中後,迅速進行有目的的推進。

儘管伊軍也在大漠中建立支撐點,並將坦克半埋在沙丘反斜面(只露一個頭),以求最大限度上拉低雙方裝備、訓練的差距。但是收效甚微,聯軍仍然是迅速推進。其中較成功的算麥迪娜嶺戰鬥,但只是多阻擋了幾個小時而已。



第四,武器裝備也有差距。俗話說,有錢難買戰鬥力。阿拉伯國家普遍有錢,伊拉克在戰前也有很多先進武器。但伊軍打仗就是很弱。為啥打仗弱?說到底,其實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沒有技術全靠買的問題。

最可怕的是,世界上的先進武器都被歐美國家和蘇聯給壟斷了。第三世界國家,買到的技術永遠也只能是猴版。美蘇敢賣武器,就是想讓伊拉克這種冤大頭替自己充當武器試驗場。包括訓練也是如此。

要說阿拉伯國家不肯掏錢肯定是假的,奈何掏了錢,也不可能直接買到戰鬥力。咱們清朝當年不是也是這麼一回事麼?武衛軍的輕武器和火炮比八國聯軍都要先進,但是打起仗來就是發揮不出武器本身的威力。

第五,戰爭理念不在一個緯度,聯合國軍比伊拉克軍要領先至少一個時代

海灣戰爭爆發前,美國非常有自信,允許世界各地的人可以直接在電視前看到導彈擊中它們的目標或從軍艦上發射的實況轉播。盟軍非常願意顯示他們武器的精確性

安理會投票時,我國當時投的是棄權票,但是獲准了以觀察員身份派人去觀摩聯軍軍事行動的許可。在一個多月的戰爭過程中,觀摩聯軍軍事行動的我軍觀察員,驚訝的連下巴都快掉來了了。

武器水平決定上限,人員素質決定下限。上世紀末的海灣戰爭和上世紀初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幾乎是一模一樣。都是一場在全方位都差距巨大的戰爭。

首先,聯合國軍在氣勢上就壓了伊拉克軍隊一頭。當時安理會投票,五大流氓有四個贊成一個棄權,其中蘇聯這個給賣武器裝備和訓練給伊拉克的流氓,都在利益面前投了贊成票。而投棄權的流氓甚至還能得到觀察員身份派人去觀摩聯合國的軍事行動許可

這也就是說,安理會關於對伊拉克使用武力的投票,五個常任理事國是全部贊成的。

因此從國際關係上來說,伊拉克沒有任何斡旋餘地。伊軍只能跟聯合國軍單挑。甚至可以這麼說,伊軍是在跟全世界對抗。這對於伊軍的士氣打擊毫無疑問是巨大的

伊拉克作為一個沒有完整工業基礎的資源型國家,做為一個需要從美蘇中法美英進口武器的國家,怎麼可能在五大常任理事國都不支持的情況下,與聯合國軍對抗?

當年打越戰,越南人能堅持,在於有中國和蘇聯這樣的大國支持,也在於越南雨林的特殊地形。這兩樣,伊利克一樣都不佔。因此後來在海灣戰爭中,有些伊軍二線部隊一擊即潰,這其實就是伊軍部隊的心理承受不了這麼大的戰爭壓力導致的。




第二,伊軍和美軍在訓練上的差距巨大。當時參戰的美軍王牌部隊,是原本在德國對付蘇聯的第七軍。這個軍下轄三個裝甲師,兩個機械化步兵師、一個騎兵師和一個英軍裝甲師,總計共計七個師旅級單位,約十幾萬兵力。這個軍的戰鬥力別說是揍伊軍了,就連當時蘇軍的一個集團軍估計都能吊打。

並且,美軍當時的王牌有一大部分都是從歐洲前線調到海灣地區的,其訓練程度何止幾倍於伊拉克軍隊。雖說伊拉克之前與伊朗打了八年的戰爭。但是戰爭水平不行,用後來人評價兩伊戰爭的話來說,伊朗和伊拉克用最先進的武器打了一場最原始的戰爭。同樣的武器,美軍用,能發揮出百分之一百的戰力;給伊拉克軍用,就發揮出百分之負二十的戰力。這麼大的人員素質差距,伊拉克要是能打出漂亮仗,就是見鬼了。

第三,聯合國軍準備充分。雖然伊拉克是本土作戰,但是聯合國軍反客為主。具體的戰場表現來說,就是聯合國軍行動時,提前意識到了沙漠作戰就如同海洋作戰。因此提前用衛星和武裝直升機做了地形測繪,掌握了戰爭的主動的權。

戰爭開始後,聯合國軍先用無比強大的空中力量狂轟濫炸了42天,把伊拉克軍炸的是元氣大傷。緊接著地面部隊開入戰爭,也就是所謂的100個小時的地面戰。當聯軍的地面部隊踏上浩瀚的大漠中後,迅速進行有目的的推進。

儘管伊軍也在大漠中建立支撐點,並將坦克半埋在沙丘反斜面(只露一個頭),以求最大限度上拉低雙方裝備、訓練的差距。但是收效甚微,聯軍仍然是迅速推進。其中較成功的算麥迪娜嶺戰鬥,但只是多阻擋了幾個小時而已。



第四,武器裝備也有差距。俗話說,有錢難買戰鬥力。阿拉伯國家普遍有錢,伊拉克在戰前也有很多先進武器。但伊軍打仗就是很弱。為啥打仗弱?說到底,其實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沒有技術全靠買的問題。

最可怕的是,世界上的先進武器都被歐美國家和蘇聯給壟斷了。第三世界國家,買到的技術永遠也只能是猴版。美蘇敢賣武器,就是想讓伊拉克這種冤大頭替自己充當武器試驗場。包括訓練也是如此。

要說阿拉伯國家不肯掏錢肯定是假的,奈何掏了錢,也不可能直接買到戰鬥力。咱們清朝當年不是也是這麼一回事麼?武衛軍的輕武器和火炮比八國聯軍都要先進,但是打起仗來就是發揮不出武器本身的威力。

第五,戰爭理念不在一個緯度,聯合國軍比伊拉克軍要領先至少一個時代

海灣戰爭爆發前,美國非常有自信,允許世界各地的人可以直接在電視前看到導彈擊中它們的目標或從軍艦上發射的實況轉播。盟軍非常願意顯示他們武器的精確性

安理會投票時,我國當時投的是棄權票,但是獲准了以觀察員身份派人去觀摩聯軍軍事行動的許可。在一個多月的戰爭過程中,觀摩聯軍軍事行動的我軍觀察員,驚訝的連下巴都快掉來了了。



這裡額外插一句,海灣戰爭對我軍的衝擊有一個小小的背景。

當時,兩山輪戰剛結束。我軍在兩山輪戰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從戰損比來看,我軍跟美軍毆打越南的戰損差不多,都是吊打。再加上咱們毆打的還是完全體越南,比美國吊打北越的難度要高一些。

因此,當時很多人就認為我軍似乎比美軍還強一些。再加上我軍有四十年戰無不勝的神話加持。所以當時軍中頗有一些驕傲自滿情緒,自認為天下無敵,想揍誰就能揍誰,就算打美軍蘇軍吃不了什麼虧,平蘇鎮美也不在話下。不僅是中下級是這麼認為的,軍隊的不少高層也是這麼認為的。

結果海灣戰爭一役,高層受到了震動,開始大力引進的先進俄式武器。另外,我軍的指揮體系也開始扁平化發展,師改旅,部隊合成化也是在海灣戰爭之後開始的。但是軍中不少人受限於眼界,仍然還是很自負,認為伊拉克潰敗的因素,是伊軍的素質不行。沒有引起該有的重視。

武器水平決定上限,人員素質決定下限。上世紀末的海灣戰爭和上世紀初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幾乎是一模一樣。都是一場在全方位都差距巨大的戰爭。

首先,聯合國軍在氣勢上就壓了伊拉克軍隊一頭。當時安理會投票,五大流氓有四個贊成一個棄權,其中蘇聯這個給賣武器裝備和訓練給伊拉克的流氓,都在利益面前投了贊成票。而投棄權的流氓甚至還能得到觀察員身份派人去觀摩聯合國的軍事行動許可

這也就是說,安理會關於對伊拉克使用武力的投票,五個常任理事國是全部贊成的。

因此從國際關係上來說,伊拉克沒有任何斡旋餘地。伊軍只能跟聯合國軍單挑。甚至可以這麼說,伊軍是在跟全世界對抗。這對於伊軍的士氣打擊毫無疑問是巨大的

伊拉克作為一個沒有完整工業基礎的資源型國家,做為一個需要從美蘇中法美英進口武器的國家,怎麼可能在五大常任理事國都不支持的情況下,與聯合國軍對抗?

當年打越戰,越南人能堅持,在於有中國和蘇聯這樣的大國支持,也在於越南雨林的特殊地形。這兩樣,伊利克一樣都不佔。因此後來在海灣戰爭中,有些伊軍二線部隊一擊即潰,這其實就是伊軍部隊的心理承受不了這麼大的戰爭壓力導致的。




第二,伊軍和美軍在訓練上的差距巨大。當時參戰的美軍王牌部隊,是原本在德國對付蘇聯的第七軍。這個軍下轄三個裝甲師,兩個機械化步兵師、一個騎兵師和一個英軍裝甲師,總計共計七個師旅級單位,約十幾萬兵力。這個軍的戰鬥力別說是揍伊軍了,就連當時蘇軍的一個集團軍估計都能吊打。

並且,美軍當時的王牌有一大部分都是從歐洲前線調到海灣地區的,其訓練程度何止幾倍於伊拉克軍隊。雖說伊拉克之前與伊朗打了八年的戰爭。但是戰爭水平不行,用後來人評價兩伊戰爭的話來說,伊朗和伊拉克用最先進的武器打了一場最原始的戰爭。同樣的武器,美軍用,能發揮出百分之一百的戰力;給伊拉克軍用,就發揮出百分之負二十的戰力。這麼大的人員素質差距,伊拉克要是能打出漂亮仗,就是見鬼了。

第三,聯合國軍準備充分。雖然伊拉克是本土作戰,但是聯合國軍反客為主。具體的戰場表現來說,就是聯合國軍行動時,提前意識到了沙漠作戰就如同海洋作戰。因此提前用衛星和武裝直升機做了地形測繪,掌握了戰爭的主動的權。

戰爭開始後,聯合國軍先用無比強大的空中力量狂轟濫炸了42天,把伊拉克軍炸的是元氣大傷。緊接著地面部隊開入戰爭,也就是所謂的100個小時的地面戰。當聯軍的地面部隊踏上浩瀚的大漠中後,迅速進行有目的的推進。

儘管伊軍也在大漠中建立支撐點,並將坦克半埋在沙丘反斜面(只露一個頭),以求最大限度上拉低雙方裝備、訓練的差距。但是收效甚微,聯軍仍然是迅速推進。其中較成功的算麥迪娜嶺戰鬥,但只是多阻擋了幾個小時而已。



第四,武器裝備也有差距。俗話說,有錢難買戰鬥力。阿拉伯國家普遍有錢,伊拉克在戰前也有很多先進武器。但伊軍打仗就是很弱。為啥打仗弱?說到底,其實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沒有技術全靠買的問題。

最可怕的是,世界上的先進武器都被歐美國家和蘇聯給壟斷了。第三世界國家,買到的技術永遠也只能是猴版。美蘇敢賣武器,就是想讓伊拉克這種冤大頭替自己充當武器試驗場。包括訓練也是如此。

要說阿拉伯國家不肯掏錢肯定是假的,奈何掏了錢,也不可能直接買到戰鬥力。咱們清朝當年不是也是這麼一回事麼?武衛軍的輕武器和火炮比八國聯軍都要先進,但是打起仗來就是發揮不出武器本身的威力。

第五,戰爭理念不在一個緯度,聯合國軍比伊拉克軍要領先至少一個時代

海灣戰爭爆發前,美國非常有自信,允許世界各地的人可以直接在電視前看到導彈擊中它們的目標或從軍艦上發射的實況轉播。盟軍非常願意顯示他們武器的精確性

安理會投票時,我國當時投的是棄權票,但是獲准了以觀察員身份派人去觀摩聯軍軍事行動的許可。在一個多月的戰爭過程中,觀摩聯軍軍事行動的我軍觀察員,驚訝的連下巴都快掉來了了。



這裡額外插一句,海灣戰爭對我軍的衝擊有一個小小的背景。

當時,兩山輪戰剛結束。我軍在兩山輪戰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從戰損比來看,我軍跟美軍毆打越南的戰損差不多,都是吊打。再加上咱們毆打的還是完全體越南,比美國吊打北越的難度要高一些。

因此,當時很多人就認為我軍似乎比美軍還強一些。再加上我軍有四十年戰無不勝的神話加持。所以當時軍中頗有一些驕傲自滿情緒,自認為天下無敵,想揍誰就能揍誰,就算打美軍蘇軍吃不了什麼虧,平蘇鎮美也不在話下。不僅是中下級是這麼認為的,軍隊的不少高層也是這麼認為的。

結果海灣戰爭一役,高層受到了震動,開始大力引進的先進俄式武器。另外,我軍的指揮體系也開始扁平化發展,師改旅,部隊合成化也是在海灣戰爭之後開始的。但是軍中不少人受限於眼界,仍然還是很自負,認為伊拉克潰敗的因素,是伊軍的素質不行。沒有引起該有的重視。



一直到五年後的臺海危機,才在全軍上下都產生了極大的震動,而臺海危機之後才是我軍開始真正的正視差距,快速發展海軍和空間技術的開始。

好在當時美軍也只是剛剛從機械化轉為信息化作戰,我軍追趕的差距還不大。通過這二十年的狂追猛趕,現在中國軍隊也逐步趕上了世界一流水平。

武器水平決定上限,人員素質決定下限。上世紀末的海灣戰爭和上世紀初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幾乎是一模一樣。都是一場在全方位都差距巨大的戰爭。

首先,聯合國軍在氣勢上就壓了伊拉克軍隊一頭。當時安理會投票,五大流氓有四個贊成一個棄權,其中蘇聯這個給賣武器裝備和訓練給伊拉克的流氓,都在利益面前投了贊成票。而投棄權的流氓甚至還能得到觀察員身份派人去觀摩聯合國的軍事行動許可

這也就是說,安理會關於對伊拉克使用武力的投票,五個常任理事國是全部贊成的。

因此從國際關係上來說,伊拉克沒有任何斡旋餘地。伊軍只能跟聯合國軍單挑。甚至可以這麼說,伊軍是在跟全世界對抗。這對於伊軍的士氣打擊毫無疑問是巨大的

伊拉克作為一個沒有完整工業基礎的資源型國家,做為一個需要從美蘇中法美英進口武器的國家,怎麼可能在五大常任理事國都不支持的情況下,與聯合國軍對抗?

當年打越戰,越南人能堅持,在於有中國和蘇聯這樣的大國支持,也在於越南雨林的特殊地形。這兩樣,伊利克一樣都不佔。因此後來在海灣戰爭中,有些伊軍二線部隊一擊即潰,這其實就是伊軍部隊的心理承受不了這麼大的戰爭壓力導致的。




第二,伊軍和美軍在訓練上的差距巨大。當時參戰的美軍王牌部隊,是原本在德國對付蘇聯的第七軍。這個軍下轄三個裝甲師,兩個機械化步兵師、一個騎兵師和一個英軍裝甲師,總計共計七個師旅級單位,約十幾萬兵力。這個軍的戰鬥力別說是揍伊軍了,就連當時蘇軍的一個集團軍估計都能吊打。

並且,美軍當時的王牌有一大部分都是從歐洲前線調到海灣地區的,其訓練程度何止幾倍於伊拉克軍隊。雖說伊拉克之前與伊朗打了八年的戰爭。但是戰爭水平不行,用後來人評價兩伊戰爭的話來說,伊朗和伊拉克用最先進的武器打了一場最原始的戰爭。同樣的武器,美軍用,能發揮出百分之一百的戰力;給伊拉克軍用,就發揮出百分之負二十的戰力。這麼大的人員素質差距,伊拉克要是能打出漂亮仗,就是見鬼了。

第三,聯合國軍準備充分。雖然伊拉克是本土作戰,但是聯合國軍反客為主。具體的戰場表現來說,就是聯合國軍行動時,提前意識到了沙漠作戰就如同海洋作戰。因此提前用衛星和武裝直升機做了地形測繪,掌握了戰爭的主動的權。

戰爭開始後,聯合國軍先用無比強大的空中力量狂轟濫炸了42天,把伊拉克軍炸的是元氣大傷。緊接著地面部隊開入戰爭,也就是所謂的100個小時的地面戰。當聯軍的地面部隊踏上浩瀚的大漠中後,迅速進行有目的的推進。

儘管伊軍也在大漠中建立支撐點,並將坦克半埋在沙丘反斜面(只露一個頭),以求最大限度上拉低雙方裝備、訓練的差距。但是收效甚微,聯軍仍然是迅速推進。其中較成功的算麥迪娜嶺戰鬥,但只是多阻擋了幾個小時而已。



第四,武器裝備也有差距。俗話說,有錢難買戰鬥力。阿拉伯國家普遍有錢,伊拉克在戰前也有很多先進武器。但伊軍打仗就是很弱。為啥打仗弱?說到底,其實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沒有技術全靠買的問題。

最可怕的是,世界上的先進武器都被歐美國家和蘇聯給壟斷了。第三世界國家,買到的技術永遠也只能是猴版。美蘇敢賣武器,就是想讓伊拉克這種冤大頭替自己充當武器試驗場。包括訓練也是如此。

要說阿拉伯國家不肯掏錢肯定是假的,奈何掏了錢,也不可能直接買到戰鬥力。咱們清朝當年不是也是這麼一回事麼?武衛軍的輕武器和火炮比八國聯軍都要先進,但是打起仗來就是發揮不出武器本身的威力。

第五,戰爭理念不在一個緯度,聯合國軍比伊拉克軍要領先至少一個時代

海灣戰爭爆發前,美國非常有自信,允許世界各地的人可以直接在電視前看到導彈擊中它們的目標或從軍艦上發射的實況轉播。盟軍非常願意顯示他們武器的精確性

安理會投票時,我國當時投的是棄權票,但是獲准了以觀察員身份派人去觀摩聯軍軍事行動的許可。在一個多月的戰爭過程中,觀摩聯軍軍事行動的我軍觀察員,驚訝的連下巴都快掉來了了。



這裡額外插一句,海灣戰爭對我軍的衝擊有一個小小的背景。

當時,兩山輪戰剛結束。我軍在兩山輪戰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從戰損比來看,我軍跟美軍毆打越南的戰損差不多,都是吊打。再加上咱們毆打的還是完全體越南,比美國吊打北越的難度要高一些。

因此,當時很多人就認為我軍似乎比美軍還強一些。再加上我軍有四十年戰無不勝的神話加持。所以當時軍中頗有一些驕傲自滿情緒,自認為天下無敵,想揍誰就能揍誰,就算打美軍蘇軍吃不了什麼虧,平蘇鎮美也不在話下。不僅是中下級是這麼認為的,軍隊的不少高層也是這麼認為的。

結果海灣戰爭一役,高層受到了震動,開始大力引進的先進俄式武器。另外,我軍的指揮體系也開始扁平化發展,師改旅,部隊合成化也是在海灣戰爭之後開始的。但是軍中不少人受限於眼界,仍然還是很自負,認為伊拉克潰敗的因素,是伊軍的素質不行。沒有引起該有的重視。



一直到五年後的臺海危機,才在全軍上下都產生了極大的震動,而臺海危機之後才是我軍開始真正的正視差距,快速發展海軍和空間技術的開始。

好在當時美軍也只是剛剛從機械化轉為信息化作戰,我軍追趕的差距還不大。通過這二十年的狂追猛趕,現在中國軍隊也逐步趕上了世界一流水平。


武器水平決定上限,人員素質決定下限。上世紀末的海灣戰爭和上世紀初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幾乎是一模一樣。都是一場在全方位都差距巨大的戰爭。

首先,聯合國軍在氣勢上就壓了伊拉克軍隊一頭。當時安理會投票,五大流氓有四個贊成一個棄權,其中蘇聯這個給賣武器裝備和訓練給伊拉克的流氓,都在利益面前投了贊成票。而投棄權的流氓甚至還能得到觀察員身份派人去觀摩聯合國的軍事行動許可

這也就是說,安理會關於對伊拉克使用武力的投票,五個常任理事國是全部贊成的。

因此從國際關係上來說,伊拉克沒有任何斡旋餘地。伊軍只能跟聯合國軍單挑。甚至可以這麼說,伊軍是在跟全世界對抗。這對於伊軍的士氣打擊毫無疑問是巨大的

伊拉克作為一個沒有完整工業基礎的資源型國家,做為一個需要從美蘇中法美英進口武器的國家,怎麼可能在五大常任理事國都不支持的情況下,與聯合國軍對抗?

當年打越戰,越南人能堅持,在於有中國和蘇聯這樣的大國支持,也在於越南雨林的特殊地形。這兩樣,伊利克一樣都不佔。因此後來在海灣戰爭中,有些伊軍二線部隊一擊即潰,這其實就是伊軍部隊的心理承受不了這麼大的戰爭壓力導致的。




第二,伊軍和美軍在訓練上的差距巨大。當時參戰的美軍王牌部隊,是原本在德國對付蘇聯的第七軍。這個軍下轄三個裝甲師,兩個機械化步兵師、一個騎兵師和一個英軍裝甲師,總計共計七個師旅級單位,約十幾萬兵力。這個軍的戰鬥力別說是揍伊軍了,就連當時蘇軍的一個集團軍估計都能吊打。

並且,美軍當時的王牌有一大部分都是從歐洲前線調到海灣地區的,其訓練程度何止幾倍於伊拉克軍隊。雖說伊拉克之前與伊朗打了八年的戰爭。但是戰爭水平不行,用後來人評價兩伊戰爭的話來說,伊朗和伊拉克用最先進的武器打了一場最原始的戰爭。同樣的武器,美軍用,能發揮出百分之一百的戰力;給伊拉克軍用,就發揮出百分之負二十的戰力。這麼大的人員素質差距,伊拉克要是能打出漂亮仗,就是見鬼了。

第三,聯合國軍準備充分。雖然伊拉克是本土作戰,但是聯合國軍反客為主。具體的戰場表現來說,就是聯合國軍行動時,提前意識到了沙漠作戰就如同海洋作戰。因此提前用衛星和武裝直升機做了地形測繪,掌握了戰爭的主動的權。

戰爭開始後,聯合國軍先用無比強大的空中力量狂轟濫炸了42天,把伊拉克軍炸的是元氣大傷。緊接著地面部隊開入戰爭,也就是所謂的100個小時的地面戰。當聯軍的地面部隊踏上浩瀚的大漠中後,迅速進行有目的的推進。

儘管伊軍也在大漠中建立支撐點,並將坦克半埋在沙丘反斜面(只露一個頭),以求最大限度上拉低雙方裝備、訓練的差距。但是收效甚微,聯軍仍然是迅速推進。其中較成功的算麥迪娜嶺戰鬥,但只是多阻擋了幾個小時而已。



第四,武器裝備也有差距。俗話說,有錢難買戰鬥力。阿拉伯國家普遍有錢,伊拉克在戰前也有很多先進武器。但伊軍打仗就是很弱。為啥打仗弱?說到底,其實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沒有技術全靠買的問題。

最可怕的是,世界上的先進武器都被歐美國家和蘇聯給壟斷了。第三世界國家,買到的技術永遠也只能是猴版。美蘇敢賣武器,就是想讓伊拉克這種冤大頭替自己充當武器試驗場。包括訓練也是如此。

要說阿拉伯國家不肯掏錢肯定是假的,奈何掏了錢,也不可能直接買到戰鬥力。咱們清朝當年不是也是這麼一回事麼?武衛軍的輕武器和火炮比八國聯軍都要先進,但是打起仗來就是發揮不出武器本身的威力。

第五,戰爭理念不在一個緯度,聯合國軍比伊拉克軍要領先至少一個時代

海灣戰爭爆發前,美國非常有自信,允許世界各地的人可以直接在電視前看到導彈擊中它們的目標或從軍艦上發射的實況轉播。盟軍非常願意顯示他們武器的精確性

安理會投票時,我國當時投的是棄權票,但是獲准了以觀察員身份派人去觀摩聯軍軍事行動的許可。在一個多月的戰爭過程中,觀摩聯軍軍事行動的我軍觀察員,驚訝的連下巴都快掉來了了。



這裡額外插一句,海灣戰爭對我軍的衝擊有一個小小的背景。

當時,兩山輪戰剛結束。我軍在兩山輪戰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從戰損比來看,我軍跟美軍毆打越南的戰損差不多,都是吊打。再加上咱們毆打的還是完全體越南,比美國吊打北越的難度要高一些。

因此,當時很多人就認為我軍似乎比美軍還強一些。再加上我軍有四十年戰無不勝的神話加持。所以當時軍中頗有一些驕傲自滿情緒,自認為天下無敵,想揍誰就能揍誰,就算打美軍蘇軍吃不了什麼虧,平蘇鎮美也不在話下。不僅是中下級是這麼認為的,軍隊的不少高層也是這麼認為的。

結果海灣戰爭一役,高層受到了震動,開始大力引進的先進俄式武器。另外,我軍的指揮體系也開始扁平化發展,師改旅,部隊合成化也是在海灣戰爭之後開始的。但是軍中不少人受限於眼界,仍然還是很自負,認為伊拉克潰敗的因素,是伊軍的素質不行。沒有引起該有的重視。



一直到五年後的臺海危機,才在全軍上下都產生了極大的震動,而臺海危機之後才是我軍開始真正的正視差距,快速發展海軍和空間技術的開始。

好在當時美軍也只是剛剛從機械化轉為信息化作戰,我軍追趕的差距還不大。通過這二十年的狂追猛趕,現在中國軍隊也逐步趕上了世界一流水平。




所以,聯軍在第一次海灣戰爭的摧枯拉朽的擊垮伊拉克,這固然有伊軍水平不行的原因,但根本還是聯軍太強大了。

不誇張的說,美軍當時是拿打世界大戰的勁頭在打伊拉克。美軍的各軍兵種的主戰裝備完成換代更新,並訓練充分,軍隊也齊裝滿員,即使現在來看也是美軍戰力的巔峰。而當時的國際環境是冷戰勝利基本已經握在手中,蘇聯已經不構成威脅。伊拉克死的一點都不冤,如果換成當年沒有核武的我兔,估計也是沒懸念。

围知历史
2019-09-06

在海灣戰爭中美軍英軍以一百來人的傷亡擊潰了伊拉克十萬精銳部隊,還有兩千六百輛坦克。

在海灣戰爭中美軍英軍以一百來人的傷亡擊潰了伊拉克十萬精銳部隊,還有兩千六百輛坦克。

其實這就是一場十分典型的現代化戰役,飛機,坦克,高射炮,還有軍艦等等,整個戰鬥行成了一個體系。類似於導彈空防戰,空天一體戰等等,其實早已不是人海戰術就可以解決的了。進行這樣的戰鬥,雙方必須要有著相差不多的實力,才會有機會一較高下。

在海灣戰爭中美軍英軍以一百來人的傷亡擊潰了伊拉克十萬精銳部隊,還有兩千六百輛坦克。

其實這就是一場十分典型的現代化戰役,飛機,坦克,高射炮,還有軍艦等等,整個戰鬥行成了一個體系。類似於導彈空防戰,空天一體戰等等,其實早已不是人海戰術就可以解決的了。進行這樣的戰鬥,雙方必須要有著相差不多的實力,才會有機會一較高下。

首先,我們得承認當時的伊拉克是一個世界強國,他們的軍事實力也是在整個世界排在了前段,但是很不幸他們還是和美國不是一個量級的,在經歷二戰的洗禮過後,美國又進一步的提高了自己的水平,這一次戰爭也是前所未有的高科技戰爭。

在海灣戰爭中美軍英軍以一百來人的傷亡擊潰了伊拉克十萬精銳部隊,還有兩千六百輛坦克。

其實這就是一場十分典型的現代化戰役,飛機,坦克,高射炮,還有軍艦等等,整個戰鬥行成了一個體系。類似於導彈空防戰,空天一體戰等等,其實早已不是人海戰術就可以解決的了。進行這樣的戰鬥,雙方必須要有著相差不多的實力,才會有機會一較高下。

首先,我們得承認當時的伊拉克是一個世界強國,他們的軍事實力也是在整個世界排在了前段,但是很不幸他們還是和美國不是一個量級的,在經歷二戰的洗禮過後,美國又進一步的提高了自己的水平,這一次戰爭也是前所未有的高科技戰爭。

美國有著成熟的作戰體系,以美國為首的多個國家建立起來的電磁優勢,空天一體化的優勢,部隊機動性的優勢,武器裝備的優勢,還有遠程火力,夜戰中有紅外裝置,還有信息獲取方式等等。

在海灣戰爭中美軍英軍以一百來人的傷亡擊潰了伊拉克十萬精銳部隊,還有兩千六百輛坦克。

其實這就是一場十分典型的現代化戰役,飛機,坦克,高射炮,還有軍艦等等,整個戰鬥行成了一個體系。類似於導彈空防戰,空天一體戰等等,其實早已不是人海戰術就可以解決的了。進行這樣的戰鬥,雙方必須要有著相差不多的實力,才會有機會一較高下。

首先,我們得承認當時的伊拉克是一個世界強國,他們的軍事實力也是在整個世界排在了前段,但是很不幸他們還是和美國不是一個量級的,在經歷二戰的洗禮過後,美國又進一步的提高了自己的水平,這一次戰爭也是前所未有的高科技戰爭。

美國有著成熟的作戰體系,以美國為首的多個國家建立起來的電磁優勢,空天一體化的優勢,部隊機動性的優勢,武器裝備的優勢,還有遠程火力,夜戰中有紅外裝置,還有信息獲取方式等等。

美軍在一開始就干擾了他們的電磁裝置,像是雷達之類的,保證了轟炸機的安全,其實想一下,難不成伊拉克還真的去拿一個火箭筒去打飛機嗎?

在海灣戰爭中美軍英軍以一百來人的傷亡擊潰了伊拉克十萬精銳部隊,還有兩千六百輛坦克。

其實這就是一場十分典型的現代化戰役,飛機,坦克,高射炮,還有軍艦等等,整個戰鬥行成了一個體系。類似於導彈空防戰,空天一體戰等等,其實早已不是人海戰術就可以解決的了。進行這樣的戰鬥,雙方必須要有著相差不多的實力,才會有機會一較高下。

首先,我們得承認當時的伊拉克是一個世界強國,他們的軍事實力也是在整個世界排在了前段,但是很不幸他們還是和美國不是一個量級的,在經歷二戰的洗禮過後,美國又進一步的提高了自己的水平,這一次戰爭也是前所未有的高科技戰爭。

美國有著成熟的作戰體系,以美國為首的多個國家建立起來的電磁優勢,空天一體化的優勢,部隊機動性的優勢,武器裝備的優勢,還有遠程火力,夜戰中有紅外裝置,還有信息獲取方式等等。

美軍在一開始就干擾了他們的電磁裝置,像是雷達之類的,保證了轟炸機的安全,其實想一下,難不成伊拉克還真的去拿一個火箭筒去打飛機嗎?

後續的事情就是,這一次的海灣戰爭給全世界都提了個醒,引發了一場世界性的軍事革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