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10 個回答
小小嬴政
2019-03-05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絕地反擊的關鍵一戰,在這一站裡,李世民一舉扭轉了乾坤,打敗了他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向皇位邁去。這是一場生死之戰,雙方肯定都會使出全力來廝殺。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我們知道,李世民在大唐建立的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無論是謀篇佈局、出謀劃策,還是帶兵打仗,李世民都可以說是很強的。

不過,李元吉的射術也很厲害,有人還拿李元吉和漢朝的飛將軍李廣相比呢。那麼,在玄武門之變這場生死大戰之中,為什麼李元吉三次拉弓不成,反而讓太子李建成慘遭李世民的射殺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一邊是早有準備、以逸待勞,一邊是猝不及防,你說誰會贏?

眾所周知,玄武門之變是由李世民發起的,為了消滅李建成和李元吉,讓自己反敗為勝的戰役,所以說李世民方面一定要有準備,而且要制定周密的計劃,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那種。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因為這要是不成功,就只有死路一條了。而且,一定要將兩個競爭對手全部消滅,因為當時的皇帝還是李淵,李世民自己通過政變來奪權畢竟不是光彩的事情,他只能、也必須將他的競爭對手全部消滅掉才能牢牢抓住皇帝的寶座。

這個時候,李淵已經老了,再過不久就將要去世,如果繼承人只剩下李世民自己的話,那麼李淵只能將太子之位傳給他了,別無選擇。所以在戰前準備上,李世民方面絕對是下足功夫的。

而李元吉呢?對於,李世民及其所帶領的士兵們猝不及防,面對突如其來的對手,李元吉他們毫無準備。雖然李元吉的射箭本領很強,但在急急忙忙、慌慌張張的情況下,無法命中李世民也是正常現象。

心理上的衝擊給了李元吉一種威懾感和恐懼感,難免會使自己瞄準得差一些。

我們知道,李世民可謂是在戰場上成長出來的人。經過多年的南征北戰,李世民的勢力不斷壯大,李世民身上的氣場、意志也在不斷增強。

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李元吉他們面對的可不僅僅是李世民而已,還有大量的士兵,以及程咬金和尉遲恭。當年和李元吉比試,並把李元吉吊打的人正是尉遲恭,面對這樣的“陣容”,昔日打敗自己的對手,李元吉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從心理素質上看,李元吉比起李世民差得太遠。一個久經沙場,長期帶兵打仗的人和一個平時很少上戰場,甚至連比武都很少比的人,在面對即將到來的廝殺時絕對是不一樣的。

李世民久經戰陣,殺人如麻,而李元吉在唐朝統一全國的戰爭中,多數扮演的是可有可無、打醬油角色,很少獨當一面。

這樣的話,面對真刀實槍的廝殺,他哪裡還會表現出戰鬥力來呢。

反觀李世民這邊,氣勢洶洶,早有預謀的佈置好了伏兵,安排好了軍隊。並且李世民打了那麼多年的仗,面對部下,秦王李世民向來都是關心愛護,其部下肯定忠心耿耿、奮勇殺敵。這種情況下,李元吉是難以和李世民抗衡的。

總而言之,李元吉三箭沒能射中李世民,是心理上,行動上受到震撼導致的原因。

史小二记
2019-03-08

在這一次關係到個人生命前途的時刻,李元吉試圖拉弓防衛,以迴應李世民。卻是“再三不彀”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彀,讀作gòu,意思是將弓張滿。

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李元吉怎會一而再,再而三沒能將弓拉滿呢?我認為有四個方面。

李元吉,母太穆皇后竇氏,竇氏生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他排名第四,性格嬌縱,生活奢靡,極度愛好狩獵,寧肯三天不吃飯,也不能一天不打獵。時間的加持下,射術自然不賴。

可是,李元吉臨場發揮不行。小場面熱鬧慣了,到大場面,卻是怯場。

平常要麼讓人穿戰袍,做打仗遊戲,要麼打獵取樂,要麼在一群人的保護下作戰。總之,李元吉沒上過戰場,見過刀光血影。

生死存亡間,方顯英雄本色。李元吉這個皇家公子怯場,手抖。自然拉不滿弓,進而射不中李世民。

其次,李世民是有預謀,早有心裡準備,相反,李元吉是沒有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李建成從張婕妤那裡得知,李世民告發了他們穢亂後宮。忙叫來李元吉,商量一下,下一步該做什麼?李元吉被李淵賜居武德殿,離太子的東宮較近。

李元吉建議李建成,“託病不去,調動府兵,以觀形勢,伺機而動。”但李建成不贊同,“審問之際,宮內守衛自是森嚴,我們該親自動身,打探消息,早做準備。”

不料,李世民不按套路出牌,突然出現,招呼他們。李元吉本能反應,慌忙中拉弓射箭。自然拉不滿弓。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第三,陽光晃眼

玄武門在太極宮的北面,軍事政治地位極為險要,是門戶所在。後來李世民在這裡設左、右屯營飛騎,飛騎之後又改名羽林軍。神龍政變、唐隆政變也是在這裡。

當時李淵在海池泛舟,海池在哪裡?太極宮有三海,近凌煙閣,遠玄武門,在東的就是東海池,南海池、北海池離玄武門近,尤其以北海池為最,李建成李元吉兩兄弟是到臨湖殿才覺察有變,所以排除東海池(如下圖)。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二人打算調轉馬頭,向東返回齊王府以及東宮,尋求府兵庇佑。而李世民呼喊“大哥…”

當時,太陽初升,陽光正媚,李元吉馬上拉弓射箭響應,直接或間接受到陽光的影響,導致他始終沒拉滿弓,喪失最佳反擊機會。

第四,拿錯弓箭

根據《唐六典》記載,唐朝有四種弓,七種弩,一般來說,騎兵用角弓弩、角弓,配竹、木、兵、弩四種箭。慌張間,李元吉有可能拿錯了箭。使得無法將箭射出去。

人生如棋,一招錯,滿盤皆輸,而這一招,也很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李世民趁機射殺李建成。待尉遲敬德領七十騎兵趕到時,在飛箭攻擊下,李元吉墜馬,落荒而逃…終被尉遲敬德射死。

重舟难过千重山
2019-01-09

李世民主動設伏當然胸有成竹,李元吉倉猝應變難免手忙腳亂

感謝邀請。眾所周知,李元吉和李世成都是大唐開朝之初的戰場悍將,李元吉的射術更是堪比飛將軍李廣。那麼,在玄武門之變中,為什麼李元吉三次拉弓不成,讓太子李建成慘遭李世民的射殺呢?讓在下儘量簡略得當地覆盤一下玄武門之變的過程,試著為大家分析論證一番。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開國皇帝李淵和皇后生有四子,玄霸夭折,建成、世民、元吉跟著李淵戰場上一路征戰,都是砍人的一把好手。李淵登基後,太子位選定了長子建成,身為太子,自然留守京都。秦王李世民則被外派征戰關東等地,幾年功夫,關東被李世民掃蕩乾淨。大唐天下看似穩定團結,皇朝的第一家庭的內部卻已是風起雲湧。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李世民在關東維穩作戰的過程中,招納了很多才華橫溢的豪傑,勢力日益膨脹,這就讓太子建成害怕了,他指控世民私蓄力量,圖謀不軌。就這樣,天下最有勢力的兩大幫派的決鬥即將上演。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自關東回到京城的世民,加速了兩大團隊的對立,各方人士紛紛選邊站,小弟李元吉站在了太子大哥李建成的一邊,長期經營長安的李建成私下豢養了二千多的死士以備不時之需,朝堂上,恪守禮數的大臣們,多是以太子為皇位天然繼承人,自然支持建成。剛入長安的李世民顯然實力不如大哥,面對如此不利的局面,世民決定採用霹靂手段迅速解決問題。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世民出手了,他找到老爸李淵告了建成和元吉在後宮穢亂的狀,李淵詔令兄弟三人第二日上早朝會審此案。

世民提前搞定了上朝必經之路的玄武門守衛長官常何,提前帶著尉遲敬德等幾個得力兄弟和七十位死士埋伏在了玄武門內的宮道兩側。李建成和元吉一大早帶著衛隊趕到玄武門,自然按規矩吩咐手下在門外等候,自己和元吉步入了玄武門。

注意,敲黑板了!以下的細節很重要!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久經戰事的李元吉,進門未及,便感覺到了異樣。頓感氣氛不對的李世民等立即殺了出來,突變之下,面對哥哥李世民,堪稱悍將的李元吉三次拉弓不成,錯過了反擊的絕佳機會,頃刻間,世民射出的箭已然命中戰略目標李建成!而李元吉已經失去了拉弓的信心,扔掉了弓箭,趁世民跌倒之際,試圖用弓弦勒殺世民!危急之時,尉遲敬德一腳踹走了元吉,結果了元吉的性命。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接下來,就簡單了,李淵默認了現實,世民先是登了太子位,接著坐上了龍椅。

從事變的細節可以看出,李世民屬於事先計劃的一方,率手下尉遲敬德等大將和七十死士設伏,而建成和元吉二人入宮,實力對比懸殊。李世民將自己在整個長安城內的絕對弱勢轉化成了玄武門內的絕對優勢,實在是令在下佩服之至。話題扯回來,面對絕對優勢的世民,又是事發突然,縱然是久經沙場的李元吉,電光火石間就要決斷如何應對這皇室兄弟的性命對決,怎能不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呢?反觀李世民,決心一下,已然違規帶隊入宮,射出的那一箭早已是胸有成竹,勢在必得了!

大秦铁鹰剑士
2019-03-06

李世民文治武功遠遠超過李建成與李元吉,論文治太子建成不是李世民的對手,論武功齊王李元吉十個打不贏李世民。因此在玄武門之變時,李元吉三擊李世民不中,而李世民一箭就擊斃了李建成。另外李建成跟李元吉中伏擊後慌忙逃命,李元吉射技本來就不高,又打折發揮,因此三箭都落空了;精心準備的李世民箭術高超,又超常發揮,故一擊而中,當場射殺建成兄!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李世民是大唐的實際奠定者,擊滅各路豪傑,絞殺各地叛亂,都是李世民在操作,以李世民的能力與威望,他當皇帝是名至實歸。正是因為李世民的赫赫戰功與在軍隊中的崇高威望,讓李淵與建成父子如坐鍼氈,必欲除之而後快。李淵希望李世民幫他南征北戰,但是不能奪權篡位;李建成作為太子,對軍隊的影響力十分有限,李世民是他最強大的競爭對手。父子倆一合計,就打算一步一步剝奪李世民的軍權,再軟禁李世民終身,有戰事讓李世民去衝鋒陷陣,有好事則讓李世民靠後站。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李世民憑藉他的軍功開府理事,秦王府跟太子府分庭抗禮,太子府多謀臣,秦王府多戰將。正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秦王府跟太子府的矛盾越來越難以調和,建成在李淵的支持下打算先下手為強,預備武力解決李世民。聽得風聲的李世民在謀臣武將的支持下決定先發制人,他們買通玄武門守將,在玄武門設下天羅地網,目的就是一舉擊殺太子李建成以及齊王李元吉。秦王府眾家將奮力擊殺建成衛隊,李元吉連發三箭皆被李世民躲過,然後李世民兩箭射殺建成跟元吉。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建成跟元吉死後,太子府跟齊王府家丁圍攻秦王府,長安城殺聲震天。李世民直接進宮面聖,說他已經把建成跟元吉誅殺了,李淵痛失兩子,不願意再失去李世民,於是傳旨立李世民為太子。李世民取得太子之位後,一不做二不休,又逼迫李淵退位當太上皇,自己當了皇帝。建成跟元吉的兒子們被李世民盡數誅殺,妻妾們被李世民擇優錄取,女兒們則一個不殺的養起,以顯示他皇恩浩蕩!元吉的愛妻楊氏後來成為李世民的愛妃,還生育了一個兒子。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勿以善小而不为144
2019-01-11

其實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前夜,李淵對於選錐做接班人,已經有了決斷,決定李建成為太子,而李淵深知,太子仁孝,留在身邊可保平安,而李世民凶殘,留在身邊,必有兄弟相殘禍起簫牆,故命李世民為秦王,到東都洛陽報到,擺在李世民面前兩條路,一條是聽從父命,心甘情願的做秦王到洛陽,一條是挺而走險,謀權篡位。而手下的將士,謀士都為了以後的富貴,放手一縛!所以第二天一早,秦王將士埋伏在玄武門,待太子李建成,兄弟李元吉,而李氏兄弟,根本就沒有防備,李建成身死,而李元吉慌忙逃走的路上,李世民落馬,李元吉返身想殺李世民時,為尉遲恭所殺。而李世民殺了李建成,李元吉以後,手下將士不免心虛,又來逼宮,李淵眼見兒子身死,切膚之痛,然總不能再殺李世民報仇吧!又懼怕李世民加害自己,只能立李世民為帝,自己做太上皇罷了!

读文学史诗
2019-01-09

歷史的味道我知道。

關於玄武門之變,歷史上有三大記載,分別是五代版的《舊唐書》和宋代歐陽修編撰的《新唐書》以及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而我們熟知的玄武門之變大都是電視劇中的版本,也就是歐陽修的《新唐書》,因為它的故事性更強,劇情豐富,李世民將其兄弟二人斬殺於玄武門之下更是對他來了個特寫。看過駱賓王罵武則天的檄文就知道,古代越出名的文人,有個毛病就越重,啥毛病呢!善用誇張手法。毋庸置疑,歐陽修的水分很大。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首先,要明確歐陽修和司馬光,一個是寫編年史,一個是寫記傳史,司馬光所寫的是更正規的歷史。司馬光個人不誇張,他的自傳中都沒為自己砸缸的壯舉留下一個字。所以,我更傾向於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留下的版本。

那麼,我們來看下這個版本的原文:

建成、元吉至臨湖殿,覺變,即跋馬東歸宮府。世民從而呼之,元吉張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殺之。尉遲敬德將七十騎繼至,左右射元吉墜馬。世民馬逸入林下,為木枝所絓,墜不能起。元吉遽至,奪弓將扼之,敬德躍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殺之。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可以看到,建成和元吉並不是如電視劇中所演常德叛變將玄武門關閉致使二人被射殺。依照李元吉神射手的稱號在電視劇中四面環牆的玄武門內射死李世民那是易如反掌,三箭都沒射死,這說明了一個原因:距離。李世民根本不在李元吉的射程之類,因此沒射中。反過來想,李世民也知道弟弟元吉是神射手,站那麼近讓他射是不是傻?

正如司馬光描述的,三人根本不是在玄武門下。李世民看見建成想跑,就喊大哥,李元吉一聽聲音,就心急如焚地朝李世民射了三箭,不要說什麼李元吉未經戰場此情此景心態不好的問題,那是電視劇中的李元吉,在這樣一個你不死我就亡的生死關頭,李元吉肯定是開掛的。

李建成被李世民一箭殺死,這個很好解釋。可以看到後面李元吉放了三箭後,沒射中就跑,李世民就在追,追的人肯定比跑的人快,在李世民看來先得讓建成完蛋,建成不死這太子咱就當不了了。因此,李世民欲殺李建成的心是暴走的。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不要管到底是誰先埋伏好的問題。在爭奪帝王一事上,李建成與李世民都不是善茬,兩邊絕對都有準備,先下手為強,誰都懂這個道理,有魏徵作謀士的李建成,豈會不知這個道理?李元吉配弓進殿見爸爸就是最好的解釋。所以他三箭沒射中李世民也就是因為距離的問題。以上是我的看法。

历史观察眼睛
2019-01-25

最主要原因是個人武力問題。我們參考下虎牢關之戰。

虎牢關之戰,李世民只有2500名輕騎兵,而竇建德前來支援王世充的兵力高達10-12萬的夏軍。

竇建德率領軍隊紮營未穩,李世民帶領500騎兵隊竇建德進行騷擾,秦瓊和程咬金各率500在左右翼埋伏,出發前李世民曾對尉遲敬德說:憑我這張弓,憑你這杆槍,這天下還沒人能夠靠近我們。可見李世民的武藝高強,尤其是射箭術天下無人能與之爭鋒。虎牢關之戰的最後結果是李世民3000兵馬打敗了竇建德,並活捉了竇建德。

因此,李元吉三箭都射不死李世民,而李世民能夠一箭射死李建成就很正常了。據史實記載,玄武門之變時,由於李世民兵馬不多,李建成騎馬馬上要逃脫,正是李世民追趕,一箭射死李建成。

别当真58
2019-01-10

玄武門兵變,是李世民突然發動襲擊,並設伏兵。李建成及李元吉並無設防,毫無思想準備。遭到突襲,難免驚慌失策,肯定要逃跑。所以連發三箭未射中李世民,但李元吉也並不是吃素的,與李世民撕打在一塊,差點用弓弦勒死李世民,幸虧尉遲恭及時趕到,一槊刺死李元吉,並將其斬首。李世民得救後,上馬追擊李建成,李世民射箭本領不是吹的,又使用硬弓,射程較遠,一箭射死親哥李建成,並斬其首。秦王李世民將兄弟二人首級高舉,向李建成及李元吉部下大吼,你們的主人已被斬殺,趕快投降。大部分人紛紛逃散,許多將士投降了李世民,李世民對投降的將士頗為優待,大多重用,如魏徵等。

不散不司
2019-01-09

從古至今,皇家當家做主的哪個不是心狠手辣之輩。

1、李世民比李元吉的心狠,也許李元吉根本就沒想要李世民的命。

2、李世民畢竟是靠軍功上來的,臨危不懼的本事比李元吉強。

3、李世民手下能人無數,保護他的人能是個草包?

4、歷史都是贏家書寫的,誰知道射殺李建成的那一箭是不是李世民。即使是,你怎知是一箭呢?

猫叔说历史
2019-01-09

感謝邀請,我是貓叔,很榮幸為您作答。

按照《資治通鑑》的說法,李元吉在現場對李世民發了三箭都未射中,而李世民卻一箭把李建成射死,為什麼會有這種結果呢?其實,如果這段符合史實,也並不難理解,鄙人才疏,也斗膽分享幾點自己的想法吧。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第一,雙方角色不同,處境不同,造成了結果的差別。無論李世民對史書做出如何的粉飾,都難以掩蓋一個事實: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處心積慮的一次政變。試想一下,一個是靜等獵物的埋伏者,一個是毫無準備的中計者,誰能佔得上風?顯而易見是埋伏者佔上風,李世民早已瞄準李建成,沒等他做出反應就已經將其射中落馬,而李元吉是慌亂之中拔出弓箭向李世民攻擊的,哪裡有那麼容易擊中呢?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第二,玄武門之變剛剛發生時,李世民氣勢洶洶,佔據士氣優勢。根據史料的描述,李建成僅僅率領少數隨從前往玄武門,感覺到氣氛異常,正準備撤退時,突然伏兵四起,喊殺聲震天,李世民突然放箭撂倒了李建成。面對這種局勢,李元吉不可能從容應對,在士氣上就已經輸了,說不定拔弓的時候手都在抖,根本不可能認真瞄準,射不中才是正常現象。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第三,從心理素質上看,李元吉比起李世民差得太遠。這個很好理解,新兵和老兵在戰場的表現絕對不會一樣,一個道理,李世民久經戰陣,殺人如麻,心理素質肯定硬得很,而李元吉在唐朝統一全國的戰爭中多數扮演的是打醬油角色,很少獨當一面,面對真刀實槍的廝殺,他哪裡還會表現出戰鬥力來呢。

為什麼李元吉三箭沒射死李世民,李世民卻能一箭射死李建成?

好了,我就分享這些吧,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或者有補充意見,歡迎留言討論,但謝絕語言攻擊。

我是貓叔,堅持原創,歡迎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