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孩子憤怒時,出現打罵媽媽的現象,媽媽應該怎樣做表示界限感?

10 個回答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接納孩子的憤怒情緒,同時調整孩子的憤怒行為!

情緒(感受)與行為要有界限感,要學會分開來看待,才能更好地處理好這個問題。

(一)情緒(感受)

關於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況。

疼痛閾值,大家聽說過嗎?

每個人對同樣的撞擊會感受不同,因為有個體差異。

  • 有的人輕輕打一下,就覺得很疼;

  • 有的人膝蓋都撞青了,居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撞的,也感覺到疼。

感受也是如此,也許如果能夠測量的話,還會有個感受閾值吧!

當小孩子憤怒時,出現打罵媽媽的現象,媽媽應該怎樣做表示界限感?

對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感受也是不同的。

  • 有的人,看到別人受苦,就會跟著掉眼淚;

  • 而有的人就覺得與自己無關,完全無感。


  • 有的人,聽到父母批評兩句都會覺得難;

  • 而有的人,被父母打一頓還依然覺得無所謂。

所以,所有的情緒或感受,喜、怒、哀、懼等都是沒有對錯之分的,都是可以被接納的。

但是,因為情緒帶來的一些行為,卻有對錯之分。

當小孩子憤怒時,出現打罵媽媽的現象,媽媽應該怎樣做表示界限感?

(二)行為

打人、罵人、摔東西、躺地上打滾兒……所有的言行,都稱之為“行為”。

行為是有對錯之分的,不是所有的行為都要被接納。

當孩子出現錯誤行為時,作為父母是需要及時去糾正孩子,讓孩子及時改善的。

  • 一個孩子可以生氣,但是不能因為生氣而去打人、罵人!

  • 一個成人可以憤怒,但是不能因為憤怒而去摔東西,打孩子!

雖然行為是因為情緒引起來的,但是在情緒之下,我們也要學會正確的表達情緒的方式,而不是為所欲為!

我們可以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很生氣!發生……這樣的事情,確實會很氣憤的,媽媽理解你。但是,生氣的時候,也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能傷害到別人。所以,再生氣也不能打媽媽。”

當小孩子憤怒時,出現打罵媽媽的現象,媽媽應該怎樣做表示界限感?

(三)正確表達情緒的原則

無論你是處於喜、怒、哀、懼的哪一個情緒中,都可以通過合理的方式表達給身邊的人,一起分享快樂,一起分擔難過。

正確表達情緒的原則,有這樣四點:

(1)不能傷害自己

(2)不能傷害他人

(3)不能損壞物品,破壞環境

(4)不能違反社會的規章制度

滿足這上面的四點的方式,應該就是正確的表達情緒的方式了。

有一種情況是不需要顧及這四個原則的:

如果你的情緒來源於你遇到壞人了,那麼面對壞人,不用考慮上面這四點,你可以儘可能地反擊以保護自己,包括打他、咬他、踢他後掙脫束縛,快點逃跑;或者故意踢翻附近的攤位以引起他人注意,從而尋求幫助。

當小孩子憤怒時,出現打罵媽媽的現象,媽媽應該怎樣做表示界限感?

比如,我曾經在相對愉快的環境中,問過我的兩個孩子這樣一個問題:

當你們生氣的時候,做什麼事情可以讓自己的心情好起來?

兩個孩子答案有:

  • 吃零食;

  • 看動畫片;

  • 畫畫;

  • 聽歌;

  • 大喊;

  • 玩枕頭大戰……

孩子們都能想出這麼多正確的表達憤怒的方式,那麼我相信只要我們好好思考,作為成年人的我們,一定能想出更多的合理的表達憤怒的方式。

所以,我們首先要以身作則,找到這些合理的方式之後,在我們憤怒的時候,就去用一用,用合理的方式改善情緒,而不是拿著孩子撒氣!

一旦我們學會了正確的接納情緒和改善情緒,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就學會了情緒管理能力。

當孩子擁有了情緒管理能力,也就自然不會在生氣的時候打媽媽了!

王书霞19

導讀:小孩子憤怒時,出現打罵媽媽的現象,我們要怎麼處理?孩子年幼時光,父母的一言一行都非常重要,父母對任何事情的處理方法,都有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真正愛孩子要講究方法和技巧。愛孩子也要會學習。當小孩子憤怒時,出現打罵媽媽的現象,媽媽應該怎樣做表示界限感?

我家兩寶第一次打人

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印象中大寶三歲左右的時候,失手打過我一次。當時我很生氣,然後把他東西的包都撿好,假裝不要他,邊撿東西邊告訴他,媽媽這麼愛他,他卻動手打媽媽,那我不要他了,把他推出門外……。雖然後來大寶再也沒有動過手,但是這種方法很不好。

二寶兩歲多的時候,也打過小朋友,我很生氣,打了他兩下,然後把他扔出門外。他當時哭著說;媽媽我錯了,我再也不打人了。後來他又打,還專門打同一個人,我這次沒有打他,而且把他抱到一個人少的地方,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很認真的告訴我,小朋友總是亂按那個機器,他怕機器會壞。然後我問他打人對不對,應該怎麼處理?他態度很好的認錯了,然後說有問題找媽媽,後來就沒有動過手。當小孩子憤怒時,出現打罵媽媽的現象,媽媽應該怎樣做表示界限感?

前幾天,幼兒園老師投訴二寶經常打人,我問清楚原因後,萊寶說有個小朋友打他,他也打回去。另一個小朋友是插隊,所以他才動手的。後來我問他,打人對不對?要怎麼處理,二寶說打人不對,有問題找老師。後來寶爸又和他溝通。我們買了很多關於打人的後果的書回來給他看,現在二寶改掉了這個壞毛病。

孩子憤怒會打人,父母怎麼辦?

孩子憤怒會打人,這是情緒的一種發洩和表達。成年人有時候也控制不住自己。父母在生活中要做個好榜樣,有任何問題不能動手打孩子。孩子憤怒時要學會接受孩子的情緒,正確的情感引導,以溫柔PK孩子憤怒。孩子打媽媽或者別人,媽媽馬上制止,把孩子抱在懷裡,溫柔的告訴他,媽媽知道你很生氣,剛才的事情我們應該重新商量一下,或者聽聽你的意見,你消消氣,消消氣。當小孩子憤怒時,出現打罵媽媽的現象,媽媽應該怎樣做表示界限感?

等孩子平靜下來後,引導孩子打人對不對,或者給孩子講烏鴉喝水和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講他們在遇到問題時是怎麼處理的,讓孩子遇到問題,學會處理解決。打人不能處理問題。

大寶11歲,二寶5歲,隨著他們的長大,我感覺帶的很吃力,後來才發現我用我父母教育我的方法教育孩子,已過時。所以我買來很多親子的書回來學習。慢慢的,孩子們越來越優秀了。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愛上學習。

我是王書霞,陽光愛學習的全職寶媽,如有別字,多多包容。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也只能供我們參考。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有免費實用的親子課程,有需要的請關注留

用户4344402752062心

謝邀,我家老二以前憤怒的時候就打人,你給他說好話,打他或者不理他過會兒再教育他,都不行,後來我不小心碰在了桌子上,把胳膊上的肉都碰紫了,好疼啊!就這麼一碰給了我靈感。

有一天我家老二的玩具槍找不到了,“媽,我的槍呢!怎麼找不到了?”“你的槍,我怎麼知道在那兒啊!”“我的槍找不到了,就怪你,不給我收好。”不高興的噘著嘴。我一看他快哭鬧了,我立刻把我早已準備好的硬紙板偷偷的放進我的衣服裡,剛好把肚子蓋住,“你的東西你不好好保存,找不到了,到怨氣我來了,老師沒教育你自己的東西自己收自己管嗎?”“啊!……就要我的槍,就怨你,就怨你。”連哭帶鬧的往我肚子上打開了,“哎呀!好疼啊”“你也知道疼啊!你打過我多少次了,那次我不疼啊!你好好想想吧!”然後我就走開了。過了一會兒,他主動走到我跟前認錯,“媽媽,我錯了,以後我不打你了,誰都不打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東西,自己收自己管。你能原諒我嗎?媽媽。”“能,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希望你能說到做到。只要你努力 ,媽媽依然相信你愛你。”我把他摟在了懷裡,第一次聽到孩子說出這樣的禪悔話。“媽媽,你的肚子摸著也不硬啊!為什麼那會兒我打你 我那麼疼呢?”“你犯了錯,用的力氣太大,當然疼了,要不你打一下桌子再試試?”我偷偷的笑了。後來他也改正錯誤了。

Ailsa麻麻

我女兒最近容易生氣,一不滿足她,就發脾氣,最多是扔東西,哭鬧,一個人生悶氣。

前幾天,要看電視,當時不是看電視的時間,我沒同意,她和我說了好幾遍,看我沒同意,就生氣的打了我身上一下。我就抓著她的手,打了她自己一下。

她開始跟我哭😭,我就耐心的在旁邊,等她哭完。哭完了,跑來抱著我,我就和她說,你打我一下,我就打你一下,這很公平吧。你打我疼不疼?媽媽是不是也要哭?剛才打你自己的那一下,疼不疼?以後不要打媽媽了,好不好?媽媽也會疼的。

女兒哭著說“打爸爸”。看來,我平時得控制自己的手,不能隨便打爸爸了就算和爸爸開玩笑的打,在孩子心裡也一樣。孩子有樣學樣,才會打我的。

所以說,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孩子就是我們的影子。

什麼是界限感?

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不能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尊重長輩,這在兩三歲孩子的認知里根本不存在的,他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比如,有個玩具的零件,我女兒就喜歡放嘴巴里,但她明知道不可以放嘴巴,還是依舊如此。放嘴巴之前,還看看我,專門跑到我面前。一開始我會說不要放嘴巴,很髒,但一點用沒有,還是會放。後來,我就不說了,放嘴巴的玩具,我直接就拿扔垃圾桶裡。

這樣有用麼?收效甚微。。。。

前段時間放假回我爸家,女兒騎在我爸身上玩,玩的太興奮了,打了我爸臉一下,這也不是故意的,但為了讓女兒知道“外公是長輩,不可以打”,我抱著女兒,讓她站在門口反省。女兒也保證了不打人。

可沒多久,一起玩的時候,又出現打人的現象。

其實,仔細想想,孩子真的是打人麼?

有時候,我們抱著孩子,捏捏臉蛋,拍拍屁股,這在孩子的意識裡,和“打”沒什麼區別。孩子就會想“爸爸是和我玩的,那我也可以打爸爸跟他玩”。孩子的行為大多是模仿的。

孩子生氣憤怒打人?

家長就要反觀下自己,平時生氣或吵架的時候,是怎麼發洩的?你是不是會動手打爸爸,還是摔東西。

教訓孩子的時候,是不是也會打罵孩子?懲罰孩子?

想要孩子不打人,就需要家長多和孩子溝通,先反思自己的過錯,打人是不對的,媽媽不應該動手,改正自己的行為,做好表率。堅持一段時間,孩子肯定可以改正的。

為什麼一定要有界限感?

“界限感”的基本原則是,管好自己的事,不干涉別人的事,順應老天的事。

媽媽和孩子的關係是親密無間的,他們的事就與我們有關,我們就需要適度的干涉。

想讓孩子懂得“界限感”,這是她未來人際關係很重要的機能,是對別人,而不是親人。

當小孩子憤怒時,出現打罵媽媽的現象,媽媽應該怎樣做表示界限感?

老沈说职场

我來說說我的親身經歷,就發生在半個月之前。

我女兒今年上初二,正值青春叛逆期。半個月前的那個週末,因為臨近期終考試,所以愛人要求孩子在家好好複習,然而孩子竟偷偷拿著手機整整看了一個週末,把作業都給耽擱了。問其手機是從哪裡來的?竟不肯開口告知。我愛人憤怒不已,狠狠批評了孩子,卻不想孩子竟和愛人大吵起來。

對於這樣的現象,實際上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因為有一便有二,有二便有三,如果不把這樣的事情扼殺在萌芽狀態,恐怕以後的事態會愈演愈烈。

事發之後,我的愛人也很是難過。我狠揍了孩子一頓,這是我第一次動手打孩子。可能很多人反對這樣的做法,以前我也很反感“棍棒式”的教育方式。但是在某些原則性的事情面前,你必須用這樣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否則任其性格習性發展,等到孩子真正走上社會後,就很難有立足之地。

當然在揍過孩子之後的第二天,我給孩子買了很多平時喜歡吃的零食,同時和他進行了推心置腹式的交流。這樣的交流,更多的注重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但是也會重申有些事情是不能去觸犯的,比如和家長的打罵。

對於類似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處理方式。但不管怎麼樣,都是希望孩子的身心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仔仔妈咪聊育儿

我家寶寶現在三歲多,就處於這個階段。有時候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他生氣就會捶我。

比如他想看動畫片,我不允許,他就會開始哭鬧,一會說自己好無聊,我跟他說“覺得無聊的話,我們就一起玩積木或者玩樂高、還是看繪本,或是玩你最愛的小汽車,”,轉移他的注意力,大多數都是成功的。

當然也有例外的時候,偶爾不懂哪根筋沒搭對,死活都要看一會動畫片,堅決不讓看,他就嚎啕大哭,氣得小拳頭就砸向我,做媽媽的遇到孩子這樣,肯定是會很生氣的,我的做法是:

一、嚴肅的看著孩子,語氣很嚴厲的告訴他“不是所有你想要的東西你都能得到,你要自己努力去得到,不是你想看電視就可以看的,媽媽已經說過小孩子不能看電視,對眼睛不好,像爸爸一樣戴眼鏡就說明眼鏡生病了,看太多電視眼鏡生病了需要帶眼鏡怎麼辦?”然後再跟他說“你打人是錯誤的做法,媽媽會非常非常的不喜歡,你打媽媽,媽媽會痛會傷心的,你不是說最愛媽媽嗎?愛媽媽的孩子是不會打媽媽的,你知道自己錯了嗎?”基本上這個時候孩子是能主動跟我說“對不起”的,過後也會甜甜的來一句“媽媽,我愛你,我再也不打媽媽了,”也許跟我家孩子本身性格就比較溫和有關。

二、如果孩子頻繁出現打媽媽的情況,也許是媽媽沒有嚴厲的教育過孩子,一定要在孩子動手的時候明確的告訴他“不可以,媽媽不喜歡這樣的孩子”。孩子屢次不改的話,寶媽就要適當的“回擊”,讓孩子也嚐嚐被揍的滋味,告誡孩子主動打人和打媽媽都是錯誤的,錯誤的事情不要做。

相信被適當“揍過”的孩子是很少再犯打媽媽這種錯誤的。

當小孩子憤怒時,出現打罵媽媽的現象,媽媽應該怎樣做表示界限感?

當小孩子憤怒時,出現打罵媽媽的現象,媽媽應該怎樣做表示界限感?

當小孩子憤怒時,出現打罵媽媽的現象,媽媽應該怎樣做表示界限感?

katya123

我是個二胎寶媽。懷老大的時候我就開始關注育兒的知識了,懷老二生怕老大受委屈更是源源不斷的關注幼兒心理。

老實說,很多書或者育兒專家的話我看著聽著很有道理。孩子有情緒要及時宣洩啊,引導啊,要跟他們講道理啊等等之類的。

可是我的孩子卻是個熊孩子,並沒有書中描述的那麼好教導。所以有時候照著書本教育並沒有什麼效果,反而是土辦法更靈驗。

我家老大也曾試圖打我,我的辦法是先講道理,講不通,“打回去”,然後再講道理。

當然我所說的“打回去”並不是真的打,而是形式上向孩子表明,你打我是不對的,我跟你講道理你不聽,那我就只能打回去。這個方法必須是第一次,第一次讓孩子明白不能打媽媽。之後基本不會再犯。

切記,千萬不要在孩子打你的時候,你還嬉皮笑臉,孩子會認為這個遊戲很好玩,下次我們繼續吧。

當然,我希望孩子們都是小天使,通過溝通能解決問題我們絕不使用“暴力”。

小公主变形计

我的兒子剛剛一歲零一個月,就已經出現過題目當中所描述的情況:不高興的時候,舉起小手打人。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喂他吃飯,可能是喂慢了,他張大嘴巴開始哭,舉起手衝著我臉啪的就打了一下。

別看那麼小的小孩,手也不大,但沒有輕重,我的臉頓時就挺有感覺的。

我當時是真的挺不高興的。

有人可能說孩子小,不懂事兒。但我不這麼認為:現在的孩子,普遍比我們那個時候開竅太早了。

越早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對還是錯,有利於他們的性格養成。否則,就是在嬌慣他們,縱容他們,他們的脾氣會越來越大,越往後越不好管。

所以我當時做了4件事情:

1.我沉下臉,表情和眼神都很嚴肅。

哪怕是剛一歲的孩子,也是會看臉的。你的情緒變化他能很清楚的感知到。

當時我兒子原本在鬧騰,看到我的臉色,馬上變安靜了,小手也馬上放了下來。

2.我很認真的跟我兒子說,讓他看著我的眼睛。等他跟我直視的時候,我告訴他:剛才他那麼做,是在打人,那樣媽媽會疼,媽媽很不高興。

3.雖然他還不會說話,但是我告訴他:如果想吃,要說吃,或者用手指指碗。

我不確定他是不是真的聽懂了,但他眼神直往下看,盯著餐桌,感覺還是有點不好意思,是做錯了事情的樣子。

4.這事我也講給家裡其他人聽,尤其是爺爺奶奶,我說,如果孩子打人,千萬不要嘻嘻哈哈,否則孩子就分不清就對錯。

所有人一定要統一戰線,一旦他打人,一定要變“嚴肅臉”。

從目前來看,我兒子不高興的時候會哭鬧,但是打人的情況暫時沒出現。如果您家也有寶寶有上述的狀況,您可以參照我的方法。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在照顧兩個孩子的過程當中,對育兒和自我成長有很多思考和分享,歡迎你來關注我!

蛋哥猪妹妈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家寶寶剛不久正經歷了生氣就打媽媽的階段!說說我的經歷!

每天晚飯後小區所有人都聚集在一個地方活動,大爺大媽們集體跳廣場舞,寶媽們嘮一些家常,寶寶們就互相嬉戲玩耍,男女老少,熱鬧極了,我每天晚飯後都帶我家寶寶去那裡散步。有一天晚上,我跟平時一樣帶我家寶寶出去玩耍,他自然的融入小朋友的隊伍,我正和其他的寶媽們聊天,來了一個新加入的寶媽,手上還抱著一個很小的寶寶,我一時興起逗弄那個小寶寶,把那個小寶寶逗的咯咯咯直笑,突然不知道為什麼我家寶寶玩的好好的跑過來打了我好幾下,打了我莫名其妙的,打完還對著那個小寶寶大聲尖叫。我正想喝止他,他轉個頭來眼淚汪汪的對著我又是一頓打,別看他年齡小,只有兩歲半,打起人來還是挺痛的。我壓住心中的怒火把他拉到沒人的一角,瞪著他!

我凶巴巴的問他:你為什麼打媽媽!

他說:我生氣了,你不喜歡我我就打你!

我回答他說:我沒有說不喜歡你啊,我什麼時候說了?

他立即回答:你剛才對著那個小朋友一直笑,沒有對我笑!

我聽了很無語,但是還是反應過來了,原來是吃醋了。我耐心的心平氣和地蹲下來抱著他說:我喜歡你,我愛你,那個小朋友我不認識他,我只是和他玩玩,就像你和其他小朋友玩的開心就笑了是一樣的!

他還是憋著個嘴說:你可以和他媽媽玩,但是不能和他玩!

我聽了依舊很無語,但還是耐心地答應他了說:好!但是不管怎麼樣,你也不能打媽媽,打媽媽是不對的,你要不要向媽媽道歉哦!

他對著我的臉蹭蹭諾諾的說:我不打媽媽了,對不起!就這樣我們和好了!

通過多次生氣就動手打我,到現在會生氣了跑過來跟我說生氣的原因,再也不動手了,這一過程,我總結出以下經驗:

1.首先不要和孩子對打。如果小朋友出現了打媽媽的情況,記住媽媽不要和孩子對打,這樣會讓孩子在打人的路上越走越遠。

2.小孩子打媽媽是一件錯誤的事情,這件事情一定要明確,家人不要起鬨,更不要置之不理,無論是什麼原因打人。

3.不要縱容。如果出現小孩子打媽媽的情況,一定要對小孩子給予懲罰,不要體罰,要讓他自己認識到自己打人是錯的。

4.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不要動手打孩子,孩子是一張白紙,爸媽是怎麼對待他的,他之後就有可能怎麼對爸媽,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要打孩子。

5.孩子打媽媽時,語氣一定要嚴厲,態度要堅決,明確告訴孩子打媽媽是一種錯誤的行為。

6.教會孩子尊重與被尊重。孩子從小一定要學會尊重別人,同時也要讓孩子享受到被尊重的美好,這樣孩子就不會打孩子。

7.作為父母,我們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如果孩子出現這種不當的行為,我們要好好反省一下,會不會是我們平時有哪些做的不妥,要自我檢討,從而知錯就改。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和誘導的!

婉豆日记

當小孩子憤怒時,出現打罵媽媽的現象,媽媽首先要冷靜,絕對不能出手去打孩子,否則,會讓孩子的脾氣更暴躁,以後父母會更難管教。

只有等待孩子脾氣過去了,冷靜下來之後,媽媽再給孩子好好講道理,好好溝通,讓孩子明白生氣打罵媽媽是錯誤的。

絕對不要在孩子憤怒的時候,媽媽也跟著憤怒,讓孩子誤解為媽媽給自己發怒是理所當然的,自己對媽媽發怒也是理所當然的。

不知朋友們是否還記得某地那個十三歲男孩因為被媽媽打了之後,殺了媽媽。警察上門抓他的時候,爺爺只是用手摸了摸孩子的頭。孩子竟然說出“我殺的是我媽,又不是別人。”不知道朋友們看到這個孩子說出如此輕描淡寫的話,會有什麼想法。

在孩子的心裡,似乎殺了自己的媽媽不是犯罪,如果殺了別人才是犯罪。

這個殺害媽媽的孩子犯錯也是媽媽對孩子教育不當之過。

如果人們都能仔細觀察一下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就能發現一個規律:父母都是好性感,家人相處都很和睦的,孩子一定是溫柔可愛,明白事理的人;父母如果是脾氣暴躁,動不動就罵人或者動手打人者,孩子一定是暴脾氣,一定會喜歡罵人或打人。

有時候孩子在父母的暴力下雖然不敢出手,但不代表就沒有想法。

有個同事,夫妻倆總打兒子,越打兒子越皮。

有一天,他又不知因為什麼事將兒子從家裡打出來,院子裡有很多人閒聊。

他兒子從家裡跑出來第一句話是:我現在打不過你,等我長大了再說。

因此,當孩子生氣打罵媽媽,媽媽一定要冷靜,不要動手打孩子。打罵是鎮不住孩子的。最好是孩子冷靜了再告訴他錯在哪裡,以後應該怎麼做,不然孩子打罵媽媽,媽媽也打罵孩子,最終會毀了孩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