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柞水小寺溝|讀舊書,在道班幹了30年,山裡住著個有故事的人
秦嶺柞水小寺溝|讀舊書,在道班幹了30年,山裡住著個有故事的人
秦嶺柞水小寺溝|讀舊書,在道班幹了30年,山裡住著個有故事的人
秦嶺柞水小寺溝|讀舊書,在道班幹了30年,山裡住著個有故事的人
秦嶺柞水小寺溝|讀舊書,在道班幹了30年,山裡住著個有故事的人
秦嶺柞水小寺溝|讀舊書,在道班幹了30年,山裡住著個有故事的人
秦嶺柞水小寺溝|讀舊書,在道班幹了30年,山裡住著個有故事的人
秦嶺柞水小寺溝|讀舊書,在道班幹了30年,山裡住著個有故事的人
秦嶺柞水小寺溝|讀舊書,在道班幹了30年,山裡住著個有故事的人
秦嶺柞水小寺溝|讀舊書,在道班幹了30年,山裡住著個有故事的人
秦嶺柞水小寺溝|讀舊書,在道班幹了30年,山裡住著個有故事的人
秦嶺柞水小寺溝|讀舊書,在道班幹了30年,山裡住著個有故事的人
專業行走
1/11 從陽坡凹下山,林間小道盡頭,出現一棟老宅。這老宅,屋後有三五棵棕樹,房前有一大叢翠竹,重點是屋頂最左側的兩列蓋瓦,你知道嗎?每列竟然有128塊瓦!密不密?緊不緊?可謂密不透風。看人看相,聽話聽音,光憑這兩列蓋瓦的陣勢,就知道這戶人家有故事。
2/11 走到院子裡去,心情立即大好。屋簷下面,這紅燈籠、紅對聯和大福字,實在是喜慶至極!這才叫過年,這才有年味,這才是春節。心情平靜下來,開始繼續數數:老房子開了四個門,每個門前懸掛著兩個燈籠,共計八個燈籠。此外,還有對聯若干、福字若干。
3/11 “你們是從山上下來的吧?那路難走呀!快過來坐一會!”屋簷下坐著的老大爺,看見我們後站起身,熱情地招呼著我們。老大爺臉上的笑意融融,比此刻的陽光更溫暖。他下巴上戴著的那個毛線套子,叫做耳封子,這老式的護耳裝備,可以防凍耳朵,還能保護下巴。
4/11 我們來之前,老大爺正坐在凳子上看書。“大爺,您剛才在看啥呀?”我們問。“在看《雜字》。”老大爺從揹著的手裡,拿出一本線裝的手抄小書,書上第一頁寫著:“欲識雜字,先認天文。星宿朗澈,日月光明。和風甘雨,瑞靄祥雲。霧迷遠岸,煙鎖深林……”
5/11 《四言雜字》,一種將各種常用字綴集成韻的字冊,是舊時學童的啟蒙讀物之一。這是我徒步秦嶺以來,第一次在山中見到這書,而且保存得如何完好。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於是,我們跟著老大爺走到屋內,坐在凳子上,聊天交流,打聽著大爺的故事。
6/11 “我是民國32年出生的,也就是1943年,屬羊的,今年76歲了。”又是一個彷彿從古代穿越過來的人,秦嶺真是養人呀,看這面相,哪裡像快八十歲的人了?“我讀過初中,上到了初一。孩子們現在都成了家,在外面有房子住,家裡只有我和老伴兩個人。”
7/11 “您以前是幹啥的?”老大爺這個年紀的人,不但識字,還上過初中,不像是種莊稼的人,於是我們問道。“我以前是道班的,從27歲幹到了57歲。”“是在這秦嶺裡麼?負責哪一段路?”“對!就在省道102,從廣貨街、黃花嶺、營盤,過柞水、小木嶺,到鎮安……”
8/11 眼前床單和枕頭的顏色,都是喜慶的紅。老大爺原來是秦嶺山中的道班人,他說的道路我走過多次,再熟悉不過了。高速公路開通之前,那是維繫山中幾個縣城的必經要道。“我都快20年沒去過了!”“您可以再去看看,最近幾年,這條路又重新翻修了,路好走得很!”
9/11 房頂掛著半條大魚,看來老大爺的日子過得不錯。“您在道班工作了30年,有退休工資沒?有多少?”“有,還行,現在每個月能發3700塊,發到郵政卡里面。”老大爺把一生最美好的時光,都獻給了秦嶺道路維護事業,完全對得住這份退休工資!其實一點不算高!
10/11 院子邊上,竹籬笆門雖然簡陋,卻顯得精瘦幹練、高節邁俗。如今,留守秦嶺中的每一個老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因為他們都曾在一生中體力和精力最充沛的時期,通過不同的方式和途徑,為這巍巍峨峨的大秦嶺,貢獻過自己的力量。他們的艱辛付出,值得後世銘記!
11/11 時光在小寺溝的這棟老宅安靜下來,祝願老大爺往後的每一年都更加美好,年年過節時,這大紅燈籠都能高高掛起。本組圖片拍攝於2019年2月12日,地址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杏坪鎮杏坪村小寺溝陽坡凹。喜歡秦嶺的圖文,請轉發、收藏、評論,歡迎關注“專業行走”。
201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