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教師工資不按多勞多得發放,而是按職稱發放?這樣對初級職稱的老教師公平嗎?

10 個回答
青衫李探花
2019-06-04

題主這個問題可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教育領域存在的弊端。討論這個問題雖然不會有什麼結果,但是不代表就沒有討論的價值。

題主這個問題可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教育領域存在的弊端。討論這個問題雖然不會有什麼結果,但是不代表就沒有討論的價值。

現代教育的確既展現了銳意改革勇於創新勃勃生機的一面,但又表現了墨守成規暮氣沉沉死水一潭的一面;既讓人對她充滿希望,又讓人對她不免詬病,單是職稱這一塊,就讓許多教師心力交瘁,無可奈何。

同工不同酬、優勞而低迴報,這種不符合現代文明精神的薪酬現象恐怕也只存在於教師這個行業了!尤其是對於任教多年依然還是初級職稱的老師更加不公平,明知這項制度弊端多多,為什麼不去改變呢?我想主要有這樣兩個原因:

題主這個問題可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教育領域存在的弊端。討論這個問題雖然不會有什麼結果,但是不代表就沒有討論的價值。

現代教育的確既展現了銳意改革勇於創新勃勃生機的一面,但又表現了墨守成規暮氣沉沉死水一潭的一面;既讓人對她充滿希望,又讓人對她不免詬病,單是職稱這一塊,就讓許多教師心力交瘁,無可奈何。

同工不同酬、優勞而低迴報,這種不符合現代文明精神的薪酬現象恐怕也只存在於教師這個行業了!尤其是對於任教多年依然還是初級職稱的老師更加不公平,明知這項制度弊端多多,為什麼不去改變呢?我想主要有這樣兩個原因:

第一,論資排輩的文化陋習影響根深蒂固,職稱領域也不例外。

從古至今,我們文化裡論資排輩的現象都非常普遍,曹匹在官僚體制上改革,實行九品中正制,試圖擺脫家族門閥制度的影響,打破論資排輩在政治方面的陋習,但收效甚微。

隋朝開創的科舉制度,進一步試圖打破家族壟斷影響,遴選人才,提高政府辦事效率,但是我們依然發現,直到今天,在許多地方依然存在“論資排輩”的現象。

這種論資排輩的現象幾乎充斥著生活每一個領域,傳統力量巨大,如果僅僅想在職稱領域擺脫其影響,恐怕猶如蚍蜉撼大樹。

題主這個問題可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教育領域存在的弊端。討論這個問題雖然不會有什麼結果,但是不代表就沒有討論的價值。

現代教育的確既展現了銳意改革勇於創新勃勃生機的一面,但又表現了墨守成規暮氣沉沉死水一潭的一面;既讓人對她充滿希望,又讓人對她不免詬病,單是職稱這一塊,就讓許多教師心力交瘁,無可奈何。

同工不同酬、優勞而低迴報,這種不符合現代文明精神的薪酬現象恐怕也只存在於教師這個行業了!尤其是對於任教多年依然還是初級職稱的老師更加不公平,明知這項制度弊端多多,為什麼不去改變呢?我想主要有這樣兩個原因:

第一,論資排輩的文化陋習影響根深蒂固,職稱領域也不例外。

從古至今,我們文化裡論資排輩的現象都非常普遍,曹匹在官僚體制上改革,實行九品中正制,試圖擺脫家族門閥制度的影響,打破論資排輩在政治方面的陋習,但收效甚微。

隋朝開創的科舉制度,進一步試圖打破家族壟斷影響,遴選人才,提高政府辦事效率,但是我們依然發現,直到今天,在許多地方依然存在“論資排輩”的現象。

這種論資排輩的現象幾乎充斥著生活每一個領域,傳統力量巨大,如果僅僅想在職稱領域擺脫其影響,恐怕猶如蚍蜉撼大樹。

第二,取締職稱,按多勞多得發放工資,可能弊端更大。

在所有職業中教師可能基數是最龐大的,又不可能平均主義、大鍋飯,所以勢必要找一個標準進行區分。因為有了標準才便於執行,那麼職稱制度應當是制度設計者必然的選擇。

至少說這個制度相對比較客觀公正,如果按照“多勞多得”發放工資,那麼這“多勞”如何進行量化?可能很難,一者,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無限制地加大工作量;二者以教學成績優劣發放工資,這又與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規定不得以成績評價中小學教師的原則相違背。

並且,如果真得按多勞多得發放工資,可能產生的矛盾將更大,因為根本就不可能制定出一條客觀公正放之四海皆準的參照來;校長、主任的權利將會更大,就是現在實行的績效工作制已經是矛盾重重了。

題主這個問題可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教育領域存在的弊端。討論這個問題雖然不會有什麼結果,但是不代表就沒有討論的價值。

現代教育的確既展現了銳意改革勇於創新勃勃生機的一面,但又表現了墨守成規暮氣沉沉死水一潭的一面;既讓人對她充滿希望,又讓人對她不免詬病,單是職稱這一塊,就讓許多教師心力交瘁,無可奈何。

同工不同酬、優勞而低迴報,這種不符合現代文明精神的薪酬現象恐怕也只存在於教師這個行業了!尤其是對於任教多年依然還是初級職稱的老師更加不公平,明知這項制度弊端多多,為什麼不去改變呢?我想主要有這樣兩個原因:

第一,論資排輩的文化陋習影響根深蒂固,職稱領域也不例外。

從古至今,我們文化裡論資排輩的現象都非常普遍,曹匹在官僚體制上改革,實行九品中正制,試圖擺脫家族門閥制度的影響,打破論資排輩在政治方面的陋習,但收效甚微。

隋朝開創的科舉制度,進一步試圖打破家族壟斷影響,遴選人才,提高政府辦事效率,但是我們依然發現,直到今天,在許多地方依然存在“論資排輩”的現象。

這種論資排輩的現象幾乎充斥著生活每一個領域,傳統力量巨大,如果僅僅想在職稱領域擺脫其影響,恐怕猶如蚍蜉撼大樹。

第二,取締職稱,按多勞多得發放工資,可能弊端更大。

在所有職業中教師可能基數是最龐大的,又不可能平均主義、大鍋飯,所以勢必要找一個標準進行區分。因為有了標準才便於執行,那麼職稱制度應當是制度設計者必然的選擇。

至少說這個制度相對比較客觀公正,如果按照“多勞多得”發放工資,那麼這“多勞”如何進行量化?可能很難,一者,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無限制地加大工作量;二者以教學成績優劣發放工資,這又與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規定不得以成績評價中小學教師的原則相違背。

並且,如果真得按多勞多得發放工資,可能產生的矛盾將更大,因為根本就不可能制定出一條客觀公正放之四海皆準的參照來;校長、主任的權利將會更大,就是現在實行的績效工作制已經是矛盾重重了。

綜上所述,按照“多勞多得”的原則發放工資看起來很美,但是在現實面前依然會面臨各種尷尬,依據職稱發放工資雖然不合理,但是還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作為老師,我們就保持一顆平常心吧,樂天知命,達觀一些吧,多活幾年,那點差額不就補了回來了嘛!

教育锋线
2019-06-05

教育界存在很多的不公平,比如人浮於事,比如學生成績論教師業績。但最不公平的就是按照職稱發工資!

我以前心懷教育美好,不承認教師物慾的,特別是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面對辦公室裡年齡大一點的老師動輒就談待遇,談工資。我總是沉默不語,自己忙自己的事情,我認為教師這個工作所發的工資足可以讓我比較有尊嚴地生活,只要我努力,總能被溫柔以待。對於其他,我還是不屑一顧的。

自從有了孩子以後,我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依然就是,我必須要節省下為孩子買奶粉錢和玩具的錢,孩子漸漸長大,我也必須為孩子準備好報各種特長班輔導班的錢,並且在假期中,儘可能地帶孩子到處旅遊,我才知道,其實我的工資有點捉襟見肘,當孩子想要吃點美食,或者到遊樂場玩一個大擺錘,做一做激流勇進的時候,我不得不掂量一下我的錢包到底允不允許了。我也才關注到,我即使每天加班加點,但我的工資比那些幹同樣活的年齡大的要少2000多元錢,我也才知道,這個工作特麼的就不是以工作數量和質量來給你報酬的。而是根據職稱來發工資,一個級別要相差一千多元,什麼概念?也就是你和別人幹同樣的活,別人平白無故就要一個月比你多領一千多元錢。不,還不是這個概念!就是說,即使別人一節課也不上,你就是累死,他一個月領的錢也比你的多一千塊錢。

這是多麼的不公平!!

教育界存在很多的不公平,比如人浮於事,比如學生成績論教師業績。但最不公平的就是按照職稱發工資!

我以前心懷教育美好,不承認教師物慾的,特別是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面對辦公室裡年齡大一點的老師動輒就談待遇,談工資。我總是沉默不語,自己忙自己的事情,我認為教師這個工作所發的工資足可以讓我比較有尊嚴地生活,只要我努力,總能被溫柔以待。對於其他,我還是不屑一顧的。

自從有了孩子以後,我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依然就是,我必須要節省下為孩子買奶粉錢和玩具的錢,孩子漸漸長大,我也必須為孩子準備好報各種特長班輔導班的錢,並且在假期中,儘可能地帶孩子到處旅遊,我才知道,其實我的工資有點捉襟見肘,當孩子想要吃點美食,或者到遊樂場玩一個大擺錘,做一做激流勇進的時候,我不得不掂量一下我的錢包到底允不允許了。我也才關注到,我即使每天加班加點,但我的工資比那些幹同樣活的年齡大的要少2000多元錢,我也才知道,這個工作特麼的就不是以工作數量和質量來給你報酬的。而是根據職稱來發工資,一個級別要相差一千多元,什麼概念?也就是你和別人幹同樣的活,別人平白無故就要一個月比你多領一千多元錢。不,還不是這個概念!就是說,即使別人一節課也不上,你就是累死,他一個月領的錢也比你的多一千塊錢。

這是多麼的不公平!!

1.職稱僵化,不能呈彈性變化,這是職稱最大的弊端。不可否認,作為一種職業,必須有相應的激勵措施,評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老師們的積極性,職稱評比也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慢慢人們發現,其實這項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一旦評上職稱以後,就是永久不變的,不是你幹好幹壞的事情,只要職稱高,你即使一節課都不教,你也比比你職稱低的人領錢多,工資高,這已經無所謂工資了,很多都不幹工作的。這其實就是混日子錢吧,只要職稱高,即使混日子也比你累死的領錢多,這職稱工資就是這麼離奇。

一旦職稱比別人早評上,你就比別人快一輩子了。根本就無法趕上,這能說這樣是公平的嗎?

教育界存在很多的不公平,比如人浮於事,比如學生成績論教師業績。但最不公平的就是按照職稱發工資!

我以前心懷教育美好,不承認教師物慾的,特別是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面對辦公室裡年齡大一點的老師動輒就談待遇,談工資。我總是沉默不語,自己忙自己的事情,我認為教師這個工作所發的工資足可以讓我比較有尊嚴地生活,只要我努力,總能被溫柔以待。對於其他,我還是不屑一顧的。

自從有了孩子以後,我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依然就是,我必須要節省下為孩子買奶粉錢和玩具的錢,孩子漸漸長大,我也必須為孩子準備好報各種特長班輔導班的錢,並且在假期中,儘可能地帶孩子到處旅遊,我才知道,其實我的工資有點捉襟見肘,當孩子想要吃點美食,或者到遊樂場玩一個大擺錘,做一做激流勇進的時候,我不得不掂量一下我的錢包到底允不允許了。我也才關注到,我即使每天加班加點,但我的工資比那些幹同樣活的年齡大的要少2000多元錢,我也才知道,這個工作特麼的就不是以工作數量和質量來給你報酬的。而是根據職稱來發工資,一個級別要相差一千多元,什麼概念?也就是你和別人幹同樣的活,別人平白無故就要一個月比你多領一千多元錢。不,還不是這個概念!就是說,即使別人一節課也不上,你就是累死,他一個月領的錢也比你的多一千塊錢。

這是多麼的不公平!!

1.職稱僵化,不能呈彈性變化,這是職稱最大的弊端。不可否認,作為一種職業,必須有相應的激勵措施,評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老師們的積極性,職稱評比也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慢慢人們發現,其實這項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一旦評上職稱以後,就是永久不變的,不是你幹好幹壞的事情,只要職稱高,你即使一節課都不教,你也比比你職稱低的人領錢多,工資高,這已經無所謂工資了,很多都不幹工作的。這其實就是混日子錢吧,只要職稱高,即使混日子也比你累死的領錢多,這職稱工資就是這麼離奇。

一旦職稱比別人早評上,你就比別人快一輩子了。根本就無法趕上,這能說這樣是公平的嗎?

2.不是以工作為評定標準,而是瞎胡鬧。前兩天,某省的名師開始公示,我看了一下,評上名師的,凡是我認識的沒有幾個是在教學一線的,名義上是教學一線的,也是隨便編造的。有一個夥計,我是非常熟悉的,有一次到他們學校上課,聊起這夥計,同事們一臉的不屑,不上課,到處瞎轉悠,他最拿手的本事就是寫文章,寫書,吹牛,據說能夠吹到某某部,學生家長是罵聲一片的,對此非常不屑,但絲毫沒有影響這夥計的職稱評審,一路凱歌,現在竟然稱為了名師了,我想說,他到底上了多少課,他到底培養了多少人才,恐怕自己算一算都心慌。

我還認識一個名師吧,特級老師,什麼也不會,整天鼓搗課題,編造材料,就這樣,竟然評為特級老師和某某名師,出節公開課比生孩子還難,現在就只剩下指點別人了,不說一線老師還明白,越說越糊塗。但這樣的老師領錢比一線老師多得多,根本就不是一個次元上的了。

評職稱根本就不是按照工作來的,談何公平,很多年輕的,看明白看透的,也想方設法地鼓搗一些材料,給學生上課敷衍了事,整天也漸漸進入混日子的地步!為什麼?因為即使你累死,即使你教出的學生都考上了清北,你職稱低,你領錢也比不幹活的少很多。

請問,這是公平的嗎?這有利於工作的開展嗎?

教育界存在很多的不公平,比如人浮於事,比如學生成績論教師業績。但最不公平的就是按照職稱發工資!

我以前心懷教育美好,不承認教師物慾的,特別是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面對辦公室裡年齡大一點的老師動輒就談待遇,談工資。我總是沉默不語,自己忙自己的事情,我認為教師這個工作所發的工資足可以讓我比較有尊嚴地生活,只要我努力,總能被溫柔以待。對於其他,我還是不屑一顧的。

自從有了孩子以後,我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依然就是,我必須要節省下為孩子買奶粉錢和玩具的錢,孩子漸漸長大,我也必須為孩子準備好報各種特長班輔導班的錢,並且在假期中,儘可能地帶孩子到處旅遊,我才知道,其實我的工資有點捉襟見肘,當孩子想要吃點美食,或者到遊樂場玩一個大擺錘,做一做激流勇進的時候,我不得不掂量一下我的錢包到底允不允許了。我也才關注到,我即使每天加班加點,但我的工資比那些幹同樣活的年齡大的要少2000多元錢,我也才知道,這個工作特麼的就不是以工作數量和質量來給你報酬的。而是根據職稱來發工資,一個級別要相差一千多元,什麼概念?也就是你和別人幹同樣的活,別人平白無故就要一個月比你多領一千多元錢。不,還不是這個概念!就是說,即使別人一節課也不上,你就是累死,他一個月領的錢也比你的多一千塊錢。

這是多麼的不公平!!

1.職稱僵化,不能呈彈性變化,這是職稱最大的弊端。不可否認,作為一種職業,必須有相應的激勵措施,評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老師們的積極性,職稱評比也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慢慢人們發現,其實這項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一旦評上職稱以後,就是永久不變的,不是你幹好幹壞的事情,只要職稱高,你即使一節課都不教,你也比比你職稱低的人領錢多,工資高,這已經無所謂工資了,很多都不幹工作的。這其實就是混日子錢吧,只要職稱高,即使混日子也比你累死的領錢多,這職稱工資就是這麼離奇。

一旦職稱比別人早評上,你就比別人快一輩子了。根本就無法趕上,這能說這樣是公平的嗎?

2.不是以工作為評定標準,而是瞎胡鬧。前兩天,某省的名師開始公示,我看了一下,評上名師的,凡是我認識的沒有幾個是在教學一線的,名義上是教學一線的,也是隨便編造的。有一個夥計,我是非常熟悉的,有一次到他們學校上課,聊起這夥計,同事們一臉的不屑,不上課,到處瞎轉悠,他最拿手的本事就是寫文章,寫書,吹牛,據說能夠吹到某某部,學生家長是罵聲一片的,對此非常不屑,但絲毫沒有影響這夥計的職稱評審,一路凱歌,現在竟然稱為了名師了,我想說,他到底上了多少課,他到底培養了多少人才,恐怕自己算一算都心慌。

我還認識一個名師吧,特級老師,什麼也不會,整天鼓搗課題,編造材料,就這樣,竟然評為特級老師和某某名師,出節公開課比生孩子還難,現在就只剩下指點別人了,不說一線老師還明白,越說越糊塗。但這樣的老師領錢比一線老師多得多,根本就不是一個次元上的了。

評職稱根本就不是按照工作來的,談何公平,很多年輕的,看明白看透的,也想方設法地鼓搗一些材料,給學生上課敷衍了事,整天也漸漸進入混日子的地步!為什麼?因為即使你累死,即使你教出的學生都考上了清北,你職稱低,你領錢也比不幹活的少很多。

請問,這是公平的嗎?這有利於工作的開展嗎?

3.初級職稱老教師也要區別對待。有些老教師確實兢兢業業,因為各種原因耽誤了職稱的評審,我們這裡曾經七年停止職稱評審,因為職稱比例遠遠超標,沒有名額,開始時過於鬆,慢慢嚴格起來,一部分人成為受益者,另一部分人就是受害者了。有一部分老教師,當職稱評審放開的時候,已經接近退休年齡,很多已經不在教學一線了,很多人就遺憾地抱著初級職稱退休了。

我認為有些確實多年沒有上課了,評不上也並不可惜,但有些老教師一直奮戰在教學一線,工作勤勤懇,兢兢業業的。職稱工資對於這部分老師絕對是不公平的。


我認為現在的職稱已經成為嚴重影響教師教學熱情的因素,應該廢除,採用一種更為科學更為合理的方式,以革除弊端,破舊迎新!迎來教育的真正曙光!

教育点点通
2019-06-05

一、唯職稱政策論工資

  • 一個月發工資的時候到了,正高興時,發現那幾位老教師工資高出我們的一倍還多,頓時感覺不好了。不無羨慕的說:“唉,啥時候能漲到和你們一樣呢?”“要不咱們換換,工資年齡都換,你願意不?”老同事開玩笑的說,“我們都要比你們大一半了,等你們到了這個年紀,工資也會高。”
  • 老同事經常給我們講他們年輕時的清貧,一個月就拿幾塊錢,拿了好多年,別說養家餬口了,自己抽菸都不夠用。現在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瞭,國家不斷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讓老師口袋裡的錢也鼓起來了。有的老教師都教了40多年了,職稱都很高,所以工資相應的高。有時候想想,不能光嫉妒老教師工資高,工作乾的少,他們年輕時也為國家做了貢獻,付出了青春與汗水,理應有高的報酬。

    一、唯職稱政策論工資

    • 一個月發工資的時候到了,正高興時,發現那幾位老教師工資高出我們的一倍還多,頓時感覺不好了。不無羨慕的說:“唉,啥時候能漲到和你們一樣呢?”“要不咱們換換,工資年齡都換,你願意不?”老同事開玩笑的說,“我們都要比你們大一半了,等你們到了這個年紀,工資也會高。”
    • 老同事經常給我們講他們年輕時的清貧,一個月就拿幾塊錢,拿了好多年,別說養家餬口了,自己抽菸都不夠用。現在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瞭,國家不斷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讓老師口袋裡的錢也鼓起來了。有的老教師都教了40多年了,職稱都很高,所以工資相應的高。有時候想想,不能光嫉妒老教師工資高,工作乾的少,他們年輕時也為國家做了貢獻,付出了青春與汗水,理應有高的報酬。


    但是唯職稱來定工資確實也有失公平,什麼都按職稱發,比如取暖費,初級職稱的1200元,中級職稱的1800元,高級職稱的2000元。我們常常在一塊調侃,難道我們過的不一個冬天?還是老了怕冷用的取暖費多,年輕的火力壯,用的就少?比如物業費,初級職稱的就比高級職稱的少的多,甚至有的地方的農村補助竟然也是按職稱發放,難道還在一個地方上班,吃的苦不一樣多?很明顯有弊端的。尤其是對於那些初級職稱的老教師更是不公平,同樣的年紀,相同的資歷,卻沒有人家拿工資高。

    一、唯職稱政策論工資

    • 一個月發工資的時候到了,正高興時,發現那幾位老教師工資高出我們的一倍還多,頓時感覺不好了。不無羨慕的說:“唉,啥時候能漲到和你們一樣呢?”“要不咱們換換,工資年齡都換,你願意不?”老同事開玩笑的說,“我們都要比你們大一半了,等你們到了這個年紀,工資也會高。”
    • 老同事經常給我們講他們年輕時的清貧,一個月就拿幾塊錢,拿了好多年,別說養家餬口了,自己抽菸都不夠用。現在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瞭,國家不斷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讓老師口袋裡的錢也鼓起來了。有的老教師都教了40多年了,職稱都很高,所以工資相應的高。有時候想想,不能光嫉妒老教師工資高,工作乾的少,他們年輕時也為國家做了貢獻,付出了青春與汗水,理應有高的報酬。


    但是唯職稱來定工資確實也有失公平,什麼都按職稱發,比如取暖費,初級職稱的1200元,中級職稱的1800元,高級職稱的2000元。我們常常在一塊調侃,難道我們過的不一個冬天?還是老了怕冷用的取暖費多,年輕的火力壯,用的就少?比如物業費,初級職稱的就比高級職稱的少的多,甚至有的地方的農村補助竟然也是按職稱發放,難道還在一個地方上班,吃的苦不一樣多?很明顯有弊端的。尤其是對於那些初級職稱的老教師更是不公平,同樣的年紀,相同的資歷,卻沒有人家拿工資高。

    二、政策的改革

    • 首先,國家已經發現了這種操作的弊端,早在前幾年就實行了績效工資制度,把工資裡一部分錢拿出來作為績效工資,用來體現多勞多得。績效工資向班主任,擔課多,任務重的教師傾斜,雖然只是一小部分。
    • 還有,隨著這幾年教育工資制度的不斷改革,教齡工資的上漲,任職年限在工資上體現的逐漸明顯。同等年齡段的,即使是職稱不一樣,工資差別也不是很大。
    • 再有,河南省已經新出臺了政策,7月一1號實行。農村教師任教25年的,晉級不受指標限制。這很大程度上照顧了未進職稱的老教師。

      一、唯職稱政策論工資

      • 一個月發工資的時候到了,正高興時,發現那幾位老教師工資高出我們的一倍還多,頓時感覺不好了。不無羨慕的說:“唉,啥時候能漲到和你們一樣呢?”“要不咱們換換,工資年齡都換,你願意不?”老同事開玩笑的說,“我們都要比你們大一半了,等你們到了這個年紀,工資也會高。”
      • 老同事經常給我們講他們年輕時的清貧,一個月就拿幾塊錢,拿了好多年,別說養家餬口了,自己抽菸都不夠用。現在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瞭,國家不斷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讓老師口袋裡的錢也鼓起來了。有的老教師都教了40多年了,職稱都很高,所以工資相應的高。有時候想想,不能光嫉妒老教師工資高,工作乾的少,他們年輕時也為國家做了貢獻,付出了青春與汗水,理應有高的報酬。


      但是唯職稱來定工資確實也有失公平,什麼都按職稱發,比如取暖費,初級職稱的1200元,中級職稱的1800元,高級職稱的2000元。我們常常在一塊調侃,難道我們過的不一個冬天?還是老了怕冷用的取暖費多,年輕的火力壯,用的就少?比如物業費,初級職稱的就比高級職稱的少的多,甚至有的地方的農村補助竟然也是按職稱發放,難道還在一個地方上班,吃的苦不一樣多?很明顯有弊端的。尤其是對於那些初級職稱的老教師更是不公平,同樣的年紀,相同的資歷,卻沒有人家拿工資高。

      二、政策的改革

      • 首先,國家已經發現了這種操作的弊端,早在前幾年就實行了績效工資制度,把工資裡一部分錢拿出來作為績效工資,用來體現多勞多得。績效工資向班主任,擔課多,任務重的教師傾斜,雖然只是一小部分。
      • 還有,隨著這幾年教育工資制度的不斷改革,教齡工資的上漲,任職年限在工資上體現的逐漸明顯。同等年齡段的,即使是職稱不一樣,工資差別也不是很大。
      • 再有,河南省已經新出臺了政策,7月一1號實行。農村教師任教25年的,晉級不受指標限制。這很大程度上照顧了未進職稱的老教師。


      總之,社會會越來越進步,政策會越來越公平。

晓行致良知
2019-06-05

一、教師工資按職稱發放,是歷史習慣。

教師行業最大的誘惑就是編制,只要你進了編制,就可以在這個體系裡熬職稱,職稱越高,工資越高,向來如此。

等到你年齡大了,精力和體力均不如從前,老教師做些傳幫帶工作,減少點工作量是可以理解的;而年輕人精力充沛,頭腦靈活,創新性強,衝在前面,處在艱難繁重的崗位,也是應該。這只是分工不同,沒有什麼公平不公平之說。

當然,也有極個別晉上高級的老師,覺得人生到此足矣,可以躺在高級職稱的位置上享受一把了,所以推三阻四少幹活,倚老賣老享輕鬆。這就是好多人所謂的幹活不多,拿錢不少的不公平現象。這種情況要看在什麼學校,一般沒有什麼激勵機制,幹多幹少一個樣,只依據職稱發工資的學校這種現象比較多。

一、教師工資按職稱發放,是歷史習慣。

教師行業最大的誘惑就是編制,只要你進了編制,就可以在這個體系裡熬職稱,職稱越高,工資越高,向來如此。

等到你年齡大了,精力和體力均不如從前,老教師做些傳幫帶工作,減少點工作量是可以理解的;而年輕人精力充沛,頭腦靈活,創新性強,衝在前面,處在艱難繁重的崗位,也是應該。這只是分工不同,沒有什麼公平不公平之說。

當然,也有極個別晉上高級的老師,覺得人生到此足矣,可以躺在高級職稱的位置上享受一把了,所以推三阻四少幹活,倚老賣老享輕鬆。這就是好多人所謂的幹活不多,拿錢不少的不公平現象。這種情況要看在什麼學校,一般沒有什麼激勵機制,幹多幹少一個樣,只依據職稱發工資的學校這種現象比較多。

話又說回來,職稱可不是那麼好熬的。記得我剛上班時,那是零幾年,晉級還是相對容易的,差不多到了年齡就能晉上。那時候高中擴招,剛入職的年輕教師佔主流,當時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爺爺奶奶教小學。我在高中裡,年齡幾乎是最小,沒有晉級壓力,過得陽光燦爛的。

然而等到我們這批“哥哥姐姐”熬到需要晉高級時,人數眾多紮了堆,高級名額也已經滿了,只能巴望著有老教師退休,空出一個崗來,才能往前挪一個位次。按當時一年退一兩個的局勢,我算了算晉上高級差不多得20年,而且我還是晉中級比較早的呢。

校園之內,晉級之事成為老師奮鬥的主要目標,於是乎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各種妖魔鬼怪的事情層出不窮,讓安靜的校園硝煙四起。

好不容易殺出一條血路的老師,一旦晉上高級,真是長出一口氣,立馬卸下所有的重擔,弄一個班悠盪著教一教,休息去了。

個別還想再多幹點活的“勞模”老師,也會被領導和年輕老師們好言相勸:某某老師,你就讓出你的備課組長(或班主任)吧,給年輕老師,讓他們多幹點,也好晉級的時候多加點分。

於是,高級職稱的老師退居二線,領著高工資幹活卻最少,既成事實,一年年的就這樣延續下來。雖然無奈,卻也無法。

高級職稱也就成了教師們夢寐以求的目標,成為教師們幹活的最大動力之一。

一、教師工資按職稱發放,是歷史習慣。

教師行業最大的誘惑就是編制,只要你進了編制,就可以在這個體系裡熬職稱,職稱越高,工資越高,向來如此。

等到你年齡大了,精力和體力均不如從前,老教師做些傳幫帶工作,減少點工作量是可以理解的;而年輕人精力充沛,頭腦靈活,創新性強,衝在前面,處在艱難繁重的崗位,也是應該。這只是分工不同,沒有什麼公平不公平之說。

當然,也有極個別晉上高級的老師,覺得人生到此足矣,可以躺在高級職稱的位置上享受一把了,所以推三阻四少幹活,倚老賣老享輕鬆。這就是好多人所謂的幹活不多,拿錢不少的不公平現象。這種情況要看在什麼學校,一般沒有什麼激勵機制,幹多幹少一個樣,只依據職稱發工資的學校這種現象比較多。

話又說回來,職稱可不是那麼好熬的。記得我剛上班時,那是零幾年,晉級還是相對容易的,差不多到了年齡就能晉上。那時候高中擴招,剛入職的年輕教師佔主流,當時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爺爺奶奶教小學。我在高中裡,年齡幾乎是最小,沒有晉級壓力,過得陽光燦爛的。

然而等到我們這批“哥哥姐姐”熬到需要晉高級時,人數眾多紮了堆,高級名額也已經滿了,只能巴望著有老教師退休,空出一個崗來,才能往前挪一個位次。按當時一年退一兩個的局勢,我算了算晉上高級差不多得20年,而且我還是晉中級比較早的呢。

校園之內,晉級之事成為老師奮鬥的主要目標,於是乎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各種妖魔鬼怪的事情層出不窮,讓安靜的校園硝煙四起。

好不容易殺出一條血路的老師,一旦晉上高級,真是長出一口氣,立馬卸下所有的重擔,弄一個班悠盪著教一教,休息去了。

個別還想再多幹點活的“勞模”老師,也會被領導和年輕老師們好言相勸:某某老師,你就讓出你的備課組長(或班主任)吧,給年輕老師,讓他們多幹點,也好晉級的時候多加點分。

於是,高級職稱的老師退居二線,領著高工資幹活卻最少,既成事實,一年年的就這樣延續下來。雖然無奈,卻也無法。

高級職稱也就成了教師們夢寐以求的目標,成為教師們幹活的最大動力之一。

二、職稱造成的苦惱。

位置不同,想法也不同。

年輕教師認為,自己幹著最苦最累的活,卻領著最少的錢,不公平。

老教師認為,自己年輕的時候也苦過累過,現在享受的是曾經付出的獎勵,你們年輕人早晚也會熬成老教師的。

由於名額有限,很多老教師臨近退休還熬不上個高級,甚至極個別的依然是初級,對這些奉獻在教學一線的老師造成很大的傷害,也嚇退了好多有志於教育的年輕人,這傷害的可就是教育事業本身了。

可以看到,職稱的激勵作用已經與當初的設計有些背離,到了該改革的時候了。

還有更大的副作用。

因為晉級之後的好處多多,又因為僧多粥少晉級很難,所以在晉級之路上充滿了競爭和搏殺,雖然大多數老師是靠教齡和榮譽博得高級崗位,但也些老師業務能力不強卻善於鑽營,早早晉上了高級,有的老師埋頭教書,公認的業務骨幹卻由於不善謀劃和交際遲遲晉不了高級,領的薪水也就比同齡的高級少很多,造成了很多的怨言,瀰漫在教師隊伍之中,給教師群體帶來了極大的消極影響。

職稱之弊端久矣,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刻!

一、教師工資按職稱發放,是歷史習慣。

教師行業最大的誘惑就是編制,只要你進了編制,就可以在這個體系裡熬職稱,職稱越高,工資越高,向來如此。

等到你年齡大了,精力和體力均不如從前,老教師做些傳幫帶工作,減少點工作量是可以理解的;而年輕人精力充沛,頭腦靈活,創新性強,衝在前面,處在艱難繁重的崗位,也是應該。這只是分工不同,沒有什麼公平不公平之說。

當然,也有極個別晉上高級的老師,覺得人生到此足矣,可以躺在高級職稱的位置上享受一把了,所以推三阻四少幹活,倚老賣老享輕鬆。這就是好多人所謂的幹活不多,拿錢不少的不公平現象。這種情況要看在什麼學校,一般沒有什麼激勵機制,幹多幹少一個樣,只依據職稱發工資的學校這種現象比較多。

話又說回來,職稱可不是那麼好熬的。記得我剛上班時,那是零幾年,晉級還是相對容易的,差不多到了年齡就能晉上。那時候高中擴招,剛入職的年輕教師佔主流,當時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爺爺奶奶教小學。我在高中裡,年齡幾乎是最小,沒有晉級壓力,過得陽光燦爛的。

然而等到我們這批“哥哥姐姐”熬到需要晉高級時,人數眾多紮了堆,高級名額也已經滿了,只能巴望著有老教師退休,空出一個崗來,才能往前挪一個位次。按當時一年退一兩個的局勢,我算了算晉上高級差不多得20年,而且我還是晉中級比較早的呢。

校園之內,晉級之事成為老師奮鬥的主要目標,於是乎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各種妖魔鬼怪的事情層出不窮,讓安靜的校園硝煙四起。

好不容易殺出一條血路的老師,一旦晉上高級,真是長出一口氣,立馬卸下所有的重擔,弄一個班悠盪著教一教,休息去了。

個別還想再多幹點活的“勞模”老師,也會被領導和年輕老師們好言相勸:某某老師,你就讓出你的備課組長(或班主任)吧,給年輕老師,讓他們多幹點,也好晉級的時候多加點分。

於是,高級職稱的老師退居二線,領著高工資幹活卻最少,既成事實,一年年的就這樣延續下來。雖然無奈,卻也無法。

高級職稱也就成了教師們夢寐以求的目標,成為教師們幹活的最大動力之一。

二、職稱造成的苦惱。

位置不同,想法也不同。

年輕教師認為,自己幹著最苦最累的活,卻領著最少的錢,不公平。

老教師認為,自己年輕的時候也苦過累過,現在享受的是曾經付出的獎勵,你們年輕人早晚也會熬成老教師的。

由於名額有限,很多老教師臨近退休還熬不上個高級,甚至極個別的依然是初級,對這些奉獻在教學一線的老師造成很大的傷害,也嚇退了好多有志於教育的年輕人,這傷害的可就是教育事業本身了。

可以看到,職稱的激勵作用已經與當初的設計有些背離,到了該改革的時候了。

還有更大的副作用。

因為晉級之後的好處多多,又因為僧多粥少晉級很難,所以在晉級之路上充滿了競爭和搏殺,雖然大多數老師是靠教齡和榮譽博得高級崗位,但也些老師業務能力不強卻善於鑽營,早早晉上了高級,有的老師埋頭教書,公認的業務骨幹卻由於不善謀劃和交際遲遲晉不了高級,領的薪水也就比同齡的高級少很多,造成了很多的怨言,瀰漫在教師隊伍之中,給教師群體帶來了極大的消極影響。

職稱之弊端久矣,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刻!

三、一點點曙光。

從中央到地方,大家都看到了職稱的弊端,各地也在不斷的探索更好的評價方式,以便讓老師們安心幹活,幹活舒心。

僅舉一例。

濟南市高新區的集團化聘任制是教育領域的一大試水之舉。

其具體操作如下。

一、教師工資按職稱發放,是歷史習慣。

教師行業最大的誘惑就是編制,只要你進了編制,就可以在這個體系裡熬職稱,職稱越高,工資越高,向來如此。

等到你年齡大了,精力和體力均不如從前,老教師做些傳幫帶工作,減少點工作量是可以理解的;而年輕人精力充沛,頭腦靈活,創新性強,衝在前面,處在艱難繁重的崗位,也是應該。這只是分工不同,沒有什麼公平不公平之說。

當然,也有極個別晉上高級的老師,覺得人生到此足矣,可以躺在高級職稱的位置上享受一把了,所以推三阻四少幹活,倚老賣老享輕鬆。這就是好多人所謂的幹活不多,拿錢不少的不公平現象。這種情況要看在什麼學校,一般沒有什麼激勵機制,幹多幹少一個樣,只依據職稱發工資的學校這種現象比較多。

話又說回來,職稱可不是那麼好熬的。記得我剛上班時,那是零幾年,晉級還是相對容易的,差不多到了年齡就能晉上。那時候高中擴招,剛入職的年輕教師佔主流,當時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爺爺奶奶教小學。我在高中裡,年齡幾乎是最小,沒有晉級壓力,過得陽光燦爛的。

然而等到我們這批“哥哥姐姐”熬到需要晉高級時,人數眾多紮了堆,高級名額也已經滿了,只能巴望著有老教師退休,空出一個崗來,才能往前挪一個位次。按當時一年退一兩個的局勢,我算了算晉上高級差不多得20年,而且我還是晉中級比較早的呢。

校園之內,晉級之事成為老師奮鬥的主要目標,於是乎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各種妖魔鬼怪的事情層出不窮,讓安靜的校園硝煙四起。

好不容易殺出一條血路的老師,一旦晉上高級,真是長出一口氣,立馬卸下所有的重擔,弄一個班悠盪著教一教,休息去了。

個別還想再多幹點活的“勞模”老師,也會被領導和年輕老師們好言相勸:某某老師,你就讓出你的備課組長(或班主任)吧,給年輕老師,讓他們多幹點,也好晉級的時候多加點分。

於是,高級職稱的老師退居二線,領著高工資幹活卻最少,既成事實,一年年的就這樣延續下來。雖然無奈,卻也無法。

高級職稱也就成了教師們夢寐以求的目標,成為教師們幹活的最大動力之一。

二、職稱造成的苦惱。

位置不同,想法也不同。

年輕教師認為,自己幹著最苦最累的活,卻領著最少的錢,不公平。

老教師認為,自己年輕的時候也苦過累過,現在享受的是曾經付出的獎勵,你們年輕人早晚也會熬成老教師的。

由於名額有限,很多老教師臨近退休還熬不上個高級,甚至極個別的依然是初級,對這些奉獻在教學一線的老師造成很大的傷害,也嚇退了好多有志於教育的年輕人,這傷害的可就是教育事業本身了。

可以看到,職稱的激勵作用已經與當初的設計有些背離,到了該改革的時候了。

還有更大的副作用。

因為晉級之後的好處多多,又因為僧多粥少晉級很難,所以在晉級之路上充滿了競爭和搏殺,雖然大多數老師是靠教齡和榮譽博得高級崗位,但也些老師業務能力不強卻善於鑽營,早早晉上了高級,有的老師埋頭教書,公認的業務骨幹卻由於不善謀劃和交際遲遲晉不了高級,領的薪水也就比同齡的高級少很多,造成了很多的怨言,瀰漫在教師隊伍之中,給教師群體帶來了極大的消極影響。

職稱之弊端久矣,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刻!

三、一點點曙光。

從中央到地方,大家都看到了職稱的弊端,各地也在不斷的探索更好的評價方式,以便讓老師們安心幹活,幹活舒心。

僅舉一例。

濟南市高新區的集團化聘任制是教育領域的一大試水之舉。

其具體操作如下。

崗位管理是如何管理?濟南高新區社會事業局副局長方奎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教育集團根據進入崗位聘任管理體系的人員,打破身份界限,實行企業化管理,原有編制身份將封存入檔。實行檔案工資與實際薪酬相分離、幹部人事檔案管理與合同聘任管理相分離的“雙軌運行”管理。
“以前,有的教師憑藉著事業單位身份,以‘不能開除’為擋箭牌,讓你對他一點辦法都沒有。改革後,只要踏踏實實地幹就有回報,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崗位和責任,大鍋飯就這樣打破了。”濟南高新區第一實驗學校校長常寶亭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濟南高新區第一中學校長薛啟華也認為,改革後意味著學校將有更加靈活的辦學自主權。
成為“集團人”也意味著從校長到普通教師都要接受KPI考核。根據考核管理辦法,學校按學年度考核,教職工按月、學期和學年度進行考核。“工資和績效的比例,今年是6:4,未來三至五年達到5:5,讓能力的作用更突顯。”方奎明介紹,績效獎勵和教師的職稱沒有關係,破解了長期以來教師職稱評審的困擾,也解決了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的痼疾。
據悉,此次崗位聘任改革打響中國教師編制改革第一槍,也是濟南高新區實行體制機制改革繼續深化的又一重大舉措。

多勞多得,按勞分配,已經在很多地區開始實施,職稱與績效工資不再有必然關係,遲早會變成一股浪潮。這股浪潮將衝破目前編制、職稱制度的桎梏,釋放老師的活力,讓教育煥發生機!

一、教師工資按職稱發放,是歷史習慣。

教師行業最大的誘惑就是編制,只要你進了編制,就可以在這個體系裡熬職稱,職稱越高,工資越高,向來如此。

等到你年齡大了,精力和體力均不如從前,老教師做些傳幫帶工作,減少點工作量是可以理解的;而年輕人精力充沛,頭腦靈活,創新性強,衝在前面,處在艱難繁重的崗位,也是應該。這只是分工不同,沒有什麼公平不公平之說。

當然,也有極個別晉上高級的老師,覺得人生到此足矣,可以躺在高級職稱的位置上享受一把了,所以推三阻四少幹活,倚老賣老享輕鬆。這就是好多人所謂的幹活不多,拿錢不少的不公平現象。這種情況要看在什麼學校,一般沒有什麼激勵機制,幹多幹少一個樣,只依據職稱發工資的學校這種現象比較多。

話又說回來,職稱可不是那麼好熬的。記得我剛上班時,那是零幾年,晉級還是相對容易的,差不多到了年齡就能晉上。那時候高中擴招,剛入職的年輕教師佔主流,當時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爺爺奶奶教小學。我在高中裡,年齡幾乎是最小,沒有晉級壓力,過得陽光燦爛的。

然而等到我們這批“哥哥姐姐”熬到需要晉高級時,人數眾多紮了堆,高級名額也已經滿了,只能巴望著有老教師退休,空出一個崗來,才能往前挪一個位次。按當時一年退一兩個的局勢,我算了算晉上高級差不多得20年,而且我還是晉中級比較早的呢。

校園之內,晉級之事成為老師奮鬥的主要目標,於是乎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各種妖魔鬼怪的事情層出不窮,讓安靜的校園硝煙四起。

好不容易殺出一條血路的老師,一旦晉上高級,真是長出一口氣,立馬卸下所有的重擔,弄一個班悠盪著教一教,休息去了。

個別還想再多幹點活的“勞模”老師,也會被領導和年輕老師們好言相勸:某某老師,你就讓出你的備課組長(或班主任)吧,給年輕老師,讓他們多幹點,也好晉級的時候多加點分。

於是,高級職稱的老師退居二線,領著高工資幹活卻最少,既成事實,一年年的就這樣延續下來。雖然無奈,卻也無法。

高級職稱也就成了教師們夢寐以求的目標,成為教師們幹活的最大動力之一。

二、職稱造成的苦惱。

位置不同,想法也不同。

年輕教師認為,自己幹著最苦最累的活,卻領著最少的錢,不公平。

老教師認為,自己年輕的時候也苦過累過,現在享受的是曾經付出的獎勵,你們年輕人早晚也會熬成老教師的。

由於名額有限,很多老教師臨近退休還熬不上個高級,甚至極個別的依然是初級,對這些奉獻在教學一線的老師造成很大的傷害,也嚇退了好多有志於教育的年輕人,這傷害的可就是教育事業本身了。

可以看到,職稱的激勵作用已經與當初的設計有些背離,到了該改革的時候了。

還有更大的副作用。

因為晉級之後的好處多多,又因為僧多粥少晉級很難,所以在晉級之路上充滿了競爭和搏殺,雖然大多數老師是靠教齡和榮譽博得高級崗位,但也些老師業務能力不強卻善於鑽營,早早晉上了高級,有的老師埋頭教書,公認的業務骨幹卻由於不善謀劃和交際遲遲晉不了高級,領的薪水也就比同齡的高級少很多,造成了很多的怨言,瀰漫在教師隊伍之中,給教師群體帶來了極大的消極影響。

職稱之弊端久矣,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刻!

三、一點點曙光。

從中央到地方,大家都看到了職稱的弊端,各地也在不斷的探索更好的評價方式,以便讓老師們安心幹活,幹活舒心。

僅舉一例。

濟南市高新區的集團化聘任制是教育領域的一大試水之舉。

其具體操作如下。

崗位管理是如何管理?濟南高新區社會事業局副局長方奎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教育集團根據進入崗位聘任管理體系的人員,打破身份界限,實行企業化管理,原有編制身份將封存入檔。實行檔案工資與實際薪酬相分離、幹部人事檔案管理與合同聘任管理相分離的“雙軌運行”管理。
“以前,有的教師憑藉著事業單位身份,以‘不能開除’為擋箭牌,讓你對他一點辦法都沒有。改革後,只要踏踏實實地幹就有回報,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崗位和責任,大鍋飯就這樣打破了。”濟南高新區第一實驗學校校長常寶亭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濟南高新區第一中學校長薛啟華也認為,改革後意味著學校將有更加靈活的辦學自主權。
成為“集團人”也意味著從校長到普通教師都要接受KPI考核。根據考核管理辦法,學校按學年度考核,教職工按月、學期和學年度進行考核。“工資和績效的比例,今年是6:4,未來三至五年達到5:5,讓能力的作用更突顯。”方奎明介紹,績效獎勵和教師的職稱沒有關係,破解了長期以來教師職稱評審的困擾,也解決了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的痼疾。
據悉,此次崗位聘任改革打響中國教師編制改革第一槍,也是濟南高新區實行體制機制改革繼續深化的又一重大舉措。

多勞多得,按勞分配,已經在很多地區開始實施,職稱與績效工資不再有必然關係,遲早會變成一股浪潮。這股浪潮將衝破目前編制、職稱制度的桎梏,釋放老師的活力,讓教育煥發生機!

雨濛雨浓
2019-07-07

看這麼多的回答是乎對老教師怨氣大,都認為老教師職稱高,工資高,以老賣老,工作量小收入大,不公平。這樣的認識很狹隘。確實,有少部分老教師熬資歷,熬職稱,以老賣老,教副科,工作量比年輕人低,但這僅是少數。一個學校不可能所有年齡大的教師都教副科吧,都不擔班主任吧!絕大部分老教師都在一線都擔主科,直到退休都沒離開主科教學,都還擔任著班主任。再說現在的學校教學最敬業的是老教師,最注重教育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品行的是老教師,最勤懇的是老教師,而最散漫的是年輕教師,遲到、早退,對教育教學應付了事,再說現在的年輕教師有幾個能勝任教學,有幾個是敬業的,有幾個是追求上進,愛崗的?

教師的工資普遍低,老教師熬到頭了,也才五千大洋左右的薪金,值得年輕教師忌妒,相怨?努力提升自己,愛崗敬業,上進學本領才是一個年輕教師應該關注和該努力的方向。

秦三之地928
2019-06-05

教師按勞分配並不一定就是你上課多就要領得多。

年輕教師認為自己上課多就應該領得多,別忘了你的成長是離不開其他教師的言傳身教的。剛畢業的教師可能講臺都站不穩。如果只看課時量,其他教師必然進行資源封鎖,你來聽課請給高額聽課費,你要資料首先要給版權費。這樣的學校必然是死水一潭,青年教師難有成長可能。

還有年輕教師你也會老的,到你五十多歲也和剛畢業的教師領二、三千元可能你的孩子都靠乞討話過來的。

教坛杂谈
2019-06-05

除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外,其它許多單位的工資發放,都是按照多勞多得的方式,比如醫院、銀行、特別是一些工廠,都是乾的多,工資就高,乾的少,工資就低,甚至完不成任務就沒有工資。為什麼教師工資不按多勞多得的形式發放呢?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除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外,其它許多單位的工資發放,都是按照多勞多得的方式,比如醫院、銀行、特別是一些工廠,都是乾的多,工資就高,乾的少,工資就低,甚至完不成任務就沒有工資。為什麼教師工資不按多勞多得的形式發放呢?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教育,是國家的基礎事業,它需要大量的,穩定的教師隊伍長期從事這一職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充分說別了教育的重要性和長效性,教師隊伍的穩定,有利於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私立學校一般採取多勞多得的形式發放工資,誰的貢獻大,誰的工資高,在私立學校想搞平均主義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靠混教齡。你想掙它的錢,就必須為它買命,當你生病想請假,或年齡大了幹不,或教學效果差,會馬上被辭退,一分錢工資都不會再有。所以,私立學校工資雖然高,但常常留不住教師。前段時間,有個學生從私立學校轉入我們學校,我問他為什麼轉學,他說那個學校不停換老師,一個學期換了三個數學老師,他無法適應,不想在那上。

除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外,其它許多單位的工資發放,都是按照多勞多得的方式,比如醫院、銀行、特別是一些工廠,都是乾的多,工資就高,乾的少,工資就低,甚至完不成任務就沒有工資。為什麼教師工資不按多勞多得的形式發放呢?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教育,是國家的基礎事業,它需要大量的,穩定的教師隊伍長期從事這一職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充分說別了教育的重要性和長效性,教師隊伍的穩定,有利於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私立學校一般採取多勞多得的形式發放工資,誰的貢獻大,誰的工資高,在私立學校想搞平均主義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靠混教齡。你想掙它的錢,就必須為它買命,當你生病想請假,或年齡大了幹不,或教學效果差,會馬上被辭退,一分錢工資都不會再有。所以,私立學校工資雖然高,但常常留不住教師。前段時間,有個學生從私立學校轉入我們學校,我問他為什麼轉學,他說那個學校不停換老師,一個學期換了三個數學老師,他無法適應,不想在那上。

公辦學校雖然工資不高,但工作穩定,收入隨職稱、年齡增長而增加,老了無後顧之憂,許多教師能從一而終,不會想著調換工作。

以教齡和職稱作為發放工資的標準,既能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又容易制定統一的標準,易操作,教師矛盾相對較小。
如果以多勞多得為標準發放工資,以校長為首的學校領導不擔課,你以什麼標準發放,多勞能以教課量的多少算嗎?能以教學成績算嗎?教學是個良心活,教師工作的結果,既有學生學習成績上的可衡量,也有學生道德品質,身體素質,行為習慣上的不可衡量。它不像醫生看幾個病號,銀行職員拉多少存款,工廠工人生產多少產品,可以通過計數量來確定工資的多少。

除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外,其它許多單位的工資發放,都是按照多勞多得的方式,比如醫院、銀行、特別是一些工廠,都是乾的多,工資就高,乾的少,工資就低,甚至完不成任務就沒有工資。為什麼教師工資不按多勞多得的形式發放呢?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教育,是國家的基礎事業,它需要大量的,穩定的教師隊伍長期從事這一職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充分說別了教育的重要性和長效性,教師隊伍的穩定,有利於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私立學校一般採取多勞多得的形式發放工資,誰的貢獻大,誰的工資高,在私立學校想搞平均主義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靠混教齡。你想掙它的錢,就必須為它買命,當你生病想請假,或年齡大了幹不,或教學效果差,會馬上被辭退,一分錢工資都不會再有。所以,私立學校工資雖然高,但常常留不住教師。前段時間,有個學生從私立學校轉入我們學校,我問他為什麼轉學,他說那個學校不停換老師,一個學期換了三個數學老師,他無法適應,不想在那上。

公辦學校雖然工資不高,但工作穩定,收入隨職稱、年齡增長而增加,老了無後顧之憂,許多教師能從一而終,不會想著調換工作。

以教齡和職稱作為發放工資的標準,既能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又容易制定統一的標準,易操作,教師矛盾相對較小。
如果以多勞多得為標準發放工資,以校長為首的學校領導不擔課,你以什麼標準發放,多勞能以教課量的多少算嗎?能以教學成績算嗎?教學是個良心活,教師工作的結果,既有學生學習成績上的可衡量,也有學生道德品質,身體素質,行為習慣上的不可衡量。它不像醫生看幾個病號,銀行職員拉多少存款,工廠工人生產多少產品,可以通過計數量來確定工資的多少。

另外,績效工資發放時,按要求應該是多勞多得,但實際上有許多學校是按平均的形式發放的,不平均發放的學校也是矛盾重重。我們學校是按各項積分發放的,基本上依照的是多勞多得的原則。
但每次算績效工資時,老師的意見都很大,有說領導不擔課分得多的,有嫌自己分得少的。曾經有一個不擔課的老教師,跟校長大鬧,說他的績效工資一分都不能少給,他就要平均數,否則就上告。僅僅是一個月三、四百元的績效工資就鬧的一困糟,那平均一個月四、五千元的工資如果也按多勞多得方法發放,還不得把頭打破。

除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外,其它許多單位的工資發放,都是按照多勞多得的方式,比如醫院、銀行、特別是一些工廠,都是乾的多,工資就高,乾的少,工資就低,甚至完不成任務就沒有工資。為什麼教師工資不按多勞多得的形式發放呢?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教育,是國家的基礎事業,它需要大量的,穩定的教師隊伍長期從事這一職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充分說別了教育的重要性和長效性,教師隊伍的穩定,有利於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私立學校一般採取多勞多得的形式發放工資,誰的貢獻大,誰的工資高,在私立學校想搞平均主義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靠混教齡。你想掙它的錢,就必須為它買命,當你生病想請假,或年齡大了幹不,或教學效果差,會馬上被辭退,一分錢工資都不會再有。所以,私立學校工資雖然高,但常常留不住教師。前段時間,有個學生從私立學校轉入我們學校,我問他為什麼轉學,他說那個學校不停換老師,一個學期換了三個數學老師,他無法適應,不想在那上。

公辦學校雖然工資不高,但工作穩定,收入隨職稱、年齡增長而增加,老了無後顧之憂,許多教師能從一而終,不會想著調換工作。

以教齡和職稱作為發放工資的標準,既能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又容易制定統一的標準,易操作,教師矛盾相對較小。
如果以多勞多得為標準發放工資,以校長為首的學校領導不擔課,你以什麼標準發放,多勞能以教課量的多少算嗎?能以教學成績算嗎?教學是個良心活,教師工作的結果,既有學生學習成績上的可衡量,也有學生道德品質,身體素質,行為習慣上的不可衡量。它不像醫生看幾個病號,銀行職員拉多少存款,工廠工人生產多少產品,可以通過計數量來確定工資的多少。

另外,績效工資發放時,按要求應該是多勞多得,但實際上有許多學校是按平均的形式發放的,不平均發放的學校也是矛盾重重。我們學校是按各項積分發放的,基本上依照的是多勞多得的原則。
但每次算績效工資時,老師的意見都很大,有說領導不擔課分得多的,有嫌自己分得少的。曾經有一個不擔課的老教師,跟校長大鬧,說他的績效工資一分都不能少給,他就要平均數,否則就上告。僅僅是一個月三、四百元的績效工資就鬧的一困糟,那平均一個月四、五千元的工資如果也按多勞多得方法發放,還不得把頭打破。

國家在制定工資發放辦法時,肯定是經過多方考量,才確定的發放標準,這種以職稱和年限為基本依據的發放辦法,在當時應該是最優的方式,可能隨著時間後推移,以後會稍有改變。

小牙刷事
2019-07-06

學校亂象就是年輕的老師每天累死啊,掙得最少,老老師閒的蛋疼,掙得比校長都多!原本一些學校中層的工作,應該讓那些上課職稱的老老師幹,但一個個都以自己年齡老,身體不好推脫,每天只教一些科學、音樂、思品等副科混日子。年輕老師每天除了日常的上課外,有的還當著班主任或者中層幹部,還要處理各種教育局或者學校安排的各類活動比賽的事情,同時每年還要收各種費用,接待各類上級領導調研。有時候忙的都顧不上上課,好多老師每天都和別的老師換課,讓學生原本一天就兩節語文數學課,有時候一天就都自習了。每次教育部說給老師提工資,但是提的最高的還是那些老老師,年輕的老師用我的追不上,差距越來越大,這就是為什麼好多人當了老師幾年後,又都改考公務員或者出去開班單幹!

中小学教育者
2019-06-04

即使“按勞分配”了,因為沒晉高級或者中級職稱,就是再老,也必然……

我們學校最近十幾年退休的教師中,除了一位二級教師,全部是中級職稱(當時是小教高級職稱,小學中最高級職稱)退休的。

老教師不能夠得到晉級更高一級職稱,那麼,他的工資報酬就可想而知了!我們都知道,教師工資與職稱有深刻的關係。包括崗位、薪級、績效、年終獎等工資,全部都是職稱高,這些項目就越高。

事實上,教師的工資待遇也是按照“按勞分配”原則執行的,不過這個“勞”含有歷史上的“功勞”和今天的辛勞兩層概念,那麼,從教幾十年與剛剛從教人員,即使目前的工作量相同,其工資成分含有的意思也不同,因而,工資肯定不會相同。

即使“按勞分配”了,因為沒晉高級或者中級職稱,就是再老,也必然……

我們學校最近十幾年退休的教師中,除了一位二級教師,全部是中級職稱(當時是小教高級職稱,小學中最高級職稱)退休的。

老教師不能夠得到晉級更高一級職稱,那麼,他的工資報酬就可想而知了!我們都知道,教師工資與職稱有深刻的關係。包括崗位、薪級、績效、年終獎等工資,全部都是職稱高,這些項目就越高。

事實上,教師的工資待遇也是按照“按勞分配”原則執行的,不過這個“勞”含有歷史上的“功勞”和今天的辛勞兩層概念,那麼,從教幾十年與剛剛從教人員,即使目前的工作量相同,其工資成分含有的意思也不同,因而,工資肯定不會相同。

這樣說的話,我校的這位低職稱教師的歷史“功勞”不會不大的,為什麼工資待遇那麼低呢?這就是因為他沒有晉級中級職稱的緣故了。

所有晉入中級職稱的教師都清楚,一旦晉級,工資馬上就要多出500元~600元,甚至更多,並且,以後的崗位調整及雙年度基本工資的大幅度調整,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其影響遠不止這些,那就是說,只要與教師待遇有關的方面,都將趕不上高一級職稱的教師。

當然了,如果同樣是中小學二級教師,工作年限長與短,他的崗位相同,但是,薪級是不同的,績效工資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工資待遇也就不相同。

總體上來說,工資分配按照原則執行了,工作年限也非常長,就是因為沒有獲得一個相應的高一級職稱,怎麼說都是吃虧的。

即使“按勞分配”了,因為沒晉高級或者中級職稱,就是再老,也必然……

我們學校最近十幾年退休的教師中,除了一位二級教師,全部是中級職稱(當時是小教高級職稱,小學中最高級職稱)退休的。

老教師不能夠得到晉級更高一級職稱,那麼,他的工資報酬就可想而知了!我們都知道,教師工資與職稱有深刻的關係。包括崗位、薪級、績效、年終獎等工資,全部都是職稱高,這些項目就越高。

事實上,教師的工資待遇也是按照“按勞分配”原則執行的,不過這個“勞”含有歷史上的“功勞”和今天的辛勞兩層概念,那麼,從教幾十年與剛剛從教人員,即使目前的工作量相同,其工資成分含有的意思也不同,因而,工資肯定不會相同。

這樣說的話,我校的這位低職稱教師的歷史“功勞”不會不大的,為什麼工資待遇那麼低呢?這就是因為他沒有晉級中級職稱的緣故了。

所有晉入中級職稱的教師都清楚,一旦晉級,工資馬上就要多出500元~600元,甚至更多,並且,以後的崗位調整及雙年度基本工資的大幅度調整,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其影響遠不止這些,那就是說,只要與教師待遇有關的方面,都將趕不上高一級職稱的教師。

當然了,如果同樣是中小學二級教師,工作年限長與短,他的崗位相同,但是,薪級是不同的,績效工資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工資待遇也就不相同。

總體上來說,工資分配按照原則執行了,工作年限也非常長,就是因為沒有獲得一個相應的高一級職稱,怎麼說都是吃虧的。

職稱的影響那麼大,為什麼不努力晉級呢?能等來職稱嗎?

尤其需要弄清楚的是,職稱是等不來的,也不會有人送給你的,更加不是能要來的。

也就是說,自己不努力,完全是沒有可能晉級的!只有通過提高本領,磨鍊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潛心研究教育教學技術,深入學習教材教法,提升駕馭課堂的水平和技巧等等,才有可能成功晉級。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也是絕大多數的教師選擇的方法。

像上面那位一樣的低職稱低工資的教師是不在少數的。他們就是因為沒有成功晉級,導致他們的工資待遇一直都是不理想。

即使“按勞分配”了,因為沒晉高級或者中級職稱,就是再老,也必然……

我們學校最近十幾年退休的教師中,除了一位二級教師,全部是中級職稱(當時是小教高級職稱,小學中最高級職稱)退休的。

老教師不能夠得到晉級更高一級職稱,那麼,他的工資報酬就可想而知了!我們都知道,教師工資與職稱有深刻的關係。包括崗位、薪級、績效、年終獎等工資,全部都是職稱高,這些項目就越高。

事實上,教師的工資待遇也是按照“按勞分配”原則執行的,不過這個“勞”含有歷史上的“功勞”和今天的辛勞兩層概念,那麼,從教幾十年與剛剛從教人員,即使目前的工作量相同,其工資成分含有的意思也不同,因而,工資肯定不會相同。

這樣說的話,我校的這位低職稱教師的歷史“功勞”不會不大的,為什麼工資待遇那麼低呢?這就是因為他沒有晉級中級職稱的緣故了。

所有晉入中級職稱的教師都清楚,一旦晉級,工資馬上就要多出500元~600元,甚至更多,並且,以後的崗位調整及雙年度基本工資的大幅度調整,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其影響遠不止這些,那就是說,只要與教師待遇有關的方面,都將趕不上高一級職稱的教師。

當然了,如果同樣是中小學二級教師,工作年限長與短,他的崗位相同,但是,薪級是不同的,績效工資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工資待遇也就不相同。

總體上來說,工資分配按照原則執行了,工作年限也非常長,就是因為沒有獲得一個相應的高一級職稱,怎麼說都是吃虧的。

職稱的影響那麼大,為什麼不努力晉級呢?能等來職稱嗎?

尤其需要弄清楚的是,職稱是等不來的,也不會有人送給你的,更加不是能要來的。

也就是說,自己不努力,完全是沒有可能晉級的!只有通過提高本領,磨鍊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潛心研究教育教學技術,深入學習教材教法,提升駕馭課堂的水平和技巧等等,才有可能成功晉級。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也是絕大多數的教師選擇的方法。

像上面那位一樣的低職稱低工資的教師是不在少數的。他們就是因為沒有成功晉級,導致他們的工資待遇一直都是不理想。

怎麼解決他們的問題呢?請大家一起來給他們想想辦法吧!

結語:

職稱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分配原則及級別和工作年限都相同的情況下,工資待遇也會不一樣的!

其實,很正常!

洪爷33344611
2019-06-05

嚴格地說教師工資就是按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來執行的。

而教師工資主要是按職稱來確定的,對初級教師公不公平?筆者認為扯不上關係。拿什麼標準來衡量公不公平?真的不好說。理由依據也不充分。

因為中小學教師的工資是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津補貼組成。而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是按職稱級別和崗位等級來確定的。職稱級別越高,崗位等級越高,確定的工資標準就越高,職稱之間不但有差別,而差距很大。從理論上來講,就是體現了多勞多得的原則。

然而很多人希望取消職稱,但國家一致沒有取消的跡象?只明確通過深化改革,來解決存在問題。

客觀,正反面的分析,用職稱和崗位等級來確定工資,初衷和本身制度條款沒有錯,是正確的。

從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正高級職稱的評聘條件,崗位等級晉升條件來看,只有認真,勤奮,腳踏實地,紮實工作,取得優秀成績,得到大家認可的才能評聘為相應的職稱。條件是事先規定的,也是"死"的。只要結果達到了要求,就能認定你的職稱。

正高級職稱要取得省級以上,和國家級認定的成績。高級職稱至少要有地區以上,和省級認定的成績。中級職稱要有縣及以上認定的成績。而且都是硬件,要有證書,證明材料。很多人很難達到要求。其目的就是要最優秀的,有認定的突出成果。

為什麼很多教師對職稱評審意見大?認為存在不平公?

主要是評審中的過程,和有些結果存在問題,有少數個別的弄虛作假行為所導致。

如有的花錢去買論文發表,有的成績不突出,本來不能評為先進,通過各種手段,評上了市先進,甚至地區先進。弄虛作假作符合條件的材料也是有的。

還有存在的問題就是評聘前的確很認真,很努力,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評聘後,拿到了高職稱的工資後,動力不足了,後勁沒有了,開始挑三減四了,工作隨隨變變了。有的甚至不想上課找些輔助工作幹。這些存在的問題,影響了其他教師,同時也產生了不公平。

教師職稱評審,績效工資分配中都存在一些問題,國家正在逐步加以解決,公平公正將進一步得到體現。


嚴格地說教師工資就是按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來執行的。

而教師工資主要是按職稱來確定的,對初級教師公不公平?筆者認為扯不上關係。拿什麼標準來衡量公不公平?真的不好說。理由依據也不充分。

因為中小學教師的工資是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津補貼組成。而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是按職稱級別和崗位等級來確定的。職稱級別越高,崗位等級越高,確定的工資標準就越高,職稱之間不但有差別,而差距很大。從理論上來講,就是體現了多勞多得的原則。

然而很多人希望取消職稱,但國家一致沒有取消的跡象?只明確通過深化改革,來解決存在問題。

客觀,正反面的分析,用職稱和崗位等級來確定工資,初衷和本身制度條款沒有錯,是正確的。

從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正高級職稱的評聘條件,崗位等級晉升條件來看,只有認真,勤奮,腳踏實地,紮實工作,取得優秀成績,得到大家認可的才能評聘為相應的職稱。條件是事先規定的,也是"死"的。只要結果達到了要求,就能認定你的職稱。

正高級職稱要取得省級以上,和國家級認定的成績。高級職稱至少要有地區以上,和省級認定的成績。中級職稱要有縣及以上認定的成績。而且都是硬件,要有證書,證明材料。很多人很難達到要求。其目的就是要最優秀的,有認定的突出成果。

為什麼很多教師對職稱評審意見大?認為存在不平公?

主要是評審中的過程,和有些結果存在問題,有少數個別的弄虛作假行為所導致。

如有的花錢去買論文發表,有的成績不突出,本來不能評為先進,通過各種手段,評上了市先進,甚至地區先進。弄虛作假作符合條件的材料也是有的。

還有存在的問題就是評聘前的確很認真,很努力,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評聘後,拿到了高職稱的工資後,動力不足了,後勁沒有了,開始挑三減四了,工作隨隨變變了。有的甚至不想上課找些輔助工作幹。這些存在的問題,影響了其他教師,同時也產生了不公平。

教師職稱評審,績效工資分配中都存在一些問題,國家正在逐步加以解決,公平公正將進一步得到體現。



嚴格地說教師工資就是按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來執行的。

而教師工資主要是按職稱來確定的,對初級教師公不公平?筆者認為扯不上關係。拿什麼標準來衡量公不公平?真的不好說。理由依據也不充分。

因為中小學教師的工資是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津補貼組成。而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是按職稱級別和崗位等級來確定的。職稱級別越高,崗位等級越高,確定的工資標準就越高,職稱之間不但有差別,而差距很大。從理論上來講,就是體現了多勞多得的原則。

然而很多人希望取消職稱,但國家一致沒有取消的跡象?只明確通過深化改革,來解決存在問題。

客觀,正反面的分析,用職稱和崗位等級來確定工資,初衷和本身制度條款沒有錯,是正確的。

從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正高級職稱的評聘條件,崗位等級晉升條件來看,只有認真,勤奮,腳踏實地,紮實工作,取得優秀成績,得到大家認可的才能評聘為相應的職稱。條件是事先規定的,也是"死"的。只要結果達到了要求,就能認定你的職稱。

正高級職稱要取得省級以上,和國家級認定的成績。高級職稱至少要有地區以上,和省級認定的成績。中級職稱要有縣及以上認定的成績。而且都是硬件,要有證書,證明材料。很多人很難達到要求。其目的就是要最優秀的,有認定的突出成果。

為什麼很多教師對職稱評審意見大?認為存在不平公?

主要是評審中的過程,和有些結果存在問題,有少數個別的弄虛作假行為所導致。

如有的花錢去買論文發表,有的成績不突出,本來不能評為先進,通過各種手段,評上了市先進,甚至地區先進。弄虛作假作符合條件的材料也是有的。

還有存在的問題就是評聘前的確很認真,很努力,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評聘後,拿到了高職稱的工資後,動力不足了,後勁沒有了,開始挑三減四了,工作隨隨變變了。有的甚至不想上課找些輔助工作幹。這些存在的問題,影響了其他教師,同時也產生了不公平。

教師職稱評審,績效工資分配中都存在一些問題,國家正在逐步加以解決,公平公正將進一步得到體現。




嚴格地說教師工資就是按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來執行的。

而教師工資主要是按職稱來確定的,對初級教師公不公平?筆者認為扯不上關係。拿什麼標準來衡量公不公平?真的不好說。理由依據也不充分。

因為中小學教師的工資是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津補貼組成。而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是按職稱級別和崗位等級來確定的。職稱級別越高,崗位等級越高,確定的工資標準就越高,職稱之間不但有差別,而差距很大。從理論上來講,就是體現了多勞多得的原則。

然而很多人希望取消職稱,但國家一致沒有取消的跡象?只明確通過深化改革,來解決存在問題。

客觀,正反面的分析,用職稱和崗位等級來確定工資,初衷和本身制度條款沒有錯,是正確的。

從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正高級職稱的評聘條件,崗位等級晉升條件來看,只有認真,勤奮,腳踏實地,紮實工作,取得優秀成績,得到大家認可的才能評聘為相應的職稱。條件是事先規定的,也是"死"的。只要結果達到了要求,就能認定你的職稱。

正高級職稱要取得省級以上,和國家級認定的成績。高級職稱至少要有地區以上,和省級認定的成績。中級職稱要有縣及以上認定的成績。而且都是硬件,要有證書,證明材料。很多人很難達到要求。其目的就是要最優秀的,有認定的突出成果。

為什麼很多教師對職稱評審意見大?認為存在不平公?

主要是評審中的過程,和有些結果存在問題,有少數個別的弄虛作假行為所導致。

如有的花錢去買論文發表,有的成績不突出,本來不能評為先進,通過各種手段,評上了市先進,甚至地區先進。弄虛作假作符合條件的材料也是有的。

還有存在的問題就是評聘前的確很認真,很努力,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評聘後,拿到了高職稱的工資後,動力不足了,後勁沒有了,開始挑三減四了,工作隨隨變變了。有的甚至不想上課找些輔助工作幹。這些存在的問題,影響了其他教師,同時也產生了不公平。

教師職稱評審,績效工資分配中都存在一些問題,國家正在逐步加以解決,公平公正將進一步得到體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