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德國和日本的經濟一樣如日中天,為什麼美國只割了日本韭菜,卻沒有收拾德國?

10 個回答
天下会会天下
2019-09-07

美國沒有那麼神奇,《廣場協議》也沒有那麼神奇,做不到想收拾誰就收拾誰。事實上美國簽署廣場協議是讓利給德、日、英、法,請求他們拉一把美國經濟,日本經濟衰退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房地產和股市泡沫雙破裂,泡沫破裂後,日本痛定思痛,經濟開始從學習美國轉而學習德國。

我們先來看看當年《廣場協議》的背景及原因。

美國沒有那麼神奇,《廣場協議》也沒有那麼神奇,做不到想收拾誰就收拾誰。事實上美國簽署廣場協議是讓利給德、日、英、法,請求他們拉一把美國經濟,日本經濟衰退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房地產和股市泡沫雙破裂,泡沫破裂後,日本痛定思痛,經濟開始從學習美國轉而學習德國。

我們先來看看當年《廣場協議》的背景及原因。

廣場協議並非只針對日本

美國經濟出現了問題

當年的日本在80年代初,GDP超過美國的一半並仍在高速增長,而西方國家的火車頭美國經濟出現了問題,對主要經濟夥伴都出現大幅貿易逆差,國內的赤字財政難以為繼,如果任由情況繼續惡化,持續下去,美國的經濟危機將不可避免。

為什麼要拉美國一把

為什麼西方各國要聯合行動拉美國一把呢?兩個主要原因,一是當時正值美蘇爭霸,當時國際上都擔心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經濟垮了,美國承擔的軍事防務將被削弱,而其他國家都需要依仗美國的軍事實力保護;

二是,學過經濟學的都知道,如果一個國家對另外一個國家長期貿易順差,順差國就會通貨膨脹,而逆差國就會經濟衰退,貿易長期不平衡其實對誰都不利。何況美國如果經濟衰退了,對西方那些國家經濟也是沉重打擊,美國市場是他們產品主要的消費市場。

《廣場協議》

在這種情況下,1985年9月22日,五國簽署了《廣場協議》,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和英國開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在《廣場協議》簽訂後兩年內,美元對日元、西德馬克貶值超50%,對英鎊、法郎貶值超40%。

美國沒有那麼神奇,《廣場協議》也沒有那麼神奇,做不到想收拾誰就收拾誰。事實上美國簽署廣場協議是讓利給德、日、英、法,請求他們拉一把美國經濟,日本經濟衰退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房地產和股市泡沫雙破裂,泡沫破裂後,日本痛定思痛,經濟開始從學習美國轉而學習德國。

我們先來看看當年《廣場協議》的背景及原因。

廣場協議並非只針對日本

美國經濟出現了問題

當年的日本在80年代初,GDP超過美國的一半並仍在高速增長,而西方國家的火車頭美國經濟出現了問題,對主要經濟夥伴都出現大幅貿易逆差,國內的赤字財政難以為繼,如果任由情況繼續惡化,持續下去,美國的經濟危機將不可避免。

為什麼要拉美國一把

為什麼西方各國要聯合行動拉美國一把呢?兩個主要原因,一是當時正值美蘇爭霸,當時國際上都擔心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經濟垮了,美國承擔的軍事防務將被削弱,而其他國家都需要依仗美國的軍事實力保護;

二是,學過經濟學的都知道,如果一個國家對另外一個國家長期貿易順差,順差國就會通貨膨脹,而逆差國就會經濟衰退,貿易長期不平衡其實對誰都不利。何況美國如果經濟衰退了,對西方那些國家經濟也是沉重打擊,美國市場是他們產品主要的消費市場。

《廣場協議》

在這種情況下,1985年9月22日,五國簽署了《廣場協議》,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和英國開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在《廣場協議》簽訂後兩年內,美元對日元、西德馬克貶值超50%,對英鎊、法郎貶值超40%。

廣場協議各方的利弊

朋友歸朋友,拉一把是可以的,既然是協議,必然是各有利弊,斷然沒有一方把便宜佔盡的事。

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和英國得到了什麼

《廣場協議》中協議,簽訂以後兩年內,美元對日元、西德馬克貶值超50%,對英鎊、法郎貶值超40%。美元由於大幅貶值,遏制了美國人的購買慾望,美國貿易逆差大幅減少,美國付出的代價是購買同樣的產品將付出更高的美元。

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和英國向美國出口商品將會變得困難,得到的好處是購買美國商品大大便宜,尤其是購買美國的資產,日本買下美國的象徵洛克菲勒大廈就是那個時候。

日本泡沫破裂後

日本經濟泡沫破裂的起因及破裂

從80年代開始,日本經濟迎來了騰飛,1980年日本購買了美國40%的國債,是美國最大債主;日本操控的資金佔紐交所交易量的25%;美國市場20%的半導體設備、30%的汽車和50%以上的機床,以及大部分電子產品都被日本企業佔據。

日本長時間的大幅貿易順差造成市場流動性氾濫,大量的熱錢流向樓市和股市,日本資產價格一路走高。國際熱錢也大量湧入,進一步抬升資產資產價格。日本央行看到市場過熱後,為了保住民生(當時通貨膨脹率太高)和實體經濟,開始收緊銀根,那些靠銀行貸款炒樓和炒股票的人一下子失去了資金輸血。1990年,日本股市泡沫破裂,1991年日本樓市價格下跌,全日本一片哀嚎——經濟危機來了。

美國沒有那麼神奇,《廣場協議》也沒有那麼神奇,做不到想收拾誰就收拾誰。事實上美國簽署廣場協議是讓利給德、日、英、法,請求他們拉一把美國經濟,日本經濟衰退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房地產和股市泡沫雙破裂,泡沫破裂後,日本痛定思痛,經濟開始從學習美國轉而學習德國。

我們先來看看當年《廣場協議》的背景及原因。

廣場協議並非只針對日本

美國經濟出現了問題

當年的日本在80年代初,GDP超過美國的一半並仍在高速增長,而西方國家的火車頭美國經濟出現了問題,對主要經濟夥伴都出現大幅貿易逆差,國內的赤字財政難以為繼,如果任由情況繼續惡化,持續下去,美國的經濟危機將不可避免。

為什麼要拉美國一把

為什麼西方各國要聯合行動拉美國一把呢?兩個主要原因,一是當時正值美蘇爭霸,當時國際上都擔心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經濟垮了,美國承擔的軍事防務將被削弱,而其他國家都需要依仗美國的軍事實力保護;

二是,學過經濟學的都知道,如果一個國家對另外一個國家長期貿易順差,順差國就會通貨膨脹,而逆差國就會經濟衰退,貿易長期不平衡其實對誰都不利。何況美國如果經濟衰退了,對西方那些國家經濟也是沉重打擊,美國市場是他們產品主要的消費市場。

《廣場協議》

在這種情況下,1985年9月22日,五國簽署了《廣場協議》,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和英國開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在《廣場協議》簽訂後兩年內,美元對日元、西德馬克貶值超50%,對英鎊、法郎貶值超40%。

廣場協議各方的利弊

朋友歸朋友,拉一把是可以的,既然是協議,必然是各有利弊,斷然沒有一方把便宜佔盡的事。

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和英國得到了什麼

《廣場協議》中協議,簽訂以後兩年內,美元對日元、西德馬克貶值超50%,對英鎊、法郎貶值超40%。美元由於大幅貶值,遏制了美國人的購買慾望,美國貿易逆差大幅減少,美國付出的代價是購買同樣的產品將付出更高的美元。

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和英國向美國出口商品將會變得困難,得到的好處是購買美國商品大大便宜,尤其是購買美國的資產,日本買下美國的象徵洛克菲勒大廈就是那個時候。

日本泡沫破裂後

日本經濟泡沫破裂的起因及破裂

從80年代開始,日本經濟迎來了騰飛,1980年日本購買了美國40%的國債,是美國最大債主;日本操控的資金佔紐交所交易量的25%;美國市場20%的半導體設備、30%的汽車和50%以上的機床,以及大部分電子產品都被日本企業佔據。

日本長時間的大幅貿易順差造成市場流動性氾濫,大量的熱錢流向樓市和股市,日本資產價格一路走高。國際熱錢也大量湧入,進一步抬升資產資產價格。日本央行看到市場過熱後,為了保住民生(當時通貨膨脹率太高)和實體經濟,開始收緊銀根,那些靠銀行貸款炒樓和炒股票的人一下子失去了資金輸血。1990年,日本股市泡沫破裂,1991年日本樓市價格下跌,全日本一片哀嚎——經濟危機來了。

聯邦德國為什麼不受影響

與日本同樣貨幣升值50%的德國為什麼經濟沒有問題?德國作為老牌的製造業國家,深得控制經濟泡沫的精髓,德國的房價數十年不上漲,德國長期低利率,德國的股市也波瀾不驚。

西德馬克大幅升值後,德國人將錢投入保險公司,由保險公司對外進行投資和升值,德國人天生不喜歡炒股,而喜歡買保險,所以德國安聯集團成為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

日本泡沫破裂後以德國為師

日本泡沫破裂後,開始以德國為師,拋棄了房地產行業,集中社會資源發展製造業,日本開始從虛幻的“世界第一”向“世界唯一”開始戰略轉型。

從表面看,日本GDP二十年都沒怎麼增長,但是這二十年卻是日本產業轉型升級、向產業鏈上游攀升的過程。現在的日本有3.5萬家百年以上企業,其中絕大多數是製造業。最終日本獲得了制衡產業鏈其他環節的絕對控制力,這次的日韓爭端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我是“天下會會天下”,歡迎關注!

鱼眼猫眼鹰眼
2019-10-15

說日本因為廣場協議失去了二十年是胡說八道,廣場協議並不是美國和日本獨家簽署的,而是美國和德日英法簽署的,幾個國家貨幣都對美元升值了,其中,德國馬克升值更高,比日元升值還多。

那麼,為何廣場協議後,德國繼續平穩發展,而日本泡沫瘋狂膨脹後,破裂而卻失去了二十年?

是因為德國的政策沒有導致投機造成泡沫,而日本製定的應對政策,卻導致因此在地產、股票等金融市場瘋狂投機,產生了巨大的泡沫,最終泡沫破裂。日本失去二十年是泡沫破裂的結果。

德國的經歷表明,泡沫的產生和破裂,原因並不是廣場協議導致貨幣升值,而是日本執行了錯誤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所致。

也即,德國的經濟政策導向是實的,而日本的經濟政策導向是虛的,不可能持續,必然導致泡沫產生和破裂。儘管日本的實業在這二十年仍然有長足的發展,但這個發展用來填補上世紀八十年代瘋狂膨脹的金融泡沫,導致看上去日本這二十年沒有發展,其實,並不是如此。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2019-06-23

在90年代德國和日本的經濟一樣如日中天,為什麼美國只割了日本韭菜,卻沒有收拾德國?原因是幾個方面的:

一是日本當時已經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就在追美國了,站在美國的立場上是絕對不能允許日本經濟超過美國的,美國一定要想辦法先把日本經濟打壓下去。

二是日本當時是太狂妄了,日本買下了美國許多地標建築,日本號稱要買下好萊塢,簡直是想買下美國,這讓美國人非常生氣。

三是日本的汽車佔據了美國大量的市場,導致美國自己生產的汽車不好賣,美國當時的汽車企業最恨日本汽車低價策略。四是日本人自己瘋狂的炒房炒地,把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炒大,讓美國看到了日本經濟的問題,美國明白只要輕輕地把日本的房地產泡沫捅破日本經濟就垮掉了,於是美國人逼日元升值,等日元升值後賣空日元,做空日本股市,然後,捅破日本的房地產泡沫,日本經濟就崩潰了,當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就在地板上趴了三十年沒有動。

美國也想收拾德國,可是德國人當時沒有炒房炒地,德國的房地產沒泡沫,美國想收拾德國無從下手,美國找不到做空德國股市,做空德國樓市,做空德國經濟的任何方法,美國也就沒有辦法割德國的韭菜了。日本是自己給了美國機會讓美國人趁機做空日本股市,捅破日本房地產泡沫,問題的根源是在日本當時的房地產泡沫太大。你在現實中遇到任何經濟難題都可以加盟皓脈投融資聯盟諮詢。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創業的難題,生活的難題,企業發展難題,產業升級的難題,資本運作的難題,理財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孔方财经
2019-08-13

美國和日本其實遭遇是相同的,只是日本做錯了,而德國做對了。


日元和德國馬克都被動大幅升值,導致出口和經濟增速大幅下降


美國想割的韭菜,可不只是日本,同時也包括德國。1985年9月,廣場協議簽署方包括美國、日本、西德、法國、英國五個國家,其中西德和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最大,所以這次協議主要就是德國馬克和日元要有序對美元升值。


廣場協議後來確實得到了執行,日元和德國馬克在1985~1987這3年時間,對美元升值幅度都在50%左右。比如德國馬克從3.08升值到157,日元則是從250升值到128。從這一點來看,德國的情況並不比日本好。


貨幣大幅升值帶來的直接壞處就是出口商品價格的大幅提高。如果定價方式不變,升值50%就意味著出口價格提高50%,這會大幅削弱出口產品的競爭力,這對德國和日本都是非常大的衝擊,畢竟兩個國家都是出口導向型的。比如德國實際GDP從1985年的3.5%迅速下降至1987年的0.5%,日本同期則從7.5%下降到了1.6%。(如下圖示)。

美國和日本其實遭遇是相同的,只是日本做錯了,而德國做對了。


日元和德國馬克都被動大幅升值,導致出口和經濟增速大幅下降


美國想割的韭菜,可不只是日本,同時也包括德國。1985年9月,廣場協議簽署方包括美國、日本、西德、法國、英國五個國家,其中西德和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最大,所以這次協議主要就是德國馬克和日元要有序對美元升值。


廣場協議後來確實得到了執行,日元和德國馬克在1985~1987這3年時間,對美元升值幅度都在50%左右。比如德國馬克從3.08升值到157,日元則是從250升值到128。從這一點來看,德國的情況並不比日本好。


貨幣大幅升值帶來的直接壞處就是出口商品價格的大幅提高。如果定價方式不變,升值50%就意味著出口價格提高50%,這會大幅削弱出口產品的競爭力,這對德國和日本都是非常大的衝擊,畢竟兩個國家都是出口導向型的。比如德國實際GDP從1985年的3.5%迅速下降至1987年的0.5%,日本同期則從7.5%下降到了1.6%。(如下圖示)。


如今,我們的GDP增速從8%、7%一路降到了現在的6.3%,大家都覺得情況變得非常艱難,而日本和德國當年的經濟增速下滑更劇烈,可以想見他們當時有多痛苦。


日本和德國都經歷了降息、房價上漲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廣場協議之後(還有之後的盧浮宮協議),為了應對經濟增速大幅下滑,日本央行開啟了寬鬆政策。1985~1987年連續降息5次,日本累計降息250個基點;而德國同期累計降息150個基點,這表明德國的降息力度要低於日本——不要小看100個基點的差別,放到宏觀經濟這就是本質差異。


通常情況下,降息會助推資產價格上漲,並吸引國外熱錢進入。其實德國和日本一樣,也經歷了地價的大幅上漲過程,只不過程度有差異:1985~1991年期間,德國的土地價格指數上漲了29%,而日本上漲了51%。日本漲幅明顯高於德國,但也不至於到非常誇張的程度。樓市在漲,股市也跟著漲。以1984年作為基數,德國股市累計上漲250%左右,而日本股市上漲了350%左右。


美國和日本其實遭遇是相同的,只是日本做錯了,而德國做對了。


日元和德國馬克都被動大幅升值,導致出口和經濟增速大幅下降


美國想割的韭菜,可不只是日本,同時也包括德國。1985年9月,廣場協議簽署方包括美國、日本、西德、法國、英國五個國家,其中西德和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最大,所以這次協議主要就是德國馬克和日元要有序對美元升值。


廣場協議後來確實得到了執行,日元和德國馬克在1985~1987這3年時間,對美元升值幅度都在50%左右。比如德國馬克從3.08升值到157,日元則是從250升值到128。從這一點來看,德國的情況並不比日本好。


貨幣大幅升值帶來的直接壞處就是出口商品價格的大幅提高。如果定價方式不變,升值50%就意味著出口價格提高50%,這會大幅削弱出口產品的競爭力,這對德國和日本都是非常大的衝擊,畢竟兩個國家都是出口導向型的。比如德國實際GDP從1985年的3.5%迅速下降至1987年的0.5%,日本同期則從7.5%下降到了1.6%。(如下圖示)。


如今,我們的GDP增速從8%、7%一路降到了現在的6.3%,大家都覺得情況變得非常艱難,而日本和德國當年的經濟增速下滑更劇烈,可以想見他們當時有多痛苦。


日本和德國都經歷了降息、房價上漲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廣場協議之後(還有之後的盧浮宮協議),為了應對經濟增速大幅下滑,日本央行開啟了寬鬆政策。1985~1987年連續降息5次,日本累計降息250個基點;而德國同期累計降息150個基點,這表明德國的降息力度要低於日本——不要小看100個基點的差別,放到宏觀經濟這就是本質差異。


通常情況下,降息會助推資產價格上漲,並吸引國外熱錢進入。其實德國和日本一樣,也經歷了地價的大幅上漲過程,只不過程度有差異:1985~1991年期間,德國的土地價格指數上漲了29%,而日本上漲了51%。日本漲幅明顯高於德國,但也不至於到非常誇張的程度。樓市在漲,股市也跟著漲。以1984年作為基數,德國股市累計上漲250%左右,而日本股市上漲了350%左右。



所以,從股市和樓市看,其實德國和日本都有一定的泡沫,但日本顯然更為嚴重。


德國的高明之處:嚴控貨幣政策寬鬆力度,且嚴格控制槓桿


可以看出,其實德國和日本面臨的問題其實是相同的,其處理方法也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都降息),但是德國更高明的地方在於,它較好的控制了居民和企業的槓桿率,而日本則是完全失控了。


眾所周知,德國是發達國家當中對金融行業最不敏感的國家,甚至整個國家有抑制金融的傳統。這是德國曆史的慘痛教訓得來的:一戰後的魏瑪共和國創造了全世界通貨膨脹的記錄,二戰後德國也經歷過嚴重通貨膨脹。所以德國的央行以及整個德國社會,都對通貨膨脹有極其深刻的痛苦記憶,所以對於貨幣控制非常嚴。上文說了,德國的降息力度要遠遠低於日本,而且德國僅僅在降息週期後一年(即1988年)開始加息,並且將利息加到了1991年3月的7.47%(存款利率),及時的貨幣緊縮政策沒有讓德國的資產價格繼續膨脹。


而日本呢,降息力度遠遠大於德國,而貨幣緊縮政策要遲鈍得多,要到1989年才開始加息,這比德國整整晚了一年,而這一年可能帶來本質上的差別。


降息也好,加息也好,影響的是所有人,但這樣的調控還是很粗糙的,沒有考慮到市場主體具體的情況——即槓桿率。天風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從1985年~1990年,日本和德國的槓桿率就出現了明顯變化,無論是企業槓桿率還是居民部門槓桿率,日本都在快速上行,而德國卻在下降!簡單理解就是,雖然大家都降息了,但日本的企業和居民都在大舉負債,買入資產,炒樓炒股票;而德國則是嚴格控制了貨幣供給的總閘門,嚴格限制了企業和居民借貸


比如,1985年~1990年期間,日本企業部門槓桿率上升了30個百分點,達到了140%,而德國同期還在下降,美國保持溫和上行(如下圖示:3個國家非金融企業槓桿率)


美國和日本其實遭遇是相同的,只是日本做錯了,而德國做對了。


日元和德國馬克都被動大幅升值,導致出口和經濟增速大幅下降


美國想割的韭菜,可不只是日本,同時也包括德國。1985年9月,廣場協議簽署方包括美國、日本、西德、法國、英國五個國家,其中西德和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最大,所以這次協議主要就是德國馬克和日元要有序對美元升值。


廣場協議後來確實得到了執行,日元和德國馬克在1985~1987這3年時間,對美元升值幅度都在50%左右。比如德國馬克從3.08升值到157,日元則是從250升值到128。從這一點來看,德國的情況並不比日本好。


貨幣大幅升值帶來的直接壞處就是出口商品價格的大幅提高。如果定價方式不變,升值50%就意味著出口價格提高50%,這會大幅削弱出口產品的競爭力,這對德國和日本都是非常大的衝擊,畢竟兩個國家都是出口導向型的。比如德國實際GDP從1985年的3.5%迅速下降至1987年的0.5%,日本同期則從7.5%下降到了1.6%。(如下圖示)。


如今,我們的GDP增速從8%、7%一路降到了現在的6.3%,大家都覺得情況變得非常艱難,而日本和德國當年的經濟增速下滑更劇烈,可以想見他們當時有多痛苦。


日本和德國都經歷了降息、房價上漲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廣場協議之後(還有之後的盧浮宮協議),為了應對經濟增速大幅下滑,日本央行開啟了寬鬆政策。1985~1987年連續降息5次,日本累計降息250個基點;而德國同期累計降息150個基點,這表明德國的降息力度要低於日本——不要小看100個基點的差別,放到宏觀經濟這就是本質差異。


通常情況下,降息會助推資產價格上漲,並吸引國外熱錢進入。其實德國和日本一樣,也經歷了地價的大幅上漲過程,只不過程度有差異:1985~1991年期間,德國的土地價格指數上漲了29%,而日本上漲了51%。日本漲幅明顯高於德國,但也不至於到非常誇張的程度。樓市在漲,股市也跟著漲。以1984年作為基數,德國股市累計上漲250%左右,而日本股市上漲了350%左右。



所以,從股市和樓市看,其實德國和日本都有一定的泡沫,但日本顯然更為嚴重。


德國的高明之處:嚴控貨幣政策寬鬆力度,且嚴格控制槓桿


可以看出,其實德國和日本面臨的問題其實是相同的,其處理方法也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都降息),但是德國更高明的地方在於,它較好的控制了居民和企業的槓桿率,而日本則是完全失控了。


眾所周知,德國是發達國家當中對金融行業最不敏感的國家,甚至整個國家有抑制金融的傳統。這是德國曆史的慘痛教訓得來的:一戰後的魏瑪共和國創造了全世界通貨膨脹的記錄,二戰後德國也經歷過嚴重通貨膨脹。所以德國的央行以及整個德國社會,都對通貨膨脹有極其深刻的痛苦記憶,所以對於貨幣控制非常嚴。上文說了,德國的降息力度要遠遠低於日本,而且德國僅僅在降息週期後一年(即1988年)開始加息,並且將利息加到了1991年3月的7.47%(存款利率),及時的貨幣緊縮政策沒有讓德國的資產價格繼續膨脹。


而日本呢,降息力度遠遠大於德國,而貨幣緊縮政策要遲鈍得多,要到1989年才開始加息,這比德國整整晚了一年,而這一年可能帶來本質上的差別。


降息也好,加息也好,影響的是所有人,但這樣的調控還是很粗糙的,沒有考慮到市場主體具體的情況——即槓桿率。天風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從1985年~1990年,日本和德國的槓桿率就出現了明顯變化,無論是企業槓桿率還是居民部門槓桿率,日本都在快速上行,而德國卻在下降!簡單理解就是,雖然大家都降息了,但日本的企業和居民都在大舉負債,買入資產,炒樓炒股票;而德國則是嚴格控制了貨幣供給的總閘門,嚴格限制了企業和居民借貸


比如,1985年~1990年期間,日本企業部門槓桿率上升了30個百分點,達到了140%,而德國同期還在下降,美國保持溫和上行(如下圖示:3個國家非金融企業槓桿率)



同一時期,日本居民部門槓桿率上升了16個百分點,而德國下降了2.4個百分點,美國只上升了7個百分點。(如下圖示,3個國家居民部門槓桿率)


美國和日本其實遭遇是相同的,只是日本做錯了,而德國做對了。


日元和德國馬克都被動大幅升值,導致出口和經濟增速大幅下降


美國想割的韭菜,可不只是日本,同時也包括德國。1985年9月,廣場協議簽署方包括美國、日本、西德、法國、英國五個國家,其中西德和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最大,所以這次協議主要就是德國馬克和日元要有序對美元升值。


廣場協議後來確實得到了執行,日元和德國馬克在1985~1987這3年時間,對美元升值幅度都在50%左右。比如德國馬克從3.08升值到157,日元則是從250升值到128。從這一點來看,德國的情況並不比日本好。


貨幣大幅升值帶來的直接壞處就是出口商品價格的大幅提高。如果定價方式不變,升值50%就意味著出口價格提高50%,這會大幅削弱出口產品的競爭力,這對德國和日本都是非常大的衝擊,畢竟兩個國家都是出口導向型的。比如德國實際GDP從1985年的3.5%迅速下降至1987年的0.5%,日本同期則從7.5%下降到了1.6%。(如下圖示)。


如今,我們的GDP增速從8%、7%一路降到了現在的6.3%,大家都覺得情況變得非常艱難,而日本和德國當年的經濟增速下滑更劇烈,可以想見他們當時有多痛苦。


日本和德國都經歷了降息、房價上漲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廣場協議之後(還有之後的盧浮宮協議),為了應對經濟增速大幅下滑,日本央行開啟了寬鬆政策。1985~1987年連續降息5次,日本累計降息250個基點;而德國同期累計降息150個基點,這表明德國的降息力度要低於日本——不要小看100個基點的差別,放到宏觀經濟這就是本質差異。


通常情況下,降息會助推資產價格上漲,並吸引國外熱錢進入。其實德國和日本一樣,也經歷了地價的大幅上漲過程,只不過程度有差異:1985~1991年期間,德國的土地價格指數上漲了29%,而日本上漲了51%。日本漲幅明顯高於德國,但也不至於到非常誇張的程度。樓市在漲,股市也跟著漲。以1984年作為基數,德國股市累計上漲250%左右,而日本股市上漲了350%左右。



所以,從股市和樓市看,其實德國和日本都有一定的泡沫,但日本顯然更為嚴重。


德國的高明之處:嚴控貨幣政策寬鬆力度,且嚴格控制槓桿


可以看出,其實德國和日本面臨的問題其實是相同的,其處理方法也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都降息),但是德國更高明的地方在於,它較好的控制了居民和企業的槓桿率,而日本則是完全失控了。


眾所周知,德國是發達國家當中對金融行業最不敏感的國家,甚至整個國家有抑制金融的傳統。這是德國曆史的慘痛教訓得來的:一戰後的魏瑪共和國創造了全世界通貨膨脹的記錄,二戰後德國也經歷過嚴重通貨膨脹。所以德國的央行以及整個德國社會,都對通貨膨脹有極其深刻的痛苦記憶,所以對於貨幣控制非常嚴。上文說了,德國的降息力度要遠遠低於日本,而且德國僅僅在降息週期後一年(即1988年)開始加息,並且將利息加到了1991年3月的7.47%(存款利率),及時的貨幣緊縮政策沒有讓德國的資產價格繼續膨脹。


而日本呢,降息力度遠遠大於德國,而貨幣緊縮政策要遲鈍得多,要到1989年才開始加息,這比德國整整晚了一年,而這一年可能帶來本質上的差別。


降息也好,加息也好,影響的是所有人,但這樣的調控還是很粗糙的,沒有考慮到市場主體具體的情況——即槓桿率。天風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從1985年~1990年,日本和德國的槓桿率就出現了明顯變化,無論是企業槓桿率還是居民部門槓桿率,日本都在快速上行,而德國卻在下降!簡單理解就是,雖然大家都降息了,但日本的企業和居民都在大舉負債,買入資產,炒樓炒股票;而德國則是嚴格控制了貨幣供給的總閘門,嚴格限制了企業和居民借貸


比如,1985年~1990年期間,日本企業部門槓桿率上升了30個百分點,達到了140%,而德國同期還在下降,美國保持溫和上行(如下圖示:3個國家非金融企業槓桿率)



同一時期,日本居民部門槓桿率上升了16個百分點,而德國下降了2.4個百分點,美國只上升了7個百分點。(如下圖示,3個國家居民部門槓桿率)



德國的“天賦”:產業更合理,地緣更友好


除了對槓桿率的嚴格控制,相比日本,德國還有其他一些優勢:一是產業結構,二是地緣關係。


日本和德國都是製造業和科技大國,但兩者的產業結構並不完全一致。在日本,房產和金融是非常重要的行業,但在德國卻不是,德國炒房基本沒有前途,買股票也只能獲得比較有限的回報,唯有做實體經濟才是容易成功的。


同時,德國還有歐盟這個巨大的內部市場,歐盟的一體化和歐元統一貨幣的使用,更是給德國帶來了日本絕不會有的優勢:統一的歐洲市場讓德國產品有了更多的銷量;南歐國家低迷的經濟又拉低了歐元匯率,為德國出口創造了有利條件。


綜上,德國不是沒被割韭菜,德國是靠著更理智的貨幣政策(德國人深知貨幣不會創造價值)和獨特的先天優勢(運氣),才渡過了這場難關。


注孔方財經,讓你第一時間瞭解熱點財經事件背後的經濟原理

小约翰
2019-09-11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好多人動不動就說美國搞霸權,把一切都歸咎於美國推行霸權的結果。

其實,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被推翻是美國霸權的結果,巴拿馬諾列加政權被推翻是美國霸權的結果,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是美國霸權的結果。這是無可反駁的事實,沒有人抬槓。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好多人動不動就說美國搞霸權,把一切都歸咎於美國推行霸權的結果。

其實,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被推翻是美國霸權的結果,巴拿馬諾列加政權被推翻是美國霸權的結果,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是美國霸權的結果。這是無可反駁的事實,沒有人抬槓。

可是要把日本經濟衰退這筆賬算在美國頭上,那是抬舉它了,持這種觀點的人,不是天真就是外行。

美國除了在軍事上推行霸權,用槍逼著你的時候無可選擇,其它方面你都有很多選擇,沒有人逼你。就像美國打貿易戰一樣,美國人不進口你的產品,你也可以不買美國人的東西,它不敢出兵讓你非買不可。

所以貿易壁壘也好,貿易戰也罷,不合規則可以去WTO告它,它不服裁決的話,我們採取反制措施,沒有人能攔得住;那種說美國毀了哪國經濟的觀點實在是幼稚的很,很搞笑。難道美國哪一天不存在了,人類就不過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好多人動不動就說美國搞霸權,把一切都歸咎於美國推行霸權的結果。

其實,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被推翻是美國霸權的結果,巴拿馬諾列加政權被推翻是美國霸權的結果,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是美國霸權的結果。這是無可反駁的事實,沒有人抬槓。

可是要把日本經濟衰退這筆賬算在美國頭上,那是抬舉它了,持這種觀點的人,不是天真就是外行。

美國除了在軍事上推行霸權,用槍逼著你的時候無可選擇,其它方面你都有很多選擇,沒有人逼你。就像美國打貿易戰一樣,美國人不進口你的產品,你也可以不買美國人的東西,它不敢出兵讓你非買不可。

所以貿易壁壘也好,貿易戰也罷,不合規則可以去WTO告它,它不服裁決的話,我們採取反制措施,沒有人能攔得住;那種說美國毀了哪國經濟的觀點實在是幼稚的很,很搞笑。難道美國哪一天不存在了,人類就不過了?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的政府在貿易往來的時候,都想得到自己利益最大化,否則它不是賣國賊就是白痴,因為誰也不是慈善家。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往來採取的一切手段都是正常博弈,不要上綱上線、扣帽子。

美國霸權了,我可以跟別人做生意,全世界將近200個國家呢。

美國產品不賣給我們,可以買英國、日本、韓國、印度和越南的。

因此我們說,《廣場協議》不是殺人的刀,如果是日本是傻子。簽訂條約的另外幾個國家,英國、德國、法國人 也是傻子?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好多人動不動就說美國搞霸權,把一切都歸咎於美國推行霸權的結果。

其實,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被推翻是美國霸權的結果,巴拿馬諾列加政權被推翻是美國霸權的結果,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是美國霸權的結果。這是無可反駁的事實,沒有人抬槓。

可是要把日本經濟衰退這筆賬算在美國頭上,那是抬舉它了,持這種觀點的人,不是天真就是外行。

美國除了在軍事上推行霸權,用槍逼著你的時候無可選擇,其它方面你都有很多選擇,沒有人逼你。就像美國打貿易戰一樣,美國人不進口你的產品,你也可以不買美國人的東西,它不敢出兵讓你非買不可。

所以貿易壁壘也好,貿易戰也罷,不合規則可以去WTO告它,它不服裁決的話,我們採取反制措施,沒有人能攔得住;那種說美國毀了哪國經濟的觀點實在是幼稚的很,很搞笑。難道美國哪一天不存在了,人類就不過了?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的政府在貿易往來的時候,都想得到自己利益最大化,否則它不是賣國賊就是白痴,因為誰也不是慈善家。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往來採取的一切手段都是正常博弈,不要上綱上線、扣帽子。

美國霸權了,我可以跟別人做生意,全世界將近200個國家呢。

美國產品不賣給我們,可以買英國、日本、韓國、印度和越南的。

因此我們說,《廣場協議》不是殺人的刀,如果是日本是傻子。簽訂條約的另外幾個國家,英國、德國、法國人 也是傻子?

廣場協議是互利互惠的協議,不是專門對哪國量身定製的,更不是為了滅掉日本起草的。

那麼,被各國噴子們口誅筆伐的《廣場協議》這個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它出臺的背景又是什麼?日本的經濟到底得了什麼病,一蹶不振那麼多年呢?

一、廣場協議出臺的背景。

美國經濟是全球經濟的領跑者,但在90年代初期美國這臺高速遠轉的列車出了故障。

主要表現就是美國跟西方小兄弟們的貿易都出現了大幅度的逆差,直接導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逐年增長,經濟狀況惡化,投資環境惡劣,長此以往,美國經濟就會出現危機。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好多人動不動就說美國搞霸權,把一切都歸咎於美國推行霸權的結果。

其實,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被推翻是美國霸權的結果,巴拿馬諾列加政權被推翻是美國霸權的結果,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是美國霸權的結果。這是無可反駁的事實,沒有人抬槓。

可是要把日本經濟衰退這筆賬算在美國頭上,那是抬舉它了,持這種觀點的人,不是天真就是外行。

美國除了在軍事上推行霸權,用槍逼著你的時候無可選擇,其它方面你都有很多選擇,沒有人逼你。就像美國打貿易戰一樣,美國人不進口你的產品,你也可以不買美國人的東西,它不敢出兵讓你非買不可。

所以貿易壁壘也好,貿易戰也罷,不合規則可以去WTO告它,它不服裁決的話,我們採取反制措施,沒有人能攔得住;那種說美國毀了哪國經濟的觀點實在是幼稚的很,很搞笑。難道美國哪一天不存在了,人類就不過了?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的政府在貿易往來的時候,都想得到自己利益最大化,否則它不是賣國賊就是白痴,因為誰也不是慈善家。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往來採取的一切手段都是正常博弈,不要上綱上線、扣帽子。

美國霸權了,我可以跟別人做生意,全世界將近200個國家呢。

美國產品不賣給我們,可以買英國、日本、韓國、印度和越南的。

因此我們說,《廣場協議》不是殺人的刀,如果是日本是傻子。簽訂條約的另外幾個國家,英國、德國、法國人 也是傻子?

廣場協議是互利互惠的協議,不是專門對哪國量身定製的,更不是為了滅掉日本起草的。

那麼,被各國噴子們口誅筆伐的《廣場協議》這個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它出臺的背景又是什麼?日本的經濟到底得了什麼病,一蹶不振那麼多年呢?

一、廣場協議出臺的背景。

美國經濟是全球經濟的領跑者,但在90年代初期美國這臺高速遠轉的列車出了故障。

主要表現就是美國跟西方小兄弟們的貿易都出現了大幅度的逆差,直接導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逐年增長,經濟狀況惡化,投資環境惡劣,長此以往,美國經濟就會出現危機。


美國是西方世界的帶頭大哥,是西方小兄弟的主心骨和保護傘。老大出問題了,小兄弟們都心急如焚。如果美國倒下,蘇聯就會稱霸世界,到時候誰也沒有好果子吃,因為美國龐大的軍隊可以跟蘇聯抗衡,美國還負擔著北約大部分軍費,說啥也不能讓美國經濟出問題。

況且物極必反,貿易順差也是雙刃劍。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老是貿易順差,長期逆差的國家會經濟會出現衰退,可順差的國家就會出現通脹。換句話說,美國經濟真死了,美國人還有錢買他們的商品嗎?

所以,在美國的倡議下,英、法、德、日積極響應,《廣場協議》就這樣出爐了。

二、《廣場協議》是什麼?

廣場協議是在1985年9月下旬簽署的,協議的核心就是美元貶值,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好多人動不動就說美國搞霸權,把一切都歸咎於美國推行霸權的結果。

其實,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被推翻是美國霸權的結果,巴拿馬諾列加政權被推翻是美國霸權的結果,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是美國霸權的結果。這是無可反駁的事實,沒有人抬槓。

可是要把日本經濟衰退這筆賬算在美國頭上,那是抬舉它了,持這種觀點的人,不是天真就是外行。

美國除了在軍事上推行霸權,用槍逼著你的時候無可選擇,其它方面你都有很多選擇,沒有人逼你。就像美國打貿易戰一樣,美國人不進口你的產品,你也可以不買美國人的東西,它不敢出兵讓你非買不可。

所以貿易壁壘也好,貿易戰也罷,不合規則可以去WTO告它,它不服裁決的話,我們採取反制措施,沒有人能攔得住;那種說美國毀了哪國經濟的觀點實在是幼稚的很,很搞笑。難道美國哪一天不存在了,人類就不過了?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的政府在貿易往來的時候,都想得到自己利益最大化,否則它不是賣國賊就是白痴,因為誰也不是慈善家。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往來採取的一切手段都是正常博弈,不要上綱上線、扣帽子。

美國霸權了,我可以跟別人做生意,全世界將近200個國家呢。

美國產品不賣給我們,可以買英國、日本、韓國、印度和越南的。

因此我們說,《廣場協議》不是殺人的刀,如果是日本是傻子。簽訂條約的另外幾個國家,英國、德國、法國人 也是傻子?

廣場協議是互利互惠的協議,不是專門對哪國量身定製的,更不是為了滅掉日本起草的。

那麼,被各國噴子們口誅筆伐的《廣場協議》這個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它出臺的背景又是什麼?日本的經濟到底得了什麼病,一蹶不振那麼多年呢?

一、廣場協議出臺的背景。

美國經濟是全球經濟的領跑者,但在90年代初期美國這臺高速遠轉的列車出了故障。

主要表現就是美國跟西方小兄弟們的貿易都出現了大幅度的逆差,直接導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逐年增長,經濟狀況惡化,投資環境惡劣,長此以往,美國經濟就會出現危機。


美國是西方世界的帶頭大哥,是西方小兄弟的主心骨和保護傘。老大出問題了,小兄弟們都心急如焚。如果美國倒下,蘇聯就會稱霸世界,到時候誰也沒有好果子吃,因為美國龐大的軍隊可以跟蘇聯抗衡,美國還負擔著北約大部分軍費,說啥也不能讓美國經濟出問題。

況且物極必反,貿易順差也是雙刃劍。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老是貿易順差,長期逆差的國家會經濟會出現衰退,可順差的國家就會出現通脹。換句話說,美國經濟真死了,美國人還有錢買他們的商品嗎?

所以,在美國的倡議下,英、法、德、日積極響應,《廣場協議》就這樣出爐了。

二、《廣場協議》是什麼?

廣場協議是在1985年9月下旬簽署的,協議的核心就是美元貶值,

自1985年10月開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和日本開始攜手干預外匯市場匯率,在協議生效起兩年裡,美元對日元、西德馬克貶值50%以上,對英鎊和法郎貶值也在40%左右。

三、協議出現的後果。

美元貶值了,美國人買外國的東西貴了,美國百姓手頭緊了,不得不盤算著過日子,沒有必要買的東西就不買了,這樣一來消費就拉低了。

而日、德、英、法的對美出口就下去了,日本對美國的出口下降了4%,德國也對美國出口也下降了3.5%,與此同時美國的貿易逆差也就減少了;但是美國進口這些國家的東西要付出更多的錢。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好多人動不動就說美國搞霸權,把一切都歸咎於美國推行霸權的結果。

其實,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被推翻是美國霸權的結果,巴拿馬諾列加政權被推翻是美國霸權的結果,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是美國霸權的結果。這是無可反駁的事實,沒有人抬槓。

可是要把日本經濟衰退這筆賬算在美國頭上,那是抬舉它了,持這種觀點的人,不是天真就是外行。

美國除了在軍事上推行霸權,用槍逼著你的時候無可選擇,其它方面你都有很多選擇,沒有人逼你。就像美國打貿易戰一樣,美國人不進口你的產品,你也可以不買美國人的東西,它不敢出兵讓你非買不可。

所以貿易壁壘也好,貿易戰也罷,不合規則可以去WTO告它,它不服裁決的話,我們採取反制措施,沒有人能攔得住;那種說美國毀了哪國經濟的觀點實在是幼稚的很,很搞笑。難道美國哪一天不存在了,人類就不過了?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的政府在貿易往來的時候,都想得到自己利益最大化,否則它不是賣國賊就是白痴,因為誰也不是慈善家。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往來採取的一切手段都是正常博弈,不要上綱上線、扣帽子。

美國霸權了,我可以跟別人做生意,全世界將近200個國家呢。

美國產品不賣給我們,可以買英國、日本、韓國、印度和越南的。

因此我們說,《廣場協議》不是殺人的刀,如果是日本是傻子。簽訂條約的另外幾個國家,英國、德國、法國人 也是傻子?

廣場協議是互利互惠的協議,不是專門對哪國量身定製的,更不是為了滅掉日本起草的。

那麼,被各國噴子們口誅筆伐的《廣場協議》這個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它出臺的背景又是什麼?日本的經濟到底得了什麼病,一蹶不振那麼多年呢?

一、廣場協議出臺的背景。

美國經濟是全球經濟的領跑者,但在90年代初期美國這臺高速遠轉的列車出了故障。

主要表現就是美國跟西方小兄弟們的貿易都出現了大幅度的逆差,直接導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逐年增長,經濟狀況惡化,投資環境惡劣,長此以往,美國經濟就會出現危機。


美國是西方世界的帶頭大哥,是西方小兄弟的主心骨和保護傘。老大出問題了,小兄弟們都心急如焚。如果美國倒下,蘇聯就會稱霸世界,到時候誰也沒有好果子吃,因為美國龐大的軍隊可以跟蘇聯抗衡,美國還負擔著北約大部分軍費,說啥也不能讓美國經濟出問題。

況且物極必反,貿易順差也是雙刃劍。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老是貿易順差,長期逆差的國家會經濟會出現衰退,可順差的國家就會出現通脹。換句話說,美國經濟真死了,美國人還有錢買他們的商品嗎?

所以,在美國的倡議下,英、法、德、日積極響應,《廣場協議》就這樣出爐了。

二、《廣場協議》是什麼?

廣場協議是在1985年9月下旬簽署的,協議的核心就是美元貶值,

自1985年10月開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和日本開始攜手干預外匯市場匯率,在協議生效起兩年裡,美元對日元、西德馬克貶值50%以上,對英鎊和法郎貶值也在40%左右。

三、協議出現的後果。

美元貶值了,美國人買外國的東西貴了,美國百姓手頭緊了,不得不盤算著過日子,沒有必要買的東西就不買了,這樣一來消費就拉低了。

而日、德、英、法的對美出口就下去了,日本對美國的出口下降了4%,德國也對美國出口也下降了3.5%,與此同時美國的貿易逆差也就減少了;但是美國進口這些國家的東西要付出更多的錢。

雖然這些國家的商品出口美國費勁了,但要這些國家想買美國產品就方便了,

為什麼呢?便宜。

不光是買進口美國商品便宜,就是去美國買不動產也便宜好多,日本去美國到處購買洛克菲勒大廈就是發生在這個時候。

四、日本經濟為什麼衰退?

日本經濟泡沫破裂的起因及破裂。

日本經濟從80年代初迎來經濟高速增長期,被稱為日本奇蹟。

當時日本購買了美國幾乎一半的國債,稱為美國最大的債主;日本財團擁有的資金佔紐交所交易量總的四分之一。

美國市場兩成的半導體設備、三成的汽車和五成以上的機床,以及六成半以上電子產品都被日本佔據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好多人動不動就說美國搞霸權,把一切都歸咎於美國推行霸權的結果。

其實,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被推翻是美國霸權的結果,巴拿馬諾列加政權被推翻是美國霸權的結果,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是美國霸權的結果。這是無可反駁的事實,沒有人抬槓。

可是要把日本經濟衰退這筆賬算在美國頭上,那是抬舉它了,持這種觀點的人,不是天真就是外行。

美國除了在軍事上推行霸權,用槍逼著你的時候無可選擇,其它方面你都有很多選擇,沒有人逼你。就像美國打貿易戰一樣,美國人不進口你的產品,你也可以不買美國人的東西,它不敢出兵讓你非買不可。

所以貿易壁壘也好,貿易戰也罷,不合規則可以去WTO告它,它不服裁決的話,我們採取反制措施,沒有人能攔得住;那種說美國毀了哪國經濟的觀點實在是幼稚的很,很搞笑。難道美國哪一天不存在了,人類就不過了?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的政府在貿易往來的時候,都想得到自己利益最大化,否則它不是賣國賊就是白痴,因為誰也不是慈善家。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往來採取的一切手段都是正常博弈,不要上綱上線、扣帽子。

美國霸權了,我可以跟別人做生意,全世界將近200個國家呢。

美國產品不賣給我們,可以買英國、日本、韓國、印度和越南的。

因此我們說,《廣場協議》不是殺人的刀,如果是日本是傻子。簽訂條約的另外幾個國家,英國、德國、法國人 也是傻子?

廣場協議是互利互惠的協議,不是專門對哪國量身定製的,更不是為了滅掉日本起草的。

那麼,被各國噴子們口誅筆伐的《廣場協議》這個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它出臺的背景又是什麼?日本的經濟到底得了什麼病,一蹶不振那麼多年呢?

一、廣場協議出臺的背景。

美國經濟是全球經濟的領跑者,但在90年代初期美國這臺高速遠轉的列車出了故障。

主要表現就是美國跟西方小兄弟們的貿易都出現了大幅度的逆差,直接導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逐年增長,經濟狀況惡化,投資環境惡劣,長此以往,美國經濟就會出現危機。


美國是西方世界的帶頭大哥,是西方小兄弟的主心骨和保護傘。老大出問題了,小兄弟們都心急如焚。如果美國倒下,蘇聯就會稱霸世界,到時候誰也沒有好果子吃,因為美國龐大的軍隊可以跟蘇聯抗衡,美國還負擔著北約大部分軍費,說啥也不能讓美國經濟出問題。

況且物極必反,貿易順差也是雙刃劍。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老是貿易順差,長期逆差的國家會經濟會出現衰退,可順差的國家就會出現通脹。換句話說,美國經濟真死了,美國人還有錢買他們的商品嗎?

所以,在美國的倡議下,英、法、德、日積極響應,《廣場協議》就這樣出爐了。

二、《廣場協議》是什麼?

廣場協議是在1985年9月下旬簽署的,協議的核心就是美元貶值,

自1985年10月開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和日本開始攜手干預外匯市場匯率,在協議生效起兩年裡,美元對日元、西德馬克貶值50%以上,對英鎊和法郎貶值也在40%左右。

三、協議出現的後果。

美元貶值了,美國人買外國的東西貴了,美國百姓手頭緊了,不得不盤算著過日子,沒有必要買的東西就不買了,這樣一來消費就拉低了。

而日、德、英、法的對美出口就下去了,日本對美國的出口下降了4%,德國也對美國出口也下降了3.5%,與此同時美國的貿易逆差也就減少了;但是美國進口這些國家的東西要付出更多的錢。

雖然這些國家的商品出口美國費勁了,但要這些國家想買美國產品就方便了,

為什麼呢?便宜。

不光是買進口美國商品便宜,就是去美國買不動產也便宜好多,日本去美國到處購買洛克菲勒大廈就是發生在這個時候。

四、日本經濟為什麼衰退?

日本經濟泡沫破裂的起因及破裂。

日本經濟從80年代初迎來經濟高速增長期,被稱為日本奇蹟。

當時日本購買了美國幾乎一半的國債,稱為美國最大的債主;日本財團擁有的資金佔紐交所交易量總的四分之一。

美國市場兩成的半導體設備、三成的汽車和五成以上的機床,以及六成半以上電子產品都被日本佔據了。

日本連年對美貿易順差創造了大量的財富,海量的資金湧向樓市和股市,日資價格一路走高。國際資本也潮水般,固定資產價格順勢攀升。

日本央行敏銳地看到市場熱度反常,為了保住控制通脹,採取措施給資本念起了緊箍咒。

那些在樓海、股海的弄潮兒,資金潮水一退,馬上漏出褲衩,泡沫也隨即破滅。1991年日本樓市價格下跌,經濟危機到來了,日本全島悲歌一片,那陣勢不亞於廣島原子彈爆炸。

五、聯邦德國為什麼能獨善其身?

同樣簽訂了【廣場協議】,同樣貨幣升值50%,聯邦德國為什麼安然無恙?

製造業是聯邦德國的經濟基礎,德國的樓市穩定,沒有大量資本炒房。

聯邦的德國銀行長期保持低利率,它們的股市也保持穩定,沒有大起大落,沒有泡沫。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好多人動不動就說美國搞霸權,把一切都歸咎於美國推行霸權的結果。

其實,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被推翻是美國霸權的結果,巴拿馬諾列加政權被推翻是美國霸權的結果,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是美國霸權的結果。這是無可反駁的事實,沒有人抬槓。

可是要把日本經濟衰退這筆賬算在美國頭上,那是抬舉它了,持這種觀點的人,不是天真就是外行。

美國除了在軍事上推行霸權,用槍逼著你的時候無可選擇,其它方面你都有很多選擇,沒有人逼你。就像美國打貿易戰一樣,美國人不進口你的產品,你也可以不買美國人的東西,它不敢出兵讓你非買不可。

所以貿易壁壘也好,貿易戰也罷,不合規則可以去WTO告它,它不服裁決的話,我們採取反制措施,沒有人能攔得住;那種說美國毀了哪國經濟的觀點實在是幼稚的很,很搞笑。難道美國哪一天不存在了,人類就不過了?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的政府在貿易往來的時候,都想得到自己利益最大化,否則它不是賣國賊就是白痴,因為誰也不是慈善家。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往來採取的一切手段都是正常博弈,不要上綱上線、扣帽子。

美國霸權了,我可以跟別人做生意,全世界將近200個國家呢。

美國產品不賣給我們,可以買英國、日本、韓國、印度和越南的。

因此我們說,《廣場協議》不是殺人的刀,如果是日本是傻子。簽訂條約的另外幾個國家,英國、德國、法國人 也是傻子?

廣場協議是互利互惠的協議,不是專門對哪國量身定製的,更不是為了滅掉日本起草的。

那麼,被各國噴子們口誅筆伐的《廣場協議》這個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它出臺的背景又是什麼?日本的經濟到底得了什麼病,一蹶不振那麼多年呢?

一、廣場協議出臺的背景。

美國經濟是全球經濟的領跑者,但在90年代初期美國這臺高速遠轉的列車出了故障。

主要表現就是美國跟西方小兄弟們的貿易都出現了大幅度的逆差,直接導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逐年增長,經濟狀況惡化,投資環境惡劣,長此以往,美國經濟就會出現危機。


美國是西方世界的帶頭大哥,是西方小兄弟的主心骨和保護傘。老大出問題了,小兄弟們都心急如焚。如果美國倒下,蘇聯就會稱霸世界,到時候誰也沒有好果子吃,因為美國龐大的軍隊可以跟蘇聯抗衡,美國還負擔著北約大部分軍費,說啥也不能讓美國經濟出問題。

況且物極必反,貿易順差也是雙刃劍。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老是貿易順差,長期逆差的國家會經濟會出現衰退,可順差的國家就會出現通脹。換句話說,美國經濟真死了,美國人還有錢買他們的商品嗎?

所以,在美國的倡議下,英、法、德、日積極響應,《廣場協議》就這樣出爐了。

二、《廣場協議》是什麼?

廣場協議是在1985年9月下旬簽署的,協議的核心就是美元貶值,

自1985年10月開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和日本開始攜手干預外匯市場匯率,在協議生效起兩年裡,美元對日元、西德馬克貶值50%以上,對英鎊和法郎貶值也在40%左右。

三、協議出現的後果。

美元貶值了,美國人買外國的東西貴了,美國百姓手頭緊了,不得不盤算著過日子,沒有必要買的東西就不買了,這樣一來消費就拉低了。

而日、德、英、法的對美出口就下去了,日本對美國的出口下降了4%,德國也對美國出口也下降了3.5%,與此同時美國的貿易逆差也就減少了;但是美國進口這些國家的東西要付出更多的錢。

雖然這些國家的商品出口美國費勁了,但要這些國家想買美國產品就方便了,

為什麼呢?便宜。

不光是買進口美國商品便宜,就是去美國買不動產也便宜好多,日本去美國到處購買洛克菲勒大廈就是發生在這個時候。

四、日本經濟為什麼衰退?

日本經濟泡沫破裂的起因及破裂。

日本經濟從80年代初迎來經濟高速增長期,被稱為日本奇蹟。

當時日本購買了美國幾乎一半的國債,稱為美國最大的債主;日本財團擁有的資金佔紐交所交易量總的四分之一。

美國市場兩成的半導體設備、三成的汽車和五成以上的機床,以及六成半以上電子產品都被日本佔據了。

日本連年對美貿易順差創造了大量的財富,海量的資金湧向樓市和股市,日資價格一路走高。國際資本也潮水般,固定資產價格順勢攀升。

日本央行敏銳地看到市場熱度反常,為了保住控制通脹,採取措施給資本念起了緊箍咒。

那些在樓海、股海的弄潮兒,資金潮水一退,馬上漏出褲衩,泡沫也隨即破滅。1991年日本樓市價格下跌,經濟危機到來了,日本全島悲歌一片,那陣勢不亞於廣島原子彈爆炸。

五、聯邦德國為什麼能獨善其身?

同樣簽訂了【廣場協議】,同樣貨幣升值50%,聯邦德國為什麼安然無恙?

製造業是聯邦德國的經濟基礎,德國的樓市穩定,沒有大量資本炒房。

聯邦的德國銀行長期保持低利率,它們的股市也保持穩定,沒有大起大落,沒有泡沫。

聯邦德國的資金有個多年的習慣,那就是大量投向保險業。德意志民族比較理智,沒有東方人那麼感性,他們生來不願意去冒險、去賭博。

因此,同樣簽訂了《廣場協議》,日本經濟遭受重創,德國卻獨善其身。可以說,日本的經濟衰退跟那個協議關係不大,即使沒有那個協議,這個泡沫也會破裂,只不過破裂早了一些。

但泡沫破裂對精明的日本人來說並不是壞事,它讓日本更早發現了自己身上的病灶,對症下藥,早日康復。

日本泡沫破裂後,開始師德國之長,挖掉了房地產和股市的病根,不再以二者為經濟騰飛的動力。權力把重心向製造業轉移,腳踏實地發展起高科技產業和精工製造業。

日本人估計都不介意《廣場協議》了,因為他們總是喜歡把壞事變成好事。真要他們表態,估計他們會用一箇中國成語來回答: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尔朱少帅
2019-06-23

有人把上世紀日本的經濟衰退,歸罪於“廣場協議”導致的日元升值。認為日元升值是歐美國家對日本割韭菜,導致日本經濟泡沫的破裂。這種看法其實是“陰謀論”,日本上世紀的經濟泡沫,純粹是自己作死,跟“廣場協議”和日元升值並沒有直接關係。頂多,日元升值只是給日本經濟泡沫加了一把火而已。

日本上世紀經濟泡沫的背景

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日本經濟快速增長,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增長速度超過所有國家。一時間,暴富起來的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喊出了超越美國的口號。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個盛極必衰的道理,日本經濟以出口為導向,但是外部市場不可能無休止地吸納日本產品。當時,歐美國家經濟停滯,海外市場難以容納更多日本貨物的時候,日本將保持經濟高速增長轉眼於內需。

日本經濟泡沫的形成

日本出口降低,把視野轉到擴大內需,本身的思路沒有問題。但是十幾二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讓人們已經習慣賺快錢。工業因為投資週期長、利潤率低,實業的利潤已經不能滿足人們賺快錢的胃口。

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做什麼能最輕鬆地賺錢?毫無疑問,是炒房和炒股。於是乎,日本大部分的錢都衝進了房地產和股市。房價一天一個天價,股票一個勁瘋長。你沒錢炒房炒股?沒什麼大不了的,你可以輕鬆貸款去炒房炒股。日本兩年之內降了5次利息,成為當時世界上貸款利率最低的國家。

貸款炒房炒股在當時日本穩賺不賠,日本經濟學家喊出了“日本股市永遠不會跌”的豪言壯語。東京市的地產總價,超過了美國全國國土的價格。

瘋狂的日本商人們,除了在國內買買買,還大喊著“買下美國”。什麼洛克菲勒廣場,什麼世貿大廈,只有你敢開價,他就敢買。日本大媽們拿著鈔票,在全世界旅遊、掃貨、買奢侈品……說日語的人,是當時世界上各個旅遊國家最喜歡巴結討好的。

經濟泡沫的破裂

然而,沒有實業支撐的炒房、炒股,只是虛擬的賬面價值。玩的就是擊鼓傳花,總有一天會有傳不下去的時候。 這不,到了上世紀90年代,房價股價都到了最高峰。股市開始出現跌落,房價漲不動了。

這時候,日本中樞也發現了經濟的虛假繁榮和巨大的泡沫,實行貨幣緊縮政策,銀行利率一下子提高三倍。那些靠貸款炒房炒股的人們一下傻眼了,那些靠貸款滿世界蓋樓的開發商也傻眼了。

日本的貨幣緊縮政策成為捅破經濟泡沫的“最後一根稻草”。爬的多高,就會摔的多疼。日本經濟的硬著陸,然日本經濟至今沒有緩過來。不過,也不要小看人家,人家是增長率不高,但是人家原本的經濟基數還是很大。

陆燕青
2019-07-27

應該是80~90年代日本和德國經濟發展迅猛;但是德日兩國經濟態勢以及戰略地位卻大不相同。日本作為當時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很大,損害美國經濟的程度遠大於德國。

在地緣政治方面,德國處於美國和蘇聯冷戰的前沿地區,屬於北約的重要盟國之一。當時的德國還處於分裂狀態,分別是隸屬於於北約的西德,和隸屬於“華約”的東德;西德肩負著抗衡蘇聯為首的“華約”組織的重大責任。於是,美國“收拾日本”的廣場協議應運而生,導致了日本長時間蕭條。

應該是80~90年代日本和德國經濟發展迅猛;但是德日兩國經濟態勢以及戰略地位卻大不相同。日本作為當時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很大,損害美國經濟的程度遠大於德國。

在地緣政治方面,德國處於美國和蘇聯冷戰的前沿地區,屬於北約的重要盟國之一。當時的德國還處於分裂狀態,分別是隸屬於於北約的西德,和隸屬於“華約”的東德;西德肩負著抗衡蘇聯為首的“華約”組織的重大責任。於是,美國“收拾日本”的廣場協議應運而生,導致了日本長時間蕭條。

而日本就完全不一樣了。當年尼克松總統的破冰之舉,徹底緩和了美國和中國的關係。在亞太地區日本的作用有限,但是日本由於發展過快,導致民族性的膨脹非常明顯。日本著名作家撰寫了《日本可以說不》一書,在日本民間十分暢銷。

日本在美國購買大量標誌性建築,三菱財團在1989年,收購了位於紐約曼哈頓島核心位置的洛克菲勒中心。日本財屆聲稱要“購買美國”,令美國社會各界“談日色變”。

在二戰歷史問題上,德國和日本的態度亦截然不同。1970年,時任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華沙猶太人遇害者紀念碑前,驚世長跪成為德國人真誠謝罪的象徵;德國存在謝罪文化”。

與此相反,日本政界要人蔘拜二戰戰犯神位的靖國神社卻是常態,並不顧亞洲各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基於日本在全球的口碑以及損害美國霸凌主義的各種行為,美國選擇收割日本韭菜乃順勢而為。


插圖選自網絡,侵權必刪。順祝週末生活快樂!

老威观史
2019-07-12

如果要割一個國家隊額韭菜,那麼這個國家必須要出現經濟泡沫才有割韭菜的可能,如果沒有泡沫,怎麼也割不了。

那麼什麼叫泡沫,什麼情況下不是泡沫呢?對此說法有很多,一般來說,如果你投入的資金能夠獲得穩定的高回報就是投資,就不算是泡沫,如果投入的資金獲得的收益非常小,產出和投入不成正比,這個時候的投資就屬於泡沫。

簡單的來說吧,比如一隻股票現在10元1股,每年能夠給你1塊錢的紅利,那麼年收益率是10%,一般來說這就是一個投資;反之,如果現在10元的股價,每年的紅利非常少,基本按分計算甚至虧損,那麼這個股票就不值這個價錢,那麼就存在泡沫。無論是股市還是樓市,都是按照收益回報率來計算其是否存在泡沫的。可以說,價格嚴重脫離了價值的情況下就會產生泡沫。

從具體的市場行為來看,直接決定漲跌的是的買賣,買多多賣的少就上漲,賣的多買的少就下跌。很多情況下,在產生了泡沫仍然會有上漲的情況,而且屢見不鮮,這是當時的資金力量直接推動的結果。

那麼產生泡沫的情況下,會一直上漲麼?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如果要一直上漲,除非市場上有無限的資金,但是在一定的時間內,市場上的資金總是有限的。舉個例子,假設房子原先是1萬元一平米,你買了100平米,價格是100萬元,現在到了2萬元一平米,你把房子賣了,就是200萬元。當房價是1萬元一平米的時候你買房子需要100萬元,但是現在2萬元一平米了,接盤的資金就要有2萬元。如果沒有資金接盤會如何?如果沒有資金接盤的話,那麼就只能降價的情況下才能出手,如果一時間降價也沒人出手接盤,那麼就意味著價格崩潰。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只有無限的財富,無限的資金才能造就無限的上漲。

那麼資產的下跌有底麼?一般來說是有底的,就是其價值投資的區間,一般來說,10%的年收益率是公認的可以接受的範圍。比如說不管是股票還是房產,你投入100萬元的股票,一年有10萬元的紅利回報;你投入100萬元的房產,一年有10萬元的租金回報,那麼這種情況下,價格很難奔潰,因為持有的人哪怕不出售自己的資產,10年時間也可以將投入的資金收回,並且同時擁有這個資產,人們心裡是有底的,有信心的,所以也不會出現慌亂的局面,只有出現泡沫實在太大,比如明明是垃圾股,年年虧損的股票,這樣的股票沒有任何資金回報實際價值等於0,或者房產,租金回報特別低,要幾十年才能收回投資,那麼跌下來持有者往往心理沒底,沒信心,容易造成恐慌性下跌。

日本當年被美國割韭菜就是因為泡沫太大了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是日本房產泡沫最大的時候,當時有人算過,把日本全國的土地都賣了,能買下半個美國。實際上,日本整個國家的土地只有37萬平方公里,美國有920萬平方公里,一半面積就是460萬平方公里。而美國是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其土地也不可能這麼不值錢,可以說,日本當時一平米的土地價格等於十平米的美國土地價格還不止,這就有些扯了。打個比方,你現在擁有半個美國,你會去換一個日本麼?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除非你腦子進了水。

日本的股市也同樣是如此,泡沫太大,當日經指數上4萬點的時候,很多股票的市盈率都超過了百倍,甚至千倍的也大有人在,這就意味著收回股票投資的時間是百年甚至千年,這樣的故事泡沫太大,一旦捅破後果很嚴重。

回到我剛才說的情況,如果要促使市場不斷地上漲,當時的日本無論是股市還是房地產要一直上漲,除非有無限的財富,能夠不斷地接盤,但是財富總是有限的,接盤的資金也是有限的,而拉的越高,跌下來就往往越猛,於是日本的經濟泡沫破滅,整個國家經歷了“失去的二十年”。

德國沒有被割韭菜是因為德國沒有泡沫,專心搞製造業

德國人再戰後不炒房,也不熱衷於股票市場,而是專心做製造業,股市房產的價格都是實打實的,就是值這個價,持有也不擔心,所以這種情況,你沒法把他的股市或是房地產打下來,因為沒人拋售,所以也就割不了韭菜了。

美國割韭菜的套路

美國喜歡割全世界的韭菜,套路就是經濟好的時候大量發行美元,國際貿易因為都是通過美元結算,所以很多國家都被動地持有沒有,同時降息,美元的利息很低,所以很多國家的公司和個人都願意用美元貸款。在經濟不好的時候,尤其是美國自身經濟遇到問題的時候,就開始縮表,回收美元,同時增加美元的利率,這樣持有美元的國家和個人就不得不拋售美元。美國一般是通過這個做法,轉移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轉移國內經濟衰退的問題,把問題轉移到別國身上,從而安全度過難關,等到經濟向好的時候,就再次降息,印發美元,如此循環反覆。

所以,綜合以上來說,不是美國沒有收拾德國,而是德國沒有給美國收拾他的機會,而日本出現了嚴重的泡沫,給了美國收拾他的機會。

哈哈看看世界
2019-06-23

美國只割了日本韭菜......這個結論.大家是理解錯了還是統計錯了.在這波工業浪潮中最大獲利的亞洲四小龍是做白色家電.摩托車.汽車和紡織等主要產品獲利的..這個時間段正好是中美歐日開始合作的黃金階段.日本對中國大量投資.(現在世界上最大的鋼鐵企業.電視機.錄音機.洗衣機.冰箱.紡織品..汽車(雖然不是全中國製造.但也搶了這個行業的一部份利潤)摩托車).這些行業在我國引進後馬上落地生根開花.逐年快速搶佔了許多日本產品市場.......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嚴格控制各個長期獲利的產業..不能讓被投資國獲的全產業鏈(海外投資是個雙刃劍.美國在這方面做的有水平.它在政策上控制不了的國家不投資.不做技術輸出.從不對某個國家和地區做產業鏈全輸出......美國對德.日.以色列等國的技術和研製控制都只是讓他們在某一個領域.它們這些國家就像美國的一隻手一條腳.翻不過美國的手心).........日本不是美國的韭菜.它是海外投資失敗的典型.要吸取日本的教訓學習美國經驗

视野新观
2019-07-01

1995年日本經濟達到巔峰,隨後遭到美國的制裁,而美國卻並沒有為難德國,關鍵在於德國不對美國構成威脅,否則美國絕不會手下留情。

1995年日本經濟達到巔峰,隨後遭到美國的制裁,而美國卻並沒有為難德國,關鍵在於德國不對美國構成威脅,否則美國絕不會手下留情。




1995年,日本經濟總量為美國的70%,而且增長勢頭強勁,僅僅東京房地產總價值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全世界的經濟學家都預言只需10年,日本經濟總量就可以超過美國,當然,日本再一次表現出狂妄的本性,聲稱在美國最繁華的曼哈頓工作必須會說日語,日本作家甚至專門寫了一本《日本可以說不》的書。

1995年日本經濟達到巔峰,隨後遭到美國的制裁,而美國卻並沒有為難德國,關鍵在於德國不對美國構成威脅,否則美國絕不會手下留情。




1995年,日本經濟總量為美國的70%,而且增長勢頭強勁,僅僅東京房地產總價值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全世界的經濟學家都預言只需10年,日本經濟總量就可以超過美國,當然,日本再一次表現出狂妄的本性,聲稱在美國最繁華的曼哈頓工作必須會說日語,日本作家甚至專門寫了一本《日本可以說不》的書。




日本自二戰結束之後,在政治地位上一直低人一等,說是美國的奴才也不過分,日本如此狂妄,不收拾你收拾誰?

在美國的主導下,英法德日的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在美國紐約廣場飯店簽下《廣場協議》,1995年以後開始發揮威力,日本經濟全面崩潰,尤其是房地產崩盤,原本價值千金的房產變得一文不值,日本經濟陷入長達20多年的停滯。

1995年日本經濟達到巔峰,隨後遭到美國的制裁,而美國卻並沒有為難德國,關鍵在於德國不對美國構成威脅,否則美國絕不會手下留情。




1995年,日本經濟總量為美國的70%,而且增長勢頭強勁,僅僅東京房地產總價值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全世界的經濟學家都預言只需10年,日本經濟總量就可以超過美國,當然,日本再一次表現出狂妄的本性,聲稱在美國最繁華的曼哈頓工作必須會說日語,日本作家甚至專門寫了一本《日本可以說不》的書。




日本自二戰結束之後,在政治地位上一直低人一等,說是美國的奴才也不過分,日本如此狂妄,不收拾你收拾誰?

在美國的主導下,英法德日的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在美國紐約廣場飯店簽下《廣場協議》,1995年以後開始發揮威力,日本經濟全面崩潰,尤其是房地產崩盤,原本價值千金的房產變得一文不值,日本經濟陷入長達20多年的停滯。


相比於日本,德國經濟總量還不到日本的一半,是美國的1/3左右,根本不對美國構成威脅,而且德國依靠的是製造業,很難像日本一樣憑藉房地產使得經濟突飛猛進,德國的經濟總量只會緩慢提高,所以即使對美國構成威脅,美國也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可以調整產業結構,而日本放任不管,只要10年就會超越美國。

1995年日本經濟達到巔峰,隨後遭到美國的制裁,而美國卻並沒有為難德國,關鍵在於德國不對美國構成威脅,否則美國絕不會手下留情。




1995年,日本經濟總量為美國的70%,而且增長勢頭強勁,僅僅東京房地產總價值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全世界的經濟學家都預言只需10年,日本經濟總量就可以超過美國,當然,日本再一次表現出狂妄的本性,聲稱在美國最繁華的曼哈頓工作必須會說日語,日本作家甚至專門寫了一本《日本可以說不》的書。




日本自二戰結束之後,在政治地位上一直低人一等,說是美國的奴才也不過分,日本如此狂妄,不收拾你收拾誰?

在美國的主導下,英法德日的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在美國紐約廣場飯店簽下《廣場協議》,1995年以後開始發揮威力,日本經濟全面崩潰,尤其是房地產崩盤,原本價值千金的房產變得一文不值,日本經濟陷入長達20多年的停滯。


相比於日本,德國經濟總量還不到日本的一半,是美國的1/3左右,根本不對美國構成威脅,而且德國依靠的是製造業,很難像日本一樣憑藉房地產使得經濟突飛猛進,德國的經濟總量只會緩慢提高,所以即使對美國構成威脅,美國也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可以調整產業結構,而日本放任不管,只要10年就會超越美國。


二戰期間,日本偷襲珍珠港,但是德國沒有,加上相同的價值觀和文化體系,美國更容易接受德國,但是卻對日本嚴防死守。

1995年日本經濟達到巔峰,隨後遭到美國的制裁,而美國卻並沒有為難德國,關鍵在於德國不對美國構成威脅,否則美國絕不會手下留情。




1995年,日本經濟總量為美國的70%,而且增長勢頭強勁,僅僅東京房地產總價值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全世界的經濟學家都預言只需10年,日本經濟總量就可以超過美國,當然,日本再一次表現出狂妄的本性,聲稱在美國最繁華的曼哈頓工作必須會說日語,日本作家甚至專門寫了一本《日本可以說不》的書。




日本自二戰結束之後,在政治地位上一直低人一等,說是美國的奴才也不過分,日本如此狂妄,不收拾你收拾誰?

在美國的主導下,英法德日的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在美國紐約廣場飯店簽下《廣場協議》,1995年以後開始發揮威力,日本經濟全面崩潰,尤其是房地產崩盤,原本價值千金的房產變得一文不值,日本經濟陷入長達20多年的停滯。


相比於日本,德國經濟總量還不到日本的一半,是美國的1/3左右,根本不對美國構成威脅,而且德國依靠的是製造業,很難像日本一樣憑藉房地產使得經濟突飛猛進,德國的經濟總量只會緩慢提高,所以即使對美國構成威脅,美國也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可以調整產業結構,而日本放任不管,只要10年就會超越美國。


二戰期間,日本偷襲珍珠港,但是德國沒有,加上相同的價值觀和文化體系,美國更容易接受德國,但是卻對日本嚴防死守。


日本能夠連續在軍事和經濟上讓美國感受到威脅,確實很厲害,當然,代價是慘重的,未來日本也不可能翻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