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航母白菜價麼?為什麼日本能夠拿出來那麼多航母?

10 個回答
Mister李
2019-08-12

和現代的航母相比,二戰航母確實可以說是個弟弟。那個時候用巡洋艦甚至油輪改裝加個直通甲板就能算是航母,二戰時期美國號稱建造了上百艘航空母艦,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這種其他船隻改裝成的航母,並非專業建造的航母。這些商船油輪改編的航母通常用於執行運輸飛機或者護航的任務,不在一線執行作戰任務。

和現代的航母相比,二戰航母確實可以說是個弟弟。那個時候用巡洋艦甚至油輪改裝加個直通甲板就能算是航母,二戰時期美國號稱建造了上百艘航空母艦,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這種其他船隻改裝成的航母,並非專業建造的航母。這些商船油輪改編的航母通常用於執行運輸飛機或者護航的任務,不在一線執行作戰任務。

二戰航母和現代航母的區別?

Q:二戰航母與現代航母有何不同?

A:處處不同!

現代航母集成了很多高新技術,設計和建造都極具技術含量,現代航母絕對不可能像二戰時候那樣拿其他船隻改裝一下就可以的。二戰航母和現代航母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動力、防護能力、艦載機。

動力

二戰時期航母都是常規動力,且差別很大。正航的最高航速可以達到30節以上,一些運輸船改造成的輕母最高航速可能只有十幾節。而現代中大型航母的最高航速通常都有30節以上,輕型航母的航速都會達到25節以上。

和現代的航母相比,二戰航母確實可以說是個弟弟。那個時候用巡洋艦甚至油輪改裝加個直通甲板就能算是航母,二戰時期美國號稱建造了上百艘航空母艦,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這種其他船隻改裝成的航母,並非專業建造的航母。這些商船油輪改編的航母通常用於執行運輸飛機或者護航的任務,不在一線執行作戰任務。

二戰航母和現代航母的區別?

Q:二戰航母與現代航母有何不同?

A:處處不同!

現代航母集成了很多高新技術,設計和建造都極具技術含量,現代航母絕對不可能像二戰時候那樣拿其他船隻改裝一下就可以的。二戰航母和現代航母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動力、防護能力、艦載機。

動力

二戰時期航母都是常規動力,且差別很大。正航的最高航速可以達到30節以上,一些運輸船改造成的輕母最高航速可能只有十幾節。而現代中大型航母的最高航速通常都有30節以上,輕型航母的航速都會達到25節以上。

防護能力

二戰前英國設計建造了“光輝級”航空母艦,這一型號航母的特點是“皮厚”,飛行甲板是特製的76毫米厚的高強度鋼,這讓光輝級航母有了很強的防護能力,但是代價是載機量會減少。而二戰時期的美國和日本航母為了能搭載更多的艦載機,通常設計的“皮薄”。艦體少有防護設計,有些航母的飛行甲板甚至還是木製的。所以這也導致了二戰時期美日的航母比較容易被擊殺擊沉。

日本著名的“大鳳號”裝甲航母僅僅捱了一顆魚雷,導致燃油洩漏引爆了彈藥庫殉爆沉海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母“信濃號”也是隻捱了美國潛艇的四顆魚雷隨後就進水沉海了。一方面是這兩艘航母的損管人員缺乏經驗,沒能及時控制局面,二也是說明了二戰時期的航母防護能力並不是那麼好。

而現代航母吸取了二戰時候的教訓和經驗,從水下到水上,從內到外,都設計的非常皮實耐揍。美軍的美國號航母(小鷹級航空母艦3號艦)曾經被拿來做擊沉測試,美國號航母被來自艦體內部、水下、水上、空中多個方位的多次打擊,足足撐了25天才最終沉沒。在這樣從內到外折騰個一遍,美國號還能堅持個25天多不沉沒,可見現代航母的防護能力有多強了。所以說想擊沉現代航母絕非易事,可能多次打擊後航母只是僅僅喪失起降艦載機的能力。

和現代的航母相比,二戰航母確實可以說是個弟弟。那個時候用巡洋艦甚至油輪改裝加個直通甲板就能算是航母,二戰時期美國號稱建造了上百艘航空母艦,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這種其他船隻改裝成的航母,並非專業建造的航母。這些商船油輪改編的航母通常用於執行運輸飛機或者護航的任務,不在一線執行作戰任務。

二戰航母和現代航母的區別?

Q:二戰航母與現代航母有何不同?

A:處處不同!

現代航母集成了很多高新技術,設計和建造都極具技術含量,現代航母絕對不可能像二戰時候那樣拿其他船隻改裝一下就可以的。二戰航母和現代航母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動力、防護能力、艦載機。

動力

二戰時期航母都是常規動力,且差別很大。正航的最高航速可以達到30節以上,一些運輸船改造成的輕母最高航速可能只有十幾節。而現代中大型航母的最高航速通常都有30節以上,輕型航母的航速都會達到25節以上。

防護能力

二戰前英國設計建造了“光輝級”航空母艦,這一型號航母的特點是“皮厚”,飛行甲板是特製的76毫米厚的高強度鋼,這讓光輝級航母有了很強的防護能力,但是代價是載機量會減少。而二戰時期的美國和日本航母為了能搭載更多的艦載機,通常設計的“皮薄”。艦體少有防護設計,有些航母的飛行甲板甚至還是木製的。所以這也導致了二戰時期美日的航母比較容易被擊殺擊沉。

日本著名的“大鳳號”裝甲航母僅僅捱了一顆魚雷,導致燃油洩漏引爆了彈藥庫殉爆沉海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母“信濃號”也是隻捱了美國潛艇的四顆魚雷隨後就進水沉海了。一方面是這兩艘航母的損管人員缺乏經驗,沒能及時控制局面,二也是說明了二戰時期的航母防護能力並不是那麼好。

而現代航母吸取了二戰時候的教訓和經驗,從水下到水上,從內到外,都設計的非常皮實耐揍。美軍的美國號航母(小鷹級航空母艦3號艦)曾經被拿來做擊沉測試,美國號航母被來自艦體內部、水下、水上、空中多個方位的多次打擊,足足撐了25天才最終沉沒。在這樣從內到外折騰個一遍,美國號還能堅持個25天多不沉沒,可見現代航母的防護能力有多強了。所以說想擊沉現代航母絕非易事,可能多次打擊後航母只是僅僅喪失起降艦載機的能力。

(圖為光輝號)

艦載機

二戰時期航母上的艦載機都是螺旋槳飛機。螺旋槳飛機體積小重量低,一架航母能搭載上百架飛機,而現代美國的十萬噸超級航母最多也就搭載80多架次的各類型飛機。而且螺旋槳飛機速度也較慢,起降時候對於甲板的衝擊也不大,即使那時候有些航母最上面一層是木製的飛行甲板,艦載機也能安全地起降。

現代的艦載機多是噴氣式戰機,體積大重量重,動不動就十幾噸二十幾噸重,而且噴氣式戰機速度很快,甲板都是要用特種鋼才能承受飛機起降時候機體的衝擊和尾焰的灼燒。

和現代的航母相比,二戰航母確實可以說是個弟弟。那個時候用巡洋艦甚至油輪改裝加個直通甲板就能算是航母,二戰時期美國號稱建造了上百艘航空母艦,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這種其他船隻改裝成的航母,並非專業建造的航母。這些商船油輪改編的航母通常用於執行運輸飛機或者護航的任務,不在一線執行作戰任務。

二戰航母和現代航母的區別?

Q:二戰航母與現代航母有何不同?

A:處處不同!

現代航母集成了很多高新技術,設計和建造都極具技術含量,現代航母絕對不可能像二戰時候那樣拿其他船隻改裝一下就可以的。二戰航母和現代航母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動力、防護能力、艦載機。

動力

二戰時期航母都是常規動力,且差別很大。正航的最高航速可以達到30節以上,一些運輸船改造成的輕母最高航速可能只有十幾節。而現代中大型航母的最高航速通常都有30節以上,輕型航母的航速都會達到25節以上。

防護能力

二戰前英國設計建造了“光輝級”航空母艦,這一型號航母的特點是“皮厚”,飛行甲板是特製的76毫米厚的高強度鋼,這讓光輝級航母有了很強的防護能力,但是代價是載機量會減少。而二戰時期的美國和日本航母為了能搭載更多的艦載機,通常設計的“皮薄”。艦體少有防護設計,有些航母的飛行甲板甚至還是木製的。所以這也導致了二戰時期美日的航母比較容易被擊殺擊沉。

日本著名的“大鳳號”裝甲航母僅僅捱了一顆魚雷,導致燃油洩漏引爆了彈藥庫殉爆沉海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母“信濃號”也是隻捱了美國潛艇的四顆魚雷隨後就進水沉海了。一方面是這兩艘航母的損管人員缺乏經驗,沒能及時控制局面,二也是說明了二戰時期的航母防護能力並不是那麼好。

而現代航母吸取了二戰時候的教訓和經驗,從水下到水上,從內到外,都設計的非常皮實耐揍。美軍的美國號航母(小鷹級航空母艦3號艦)曾經被拿來做擊沉測試,美國號航母被來自艦體內部、水下、水上、空中多個方位的多次打擊,足足撐了25天才最終沉沒。在這樣從內到外折騰個一遍,美國號還能堅持個25天多不沉沒,可見現代航母的防護能力有多強了。所以說想擊沉現代航母絕非易事,可能多次打擊後航母只是僅僅喪失起降艦載機的能力。

(圖為光輝號)

艦載機

二戰時期航母上的艦載機都是螺旋槳飛機。螺旋槳飛機體積小重量低,一架航母能搭載上百架飛機,而現代美國的十萬噸超級航母最多也就搭載80多架次的各類型飛機。而且螺旋槳飛機速度也較慢,起降時候對於甲板的衝擊也不大,即使那時候有些航母最上面一層是木製的飛行甲板,艦載機也能安全地起降。

現代的艦載機多是噴氣式戰機,體積大重量重,動不動就十幾噸二十幾噸重,而且噴氣式戰機速度很快,甲板都是要用特種鋼才能承受飛機起降時候機體的衝擊和尾焰的灼燒。

至於說日本為什麼二戰時期能建造出那麼多的航母?

1、二戰之前日本是正常國家,不受限制,能夠發展大型進攻性武器。

2、日本也簽署了《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了日本可建造戰列艦的噸位,轉而去建造航空母艦。那會兒各國海軍基本都迷信著大艦巨炮,二戰航母的大規模運用可以說是歪打正著。

3、二戰爆發前日本擁有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並且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資源,能夠支撐日本建造多艘航母。

和現代的航母相比,二戰航母確實可以說是個弟弟。那個時候用巡洋艦甚至油輪改裝加個直通甲板就能算是航母,二戰時期美國號稱建造了上百艘航空母艦,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這種其他船隻改裝成的航母,並非專業建造的航母。這些商船油輪改編的航母通常用於執行運輸飛機或者護航的任務,不在一線執行作戰任務。

二戰航母和現代航母的區別?

Q:二戰航母與現代航母有何不同?

A:處處不同!

現代航母集成了很多高新技術,設計和建造都極具技術含量,現代航母絕對不可能像二戰時候那樣拿其他船隻改裝一下就可以的。二戰航母和現代航母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動力、防護能力、艦載機。

動力

二戰時期航母都是常規動力,且差別很大。正航的最高航速可以達到30節以上,一些運輸船改造成的輕母最高航速可能只有十幾節。而現代中大型航母的最高航速通常都有30節以上,輕型航母的航速都會達到25節以上。

防護能力

二戰前英國設計建造了“光輝級”航空母艦,這一型號航母的特點是“皮厚”,飛行甲板是特製的76毫米厚的高強度鋼,這讓光輝級航母有了很強的防護能力,但是代價是載機量會減少。而二戰時期的美國和日本航母為了能搭載更多的艦載機,通常設計的“皮薄”。艦體少有防護設計,有些航母的飛行甲板甚至還是木製的。所以這也導致了二戰時期美日的航母比較容易被擊殺擊沉。

日本著名的“大鳳號”裝甲航母僅僅捱了一顆魚雷,導致燃油洩漏引爆了彈藥庫殉爆沉海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母“信濃號”也是隻捱了美國潛艇的四顆魚雷隨後就進水沉海了。一方面是這兩艘航母的損管人員缺乏經驗,沒能及時控制局面,二也是說明了二戰時期的航母防護能力並不是那麼好。

而現代航母吸取了二戰時候的教訓和經驗,從水下到水上,從內到外,都設計的非常皮實耐揍。美軍的美國號航母(小鷹級航空母艦3號艦)曾經被拿來做擊沉測試,美國號航母被來自艦體內部、水下、水上、空中多個方位的多次打擊,足足撐了25天才最終沉沒。在這樣從內到外折騰個一遍,美國號還能堅持個25天多不沉沒,可見現代航母的防護能力有多強了。所以說想擊沉現代航母絕非易事,可能多次打擊後航母只是僅僅喪失起降艦載機的能力。

(圖為光輝號)

艦載機

二戰時期航母上的艦載機都是螺旋槳飛機。螺旋槳飛機體積小重量低,一架航母能搭載上百架飛機,而現代美國的十萬噸超級航母最多也就搭載80多架次的各類型飛機。而且螺旋槳飛機速度也較慢,起降時候對於甲板的衝擊也不大,即使那時候有些航母最上面一層是木製的飛行甲板,艦載機也能安全地起降。

現代的艦載機多是噴氣式戰機,體積大重量重,動不動就十幾噸二十幾噸重,而且噴氣式戰機速度很快,甲板都是要用特種鋼才能承受飛機起降時候機體的衝擊和尾焰的灼燒。

至於說日本為什麼二戰時期能建造出那麼多的航母?

1、二戰之前日本是正常國家,不受限制,能夠發展大型進攻性武器。

2、日本也簽署了《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了日本可建造戰列艦的噸位,轉而去建造航空母艦。那會兒各國海軍基本都迷信著大艦巨炮,二戰航母的大規模運用可以說是歪打正著。

3、二戰爆發前日本擁有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並且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資源,能夠支撐日本建造多艘航母。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2019-08-13

相信大家都有疑問,為什麼現在各國無論是建造還是保養,維持一定數量的航母都顯得挺費勁,而二戰時期的航母卻像下餃子一般,呼啦啦的一大串,建造速度快、量還大。

比如,下圖,這黑煙裡的,是當今俄羅斯唯一的一艘現役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在2016年10月帶領其航母戰鬥群,遠赴東地中海,去敘利亞戰場“反恐”,途徑英吉利海峽的壯觀場面。

相信大家都有疑問,為什麼現在各國無論是建造還是保養,維持一定數量的航母都顯得挺費勁,而二戰時期的航母卻像下餃子一般,呼啦啦的一大串,建造速度快、量還大。

比如,下圖,這黑煙裡的,是當今俄羅斯唯一的一艘現役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在2016年10月帶領其航母戰鬥群,遠赴東地中海,去敘利亞戰場“反恐”,途徑英吉利海峽的壯觀場面。

結果被中國網友戲稱——這俄羅斯的大航母,別是燒劈柴的吧......

甚至,到了今年初,這烏龍一般的航母又開始大修,俄羅斯再次陷入了無航母可用的尷尬局面。

對,就這麼個狀況,俄羅斯軍方還是決定縫縫補補再接著用,新航母一直停留於圖紙和PPT上,短期內現身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而七八十年前的日本,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竟然在十幾年間,先後建造了25艘航母(其中兩艘沒來得及啟用就戰敗了)。還有二戰中的美國,十來天就能攢出個航母,拉出打,都挺好用。整個戰爭期間,美國共擁有158艘航母,排第二的是英國,在納粹的輪番轟炸下,也保持著91艘的數量。

其中緣由,非常明顯,就是戰鬥需求和科技含量的升級,和不同時期軍費開支的規模。

先看技術層面的。

二戰時期,對航母的基本要求是,攜帶著戰鬥機、轟炸機遠離本土,從空中攻擊陸地以及海上的目標就可以了。所以,如果著急的話,為了節省時間和經費,很多國家會選擇直接將大型軍艦,甚至貨船改裝成航母。

(美國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就是由運煤船“木星”號改建的)

相信大家都有疑問,為什麼現在各國無論是建造還是保養,維持一定數量的航母都顯得挺費勁,而二戰時期的航母卻像下餃子一般,呼啦啦的一大串,建造速度快、量還大。

比如,下圖,這黑煙裡的,是當今俄羅斯唯一的一艘現役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在2016年10月帶領其航母戰鬥群,遠赴東地中海,去敘利亞戰場“反恐”,途徑英吉利海峽的壯觀場面。

結果被中國網友戲稱——這俄羅斯的大航母,別是燒劈柴的吧......

甚至,到了今年初,這烏龍一般的航母又開始大修,俄羅斯再次陷入了無航母可用的尷尬局面。

對,就這麼個狀況,俄羅斯軍方還是決定縫縫補補再接著用,新航母一直停留於圖紙和PPT上,短期內現身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而七八十年前的日本,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竟然在十幾年間,先後建造了25艘航母(其中兩艘沒來得及啟用就戰敗了)。還有二戰中的美國,十來天就能攢出個航母,拉出打,都挺好用。整個戰爭期間,美國共擁有158艘航母,排第二的是英國,在納粹的輪番轟炸下,也保持著91艘的數量。

其中緣由,非常明顯,就是戰鬥需求和科技含量的升級,和不同時期軍費開支的規模。

先看技術層面的。

二戰時期,對航母的基本要求是,攜帶著戰鬥機、轟炸機遠離本土,從空中攻擊陸地以及海上的目標就可以了。所以,如果著急的話,為了節省時間和經費,很多國家會選擇直接將大型軍艦,甚至貨船改裝成航母。

(美國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就是由運煤船“木星”號改建的)

由於當時戰機的作戰性能的限制,對航母甲板、飛機跑道的要求也不高,木頭的都能用。二戰時期主流還是螺旋槳飛機,機身重量輕,上面裝備的是機炮或者炸彈,相對輕巧靈活、飛行速度慢,對起降條件要求很低,夠長就行,不用太考慮什麼彈射系統、助降系統、攔阻系統;

而當今艦載機多為噴氣式超音速戰機,掛載的是導彈,速度快、重量大。比如,已經退役的美國隱身轟炸機F117,最大起降重量能達到23.8噸。這要降落在二戰時期的任何一艘航母上,估計都得給砸殘了。

此外,現代噴氣發動機尾焰對甲板的侵蝕極大,這需要航母甲板由抗高溫,耐火特種鋼製造。對一國的選材、冶煉技術、精密的焊接技術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跟二戰時期的木製甲板,明顯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此類的對比非常多,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總之,因為作戰任務、作戰環境的不斷升級,對航母的技術要求愈發的高。七十多年前的航母跟現在各國坐擁的航母相比,簡直如同玩具一般。

還有,就是軍費比例。很顯然,自二戰後,各國的軍費佔比一直呈現下降的大趨勢,(下圖為2017年數據)

相信大家都有疑問,為什麼現在各國無論是建造還是保養,維持一定數量的航母都顯得挺費勁,而二戰時期的航母卻像下餃子一般,呼啦啦的一大串,建造速度快、量還大。

比如,下圖,這黑煙裡的,是當今俄羅斯唯一的一艘現役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在2016年10月帶領其航母戰鬥群,遠赴東地中海,去敘利亞戰場“反恐”,途徑英吉利海峽的壯觀場面。

結果被中國網友戲稱——這俄羅斯的大航母,別是燒劈柴的吧......

甚至,到了今年初,這烏龍一般的航母又開始大修,俄羅斯再次陷入了無航母可用的尷尬局面。

對,就這麼個狀況,俄羅斯軍方還是決定縫縫補補再接著用,新航母一直停留於圖紙和PPT上,短期內現身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而七八十年前的日本,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竟然在十幾年間,先後建造了25艘航母(其中兩艘沒來得及啟用就戰敗了)。還有二戰中的美國,十來天就能攢出個航母,拉出打,都挺好用。整個戰爭期間,美國共擁有158艘航母,排第二的是英國,在納粹的輪番轟炸下,也保持著91艘的數量。

其中緣由,非常明顯,就是戰鬥需求和科技含量的升級,和不同時期軍費開支的規模。

先看技術層面的。

二戰時期,對航母的基本要求是,攜帶著戰鬥機、轟炸機遠離本土,從空中攻擊陸地以及海上的目標就可以了。所以,如果著急的話,為了節省時間和經費,很多國家會選擇直接將大型軍艦,甚至貨船改裝成航母。

(美國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就是由運煤船“木星”號改建的)

由於當時戰機的作戰性能的限制,對航母甲板、飛機跑道的要求也不高,木頭的都能用。二戰時期主流還是螺旋槳飛機,機身重量輕,上面裝備的是機炮或者炸彈,相對輕巧靈活、飛行速度慢,對起降條件要求很低,夠長就行,不用太考慮什麼彈射系統、助降系統、攔阻系統;

而當今艦載機多為噴氣式超音速戰機,掛載的是導彈,速度快、重量大。比如,已經退役的美國隱身轟炸機F117,最大起降重量能達到23.8噸。這要降落在二戰時期的任何一艘航母上,估計都得給砸殘了。

此外,現代噴氣發動機尾焰對甲板的侵蝕極大,這需要航母甲板由抗高溫,耐火特種鋼製造。對一國的選材、冶煉技術、精密的焊接技術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跟二戰時期的木製甲板,明顯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此類的對比非常多,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總之,因為作戰任務、作戰環境的不斷升級,對航母的技術要求愈發的高。七十多年前的航母跟現在各國坐擁的航母相比,簡直如同玩具一般。

還有,就是軍費比例。很顯然,自二戰後,各國的軍費佔比一直呈現下降的大趨勢,(下圖為2017年數據)

而航母的造價和維護費用卻越來越高,比如,美國的福特號航母造價150億,預計服役期全部維護費用將超過2500億。這要是弄個十個八個的養著,國家不得破了產。而且,和平時期,軍費太高,國內國外,都不好交代。

再看當時的日本。早在上世紀20年代,《華盛頓條約》簽訂後,日本就開始暗中逐年增加軍費,其中,對海軍方面還有特殊傾斜。當然,這些資金大多都建立在對中國的壓榨和掠奪上。

比如,日本1938年軍費為59億日元,到1944年軍費增加了11.5倍,達到735億日元,軍費在國家預算中的比例由上升到78.8%。瘋狂到了全民都為軍隊生產和服務的地步。

眾所周知,自明治維新後,日本海陸軍就非常不和諧,甚至到了相互拆臺的地步。互斗的結果是,作為島國的日本,海軍的風頭明顯壓倒了陸軍,更受待見,實力也最為強大,什麼都是優先給海軍,比如鋼鐵、橡膠、石油都這樣被禁運的珍貴戰爭資源,海軍配額全部優先於陸軍。

(日本陸軍用海軍挑剩下的資源生產的迷你坦克,皮薄餡大,跟紙糊的似的)

相信大家都有疑問,為什麼現在各國無論是建造還是保養,維持一定數量的航母都顯得挺費勁,而二戰時期的航母卻像下餃子一般,呼啦啦的一大串,建造速度快、量還大。

比如,下圖,這黑煙裡的,是當今俄羅斯唯一的一艘現役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在2016年10月帶領其航母戰鬥群,遠赴東地中海,去敘利亞戰場“反恐”,途徑英吉利海峽的壯觀場面。

結果被中國網友戲稱——這俄羅斯的大航母,別是燒劈柴的吧......

甚至,到了今年初,這烏龍一般的航母又開始大修,俄羅斯再次陷入了無航母可用的尷尬局面。

對,就這麼個狀況,俄羅斯軍方還是決定縫縫補補再接著用,新航母一直停留於圖紙和PPT上,短期內現身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而七八十年前的日本,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竟然在十幾年間,先後建造了25艘航母(其中兩艘沒來得及啟用就戰敗了)。還有二戰中的美國,十來天就能攢出個航母,拉出打,都挺好用。整個戰爭期間,美國共擁有158艘航母,排第二的是英國,在納粹的輪番轟炸下,也保持著91艘的數量。

其中緣由,非常明顯,就是戰鬥需求和科技含量的升級,和不同時期軍費開支的規模。

先看技術層面的。

二戰時期,對航母的基本要求是,攜帶著戰鬥機、轟炸機遠離本土,從空中攻擊陸地以及海上的目標就可以了。所以,如果著急的話,為了節省時間和經費,很多國家會選擇直接將大型軍艦,甚至貨船改裝成航母。

(美國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就是由運煤船“木星”號改建的)

由於當時戰機的作戰性能的限制,對航母甲板、飛機跑道的要求也不高,木頭的都能用。二戰時期主流還是螺旋槳飛機,機身重量輕,上面裝備的是機炮或者炸彈,相對輕巧靈活、飛行速度慢,對起降條件要求很低,夠長就行,不用太考慮什麼彈射系統、助降系統、攔阻系統;

而當今艦載機多為噴氣式超音速戰機,掛載的是導彈,速度快、重量大。比如,已經退役的美國隱身轟炸機F117,最大起降重量能達到23.8噸。這要降落在二戰時期的任何一艘航母上,估計都得給砸殘了。

此外,現代噴氣發動機尾焰對甲板的侵蝕極大,這需要航母甲板由抗高溫,耐火特種鋼製造。對一國的選材、冶煉技術、精密的焊接技術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跟二戰時期的木製甲板,明顯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此類的對比非常多,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總之,因為作戰任務、作戰環境的不斷升級,對航母的技術要求愈發的高。七十多年前的航母跟現在各國坐擁的航母相比,簡直如同玩具一般。

還有,就是軍費比例。很顯然,自二戰後,各國的軍費佔比一直呈現下降的大趨勢,(下圖為2017年數據)

而航母的造價和維護費用卻越來越高,比如,美國的福特號航母造價150億,預計服役期全部維護費用將超過2500億。這要是弄個十個八個的養著,國家不得破了產。而且,和平時期,軍費太高,國內國外,都不好交代。

再看當時的日本。早在上世紀20年代,《華盛頓條約》簽訂後,日本就開始暗中逐年增加軍費,其中,對海軍方面還有特殊傾斜。當然,這些資金大多都建立在對中國的壓榨和掠奪上。

比如,日本1938年軍費為59億日元,到1944年軍費增加了11.5倍,達到735億日元,軍費在國家預算中的比例由上升到78.8%。瘋狂到了全民都為軍隊生產和服務的地步。

眾所周知,自明治維新後,日本海陸軍就非常不和諧,甚至到了相互拆臺的地步。互斗的結果是,作為島國的日本,海軍的風頭明顯壓倒了陸軍,更受待見,實力也最為強大,什麼都是優先給海軍,比如鋼鐵、橡膠、石油都這樣被禁運的珍貴戰爭資源,海軍配額全部優先於陸軍。

(日本陸軍用海軍挑剩下的資源生產的迷你坦克,皮薄餡大,跟紙糊的似的)

這種政策傾斜下,日本不但造出了總數量上排名世界第三的航母,還擁有世界最大的兩艘戰列艦——大和號和武藏號。

然而,即便如此,費了大勁的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剛開打的時候,手頭也只有六艘航母,之後下水的那十多艘,其中很多是商船郵輪改裝的,屬於A貨,跟同期美國那邊民用郵輪改造的航母比,性能上差距也非常明顯,像油路線路、損管抗沉,都不怎麼考慮的,甚至彈藥為了用著方便,都很隨意的堆放在甲板上。

相信大家都有疑問,為什麼現在各國無論是建造還是保養,維持一定數量的航母都顯得挺費勁,而二戰時期的航母卻像下餃子一般,呼啦啦的一大串,建造速度快、量還大。

比如,下圖,這黑煙裡的,是當今俄羅斯唯一的一艘現役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在2016年10月帶領其航母戰鬥群,遠赴東地中海,去敘利亞戰場“反恐”,途徑英吉利海峽的壯觀場面。

結果被中國網友戲稱——這俄羅斯的大航母,別是燒劈柴的吧......

甚至,到了今年初,這烏龍一般的航母又開始大修,俄羅斯再次陷入了無航母可用的尷尬局面。

對,就這麼個狀況,俄羅斯軍方還是決定縫縫補補再接著用,新航母一直停留於圖紙和PPT上,短期內現身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而七八十年前的日本,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竟然在十幾年間,先後建造了25艘航母(其中兩艘沒來得及啟用就戰敗了)。還有二戰中的美國,十來天就能攢出個航母,拉出打,都挺好用。整個戰爭期間,美國共擁有158艘航母,排第二的是英國,在納粹的輪番轟炸下,也保持著91艘的數量。

其中緣由,非常明顯,就是戰鬥需求和科技含量的升級,和不同時期軍費開支的規模。

先看技術層面的。

二戰時期,對航母的基本要求是,攜帶著戰鬥機、轟炸機遠離本土,從空中攻擊陸地以及海上的目標就可以了。所以,如果著急的話,為了節省時間和經費,很多國家會選擇直接將大型軍艦,甚至貨船改裝成航母。

(美國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就是由運煤船“木星”號改建的)

由於當時戰機的作戰性能的限制,對航母甲板、飛機跑道的要求也不高,木頭的都能用。二戰時期主流還是螺旋槳飛機,機身重量輕,上面裝備的是機炮或者炸彈,相對輕巧靈活、飛行速度慢,對起降條件要求很低,夠長就行,不用太考慮什麼彈射系統、助降系統、攔阻系統;

而當今艦載機多為噴氣式超音速戰機,掛載的是導彈,速度快、重量大。比如,已經退役的美國隱身轟炸機F117,最大起降重量能達到23.8噸。這要降落在二戰時期的任何一艘航母上,估計都得給砸殘了。

此外,現代噴氣發動機尾焰對甲板的侵蝕極大,這需要航母甲板由抗高溫,耐火特種鋼製造。對一國的選材、冶煉技術、精密的焊接技術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跟二戰時期的木製甲板,明顯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此類的對比非常多,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總之,因為作戰任務、作戰環境的不斷升級,對航母的技術要求愈發的高。七十多年前的航母跟現在各國坐擁的航母相比,簡直如同玩具一般。

還有,就是軍費比例。很顯然,自二戰後,各國的軍費佔比一直呈現下降的大趨勢,(下圖為2017年數據)

而航母的造價和維護費用卻越來越高,比如,美國的福特號航母造價150億,預計服役期全部維護費用將超過2500億。這要是弄個十個八個的養著,國家不得破了產。而且,和平時期,軍費太高,國內國外,都不好交代。

再看當時的日本。早在上世紀20年代,《華盛頓條約》簽訂後,日本就開始暗中逐年增加軍費,其中,對海軍方面還有特殊傾斜。當然,這些資金大多都建立在對中國的壓榨和掠奪上。

比如,日本1938年軍費為59億日元,到1944年軍費增加了11.5倍,達到735億日元,軍費在國家預算中的比例由上升到78.8%。瘋狂到了全民都為軍隊生產和服務的地步。

眾所周知,自明治維新後,日本海陸軍就非常不和諧,甚至到了相互拆臺的地步。互斗的結果是,作為島國的日本,海軍的風頭明顯壓倒了陸軍,更受待見,實力也最為強大,什麼都是優先給海軍,比如鋼鐵、橡膠、石油都這樣被禁運的珍貴戰爭資源,海軍配額全部優先於陸軍。

(日本陸軍用海軍挑剩下的資源生產的迷你坦克,皮薄餡大,跟紙糊的似的)

這種政策傾斜下,日本不但造出了總數量上排名世界第三的航母,還擁有世界最大的兩艘戰列艦——大和號和武藏號。

然而,即便如此,費了大勁的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剛開打的時候,手頭也只有六艘航母,之後下水的那十多艘,其中很多是商船郵輪改裝的,屬於A貨,跟同期美國那邊民用郵輪改造的航母比,性能上差距也非常明顯,像油路線路、損管抗沉,都不怎麼考慮的,甚至彈藥為了用著方便,都很隨意的堆放在甲板上。

此情此景下,往往美軍飛機幾枚炸彈落下,日本航母甲板上的炸彈和魚雷會接連殉爆了,連鎖爆炸後,航母就成了一堆廢鐵。

客觀看,在舉全國之力,超規模的軍費開支的支撐下,基於當年戰鬥水平的侷限性,才有了日本下餃子一般的航母。這隻特定戰爭階段的特殊現象而已,跟當今信息化戰爭模式對航母戰鬥群的作戰要求沒有什麼可比性。更何況,在那個年代,除了民用郵輪能迅速改裝成航母外,農機廠的拖拉機生產線還能開出T-34坦克呢。

写游戏同人的小阿
2019-08-14

因為二戰時期的航母和現在的航母有本質區別,二戰時期,只要有足夠大的船,都可以改成航母,那個時代,航母主要作用是運輸飛機和作為移動的海上機場。

由於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當時主力戰列艦噸位受限制,日本要發展海軍,只能發展航母,所以日本當時的很多民用大型船隻都是按照航母的設計標準制造的。再加上當時航母只要有起降的甲板和機庫還有升降機以及部分對空防禦能力即可,對其他方面要求並不高。

所以日本可以由此製造加改裝出很多航母,不過細數下來日本二戰前中期航母主力還是那八艘,赤城,加賀,蒼龍,飛龍,翔鶴,瑞鶴,鳳翔,龍驤。

剩下的都是改裝船或者後期憋出來的,比如大鳳和信濃是戰時建成的,還有一票各種改裝船航母總數在二十艘左右,並不是特別多。和美國下餃子一樣一口氣造了接近三十艘主力航母,一百多艘護航航母自然沒得比,同時和英國人造的接近六十艘各種型號(英國人當時航母型號太多,不列舉了)的航母也沒得比。

總體來說,雖然當時日本人在太平洋戰爭前期打的確實不錯,但是依然沒法獲得勝利,甚至達不到山本五十六最初以戰求和的目地。

小油瓶侃历史
2019-04-18

美英兩國弄巧成拙,本欲限制日本海軍建設大炮鉅艦,沒想到日本在重重圍堵下另闢蹊徑,反而大踏步率先走進了航母時代

其實一開始日本也不想大力發展航母,因為大炮鉅艦思想仍是一戰後各國海軍發展的主流思想。

在甲午海戰和日俄海戰勝利後償到甜頭的日本,決定大力發展海軍,甚至提出了著名的八八艦隊計劃,即建造一支由8艘戰列艦和8艘戰列巡洋艦組成的主力艦隊。

美英兩國弄巧成拙,本欲限制日本海軍建設大炮鉅艦,沒想到日本在重重圍堵下另闢蹊徑,反而大踏步率先走進了航母時代

其實一開始日本也不想大力發展航母,因為大炮鉅艦思想仍是一戰後各國海軍發展的主流思想。

在甲午海戰和日俄海戰勝利後償到甜頭的日本,決定大力發展海軍,甚至提出了著名的八八艦隊計劃,即建造一支由8艘戰列艦和8艘戰列巡洋艦組成的主力艦隊。

▲一戰後堅持鉅艦大炮思想的日本提出八八艦隊建造計劃

但是由於如此浩大的海軍軍備擴充對日本經濟形成了嚴重的負擔。於是日本只能響應美國的倡議,參加在華盛頓召開的限制海軍軍備會議,經過3個月的脣槍舌劍般激烈的討價還價,達成一致。

美英兩國弄巧成拙,本欲限制日本海軍建設大炮鉅艦,沒想到日本在重重圍堵下另闢蹊徑,反而大踏步率先走進了航母時代

其實一開始日本也不想大力發展航母,因為大炮鉅艦思想仍是一戰後各國海軍發展的主流思想。

在甲午海戰和日俄海戰勝利後償到甜頭的日本,決定大力發展海軍,甚至提出了著名的八八艦隊計劃,即建造一支由8艘戰列艦和8艘戰列巡洋艦組成的主力艦隊。

▲一戰後堅持鉅艦大炮思想的日本提出八八艦隊建造計劃

但是由於如此浩大的海軍軍備擴充對日本經濟形成了嚴重的負擔。於是日本只能響應美國的倡議,參加在華盛頓召開的限制海軍軍備會議,經過3個月的脣槍舌劍般激烈的討價還價,達成一致。

▲華盛頓海軍條約加快了日本海軍向航母發展的轉變

條約中有重要的三條約定,這三條約定對日本海軍戰艦的建造方向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終止了締約國新主力艦隻的建造,

2、美、英、日海軍噸位限制分別為5:5:3,日本拿到的海軍噸位份額是315000噸,排名世界第三。

3、締約國的航空母艦噸位也明碼標價,日本拿到了81000噸的額度。

由於受到條約的重重限制,日本不能再大規模建造戰列艦等大型主力艦,此外由於當時的日本戰列艦遠遠超過了華盛頓海軍條約拿到的315000噸配額,所以日本不得不面臨一個抉擇,必須拆除現在正在建造的戰列艦。

花了大心思,大投入,好不容易建造的戰列艦,日本人豈能心甘情願白白拆除,於是日本人就另闢蹊徑,華盛頓海軍條約不是給了我81000噸的航母額度嗎,乾脆把正在建的戰列艦改裝成航母不就一舉兩得了嗎,於是說幹就幹,將未完工的加賀和赤城兩艘戰列艦改裝成航母。

美英兩國弄巧成拙,本欲限制日本海軍建設大炮鉅艦,沒想到日本在重重圍堵下另闢蹊徑,反而大踏步率先走進了航母時代

其實一開始日本也不想大力發展航母,因為大炮鉅艦思想仍是一戰後各國海軍發展的主流思想。

在甲午海戰和日俄海戰勝利後償到甜頭的日本,決定大力發展海軍,甚至提出了著名的八八艦隊計劃,即建造一支由8艘戰列艦和8艘戰列巡洋艦組成的主力艦隊。

▲一戰後堅持鉅艦大炮思想的日本提出八八艦隊建造計劃

但是由於如此浩大的海軍軍備擴充對日本經濟形成了嚴重的負擔。於是日本只能響應美國的倡議,參加在華盛頓召開的限制海軍軍備會議,經過3個月的脣槍舌劍般激烈的討價還價,達成一致。

▲華盛頓海軍條約加快了日本海軍向航母發展的轉變

條約中有重要的三條約定,這三條約定對日本海軍戰艦的建造方向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終止了締約國新主力艦隻的建造,

2、美、英、日海軍噸位限制分別為5:5:3,日本拿到的海軍噸位份額是315000噸,排名世界第三。

3、締約國的航空母艦噸位也明碼標價,日本拿到了81000噸的額度。

由於受到條約的重重限制,日本不能再大規模建造戰列艦等大型主力艦,此外由於當時的日本戰列艦遠遠超過了華盛頓海軍條約拿到的315000噸配額,所以日本不得不面臨一個抉擇,必須拆除現在正在建造的戰列艦。

花了大心思,大投入,好不容易建造的戰列艦,日本人豈能心甘情願白白拆除,於是日本人就另闢蹊徑,華盛頓海軍條約不是給了我81000噸的航母額度嗎,乾脆把正在建的戰列艦改裝成航母不就一舉兩得了嗎,於是說幹就幹,將未完工的加賀和赤城兩艘戰列艦改裝成航母。

▲日本人另闢蹊徑,將赤城號戰艦改裝航母

這樣兩艘航母耗費了54000噸的額度,加上之前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標準化的航母鳳翔號耗費了7000噸,這樣日本就只剩了2萬噸了,於是為了充分利用額度,日本又鼓搗了出了2艘小噸位的航母,分別是1.2萬噸的蒼龍和8000噸的龍驤。

這樣日本就巧用華盛頓海軍條約造出了5艘航母。

日本公然撕毀條約,瘋狂擴軍,大力擴充航母

不得不說《華盛頓海軍條約》對日本海軍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是這個打擊並沒有熄滅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慾望,反而點燃了國內好戰分子的怒火。

最終日本,退出了華盛頓海軍條約,開始瘋狂擴充海軍,諸如“大和”級戰列艦,“祥鳳”““瑞鶴”級航母都在幾年內下水。

美英兩國弄巧成拙,本欲限制日本海軍建設大炮鉅艦,沒想到日本在重重圍堵下另闢蹊徑,反而大踏步率先走進了航母時代

其實一開始日本也不想大力發展航母,因為大炮鉅艦思想仍是一戰後各國海軍發展的主流思想。

在甲午海戰和日俄海戰勝利後償到甜頭的日本,決定大力發展海軍,甚至提出了著名的八八艦隊計劃,即建造一支由8艘戰列艦和8艘戰列巡洋艦組成的主力艦隊。

▲一戰後堅持鉅艦大炮思想的日本提出八八艦隊建造計劃

但是由於如此浩大的海軍軍備擴充對日本經濟形成了嚴重的負擔。於是日本只能響應美國的倡議,參加在華盛頓召開的限制海軍軍備會議,經過3個月的脣槍舌劍般激烈的討價還價,達成一致。

▲華盛頓海軍條約加快了日本海軍向航母發展的轉變

條約中有重要的三條約定,這三條約定對日本海軍戰艦的建造方向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終止了締約國新主力艦隻的建造,

2、美、英、日海軍噸位限制分別為5:5:3,日本拿到的海軍噸位份額是315000噸,排名世界第三。

3、締約國的航空母艦噸位也明碼標價,日本拿到了81000噸的額度。

由於受到條約的重重限制,日本不能再大規模建造戰列艦等大型主力艦,此外由於當時的日本戰列艦遠遠超過了華盛頓海軍條約拿到的315000噸配額,所以日本不得不面臨一個抉擇,必須拆除現在正在建造的戰列艦。

花了大心思,大投入,好不容易建造的戰列艦,日本人豈能心甘情願白白拆除,於是日本人就另闢蹊徑,華盛頓海軍條約不是給了我81000噸的航母額度嗎,乾脆把正在建的戰列艦改裝成航母不就一舉兩得了嗎,於是說幹就幹,將未完工的加賀和赤城兩艘戰列艦改裝成航母。

▲日本人另闢蹊徑,將赤城號戰艦改裝航母

這樣兩艘航母耗費了54000噸的額度,加上之前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標準化的航母鳳翔號耗費了7000噸,這樣日本就只剩了2萬噸了,於是為了充分利用額度,日本又鼓搗了出了2艘小噸位的航母,分別是1.2萬噸的蒼龍和8000噸的龍驤。

這樣日本就巧用華盛頓海軍條約造出了5艘航母。

日本公然撕毀條約,瘋狂擴軍,大力擴充航母

不得不說《華盛頓海軍條約》對日本海軍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是這個打擊並沒有熄滅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慾望,反而點燃了國內好戰分子的怒火。

最終日本,退出了華盛頓海軍條約,開始瘋狂擴充海軍,諸如“大和”級戰列艦,“祥鳳”““瑞鶴”級航母都在幾年內下水。

▲瑞鶴號航空母艦

到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前,日本又有5艘航母下水,分別是蒼龍級第二艘航母飛龍號,祥鳳級航母“祥鳳”、“瑞鳳”號,瑞鶴級航母“瑞鶴”號、“翔鶴”號

在二戰爆發前,日本就擁有了10艘航母,比美國海軍的7艘航母還要多,而且美國海軍航母又分別分配給了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因此二戰初期日本海軍實力是遠遠超過美國太平洋艦隊的。

美英兩國弄巧成拙,本欲限制日本海軍建設大炮鉅艦,沒想到日本在重重圍堵下另闢蹊徑,反而大踏步率先走進了航母時代

其實一開始日本也不想大力發展航母,因為大炮鉅艦思想仍是一戰後各國海軍發展的主流思想。

在甲午海戰和日俄海戰勝利後償到甜頭的日本,決定大力發展海軍,甚至提出了著名的八八艦隊計劃,即建造一支由8艘戰列艦和8艘戰列巡洋艦組成的主力艦隊。

▲一戰後堅持鉅艦大炮思想的日本提出八八艦隊建造計劃

但是由於如此浩大的海軍軍備擴充對日本經濟形成了嚴重的負擔。於是日本只能響應美國的倡議,參加在華盛頓召開的限制海軍軍備會議,經過3個月的脣槍舌劍般激烈的討價還價,達成一致。

▲華盛頓海軍條約加快了日本海軍向航母發展的轉變

條約中有重要的三條約定,這三條約定對日本海軍戰艦的建造方向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終止了締約國新主力艦隻的建造,

2、美、英、日海軍噸位限制分別為5:5:3,日本拿到的海軍噸位份額是315000噸,排名世界第三。

3、締約國的航空母艦噸位也明碼標價,日本拿到了81000噸的額度。

由於受到條約的重重限制,日本不能再大規模建造戰列艦等大型主力艦,此外由於當時的日本戰列艦遠遠超過了華盛頓海軍條約拿到的315000噸配額,所以日本不得不面臨一個抉擇,必須拆除現在正在建造的戰列艦。

花了大心思,大投入,好不容易建造的戰列艦,日本人豈能心甘情願白白拆除,於是日本人就另闢蹊徑,華盛頓海軍條約不是給了我81000噸的航母額度嗎,乾脆把正在建的戰列艦改裝成航母不就一舉兩得了嗎,於是說幹就幹,將未完工的加賀和赤城兩艘戰列艦改裝成航母。

▲日本人另闢蹊徑,將赤城號戰艦改裝航母

這樣兩艘航母耗費了54000噸的額度,加上之前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標準化的航母鳳翔號耗費了7000噸,這樣日本就只剩了2萬噸了,於是為了充分利用額度,日本又鼓搗了出了2艘小噸位的航母,分別是1.2萬噸的蒼龍和8000噸的龍驤。

這樣日本就巧用華盛頓海軍條約造出了5艘航母。

日本公然撕毀條約,瘋狂擴軍,大力擴充航母

不得不說《華盛頓海軍條約》對日本海軍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是這個打擊並沒有熄滅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慾望,反而點燃了國內好戰分子的怒火。

最終日本,退出了華盛頓海軍條約,開始瘋狂擴充海軍,諸如“大和”級戰列艦,“祥鳳”““瑞鶴”級航母都在幾年內下水。

▲瑞鶴號航空母艦

到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前,日本又有5艘航母下水,分別是蒼龍級第二艘航母飛龍號,祥鳳級航母“祥鳳”、“瑞鳳”號,瑞鶴級航母“瑞鶴”號、“翔鶴”號

在二戰爆發前,日本就擁有了10艘航母,比美國海軍的7艘航母還要多,而且美國海軍航母又分別分配給了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因此二戰初期日本海軍實力是遠遠超過美國太平洋艦隊的。

▲二戰前的日本聯合艦隊成功偷襲了珍珠港

二戰爆發後,日本認識到航母的巨大作用,開始大力著手將其他大型船隻改裝為輕型航母

此外二戰爆發後,日本認識到航母在海戰的決定性作用,特別是中途島海戰中,四艘主力航母被擊沉,日本亟需新的航母來補充戰鬥力,因此從商船改裝成為輕型航母就成為日本最快獲得航母的途徑,

美英兩國弄巧成拙,本欲限制日本海軍建設大炮鉅艦,沒想到日本在重重圍堵下另闢蹊徑,反而大踏步率先走進了航母時代

其實一開始日本也不想大力發展航母,因為大炮鉅艦思想仍是一戰後各國海軍發展的主流思想。

在甲午海戰和日俄海戰勝利後償到甜頭的日本,決定大力發展海軍,甚至提出了著名的八八艦隊計劃,即建造一支由8艘戰列艦和8艘戰列巡洋艦組成的主力艦隊。

▲一戰後堅持鉅艦大炮思想的日本提出八八艦隊建造計劃

但是由於如此浩大的海軍軍備擴充對日本經濟形成了嚴重的負擔。於是日本只能響應美國的倡議,參加在華盛頓召開的限制海軍軍備會議,經過3個月的脣槍舌劍般激烈的討價還價,達成一致。

▲華盛頓海軍條約加快了日本海軍向航母發展的轉變

條約中有重要的三條約定,這三條約定對日本海軍戰艦的建造方向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終止了締約國新主力艦隻的建造,

2、美、英、日海軍噸位限制分別為5:5:3,日本拿到的海軍噸位份額是315000噸,排名世界第三。

3、締約國的航空母艦噸位也明碼標價,日本拿到了81000噸的額度。

由於受到條約的重重限制,日本不能再大規模建造戰列艦等大型主力艦,此外由於當時的日本戰列艦遠遠超過了華盛頓海軍條約拿到的315000噸配額,所以日本不得不面臨一個抉擇,必須拆除現在正在建造的戰列艦。

花了大心思,大投入,好不容易建造的戰列艦,日本人豈能心甘情願白白拆除,於是日本人就另闢蹊徑,華盛頓海軍條約不是給了我81000噸的航母額度嗎,乾脆把正在建的戰列艦改裝成航母不就一舉兩得了嗎,於是說幹就幹,將未完工的加賀和赤城兩艘戰列艦改裝成航母。

▲日本人另闢蹊徑,將赤城號戰艦改裝航母

這樣兩艘航母耗費了54000噸的額度,加上之前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標準化的航母鳳翔號耗費了7000噸,這樣日本就只剩了2萬噸了,於是為了充分利用額度,日本又鼓搗了出了2艘小噸位的航母,分別是1.2萬噸的蒼龍和8000噸的龍驤。

這樣日本就巧用華盛頓海軍條約造出了5艘航母。

日本公然撕毀條約,瘋狂擴軍,大力擴充航母

不得不說《華盛頓海軍條約》對日本海軍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是這個打擊並沒有熄滅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慾望,反而點燃了國內好戰分子的怒火。

最終日本,退出了華盛頓海軍條約,開始瘋狂擴充海軍,諸如“大和”級戰列艦,“祥鳳”““瑞鶴”級航母都在幾年內下水。

▲瑞鶴號航空母艦

到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前,日本又有5艘航母下水,分別是蒼龍級第二艘航母飛龍號,祥鳳級航母“祥鳳”、“瑞鳳”號,瑞鶴級航母“瑞鶴”號、“翔鶴”號

在二戰爆發前,日本就擁有了10艘航母,比美國海軍的7艘航母還要多,而且美國海軍航母又分別分配給了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因此二戰初期日本海軍實力是遠遠超過美國太平洋艦隊的。

▲二戰前的日本聯合艦隊成功偷襲了珍珠港

二戰爆發後,日本認識到航母的巨大作用,開始大力著手將其他大型船隻改裝為輕型航母

此外二戰爆發後,日本認識到航母在海戰的決定性作用,特別是中途島海戰中,四艘主力航母被擊沉,日本亟需新的航母來補充戰鬥力,因此從商船改裝成為輕型航母就成為日本最快獲得航母的途徑,

▲大鳳號重型航空母艦,只建造了一艘

於是日本又建造並改裝了15艘航母,分別是“龍鳳”號、“大鳳”號、“千代田”號、“千歲”號、“雲龍”號、“天城”號、“葛城”號、“信濃”號、“大鷹”號、“雲鷹”號、“飛鷹”號、“神鷹”號、“海鷹”號、“隼鷹”號、“衝鷹”號.

美英兩國弄巧成拙,本欲限制日本海軍建設大炮鉅艦,沒想到日本在重重圍堵下另闢蹊徑,反而大踏步率先走進了航母時代

其實一開始日本也不想大力發展航母,因為大炮鉅艦思想仍是一戰後各國海軍發展的主流思想。

在甲午海戰和日俄海戰勝利後償到甜頭的日本,決定大力發展海軍,甚至提出了著名的八八艦隊計劃,即建造一支由8艘戰列艦和8艘戰列巡洋艦組成的主力艦隊。

▲一戰後堅持鉅艦大炮思想的日本提出八八艦隊建造計劃

但是由於如此浩大的海軍軍備擴充對日本經濟形成了嚴重的負擔。於是日本只能響應美國的倡議,參加在華盛頓召開的限制海軍軍備會議,經過3個月的脣槍舌劍般激烈的討價還價,達成一致。

▲華盛頓海軍條約加快了日本海軍向航母發展的轉變

條約中有重要的三條約定,這三條約定對日本海軍戰艦的建造方向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終止了締約國新主力艦隻的建造,

2、美、英、日海軍噸位限制分別為5:5:3,日本拿到的海軍噸位份額是315000噸,排名世界第三。

3、締約國的航空母艦噸位也明碼標價,日本拿到了81000噸的額度。

由於受到條約的重重限制,日本不能再大規模建造戰列艦等大型主力艦,此外由於當時的日本戰列艦遠遠超過了華盛頓海軍條約拿到的315000噸配額,所以日本不得不面臨一個抉擇,必須拆除現在正在建造的戰列艦。

花了大心思,大投入,好不容易建造的戰列艦,日本人豈能心甘情願白白拆除,於是日本人就另闢蹊徑,華盛頓海軍條約不是給了我81000噸的航母額度嗎,乾脆把正在建的戰列艦改裝成航母不就一舉兩得了嗎,於是說幹就幹,將未完工的加賀和赤城兩艘戰列艦改裝成航母。

▲日本人另闢蹊徑,將赤城號戰艦改裝航母

這樣兩艘航母耗費了54000噸的額度,加上之前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標準化的航母鳳翔號耗費了7000噸,這樣日本就只剩了2萬噸了,於是為了充分利用額度,日本又鼓搗了出了2艘小噸位的航母,分別是1.2萬噸的蒼龍和8000噸的龍驤。

這樣日本就巧用華盛頓海軍條約造出了5艘航母。

日本公然撕毀條約,瘋狂擴軍,大力擴充航母

不得不說《華盛頓海軍條約》對日本海軍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是這個打擊並沒有熄滅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慾望,反而點燃了國內好戰分子的怒火。

最終日本,退出了華盛頓海軍條約,開始瘋狂擴充海軍,諸如“大和”級戰列艦,“祥鳳”““瑞鶴”級航母都在幾年內下水。

▲瑞鶴號航空母艦

到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前,日本又有5艘航母下水,分別是蒼龍級第二艘航母飛龍號,祥鳳級航母“祥鳳”、“瑞鳳”號,瑞鶴級航母“瑞鶴”號、“翔鶴”號

在二戰爆發前,日本就擁有了10艘航母,比美國海軍的7艘航母還要多,而且美國海軍航母又分別分配給了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因此二戰初期日本海軍實力是遠遠超過美國太平洋艦隊的。

▲二戰前的日本聯合艦隊成功偷襲了珍珠港

二戰爆發後,日本認識到航母的巨大作用,開始大力著手將其他大型船隻改裝為輕型航母

此外二戰爆發後,日本認識到航母在海戰的決定性作用,特別是中途島海戰中,四艘主力航母被擊沉,日本亟需新的航母來補充戰鬥力,因此從商船改裝成為輕型航母就成為日本最快獲得航母的途徑,

▲大鳳號重型航空母艦,只建造了一艘

於是日本又建造並改裝了15艘航母,分別是“龍鳳”號、“大鳳”號、“千代田”號、“千歲”號、“雲龍”號、“天城”號、“葛城”號、“信濃”號、“大鷹”號、“雲鷹”號、“飛鷹”號、“神鷹”號、“海鷹”號、“隼鷹”號、“衝鷹”號.

▲“信濃”號航母是當時最大的航母僅17個小時就被美國潛艇擊沉

除了大鳳號、“信濃”號、出雲級中型航空母艦外,其餘大部分均為其他船隻,如大型商船或者潛艇母艦改建而來,雖然噸位低,但改建簡單,容易快速形成戰鬥力

美英兩國弄巧成拙,本欲限制日本海軍建設大炮鉅艦,沒想到日本在重重圍堵下另闢蹊徑,反而大踏步率先走進了航母時代

其實一開始日本也不想大力發展航母,因為大炮鉅艦思想仍是一戰後各國海軍發展的主流思想。

在甲午海戰和日俄海戰勝利後償到甜頭的日本,決定大力發展海軍,甚至提出了著名的八八艦隊計劃,即建造一支由8艘戰列艦和8艘戰列巡洋艦組成的主力艦隊。

▲一戰後堅持鉅艦大炮思想的日本提出八八艦隊建造計劃

但是由於如此浩大的海軍軍備擴充對日本經濟形成了嚴重的負擔。於是日本只能響應美國的倡議,參加在華盛頓召開的限制海軍軍備會議,經過3個月的脣槍舌劍般激烈的討價還價,達成一致。

▲華盛頓海軍條約加快了日本海軍向航母發展的轉變

條約中有重要的三條約定,這三條約定對日本海軍戰艦的建造方向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終止了締約國新主力艦隻的建造,

2、美、英、日海軍噸位限制分別為5:5:3,日本拿到的海軍噸位份額是315000噸,排名世界第三。

3、締約國的航空母艦噸位也明碼標價,日本拿到了81000噸的額度。

由於受到條約的重重限制,日本不能再大規模建造戰列艦等大型主力艦,此外由於當時的日本戰列艦遠遠超過了華盛頓海軍條約拿到的315000噸配額,所以日本不得不面臨一個抉擇,必須拆除現在正在建造的戰列艦。

花了大心思,大投入,好不容易建造的戰列艦,日本人豈能心甘情願白白拆除,於是日本人就另闢蹊徑,華盛頓海軍條約不是給了我81000噸的航母額度嗎,乾脆把正在建的戰列艦改裝成航母不就一舉兩得了嗎,於是說幹就幹,將未完工的加賀和赤城兩艘戰列艦改裝成航母。

▲日本人另闢蹊徑,將赤城號戰艦改裝航母

這樣兩艘航母耗費了54000噸的額度,加上之前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標準化的航母鳳翔號耗費了7000噸,這樣日本就只剩了2萬噸了,於是為了充分利用額度,日本又鼓搗了出了2艘小噸位的航母,分別是1.2萬噸的蒼龍和8000噸的龍驤。

這樣日本就巧用華盛頓海軍條約造出了5艘航母。

日本公然撕毀條約,瘋狂擴軍,大力擴充航母

不得不說《華盛頓海軍條約》對日本海軍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是這個打擊並沒有熄滅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慾望,反而點燃了國內好戰分子的怒火。

最終日本,退出了華盛頓海軍條約,開始瘋狂擴充海軍,諸如“大和”級戰列艦,“祥鳳”““瑞鶴”級航母都在幾年內下水。

▲瑞鶴號航空母艦

到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前,日本又有5艘航母下水,分別是蒼龍級第二艘航母飛龍號,祥鳳級航母“祥鳳”、“瑞鳳”號,瑞鶴級航母“瑞鶴”號、“翔鶴”號

在二戰爆發前,日本就擁有了10艘航母,比美國海軍的7艘航母還要多,而且美國海軍航母又分別分配給了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因此二戰初期日本海軍實力是遠遠超過美國太平洋艦隊的。

▲二戰前的日本聯合艦隊成功偷襲了珍珠港

二戰爆發後,日本認識到航母的巨大作用,開始大力著手將其他大型船隻改裝為輕型航母

此外二戰爆發後,日本認識到航母在海戰的決定性作用,特別是中途島海戰中,四艘主力航母被擊沉,日本亟需新的航母來補充戰鬥力,因此從商船改裝成為輕型航母就成為日本最快獲得航母的途徑,

▲大鳳號重型航空母艦,只建造了一艘

於是日本又建造並改裝了15艘航母,分別是“龍鳳”號、“大鳳”號、“千代田”號、“千歲”號、“雲龍”號、“天城”號、“葛城”號、“信濃”號、“大鷹”號、“雲鷹”號、“飛鷹”號、“神鷹”號、“海鷹”號、“隼鷹”號、“衝鷹”號.

▲“信濃”號航母是當時最大的航母僅17個小時就被美國潛艇擊沉

除了大鳳號、“信濃”號、出雲級中型航空母艦外,其餘大部分均為其他船隻,如大型商船或者潛艇母艦改建而來,雖然噸位低,但改建簡單,容易快速形成戰鬥力

▲民用船隻改建的雲鷹號航母,航速過低,無法進行高機動作戰,只能承擔飛機運輸船的工作

至此日本自1922年擁有第一艘航空母艦到1945年戰敗為止,一共建造了25艘航母。

綜上所述,一戰後美國和英國為了限制日本的鉅艦大炮出臺的華盛頓條約弄巧成拙,反而加速日本發展航母的速度,二戰前日本大力擴軍,瘋狂建造航母,所以到二戰爆發時日本已經擁有了世界第一位的航母力量,在二戰中見識到航母巨大作用的日本,為了彌補中途島海戰損失,開始了將大型船隻大量改裝成為輕型航母,以上幾點,就是二戰時日本拿出這麼多航母的原因

一叶枫流灵似舞妖
2019-04-19

日本能拿出的航母多嗎?戰爭期間總共建成了20艘航母,5艘未完工。還有5艘護航航母。

其中偷襲珍珠港前建成8艘:鳳翔、赤城、加賀、龍驤、蒼龍、飛龍、翔鶴、瑞鶴。

戰時建成4艘:大鳳、雲龍、天城、葛城。

戰時改裝8艘:龍鳳、祥鳳、瑞鳳、飛鷹、隼鷹、信濃、千歲、千代田。

其中四年戰時改建的龍鳳、祥鳳、瑞鳳、千歲、千代田都是輕型航母。所以日本根本就缺乏造艦能力。每年只建造一艘,改裝2艘。


而同期美國改建獨立級輕型航母9艘,新艦航母17艘。


英國戰時建成獨角獸、光輝級6艘,6艘巨人級,在建10艘巨人和尊嚴級,大膽級,4艘人馬座級。


在三個使用航母作戰的國家中,日本的造艦能力是最低的。誇讚日本拿得出很多航母,真不知道腦子怎麼想的。

拾字接头
2019-05-24

航母真正用於戰場併發揮巨大的戰略戰術作用,就是在二戰,而且就是由日本人首先發明瞭這種戰術。第一次亮相,就在珍珠港把美國佬炸了個七葷八素。

航母運用於海戰,不是因為便宜,而是無奈之舉,沒想到歪打正著,一下子把原來風行幾百年的大炮鉅艦時代給扔進了歷史博物館。


一戰之後,各個國家大力發展海軍,這其中以美國和日本最為積極。


尤其是在清日戰爭、日俄戰爭中,依靠海軍力量取得勝利的日本,把對海軍的發展提到了相當高的地位,軍費開支中大幅增加海軍軍費比例。雖然海軍軍費總體仍遠遠不如陸軍,但當時日本整體軍費上升幅度極大,海軍軍費總體也是很大的一個數字。


當時全世界風靡鉅艦大炮,日本也不例外,戰列艦是重點發展方向,而且隨著工業水平的提高,各國比賽著造大艦,大炮數量越來越多,口徑也越來越大,為海戰時對轟做準備。


日本當時也有一個非常龐大的造艦計劃,但正造得歡呢,英美等國為了限制日本發展海軍,就搞了一個限制海軍軍備的條約,規定了主力艦隻的噸位比例。本來按照日本海軍的意思,不想理歐美列強搞的這個條約,但當時日本內閣還有一定的約束力,加上真的按計劃造船,日本國力也承受不起,畢竟不像陸軍,招幾萬人搞些槍啊炮呀的,就出來一個師團,海軍除了船還要附屬設備,最關鍵是海軍軍人的培養,需要很大的物力,最後還是在元老大臣們的調和下,接受了這個看似不利的條約。


但是已經造好的船怎麼辦呢,拆了可惜,扔了浪費。好,不是不讓造戰列艦麼,那就造航母,反正航母在當時不是在限制範圍之內,真打起來,再改回來也不遲。


所以日本一口氣搞了好幾艘航母。


日本侵華之初,海軍基本沒有太多機會施展,在長江上配合了幾回陸軍,但因為國民政府實在沒有海軍(幾條破船都無奈沉江裡阻擋日軍),沒遇上對手。


後來日本人北上計劃眼看不行了,南下打東南亞,控制太平洋和美國人對著幹基本不可避免,就開始大量造船,包括戰列艦和航母。但在山本五十六的作戰計劃裡,一開始就準備用航母作為主力作戰,戰列艦整個太平洋戰爭中,發揮機會不多。其實美國那邊也是,戰列艦、巡洋艦基本都是作為登陸作戰時的支援炮火。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雖然戰勝了大清和沙俄,但其國力實在有限,瘋狂擴軍準備侵略的軍費來源一個是靠大清的戰爭賠償,一個是靠全日本從天皇到老百姓節衣縮食,這個不像我們的慈禧老太太,海軍軍費本來就不多,還被她用於過生日了。

故事三分钟
2019-08-13

因為日本在二戰時期擁有的是近代航母,在那個年代,航母只有一個裝載飛機的用途。除了搭載飛機沒有什麼戰鬥力。而且在當時來看日本對於航母的發展非常看重,日本當時工業發展也可以跟得上航母的建設,日本二戰中一共建造有17艘航母和7艘商船改裝的輕型護航航母(24艘航母中1艘未服役,8艘未完工),所以實際使用的只有15艘。

美國在珍珠港被襲擊後也開始瘋狂建造航母,從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到1945年,美國一共打造了147艘航母,平均每年三十餘艘的航母建造速度,讓美國海軍戰鬥力也達到了頂峰。當然美國造的航母中有絕大部分都屬於輕型護航航母,但即便如此,這些航母的戰鬥力也是相當驚人的。

反觀現在的航母,現在的航母與二戰航母不同,現在的航母現代化程度很高,已經不僅僅是搭載飛機了,包括補充給養等多方面功能,一艘航母要配備一支編隊,而目前擁有航母的國家除了美國,一般不超過5艘,甚至英國只有1艘現役。航母並不能體現國力強弱,僅僅考驗一個國家的遠洋作戰能力。


因為日本在二戰時期擁有的是近代航母,在那個年代,航母只有一個裝載飛機的用途。除了搭載飛機沒有什麼戰鬥力。而且在當時來看日本對於航母的發展非常看重,日本當時工業發展也可以跟得上航母的建設,日本二戰中一共建造有17艘航母和7艘商船改裝的輕型護航航母(24艘航母中1艘未服役,8艘未完工),所以實際使用的只有15艘。

美國在珍珠港被襲擊後也開始瘋狂建造航母,從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到1945年,美國一共打造了147艘航母,平均每年三十餘艘的航母建造速度,讓美國海軍戰鬥力也達到了頂峰。當然美國造的航母中有絕大部分都屬於輕型護航航母,但即便如此,這些航母的戰鬥力也是相當驚人的。

反觀現在的航母,現在的航母與二戰航母不同,現在的航母現代化程度很高,已經不僅僅是搭載飛機了,包括補充給養等多方面功能,一艘航母要配備一支編隊,而目前擁有航母的國家除了美國,一般不超過5艘,甚至英國只有1艘現役。航母並不能體現國力強弱,僅僅考驗一個國家的遠洋作戰能力。



因為日本在二戰時期擁有的是近代航母,在那個年代,航母只有一個裝載飛機的用途。除了搭載飛機沒有什麼戰鬥力。而且在當時來看日本對於航母的發展非常看重,日本當時工業發展也可以跟得上航母的建設,日本二戰中一共建造有17艘航母和7艘商船改裝的輕型護航航母(24艘航母中1艘未服役,8艘未完工),所以實際使用的只有15艘。

美國在珍珠港被襲擊後也開始瘋狂建造航母,從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到1945年,美國一共打造了147艘航母,平均每年三十餘艘的航母建造速度,讓美國海軍戰鬥力也達到了頂峰。當然美國造的航母中有絕大部分都屬於輕型護航航母,但即便如此,這些航母的戰鬥力也是相當驚人的。

反觀現在的航母,現在的航母與二戰航母不同,現在的航母現代化程度很高,已經不僅僅是搭載飛機了,包括補充給養等多方面功能,一艘航母要配備一支編隊,而目前擁有航母的國家除了美國,一般不超過5艘,甚至英國只有1艘現役。航母並不能體現國力強弱,僅僅考驗一個國家的遠洋作戰能力。




因為日本在二戰時期擁有的是近代航母,在那個年代,航母只有一個裝載飛機的用途。除了搭載飛機沒有什麼戰鬥力。而且在當時來看日本對於航母的發展非常看重,日本當時工業發展也可以跟得上航母的建設,日本二戰中一共建造有17艘航母和7艘商船改裝的輕型護航航母(24艘航母中1艘未服役,8艘未完工),所以實際使用的只有15艘。

美國在珍珠港被襲擊後也開始瘋狂建造航母,從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到1945年,美國一共打造了147艘航母,平均每年三十餘艘的航母建造速度,讓美國海軍戰鬥力也達到了頂峰。當然美國造的航母中有絕大部分都屬於輕型護航航母,但即便如此,這些航母的戰鬥力也是相當驚人的。

反觀現在的航母,現在的航母與二戰航母不同,現在的航母現代化程度很高,已經不僅僅是搭載飛機了,包括補充給養等多方面功能,一艘航母要配備一支編隊,而目前擁有航母的國家除了美國,一般不超過5艘,甚至英國只有1艘現役。航母並不能體現國力強弱,僅僅考驗一個國家的遠洋作戰能力。




淚321
2019-04-19

你好,日本在二戰時期擁有的航母是近代航母。航母誕生在一戰結束後,即1920年代,早期航母非常簡陋,除了搭載飛機,沒有什麼戰鬥力。後來隨著技術的進步,航母的功能進一步拓展,搭載的飛機數量也更多。嚴格來說,航母是遠洋作戰裝備,所以縱觀整個二戰,基本只是美日有航母作戰,德國、蘇聯等國並不十分重視航母。當時的中國陸軍武器尚且不能列裝,海軍雖有計劃購置,但因日本侵華,就一直擱置。二戰時期的飛機,重量往往1千2千多公斤,甚至零式還有木質的,戰鬥力和今天的殲20、猛禽、陣風相比簡直是紙飛機。二戰時只要能搭載飛機就行,對航母要求不大。那時由於工業上的差距,日本能自主製造航母,中國不能,工業實力更強的美國則將一批船隻改造成“輕航母”。 現在的航母與二戰航母不同,現在的航母現代化程度很高,已經不僅僅是搭載飛機了,包括補充給養等多方面功能,一艘航母要配備一支編隊,而目前擁有航母的國家除了美國,一般不超過5艘,甚至英國只有1艘現役。航母並不能體現國力強弱,僅僅考驗一個國家的遠洋作戰能力,美國在全球有很多基地,又自詡國際警察,所以擁有航母最多。

哨兵ZH
2019-08-10

說白菜價可能有點誇張,畢竟再怎麼說也是一艘航母,但是你要說二戰時的某些航母有多高的技術含量也說不上,因為在二戰時期正兒八經的航母其實不多,大部分都是直接拿一些戰艦甚至是商船改裝的,也就是在上面加一層甲板就拉出去用了,即使是“造船跟做香腸一樣”的美國也一樣,我們平時說美國在二戰期間造了上百艘航母,其實這所謂的上百艘航母是把那些商船、戰艦改裝的航母也算了進去的,真正算得上是艦隊航母的也就幾十艘,比如下圖所示,就是一艘改裝的航母:

說白菜價可能有點誇張,畢竟再怎麼說也是一艘航母,但是你要說二戰時的某些航母有多高的技術含量也說不上,因為在二戰時期正兒八經的航母其實不多,大部分都是直接拿一些戰艦甚至是商船改裝的,也就是在上面加一層甲板就拉出去用了,即使是“造船跟做香腸一樣”的美國也一樣,我們平時說美國在二戰期間造了上百艘航母,其實這所謂的上百艘航母是把那些商船、戰艦改裝的航母也算了進去的,真正算得上是艦隊航母的也就幾十艘,比如下圖所示,就是一艘改裝的航母:

▲CVL-26“蒙特雷號”航母

圖中的是一艘美國海軍的“獨立級”5號艦CVL-26“蒙特雷號”航母,這貨其實就是拿一艘戰艦改裝的,在上面加了一層甲板後基本上就能當航母用了,她的前身是一艘“克利夫蘭級”輕型巡洋艦,除此之外,還有CV-1“蘭利號”航母是拿一艘運煤船改裝的,“列克星頓級”的前身是2艘戰列巡洋艦,所以,就連美國海軍都有不少是拿商船改裝的航母,更何況是日本這個“窮鬼”(相對於美國來說)?小日本在二戰時期的航母也一樣,大部分都是直接用戰艦或者商船改裝的,比如“赤誠”和“信濃”,前者是拿戰巡改的,後者是拿戰列艦(大和級)改的,如下圖所示:

說白菜價可能有點誇張,畢竟再怎麼說也是一艘航母,但是你要說二戰時的某些航母有多高的技術含量也說不上,因為在二戰時期正兒八經的航母其實不多,大部分都是直接拿一些戰艦甚至是商船改裝的,也就是在上面加一層甲板就拉出去用了,即使是“造船跟做香腸一樣”的美國也一樣,我們平時說美國在二戰期間造了上百艘航母,其實這所謂的上百艘航母是把那些商船、戰艦改裝的航母也算了進去的,真正算得上是艦隊航母的也就幾十艘,比如下圖所示,就是一艘改裝的航母:

▲CVL-26“蒙特雷號”航母

圖中的是一艘美國海軍的“獨立級”5號艦CVL-26“蒙特雷號”航母,這貨其實就是拿一艘戰艦改裝的,在上面加了一層甲板後基本上就能當航母用了,她的前身是一艘“克利夫蘭級”輕型巡洋艦,除此之外,還有CV-1“蘭利號”航母是拿一艘運煤船改裝的,“列克星頓級”的前身是2艘戰列巡洋艦,所以,就連美國海軍都有不少是拿商船改裝的航母,更何況是日本這個“窮鬼”(相對於美國來說)?小日本在二戰時期的航母也一樣,大部分都是直接用戰艦或者商船改裝的,比如“赤誠”和“信濃”,前者是拿戰巡改的,後者是拿戰列艦(大和級)改的,如下圖所示:

▲日本海軍“赤誠級”航母

說白菜價可能有點誇張,畢竟再怎麼說也是一艘航母,但是你要說二戰時的某些航母有多高的技術含量也說不上,因為在二戰時期正兒八經的航母其實不多,大部分都是直接拿一些戰艦甚至是商船改裝的,也就是在上面加一層甲板就拉出去用了,即使是“造船跟做香腸一樣”的美國也一樣,我們平時說美國在二戰期間造了上百艘航母,其實這所謂的上百艘航母是把那些商船、戰艦改裝的航母也算了進去的,真正算得上是艦隊航母的也就幾十艘,比如下圖所示,就是一艘改裝的航母:

▲CVL-26“蒙特雷號”航母

圖中的是一艘美國海軍的“獨立級”5號艦CVL-26“蒙特雷號”航母,這貨其實就是拿一艘戰艦改裝的,在上面加了一層甲板後基本上就能當航母用了,她的前身是一艘“克利夫蘭級”輕型巡洋艦,除此之外,還有CV-1“蘭利號”航母是拿一艘運煤船改裝的,“列克星頓級”的前身是2艘戰列巡洋艦,所以,就連美國海軍都有不少是拿商船改裝的航母,更何況是日本這個“窮鬼”(相對於美國來說)?小日本在二戰時期的航母也一樣,大部分都是直接用戰艦或者商船改裝的,比如“赤誠”和“信濃”,前者是拿戰巡改的,後者是拿戰列艦(大和級)改的,如下圖所示:

▲日本海軍“赤誠級”航母
▲日本海軍“信濃級”航母

反正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的航母基本上都是在戰艦或者商船的基礎上加以改裝弄出來的,千篇一律都是在上面加裝甲板,即使是“飛龍號”、“蒼龍號”、“瑞鶴號”以及“翔鶴號”這四艘號稱是日本海軍專門設計建造的航母,在構造上看起來也是大同小異,比如下圖中的就分別是“翔鶴號”和“蒼龍號”航母,只從外形上去對比,“蒼龍”和“翔鶴”跟那些用商船、戰艦改裝的航母也沒多大區別。

說白菜價可能有點誇張,畢竟再怎麼說也是一艘航母,但是你要說二戰時的某些航母有多高的技術含量也說不上,因為在二戰時期正兒八經的航母其實不多,大部分都是直接拿一些戰艦甚至是商船改裝的,也就是在上面加一層甲板就拉出去用了,即使是“造船跟做香腸一樣”的美國也一樣,我們平時說美國在二戰期間造了上百艘航母,其實這所謂的上百艘航母是把那些商船、戰艦改裝的航母也算了進去的,真正算得上是艦隊航母的也就幾十艘,比如下圖所示,就是一艘改裝的航母:

▲CVL-26“蒙特雷號”航母

圖中的是一艘美國海軍的“獨立級”5號艦CVL-26“蒙特雷號”航母,這貨其實就是拿一艘戰艦改裝的,在上面加了一層甲板後基本上就能當航母用了,她的前身是一艘“克利夫蘭級”輕型巡洋艦,除此之外,還有CV-1“蘭利號”航母是拿一艘運煤船改裝的,“列克星頓級”的前身是2艘戰列巡洋艦,所以,就連美國海軍都有不少是拿商船改裝的航母,更何況是日本這個“窮鬼”(相對於美國來說)?小日本在二戰時期的航母也一樣,大部分都是直接用戰艦或者商船改裝的,比如“赤誠”和“信濃”,前者是拿戰巡改的,後者是拿戰列艦(大和級)改的,如下圖所示:

▲日本海軍“赤誠級”航母
▲日本海軍“信濃級”航母

反正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的航母基本上都是在戰艦或者商船的基礎上加以改裝弄出來的,千篇一律都是在上面加裝甲板,即使是“飛龍號”、“蒼龍號”、“瑞鶴號”以及“翔鶴號”這四艘號稱是日本海軍專門設計建造的航母,在構造上看起來也是大同小異,比如下圖中的就分別是“翔鶴號”和“蒼龍號”航母,只從外形上去對比,“蒼龍”和“翔鶴”跟那些用商船、戰艦改裝的航母也沒多大區別。

▲“翔鶴號”航母

說白菜價可能有點誇張,畢竟再怎麼說也是一艘航母,但是你要說二戰時的某些航母有多高的技術含量也說不上,因為在二戰時期正兒八經的航母其實不多,大部分都是直接拿一些戰艦甚至是商船改裝的,也就是在上面加一層甲板就拉出去用了,即使是“造船跟做香腸一樣”的美國也一樣,我們平時說美國在二戰期間造了上百艘航母,其實這所謂的上百艘航母是把那些商船、戰艦改裝的航母也算了進去的,真正算得上是艦隊航母的也就幾十艘,比如下圖所示,就是一艘改裝的航母:

▲CVL-26“蒙特雷號”航母

圖中的是一艘美國海軍的“獨立級”5號艦CVL-26“蒙特雷號”航母,這貨其實就是拿一艘戰艦改裝的,在上面加了一層甲板後基本上就能當航母用了,她的前身是一艘“克利夫蘭級”輕型巡洋艦,除此之外,還有CV-1“蘭利號”航母是拿一艘運煤船改裝的,“列克星頓級”的前身是2艘戰列巡洋艦,所以,就連美國海軍都有不少是拿商船改裝的航母,更何況是日本這個“窮鬼”(相對於美國來說)?小日本在二戰時期的航母也一樣,大部分都是直接用戰艦或者商船改裝的,比如“赤誠”和“信濃”,前者是拿戰巡改的,後者是拿戰列艦(大和級)改的,如下圖所示:

▲日本海軍“赤誠級”航母
▲日本海軍“信濃級”航母

反正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的航母基本上都是在戰艦或者商船的基礎上加以改裝弄出來的,千篇一律都是在上面加裝甲板,即使是“飛龍號”、“蒼龍號”、“瑞鶴號”以及“翔鶴號”這四艘號稱是日本海軍專門設計建造的航母,在構造上看起來也是大同小異,比如下圖中的就分別是“翔鶴號”和“蒼龍號”航母,只從外形上去對比,“蒼龍”和“翔鶴”跟那些用商船、戰艦改裝的航母也沒多大區別。

▲“翔鶴號”航母

▲“蒼龍號”航母

所以,為什麼日本在二戰時期能拿出那麼多航母?這就是答案,這個答案放在“美國在二戰時期為什麼能造上百艘航母”也一樣適用,在二戰時期日本能有20多艘航母(把商船改的輕型、輔助型航母也算上)就是這樣來的,如果是算跟美國那樣的正兒八經的航母,那日本應該是一艘都沒有,就算把“蒼龍”、“翔鶴”那些算上,撐死了也就4艘,在二戰時期真正稱得上是航母是怎樣的?看下圖,是美國在1943年入役的CV-10“埃塞克斯級”次級艦“約克鎮號”航空母艦(該航母於1970年才退役),你再對比一下日本的那些航母,看看差距有多大?

說白菜價可能有點誇張,畢竟再怎麼說也是一艘航母,但是你要說二戰時的某些航母有多高的技術含量也說不上,因為在二戰時期正兒八經的航母其實不多,大部分都是直接拿一些戰艦甚至是商船改裝的,也就是在上面加一層甲板就拉出去用了,即使是“造船跟做香腸一樣”的美國也一樣,我們平時說美國在二戰期間造了上百艘航母,其實這所謂的上百艘航母是把那些商船、戰艦改裝的航母也算了進去的,真正算得上是艦隊航母的也就幾十艘,比如下圖所示,就是一艘改裝的航母:

▲CVL-26“蒙特雷號”航母

圖中的是一艘美國海軍的“獨立級”5號艦CVL-26“蒙特雷號”航母,這貨其實就是拿一艘戰艦改裝的,在上面加了一層甲板後基本上就能當航母用了,她的前身是一艘“克利夫蘭級”輕型巡洋艦,除此之外,還有CV-1“蘭利號”航母是拿一艘運煤船改裝的,“列克星頓級”的前身是2艘戰列巡洋艦,所以,就連美國海軍都有不少是拿商船改裝的航母,更何況是日本這個“窮鬼”(相對於美國來說)?小日本在二戰時期的航母也一樣,大部分都是直接用戰艦或者商船改裝的,比如“赤誠”和“信濃”,前者是拿戰巡改的,後者是拿戰列艦(大和級)改的,如下圖所示:

▲日本海軍“赤誠級”航母
▲日本海軍“信濃級”航母

反正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的航母基本上都是在戰艦或者商船的基礎上加以改裝弄出來的,千篇一律都是在上面加裝甲板,即使是“飛龍號”、“蒼龍號”、“瑞鶴號”以及“翔鶴號”這四艘號稱是日本海軍專門設計建造的航母,在構造上看起來也是大同小異,比如下圖中的就分別是“翔鶴號”和“蒼龍號”航母,只從外形上去對比,“蒼龍”和“翔鶴”跟那些用商船、戰艦改裝的航母也沒多大區別。

▲“翔鶴號”航母

▲“蒼龍號”航母

所以,為什麼日本在二戰時期能拿出那麼多航母?這就是答案,這個答案放在“美國在二戰時期為什麼能造上百艘航母”也一樣適用,在二戰時期日本能有20多艘航母(把商船改的輕型、輔助型航母也算上)就是這樣來的,如果是算跟美國那樣的正兒八經的航母,那日本應該是一艘都沒有,就算把“蒼龍”、“翔鶴”那些算上,撐死了也就4艘,在二戰時期真正稱得上是航母是怎樣的?看下圖,是美國在1943年入役的CV-10“埃塞克斯級”次級艦“約克鎮號”航空母艦(該航母於1970年才退役),你再對比一下日本的那些航母,看看差距有多大?
▲CV-10“約克鎮號”航空母艦

所以,那些動不動就拿“日本二戰時期就能造航母”來證明“今天的日本一個月就能造航母”的文盲,醒醒,二戰時的那些破爛跟今天的航母有什麼可比性?你們怎麼不拿古代的風帆戰艦來證明呢?我大明水師還曾經是世界第一呢,打倭寇不跟玩似的?你們咋不拿來說道說道,還說那個類比,假如這是二戰時的航母:

說白菜價可能有點誇張,畢竟再怎麼說也是一艘航母,但是你要說二戰時的某些航母有多高的技術含量也說不上,因為在二戰時期正兒八經的航母其實不多,大部分都是直接拿一些戰艦甚至是商船改裝的,也就是在上面加一層甲板就拉出去用了,即使是“造船跟做香腸一樣”的美國也一樣,我們平時說美國在二戰期間造了上百艘航母,其實這所謂的上百艘航母是把那些商船、戰艦改裝的航母也算了進去的,真正算得上是艦隊航母的也就幾十艘,比如下圖所示,就是一艘改裝的航母:

▲CVL-26“蒙特雷號”航母

圖中的是一艘美國海軍的“獨立級”5號艦CVL-26“蒙特雷號”航母,這貨其實就是拿一艘戰艦改裝的,在上面加了一層甲板後基本上就能當航母用了,她的前身是一艘“克利夫蘭級”輕型巡洋艦,除此之外,還有CV-1“蘭利號”航母是拿一艘運煤船改裝的,“列克星頓級”的前身是2艘戰列巡洋艦,所以,就連美國海軍都有不少是拿商船改裝的航母,更何況是日本這個“窮鬼”(相對於美國來說)?小日本在二戰時期的航母也一樣,大部分都是直接用戰艦或者商船改裝的,比如“赤誠”和“信濃”,前者是拿戰巡改的,後者是拿戰列艦(大和級)改的,如下圖所示:

▲日本海軍“赤誠級”航母
▲日本海軍“信濃級”航母

反正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的航母基本上都是在戰艦或者商船的基礎上加以改裝弄出來的,千篇一律都是在上面加裝甲板,即使是“飛龍號”、“蒼龍號”、“瑞鶴號”以及“翔鶴號”這四艘號稱是日本海軍專門設計建造的航母,在構造上看起來也是大同小異,比如下圖中的就分別是“翔鶴號”和“蒼龍號”航母,只從外形上去對比,“蒼龍”和“翔鶴”跟那些用商船、戰艦改裝的航母也沒多大區別。

▲“翔鶴號”航母

▲“蒼龍號”航母

所以,為什麼日本在二戰時期能拿出那麼多航母?這就是答案,這個答案放在“美國在二戰時期為什麼能造上百艘航母”也一樣適用,在二戰時期日本能有20多艘航母(把商船改的輕型、輔助型航母也算上)就是這樣來的,如果是算跟美國那樣的正兒八經的航母,那日本應該是一艘都沒有,就算把“蒼龍”、“翔鶴”那些算上,撐死了也就4艘,在二戰時期真正稱得上是航母是怎樣的?看下圖,是美國在1943年入役的CV-10“埃塞克斯級”次級艦“約克鎮號”航空母艦(該航母於1970年才退役),你再對比一下日本的那些航母,看看差距有多大?
▲CV-10“約克鎮號”航空母艦

所以,那些動不動就拿“日本二戰時期就能造航母”來證明“今天的日本一個月就能造航母”的文盲,醒醒,二戰時的那些破爛跟今天的航母有什麼可比性?你們怎麼不拿古代的風帆戰艦來證明呢?我大明水師還曾經是世界第一呢,打倭寇不跟玩似的?你們咋不拿來說道說道,還說那個類比,假如這是二戰時的航母:

那麼今天的航母就是這樣的:

說白菜價可能有點誇張,畢竟再怎麼說也是一艘航母,但是你要說二戰時的某些航母有多高的技術含量也說不上,因為在二戰時期正兒八經的航母其實不多,大部分都是直接拿一些戰艦甚至是商船改裝的,也就是在上面加一層甲板就拉出去用了,即使是“造船跟做香腸一樣”的美國也一樣,我們平時說美國在二戰期間造了上百艘航母,其實這所謂的上百艘航母是把那些商船、戰艦改裝的航母也算了進去的,真正算得上是艦隊航母的也就幾十艘,比如下圖所示,就是一艘改裝的航母:

▲CVL-26“蒙特雷號”航母

圖中的是一艘美國海軍的“獨立級”5號艦CVL-26“蒙特雷號”航母,這貨其實就是拿一艘戰艦改裝的,在上面加了一層甲板後基本上就能當航母用了,她的前身是一艘“克利夫蘭級”輕型巡洋艦,除此之外,還有CV-1“蘭利號”航母是拿一艘運煤船改裝的,“列克星頓級”的前身是2艘戰列巡洋艦,所以,就連美國海軍都有不少是拿商船改裝的航母,更何況是日本這個“窮鬼”(相對於美國來說)?小日本在二戰時期的航母也一樣,大部分都是直接用戰艦或者商船改裝的,比如“赤誠”和“信濃”,前者是拿戰巡改的,後者是拿戰列艦(大和級)改的,如下圖所示:

▲日本海軍“赤誠級”航母
▲日本海軍“信濃級”航母

反正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的航母基本上都是在戰艦或者商船的基礎上加以改裝弄出來的,千篇一律都是在上面加裝甲板,即使是“飛龍號”、“蒼龍號”、“瑞鶴號”以及“翔鶴號”這四艘號稱是日本海軍專門設計建造的航母,在構造上看起來也是大同小異,比如下圖中的就分別是“翔鶴號”和“蒼龍號”航母,只從外形上去對比,“蒼龍”和“翔鶴”跟那些用商船、戰艦改裝的航母也沒多大區別。

▲“翔鶴號”航母

▲“蒼龍號”航母

所以,為什麼日本在二戰時期能拿出那麼多航母?這就是答案,這個答案放在“美國在二戰時期為什麼能造上百艘航母”也一樣適用,在二戰時期日本能有20多艘航母(把商船改的輕型、輔助型航母也算上)就是這樣來的,如果是算跟美國那樣的正兒八經的航母,那日本應該是一艘都沒有,就算把“蒼龍”、“翔鶴”那些算上,撐死了也就4艘,在二戰時期真正稱得上是航母是怎樣的?看下圖,是美國在1943年入役的CV-10“埃塞克斯級”次級艦“約克鎮號”航空母艦(該航母於1970年才退役),你再對比一下日本的那些航母,看看差距有多大?
▲CV-10“約克鎮號”航空母艦

所以,那些動不動就拿“日本二戰時期就能造航母”來證明“今天的日本一個月就能造航母”的文盲,醒醒,二戰時的那些破爛跟今天的航母有什麼可比性?你們怎麼不拿古代的風帆戰艦來證明呢?我大明水師還曾經是世界第一呢,打倭寇不跟玩似的?你們咋不拿來說道說道,還說那個類比,假如這是二戰時的航母:

那麼今天的航母就是這樣的: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2019-04-19

你還別說,二戰時期的航母相比戰列艦還真的是白菜價。那個時期的航母就是在一艘船上加一個飛行甲板而已,因為那時的飛機還是螺旋槳式,飛機體積小、重量相對較輕,飛機起降對飛行甲板的要求還不是很高。相比戰列艦,航母的建造週期、技術難度、用料、資金要小得多,因為相比於航母,戰列艦不僅需要考慮戰列艦的裝甲佈置、裝甲厚度,而且主炮的研發、防空系統的佈置、艦船動力系統的匹配、損管艙室的安排等等一系列都是大問題。

你還別說,二戰時期的航母相比戰列艦還真的是白菜價。那個時期的航母就是在一艘船上加一個飛行甲板而已,因為那時的飛機還是螺旋槳式,飛機體積小、重量相對較輕,飛機起降對飛行甲板的要求還不是很高。相比戰列艦,航母的建造週期、技術難度、用料、資金要小得多,因為相比於航母,戰列艦不僅需要考慮戰列艦的裝甲佈置、裝甲厚度,而且主炮的研發、防空系統的佈置、艦船動力系統的匹配、損管艙室的安排等等一系列都是大問題。

那個時候只要你的噸位夠大真的是什麼船都能改裝成航母,哪怕是一些民用的貨輪、運輸船。特別是美國,我們經常聽說美國什麼一週下水一艘航母,以表現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和戰爭潛力,其實那些都是拿運輸船改裝的,就是在頂上鋪一層飛行甲板就可以了,並且是用於二線護航的護航航母。用於戰鬥用的艦隊航母一個星期就弄好想都別想。艦船的民用標準和軍用標準是不一樣的,首先裝甲問題和動力問題民用標準就達不到戰鬥用的要求,所以基本上沒有用民用船舶改成炮艦的,因為你更本扛不住火炮的傷害。

你還別說,二戰時期的航母相比戰列艦還真的是白菜價。那個時期的航母就是在一艘船上加一個飛行甲板而已,因為那時的飛機還是螺旋槳式,飛機體積小、重量相對較輕,飛機起降對飛行甲板的要求還不是很高。相比戰列艦,航母的建造週期、技術難度、用料、資金要小得多,因為相比於航母,戰列艦不僅需要考慮戰列艦的裝甲佈置、裝甲厚度,而且主炮的研發、防空系統的佈置、艦船動力系統的匹配、損管艙室的安排等等一系列都是大問題。

那個時候只要你的噸位夠大真的是什麼船都能改裝成航母,哪怕是一些民用的貨輪、運輸船。特別是美國,我們經常聽說美國什麼一週下水一艘航母,以表現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和戰爭潛力,其實那些都是拿運輸船改裝的,就是在頂上鋪一層飛行甲板就可以了,並且是用於二線護航的護航航母。用於戰鬥用的艦隊航母一個星期就弄好想都別想。艦船的民用標準和軍用標準是不一樣的,首先裝甲問題和動力問題民用標準就達不到戰鬥用的要求,所以基本上沒有用民用船舶改成炮艦的,因為你更本扛不住火炮的傷害。

所以一般來說一艘同等噸位的一艘戰列艦的價值能頂上3~4艘航母,所以那些說珍珠港事件是美國一手安排的會讓日本人打的矛盾可以歇歇了,因為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戰列艦改是海軍絕對的一等一主力戰艦,正是因為珍珠港事件,美國的建言中受損所以才派航母出擊,要不然太平洋戰爭就是日本航母大戰美國戰列艦了,當然,美國海軍航空兵也不是吃素的。

你還別說,二戰時期的航母相比戰列艦還真的是白菜價。那個時期的航母就是在一艘船上加一個飛行甲板而已,因為那時的飛機還是螺旋槳式,飛機體積小、重量相對較輕,飛機起降對飛行甲板的要求還不是很高。相比戰列艦,航母的建造週期、技術難度、用料、資金要小得多,因為相比於航母,戰列艦不僅需要考慮戰列艦的裝甲佈置、裝甲厚度,而且主炮的研發、防空系統的佈置、艦船動力系統的匹配、損管艙室的安排等等一系列都是大問題。

那個時候只要你的噸位夠大真的是什麼船都能改裝成航母,哪怕是一些民用的貨輪、運輸船。特別是美國,我們經常聽說美國什麼一週下水一艘航母,以表現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和戰爭潛力,其實那些都是拿運輸船改裝的,就是在頂上鋪一層飛行甲板就可以了,並且是用於二線護航的護航航母。用於戰鬥用的艦隊航母一個星期就弄好想都別想。艦船的民用標準和軍用標準是不一樣的,首先裝甲問題和動力問題民用標準就達不到戰鬥用的要求,所以基本上沒有用民用船舶改成炮艦的,因為你更本扛不住火炮的傷害。

所以一般來說一艘同等噸位的一艘戰列艦的價值能頂上3~4艘航母,所以那些說珍珠港事件是美國一手安排的會讓日本人打的矛盾可以歇歇了,因為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戰列艦改是海軍絕對的一等一主力戰艦,正是因為珍珠港事件,美國的建言中受損所以才派航母出擊,要不然太平洋戰爭就是日本航母大戰美國戰列艦了,當然,美國海軍航空兵也不是吃素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