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河流域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河流域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9 個回答
芷若幽兰666
2017-09-19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河流域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前323年,古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帝國皇帝,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天才,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首(亞歷山大大帝,漢尼拔,愷撒大帝,拿破崙)。他足智多謀,在擔任馬其頓國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東征西討,先是確立了在全希臘的統治地位,後又滅亡了波斯帝國。在橫跨歐、亞的遼闊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個西起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河流域,南臨尼羅河,以巴比倫為首都的龐大帝國。創下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輝煌業績,亞歷山大東征雖給被征服地區帶來一定危害,但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河流域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公元前334年春,亞歷山大渡過赫勒斯滂海峽,開始了長達10年的東征之戰。他用以開始遠征波斯帝國的軍隊,由步兵3萬名、騎兵6幹名和戰艦180艘組成。波斯帝國卻擁有數十萬大軍,戰艦500艘。而且,波斯帝國面積比馬其頓王國約大50倍,更何況遠東古老而富足的埃及、巴比倫、腓尼基等諸多國家均已被波斯征服,併入波斯版圖。儘管力量懸殊,但亞歷山大善於從本質上看問題。他深知,波斯帝國雖國土遼闊,軍隊龐大,威名猶在,但其勢已衰,內部四分五裂。而馬其頓王國氣勢正盛,銳不可擋。亞歷山大藉助渡過赫勒斯滂海峽之餘威,利用己方高昂的士氣,一鼓作氣,突破敵防線,首戰告捷,徹底摧毀了波斯人的土氣和抵抗的決心,開闢了向亞洲擴張的道路。不少城邦不戰而降,甚至把亞歷山大視為將他們從波斯人統治下解放出來的救星。遠征軍連續作戰10年,行程萬餘里,進行上百次強渡江河、圍城攻堅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戰,建立了西起巴爾幹半島、尼羅河,東至印度河的龐大亞歷山大帝國。作戰中,亞歷山大正確選擇戰略方向,合理運用馬其頓方陣戰術,善於組織步兵與騎兵、陸軍與海軍協同作戰,軍事手段和政治手段並用等,在世界軍事學術史上留下光輝一頁。亞歷山大東征給當地人民造成深重災難,但客觀上也促進了希臘與亞非諸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在歷史上具有深遠影響。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河流域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在政治方面,東方的君主專制政治和希臘的城邦體制出現了一種結合,在承襲東方體制的同時,希臘自治城市把希臘民主傳統和商品經濟引入東方。在經濟方面,通過遠征而形成的歐亞非三洲一體的希臘化世界,對溝通希臘和埃及、西亞、中亞以至印度的商業貿易,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這種經濟日後成為羅馬奴隸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過,西方沒有繁榮起來,東方始終是希臘化世界的中心在文化方面,亞歷山大的征服使東西方文化在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衝撞和交融,這使得富於理性和邏輯的西方哲學與古代埃及、西亞豐富的數學、天文學知識相結合,使希臘化的自然科學發生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東西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也相互影響,在思想方面,亞歷山大帝國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和胸懷,希臘人從此走出狹小的城邦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河流域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亞歷山大大帝在短短的13年時間裡統一希臘全境,橫掃中東地區,不費一兵一卒而佔領埃及全境,蕩平波斯帝國。征服全境約500萬平方公里,超過東方七國領土總和。特別是亞歷山大在東征期間一度打到印度河流域。如果他再進一步越過蔥嶺,就將進入西域地區,距離中國可謂僅有一步之遙。但他最終沒能跨出歷史性的一步,與中國擦肩而過。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戰國時期,如果亞歷山大能再進一步首先接觸的就是當時的秦國。此時的秦國剛剛完成商鞅變法,國力十分強盛。馬其頓軍團對上秦國虎狼之師孰勝孰敗,不得而知!

柳生但马守
2017-09-12

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印度帶來了東西精神的相遇:

a 希臘人接觸的印度精神

近代法蘭西的印度學的巨匠沙爾文·李維(Sylvain Levi),根據他的《印度文化史》,這樣記載道:

“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印度這回事,他本人是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入門弟子,亦是富於學養的王子,從這一點來看,他通過對印度的遠征,有把揹負著地中海世界的文化的希臘精神(他們發現了西方世界的前衛——印度的精神)帶去跟印度精神相接觸的意思。在印度的地域中,亞歷山大大帝給予了他們偉大的影響,從哈大(Hadda)古蹟中所發掘的遺物裡面看到亞歷山大的雕刻像,還有被信為是釋迦牟尼前生的假想人物——摩訶三摩多(Mahasammata)的雕像,這位摩訶三摩多跟亞歷山大是重合在一起的,亞歷山大建造的城市,被說成是摩訶三摩多所建造的。說亞歷山大是一位佛教的王者的文獻傳說,亦被發現。或者亦有傳說:基督教的使徒聖托馬斯(St. Thomas)教化了紀元後統治印度西北部的希臘系出身的龔多菲雷斯(Gondophares)國王,使得這片土地成了聖托馬斯的殉教之地。也就是說,聖托馬斯成為基督教的使徒也是在亞歷山大大帝的印度遠征之後,才可以去希臘的殖民地佈道。佈道的中心舞臺,是在印度河的左岸一個叫做塔克希拉(Taxila)的都市。

這個都市是在印度與伊朗世界的交界處。處於交界處的這個都市,東面是恆河(Ganges)地區,西面則是從幼發拉底(Euphrates)河域過來的商隊的聚集地。同時,這裡又是遊學之地,遠道而來的青年們全部來自雅利安(Aryan),稱呼這裡為“雅利安民族之地”,毫不誇張。這裡是大學都市。在這個都市裡,希臘人都為亞細亞華麗的文化所眩惑。這固然令他們目眩神迷,但是更令他們震撼的是,這個都市的廣場裡,這兒那兒都有不少裸體的苦行者,他們在希臘征服者的面前,顯示了一種超越的平靜(transcendent indifference),還宣說,不動乃崇高的幸福之道。這樣的態度跟這些希臘征服者的心事正好相反,他們著迷的是戰利品,所到之處爭搶掠奪,正是為了這些戰利品才不遠萬里來遠征的。

姑且不論這些事情,希臘的征服者們跟那些苦行者相遇,什麼衝突都沒有。相反,還結成了友好關係。有一位苦行者被希臘軍隊的將兵們稱為‘好好先生’(kalyana),與之非常親切。這位苦行者參加了遠征軍,一直走到國外,都跟遠征軍在一起。這位苦行者年紀大了,也已經非常疲勞了。走到了撒賽(Suse)這條街的火刑場的所在地,苦行者自己走上了火刑臺,他也許覺得自己不堪衰老、餘命不久,便選擇了死亡的道路。那時,軍容整齊的希臘軍隊,在這不可思議的景象前面,都恭恭敬敬地列隊參拜。

這是一位連名字都沒有的裸體苦行者,在絕對的自我否定的精神之中,離世而去,那種嚴正的姿態,希臘的將士們帶著驚奇的表情,向他表示了最高的敬意。本來在希臘的哲人之間,有很高的知性,對於財產和社會習慣都是很輕蔑的態度。大家雖然都知道有名的桶中哲人蒂奧根尼斯(Diogenes,B.C.413—323)的故事,但是這位印度苦行者的行為有過之而無不及,對他們希臘人來說,印度精神——令人震驚、值得敬畏——在發出聲響。

但是這件事,不僅僅兩千三百年前亞歷山大遠征軍對於印度精神這一點上表示驚奇,主張日本無罪論的印度巴爾博士在其“和平宣言”中,根據巴爾博士的述說,在英國人在二百年前把印度作為殖民地統治的當初,派爾梅斯頓(Palmerston,1784—1865)英國的大政治家,就在當時的議會裡發表如下的演說。

“當我們英國人還處於未開化的時候,當時還在森林裡吃野獸肉的時候,印度已經建築了當時世界文明所達不到的最高的精神文明,我們英國人僅僅憑藉武力,居然把有關印度的法案在議會裡提出來,這是何等愚蠢的行為啊!

這是十八世紀近代的事情,地中海文化圈裡的人接觸印度精神之際,所表現出來的驚奇與敬畏的感情。

b 有之文化——希臘思想論

亞歷山大遠征軍在塔克希拉遇上的那位裸體的苦行者,或許是跟釋迦牟尼佛陀幾乎同時的印度正統派婆羅門教相對抗的一個新興宗教——耆那教派(Jaimism)的人。耆那(Jaina)是從“勝利者”(jina:victor)一詞展開而來的語彙。該教派的宗旨是,控制為宿命的物質慾望所支配的生存,強調通過把頭髮剃光之類的苦行者的實踐,成為以絕對知(kevalajnana)所體現的勝利者——耆那教即以此目的的宗教。因此,常常有容許斷食乃至自殺這類苦行的一邊倒的修行者。釋迦牟尼體驗過這種強調讓身心受苦的徒勞的苦行,他認為是一種惡行。作為回報的經驗苦與等價的東西,並不能引導人走向正覺,因此排除一邊倒的苦行。但是從列那·格勞塞把釋迦牟尼的正覺表現為“人性滅卻”這一點來看的話,佛教也把自己否定之燈高高舉起。相對來說,亞歷山大遠征軍帶到印度的以希臘精神為代表的地中海文化,已經注意到這是與印度精神不同的文化。因此,今天這裡論述的東西,在直接關聯的範圍內,只不過希臘精神之一斑而已。

好,言歸正傳。亞歷山大大帝的師父、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據說他把以前的希臘哲學傳統做了一個體系的表現。雖說希臘哲學史被稱之為存在論的歷史,亞里斯多德的存在論,把物質作為存在來處理,把具有意識的靈魂作為精神的自己的存在來處理,在這裡,這一哲學,便是以物質與精神的二元論立論的存在論。這一哲學無論什麼事情,都是從存在的看法作為第一義,並且規定把它們作為對象。這是一種客觀主義。所謂存在便是表示客觀主義的標語。

但是現實世界中,生滅變化的各種存在,實際上,對於存在的現實或者捕捉到了,或者失去了,這樣的現象,換句話說,非存在與存在是混合在一起的,不可以說是本質的存在。決定性的、本質的存在,這些應該是早已存在的東西,沒必要另行產生。再者由於本質的存在已經存在的關係,與存在相比,在相反的意義上,向某種非存在的方向消滅、存在朝非存在變化的道理也沒有。因此,存在為了是決定性、本質性的存在,由於這樣的存在與非存在的混合在一起,必須要求有成為依據的根底。終極的第一原因(primary cause,primary principle),即存在的存在。這就是存在自身作為自身本質的存在的東西。亞里斯多德稱之為神的東西,便是不生不滅的第一原因。

因此,這樣把一切都作為客觀存在來處理,因為存在的緣故,這就必須知道。在那裡,存在故而知,換言之,並不是為了什麼原因,只是喜愛知這件事的本身,對知道這件事自身非常友好。即,有絕對的愛知的立場。這就是philosophy(philos愛 + sophia知·哲學)。在這樣的意義上,哲學是科學的母胎。哲學是關於愛知的全體的general之學。各種各樣的科學只不過是相對於general之學的哲學的站在particular立場上的學科罷了。在希臘,以哲學作為母胎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科學。即,埃及的測第術,成為希臘的幾何學;波斯的占星術成了天文學,作為一般的技術都成了認識=科學。

且舉幾個具體的例子。在印度,科學的希臘人便是實現一切不可思議事物的技師、建築家、機械工。紀元四世紀希臘哲學家梅特洛德萊斯(Metrodores)在恆河流域導入水車的組裝技術,維持了最長的傳統。據說希臘的機械技術飛快地擴展。還有希臘的天文學,在印度,建築了關於天體科學的紮實的基礎。它替代了印度自古以來的古老的定說,在印度文化浸透的所有地域裡擴展。關於醫術,在根據直觀與經驗的醫療方面,印度人好像是得勝的。但是,在需要實證、科學觀察的病理學、解剖學方面還是希臘人確保了最出色的成績。這些就是哲學 → 科學的客觀主義在印度得到實用的事例。

在亞里斯多德學說中的客觀主義,還有以知識的力量為世界的根本原理,是主知主義(intellectualism)。作為主知主義的標語希臘語的理性·邏各斯(logos)在此得以成立。我們對事物的認識,是因為我們具有邏各斯,我們的認識都是“有關事物的邏各斯”,就像作為“存在的存在”的各種存在的第一原因是神一樣,真的有“邏各斯的邏各斯”,即,對其自身中的東西有完全的認識,只有在神中實現。這樣對亞里斯多德來說,作為存在的第一原因,作為邏各斯的第一概念(conception)都是相應的、相關的,在此,神是作為存在第一原因的存在與作為認識的第一概念的邏各斯。在這樣的亞里斯多德哲學中的一神論的傾向,跟基督教是相關的、一致的,由此而形成了中世紀基督教哲學。

但是,亞里斯多德中的作為第一原因的不生不滅的神,同時作為第一概念的邏各斯神,即,同樣基督教相關聯、相一致的神,與開始成為問題的阿波羅神這一個希臘的神,有事麼而關係呢?有時候,對於阿波羅神那樣的希臘神話中的眾神,希臘哲學家只是作為神話中的神來看待,只不過是哲學家所思想的真理的象徵形態而已。但是,對那些神話的眾神,哲學家的批評意見是:不能作為合理化的思考對象。從基督教的立場來說,亦只不過是多神教的一個習俗而已。從純正的宗教立場上來說,亞里斯多德的“存在之存在,邏各斯之邏各斯”那樣的唯一神,可以說是希臘精神的正統。

這一問題可以從各種立場上來討論,現在所說的阿波羅神卻是神話傳說的眾神之中的重要的神。就這些希臘眾神的性格而言,一言以蔽之,這些眾神都是跟人在一起生活的。雖說人與神一起生活,但是人生有限、人是要死的,相對來說,眾神是不死不生的。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神可以“看見一切、話說一切、持有一切的心”。人有自己辦不到的事情、達不到的希望,但是眾神什麼都能幹,所以人把自己做不到的希望·欲求都放在神的身上。因此從眾神那兒可以看到人的典型願望。眾神是人的歸依之所。人的行動,就具體的每個方面,都能看到象徵的眾神的形象。

雖說上面談的是希臘思想,從一開始就敘述跟我們相關的事情,所以顯得雜亂無章。扼要來說,亞里斯多德中的哲學是存在論,神話中的眾神是人中心主義,現世的、共存的,絕對否定的做法是看不見的。再者,在亞里斯多德倫理學中的最高善也是從一切調和之中產生的幸福,這個幸福,就是以完全的德為目的、伴隨著一種精神活動的快樂。

至少從這些方面來看,此地所看見的思想,看不到絕對否定那樣的傾向,而是一種肯定的思想。所謂肯定的,就是前面所說的認識啊、幸福啊,以及對於東西的存在也是一種肯定的態度。我想起來,西田幾多郎曾經說過希臘的思想是有的思想。所謂有的思想按照前面的敘說來說,就原理而言,認為有“存在之存在”這樣一個實體;就實踐而言,追求現世的幸福,以理想的快樂作為目的。前面也說過希臘人的科學思想,近代以來,根據西洋風格的科學思想,推進了對客觀世界的研究,科學技術改造了世界,以促進我們生活日益幸福的目的。現在希臘思想的傳統,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已經達到大成之境。

(c)希臘系的一位統治者與佛教僧的對話

佛陀釋迦牟尼的正覺的內容由“人性滅卻”(dispersonalization)一語所表達的那樣具有無的性格,與此相對,如前所述,希臘思想是有的文化。通過亞歷山大大帝的遠征,以旁遮普(Punjab,五大河集中流過之地)為中心、在印度西北部佛教地域上建設了希臘殖民地,有與無兩種異質的文化,在思想形態上邂逅相遇。於是有一個實證此事的文獻,在紀元前168—145年左右,統治旁遮普的印度·希臘(Indo-Grec)的大王曼那多羅斯(Menandros)跟的佛教教團的學僧那伽斯那(Nagasena)有個對話錄。紀元前一世紀到紀元後一世紀之間,印度系南部的佛教徒與印度系西北部之間,可能傳承有所不同。前者是梵語的一種通用語(prakrit)的巴利語的文本,而後者則是與之有親近關係的梵語所寫成的原典。

曼那多羅斯其人並非佛教教團虛構出來的人物,他是這一地區的統治者,是有確實的希臘文獻資料的記述所證明的。而且還有二十二種刻有他名字的貨幣(29)從他當年統治的地方發掘出來,從古錢學(Numismatic)的立場上,也證明了這些文獻資料的真實性與確定性。這份印度南方佛教系的巴利文本的對話錄,曼那多羅斯這個希臘名字轉寫為巴利文,變成了畢鄰陀(Milinda),被給與題名為“畢鄰陀的問題”的記錄文獻的形式。再者,與此幾乎相同內容的、用與巴利文關係親近的梵語寫成的文本。在紀元三、四、五世紀,三次被翻譯成漢語。這部漢語的佛典,回答“畢鄰陀的問題”的佛教學僧名字叫做那伽斯那,文本的題名被稱之為《那先比丘經》。

只不過按照中國與日本的傳統,在佛教者之間——其它文化科學領域裡恐怕也是如此——直到近代為止,由於被放在了一個封閉的環境裡,從東西文化交流的立場上,對佛教歷史展開的考察——這種學問事情的關心,卻是極端的淡薄。從而到近代為止,對漢語翻譯的《那先比丘經》,幾乎沒有引起一般學者的關心。但是對西歐的佛教研究者來說,現在說來是對話篇的文本,西歐文明之母胎的希臘系的一位國王曼那多羅斯與佛教的學僧的問答錄,令人想起柏拉圖的對話篇,根據這一點的關心,在研究梵文的學問領域中,題為《畢鄰陀的問題》的巴利文文本亦得到了研究。在十九世紀結束、二十世紀剛開始之際,這一文本的英、德、法語的翻譯逐步都出版發行了。把漢語與巴利文文本作對照的研究——非常認真而明確的業績——也出版發行了。由於出現了對照研究,這一份文獻的研究具有世界史的方向、作為完璧的形態給了我們。日本的學界也受了這個影響,在十九世紀結束之際,許多研究成果紛紛問世。

根據這些成果,曼那多羅斯大王向那伽斯那比丘提出的許多問題,對此那伽斯那作了回答。這證明兩者之間有過問答交流的事實。基於這一事實,在印度—希臘地區,為了向希臘人、歐亞(Eurasia)人宣佈佛教,可以想象,採取這樣的對話方式。也就是說,這部對話篇具有記錄經典樣本的價值而得到重視。

根據這部對話錄,曼那多羅斯居住的首府的薩伽拉(Sagala)是一個城塞都市,旁遮普則是作為印度—希臘地區的心臟的繁榮的文化都市。那位曼那多羅斯是一位學識豐富、充滿了才氣的人,喜歡跟學者一起會談、談論理論問題,據說是一位富於希臘教養的名君。因此,作為會談、論辯的對手在這裡出現的,便是碩學德高的有名氣的那伽斯那比丘。進行對話的地方則是在那伽斯那逗留的散克愛亞(Sankheyya)精舍。曼那多羅斯對於那伽斯那懷有敬畏之念,所以帶了許多文武百官,一起去精舍拜訪大德那伽斯那。

好,曼那多羅斯與那伽斯那之間的問答,現在學者已經解明的情況中,我們一上來就敘述的那些直接相關的事項,關於個人存在的兩者不同的看法。即,曼那多羅斯從亞里斯多德哲學所表示的存在論的立場上,把個人的存在看做是實體的東西,與此相對,那伽斯那則只是把它作為人心滅卻的一種形態,否定了實體觀。這個問題當然關聯到靈魂存在的有無問題。曼那多羅斯,對於靈魂亦是採取實體說的希臘思維方式,而那伽斯那主張無靈魂說。這個無靈魂說,在印度佛教思想的傳統上,長時期被注意的關係,當曼那多羅斯詢問道,“靈魂和身體是一件東西呢,還是別的東西?”那伽斯那提出了反問,“大王宮中的芒果樹(amra)的果子的味道是酸的,還是甜的啊?”大王說,“因為宮中沒有芒果樹,它的果子是算的還是甜的,很難回答。”那伽斯那說,“跟這個道理一樣,靈魂也是沒有的。為什麼要說這個無的靈魂跟身體是同一個或者別個東西呢?”這樣的問答在佛教的傳統中常常被人提醒注意。

關於其餘的問答,基本上都是一些後來大乘佛教中常見的問題以及相關聯的問題,沒時間在此詳細談論了。這樣的問答,在佛教方面,曼那多羅斯因此受到多大的影響?——這一點確實在文獻中上看不出什麼跡象。再者,曼那多羅斯在貨幣上的頭像,還是希臘風格,作為公共人物,他畢竟還是信奉希臘眾神的啊!但是,他按照印度大王們常見的做法,認可了一所以他的名字冠名的僧學院,而且他受用的雕刻著佛骨的壺,最近也發現了。因此,關於他是後世製造出來的故事的跡象,確實沒有,東西曆史學家們共同證明希臘人的曼那多羅斯在佛教教團之中的神聖的存在性。

只不過是佛教信奉者,或者畢竟還未曾跨出希臘的信仰之外,在這篇對話錄展開的東西來看,確實是採取有的希臘立場與採取無的佛教立場發生了對決——由此可見一斑。但是包攝了希臘的有的思想,把佛教作為主體的阿波羅神的形成,因此,佛教具有世界宗教的氣派,在東亞的廣大領域中傳播,這一點佛教精神史的原始性,不能在其中捕捉。關於這個問題的正確性,我們另行完成了對於佛陀釋迦牟尼正覺的審議,從這個正覺的內容出發,必須探究形成阿波羅佛的精神展開的痕跡。

闲看秋风999
2017-09-11

謝邀。活了僅僅三十三歲的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時任希臘馬其頓國王,全盛期建立了一個面積五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帝國,由西向東橫掃波斯,印度等文明古國。在印度的統治達二十年之久 留下了不少遺產。

在阿富汗和印度,希臘化(hellenistic influence)最明顯的影響是在相對較晚的希臘—巴克特路亞greco - bactrian王國(公元前250 - 125年)(現代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和印度-希臘王國(公元前180 - 10年)。憑藉古老中國的絲綢之路,希臘文化與印度、尤其是佛教文化雜交,對佛教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創造了一種希臘佛教藝術的文化。其後派遣第一批佛教傳教士到中國、斯里蘭卡和地中海(希臘佛教修道)。在這段時間裡,仿照希臘佛教風格的阿波羅雕像出現了。一些佛教傳統也可能受到古希臘宗教的影響: 菩薩Boddhisatvas的形象讓人聯想到希臘的神聖英雄阿波羅,而一些大乘禮儀(燒香,撒花瓣,以及放在祭壇上的食物)則類似於古希臘人的習俗; 不過,在土著印度文化中也有類似的做法,很難理清其源頭。一個叫梅尼德一世的希臘國王,皈依了佛教,並在佛教文學中被稱為“米琳達”。希臘化的進程也刺激了東西方之間的貿易,例如,古希臘天文儀器出現在了公元前3世紀的Greco-Bactrian,即現代阿富汗的Ai Khanoum(原文如此),而希臘的球形地球行星的球體則最終取代了長期以來印度宇宙信仰的圓盤組成的四大洲圍繞一箇中心山(Mount Meru),宛如一朵花的花瓣。《亞瓦納加塔》(《希臘天文專著》)和《Paulisa悉達多》的文本描述了希臘天文學思想對印度天文學的影響。亞歷山大大帝即希臘化對印度藝術的影響是深遠的,比如一些寺廟和雕塑,等等。

以上內容轉譯自維基百科(英文版Wikipedia ),缺乏旁證,僅供參考。

胡笳胡谈
2017-09-12

謝謝邀請。亞歷山大帝這此東征的影響要從兩方面來講,一個是對亞歷山大的影響,一個是對印度的影響。

講影響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亞歷山大大帝和他的征程。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河流域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前323年)】,古代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帝國皇帝,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謀,在擔任馬其頓國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東征西討,先是確立了在全希臘的統治地位,後又滅亡了波斯帝國。在橫跨歐、亞的遼闊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個西起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藥殺水的以巴比倫為首都的龐大帝國。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亞歷山大東征雖給被征服地區帶來一定危害,但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亞歷山大死後,亞歷山大帝國分崩離析。

亞歷山大大帝活了33歲,他的大軍開到印度河流域時,印度的統治者是波斯人。

亞歷山大大帝在印度河以東的海達斯佩斯河,和前來抗擊的印度國王波拉斯夾河對峙,隨後一戰徹底擊潰了波拉斯的軍隊。亞歷山大戰後義釋被俘的波拉斯,仍然讓他作印度國王,波拉斯也宣佈對亞歷山大死心塌地地效忠。此時亞歷山大手下的軍隊已經厭戰,亞歷山大不得不停止遠征,開始西歸。我們可以設想的是,如果亞歷山大繼續進軍,他將進入中國境內,而此時的中國正是戰國中期。。。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河流域帶來的影響是什麼?好了,講完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的過程,我們談談這次東征的影響。

首先是這次東征對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世界過程的影響。

東征印度河流域這一戰是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世界的最後一仗。這次戰爭耗盡了亞歷山大軍隊最後一絲力氣,他們以強弩之末,攻擊了印度印度河流域,但並未深入,也並未擊敗當時印度的主要國家信德王朝。

亞歷山大的士兵們由於連年苦戰,又受到酷暑.暴雨及熱帶病的襲擊,拒絕繼續東行,亞歷山大被迫撤軍。隨後,亞歷山大大帝回到巴比倫後,突然病死,帝國隨之分裂。

所以,這次東征停止了亞歷山大的腳步,我們可以想象,如果征程進行下去,印度之後就是中國,而當時中國正在春秋時期。。。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河流域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我們再講講這次東征對印度的影響。

波斯人和希臘人的入侵,使印度第一次和西方發生了接觸,商業和文化交流的渠道從此打開。波斯人帶來的阿拉米字母,經過演化,在印度變為盧體文字。這種文字在西北印度一直通行到公元3世紀。孔雀王朝時代的建築和宮廷禮儀,據某些學者說,也受到波斯的很大影響。希臘人把他們的錢幣帶到了印度,使印度的鑄幣技術獲得了很大提高。印度天文學家亦從他們的希臘同行那裡學到不少東西。反之,印度在哲學、藝術、數學和醫藥方面也影響了希臘,並進而影響了基督教。

另外,亞歷山大在印度西北部的徵略活動削弱了這裡眾多的部落和王國。他也曾嘗試在傑盧姆河以西建立兩個行省,留軍屯守,委派總督,並使河東諸小國受其節制。這一切都為新的孔雀王朝建立較為持久的統一帝國鋪平了道路。

最後,我們還是必須承認亞歷山大大帝是個牛叉的人。

sdqst圣殿骑士团
2017-09-12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河流域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遠征到達印度河上游。由於官兵思鄉厭戰,加上當地氣候炎熱,疾病流行,亞歷山大被迫決定撤退。公元前325年,返抵巴比倫,10年遠征即告結束。經過10年的東征,亞歷山大建立了西起希臘,東至印度河流域,南括埃及,北抵中亞的幅員遼闊的大帝國。

亞歷山大的征服活動,打通了印度河至尼羅河的通道,促進了東西方貿易、文化的交流。亞歷山大對印度的入侵打斷了摩揭陀王國的發展,給旃陀羅笈多(月護王)以可乘之機。他先是趕走了亞歷山大留下來的駐軍。隨後,又推翻了難陀王的統治,建了孔雀王朝。旃陀羅笈多的孫子就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阿育王(是亞歷山大成就了孔雀王朝)。

闲庭客
2017-09-12

哦,亞歷山大大帝東征:使印度文明由列國並舉到帝國統一。從而推動了印度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

與此同時,帶來所謂的希臘文明~犍陀羅藝術:佛陀的一些寺廟菩薩石像雕刻,融合了希臘式雕刻和浮雕風格……

犍陀羅藝術形成後:對次大陸本土及周邊的中國、朝鮮、日本等亞洲國家的佛像藝術,都起到了深刻的影響~如我國新疆、敦煌、雲岡的佛教佛雕藝術等。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河流域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翼飞随笔
2017-09-12

首先感謝悟空君邀請,看了幾位友友專業細緻的回答,感覺都很精釆,既有深度又有寬度,比翼飛水平高多了,這個問題翼飛就不濫竽充數了,祝悟空君和友友們午怡!

史可见证
2017-09-11

感謝邀請與信任

亞歷三大東征從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324年共歷經10年。由希臘向東一直打到今烏茲別克斯坦和現巴基斯坦地區,滅了波斯,建立了西起巴爾幹東至印度河流域,面積達五百餘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帝國。其影響是十分深遠的。

從政治上來說使東方君主統治和希臘城邦模式相互影響交匯;經濟上形成了亞歐非一體的希臘化世界,促進溝通了希臘、埃及、西亞、中亞、印度之間的貿易;文化上使西方哲學和埃及及西亞數學、天文交匯融合,使希臘的科學得以迅猛發展,東西方的藝術形式與風格也相互造成了影響。

手机用户52265908659
2017-09-12

謝邀,古代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一公元前323年),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征服者,他雄才偉略,勇於善戰,領軍馳騁歐、亞、非大陸,使得古希臘文明廣泛傳播,是世界古代史上最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大帝統率希臘聯軍攻入印度河流域,此舉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對印度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河流域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