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10 個回答
尘飞扬爱电影
2019-01-14

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這句話乍一聽沒毛病,仔細一聽,還不如乍一聽。


《戲說乾隆》是戲說,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康熙微服私訪記》是戲說,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鐵齒銅牙紀曉嵐》也是戲說。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這些口碑不俗的電視劇得到喜愛,有不俗的收視率,就是因為它們敢於戲說。


然而,從歷史的角度上看,這些影視劇就是胡說


乾隆康熙微服私訪真的有那麼多趣事豔遇?紀曉嵐與和珅真的能夠鬥智鬥勇?


還有《宰相劉羅鍋》,劉羅鍋真的可以耍得和珅團團轉?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當然不是的,沒有任何史料證明紀曉嵐劉羅鍋與和珅之間可以貓吃老鼠。


這些影視劇拔高了紀曉嵐劉羅鍋的地位,將情商智商雙高的和珅貶成丑角。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然而,這些劇能夠在出爐後獲得極大成功,是因為故事講得好,引人入深。老百姓不排斥戲說的歷史劇對著歷史人物胡說。


當然,肯定有六小齡童的粉絲說了,六小齡童是針對《西遊記》的改編,而不是針對其他歷史劇。


然而《西遊記》就是一部神話小說,有極大的虛構成分,就算是寫世俗生活的細節,它也有胡說的成分。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去年年底,有個杭州小學生馬思齊發現,《西遊記》中唐僧去西域的途中,吃的菜幾乎都是江淮地區的美食。


馬思齊還做了舉例,女兒國時,就有一下菜單。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到了67回,取經團吃的菜和女兒國的差不太多,有面筋、豆腐、芋苗、蘿白、辣芥……


這些食物江淮地區都出現過,但地理分佈,取經團吃這些是作者虛構的食物,也是書齋中作者的胡說了。


當然,肯定還會有人說,《西遊記》的精彩不是因為它的菜譜,而是它不俗的想象力和諷刺才華。


贊同這一點。


《西遊記》是毀僧謗佛之說,唐玄奘本是一代高僧,在西遊記中卻是貪生怕死的慫包。楊潔為了能夠拍戲,所以也拔高了佛教人士的形象。但是這種改編,變了原著的意味,也近乎胡說了。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那麼六小齡童為什麼要強調“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我想大概是它對86版《西遊記》愛得深沉,有和它不太一樣的就難以接受,認為是亂編和胡說。


當然,這樣猜想未必對,歡迎說出你們的想法。

0屎粑粑0
2019-01-13

本來這話沒什麼毛病,但是六小齡童儼然是吳承恩自居,除了他自己誰也不能演孫悟空,從這個角度那就要說道說道了。

改編不是亂改,那六小齡童版的孫悟空就接近原版嗎,改的面目全非了吧?其實最接近原著的唐僧師徒形象是周星馳版,沙僧是藍臉大高個,豬八戒是野豬不是家豬,孫悟空矮個面目猙獰。

整個86版西遊記把原著裡的形象都顛覆了,都變的特別美,這符合妖王的形象和氣質嗎?老百姓一直都沒說你們亂改,你還指責起別人來了。

六齡童是猴戲世家,但那是在舞臺上的傳統戲曲形象,戲曲形象跟電影電視裡追求真實不一樣,這點可以理解。但你把戲曲形象搬上熒幕,離真實差了多遠?

戲曲裡表現手法不多,更多地是學猴的動作,六小齡童版的孫悟空唯一的看點也就是動作有點像猴,可這是那個怒髮衝冠的妖王孫悟空的全部嗎?

僅憑一個猴戲就想霸佔孫悟空這個大家心目中的蓋世英雄,六小齡童還差的很遠。

不变的小王子
2019-01-13

偶然重溫了一遍87版的《聊齋》電視系列劇中的《雲翠仙》一集,不禁對六小齡童的這句話感同身受。

在短短兩集的電視劇《雲翠仙》中,編劇對原著裡的一些情節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電視劇濃墨重彩地詳敘了樑有才從接觸賭博到沉溺其間不能自拔,最後將妻子賣為娼妓,還特別原創了原著中沒有的將樑有才“害得好苦”的賭棍惡霸王海的形象。到最後故事的大結局也進行了幾近顛覆性的改編——原著中樑有才走投無路行乞道中,被關入牢獄,病重而死,改編成樑有才家破人敗之後為了復仇和王海“最後一博”,用菜刀砍下仇人的腦袋,面對著燦燦雲霞,絕望的眼神……

原著是原著,影視是影視。影視取材於原著,當然不能死摳原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某些打著“忠於原奢”,拿影視藝術作品跟原著“對號入座”的**們,就是不懂這個道理。正像86版《西遊記》,為了表現人民群眾心目中齊天大聖的美好形象,特意放大了大鬧天宮、反抗天庭的力度,這有何不可。玉帝被打得躲在案桌之下,迫不得以向如來救助,不僅沒有顛覆原著裡的精神,而且更加突出了美猴王的英武神通,與原著描述相去再遠,其精髓不變,有何不可?

對於原著的昇華,提升、美化是完全沒問題的,六小齡童做為熱愛西遊藝術的老藝術家,深惡痛絕惡搞、胡編的影視作品——我個人以為,像86版中對師徒四人人情味的改編 ,對孫悟空形象的美化,是必要,這和“惡搞”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反觀現在某些西遊主題影視,要麼搞一些古今穿越,要麼讓孫悟空在平頂山前騷首弄姿學女人說話,要麼非要給這位石頭裡蹦出來的美猴王安插上無聊的愛情故事,要麼讓孫悟空施展“臭屁神功”……我想,“改編”和“胡編”的界定,已經完全可以區別開來了。

一些網友提到錢雁秋導演的《西遊記後傳》,我覺得這僅僅是藉助西遊記的故事背景,編寫的一部民間續作而已,不要拿它跟《西遊記》做太多對比,畢竟,《後傳》裡對於孫悟空性格形象的塑造還是靠譜的。相反,我倒不太喜歡網上流行的4集《西遊記外傳》,儘管一些86版中的工作人員在這部劇中擔任了職務,但放在今天的看它的“惡搞”成分似乎更明顯一些。當然了,你可以把它看成一部借西遊記人物針貶時弊,反映當今社會現實的諷刺“漫畫”。至少,它所宣傳的主題思想是正能量的,不是為了娛樂搞笑而搞笑。

建議大家先讀讀《聊齋 雲翠仙》的原著文本,再看看電視劇裡呂涼、于慧的精彩表演,感受一下改編後的對比,我想,大家會和我一樣,愛上這部將原著的結局修改得“面目全非”的電視劇的。至於什麼“聊齋喜劇系列”,在這部劇面前,實在是跳樑小醜一般,不值一提了。

現在很多影視劇純是為惡搞而惡搞,為搞笑而搞笑,惡俗到沒有下線。86版西遊記改編不假,但改編就是改編。創作者們是嚴肅認真地改編掉不符合廣大觀眾審美的糟粕。《雲翠仙》劇裡,加上樑有才走投無路,偷墳盜墓的情節,加上雲翠仙為救丈夫跪倒在鄉親們面前流淚求情的情節,這是真正的合理改編。

我還是覺得我們有必要分清“惡搞”與“改編”“演義”的區別。就算是《三國演義》對三國曆史、對《三國志》那樣大的改動,都不應該用“惡搞”來定性。《西遊記》也是一樣。“惡”的定位應當是“惡俗、無聊”吧。高明的“惡搞”,並不一定惹人膩煩。我舉幾個我個人看起來有點“惡搞”性質的影視作品,大家幫我一起看看定位準不準。

1、《魔幻手機》裡進行的COSPLAY風格的化裝表演和無聊的時空穿越。相比之下,兒童電影《熒屏奇遇》裡的古今穿越倒顯得挺自然和認真。

2、《春光燦爛豬八戒》系列,惡搞的痕跡比較重。

3、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我特別喜歡看,也確實是星爺喜劇電影中的經典代表,但是裡面很多情節設計,也確實屬“惡搞”。比如四大才子橋上秀,比如華安和華夫人的廣告秀……

再比如我前面提到的《聊齋》電視劇系列,我個人以為——最經典的當屬87版內地拍攝的76集《聊齋電視系列劇》,忠於原著,精彩改編;最惡搞的算同時期稍晚一些的《聊齋喜劇系列》,創作者為了讓觀眾在笑聲中淡化一些聊齋的恐怖氛圍,用了很多並不太高明的逗樂手段,實在是低俗不堪。

取材於聊齋故事,進行了大幅度改編的西影版《鬼妹》《狐緣》、香港大陸合拍的《精變》《胭脂》等電影,堪稱精品。港臺拍攝的《陰陽法王》《鬼叫春》等電影,仁者見仁,褒貶不一,我個人不太喜歡看。近幾年拍攝的《畫皮1》《畫皮2》基本上跟聊齋沒有大太的關聯,現代氣息太過濃郁。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可酒可茶
2019-01-13

那是小六子的“冥言”!西遊記是內丹著作,作者不是吳承恩,悟空與猴子沒有任何關係。他排什麼《吳承恩與西遊記》才是瞎xx改編,無聊的戲子!

魯迅根據吳承恩老鄉吳玉搢的猜測,認為二十卷小說西遊記是吳承恩寫的。其實吳承恩西遊記是不成卷的一篇千字遊記!!!

欲知詳情去噹噹網看王宏偉《正解西遊記》,,,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可乐和妖怪
2019-01-13

六老師的意思是說:戲說只能我說,改編只能我編。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墙外行人853
2019-01-13

一直感覺無厘頭的胡扯西遊記是對中國古代名著的褻瀆,吳承恩如果有靈,一定會把胡編亂造者一起帶走。支持六小齡童。

一生何求2126902
2019-01-13

本來不想寫!網上這麼多噴子真是看不下去,希望有良知的網友能看完我的評論!最可悲的是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跟風!首先六小齡童世代猴戲,塑造了經典的美猴王,給幾代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本來就值得尊敬和驕傲的!一邊免費看著孫悟空,一邊罵著給你們童年帶來歡樂的老藝術家合適嗎?六小齡童志立於傳播猴文化,對中國名著的傳承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何不妥?理解過他幾代人對猴戲藝術的情結嗎?他多少次拒絕參演惡搞西遊記的影視作品!他要是想發財早就發了,六小齡童老師因為想拍一部電影版的西遊記,為之奮鬥了十幾年,多次因為劇本不合適還有投資問題而擱淺,而因此遭到噴子們的漫罵!他沒有阻止過任何人拍西遊記!允許網上噴子無恥的漫罵就不允許一個老藝術家發表自己的看法嗎 ,噴六小齡童之前先想想楊潔導演!楊潔導演是最不同意惡搞西遊記的,當年也有不同意見的改編,楊潔就是執意堅持在原著的基礎上創作符合中國傳統審美,傳播正能量的西遊記!關於楊潔導演!六小齡童很多節目裡,很是尊重,病重時多次探望!楊潔導演逝世,他親自發文悼念!在追悼會以後,記者採訪,最後說了一句:只有演好電影版西遊記來告慰楊潔導演的英靈,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一個從23歲開始就指導和要求他怎樣演好美猴王的老師死了!他把演好電影版孫悟空來告慰恩師的英靈有錯嗎?網上有視頻可查!有什麼不妥?關於在拍西遊記時出國商演的事,早就闢謠了,當時出國是需要批文的,沒有領導出面獲得批文是出不了國的!楊潔導演在書中提到幾個主演商演的事其實很少,被噴子們無限放大,主要矛盾是楊潔與電視臺領導的矛盾,商演是電視臺領導同意並組織,專人帶隊,當年六小齡童只有20出頭,又只是個北漂,根本沒有能力去組織商演,關於楊潔書中提到主演打小報告的事,有沒有六小齡童己經無法考證,即使有,楊潔導演早就釋懷了,六小齡童經常看望楊潔導演,在追思會上六小齡童老師受楊潔家人和領導的委託,做最後的總結髮言,可見六小齡童和楊潔導演及其家人的關係非同一般,至於吳承恩故居!噴子們瞭解過嗎?是當地在吳承恩故居旁邊建了個猴氏藝術館!當地旅遊部門都出來闢謠了!也要算在六小齡童的頭上嗎?他為了傳播猴文化和藝術,把自己收藏的藝術品和文物都免費捐給了博物館,沒有任何盈利!簽字授書怎麼了?六小齡童老師到所有學校都給孩子們表演猴戲,給孩子們講課,亊後又和師生合影留念,噴子們只看到一個簽字快的視頻就跟風,多少人寫書,多少低級趣味的書都能出版!六小齡童老師寫的自傳式的猴戲世家的經歷怎麼了?傳播的是正能量,不想買可以!為什麼要噴他?還有六小齡童的商演!為什麼不可呢?他拍西遊記6年下來才掙了2000塊!六小齡童老師是孫悟空成就了他,也是孫悟空這個角色限制了他的發展!在電視劇連城訣裡!六小齡童老師的演技是很高的!可以因為孫悟空的角色太深入人心,以至於他不好接到別的角色!多少四天6000萬的小鮮肉都出去商演,他為什麼不可呢?關於西遊記能不能惡搞的問題,個人認為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中國的傳統文化,西遊記幾百年來在民間戲曲裡己經美化了,而且根深蒂固,孫悟空就是懲惡揚善,正義的化身,這也是楊潔導演和六小齡童老師等老一輩藝術家的初忠,如果讓孫悟空和唐僧去談戀愛,就會把中國幾百年來民間老百姓的形象打破,畢竟我們的社會是需要正能量的!六小齡童老師全家世代演美猴王,給億萬人帶來歡樂但它不是聖人,說的話也不可能完全正確,但是沒有必要遭到網絡暴力!六小齡童老師如果有新作品,照樣有億萬人捧場!中國廣電,文化部,早就發佈,限制惡搞中國古典名著影視劇的通知!六小齡童老師說的是符合國內政策的!他的榮譽都是國家給的,是國家認可的!噴子們請注意你們的言行!對你說的話負責!如果有贊成本人觀點的請轉發,讓更多的人看到,給六小齡童老師一點支持!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低调1570780
2019-01-13

章承恩實至名歸。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毛火荣
2019-01-13

比起抗日神劇來,這些都不是事。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苍穹之巅15
2019-01-14

直接開花,嗯,釣魚以開花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老師的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