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房,以後工資上漲,月供容易還;不買房就要等降價,哪種想法有道理?

10 個回答
重庆地产视野
2019-08-03

我國環境來說,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只會越往後越貴。

對於在一二線城市生活,工作和發展的人群來說,建議越早買越好。

首先,一二線城市屬於我國的重點發展城市,有優秀的城市環境和就業資源。

作為現代社會的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甚至留學生來說,他們畢業也更願意去這些可以展現自身才華的大城市,在這樣的大城市他們才會發光發亮。

其次,隨著我有國商品房交易以的,房子對於絕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來說,也是投資品。

多少年來,有多少普通老百姓因為買房早而享受到了社會發展帶來的紅利,甚至實現了財富的積累和裂變。

房子對銀行來說,是比較容易變現的資產。對普通人群來說,他是一個家,是孩子學習選擇學校的起步,更是醫療,交通,商業等的總和價值。

最後,我國老百姓,70%以上的資產都在房子上。

隨著人民幣不斷貶值,買房等於強制儲蓄。

想象一下,你貸款買一套房,哪怕你一份貸款不還,十年後,雖然貸款數字沒變,但其實這個數字已經不具備十年前的社會購買力。

這就是現實。

記得在重慶2004年買的房子,總價18萬,今年6月賣出,淨收168萬。

同樣的,比如15年在重慶融景城買一套兩房,首付十幾萬,月供不到2000元,套內單價9000不到。

而現如今,該小區建面單價2萬多,同樣大小的房子,需要60萬起步的首付款,而且月供還得6000多。

這也是現實。

總之,有人因為買房買的早,買進賣出實現了人生價值,而也有人因為看空房地產,一直等暴跌之後撿趴活,誰知道越來越買不起了。

财智成功
2019-06-14

財智成功認為,現在不買房,等三五年後房子較大幅度降價後再買才是理性選擇。


指望工資上漲後減輕月供壓力是不靠譜的,我們可以做一番分析。


就以工資收入中位數5000元來看,很多企業連續幾年也不會漲工資,平均每年的漲幅不會超過5%,也就是一年月工資上漲不會超過250元,一年下來也不過是3000元。


廣義貨幣增速是非常快的,高的時候超過15%,低的時候也會在8%上下浮動,而物價漲幅也是如此。工資上漲部分,相對於物價漲幅,基本都被抵消了,甚至還不太夠。


食品價格在上漲,社會服務成本在上漲,電器也好,傢俱也好,裝修材料也好,幾乎沒有不漲價的,工資連著漲五年,甚至都抵不上兩年物價上漲後要多花的錢。


實際上,除了行政事業單位工資穩定,旱澇保收外,普通民營企業解決了90%以上的新增就業,但是工作穩定性及平均工資和福利都要差上不少。


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不超過3年,這意味著在中小企業上班,平均三五年就要換一份工作。中間出現一段失業期很正常,工資出現下降也很正常。如果揹負著房貸,不僅有更多的顧慮和壓力,一旦房貸佔家庭收入比例較大,家庭債務風險也是相當大的。


在宏觀經濟形勢良好,賺錢容易,公司業績穩定,收入逐年上漲的時候,如果買房後月供僅佔家庭月收入的30%左右,不會超過40%,那麼買房也就買了。月供佔比少,意味著不會過多影響家庭生活水準,還能存下部分錢提前還貸。


如今不買房等降價更現實,則有如下原因:

1、房價實在是太高了,房價租售比和收入房價比已經嚴重偏離合理區間,下降空間巨大;

2、宏觀經濟現在面臨一些挑戰,民營企業要產業升級,未來幾年工資上漲空間小,失業概率大;

3、如今房貸利率普遍上浮,利率處於較高水平,利息不是一個小數字;

4、二手房降價趨勢已經非常明顯,部分投資客已經開始落袋為安,隨著越來越多二手房進入市場,整體房價下降趨勢不可避免;

5、對於多數人來說,現在拿出首付就已經有很大壓力,還房貸更是要佔用家庭過半收入,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一旦房價出現較大幅度下降,高位買房意味著很容易成為負資產家庭,也就是說屆時家庭資產還沒有未還的銀行貸款多;

6、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已經開始轉型,甚至開始去地產化,這是非常明顯的信號,房地產黃金時代已經結束;


高位接盤,首先要有足夠高的收入,足夠多的儲蓄,否則還是耐心等待降價再買更安全一些。任何商品價格都會有漲有跌,蘋果去年5元一斤,到了今年6月份12元一斤,但是到年底的時候,還能12元嗎?

財智成功認為,現在不買房,等三五年後房子較大幅度降價後再買才是理性選擇。


指望工資上漲後減輕月供壓力是不靠譜的,我們可以做一番分析。


就以工資收入中位數5000元來看,很多企業連續幾年也不會漲工資,平均每年的漲幅不會超過5%,也就是一年月工資上漲不會超過250元,一年下來也不過是3000元。


廣義貨幣增速是非常快的,高的時候超過15%,低的時候也會在8%上下浮動,而物價漲幅也是如此。工資上漲部分,相對於物價漲幅,基本都被抵消了,甚至還不太夠。


食品價格在上漲,社會服務成本在上漲,電器也好,傢俱也好,裝修材料也好,幾乎沒有不漲價的,工資連著漲五年,甚至都抵不上兩年物價上漲後要多花的錢。


實際上,除了行政事業單位工資穩定,旱澇保收外,普通民營企業解決了90%以上的新增就業,但是工作穩定性及平均工資和福利都要差上不少。


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不超過3年,這意味著在中小企業上班,平均三五年就要換一份工作。中間出現一段失業期很正常,工資出現下降也很正常。如果揹負著房貸,不僅有更多的顧慮和壓力,一旦房貸佔家庭收入比例較大,家庭債務風險也是相當大的。


在宏觀經濟形勢良好,賺錢容易,公司業績穩定,收入逐年上漲的時候,如果買房後月供僅佔家庭月收入的30%左右,不會超過40%,那麼買房也就買了。月供佔比少,意味著不會過多影響家庭生活水準,還能存下部分錢提前還貸。


如今不買房等降價更現實,則有如下原因:

1、房價實在是太高了,房價租售比和收入房價比已經嚴重偏離合理區間,下降空間巨大;

2、宏觀經濟現在面臨一些挑戰,民營企業要產業升級,未來幾年工資上漲空間小,失業概率大;

3、如今房貸利率普遍上浮,利率處於較高水平,利息不是一個小數字;

4、二手房降價趨勢已經非常明顯,部分投資客已經開始落袋為安,隨著越來越多二手房進入市場,整體房價下降趨勢不可避免;

5、對於多數人來說,現在拿出首付就已經有很大壓力,還房貸更是要佔用家庭過半收入,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一旦房價出現較大幅度下降,高位買房意味著很容易成為負資產家庭,也就是說屆時家庭資產還沒有未還的銀行貸款多;

6、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已經開始轉型,甚至開始去地產化,這是非常明顯的信號,房地產黃金時代已經結束;


高位接盤,首先要有足夠高的收入,足夠多的儲蓄,否則還是耐心等待降價再買更安全一些。任何商品價格都會有漲有跌,蘋果去年5元一斤,到了今年6月份12元一斤,但是到年底的時候,還能12元嗎?

Hailaowa
2019-06-15

現在的樓市正處在這兩種觀點的爭論太多了,專業一點的大多是圈內人,而且是樓市的擁護者,他們不希望降價,沒買房的希望房價降的,基本上是圈外人。最終會怎麼樣呢。

我談談自己的觀點,自從08年股市崩盤,再加上拆遷等等,都導致大量資金進入樓市,樓市開始瘋狂吸金模式,可對於製造業來說股市低迷,再加上外資撤退離,使得製造業融資渠道變窄,發展很困難,那麼可以回答第一個問題了,錢都在樓市,實業不景氣,這個工資怎麼漲?不可能人人都去賣房吧。反倒是失業風險激增,還好中國人有存款的習慣,否則貸款違約可不是鬧著玩的。第二個問題,房價降不降這就很難說得準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買房使得家庭負債率增加,成交量下降,調控使得二手房變現困難,只不過呢房價確實還沒降。所以排除法,漲工資可以排除了。

在广州奋斗的普通人
2019-08-04

謝謝您的提問,小編專注於給各位分享各種職場經驗,每日更新,跪求大家關注和點贊,下面說一下我的觀點吧。

現在買房,以後工資上漲,月供容易還;不買房就要等降價,哪種想法有道理?小編覺得,從理性的角度出發,這兩種想法,都有道理,但如果結合回目前的社會現狀的話,應該是第一種想法比較切合實際的,下面分享一下小編的觀點吧:

1.第一種想法:現在買房,以後工資上漲,月供容易還

這是小編當初選擇的路,剛買房的時候,月供11500,當時在國企,到手工資才15000左右,還款非常非常吃力,這也是當初小編毅然決然選擇離開職場的舒適區(國企),投奔高收入的私企的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之所以覺得第一種想法比較貼合實際,首先是因為還月供,真心是強迫您上進的一個很好的催化劑;其次,第一種想法是可以實現的,或者說比較容易實現。

2.第二種想法:不買房就要等降價

這是小編小學時候,爸媽的想法,等著等著,房價就從3000漲到了30000,並不是說日後房價不會降,只是這種等待,大概率不會等到您想要的結果,您只會一天比一天買不起房。

雖說這種想法很合理,但是實現的概率,遠遠不如第一種想法,還是把主動權控制在自己手中,感覺比較現實一點。

以上就是小編的觀點,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樣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謝謝大家!

慢城房播客
2019-06-20

感謝邀請!

在房價漲與降的問題上,始終都會出現兩個陣營

說漲的人:大部分都是手裡有房的人且不止一套,漲首先意味著自己最初的選擇沒有錯,且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空間。

說降的人:很可能手裡只有一套房甚至無房,降首先意味著自己的等待沒有錯,且比早買的人省下了一大筆錢。

這兩種人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再回過來頭想一想,想買房到底是為了什麼,是投資嗎?是為了小孩接受更好的教育?還是僅僅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有能力買一套房?(當然目的可能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出來了)有了一個好的出發點,想明白了買房的最終目的。

如果要買,就不要猶豫不要管什麼房價降與不降,工資漲與不漲,因為再困難,你絕對會有動力去解決這件事情,因為你的目的很純粹,沒有雜念。當然你可能會在等一個最佳的買房時機,當然在這件事上也有很多有類似想法的人群,而這種時機沒有多少人能說的定,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如果不買房價漲與降都與你無關,就不要有仇富心態和嘲諷心態了。如果能降對於一部分人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


感謝邀請!

在房價漲與降的問題上,始終都會出現兩個陣營

說漲的人:大部分都是手裡有房的人且不止一套,漲首先意味著自己最初的選擇沒有錯,且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空間。

說降的人:很可能手裡只有一套房甚至無房,降首先意味著自己的等待沒有錯,且比早買的人省下了一大筆錢。

這兩種人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再回過來頭想一想,想買房到底是為了什麼,是投資嗎?是為了小孩接受更好的教育?還是僅僅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有能力買一套房?(當然目的可能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出來了)有了一個好的出發點,想明白了買房的最終目的。

如果要買,就不要猶豫不要管什麼房價降與不降,工資漲與不漲,因為再困難,你絕對會有動力去解決這件事情,因為你的目的很純粹,沒有雜念。當然你可能會在等一個最佳的買房時機,當然在這件事上也有很多有類似想法的人群,而這種時機沒有多少人能說的定,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如果不買房價漲與降都與你無關,就不要有仇富心態和嘲諷心態了。如果能降對於一部分人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



感謝邀請!

在房價漲與降的問題上,始終都會出現兩個陣營

說漲的人:大部分都是手裡有房的人且不止一套,漲首先意味著自己最初的選擇沒有錯,且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空間。

說降的人:很可能手裡只有一套房甚至無房,降首先意味著自己的等待沒有錯,且比早買的人省下了一大筆錢。

這兩種人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再回過來頭想一想,想買房到底是為了什麼,是投資嗎?是為了小孩接受更好的教育?還是僅僅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有能力買一套房?(當然目的可能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出來了)有了一個好的出發點,想明白了買房的最終目的。

如果要買,就不要猶豫不要管什麼房價降與不降,工資漲與不漲,因為再困難,你絕對會有動力去解決這件事情,因為你的目的很純粹,沒有雜念。當然你可能會在等一個最佳的買房時機,當然在這件事上也有很多有類似想法的人群,而這種時機沒有多少人能說的定,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如果不買房價漲與降都與你無關,就不要有仇富心態和嘲諷心態了。如果能降對於一部分人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



用户51188414787
2019-06-14

房子是人一生的大事,所以需要謹慎。

房子具備兩個屬性:自住和投資。

如果是自住,我建議是及早下手,越早越好。如果是投資那就需要慎重考慮城市,地段還有對未來的預期。

為什麼我要給出這樣的建議呢?

2003年中國廣義貨幣是13萬億,而到了2018年達到了183萬億,增長達到了15倍,這是什麼概念呢?當年一塊錢一斤的土豆現在應該賣15元一斤,貨幣超發勢必造成物價上漲,但為什麼物價沒有漲的那麼邪乎呢?因為房價等固定資產吃掉了一大部分,所以我們很難看到物價瘋狂上漲,其中房子是大頭。從這個角度來說房價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作為自住需求來說,買房沒有最佳,只有合適。

如果想等到降價再買,你基本又會失去一個買得起房的機會。因為貨幣超發將會變成常態。

刘年14
2019-06-15

答:都無道理,因為房子只是磚頭瓦塊堆積而成的“鴿子樓”,一層層,樓上是你的,樓下則是別人的,說句實話,中國的房子何以稱之為房子?充其量就是一個集體宿舍,20年多來,什麼公攤面積等欺騙了很多人,而真正意義上的房子應該是獨自一體的別墅,才是中國人真正的家園,否則一牆之隔的牆壁磚何以稱之為家呀!

大C哥哥
2019-07-28

你不是買房投資是剛需,只要看上就抓緊入手,從房價開始漲價到現在一直都說會降價降價,分析個屁,天天這分析那分析,誤導群眾,讓他寫個保證書,5年內降價獎他1萬,漲價的話讓他賠一套房子,鋼筋混凝土水泥人工都在漲,地皮也在漲,我是剛需,漲多少該要還是要,別看分析,要看清楚現實。

火蓝9792
2019-06-15

大多數房奴越到後面越苦,首先歲數越來越大!失業的機率,生病的機率也越來越大,家庭負擔越來越重!特別是打工的沒有一技之長的。

過去十年工資漲幅才幾百塊,你覺得多幾百會輕鬆多少?、假如你60歲還在還貸,你也許連工作都隨。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有些人裝不懂!

樱花浪漫46
2019-07-28

個人覺得從自身說起吧,2006年買房1588元每平方米,總額17萬。月工資1500元。2019年7月買房5900元每平米,總額76萬元。月工資3700元。13年之間工資像蝸牛爬行!房價像火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