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無愁袁家渡方家老屋
安慶無愁袁家渡方家老屋
安慶無愁袁家渡方家老屋
安慶無愁袁家渡方家老屋
安慶無愁袁家渡方家老屋
安慶無愁袁家渡方家老屋
安慶無愁袁家渡方家老屋
安慶無愁袁家渡方家老屋
安慶無愁袁家渡方家老屋
安慶無愁袁家渡方家老屋
安慶卒子
1/9 無愁村地處大山深處。袁家渡方家老屋位於安徽省安慶市嶽西縣響腸鎮無愁村祠堂組。今天是“卒子游記”第1591篇文章,感謝大家的關注。
2/9 袁家渡指示牌。響腸古鎮,為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古鎮內有著名的十二景點:請寨晨曦、 晉塔夕照、河山負雪、滸漕溪月、秦河幽谷、銀塔石洞、羅漢春雲、古道長亭、塔影三橋 、秋漾金山、萬家樓臺、萬壑飛虹。
3/9 袁家渡方家老屋大門。今天卒子介紹的是無愁村的袁家渡方家老屋。袁家渡是個古老的渡口,嶽西縣內最大的河流集水面積佔全縣三分之一的潛水河就是在這裡拐了個彎,向東進入潛山縣境內,注入皖河。
4/9 方家老屋的泥坯牆。潛水河原屬潛山縣,河床寬約二百餘米,水流平緩且深不可測。加上這裡又處於外界進入嶽西西南廣大地區的大通道上,自古交通位置十分重要。自北宋以來,除了本地沿河兩岸的居民日常往來以外,每天都有其他地方的境內外人員從這裡經過,最高峰人流量達到千人以上,一般情況下也有幾百餘人,是尚存的嶽西縣內最大的古渡口,古稱袁家渡。
5/9 方家老屋馬頭牆。清朝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由朱、蔣等姓公設為義濟渡,就是現在的袁家渡,原有渡船,1969年水毀。當年枯水季節架設木板橋,雨季則用竹筏擺渡。現在長年累月都是靠一張竹筏擺渡了。
6/9 方家老屋二進。據史料記載,袁家渡興盛於明朝與清朝,由於渡口興旺,遷居此地的百姓也逐漸增加,方家就是其中一戶。現存於袁家渡的方家老屋,始建於清朝中期,已有近三百年曆史。
7/9 古時,水路通達通過袁家渡能夠到達潛山、懷寧與安慶等地,一直是響腸一帶糧食山貨下運中轉碼頭。因此,袁家渡一帶商賈雲集,店鋪林立,獨輪推車穿梭往來,形成上獨特景觀。
8/9 方家老屋建築面積約三百餘平米,方家老屋原本週圍還有其他的房屋,屋主介紹說以前的老房子都是連片的,為省去建造費用,一堵牆兩戶人家合用,至今牆角還留有用於區分兩戶人家的石塊。方家老屋總共有二進,面闊三間,每間三米餘。正中間是天井,上面用河灘裡的鵝卵石鋪設防雨水,天井內部四周各有木窗,上面有簡單的花紋。
9/9 方家老屋就坐落在秦氏宗祠一側。屋內木雕了簡單樸素的花紋。老屋屋內的木頭上為了防潮,原先塗桐油,隨著時間的流逝,變成了如今的黑色。走出方家老屋,能夠想到當年袁家渡那人頭攢動的繁華熱鬧的景象。
2018-10-25

更多精彩

推薦中...